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教师自我评价
/
第十一周反思
第十一周反思
- 28 views
started by
ou lan
on 13 Nov 08
#1
ou lan
on 13 Nov 08
教学不是告诉,不该人为的将方法明确地告诉学生,而是每个学生的脑筋都在课堂中动起来,学会去思考,学会去学习。而作为教师除了要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好问题、设计好练习题外,更要注意在课堂切切实实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我尝试把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考分为三类:
1、在阅读中思考,要教会学生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学生默读题目,看书本都属于这一种情况。
2、在听讲中思考,你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向学生讲解某一个问题,并且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3、在书写中思考,分三种情况:(1)学生做练习;(2)给学生提一些思考题、要求或目的,让他们把答案写下来。如"你能像他一样举个例子吗?""你能把求圆环面积的方法写一写吗?"等等;(3)学生做笔记,指导学生做笔记应该记自己疑问的地方,记自己在听讲中的心得体会,对自己来说新的方法、思想,记自己闪现的灵感。
我尝试取"按比分配"一课1-8分钟的片断来观察,发现学生有4次听讲思考,1次书写思考,1次阅读思考。
4次听讲思考分别是:(1)第一分钟的20秒-33秒,教师提问了一个问题,到58秒点名回答,学生有25秒的思考时间;(2)第四分钟第15秒教师问:还有不同意见?在第19秒点名回答。(3)第五分钟第29秒教师问:为什么是六分之一?在第35秒点名回答。(这两个问题是较简单的)(4)在第七分钟第37秒教师问:口答怎样列式?在第八分钟第3秒点名回答。
1次书写思考是:在第一分钟的46秒教师提出一个做题要求:在笔记本填出小黑板的括号里的内容。到第三分钟第41秒点名回答。
1次阅读思考是:让学生默读例题的题目
我觉得在上这一节课时,我有注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但最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真正去思考,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去思考,那以上的种种只是一种形式,而且还会浪费时间。怎样引领学生真正去思考,我觉得教师对课堂的驾御能力、引导技巧很重要。
教学不是告诉,不该人为的将方法明确地告诉学生,而是每个学生的脑筋都在课堂中动起来,学会去思考,学会去学习。而作为教师除了要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好问题、设计好练习题外,更要注意在课堂切切实实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我尝试把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考分为三类:
1、在阅读中思考,要教会学生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学生默读题目,看书本都属于这一种情况。
2、在听讲中思考,你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向学生讲解某一个问题,并且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3、在书写中思考,分三种情况:(1)学生做练习;(2)给学生提一些思考题、要求或目的,让他们把答案写下来。如"你能像他一样举个例子吗?""你能把求圆环面积的方法写一写吗?"等等;(3)学生做笔记,指导学生做笔记应该记自己疑问的地方,记自己在听讲中的心得体会,对自己来说新的方法、思想,记自己闪现的灵感。
我尝试取"按比分配"一课1-8分钟的片断来观察,发现学生有4次听讲思考,1次书写思考,1次阅读思考。
4次听讲思考分别是:(1)第一分钟的20秒-33秒,教师提问了一个问题,到58秒点名回答,学生有25秒的思考时间;(2)第四分钟第15秒教师问:还有不同意见?在第19秒点名回答。(3)第五分钟第29秒教师问:为什么是六分之一?在第35秒点名回答。(这两个问题是较简单的)(4)在第七分钟第37秒教师问:口答怎样列式?在第八分钟第3秒点名回答。
1次书写思考是:在第一分钟的46秒教师提出一个做题要求:在笔记本填出小黑板的括号里的内容。到第三分钟第41秒点名回答。
1次阅读思考是:让学生默读例题的题目
我觉得在上这一节课时,我有注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但最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真正去思考,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去思考,那以上的种种只是一种形式,而且还会浪费时间。怎样引领学生真正去思考,我觉得教师对课堂的驾御能力、引导技巧很重要。
...
Cancel
To Top
Start a New Topic »
« Back to the 教师自我评价 group
Start a New Topic
1、在阅读中思考,要教会学生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学生默读题目,看书本都属于这一种情况。
2、在听讲中思考,你给学生讲述一点什么,让他们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你所讲述的内容。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向学生讲解某一个问题,并且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去思考。
3、在书写中思考,分三种情况:(1)学生做练习;(2)给学生提一些思考题、要求或目的,让他们把答案写下来。如"你能像他一样举个例子吗?""你能把求圆环面积的方法写一写吗?"等等;(3)学生做笔记,指导学生做笔记应该记自己疑问的地方,记自己在听讲中的心得体会,对自己来说新的方法、思想,记自己闪现的灵感。
我尝试取"按比分配"一课1-8分钟的片断来观察,发现学生有4次听讲思考,1次书写思考,1次阅读思考。
4次听讲思考分别是:(1)第一分钟的20秒-33秒,教师提问了一个问题,到58秒点名回答,学生有25秒的思考时间;(2)第四分钟第15秒教师问:还有不同意见?在第19秒点名回答。(3)第五分钟第29秒教师问:为什么是六分之一?在第35秒点名回答。(这两个问题是较简单的)(4)在第七分钟第37秒教师问:口答怎样列式?在第八分钟第3秒点名回答。
1次书写思考是:在第一分钟的46秒教师提出一个做题要求:在笔记本填出小黑板的括号里的内容。到第三分钟第41秒点名回答。
1次阅读思考是:让学生默读例题的题目
我觉得在上这一节课时,我有注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但最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真正去思考,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去思考,那以上的种种只是一种形式,而且还会浪费时间。怎样引领学生真正去思考,我觉得教师对课堂的驾御能力、引导技巧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