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Group items tagged 评估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cean wu

公关效果评估 - 0 views

  • 公关效果评估,即对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是整个企业公共关系活动流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同调查研究阶段首尾相连,使企业公共关系活动呈现出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过程。主要包括覆盖率、有效率、千人成本、准确性、传播力度、传阅率、公关指数提升、销售提升等方面。
  • 覆盖率(GrossImpression) 覆盖率是广告效果评估中常用的一个词汇,用在公关中也一样,特别是对传播、活动的效果评估,必须搞清楚覆盖到了多少人群,如果不清楚覆盖率,做出来的媒体计划以及活动都是盲目的。 有些企业老板特别有意思,他认为A媒体好,就一定要上A媒体,全然不顾A媒体的覆盖率,这样的传播必然是有问题的。 所谓的覆盖率也不仅仅是指一家媒体的覆盖率,比如一家企业的市场遍布全国,通过中央媒体的宣传是不是就能覆盖率100%呢?当然不是。一家发行量才5万的中央媒体,肯定不如一家发行量10万的区域媒体的覆盖率,前提是企业在那个区域有市场。 当某次宣传结束后,我们可以用一个粗糙的公式来表达覆盖率: 覆盖率=传播受众/市场所属区域的受众 传播受众就是我们通过媒体影响到的受众,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这个我们后面会提到。而市场所属区域的受众很好理解,如果企业只在北京有市场,就不要把宣传做到河南去,或者用中央媒体在全国范围内做。 显然了,如果按着100%的覆盖率去做宣传,必然会有一些重复,所以又涉及到一个有效率的问题。
  • 有效率(EffectiveReach) 有效率是指,虽然覆盖到了,但有可能重复覆盖,或者覆盖是不一定有效的。 重复的不多说了,谈一谈无效覆盖。比如,在北京市场做宣传,选择《娱乐信报》,娱乐信报的发行量号称20万,首先这20万人里面不是全部有效的——这20万什么人都有,我们需要的只是其中一部份,比如只有5万是有效的。其次,这5万人是不是全部都会看到我们的信息,这和版面有一定关系。 所以,针对不同的企业,每份报纸杂志都会有其不同的有效率,企业当然要选有效率高的。通常,很多的企业顾到了有效率,又忘记了覆盖率,我们需要的是两者兼顾。 这里还有提一下品牌发展指数,即品牌在一个地区的销售占总销售的比率除以该地区占总人口的比率,用以评估品牌在该地区的相对发展状况。我们都知道山沟沟里的消费能力是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的,在某些地区发行量很大的媒体,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有效率就很低。光看发行量,不问有效率,就是这种错误。 综合覆盖率以及有效率,即可得出有效受众,它的作用可以直接用来表述宣传效果。
  • ...6 more annotations...
  • 千人成本(CPM-PerThousand) 这也是广告术语,媒体载具每接触1000人所需支付金额,在计算上是以媒体单价除以接触人口,再乘以1,000。 它的计算方式有两种, 千人成本=总成本/总受众 人成本=总成本/有效受众 显然,第一个计算方式是被公关公司普遍采用的,因为它通过分母的基数降低了千人成本,但这个不能反映问题。真正能反映问题的第二个公式,“钱要花在刀刃上”说的就是这个,只有考虑了有效率的千人成本才是有意义的。 再做得细一点,可以结合千人购买率、千人利润率,来计算以某个成本进行传播值得不值得。比如通过宣传,每千人中预计会有10人购买产品(即1%购买率),每件产品的利润是10元,那么千人利润总额就是100元,宣传推广的成本当然不能大于这个数。 以千人成本,还能计算出企业推广需要的总费用,以企业的总目标受众除以千人成本,就是宣传总费用。企业在做年度宣传预算的时候,可以此为依据进行推算,费用要求达不到时选择重点市场进行建设。
  • 准确性(correctness)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准确性的评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做到覆盖率、有效率,还是效果不好,原因可能就是准确性差。 信息被有效覆盖了,不等于被有效传递了,准确性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传播定位的准确性、媒体策略的准确性、发布内容的准确性、传播方法的准确性等。 定位的准确性不用说了,一件产品如果没有找好卖点,一个企业没有在产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传播的主基调不正确,这些都会造成效果低下。媒体策略的准确性,主要是指发布时间、发布周期,比如促销信息的发布、新品的上市,特别是一些策略性发布,对于媒体策略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如果不准确,效果必然要大打折扣。发布内容的准确性是指,该说的问题没有说清楚,该突出的重点没有突出,那怎么可能会有效果?传播方法也是一种,上来就打官司,上来就喷口水……确实吸引了眼球,但是效果如何是否需要反思一下呢? 准确性是无法量化的一个东西,这个是考核公关公司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竞标书上都会把策划方案的策略、定位作一个很高的要求,原因就在于此。而对公关评估,自然不能缺少这一环,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开始认为正确,也许就是错误的。
  • 传播力度(power) 业内也有人称之为爆破力,或者说引爆。当然,这不能全部说明问题,爆破力只能说明在某段时间内的爆破,但传播力度还包括长时间的影响。 针对爆破力而言,主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让企业的信息迅速充满媒体,并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公关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的一个事件营销就属于此类。通过对信息的占领,可以一下子吸引关注,并加强人们的记忆或者好感,从而达到公关的目标。关于爆破力的统计,可以选取一段时间,以媒体发布的数量、转载的数量、媒体跟进报道的数量进行分析统计,其中媒体跟进报道的数量能集中体现传播力度。 除了一段时间内的传播量,还有一些能有效“量化”传播力度的标志,如网站的首页、平面媒体头版或者头条等等。很多企业比较注重在网站上的首页,或者频道首页,以及一些版面的头条或者关键位置——这都能表明传播力度。 另外,关注度也是传播力度的一个表现,比如在一段时间内,行业内共发生了几个值得一提的新闻,给这些新闻排个名,再结合自己企业在市场的排名,就知道传播的力度够不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制定了年度计划,亦可回顾一下有没有哪个新闻值得一提,如果没有,说明没有传播力度。 一些企业年年做宣传,但是所做的宣传都不值一提,就像小学生写流水帐一样,这就是没有力度的原因。
  • 传阅率(PassAlongRate) 在统计覆盖率的时候,虽然传阅率也会被统计进去,但这个仍然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是在网络时代。 搜索引擎的兴起,使得网络上文章内容被二次、三次阅读的远大于当日发布时的阅读量。特别是一些选购、评测、体验类的文章,被搜索到然后再被阅读,从而起到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当人们在购买汽车、IT等产品时,通常要上网查一查的相关信息,这时候传阅率就显得比覆盖率更为重要。因此,在效果评估时,以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作为评估手段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 比如,应用百度搜索“MP3选购”,在宣传之前第一页搜索没有相关品牌的内容,而做完宣传之后出现了相关的内容,这表明传阅率很大,效果当然也会很好。 另一方面,我们发完一个消息以后,有时候会引起媒体的广泛报道,这事实上也叫传阅率。可见,传阅率既可以以人们对同一张报纸的多次阅读来做统计,也可以以搜索引擎上被搜索到的多次阅读来做统计,还可以以后续媒体自发跟进的报道来做统计。 很多时候,传阅率并不被计入公关服务的收费项目,因此长期被忽视,但它无疑是公关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公关指数提升(improveofPR) 前面我们讲的多是以传播为主的一些效果评估,当然公关绝不仅仅是传播,比如一些公众关系维护、项目游说、危机处理也都属于公关的范畴,对于这些内容的效果显然需要特殊的方法,本人认为公关指数是一个较好的评估方法。 比如,很多企业都需要建立和维护媒体关系,通过与公关公司的合作,一定在媒体关系层面获得一定的提升。——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企业不能做到媒体在刊出负面报道之前就得到相关消息,说明媒体的关系还不够到位。这可以量化为一共建立了多少家核心媒体的关系,也可以从单家媒体的关系提升上取得评估。 至于项目游说的话,工作的进展就是很好的评估,这里不多赘述。而对于危机管理,目前通常以“拿”掉了多少篇负面报道来做衡量,这是不完整的。应用公关指数的理解来看,在处理完危机之前,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与媒体的关系、企业与渠道的关系,这些有没有产生变化,如果这些关系下降了,说明危机并没有处理好。同理,如果关系得到提升了,说明危机处理得非常好。必须重点说明的是,看一篇报道是否为危机公关,也要看企业的公关指数有没有变化,如果一篇文章只有几十人看,影响面、影响力都十分窄,就不叫危机。很多危机本不是危机,只是小噪音,结果被公关公司一搞反而真成了危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一开始的时候,危机的初期并没有导致企业的公关指数下降,而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导致了这个指数的下降,也就是失败的公关。 可见,在公关效果的评估时也要考虑这一点,公众关系是否有下降,这也是回归到公关的本质,不能因为要见个头版,结果把记者关系搞得一团糟,这可能对于企业得不偿失。说白了,企业取得的各种关系不能轻易动的,一件小事就想上头版,大事来了更想上,长此以往,再好的媒体关系也要被搞砸。
  • 销售提升(improveofsale) 这个放到最后,并不意味着不重要,而是最为重要,也最为一些企业关注。 有些企业完全将销售的增长寄希望于公关,本人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公关在某些时候可以对销售有刺激性的帮助,比如北京富亚涂料的老板喝完涂料后,消费者指名要买能喝的那种涂料;比如我们在网络上发布某个特殊电话号码后,会明显感受到电话的增长;比如Mapabc在发布手机位置查询的代码后,一天内增长近万用户使用等等……但是,我们指望所有的公关都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毕竟广告有公关永远取代不了的作用。 当然,即便不能直接统计公关对销售增长的帮助,亦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获得销售增长的数据。用总增长刨去广告、促销等手段对销售增长的刺激作用,就可以得出公关对销售的增长作用。菲利普的《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对此有更为详细的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正因为公关效果中,很多企业对“销售的提升”看得很重,所以像网通、移动这种企业,公关做到经常被业界嘲笑,依然业绩很好。像蒙牛的超级女生,批评者也不少,但是很多人将它看作是好案例……试问一下,有谁真正科学的统计过超级女生对蒙牛的贡献?有时候,我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服务那些年年挣钱的企业,就算案例再烂,也可以拿得出手,服务那些亏损的企业,案例再精彩,也不要拿出去丢人。
ocean wu

