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ocean wu

从网民互动浅析Web2.0时代的网络社会规范 - 0 views

  • Web2.0时代的网络社会延伸和拓展了现实的社会生活,在网站上,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网络社会的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生活。
  • 在网络社会中,也许我有着几个不同的“我”,可能我在不同的论坛中发出的帖子代表的是相互矛盾的立场和观点;在交友网站中,可以用显示社会中我对各种规范、身份和角色的理解,来扮演着不同期望下的不同角色;我也可以反规范、破坏秩序去扰乱网络社会的一方净土,因为我对于你而言是“触不到的人”。同样,可能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有一个数据库,它包含着我的个人资料,并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泄漏我的信息;或者,我在偶然的一瞬间也会意识到,我是谁?我在这里做什么?
  • 在网络社会中,信息符号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的“实质”,在这些情形下,我没有稳定的身份、角色、性格、感情。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这些持续的不稳定性,使每个自我都去中心化、分散化、多元化,我们都是善变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仅仅是信息符号间脆弱的关系。如果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微观的个体都不稳定,那么这个社会的规范一定是很难实现的。
  • ...1 more annotation...
  • 网络社会中的诸多建设者们,更需要为每个个体在互动中提炼并维系一个群体的信仰、价值和规范。这样,每个生活于其中的人,才会将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扩展到更加广泛的网络社会标准和观念上。
ocean wu

人人购RunRunGo:新的营销型电子商务购物平台 - 0 views

  • 人人购RunRunGo.com是一个新型电子商务购物网站,与“传统”的 B2C 电子商务网站相比,人人购的主要创新在于产品与营销创意。每天第一个惊喜,从人人购开始——这就是人人购的主张理念。
  • 人人购每天只卖一种商品,Less is more。从零点到23:59分,售完为止,先到先得。然后才推出新的商品,当然,你根本不知道第二天将会是什么商品。此外,每个月人人购都会出售一次“机器猫的神秘口袋”,在消费者收到口袋之前完全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东西。据说,有人收到立体声耳机,有人收到音箱,有人收到马克杯,有人收到了止鼾器……
  • 物美、价廉、新鲜、好玩、意想不到……可以说,人人购卖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创新与眼球,以此吸引商品的生产商、经销商
  • ...2 more annotations...
  • 在电子商务网站的运营中,消费者心理的把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人人购的模式对于消费者而言,的确有足够吸引力。你一定得承认,每个人都是喜欢惊喜的。
  • 人人购就是WOOT中文版,在中国还有另外一些模仿WOOT的网站。尽管是模仿,但人人购还是给电子商务创业者们带来了几点思考价值: 技术不应该是阻碍发展的问题,比技术更重要的,应该是网站的运营; 电子商务网站的消费者心理分析很重要; 除了物流与支付,良好的货物质量仍然是核心问题; 创新是源泉,哪怕只有一点,可能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模仿不要紧,关键是模仿之后是否有一些更加“本土”的创新;
  •  
    人人购RunRunGo.com是一个新型电子商务购物网站,与"传统"的 B2C 电子商务网站相比,人人购的主要创新在于产品与营销创意。每天第一个惊喜,从人人购开始--这就是人人购的主张理念。物美、价廉、新鲜、好玩、意想不到……可以说,人人购卖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创新与眼球,以此吸引商品的生产商、经销商
ocean wu

