Skip to main content
研究题目: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学生回答的行动研究 研究计划 一、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所作的反应可分为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弗兰德斯语言类别系统中第1类接纳感受、第2类赞赏或鼓励和第3类接纳或利用学生的观点属于积极反应;而第3点接纳或利用学生的观点,可分为:重复学生的回答和利用学生的观点两类;第7类批评和第10类无声(对学生的回答不作反应)属于消极反应。 根据以上想法,我把语言类别...
现在已经进入总复习阶段了,在这个阶段里,我们的课堂不是做试卷就是评讲试卷了。面对这样的一种上课模式,学生早已习惯,也不要说什么兴趣不兴趣了,反正语文、数学、英语都是试卷满天飞。介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在评讲试卷这一环节可以多想想办法,其实我们的试卷题目来来去去都是那些知识点,为什么学生经常是一错再错呢?正是因为他们错后没有听老师评讲,错后还是不明白。在这周里,针对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关于如何提...
这一周,整本书的新知识都学完了,接下来就要进行总复习。我们六年级在星期五进行了一次月考,刚刚改完试卷,成绩真的令我大吃一惊,成绩极差,很多同学不及格。我反复看了试卷,对学生中的错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很多同学把以前学的知识都忘记得一清二楚,甚至有十几个同学竟然把圆的面积公式都不记得,怎么会呢?虽然这次月考是考整本书的知识,我也没有来得及跟他们复习,但成绩也不会差到这种情况啊?真令我心里难受! ...
这一周里,我面对着一个教学的难点,就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节新授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知识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掌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顺利学好这个知识,我在教学前想了一些处理的办法,最后还是确定了在课堂上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做到层层深入;二是给予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真正理解解决这一问题的每一个步骤...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带动课堂学习气氛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超值的嘉奖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只要学生发言就说"非常好"、"棒极了",这样的赞赏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赞赏语言单一对赞赏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我尝试把教师间接影响的第2点"赞赏或鼓励"分为两大类: 一、是语言赞赏(即课堂上用赞美的语言、激励的话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体态赞赏(即老师用肢体语言...
这一周,在上《折扣》和《利息》的课前,我都设计了新授内容的问题,比如在《利息》一课时的问题: ①大家在书本中找出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识记型问题】 ②你是怎么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或举个例子说明。【理解型问题】 ③对于刚才同学的回答,请你评价一下他说的怎样?有什么地方要改正的?【评价型问题】 ④我们怎样利用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这条公式来计算利息的?请尝试...
在教学时,我用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用了一半时间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剩下半节课时间只讲了例题的一半,第二课时把例题讲完,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做题方法步骤。最后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写一写这两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和解题的主要步骤。出乎意料之外,除有7个学生写得有点辞不达意外,其它学生都能很好地写出来,而且有一些学生还能根据教师上课讲的话写下一些自己总结的语言出来。虽然一个课时的...
这一周,在学新单词的课堂上,我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记忆。令我意外,学生真的十分有联想力。课堂十分安静。 Hot dog 一个炎热的夏天,一只狗在吃热狗。 Chicken 一个老人在吃(chi同音)肯德鸡,结果牙掉光了。 Bread b 想到爸爸, re(a)d 红色,爸爸送我一个红色的面包。 Cake ca加上t =cat 猫,k咳嗽,一只猫边咳嗽,边吃面包。 这是我引导学生...
刘明珠
这一周,我在教学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和《稍复杂的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后,下课前特意留下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自己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从第一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中90%是写这节课的重点笔记,也就是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看到以后,我也挺高兴,起码学生学到了这节课要学的知识。在第二节课时,我先总结了同学们写的情况,并...
通过对比第二次FIAS变量分析表,发现我的教师倾向数据不太理想。分别是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和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例。稳态格中,我的(5,5)相比少,但(6,6)相比多。缺陷格,我的(8,6)相比多。我重听录音发现,我的"6"多指打开书、拿出笔、圈出不会的、学动词短语要求学生做动作等指令,特别是在教活动时的指导词也归在"6"了,根本没意识到它是缺陷格。同时这也许是英语科的特点。积极整合格,(...
教学不是告诉,不该人为的将方法明确地告诉学生,而是每个学生的脑筋都在课堂中动起来,学会去思考,学会去学习。而作为教师除了要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好问题、设计好练习题外,更要注意在课堂切切实实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我尝试把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考分为三类: 1、在阅读中思考,要教会学生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
这一周,我再次把弗氏十个语言类别的第4类"提问"细化,把提问分成5个小类,4.1表示识记型提问,4.2表示理解型提问,4.3表示应用型提问,4.4表示评价型提问,4.5表示无效提问。识记型提问指答案在书本或以前学过的知识,最明显的问法:"……是什么?"理解型提问是学生要通过分析、思考,理解才能回答的问题,最明显的问法是:"为什么……?" 应用型提问是要学生应用某些知识解决的问题,比如"你是怎...
如果针对提问把弗氏的十个语言类别进行再次划分,可不可以结合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呢?把"提问"再细分为"知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评价性提问"。但划分时会较难区分清楚,必须对"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有很透彻的理解,能把握好它们的尺度。把"其它"分为学生练习、思考、动手操...
在这一周里,我尝试把弗氏的十个语言类别进行再次划分,其中把第十点再分为听录音、练习、混乱、沉默,第八点分为学生个人反应和学生集体反应。 我重温Let's learn 学颜色录像中29---35分钟中,我开头用口头解释活动规则,但发现学生有点糊涂,再马上与一个学生示范,这一下子学生就明白如何做。说明平时要求学生如何做,最好给他示范一遍,作业也可示范格式。总之,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任务。这样用...
在这一周里,我尝试把弗氏的十个语言类别进行再次划分,其中把"提问"划分开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把"其它"分为学生练习、思考、动手操作讨论、混乱、沉默,也就是共分成了15个类别。然后,我在《圆的周长》一课中取7--17分钟为样本,【原因是这一段时间教师提问较多】,以上面的15个类别进行重新划分,结果发现在这10分钟里,共有33个提问,其中有效提问有10个,无效提问有23个,也就是无效提问的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