专栏观察:25种全球最流行的企业实用管理工具 - 派代网-做电商,上派代! - 1 views

  •  当前,全球的企业管理者都在使用大量的管理工具。这些工具既包括战略规划和基准管理等广泛适用的方法,也包括射频识别标签应用等专业化的方法。事实上,关注并选择管理工具,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责任。1993 年,贝恩公司(Bain)推出了一项跨年度的调查,以了解在世界范围内管理工具使用的状况。我们的目标是为管理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选择并实施那些有助于他们实现战略目标与利润目标的管理工具。 我们的调研涉及公司对工具的使用情况,管理者对所使用的工具的满意度,以及他们对热点商业问题的看法。12 年以来,这项调查帮助贝恩公司建立了一个有 7,000 多位问卷应答者的全球数据库。今年,针对中国大陆管理者的调查是贝恩公司与财富(中文版)合作完成的。调查研究了中国公司打算如何竞争以及中国的管理者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获得帮助。报告主要关注 25 种最流行的管理工具和技术。 所选择的工具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与高层管理者相关  当前热点问题,主要以其在商业新闻中出现的频率来衡量  可测量性的  
  • 25种全球最流行的管理工具表:   目录 1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2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3 顾客细分(Customer Segmentation)  4 外包(Outsourcing)  5 企业核心能力(Core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  6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7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  8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9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KM)  10 使命书和愿景书  11 平衡记分卡(The Blanced ScoreCard,BSC)  12 作业导向管理  13 忠诚度管理  14 六西格玛(6σ)  15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  16 基准管理(benchmarking)  17 变革管理计划(Change Management)  18 增长战略(Growth Strategies)  19 经济附加值增值分析(Economic Value Added,EVA)  20 价格优化模型(Price Optimization Models)  21 开放市场创新  22 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  23 情景设定和突发计划(Scenario Planning)  24 海外经营  25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 中国管理工具使用现状 近年来,中国公司低成本制造的能力享誉全球。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那样,以如此低的价格向世界市场提供大量标准化的产品。 然而,中国的管理者也面临各种竞争压力,其中包括来自那些以高质量的产品侵占市场的跨国公司的挑战。贝恩公司与财富(中文版)近期合作进行了中国经理人管理工具使用的调研,调研涉及25种最流行的管理工具(见上图表)。调研显示,中国公司并不打算永远都做低价值商品的制造者。 在调研中发现,88% 的中国经理人认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趋向于低值商品化。很明显以提供差异化的、更富创新性的商品; 78%的中国管理者担心,顾客洞察力方面的欠缺是影响他们业绩的一大障碍。此外,他们似乎对那些能够帮助其实现创新的大胆举措非常有兴趣。例如,大约 80% 的人(这个比例甚至高于其他国家)认为,在新产品、工艺流程和服务的开发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公司甚至竞争者合作,可以大大提高创新能力。  
  • ...5 more annotations...
  •  25种全球最流行的管理工具内容 1.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最早提出该概念的Gartner Group认为:所谓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 Hurwitz Group认为:CRM的焦点是自动化并改善与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领域的客户关系有关的商业流程。CRM既是一套原则制度,也是一套软件和技术。它的目标是缩减销售周期和销售成本、增加收入、寻找扩展业务所需的新的市场和渠道以及提高客户的价值、满意度、赢利性和忠实度。CRM应用软件将最佳的实践具体化并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来协助各企业实现这些目标。CRM在整个客户生命周期中都以客户为中心,这意味着CRM应用软件将客户当作企业运作的核心。CRM应用软件简化协调了各类业务功能(如销售、市场营销、服务和支持)的过程并将其注意力集中于满足客户的需要上。CRM应用还将多种与客户交流的渠道,如面对面、电话接洽以及Web访问协调为一体,这样,企业就可以按客户的喜好使用适当的渠道与之进行交流。 而IBM则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企业识别、挑选、获取、发展和保持客户的整个商业过程。IBM把客户关系管理分为三类:关系管理、流程管理和接入管理。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客户关系管理(CRM)源于市场营销理论;从解决方案的角度考察,客户关系管理(CRM)是将市场营销的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集成在软件上面,得以在全球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 >>>详细介绍<<<  2.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概念,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60年代初,美国一些企业根据行为管理科学的理论,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开展了依靠职工“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Zero Defects),日本在工业企业中开展质量管理小组(Q.C.Cycle)活动行,使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迅速发展起来。  >>>详细介绍<<< 3. 顾客细分(Customer Segmentation) 客户细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学者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 客户细分是指根据客户属性划分的客户集合。 它既是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管理工具。它是分门别类研究客户、进行有效客户评估、合理分配服务资源、成功实施客户策略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企业充分获取客户价值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详细介绍<<< 4. 外包(Outsourcing) 外包是一个战略管理模型,所谓外包( Outsourcing),在讲究专业分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心能力,且因组织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外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外包业是新近兴起的一个行业,它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详细介绍<<< line-height: 22px; margin-top: 0px; margin-right: 0px; margin-bottom: 0px; margin-left: 0px; padding-top: 0px; padding-righ
  • 6.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简称SCM),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详细介绍<<< 7. 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 所谓战略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一些大企业都有意识地对大约50年内的事情做出规划。 制定战略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确定目标,即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应对各种变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阶段就是要制定这个规划,当目标确定了以后,考虑使用什么手段、什么措施、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战略规划。 最后,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以备评估、审批,如果审批未能通过的话,那可能还需要多个迭代的过程,需要考虑怎么修正。  8.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即业务流程重组是90年代由美国MIT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和CSC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钱皮(James Champy)提出的,1993年,在他们联手著出的《公司重组—企业革命宣言》一书中,哈默和钱皮指出,200年来,人们一直遵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的思想来建立和管理企业,即注重把工作分解为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步骤;而目前应围绕这样的概念来建立和管理企业,即把工作任务重新组合到首尾一贯的工作流程中去。他们给BPR下的定义是:“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营基础,必须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也就是彻底改变传统的自工业革命以来、按照分工原则把一项完整的工作分成不同部分、由各自相对独立的部门依次进行工作的工作方式。 >>>详细介绍<<< 9.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KM) 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受到1990年代的资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详细介绍<<< 10. 使命书和愿景书 参见 企业使命说明书 和 企业愿景