如果电子商务网站与SNS联姻 - 0 views

  • “社会化商务应以商务为本,其他的都是通路”。
  • 如果以互联网的角度讨论社会化商务,那是在玩概念。Web 2.0 的 SNS 从概念起家,如果一定要让 SNS 去赚钱,从某种意义上讲,显得有些近于残忍。而要让一个概念持续地赚钱,仅有短期的眼球效应是远远不够的。
  • Facebook 这个免费的平台,把基础搭建好之后,只要开放 API 就可以向大量的 App 开发商收费,公共社区流量私有化的过程,就是 Facebook 赚钱的机会。淘宝大概也是嗅到了这个味道,免费网店不能盈利,但是开放数据、接口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向其它获益者收取费用,在 Taobao Open Platform 中,海量数据的诱惑实在不小。
  • ...6 more annotations...
  • Facebook 与淘宝都是具有庞大用户基数的平台,只有平台才谈得上开放。大多数 B2C 电子商务网站都不能成为平台,但是可以利用 SNS 的特点进行商务拓展。
  • 不管是 B2C 还是 C2C 电子商务,本质都是面向C的零售,还是在做人的工作,顾客从哪里来始终是根本问题。
  • SNS 网站最重要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的根本就在于此,个人信息的对接也能够产生巨大价值。在 SNS 网站上,每位用户的一个动作,都会波及他的每一个好友,进而影响更多人的行为。
  • SNS 网站上却有“无数的人”。这给了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营销活动的条件,如果能够深入SNS 进行关系营销,口碑传统的力量将非常庞大。每个用户都有可能影响其它用户的购买行为。
  • SNS 开放 API 带来的商机,则是电子商务网站的期望值。有实力的B2C 可以利用开放平台 API 开发相应的插件
  • B2C 除了开发 App 放到 SNS 平台上,还可以架设独立的 SNS 社区做电子商务
  •  
    Facebook 这个免费的平台,把基础搭建好之后,只要开放 API 就可以向大量的 App 开发商收费,公共社区流量私有化的过程,就是 Facebook 赚钱的机会。淘宝大概也是嗅到了这个味道,免费网店不能盈利,但是开放数据、接口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向其它获益者收取费用,在 Taobao Open Platform 中,海量数据的诱惑实在不小。
ocean wu

SpaceCollective Recent posts - 0 views

  •  
    ajax 动效 奇特的网站。
ocean wu

电视台思考新媒体战略的三大误区 - 0 views

  • 传统广电机构最容易想到的围绕新媒体的商业计划是:设立一家新媒体公司专门运营集团的网站和无线平台(或者设立两家公司分别运营这两个平台);集团把所有频道的全部电视内容的新媒体权利都放进去,观众随时可以在网站和手机平台上观看传统的电视内容;视频中间可以穿插广告,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手机互动和电子商务的功能;在这个公司中管理层可以持有一部分股份,将来还可以考虑对外融资乃至独立上市;等等等等。
  • 传统媒体在考虑新媒体战略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关于如何赋予传统的电视内容更多的新媒体价值;第二个层面是如何运营自己的网站和未来的手机频道;第三个层面是在前两个层面之外是否还要投资独立新媒体项目和新媒体公司。其中,前两个问题是运营层面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广电机构(无论大小也无论强势还是弱势)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而第三个层面是一个投资层面的问题,是只有少数非常具有现金投资能力的广电机构需要考虑、绝大多数广电机构暂时不用愁眉苦脸自寻烦恼的问题。
  • 在第一个层面,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如何让传统电视内容在新媒体上跑起来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在这方面最为可行的做法是同新浪、腾迅这样现成的新媒体平台合作而不是另起炉灶。其次,如何让更多的内容具有跨越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并以此向广告客户卖出更好的价格。第三(这一条相对来说稍微遥远一点),如何制作并运营一些符合新媒体用户需求和习惯、为新媒体量体裁衣的内容并让传统电视媒体称为它们的推广平台。
  • ...4 more annotations...
  • “我们做新媒体有内容上的优势。”这是传统电视运营商的第二个误区。把今天电视上播出的内容上传到新媒体上很容易,但它们中间90%的内容在新媒体上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商业价值。
  • 内容方面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甚至还不如拥有大量影视版权的独立影视制作公司的优势大。在这种情况下,广电机构与其把精力和资源花在试图搭建一个大一统的新媒体平台上,不如把它们花在研发一些真正具有跨媒体张力、定位精准、符合广告客户跨媒体需求的内容上来。
  • 新媒体上的价值开发应该成为每一个频道每一个栏目创意和制作人员都需要随时戴着的一副隐形眼镜,而不仅仅是新媒体公司老总们需要冥思苦想的问题。围绕新媒体的思考离内容制作团队越近越好,而不是越远越好。新媒体是基因,是氧气,传统媒体需要把它融化在血液里
  • 很多电视机构认为实现了制播分离就叫实现了改制,我认为这是传统电视媒体的第四个误区(虽然和新媒体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ocean wu

