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关于提升教师应答技巧的行动研究 - 6 views
分析一:这节课是学习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特点(这是应用题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考、理解,因此,我设计得较多的是4.2理解型问题)。我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每个环节应提些什么样的问题都事先记录下来,并能够按计划实施于课堂教学当中。有关提问的数据分析方面,教师提问共有46次,其中4.1识记型提问有10次,占提问总次数的21.7%;4.2理解型提问有19次,占提问总次数的41.3%;4....
分析一:这节课是学习平衡的原理知识,由于这个知识较为有趣,加上适当的实验操作,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提问的数据分析方面,这节课共提问34次,其中4.1识记型提问有6次,占提问总次数的17.6%;4.2理解型提问有22次,占提问总次数的64.7%;4.3应用型提问0次;4.4评价型提问有1次,占提问总次数的2.9%;;其中4.5低效提问有5次,占提问总次数的14.7%。从这些...
第一个问题 师: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请问,做这道题的步骤是怎样的?------淑媚。 生:(站起来沉默) 师:知道老师在讲第几题吗? 生:第5题(声音很小) 师:你知道做这道题第一步要做什么吗?(等待) 生:(沉默) 师:第一步会怎么做呀? 生:把比加起来。 师:那你说出式子来吧 -------- 师:淑媚,能把整个解题过程说出来了。 反思:对学生...
以《数学广角》后教部分为研究对象,把录音划分为3秒一个文件,按新设计的语言分类表作记录。从表中的数据看,学生有26次的"8、学生应答"的记录(连续的"学生应答"当作一次)这次课中有好几次是学生齐读或齐答的,我觉得应该把学生应答再细分为8.1学生齐答与8.2学生齐读,以便与学生个人回答区分开。在这26次学生回答中,教师有26次作出应答(同类型应答持续几个3秒的当作一次),教师有25个回应记录,...
小学英语呈现演示技能的探索(第11周)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unit4 PartB Let's say 授课人:刘明珠 呈现演示的过程: 1. 利用直观图片或简笔画,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用不同色笔,画出一条彩虹,问学生:"What colour is this? What colour is that?...yes,it's rainbow.同样引出教学taxi. 学生十分...
分析一:听录音重温今天上的课,感觉上自己对提问的控制比较自如,特别是低效提问方面,不用太刻意控制自己也做得不错。从这节课的内容特点来看,常见的量主要是复习各种单位与它们之间的进率,转化单位的方法。根据这些知识特点是比较适合应用识记型的提问来回顾知识的,因此,这节课下来4.1识记型提问较多是合理的。从图表上有关提问的数据分析,教师提问共有43次,其中4.1识记型提问有22次,占提问总次数的51...
分析一:这是一节评讲试卷课,我设计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先用10分钟学生相互帮助、交流解决各自的错题;教师20分钟重点讲解错得较多的题目;最后10分钟学生当堂测验。由于这是第一次用这种形式上评讲试卷课,感觉自己做得不好,在讲解的20分钟里,由于题目太多,怎样控制好每道题的讲解深度,又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多点回答,有相当的难度。在数据分析方面,教师提问共有69次,其中41识记型提问有15次,占提问总次...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分析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重视课前三分钟,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
以《数学广角》后教部分为研究对象,把录音划分为3秒一个文件,按新设计的语言分类表作记录。从表中的数据看,学生有26次的"8、学生应答"的记录(连续的"学生应答"当作一次)这次课中有好几次是学生齐读或齐答的,我觉得应该把学生应答再细分为8.1学生齐答与8.2学生齐读,以便与学生个人回答区分开。在这26次学生回答中,教师有26次作出应答(同类型应答持续几个3秒的当作一次),教师有25个回应记录,...
以《数学广角》后教部分为研究对象,把录音划分为3秒一个文件,按新设计的语言分类表作记录。从表中的数据看,学生有26次的"8、学生应答"的记录(连续的"学生应答"当作一次)这次课中有好几次是学生齐读或齐答的,我觉得应该把学生应答再细分为8.1学生齐答与8.2学生齐读,以便与学生个人回答区分开。在这26次学生回答中,教师有26次作出应答(同类型应答持续几个3秒的当作一次),教师有25个回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