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ocean wu

Integrated GMail - 将Google服务都集成到Gmail中 - 0 views

  • 借助 Integrated Gmail 这一个 Firefox 扩展,可以将 Google Calendar 和 Google Docs 的完全版都内置到 Gmail 界面中。Intergrated Gmail 支持的 Google 服务有 Notebook、Groups、Maps、Picasa、Sites、News、Portfolio、Gadget,你可以选择添加常用的 Google 服务。
  • Integrated GMail 甚至还可以将其它网站也集成在 Gmail 中。下图就是 Weborn In Gmail(实际上调用的是网生代校内APP订制界面):
  • ...1 more annotation...
ocean wu

把用户当傻瓜,就能做好设计吗? - 0 views

  • 为用户提供好的用户体验,是产品设计(不仅仅是网站设计)的目标与方向。
  • 用户体验不等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是改善产品用户体验的一种思想。而且,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也是存在争议的,到底以用户的什么为中心进行设计?动机、需求,还是期望?是任务驱动?还是目标导向?
  • 通过采用一系列科学、严谨的设计流程与方法,可以避免以往产品中出现的、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再次出现在新产品中。
  • ...1 more annotation...
  • 与产品定位有关,没有任何一款产品适合所有用户,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甚至可能不需要这种产品。
  •  
    让新手用户以最短的时间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建立起对产品的正确心智模型。同时,对于新手与中间用户采用不同的流程,让中间用户有更方便的途径完成操作,这是一个更为合理的设计方向。
ocean wu

操作口碑 - 0 views

  • 在经典的营销(广告和公关)语境里,传和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传,就是传者,发出信息的人,或者组织;受,就是受者,接受信息的人,又被普遍统称为“受众”。
  • 意见领袖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在于,在大众社会中,大众有时候并不是被大众传媒所影响的,更多的,可能是被他们身边那群所谓“意见领袖”所影响的。但是,这似乎只是某种意义上的常识,很难在具体营销中使用,道理很简单:很难量化评估。
  • 随着网络营销的兴起,人们逐步发现,在互联网上存在着一群意见领袖,以及,可以鼓动这批意见领袖来为我所用,帮助我在互联网中完成“二级传播”。这就是所谓的“口碑营销”。
  • ...2 more annotations...
  • 一个组织的口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组织(或产品)的知名度,以及,美誉度。
  • 吉利博朗这个剃须刀品牌在今年年中推出过一个新款剃须刀。它写了几篇新闻稿,然后号召网民去广为散贴,比如在bbs上,比如在blog上,比如在sns上。网民能够去做的动力是,有100个幸运儿可以获得价值100元的商品抵扣券。大约有数千名网民参与了这项活动,这些受者们无需开动智慧绞尽脑汁地在那里写什么体验报告,一个拷贝加复制,即可完成。最后,的确有100个幸运儿跑柜台里去消费了这100元抵扣券:请注意,吉利博朗还顺手弄到了一点销量! 这是一种很浅层次的口碑营销的手法,操作的目的只有一个:知名度。
  •  
    如何让受众合谋去推动组织的美誉度?你要足够去了解这个受者。找到这群符合条件的人:他们是狂热的品牌fans,也有着足够的事实上存在的产品使用体验。
ocean wu