不受控,会导致表意模糊的Tag词库 - 0 views

  • 如果要对用户的tag进行分类,最简单可分为3类(via Yusen Dai):      1. 识别类(名词)    2. 描述类(形容词,例如:fun,搞笑)    3. 行为类(例如:todo,明天就去买)
  • 如果要对用户的tag进行分类,最简单可分为3类(via Yusen Dai):      1. 识别类(名词)    2. 描述类(形容词,例如:fun,搞笑)    3. 行为类(例如:todo,明天就去买)   在传统的严谨分类(taxonomy)系统中,2和3是罕见。然而,这两类tag却能很好的协助用户组织个人知识系统,并且帮助用户更快的搜索知识库,甚至进行GTD管理。   2、3分类之所以在传统的严谨分类系统中罕见,甚至于不能被接受,是因为它们并不能代表所描述主体的基本特征,它们都是基于打tag个体用户的主观感受,带有很强的个人使用目的。所以,这类tag在delicious上的频繁出现,其实是干扰了整个delicious tag库的有效性。
ocean wu

Faviki:使用受控词库进行Tag - 0 views

  • Tagging系统有很多缺陷,很多缺陷的根源均来自:用户Tag词库不受控。 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 不同用户使用同一个Tag表述不同的意义。比如China同时代表“中国”和“瓷器”。 同一个用户先后使用不同的近义Tag标注同类的资源。比如“天”、“天空”和“蓝天”。 同一个用户先后使用同一个Tag的单复数、或不同动词形态标注同类的资源。 不同用户使用不同意义抽象层面的Tag标注同一个资源。比如“猪”、“家禽”和“哺乳动物”。 可见,因为Tag词库不受控,会导致表意模糊,影响知识结构,降低搜索效率。
  • 于是有人开始尝试进行对用户使用的Tag词汇进行控制,Faviki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Faviki和Delicious功能类似,是一款在线书签(Online Bookmarking)服务。有趣的是,用户收藏url到Faviki时,只允许使用Wikipedia上的词条作为标签——Faviki正是以此来控制用户的Tag词库。
  • ...2 more annotations...
  • 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用户Tagging时的认知负担,不但要分析资源,寻找Tag,还需要对Tag是否准确和合格进行严格检验。
  • 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量用户可能并不是出于贡献、分享的动机,而仅是为了自己收藏、整理的动机。用户可能有属于自己的Tag使用癖好,也可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词语使用习惯。而Tagging系统给了用户极大的自由,让用户可以选择任何想象得到的词语作为一个Tag。同时,很多用户还将Tagging系统的用法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比如,GTD)。因此,不受控词库其实可算是Tagging系统的一个魅力。
  •  
    事实上,当一个资源被Tagging次数足够多的时候,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Tag会趋于固定。这意味着,即便词库不受控,用户们最终也会在Tag的选择上达成共识。这样看的话,Tag词库受控与否的重要性算是降低了不少。
ocean wu

社交网络的秘密(二)阶级藩篱难以跨越-数位之墙-搜狐博客 - 0 views

  • 仔细的观察这些社交网络服务的初创团队你会发现,团队本身从哪个社会阶层(或族群)出身的,深刻的影响这个社交网络的族群走向。换言之,每个团队都擅长于处理自己身处的那个族群的社交行为,而对其他族群的社交行为感到陌生。
  • 他们创办的社交网络所吸引来的第一批用户,其实就是跟他们自己相像的人,是在同一个社会圈子的人。而首批用户一旦定型,后面跟这群用户不相像的人就不想进来,因为觉得自己跟这里的人不是同一挂。
  • 社交网络只要抓准了族群就是要很认命的把它做深,别再想其他的族群。因为在一个社交网络中要同时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交行为,实在太困难了。
  • ...3 more annotations...
  • 如何舍弃?不要依照他们的意见修改网站,日子久了他们自然会走。因为部落客是行为异于常人的Heavy User,依照他们的习惯改网站会让普通人不习惯。
  • Web 2.0 初创企业思考过南部市场吗?研究过如何吸引银行柜台人员(典型的普通白领)写博客吗?观察过家庭主妇的社交行为吗?实地看过这些人怎么用电脑乃至上网吗?曾经关心这些人的生活吗?念念不忘要用Web 2.0 帮他们生活得更好吗?
  • 51.com,1.3 亿用户中有大部分都在网吧上网。从CEO 到产品经理,经常在网吧里泡上一天观察用户怎么使用51.com及对手网站。我们经常问用户:你刚刚为什么按这个钮不按那个?这功能你为什么不用?我们也非常了解用户平常过甚么生活。
  •  
    社交网络只要抓准了族群就是要很认命的把它做深,别再想其他的族群。因为在一个社交网络中要同时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交行为,实在太困难了。 如何舍弃?不要依照他们的意见修改网站,日子久了他们自然会走。因为部落客是行为异于常人的Heavy User,依照他们的习惯改网站会让普通人不习惯。
ocean wu