  • 11. 平衡记分卡(The Blanced ScoreCard,BSC) 平衡计分卡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的业绩管理方法。平衡计分卡认为,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组织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还是有效的。但在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业绩管理方法并不全面的,组织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平衡计分卡方法认为,组织应从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顾客、财务。 >>>详细介绍<<< 12. 作业导向管理 作业基础管理(ABM),是指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且消耗资源的作业。作业是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的总称,或指组织内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 作业基础管理是一种系统范围的、综合的方法,它使管理层的注意力放在那些目标是增加顾客价值、并通过提供这种价值获得利润的作业上。作业基础管理包括产品成本计算和流程价值分析。ABM利用作业成本计算作为其主要信息源。 >>>详细介绍<<< 13. 忠诚度管理 所谓忠诚管理,并不仅仅是指面向个人或团体的忠诚,更重要的是忠于某个企业据以长期服务于所有成员的各项原则。具体说来是指仔细的挑选顾客、雇员和投资者,然后想办法留住他们。顾客、雇员、投资者可以说是一个商业体系的基本要素,我们将其称为“忠诚的力量”。长期的研究发现,这三种要素之间有着极为微妙的关联:没有忠诚的雇员就不可能出现忠诚的顾客;缺乏忠诚的顾客,企业也无法留住忠诚的雇员。而一旦顾客和雇员这个忠诚的基础不存在,企业的投资者也不会再保持对企业的支持,顾客和雇员的忠诚也建立在投资者忠诚的基础上。因此,商业忠诚实际上是三维的,即顾客、雇员、投资者三维,其力度、广度和相互关联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想。 >>>详细介绍<<< 14. 六西格玛(6σ)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 >>>详细介绍<<< 15.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近年来,已成为全球竞争策略的重要环节,其实起源于企业在面临国际竞争压力时,基于本身资源及能力的不足。期望透过合资,共同研发,交互授权,物流协议等方式,结合各自稀缺的有限资源,共同分担研发的成本及风险,掌握市场流通,制定产业标准。 战略联盟成功的四大关键在于:订立联盟策略;选择合适对象;建立联盟结构与管理制度;订立终止联盟计划。
  • 16. 基准管理(benchmarking) 基准化分析法(benchmarking)就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行动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benchmarking是将本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状况和环节与竞争对手或行业内外一流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评价自身企业和研究其他组织的手段,是将外部企业的持久业绩作为自身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并将外界的最佳做法移植到本企业的经营环节中去的一种方法。实施benchmarking的公司必须不断对竞争对手或一流企业的产品、服务、经营业绩等进行评价来发现优势和不足。 总的来说,基准化分析法(Benchmarking)就是对企业所有能衡量的东西给出一个参考值,benchmarking可以是一种管理体系、学习过程,它更着重于流程的研究分析。 >>>详细介绍<<< 17. 变革管理计划(Change Management) 变革管理的三项基本方法为:   一、解冻:承认现况不好,释放原先被掩盖的组织不利讯息。   二、改变:利用沟通与引进学习型组织,使组织成员逐渐接受改变是正向价值的观念。   三、某定而后动:先确定变革策略,拟定明确的目标、环境评估、行动方案与各种配套措施。 >>>详细介绍<<< 18. 增长战略(Growth Strategies)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成功的企业都应当经历长短不一增长型战略实施期,因为从本质上说只有增长型战略才能不断的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从竞争力弱小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与其他类型的战略态势相比,增长型战略具有以下特征: 实施增长型战略的企业不一定比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快,但他们往往比其产品所在的市场增长得快。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可以说是衡量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增长型战略的体现不仅应当有绝对市场份额的增加,更应有在市场总容量增长的基础上相对份额的增加。 >>>详细介绍<<< 19. 经济附加值增值分析(Economic Value Added,EVA) 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ewart & Co.)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它是基于税后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目前,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大都使用EVA指标评价企业业绩。
  • 20. 价格优化模型(Price Optimization Models) 21. 开放市场创新 22. 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 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由此产生。197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AlvinToffler)在《FutureShock》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的设想:以类似于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时间,提供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1987 年,斯坦·戴维斯(StartDavis)在《FuturePerfect》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生产方式称为“MassCustomization”,即大规模定制(MC)。1993年B·约瑟夫·派恩(B·JosephPinelI)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写到:“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是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急剧增加,而不相应增加成本;范畴足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其最大优点是提供战略优势和经济价值。” >>>详细介绍<<< 23. 情景设定和突发计划(Scenario Planning) 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是理清扑朔迷离的未来的一种重要方法。情景规划要求公司先设计几种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形,接着再去想像会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事发生。这种分析方法使你可以开展充分客观的讨论,使得战略更具弹性。 情景规划(Scenario Planning)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当时是一种军事规划方法。美国空军试图想象出它的竞争对手可能会采取哪些措施,然后准备相应的战略。在20世纪60年代,兰德公司和曾经供职于美国空军的赫尔曼?卡恩(Herman Kahn),把这种军事规划方法提炼成为一种商业预测工具。卡恩后来成为美国顶尖的未来学家。 >>>详细介绍<<<  24. 海外经营  25.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又称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ocean wu