虚拟货币:商品还是货币? - 0 views

  • 2008年10月,现实世界出台的一条政策对虚拟世界产生了轩然大波。国家税务总局对北京市地方税务局提交的《关于个人通过网络销售虚拟货币取得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进行了明确批复,凡是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并且加价出售,所获得的收入属于个人所得税纳税范围,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计算并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 虚拟货币是一种货币,则应具有起码的金融性和流通性。在这个定义之下,目前国内算得上虚拟货币的,主要有手机充值卡、Q币、网络游戏充值卡等等
  • 最初虚拟货币的出现,是在以国家信用发行的法币还未能以电子货币形式进行广泛的普及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虚拟物品和服务,而买卖双方需要一个更便捷的支付渠道。在电子货币不能满足渠道需求时,虚拟货币弥补了这个不足,使用户能通过这种方式迅速享受到收费的互联网服务。 但是,当服务越来越丰富、需求越来越巨大之后,不仅是人民币“购买”或者“兑换”成虚拟货币,在用户之间也出现了用互联网服务赚取虚拟货币,并逆向“兑换”成人民币的趋势,这种趋势的加大使得人民币和虚拟货币开始不受发行方的控制进行互相兑换,与用虚拟货币直接购买现实物品一道,开始影响现实经济。
  • ...4 more annotations...
  • 悖论与监管 虽然虚拟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买卖流通,并且活跃经济,但它最大的问题在先天上:它不是国家信用法币,而是以发行公司信用为担保的“货币”。这导致了一个悖论的产生:发行虚拟货币的公司,既能进行无上限的发行,又能遵循商业原则,将虚拟货币作为商品进行价格控制,比如打折促销、兑换提价。
  • 当一种预付点卡或账户预存点数(如Q币、盛大币等)在拥有了大量用户、作为某些领域的等价物被用户认同之后,如果这种点卡的发行和价格被一家公司完全进行控制,则虚拟货币将会在无序之中,对法定货币产生冲击,并进一步冲击现实经济。
  • 首先,要明确虚拟货币的概念,并且将管理范围清晰确立下来;之后应逐步对虚拟货币的泛化、作为等价物的使用和流通进行管理;同时要进行立法保护,健全当前虚拟交易中的法制,做到有法可依。
  • 虚拟货币的产生,是在电子货币形式的法币流通还未深入普及之时,而后者在逐步完善之后,支付和流通上如果完全具有了虚拟货币的便捷性和普适性,就将自然地承担一般等价物的责任,而虚拟货币则会结束其泛化流通的“过渡任务”,回到其商品本色中去。
ocean wu

商务社交网的盈利模式--若邻网 - 0 views

  • 若邻网的盈利模式有四个方面:高级会员费、企业会员费、组织机构会员费、广告及赞助费
  • 1、高级会员费:这是所有会员制互联网公司都会考虑的一个方向,即便是Google旗下的Gmail,Picasa等业务都有付费升级(存储空间)的功能。当然,很多会员制网站的付费会员能享有的功能特性及容量都比免费会员强大很多。另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会员服务,比如QQ的会员都有特别的标记,让会员用户能直接在视觉上与免费用户区别开,有点像是在迎合马斯洛所讲的“尊重需求”,或者更直白点:“炫耀”需求;若邻现在免费向用户开放的功能未来也绝不收费,不过我们正在策划和开发一些商务人士可能会很喜欢并且愿意付费的功能特性,尤其是不久即将发布的若邻开放平台版本(Wealink2.0),将允许广大的第三方开发商及服务提供商在若邻的平台上开发各类有价值的商务应用,部分应用可能会收费(若邻参与分成),部分新开发的功能特性将会由若邻未来的高级会员(白金会员)独享,敬请期待吧。2、企业会员费:若邻是高端人才及精英分子聚集的商务社交平台,他们在这里分享商业信息,寻找人才、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投资人。在现实社会中,人才的寻找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尤其是在企业招聘及猎头领域。而若邻网降低了“人才获得”的成本,所以企业人事部门及猎头就愿意为这种新型的人才获得渠道而付费。美国的商务社交领导者Linkedin已经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证明,每年有几千万美金的收入来自这个领域。若邻现在还没有专门推出针对企业和猎头的帐号,在功能上也没有专门针对这类用户进行优化,不过这也是我们正在积极改进的一方面。未来针对企业人事部门及猎头的帐号将会具有诸多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强大的功能特性。3、组织机构会员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Web2.0以及SNS等概念已经慢慢渗透到各行各业,各种各样既定的行业组织、具有大量忠实用户的线下品牌、各类针对白领的培训机构都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SNS网站,但是他们远远不具备开发、维护、技术和理念上的实力,他们甚至不想为此付出额外的预算,不愿意购买服务器或者租用宽带。若邻将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让任何一个既定的机构组织、线下品牌、培训机构在不需要一分钱投入的情况下即可拥有自己的SNS网站,我们称之为SNS2.0!若邻即将发布的开放平台,就是在SNS2.0的概念框架下设计的,若邻将会与这些机构组织、线下品牌、培训机构在开放架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收入分成”实现盈利目标。当然,对于“拒绝分成”的合作伙伴,若邻将收取少量的“组织机构会员费”,针对非营利及非政府的机构(NGO),若邻也会考虑其他合作模式。4、广告及赞助费:广告费是互联网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网络游戏和电信增值做业务SP出现之前曾经一度成为互联网公司唯一的收入来源;至今也依然扮演着重要的利润贡献角色。若邻的高端人群特点决定了“广告投放的高价值回报”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合理的用户体验”。对于广告主的选择以及广告的呈现方式,都有别于传统的门户网站和交友类SNS。赞助费主要针对若邻正在全国范围广泛扶持的“线下活动”及各类既定的“行业社团”。这些社团通常都是非营利机构,但是聚集了各行各业大量的精英人才。若邻正在鼎力支持这些论坛的健康发展并帮组他们找到合适的、长期的赞助商,而每次活动的“赞助费分成”也将成为若邻的收入来源之一。这部分收入已经通过若邻旗下的移动2.0高端论坛得到了良好的证实,该论坛分别获得了德国电信(T-Mobile)、美国高通投资部等国际知名机构的赞助。
ocean wu