考衡Tagging System的7个维度 -- 三秒改变世界 - 0 views

  • Tagging Rights[权限] (系统允许下列角色进行Tagging:仅作者、作者和朋友、所有人,etc) 因为不同角色的人有着不同的Tagging动机,这将影响Tagging结果 Tagging Support [提示] (没有任何提示,根据语义提示相关标签,简单列出所有历史标签,etc) 提示的好处:让用户提高Tagging效率,也能教育新用户Tagging是什么 提示的坏处:最先出现的Tags可能并不是最理想的,但它们会对最终Tagging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Aggregation Model[模式] (对于同一个资源,所有用户共同维护一套标签,或不同用户维护属于自己的那一套标签,etc) 前者能够保证标签内容有代表性,能够完整、准确的描述资源 后者允许用户通过Tagging对资源进行符合个人使用习惯的标注 Object Type[资源类型] (文本、非文本,etc) 影响Tagging结果 Source of Material[资源来源] (用户贡献、系统提供、任意来源,etc) 资源来源的差异导致用户对资源的Tagging动机不同,进而影响Tagging结果 Resource Connectivity[资源间链接] (超链、同属某群组,etc) 可能导致同一个标签的高频出现 Social Connectivity[用户社交] (方言区、专业领域,etc) 拥有社交联系的用户习惯用相同的Tag,导致Tagging结果带有地域特色或专业特色,而且和主流用户的Tagging结果有差异
ocean wu

网络新媒体营销观察-社会化营销,先植入再互动 - 0 views

  • B2C不一定经营平台,也可以经营渠道
  • 社会化媒体将成为未来B(Brand&Business)的营销通路,而这种载体产生效果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要植入社区,把根扎进去,适应和熟悉社区载体的规则,在某种垂直精准的社区平台中,深度植入就意味着抢占社区中的稀缺资源,一旦谁先抢夺了消费者的心智,那么就完成社区媒体的“卡位”,因为经营的目标就是传播品牌。目前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卡位这样的概念。
  • 最有效的方式也许是互动活动,不过效果属于两级分化严重,活动会非常好,但直接转化到商家可能就非常少,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这是用户对平台的归属感所决定的,如果在没有需求的情况,她会凑热闹去看别人的,但并不一定买单,这是社区特性,但当她有需求时候,她对你有印象,就有可能买单了,她还会对别人说道,这也是社区特性。如果你看到前面现象觉得没效果放弃,那么一定没机会看到后面。
  •  
    B2C不一定经营平台,也可以经营渠道
ocean wu