客户关系维护策略与方法及目标 - 0 views

  • 《客户关系维护策略与方法》课程大纲 标准课时:06小时 课程大纲: 模块一:客户关系维护的标杆 案例:一粒麦子的三种命运 您的客户是谁 您的客户有什么需求 您的客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 我们怎样满足他们的需求. 差异性分析 主动性联络 调整产品与服务 客户关系维护的对象和目的 模块二:如何建立客户关系档案 案例:胡萝卜汁与留住客户 什么是客户关系档案 怎样建立您的客户关系档案 客户关系卡的制作和使用 客户关系卡的固定格式与内容 客户关系卡的区别化管理 客户关系卡的使用方法 客户关系卡的更新与维护 客户关系档案的筛选与整理 客户关系档案的分类与数据库维护 客户关系档案的应用案例 数据分析的RFM指标 数据库分析的四种方法 模块三:客户关系的差异分析 案例:金牌客户的真实需求 客户构成分析 客户分类 ABC分类法 客户金字塔分类 A、B、C管理法(VIP客户管理法) 客户访问管理法 模块四:客户关系维护工作开展的方式-客户关怀 案例分析:从一封拜年邮件看如何维护客户关系 80%的时间花在建立客户关系上的21项实战方法 20%的时间用来建立良好信誉的18项方法 模块五:维护同客户良好关系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联络关系。 巡回访问相结合的回访制度 客户关系维护的七大措施 签约前客户关系的维护方法 签约后客户关系的维护方法 暂无合作潜力的客户的维护方法 模块六、追求客户的终生价值 如何营造客户的忠诚? 员工在客户忠诚中扮演什么角色? 如何营造客户的终生价值? 老客户为什么会流失? 如何拴住老客户? 什么是客户的终生价值?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老客户流失。 拴住老客户的操作方法 从两家公司的服务看服务意识培养 模块七:客户关系评估 成功客户关系管理的五大关键要素 客户,策略,人员,流程和技术 五个关键要素的不同成熟度关系 客户关系CRM评估方法 五个要素的17个评估标准 LIVE客户:忠诚度,智能,价值,体验 最佳实施方案 权衡策略 定量发现 客户价值评估模型评价 客户评估结果的使用 客户行为的量化和细分 影响客户消费行为,提升客户价值 增强企业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 案例分析:快餐巨头为“团膳”暗战 《客户关系维护策略与方法》培训目标 按照什么标准对客户分类,进行差异化管理,实现最高投入产出比;了解企业为了开发潜在客户、深化现有客户关系、保留老客户,应该建立怎样的业务流程、采用什么样的有效方法;在实施客户关系维护中,应该重点关注那些环节。
ocean wu

新形势下美团点评新业务方法论 - 0 views

  • 将新业务的拓展归纳总结为方法论
  • 互联网没有中型企业,要么做大,要么出局
  • 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了区域地头蛇,所有竞争都是全国性战役
  • ...12 more annotations...
  • 用户主动下载APP不超过20个,如果你不能成为这20个APP之一,你的获客成本会非常高,最后只能出局。
  • “竞”和“争”本身不是一回事,同向为竞,相向为争,这两个事情是有很大区别。比如跑步,大家都是为了到达一个目的地看谁跑得快,你不是为了把对方绊倒,这是“同向为竞”。
  • “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拳击竞争,胜利就是将对方打倒;一类是足球竞争。胜利的目的是把球踢进球框里。
  • 为了把球踢进门框里的过程中,需要过人、铲球、假动作等,但这些只是过程,目的是把球踢进门框。
  • 残酷的时代,美团点评不想出局,就必须不断拓展新业务(边界),不断创新,尽快成为一个超级平台。
  • 纵观美团点评的新业务方法论,系统回答了四个问题:如何判断是否探索一个新业务?如何判断一个新业务该投入多少资源来探索?如何判断一个新业务该关闭还是加大投入或者继续保持探索?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新业务?
  • 比如,在“如何判断是否探索一个新业务时”,有两条比较重要的原则:一是看这个业务是否符合企业使命(对于美团点评就是“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二是新业务所处的行业、用户和商家是否对现状满意。美团点评在酒旅和网约车领域的拓展就是这些原则的指引,酒旅和网约车和美团点评的企业使命很吻合,有30%的用户的打车是去吃饭,酒店和旅行也是为了让用户活得更好。更重要的是,酒旅和网约车虽然分别有携程和滴滴这两个巨头,但是用户的痛点并没有解决,用户和商家对现状并不满意。携程在国庆期间的风波,滴滴不断被司机和乘客们投诉,就是如此。
  • 美团点评的新业务方法论
  • 【如何判断是否探索一个新业务?】一、看这个业务是否符合我们的企业使命,“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二、新业务所处的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是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三、新业务所处的行业,用户和商家是否对现状满意。四、新业务未来的市场规模;五、跟我们已有业务之间的关系。
  • 【如何判断一个新业务该投入多少资源来探索?】一、以业务探索需要多少资源判断,而不是以公司有多少资源判断,要避免因为公司资源变多之后,不基于业务本身特征配置资源,而盲目扩大资源占用的情况。二、新业务探索的资源以满足最小测试单元为默认标准,另外一种可参考标准是以未来市场体量反过来评估探索成本。
  • 【如何判断一个新业务该关闭还是加大投入或者继续保持探索?】一、是否能以可行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二、基于试点的商业模式判断未来市场规模,如果不够大我们也会考虑关闭业务;三、跟我们既有业务之间的战略协同价值,如果未来市场规模不够大,但是战略协同价值够大,可以考虑扩大经营,否则就应该关闭,比如共享充电宝。
  • 【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新业务?】一、我们要以客观的心态来评估业务的成败。新业务很容易失败,这是客观规律,我们不必回避这个规律。我们看到很多公司为了维护团队士气的假象,逃避承认业务探索进展缓慢,逃避面对探索失败,甚至把失败粉饰为成功。导致的结果是,员工没有机会基于有效判断业务成败来沉淀正确的做事方法。通过持续的为死树浇水,把公司的战略资源浪费在非战略性的机会上。二、客观看待新业务机会。我们注意到过去一段时间,有两种不理性看待新业务机会的思潮在交替出现。一种是新业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没有老业务的严格管控,容易晋升,可以负责更多的事情。另一种是新业务探索期被迷茫困扰,不容易出成绩,晋升评级很难讲出业绩。希望同事们既要看到新业务的历练机会和可能的快速成长,也要接受新业务进展缓慢甚至失败带来的挫折和晋升困难。三、客观看待探索业务的放弃。探索业务的放弃并不意味着试点失败,也不意味着试点团队的失败,探索业务放弃的原因有很多种,行业体量不够、行业时机不对、业务协同价值不足等等。四、正规化新业务立项、扩张、评估、关闭流程,过去我们能看到,我们在新业务立项上存在立项随意,偷偷立项这类情况。后续我们将成立专门委员会,设立专门流程,未经委员会批准不能立项。任何一个业务在大规模经营之前,都需要经过委员会评估,避免未经委员会批准扩大经营规模的情况。每个探索业务都要定期评估进展,并决定是否继续探索还是关闭。
  •  
    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了区域地头蛇,所有竞争都是全国性战役。残酷的时代如果不想出局,就必须不断拓展新业务(边界),不断创新,尽快成为一个超级平台。新业务的拓展,有着怎样的方法论?看美团如何总结。
ocean wu

