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教师自我评价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问答互动的有效性行动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问答互动的有效性行动研究
- 4 views
《用方程解决问题》反思(第12周)
started by
wjh 001
on 30 Apr 09
#1
wjh 001
on 30 Apr 09
分析一:这节课是学习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特点(这是应用题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考、理解,因此,我设计得较多的是4.2理解型问题)。我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每个环节应提些什么样的问题都事先记录下来,并能够按计划实施于课堂教学当中。有关提问的数据分析方面,教师提问共有46次,其中4.1识记型提问有10次,占提问总次数的21.7%;4.2理解型提问有19次,占提问总次数的41.3%;4.3应用型提问2次,占提问总次数的4.3%;4.4评价型提问有12次,占提问总次数的26.1%;其中4.5低效提问有3次,占提问总次数的6.5%。从这些数据来看,这节课的提问比较适当,教师比较重视提出一些理解型问题,比如"你是怎样理解她踢得数量是小云的3/4这句话的?"、"根据这条关系式我们可以列出怎么样的方程?"这些问题都是极具思考价值的,也符合这节课的知识特点。对于低效提问的处理也控制得比较好,能做到少与10%。
分析二: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有12次。这12次的思考机会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从图表可以看出教师提问后很多是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其他老师在听课,生怕思考时间拖长了令后教部分超过10分钟,最后导致当堂测验的时间不够。因此,这节课我在思考时间的预留方面做得不够好,每次提完问题比较仓促地叫学生举手回答了。
分析三: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共有83次出现"8"。从图表中发现"8"的区域分布比较均衡,说明学生在整个后教部分里都比较积极回答问题,而没有因为其他老师听课而害怕举手回答问题。特别是最后阶段要求一位同学来当小老师评价尝试练习时,这位同学讲解得比较流畅、逻辑性较强,他讲解的时间长达到1分多钟,这是很难得的。当然,这节课"9"学生主动性讲话没有,说明学生的回答都是在老师的提问之下进行的,因为有老师听课,有时候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都不敢主动提出来了。
分析一:这节课是学习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特点(这是应用题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考、理解,因此,我设计得较多的是4.2理解型问题)。我在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每个环节应提些什么样的问题都事先记录下来,并能够按计划实施于课堂教学当中。有关提问的数据分析方面,教师提问共有46次,其中4.1识记型提问有10次,占提问总次数的21.7%;4.2理解型提问有19次,占提问总次数的41.3%;4.3应用型提问2次,占提问总次数的4.3%;4.4评价型提问有12次,占提问总次数的26.1%;其中4.5低效提问有3次,占提问总次数的6.5%。从这些数据来看,这节课的提问比较适当,教师比较重视提出一些理解型问题,比如"你是怎样理解她踢得数量是小云的3/4这句话的?"、"根据这条关系式我们可以列出怎么样的方程?"这些问题都是极具思考价值的,也符合这节课的知识特点。对于低效提问的处理也控制得比较好,能做到少与10%。
分析二: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有12次。这12次的思考机会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从图表可以看出教师提问后很多是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其他老师在听课,生怕思考时间拖长了令后教部分超过10分钟,最后导致当堂测验的时间不够。因此,这节课我在思考时间的预留方面做得不够好,每次提完问题比较仓促地叫学生举手回答了。
分析三: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共有83次出现"8"。从图表中发现"8"的区域分布比较均衡,说明学生在整个后教部分里都比较积极回答问题,而没有因为其他老师听课而害怕举手回答问题。特别是最后阶段要求一位同学来当小老师评价尝试练习时,这位同学讲解得比较流畅、逻辑性较强,他讲解的时间长达到1分多钟,这是很难得的。当然,这节课"9"学生主动性讲话没有,说明学生的回答都是在老师的提问之下进行的,因为有老师听课,有时候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都不敢主动提出来了。
...
Cancel
To Top
Start a New Topic »
« Back to the 教师自我评价 group
Start a New Topic
分析二: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有12次。这12次的思考机会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从图表可以看出教师提问后很多是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其他老师在听课,生怕思考时间拖长了令后教部分超过10分钟,最后导致当堂测验的时间不够。因此,这节课我在思考时间的预留方面做得不够好,每次提完问题比较仓促地叫学生举手回答了。
分析三:在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共有83次出现"8"。从图表中发现"8"的区域分布比较均衡,说明学生在整个后教部分里都比较积极回答问题,而没有因为其他老师听课而害怕举手回答问题。特别是最后阶段要求一位同学来当小老师评价尝试练习时,这位同学讲解得比较流畅、逻辑性较强,他讲解的时间长达到1分多钟,这是很难得的。当然,这节课"9"学生主动性讲话没有,说明学生的回答都是在老师的提问之下进行的,因为有老师听课,有时候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都不敢主动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