输入自己的名字转化成脸 - 0 views

  •  
    随机生成头像
ocean wu

Mozilla Ubiquity 的 10 种用法 - LinuxTOY - 0 views

  • 1.搜索 按热键呼出 Ubiquity 执行界面。 输入 google 关键字,如 google linuxtoy。 敲回车键在新的标签页打开搜索结果。 除了执行 Google 搜索外,还可执行 Wikipedia、Flickr、Yahoo 等搜索。只需将上面的 google 稍作替换即可。 2.充当计算器 输入 calculate 表达式,如 calculate 1234567/654321。 将立即显示计算结果,也可以选择结果复制备用。 3.翻译 输入 translate 要翻译的文本 to 目标语言,如 translate toy to chinese。 这将 toy 翻译成汉语。 4.发送 E-mail 输入 email 消息 to 联系人,如 email hello to xxd。 会启动 Gmail,将当前页面的网址发给名为 xxd 的朋友。 5.更新 Twitter 输入 twitter 状态消息,如 twitter Ubiquity 很好玩啊。 首次会提示输入 Twitter 帐号和密码,然后即更新。 6.了解天气 输入 weather 城市,如 weather chongqing。http://tinyurl.com/6m59nt 回车。 7.缩短长网址 先复制长网址备用。 热键呼出 Ubiquity 界面。 输入 tinyurl 回车即可。 8.操作标签 输入 tab 打开的标签名字,如 tab linuxtoy。 按回车键将转到该标签。 输入 close-tab 标签名,将执行关闭标签操作。 9.缩放 Firefox 窗口 输入 zoom 缩放比例,如 zoom 200。 回车后将按 200% 进行缩放。 10.查看源代码 输入 view-source。 回车后即可查看当前网页的源代码。
  •  
    Ubiquity 由 Mozilla Labs 出品,以 Add-ons 形式应用于 Firefox 网络浏览器。跟 Linux 中的控制台/终端相似,Ubiquity 为 Firefox 提供一个命令行输入界面,从而实现与 Web 的交互操作。
ocean wu

利用不同样式改变相同xhtml结构的布局 - linxz'BLOG - 0 views

  • <div id="header">#header</div><div id="container">    <div class="main-box">.main-box</div>    <div class="sider-menu">.sider-menu</div>    <div class="sider">.sider</div></div><div id="footer">#footer</div>
  • demo:http://www.linxz.cn/demo/different_layout/
ocean wu

免费网盘新动向(1)--UuShare、RayFile、Box | 网行志 - 0 views

shared by ocean wu on 20 Oct 08 - Cached
  • UuShare   为原UUBox的升级版(关于UUBox的介绍请见《免费好网盘——UUBox》)。当然,改变的不仅是名称,最近刚刚试行的积分制度大大增加了其灵活性和亲和度,每日登陆、推荐注册、下载数量等都可以获取积分/增加容量(包括单文件大小)以至升级帐户级别
  • UuShare还改进了个人主页布局、增加了评论功能等,但已不再提供类似于SkyDrive的嵌入式代码。 
  • ...4 more annotations...
  • RayFile   为原Fs2You的改版(关于Fs2You的介绍请见《便捷存储新体验——Fs2You网络硬盘》)。改版后增加了对文件夹和标签的支持(可惜似乎不支持文件更名),便于分类管理和查找(图2);下载页面支持将他人资源保存到自己账户功能;客户端支持逐个批量上传及下载功能,但可惜仍不支持类似于纳米盘的直接批量上传,上传过程仍略显不便。
  • Box   国际知名网盘(关于Box的早期介绍请见《我看box》)。改版后增加了对中文界面语言的支持(设置→语言→汉语),更加方便中国用户使用;支持OpenBox服务,使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其他的服务与应用程序编辑自己Box中的文件(图3,具体包含的服务请见此页);支持在线创建和编辑网络文档(即Webdoc,需在OpenBox中开启此服务,图4)
ocean wu