旅游信息化从业者职场笔记 » 国际机票产品设计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 0 views

  • 数据来源 通过GDS还是航空公司开放API获取航空公司数据? 可选的GDS有哪些? 通过GDS获取单程、往返程数据需要几步?处理的细节是怎样的? 使用什么规则匹配航班?怎样获取票价、税费等信息? 100,000个用户通过GDS查询平均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除API外,可否通过爬虫从OTA处获取数据? 定义统一的API还是使用OTA自定义的API? 航空公司提供的API与OTA提供的API有哪些区别? 数据存储 使用文件、数据库还是其他方式存储数据? 是否需要独立存储起飞、到达时间、机场、飞行时间等固定数据? 数据存储的结构和格式是怎样的? 数据获取 由用户驱动还是设定高级的数据获取计划? 数据获取计划是如何设计的? 如果是用户驱动,如何保证获取到实时的数据? 如何使用缓冲?使用文件、数据库还是内存?失效策略怎么设置?是否需要为不同的航空公司或OTA设定单独的缓冲时间?按照航线还是销售季节设置缓冲? 数据搜索 处理用户搜索的后台程序是什么? 搜索引擎的结构和层级如何设置? 搜索引擎是否对数据存储的方法有特殊的设计? 竞争情况 竞争对手有哪些? 他们的专长是什么?区别于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用户需求 处理国外用户机票搜索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 如何通过产品流程的设计来满足此类需求? 怎样的展现方式最能获得用户的青睐? 效果评估 产品设计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怎样的产品才算是成功的产品?
  •  
    数据来源、数据存储、数据获取、数据搜索、竞争情况、用户需求、以及效果评估等基础信息是奠定国际机票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
ocean wu

开发新产品所需要的十类文档 - 0 views

  • 《Communicating Design》里面也有10种~ Personas 角色设计文档 Usability Test Plan 可用性测试计划 Usability Reports 可用性报告 Competitive Analysis 竞争分析 Concept Model 概念模型(概念图) Content Inventory 内容清单 Site Maps 站点地图 Flow Charts 流程图(交互流程图) Wireframes 线框图 Screen Designs 视觉设计、原型设计等
  • 5、6、7可以在小型项目中结合,大型的项目中还是要适当分开。 交互原型可以以交互设计说明书的附件形式存在
  • 1、产品概念文档(项目策划书) 主要是对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推导,得出新产品机遇,并对产品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概念性阐述。产品概念文档主要用来对新产品进行宣讲,让项目团队对将要开发的产品有一个概念上的理解,在思想上达成一致。 2、用户调研报告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产品概念形成之初,研究人员进行的需求调研而输出的报告。主要是为产品概念的提出提供科学的依据,为需求的推导寻找佐证。另外一类是项目开发过程中,对设计中不确定以及有分歧的地方进行用户测试,得出结果并输出用户测试报告。 3、产品需求列表 这个列表并不一定是文档,但是他非常重要。它是将新产品拆分成几个大的模块,并将这几个大模块再细拆分成各个功能点后形成的功能列表。它的用途是将整个产品的工作量化,利于设计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评估自己的工作量,利于开发过程中对各个功能点进行跟踪,不遗漏,利于产品测试时对产品进行全面覆盖。 4、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是目前很多公司中最常见,他主要包括产品功能的详细描述,产品所需要的开发、运行环境,性能要求等等。准确的讲,这份文档并不应该包含具体的交互内容。这个文档面向的是项目的全体成员。 5、交互设计说明书 交互设计说明书对整个产品的界面结构、交互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它一般包括需求分解、竞争产品分析、流程说明、页面布局说明等内容。交互设计说明书的格式众多,灵活性也相当高,但目的都是将产品的结构和及流程形象化。交互设计说明书主要面向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 很多公司将交互设计说明书和产品说明书结合在一起进行撰写,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十分合理。通常情况下,产品和设计结合的文档结构非常庞大,非常不利于查阅,也不利于撰写,而且这种结合文档的很多内容对特定人员是无用的。 6、交互设计规范 交互设计规范主要是用来规范新产品中常规的功能、操作等内容,比如页面的标题规范、界面快捷键操作的规范、提示反馈信息的规范等等。 7、视觉设计规范 视觉设计规范主要是规范新产品中一些视觉元件的样式、页面边距相对边距、通用界面的页面框架等等,开发人员根据规范就可以自行开发一些通用界面。 8、开发文档 开发文档包括一些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分析、数据库分析、开发日志等等内容。开发文档主要用来作为开发团队的技术沉淀。 9、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指对新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10、产品评估报告 产品开发完成后,应由测试人员撰写一份评估报告,对产品功能的实现情况、性能情况、bug解决率等问题进行综合说明和评估,来确定新产品是否符合发布标准。 上面的这十类文档是非常理想化的项目中才具备的,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项目开发,但是,产品说明书、交互设计说明书、测试用例等几类文档是一个项目中不可能缺少的,他们是一个项目有效运行的核心文档。
ocean wu