奥巴马在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分析 - 0 views

  • 奥巴马在大选中的互联网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官方网站、“奥巴马无处不在”和网络广告营销。
  • 奥巴马的官方网站为他打造了一个注册成员超过百万的在线社区“我的奥巴马”(MyBO)。奥巴马官方网站47%的访问流量来自这个社区,其次才是首页(40%流量);而麦凯恩官方网站访问流量95%来自首页。
  • ...10 more annotations...
  • 在这个建立于2007年2月的在线社区里可以做些什么?“发现你所在地的活动与团体,联系你周边那些犹豫不决的选民,在blog上分享你的故事”。花费几十秒填写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密码即可完成注册,进入社区。一个有效的美国邮政编码,就可以帮助你找到周边人群、活动和团体,由此融入政治共同体。 “我的奥巴马”社区中的电话呼叫功能 “我的邻居”、“我的团体”、“我的朋友”分别对应着经由地域、兴趣/话题/立场、现实人际关系区分并建立的社会网络。该社区还整合了选民数据库,让支持者们可以在线拨打电话给周边其他犹豫不决的选民。 事实上,在线游戏玩家们也会从该社区找到熟悉的元素:它有自己的任务系统,只不过那些任务需要在网下生活中完成:打电话、上门拜访、组织活动、募捐、成为志愿者。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社区用多种方式细致地进行指导。它会提示任务完成进度,甚至有积分、等级、排名的设置(2008年8月以后取消了积分与排名,代之以升级和“最近行动”提示面板)。
  • 通过“MyBO”,线上与线下、地方与全国、虚拟与现实被有机地整合起来,富于社区工作经验的奥巴马也建立起了他的核心支持者网络。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列表,奥巴马可以在任何时间方便地把信息直接送到上千万人面前。 此外,流行文化元素的应用也让奥巴马的形象更亲切,例如网站上提供的富于感染力的手机铃声下载、专门为iphone用户设计的软件、一群支持奥巴马的著名音乐人制作的18首歌的专辑(点击可试听),等等。
  • 第二,“无处不在的奥巴马”(Obama Everywhere)成为奥巴马竞选团队的理念。除了建立官方网站,更要在最热门、最聚集人气的web2.0网站树立奥巴马的化身或者频道,让选民在自己最常用的互联网应用中就能接触到奥巴马的信息,就能与其他奥巴马的支持者建立联系与互动。
  • 通过互联网应用,建构无处不在的虚拟主体。如果不主动建立官方网站,主动在各热门站点建立具备传播、交流、行动能力的虚拟主体(形式可以是ID、帐号、档案、频道、页面等),就永远是被人谈论、搜索、质询的客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法占据主动权,传播效果也无从预料。对奥巴马竞选这样目的性极强的政治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这也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小到个人,大到公司和组织,甚至国家政府,都需要建构这样的虚拟主体,并通过时间流逝和网络扩张来不断增强其信誉和社会资本。
  • 通过互联网应用,建构专属自己的、跨越不同媒介形态和平台的复合媒体,发布一对多的信息流。考察奥巴马诸多虚拟主体的网络日常活动,尽管它们不断地添加“好友”,但它并不像普通用户那样和这些“好友”进行互动。不论奥巴马还是他的竞选团队,都不可能去关注近百万个Myspace“好友”的日常动态,也不会去细读在Twitter上“追随”的十多万人的絮絮叨叨,不会回复在Youtube和官方blog上的无数留言。这仍然是一种“广播”,但却不是简单的“推送”,因为千万的受众是主动选择了这一主体来“接收”信息。
  • 这一“新媒体”被建构起来之后,其效率之高、成本之低都是惊人的。例如奥巴马团队在Youtube上传的视频中,有数十段都已获得上百万次浏览量,其当选后在芝加哥发表演讲的视频,上传两周后的浏览量超过360万次。而通过两年的选举活动拥有的超过千万的电邮地址列表、无数的手机订阅用户,则构成了这一“新媒体”规模最稳固可靠的保障。
  • 在SNS网站上出现的当然不是奥巴马本人,而是他的团队和部门,但这无疑打造出适应互联网用户认同的形象,从而聚集起更多支持者,进而为这些支持者提供彼此互动和联系的机会,编织起一张又一张社会网络。基于某种认同、“迷”(fandom)、共同利益和话题而建立起来的这些社会网络,在持续的互动中继续扩大规模,且用群体智慧带来更多普通人群创造的东西。
  • 在竞选成功后,奥巴马用以助选的各种互联网应用大部分暂停更新,告一段落。他立即开始建构符合自己身份的新的虚拟主体:例如下任总统官方网站,例如在Youtube上开通新帐号和频道“ChangeDotGov”以发布总统官方视频,如“总统每周致辞”,颇有点罗斯福当年“炉边谈话”的味道。看起来,奥巴马还将在自己的执政中尽可能地应用互联网。
  •  
    建立官方网站、"奥巴马无处不在"和网络广告营销。 新主体、新媒体、新社会群体无处不在的虚拟主体。建构专属自己的、跨越不同媒介形态和平台的复合媒体,建构自组织、自生长、自创造的社会化群体。
ocean wu