查询网站流量的四个途径 - 0 views

  • 什么时候会用到网站流量查询 1、互联网从业者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比如,要分析一下日本搜索引擎行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流量查询工具看看日本有些搜索引擎流量比较大,然后有重点地对这些搜索引擎展开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2、广告主选择投放广告的目标网站 比如,想挑选一批外贸相关网站做一个外贸管理软件的推广,我们可以通过流量查询工具帮助我们筛选出流量比较客观地目标网站,然后通过一些广告平台进行投放广告或者直接跟这些网站洽谈合作事宜。
  • 查询网站流量有哪些途径 目前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途径的数据可供参考: 1、Alexa   Alexa(http://www.alexa.com)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流量查询工具,提供的流量数据主要有: 到达率(Reach) 流量排名 人均PV 流量地区分布 流量子域名分布 因为Alexa在业内的接受程度比较高,所以国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Alexa作弊现象,因而也导致Alexa的数据可靠性开始受到质疑,但是在缺乏更好的第三方数据的时候,我们有时还真不得不拿Alexa的数据来做论据。 国内直接访问Alexa查询网站流量速度往往比较慢,所以我一般使用Chinaz的Alexa镜像数据(http://alexa.chinaz.com/)查询网站流量,另外,此镜像提供比Alexa官方更为丰富和清晰的数据(可以直接看到日均UV和UV),这也是我偏爱它胜过Alexa官方的原因之一。类似的镜像还有:alexa.webmasterhome.cn,www.123cha.com/alexa/等等。 2、Google Trends for Websites 和 Google Ad Planner Google Trends for Websites(http://trends.google.com/websites)目前的功能比较简单,提供的流量数据主要有: 日均UV 流量地区分布 该网站的访客喜欢访问的其他网站 该网站的访客喜欢搜哪些关键词 另外,Google专门为广告主们推出的媒体计划工具Google Ad Planner(https://www.google.com/adplanner/)在Google Trends for Websites的基础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包括: 各国流量数据,包括UV、Reach、PV等等,详见下图。 访客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等(目前只有美国有数据)。 总的来说,Google Trends for Websites和Google Ad Planner目前提供的数据还是比较有限,但是考虑到Google拥有更为广泛的数据来源和更为强大数据整合能力,我认为Google的流量数据相对饱受作弊干扰的Alexa数据要更加靠谱(参见可能吧对Google和Alexa的流量查询结果的对比分析)。 3、Quantcast Quantcast(http://www.quantcast.com/)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 日均UV 访客频率分布,分为成瘾者、一般访客、匆匆过客三类,给出分别的比重 访客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地理分布、孩子访客比例、教育程度、家庭收入 总的来说,Quantcast提供的流量数据比较丰富,同时界面也比较美观,但是目前只有美国的数据,对国内用户来说,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4、Compete Compete(http://www.compete.com/)提供的数据也比较丰富,基本上之前提到的网站的流量数据该网站也都会提供,但是跟Quantcast一样,Compete目前的数据仅限于美国,所以对国内用户来说,也只是在查询网站流量时多了一个选择而已,不一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上述这些第三方途径提供的数据类别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具体数值可能会因为这些第三方掌握的数据和技术不同而出入较大,所以无论何时都应该记住这些数据都只是“一家之言”,具体分析时只能仅供参考。
ocean wu