高效益数字营销的四种方法 - 数字营销 市场部网 - 0 views

  • 从网站、博客、论坛到微博,大多数企业在尝试脑子里冒出来的各种营销想法,因为它们不能确定哪种方法会奏效。
  • “尽管推出这些新举措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实施下来却并不合乎情理:它们只是被添加到其他的业务活动中,结果让我们在资金和运营方面战线越拉越长。”企业必须在战略、组织和运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深层次转型,成为高效益的数字营销者,这样才能变得更加灵敏、更具效率,进而加速收入增长。
  • 消费者采用他们认为适合自己的数字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自己做出购买决定的方式。
  • ...17 more annotations...
  • 企业在通过对端对端的体验进行密切协调来促进收入的增长。这些增长代表着以下4个因素的累积性影响,一是获得更多的在线访问流量,二是让消费者更为有效地参与,三是提升销售转化率,四在售后加深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
  •  无论是接收营销电子邮件、搜索在线产品,还是使用移动设备寻找零售优惠券,今天的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品牌进行互动。但是,这种与品牌之间的互动却往往由企业中完全不同的部门管理。数字渠道可以使消费者的体验统一协调起来,避免错失良机。
  • 首先,它们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协调,使消费者全程参与日益流行的数字化购买之旅。   第二,它们利用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兴趣,在各种媒体上发布有助于消费者树立自己个人营销身份形象的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品牌大使。   第三,它们认识到,在管理为产品、细分市场、渠道和促销活动所创作的数量惊人的内容时,需要像大规模的多媒体出版商一样去思考。   最后,这些营销商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如何收集和利用如今已经多到泛滥程度的数字数据。以前习惯于从家人或朋友处了解产品口碑并获得建议的消费者,现在开始阅读在线评论,在网站上对产品特性和价格进行比较,并通过社交网站对各种选择进行讨论。这种信息流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能力,而且还使营销部门在消费者积极地了解产品种类并对选择进行评估时,能够参与与消费者的对话。
  • 我们来看一家全球性消费品企业,该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传统上通常依靠大规模的媒体宣传活动。但是,由于该企业的品牌已经广为人知,因此,这样的活动无法提高实际销售额:该企业在基本上被消费者忽视了的广告营销预算上的花费高得不成比例。该企业认识到需要做出很大的转变——做出有可能波及其预算流程、组织结构和代理商阵容的转变。它将营销支出转向到消费者实际评估产品的阶段,以图在这个环节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它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其产品在商店和互联网上的展示、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为零售商网站开发内容、在博客写手等在网络中有重要影响的人士中培养口碑,培育来自他们的推荐。该公司花费在传统媒体中的支出下降了,广告代理预算转向在线内容开发。这样做的结果是:顾客考虑该公司前三大顶尖品牌之一的比例翻了一倍,商店内销售人员对其产品的推荐率增长了两倍,从而显著提高了其市场份额。
  • 从产品介绍类的静态内容、到游戏、再到其他多媒体内容。营销商正在其他组织和人员的各种网站与移动平台上同时发布大量内容和应用
  • 传统的营销者将60%的预算花费在“工作媒体”(或付费媒体)上,20%花在内容创建上,其余的花费在员工和代理机构上。数字渠道有着自身的社会属性,颠覆了传统营销者的经济规则,它主要关注参与人群中数量较少的一个核心层,他们能够向广泛的受众散布正面的印象或分享信息。
  • 积极的数字营销商倾向于将营销预算的30%用于付费媒体,而50%用于创建内容。
  • 在消费者体验的整个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协调并非易事,但如果不能成功地进行这种协调,所产生的后果则更加难以应对。
  • 消费者可通过一个中心网站来参与活动,该网站提供创建介绍事业的博客工具以及进行分发的Widget工具,从而让更广泛的群体能够展示他们之间的联系,还有一个中心系统让会员能够对各项事业进行评分。
  • 为消费者决策历程提供支持需要大量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广阔且范围不断增大,远非传统广告那么简单。
  • 允许消费者制造自己的品牌,不可避免地会在企业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对于丧失品牌控制权的担忧。关键是要在保留控制权和为消费者创造机会接受你的内容之间实现一种平衡。
  • 多数企业现在已经变成出版商,它们在成本和质量方面有着更为复杂的担忧,但其行为却依然像单纯的广告客户
  • 大多数营销商没有能够采用多媒体出版商使用的规则,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进一步的经营中,他们面临着快速攀升的生产成本、不必要的重复、不一致的内容质量,而且与消费者的互动也处于二流水平。
  • 一家全球性B2B软件供应商,为其每个地区的每种产品制造越来越多的内容,从广告到拥有成本分析工具、销售支持材料、再到使用手册,所有这些内容都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不同的在线投放位置进行定制。陈旧过时的内容在网络中继续存在。许多有用的内容没有得到合适的标注,或者没有与相关的内容链接,使得消费者难以寻找。比如,该企业自己网站中的产品介绍常常不同于经销商网站中相同产品的介绍。最后,内容创建的预算被分散埋藏在各个业务部门,没人能弄清楚如何才能减少内容的数量,或按照统一的标准创建内容。   这家软件公司的解决之道是,对内容创建采用全面的、基于产品组合的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内容可重复使用,寻找新的途径,以改善所提供内容对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该公司对于整个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计算总的内容发布成本,并了解其多媒体出版形象的传播情况。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对系统进行合理化,实施了新的流程,创建了新的机构对内容进行协调、编辑和管理。他们还制定了绩效衡量指标,对内容推动销售的情况进行追踪。一个中心仓库存储着产品介绍等可重复使用的核心内容物件。销售人员和用户可自动接收到根据其特殊需求定制的产品更新通知。为了更好地在适当的时间向适当的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适当内容,他们还创建了数据库和分析工具,这种对内容进行的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投放,使内容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   像这样转变视野——从传统的广告商转变为有理有节的个性化出版商——帮助该公司将每年的运营成本减少数千万美元。与以往相比,通过提供更加及时、更加个性化和更实用的内容,其网站产生的潜在客户群有了大幅度增加。在指导客户在购买的过程中使用公司网站进行研究和获取支持时,该软件公司的销售人员感觉更加自信了。通过改善客户体验,新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同时还提升了资产和投资的回报率。
  • 当潜在的客户积极地评估各种产品选择时,要立即在恰当的位置提供恰当的信息。当网络聊天开始诋毁你的品牌时,你所做的反应多快都不为过。当你需要针对比以往变化更快的周期(最终变为以日计算)优化搜索和其他媒体支出时,你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浪费。
  • ,一家管理着4万多条检索词的电信运营商,开发了数十种算法来发现并接触相关的消费者,该运营商专门设立了一个“作战室”,来发现网络上的抱怨或谣言,并对之做出迅速反应。获得这种机动反应能力需要对数据工具进行明智的投资,需要一组训练有素的分析师和能够做出快速行动的灵活流程。完全不需要召开若干天的会议,然后产生冗长的业绩报告,来最终取代行动。精明能干的数字营销商能够熟练地运用情报收集工具和流程,通过研究搜索结果中的排名或主要零售网站上的报道,分析出客户正在看些什么。这些营销商通过分析客户的在线行为、解读他们所说的话、对在线讨论内容进行数据挖掘、持续诚心征求反馈意见,了解消费者正在做些什么。这样的情报是在数字营销中赢得领先优势的活力源泉,它们将深入的见解在整个企业中广为传播,推动其不断优化,并提升必要的个性化,使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图表2)。
  • 企业常常会发现,它们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基础架构、扩展分析技能、打破业务部门的界线,调整组织结构,并为实施新的经营规则构建流程。企业需要做出艰难的决策,比如由谁来领导制定新的产品推出计划;如何重新调整全球、地区和本地部门中内容创建的预算;如何重新平衡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作用等。技术和营销职能部门需要密切合作,与IT部门达成明确的服务水平协议,为信息密集程度极高的数字营销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重塑营销职能始于接受一个新的观点:即营销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营销新视野要求负责营销的高管更上一层楼,成为责任更为广泛的、能够跨职能协调的一个角色,对消费者正在经历的决策历程要有真知灼见,并擅长使用所需工具,指导消费者完成这一历程。
ocean wu

