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分析 - 54 views
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分析 http://courseware.dec.ecnu.edu.cn/zsb/zjx/zjx99/chapter6/section1/thesis2.doc [摘 要]本文采用S-T教学分析法,针对三个不同学科,不同时间跨度的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得到相关的数据及图表。根据分析结果,论述较高师生行为转换率(即良好的师生互动)条件下,"混合型"课堂教学模式及...
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分析 http://courseware.dec.ecnu.edu.cn/zsb/zjx/zjx99/chapter6/section1/thesis2.doc [摘 要]本文采用S-T教学分析法,针对三个不同学科,不同时间跨度的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得到相关的数据及图表。根据分析结果,论述较高师生行为转换率(即良好的师生互动)条件下,"混合型"课堂教学模式及...
读《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分析方法--S-T篇》后思考: 1、 虽然S-T分析法比起弗兰德尔互动分析系统在理解和操作方面简单很多,但我想在操作时也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如果以30秒采样一次,则在这30秒内必然包含着多次的教师、学生混合讲话的情况,那必须要判断教师讲得多还是学生讲得多,每个人判断出来的结果存在不稳定性,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影响。因为我们以前以3秒取样一次时也经常存在教师和学生的混合...
利用S-T分析法采样时产生的疑问: 1、 当学生在做练习时,有个别学生提出看不到黑板,教师为其读题,应该判断为何行为? 2、 在10秒里,经常会出现教师、学生各5秒的情况,该怎样处理? 3、 教师布置全体学生做某样事情时,学生已经开始行动了,但教师在这时还是没完没了的说个不停,该怎样划分? 4、 当教师在板书时,学生同时在做笔记,应该判断为何行为? 5、 在10秒里,师生说话的转化次数太多,...
《金色的草地》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今天把《金色的草地》分两节课上完了。第二课时把课文分为探究草地变色原因和兄弟草地玩耍情景...
小学英语呈现演示技能的探索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unit3 Part A Let's talk 教学时间:2009-3-11 授课人:刘明珠 呈现演示的时间:04:15-14:48 教学重点句型 14:48---16:00呈现新课文 本课题主要的成绩评价表: 指标 满分 得分 具体分析 1 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主次分明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