反六度分隔理论?反六度分隔理论? - 0 views

  • 这个指数递减的曲线更符合信任的传递关系。这里我们需要先定义一下信任度。我对信任度的定义是:我们对朋友的话,选择相信还是不信的概率。通俗的说:我们对自己的话是100%相信的;如果我们对朋友信任度是80%,那么朋友的100句话,我们只相信80句。 那么假设人对朋友的信任度平均值是μ,一个人A有朋友B,B有朋友C。C说100句话,B只信任μ * 100句,假设B把这些话转述给A,那么A只相信100 * μ²句。如果你相信我的这个说法的话,那么社交网络的信任度,就是随着分隔度数的增加,而指数递减的。 μ很难确定,不同的人对朋友的信任度不同,一个人对不同的朋友的信任度也不同。这里我们取一个平均值:½。就可以得到上面这张图。 看看这张图吧,我们对于朋友的朋友的说法,只相信¼,而对于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话,10句里面只相信一句而已。 假如某个社交网站希望用朋友之间的关系来推广商品的话,那么很不幸,朋友的朋友说的话,未必有社会上广泛承认的专家说的话更有效果。
    • ocean wu
       
      语言的传递的信认是这样。但在SNS类网站上更多的是行为的传递。人们对不同隔度人群的行为传递影响是不同的。这更容易使人产生共识与引领。
    • ocean wu
       
      语言的传递的信认是这样。但在SNS类网站上更多的是行为的传递。人们对不同隔度人群的行为传递影响是不同的。这更容易使人产生共识与引领。
  • 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说,只需要很少的人(比如,6个),就可以联系起世界上的任何两个陌生人。
  • ...3 more annotations...
  • 我们反过来看这个理论,假定一个人对自己的信任度为1,对陌生人的信任度接近0,那么我们可以拟合出一条曲线:随着分隔度数D的增长,信任T降低。我们知道两个数据点:在分隔度数为0的时候,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信任为1;在度数D是6的时候,信任度T接近0.
  •  
    假定一个人对自己的信任度为1,对陌生人的信任度接近0,那么我们可以拟合出一条曲线:随着分隔度数D的增长,信任T降低。我们知道两个数据点:在分隔度数为0的时候,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信任为1;在度数D是6的时候,信任度T接近0.
ocean wu