投资回报率(ROI)分析五步走 - 0 views

  • 如果你打算投资某个项目或采购某种设备,在做决定之前,好好地做一下ROI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如何使用这个工具,或者是到哪儿去找“正确”的数据。ROI分析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可惜其中有不少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而且,要达到公司定下的回报率通常很难。
  • 最重要的就是准确计算企业的收益
  • ROI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把分析出来的投资回报结果作为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而不是在已经做出决策后,才用它来为这个“既成事实”做辩护。
  • ...44 more annotations...
  • 需要寻找那些一旦企业能抓住或解决,就可以获得巨额利润的机会和问题;把解决方案放到它们能够在其中获得最佳效益的领域去做评估;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之后,尽量简化需要做的调整。
  • ROI分析结果看成是确定投资机会的流程的一部分
  • 必须把真实的成本输入到ROI分析中,并且只考虑那些有可能获得的收益。不要妄想通过降低成本或修改收益数据来让方案变得可行。
  • 输入数据:确保精确可信
  • 通常,你要确保ROI模型的详细程度足以应付某些问题,比如有关成本的数据是怎么拿到的,还有收益是怎么计算的。
  • 先确定最重要的衡量标准,然后再启动试点项目,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搜集的数据则是它的“副产品”。
  • ROI分析的精确度完全取决于用于分析的数据。
  • 这些收益就是方案真正的价值所在,而它们的精确度决定了ROI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 在估算成本的时候,尽量从各个方面来考虑可能发生的成本:实施和运作该方案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以及由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所造成的成本
  • 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实际数据,避免那些估算或假设的数据。例如,在计算一个测试解决方案的价值时,你应该使用本公司的有关软件缺陷率的历史数据,而不要用行业平均缺陷率。不
  • 当有需要为ROI分析做一些假设时,不同的假设基础将会使结果的可信度大不相同。不要“代表”别人做假设。让那些实际负责的人来提供数据。
  • 另一个真实数据的优质来源是试点项目
  • 如果这个分析是其他公司拿出来的,人们总会觉得他们肯定在其中做了手脚,把数据调得让人满意,这样才好卖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而如果这个分析是公司内部做的,那它也只不过是用来证明分析者事先已经得出的结论而已。每个人都有一套方法来保证自己不喜欢的项目通不过回报测试,而他们喜欢的项目似乎都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回报。
  • 分析收益:从全局出发
  • 对于ROI分析的应用,最大的不满是寻找和量化收益的难度。
  • 比如提升士气和提高顾客满意度,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难用财务术语对其进行量化。
  • 举例来说,假设某家企业有10名销售代表,平均每人的薪水、佣金和费用是每年10万美元,那么总共每年在这些人身上就需要花去100万美元。每位销售代表都能带来10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那么年总收入就是1,000万美元(企业总收益)。或者说,减去付给销售人员的费用之后,企业的经营收入有900万美元(净利润)。如果我们需要一种“神奇的”销售工具来帮助提高10%的收益,有两条路可以选:通过改进来降低成本(少投入多收益)或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销售能力来增加销售收入。如果我们把销售代表减少到9个人,那就能每年节省10万美元,而销售收入保持1,000万美元不变,这样,净利润就增加到910万美元。    相反,我们也可以仍旧保留10名销售代表,运用增加的销售能力来有效地创造出一个新的“虚拟的”销售代表。如果选择这种做法,薪水支出保持100万美元不变,但是我们能够把销售收入提升到每年1,100万美元,这样我们企业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000万美元。很明显,对企业来说,第二种做法要比第一种更好。
  • 从总体去分析收益而不是单纯追求降低成本对企业的重要性。
  • 有六大领域可供企业从中找出可量化的收益,它们是:增加销售额(增加收入)、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降低运营成本(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收入,有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增加收入)。
  • 为了评估哪些收益对你的ROI分析有帮助,你需要考虑它们的下列特点。
  • “推销”结果:用幻灯片演示
  • 运用表格:直观显示信息
  • 不要幻想做出一个无论任何投资机会都能套用的简单的“填数”模板,你要知道每一种情况都不一样,但有很多通用的应用软件能为你节省不少时间。
  • 一般来说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期都在3到5年左右。
  • 下面所列的内容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要。
  •  ·损益表:在该表中,收益代表财务收入,成本代表费用,最后得出盈利或亏损的额度。资本支出都是要进行折旧的。    ·现金流量表:格式与利润表相似,在该表中,现金流出(不包括折旧费用)代表费用,以此来说明投资项目对企业现金状况的影响。它还是后面三种计算的基础。    ·投资回收期:计算在收回初始投资之前总共所需要的时间。许多公司都会给投资项目设定初始投资回收的最长期限,并把它当作一个因素来考虑。    ·净现值:用贴现率计算的投资价值。它假定今天的1美元的价值比明天的1美元的价值更高。净现值常用来比较投资的长期影响。    ·ROI:计算投资的回报率。常用来比较某个被提议的项目或购买方案和其他投资选择的优劣。
  •  ·实质:这种收益是不是有形的,能否量化?例如,收入增加10%就是一种有形的收益。相反,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虽然可能从长期来讲对企业有利,但它是无形的,因为它难以衡量,更难以和金钱挂钩。    ·潜力:如果能够完全实现这一收益,它能有多大呢?在前面的例子当中,企业有可能节省下来的成本是10万美元,而有可能增加的收入则是100万美元。    ·确定性:企业得到这一收益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如果原有的电话服务的成本是每年20万美元,而另一种同样的服务不但成本只是前者的一半,还保证极有可能赚到10万美元的收入,那当然是选择后者取代前者。通过提高10%的销售能力,应该能使总收入增加10%,但是这个结果是没有任何保障的,因此这类收益的确定性也就被降低了。    ·受益人:谁真正受惠于这些收益?是项目的发起人?还是公司的顾客?不同的受益人对于收益的看法都非常不一样。
  • 撰写一份证明报告来介绍该项投资,并展望该方案付诸实施后将会带来的美妙前景,以及保证该方案将使尽可能多的与项目有关的人员获益,无论这些利益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  “推销”一个正面的ROI分析结果的最好方法,就是围绕该项投资及其收益编一个“故事”。
  • 通过视觉效果和演示等来说明方案实施后将会产生的效果,特别是该方案是如何为相关人员带来特定利益的。
  • 如果某方案能够简化销售管理人员的工作,就简短地演示一下它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
  •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每一种成本或收益分析都与方案中的有形部分联系到一起。
  • 最后,把ROI分析作为你在“故事”中所推荐的那个方案的财务证明提出来。在演示结束时提出推荐方案和接下来的工作步骤。
  • 建议在做ROI分析演示时,把Excel的电子表格也加入到演讲的幻灯片中去。当假设受到质疑或发生变化时,你可以很方便地“顺手”调整一下,就能够向听众演示不同假设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可以考虑把现金流工作表作为展示项目财务内容的第一份电子表格。现金流工作表的长处在于,它能比照预期的收益,反映出真实的现金影响(真正的投资金额)。让听众在看到成本的同时也看到巨大的收益,和单纯地给他们讲成本相比,项目遭到反对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 通常,反对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数据的可信度(“培训成本的数据是谁给你的?”)、对收益的怀疑(“你是怎么算出生产力能提高10%的?”)和对分析的全面性的质疑(“你有没有考虑过把销售人员送去培训,会给销售能力造成什么影响?”)。
  • 验证结果:必不可少的一步
  • 这一步的目的是要证明ROI的成本假设是有效、准确、全面的,同时还要确定预期收益是否能够真正实现。
  • 最理想的ROI分析建立在一系列客观的衡量标准和假设的基础之上,而这些标准和假设必须在项目实施之后,还能够被追溯和评估。
  • 它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继续改进ROI流程的机会。
  • 它能够发现一些以前没有预见到的成本和收益,这些数据的搜集有助于人们对以后的成本或收益做调整。它还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产生误差数据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 其次,验证ROI结果有助于改进整体的ROI流程,因为它能够帮助确定和纠正问题。
  • 例如,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是不是在方案的实施上出问题了呢?
  • 最后,它还能提高你的ROI分析方法的可信度。
  •  
    投资回报率应考虑哪些问题,要点是什么,实施的案例。
ocean wu