网络声誉管理实践篇-压低负面信息排名 - 0 views

  • 处置负面信息的策略之二 - 压低负面信息排名 这一策略的目标是,通过寻找或创建含有正面(或中)信息的网页,并将它们在搜索引擎结果页上的排名提升至显眼的位置,来“压低”负面信息在同一搜索引擎结 果页上的排名。
  • 你可以通过建立很多导向这些页面的链接来提高它们的排名,或者,你也可以在一些现有的、更有威望的站点上创建页面,来占据搜索引擎结果页前面的位置。
  • 导向这些页面的链接,可以在你自己的网站上建立,也可以创建新的站点并在上面建立链接,记住,链接中所使用的文字应该是企业相 关关键词,主要是企业、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名称。
  • ...2 more annotations...
  • 总结了10项最有效(从高到低)的“压制策略”技术,简述如下:1. 创建和使用自己网站的子域名搜索“Google”的话,前几页全是Google自己的站点,其中的奥妙就在于Google自己拥有很多类似earth.google.com或video.google.com这样的子域名,你可能要到搜索引擎页的第四页,才能看到别人写的关于Google的网页,即便这样的网页中包含有针对Google的负面信息,相信也没有多少人会看到。2. 创建其他的关于自己业务的站点如 果你在Google上查询一些跨国公司的名称,你会发现,除了公司主站外,他们还有自属的公益网站(如沃尔玛的 WalmartFoundation.org)以及加拿大站、英国站、澳洲站等一堆“国际站点”,这些公司自己的站点把搜索引擎页的第一页占的满满当当。 有些公司变着法子创建自己所属的新的站点,目的就是要把搜索引擎页前面的位置全占满。3. 站内页面链接和双重列表“站内页面链接”,指的是在Google搜索页面中排在第一位的网站,有的除了列出主站外,还会在主站下面列出4个其它页面的标题和链接,增加了该项关键词搜索结果在页面上所占的面积和曝光率。而“双重列表”指的是同一个站点或页面,在Google搜索页上被连续列出两次。这两种情况都可借助技术手段取得,并且有助于将含有负面信息的搜索结果排挤到较后面的位置。4. 维基百科页在 很多大公司的Google搜索结果页的第一页上,你经常会看到维基百科的影子,是的,这些是企业自己创建的关于他们公司和业务的维基百科页。搜索结果的前 10位里出现某公司的维基百科页的几率非常高,企业要做的只是创建页面,然后加入关于公司和业务的丰富而准确的信息,并防止页面信息被恶意篡改或删除。5. 外购宣传页你 可以花钱购买一些重要站点上的页面,在上面发布关于你的公司和业务的正面信息,同时链接到你的主站或其他站点。如果重要站点在相关关键词搜索页上排名靠 前,这样的策略可以迅速为企业在搜索结果页上购得一个显眼的位置。不过,用相同的内容来制造很多宣传页,会引起搜索引擎的“警惕”并被过滤掉只剩一个这样 的宣传页。实际上,有一些免费的站点,在相关关键词搜索页上排名靠前,读者可以免费发布公司信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6. 通过各类站点发布软文将 企业公关软文或新闻稿,通过各类免费的站点进行发布。在国外,有一些专门用来供企业发布新闻稿的站点,企业可善加利用。在中国,可以发布类似稿件的站点也 非常之多,有一些站点在相关关键词搜索页上的排名相当靠前,企业稿件如能发布,也就相应取得了有利的排名位置,这个道理同上面第五条是一样的。7. 在其他站点上建立账号在 其他站点,特别是那些能被搜索引擎检索到的web2.0站点上建立账号,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账号的用户名应该与相关关键词一致。在可挑选余地很大的情况 下,应该选择那些本身排名居于前列的站点,建立账号后,你的页面将作为站点子页,出现在搜索引擎页前端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8. 其他的一些方法将 你的站点和站点子页面以相关关键词作为标签,收录于Del.icio.us或Flickr等站点。购买含有负面信息的站点,对于严重影响企业声誉的负面信 息,可以考虑采用这个策略,类似的方法还有,在无法购买包含负面信息的站点时,可考虑购买仅次其后的站点并提高其排名。在相关关键词(也包括包含负面信息 的关键词)搜索引擎检索页上投放广告,导向自己的站点或包含正面信息的站点,对于负面信息关键词的搜索引擎页面,广告应该就人们的批评作出回应,或者导向 可以作出回应的站点。
  • 比较好的办法是直接(用电话)联系负面信息的发布者,看看是否能解决负面信息中的问题,化解对方怨气,如果直接的对话交流能奏效,发布者可能愿意 撤除负面信息或至少提供当事者的观点意见,减少负面信息对企业声誉的损害。
ocean wu

RenameXif - 根据 exif 信息批量修改照片文件名 - 0 views

  • 平时喜欢拍照,日积月累,电脑上有了几千个照片了。为了便于整理,我自己也曾经开发过一个小软件,根据 exif 信息批量修改文件名。供自己和周围的朋友使用。 看到小众软件也有类似的软件,于是便把自己的这个小软件也拿出来分享一下吧。希望有人喜欢。
ocean wu