网站运营用户研究利器14剑 - 0 views

  • 1、网站统计来路分析:大名鼎鼎的Google AnalyticsTrack where your visitors came from, and which links they clicked. Google Analytics—get it here!
  • 2、网站点击热图:哪儿的点击最受欢迎?Easy-to-interpret “heatmaps” showing exactly where people clicked (even if it wasn’t a link). Crazy Egg—get it here!
  • 3、访客浏览录制:更清晰的真实反应访客在你博客的动作。“In-page” web analytics, showing videos of visitors’ screens(!) The perfect complement to Google Analytics. ClickTale—get it here!
  • ...11 more annotations...
  • 4、听听访客的意见:我的博客哪儿需要改进?Let your visitors tell you what’s missing from the page! Google Talk Chatback—get it here!
  • 5、看看访客的建议:小小的一次调查Ask your visitors all your marketing questions.SurveyMonkey—get it here!
  • 6、问问访客的感觉:我的博客浏览效果怎样?Ask your visitors why they visited you, and whether their visit was successful. 4Q—get it here!
  • 7、可用性测试:我的博客是否有价值Get a big dose of reality by watching your users in action. Steve Krug’s book—get it here!
  • 8、来一次全方位的可读性调查Pop-up survey allows you to recruit participants for your usability tests. Ethnio—get it here!
  • 9、用好你的耳和嘴Use your ears and mouth (and go outside). If you can’t sell it face-to-face, how can you expect to sell it online?
  • 10、访客是最好的宣传员:一传十、十传百的道理谁都懂!Your customers are your best salespeople—so listen to how they sell! Tell-a-Friend King—get it here!
  • 11、访客反馈系统:访客能轻松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这很重要!Allow your visitors to easily give feedback on your webpages. Kampyle—get it here!
  • 12、关键词分析:知道你的访客最需要什么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at your visitors want? They’re typing it into your website’s search tool.
  • 13、小小引擎透露天机:别人对你的评价A search engine for tracking what people are saying about you. Serph—get it here!
  • 14、谷歌网站优化工具:对内容和设计进行测试和优化Test different versions of your webpages to see which is the best. Google Website Optimizer—get it here!
ocean wu

Google Friend Connect:每个网站的社交网络 - 0 views

  • Google Friend Connect可以让你把支持OpenSocial标准的网站或者网站模块整合在一起,你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而且功能毫不逊色。
  • 你的社交网络还可以方便的连接最热门的社交网络网站,如Facebook、LinkedIn等等。所以,你的朋友或者是你的潜在用户完全不用放弃正在使用的社交网络服务就可以使用你的网站。而且,你也不必要为了支持OpenSocial而重新开发网站,要实现所有这些功能,只需要在你现有的网站中加入一段简单的代码就能完成。对于Blogger来说,最直接的好处是有可能很方便就能为我们的Blog网站增加不少互动的功能。
    • ocean wu
       
      在 Google Friends Connect 登陆之后,需要四步才能添加 Google Friend Connect 到你的网站上: 1. 需要下载两个文件 rpc_relay.html 和 canvas.html,并上传到你站点的根目录下(可以修改样式和 HTML 以适合你的站点)。 2. 复制 "members gadget" 这个 Widget 代码 3. 把上面的代码复制到你站点的页面上 4. 你可以选择更多社会化 Widget,添加到 你的站点上 现在 Google Friend Connect 的基本功能还是非常简单: 首先第一个功能就是加入某个 Google Friend Connect,然后邀请你的朋友也来加入这个 Google Friend Connect,由于邀请要给朋友发邮件,会打扰到对方,所以基本上很少有朋友使用,所以现在邀请一般只有 Google Friend Connect 创建者才会用到邀请这个给功能。 Google Friend Connect 的第二个比较吸引好的地方就是它的用户信息页面,这个页面可以到该用户的个人介绍,他的一些链接,他加入的 Google Friend Connect 站点,都是双方的朋友。 通过该页面博主可以用来维护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用户也可以通过它认识更多朋友,可以再该页面添加为好友,也可以阻止他。添加为好友之后,在所有的 Google Friend Connect 的站点的 Your Friends 的栏目中互相可见。但是 Friend 的关系只是维持在 Google Friend Connect 层面上,即使双方都是 Gtalk 用户,也不会互相在 Gtalk 上添加为好友,Google 这么做可定也是出于隐私方面的考虑! Google Friend Connect 这个简单并且很弱的好友关系在很长远来说其实就是 SNS 的雏形,Google 推出的 OpenSocial 标准使得应用开发商开发出来的 Gadgets 能够在所有的支持 OpenSocial 的网站都能运行。而 Google Friend Connect 天然支持 OpenSocial 标准使得你的博客能跑各种 Gadgets,从而真正成为一个 SNS 网站。
    • ocean wu
    • ocean wu
  • ...1 more annotation...
    • ocean wu
       
      friend connect和open social是一对兄弟,不过他们真正的开放性值得怀疑,更多应该是google 圈地的工具,而不是open social network的真正趋势 --因为这个friend connect其实仍然是google的sns, 数据全部在google那里,只是把一些google 的widget 放在你的页面上,让你的页面显得有了social application的特性而已. 这也是facebook为什么要block friendconnect的原因吧! google毕业生们开的friendfeed刚刚提供了API, 可以让你很容易把friendfeed的元素显示回自己的站点,这和friend connect的思路是类似的. 
    • ocean wu
    • ocean wu
ocean wu

Plazes - Right Plaze, Right Time - 0 views

shared by ocean wu on 18 Nov 08 - No Cached
    • ocean wu
       
      这和我在"3bu"项目上的方案有那么接近。就单单在中国怕了QQ等大头的恶性竞争?
ocean wu

浅谈国外游戏分级制度及特征总结_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_新浪博客 - 0 views

  • PEGI评价维度包含:脏话、犯罪、毒品使用、恐怖、赌博、性、暴力、在线游戏
  • ESRB评价维度较多:供给32种,包括流血场面、毒品、卡通角色暴力等等。 ESRB将游戏分为7级
  • ...3 more annotations...
  • 内容评价包括8点:恋爱、性内容、暴力、恐怖、赌博、犯罪、烟酒、毒品、语言。 主要分为5级:
ocean wu

中国该如何建立游戏分级制度? - 0 views

  • 随着免费运营模式的到来,网络游戏已经呈现出“商品”、“体验”的特性,虚拟物品的交易量迅速加大,用户使用网络游戏也不仅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精神需求,这便赋予了“网络游戏”的“体验经济”特征。
    • ocean wu
       
      用户的体验也正是用户对于游戏分级与分类的需求反映。通过TAG或引导性的TAG对"激情"式(分散式)的语义制定,表现出用户对游戏的体验与情感。 这样有可能形成,在网游戏中不同的区服产生不同的游戏体验与情感。增加了用户间的互动。
  • 游戏分级标准不应该限制在内容,而应当考虑到游戏模式对于用户的影响
ocean wu

"达摩五指"玩转社区营销_行知求远 - 0 views

  • 分享、信任、核裂变传播应该是网络社区的三块基石
  • 1898年由美国刘易斯提出的传统AIDMA营销法则:引起消费者注意(Attention),让人产生兴趣(Interest)并培养欲望(Desire)再形成记忆(Memory)促成行动(Action)并不适于网络社区营销。电通集团提出了AISAS(Attention 注意Interest 兴趣 Search 搜索 Action 行动 Share 分享)模式。在全新的营销法则中,两个具备网络特质的“s”——search(搜索),share(分享)的出现,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影响与改变。而网络论坛社区则无疑是消费者进行share的最主要的阵地。现代营销观念倡导的经典――“渠道为王,终端制胜”,而论坛社区就是品牌接近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之地。
  • 营销人可以用“达摩五指”来潇洒的玩转社区营销: 制造“病毒”、 聚众为谋、“招安” 舆论领袖、真诚为本、品牌部落。
ocean wu