Dropbox + KeePass 网络同步你的密码 - 0 views

  • 它可以记住各类密码:比如 windows 的、网页的。可以随机生成密码。可以自动输入密码。 琐记于忆的小结: 安全:目前应该没有泄露的风险,就算数据库丢了没访问密码问题也不严重(它还可以使用一个文件作为加密密码,太 BT 我没有尝试); 方便:注册网站时首先创建一个新条目,随机生成密码后再填入注册网站,方便且密码多变。登录各个网站时,可以直接双击需要复制的字段,再去登陆框粘贴即可; 简单:没有大多数密码管理软件的繁琐,使用熟练后会非常舒心,数据库也仅一个 kdb 文件,压缩加密后放到邮箱就完成了备份; 多样:软件是开源的,数据库除了在 Windows 可以使用,在 Linux 、 MacOS X 、 PocketPC 、 Symbian 、 BlackBerry 、 PalmOS 等都可以使用;
  • 1、首先需要 Dropbox 账户,Dropbox 现在已经不需要邀请。注册比较麻烦,只能下载它的客户端进行注册。然后以后在 Dropbox 的网页上传就可以了。客户端是拿来在两天电脑之间同步文件用的。 2、下载 KeePass Portable,可以在这里下载 KeePass 的汉化语言包。懒虫们可以在文末下载小众提供的带有简繁体语言包的版本。 切换语言的办法是:View -> Change Language。 3、把 KeePass 的密码数据库 .kdb 文件传到 Dropbox,获得 .kbd 文件直接外链地址。然后在 KeePass 里,点击 File -> Open Database,粘贴 .kbd 的 URL。 4、同步密码数据库到 Dropbox。要先在 KeePass 里把密码数据库另存为新的一个文件,然后用 Dropbox 的客户端或者到 Dropbox 的网页上传。 Dropbox 会自动覆盖同名文件。 KeePass 需要一个主密码,所以比较安全,而且密码文件的地址只有你自己知道。
  • 下载(1.01MB):uushare(国内)|官方网站|来自小众软件|box.net|drop.io|dropbox 相关介绍与教程: 管理密码的利器: KeePass Password Safe ,让你从此不再忘记密码! 用免费密码管家 KeePass 彻底摆脱记忆烦恼。
  •  
    KeePass(小众介绍过 KeePass。) 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密码管理类软件,安全性很高。
ocean wu

Google专利:SNS版"UserRank" - 0 views

  • "网络节点的广告定向(NETWORK NODE AD TARGETING)",就像在搜索中利用网页的内容、链接等因素进行重要性的PageRank评级一样,这个专利方法是利用社会化网络成员的帖子、好友等因素进行影响力(Influence)的评估,也许可以称之为UserRank或InfluenceRank。
  • Google这份专利的权项主要有:1. 一种用来向网络成员显示广告的计算机应用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一个网络内识别一个或更多社团(community),其中的社团由该网络的多个成员组成;在一个或更多社团内识别一个或更多影响者(influencer);以及在一个或更多社团的一个或更多成员的个人页面(profile)上放置一个或更多广告。2. 权项1的方法,进一步包含接受与属于该网络的多个成员相适配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多个成员的个人页面内容,以及多个成员之间的链接。3. 权项2的方法,其中的识别一个或更多社团,包含基于该网络成员之间已存在链接为基础的成员分组(grouping)。4. 权项3的方法,其中的链接连接着第一个成员与该网络的一个或更多成员。5. 权项3的方法,其中的每个链接都有一个权重。6. 权项2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以多个成员个人页面的内容为基础,识别社团的多个成员的一个或更多的共同兴趣。7. 权项2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以每个社团成员之间的链接为基础,对属于一个或多个社团中的每个社团的多个成员进行排序(ranking)。8. 权项7的方法,其中的影响者是排序最高的成员。9. 权项2的方法,其中的网络包括在线的社会化网络。10. 权项9的方法,其中的个人页面包含一个或更多网页,储存于该在线社会化网络主机的服务器上。11. 权项1的方法,其中的一个网络成员,属于一个或更多的社团。12. 权项1的方法,其中的一个或更多广告,单独地放置于一个或更多影响者的个人页面上。13. 一个向网络的成员显示广告的广告服务器,该广告服务器包括:一种社团标识符,用来标识一个或更多的社团,以及在一个或更多社团里标识一个或更多影响者;以及一个广告库,用来存贮被显示在所识别社区中的一个或更多成员的个人页面上的广告。14. 权项13中的广告服务器,进一步包含一个联网库,用来存贮与属于该网络的多个成员相适配的信息,其中的信息包含多个成员的个人页面的内容,以及多个成员之间的链接。
  • 社会化网络的用户会被按照他们的影响力来排序——有多少人访问他们的个人页面、他们有多少朋友、他们活跃度怎样、他们属于哪个兴趣组等。
  •  
    [Google]的搜索按最高影响列出网页,他们也就完全有理由把这种做法扩大到在线社区和人群"。有了成员的影响力排序及其共同兴趣,广告主就可以通过Google的广告服务收放自如地进行广告定向。 社会化网络的用户会被按照他们的影响力来排序--有多少人访问他们的个人页面、他们有多少朋友、他们活跃度怎样、他们属于哪个兴趣组等。
« First ‹ Previous 661 - 680 of 878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