百度的进攻"有啊" - 0 views

  • “We have everything here”,是百度对其互联网销售平台有啊的英文标语,它可以形象地表达出百度有啊的定位,即以丰富多样的商品,聚合网络交易的人气,最终形成一个繁荣的互联网零售商圈。从百度陆续推出的聊天工具百度Hi、支付工具百付宝等产品,不难看到百度正在着力于构建互联网销售的核心主体部分,成为一家互联网销售的基础服务提供商。
  • 10月18日,百度有啊平台的内测版正式上线,此次内测只对百度邀请的6万名核心用户开放,其中包括了1万名从淘宝等互联网销售平台“挖”来的顶级卖家,他们实际上就是已经活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商家,另外还有5万名来自百度旗下贴吧、知道等社区平台的活跃用户,这部分也是活跃的个人卖家。
  • 百度有啊的卖家分为4种,呈金字塔结构,不同的卖家给予的政策和支持力度不一样。
  • ...6 more annotations...
  • 从金字塔底层往上,依次是活跃卖家、主力商圈卖家、核心卖家、精品卖家4个层级。不同层级的卖家标注有特殊标记,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于企业卖家和个人卖家,百度有啊会在店铺申请入驻时就有区别,企业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复印件及对公的账号,有啊进行核实后同意入驻。通过认证的企业店铺会在店铺有“商家实名认证”的标志。
  • 从9月份将阿里妈妈整合进淘宝开始,淘宝将几个独立的业务模块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后台上,即阿里妈妈、淘宝商城以及淘宝C2C部分都采用同一个后台,这样将为买家和卖家带来更方便的用户体验。 “尽管后台打通了,但是在前台,我们对不同的卖家有不同的管理方式。”
  • 由以前的C2C和B2C转换为C2B,即从消费端驱动商家,而淘宝的管理政策也将更多地倾向于消费者,比如用技术提升消费者体验、提供更精准的搜索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购物效率等。 通过对消费者的关注,淘宝旨在营造一个更繁荣的商圈,通过强大的客户抓获能力去吸引各类合作伙伴,从而建立一个多层级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也是大淘宝的目标所在。
  • 淘宝的商业生态系统分为3个层次: 一是核心层,主要包括淘宝、卖家和买家,它们是网络交易的主体。特别说明的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其他子公司阿里巴巴B2B公司、支付宝、阿里软件、阿里妈妈和中国雅虎、口碑网,与淘宝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分别提供网络零售交易相关的支付、软件、广告、搜索等服务,并通过不同方式集成到淘宝平台上以服务卖家和买家,因此这几家企业也属于核心层的组成部分。
  • 二是扩展层,主要包括网络零售交易相关的金融支付机构、物流公司、保险公司、软件服务商、广告服务商、卖家供应商等,它们为网络零售交易提供支撑服务,对于促进网络零售交易顺利完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三是相关层,主要包括网络零售交易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教育和科研机构等,它们在特定条件下与相关的交易主体产生联系。
ocean wu

论坛是电子商务网站的风向标 - 0 views

  • 抓住中国人传统的心理习惯,有意识地组织论坛网民,能够对推动电子商务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人更含蓄,更希望找到归属感。这种特点可能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从众心理较强。某个单独的网民组织活动的概率要比其他国家小,需要外界的力量组织起来。二是中国网民的归属感较强,如果能够参与到某个论坛组织的活动中,对论坛有特殊的感情,论坛的凝聚力将会大大增强,从而会对电子商务产生积极的影响。
  • 国内很多电子商务网站的做法很值得效仿。网站积极组织外出活动、成立专门的组织分享电子商务经营经验、应网民要求开通特殊的板块等,都吸引了大量网民驻足论坛。可以说,论坛强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一定有比较可观的发展前景。
  •  
    中国人更含蓄,更希望找到归属感。这种特点可能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从众心理较强。某个单独的网民组织活动的概率要比其他国家小,需要外界的力量组织起来。二是中国网民的归属感较强,如果能够参与到某个论坛组织的活动中,对论坛有特殊的感情,论坛的凝聚力将会大大增强,从而会对电子商务产生积极的影响。
ocean wu

CSS 设计中的黄金分割率应用 - 0 views

  • 希腊Web 设计师Christos Chiotis 发表在 CssGlobe 的一篇文章,讲述了黄金分割率在 CSS 中的应用。黄金分割率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数学常数,大约为 1.6180339887。黄金分割率用在 Web 设计中,可以为设计带来更多视觉上的和谐。在一个简单的两栏式页面布局中,使用两个容器,第一个容器用来显示主要内容,第二个容器显示侧条。比如,页面宽度为 960 px,使用黄金分割率,主内容容器的宽度应该为 960 / 1.62 = 593 px,而侧条的宽度为 960-593=367 px。
  • 在 Web 排版与布局中可以使用以下基本 CSS 设置line-height = font-size * 1.62paragraph margin = paragraph line-height * 1.62 / 2header’s margin-top = headers line-height * 1.62
  • ...3 more annotations...
  • 对中文而言,至少 font-size 和 line-height 之间使用黄金分割率是不适合的,假如中文字体使用 12px 的话,最佳行高是 22px,如果字体使用 14px 的话,行高应该使用 24px 。另一个例子,在表单中,输入框的宽度应该是标签文字的宽度乘以 1.62。而对于显示在 Web 上矩形来说,它的宽度应该是高度乘以 1.62。
  • Web 设计师同时需要很好的计算能力,至少要在旁边放一台计算器,为了节省时间,作者建议在设计中随时记住一个 62/38 原则,在任何需要分割的地方,都使用 62% 和 38% 作比例。对于需要分割成三份的场合,可以先按 62%,38%原则分成两份,再将那份大的按 62% 和 38% 的比例分割
  •  
    对中文而言,至少 font-size 和 line-height 之间使用黄金分割率是不适合的,假如中文字体使用 12px 的话,最佳行高是 22px,如果字体使用 14px 的话,行高应该使用 24px 。 另一个例子,在表单中,输入框的宽度应该是标签文字的宽度乘以 1.62。而对于显示在 Web 上矩形来说,它的宽度应该是高度乘以 1.62。
ocean wu

Friend View:诺基亚发布基于地理定位社交与微博服务 - 0 views

  • Nokia Friend View 手机应用程序,提供了基于地理定位的社交与微博客服务。
  • ...2 more annotations...
  • Friend View 是一款刚刚诞生在诺基亚实验室中的创新型手机应用程序,它提供了基于地理定位(非GPS)以及Micro-blogging的社群服务;用户可以在自己的圈子中实时的分享自己的地理位置以及一句话博客等。一定程度上讲,Nokia Friend View 在功能上极其类似于国内的贝多(Bedo),但不一样的是,Nokia Labs 的这款软件的发布是为了减少真实世界中亲朋好友彼此关注和相互联系的成本;而 Bedo 宣扬的则是一种通过科技推广泛娱乐文化的社会性软件,它更多热衷于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结识完全陌生的新朋友。
  • 诺基亚以 GPS 为切入口进军手机互联网领域的野心是昭然若揭。从软硬件制造厂商到网络服务供应商角色的转变,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情形很有可能呈现诺基亚一家独大的局面,诺基亚势必要会成为未来Mobile2.0领域的领头羊。
  •  
    Nokia Friend View 手机应用程序,提供了基于地理定位的社交与微博客服务。Nokia Labs 的这款软件的发布是为了减少真实世界中亲朋好友彼此关注和相互联系的成本;
ocean wu

中国的Myspace Music:豆瓣音乐人能带来什么? - 0 views

  • 豆瓣音乐人能给音乐人带来什么?
  • 音乐人可以在这里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以唤醒歌迷的关注。 可以上传自己的歌曲试听,以吸引更多的乐迷。 可以和乐迷形成很好的互动,我相信豆瓣上的乐迷都是那些态度认真的,他们有很高的音乐欣赏素质。
  • ...5 more annotations...
  • 这和上面相对就的是,可以了解自己关注歌手的动态。 收听他们的歌曲,并对是否喜欢作出判断,再对是否购买CD作出打算,然后就是为音乐产业又提高了一些购买力。 和自己欣赏的音乐人互动。和其它歌迷交流分享。 上传自己与音乐人有关的照片,这个功能是专门为歌迷开设的。
  • 豆瓣音乐人能给豆瓣自己带来什么? 我想Myspace能得到什么,豆瓣几乎都可以在中国这个区域化的音乐产业分到数字音乐尤其是新音乐的一杯羹。 广告收入。这应该是音乐人服务盈利的最佳模式,而且扩展性太强了。按我在这里猜想,比如说在音乐人主页提供CD购买链接(就像它在专辑页面提供的链接),而在音乐人页面的购买推荐链接转换率更高,所以得到的分成也更高;从唱片公司那里获得收入,唱片公司要搞活动?找豆瓣吧,上面一宣传,流量和关注度是快、准。 吸纳更多的关注度,尤其是那些没有自己官方网站的艺人,豆瓣主页很有可能出现在搜索引擎结果的第一项。可想而知,豆瓣不管是从网络营销还是从用户增长都是大丰收。
  • 豆瓣音乐人特色
  • 豆瓣页面更清爽,其继承了杨勃创办豆瓣就一直坚持下来的简单、清淅的网页设计特点。这和Myspace的音乐人主页的“杂乱”比起用户体验更好。只是这方面就牺牲了页面定制性。 定位更准。豆瓣已经慢慢成为中国音乐爱好者必去的社区,而且上面的用户正像业界乐道的高品味性。一个专注于音乐书籍电影的网站做音乐人服务必然有这方面的优势。 和豆瓣的“音乐”服务整合,豆瓣就是一张网。豆瓣已经无法回避自己越来越SNS化的趋势了,音乐人服务与它自身已经很成熟的音乐信息服务进行整合。整个用户体验将不是孤立的。
« First ‹ Previous 641 - 660 of 878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