高效益数字营销的四种方法 - 0 views

  • “尽管推出这些新举措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实施下来却并不合乎情理:它们只是被添加到其他的业务活动中,结果让我们在资金和运营方面战线越拉越长。”企业必须在战略、组织和运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深层次转型,成为高效益的数字营销者,这样才能变得更加灵敏、更具效率,进而加速收入增长。
  • 成功的数字营销商将注意力集中在管理4个核心价值源
  • 首先,它们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协调,使消费者全程参与日益流行的数字化购买之旅。 第二,它们利用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兴趣,在各种媒体上发布有助于消费者树立自己个人营销身份形象的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品牌大使。 第三,它们认识到,在管理为产品、细分市场、渠道和促销活动所创作的数量惊人的内容时,需要像大规模的多媒体出版商一样去思考。 最后,这些营销商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如何收集和利用如今已经多到泛滥程度的数字数据。以前习惯于从家人或朋友处了解产品口碑并获得建议的消费者,现在开始阅读在线评论,在网站上对产品特性和价格进行比较,并通过社交网站对各种选择进行讨论。这种信息流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能力,而且还使营销部门在消费者积极地了解产品种类并对选择进行评估时,能够参与与消费者的对话。
  • ...19 more annotations...
  • 精心策划完整的消费者体验
  • 数字渠道可以使消费者的体验统一协调起来,避免错失良机。
  • 企业在通过对端对端的体验进行密切协调来促进收入的增长。这些增长代表着以下4个因素的累积性影响,一是获得更多的在线访问流量,二是让消费者更为有效地参与,三是提升销售转化率,四在售后加深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
  • 在消费者体验的整个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协调并非易事,但如果不能成功地进行这种协调,所产生的后果则更加难以应对。
  • 为了确保营销投资与对潜在客户的购买决定所产生的影响能够成比例,需要采取类似的严格措施。我们来看一家全球性消费品企业,该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传统上通常依靠大规模的媒体宣传活动。但是,由于该企业的品牌已经广为人知,因此,这样的活动无法提高实际销售额:该企业在基本上被消费者忽视了的广告营销预算上的花费高得不成比例。该企业认识到需要做出很大的转变——做出有可能波及其预算流程、组织结构和代理商阵容的转变。它将营销支出转向到消费者实际评估产品的阶段,以图在这个环节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它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其产品在商店和互联网上的展示、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为零售商网站开发内容、在博客写手等在网络中有重要影响的人士中培养口碑,培育来自他们的推荐。该公司花费在传统媒体中的支出下降了,广告代理预算转向在线内容开发。这样做的结果是:顾客考虑该公司前三大顶尖品牌之一的比例翻了一倍,商店内销售人员对其产品的推荐率增长了两倍,从而显著提高了其市场份额。
  • 如果做得好,电视广告至少应该做到激发消费者进行关键字搜索。出色的搜索排名应该提供易于寻找的网络链接,指向在其他媒体中正在促销的特定产品。链接还应该深入到特定的地方,以帮助消费者了解并购买产品。零售商网站应该以相同的图片和丰富的描述来展示同一种产品,并提供库存信息。而且,所有这些图片和信息都应该保持一致。
  • 鼓励客户帮助你扩大营销预算覆盖面
  • 运用出版商的准则来控制成本
    • ocean wu
       
      案例说明
  • 客户要决定着看些什么、如何使用所看到的内容、并将其转发到与自己相关的在线社区,营销者“棘手的工作”更多地由客户代劳了。
  • 正确的投资,积极的数字营销商花费在营销上的资金占销售额的比例可以大幅度降低,且对业绩的负面影响极小或者根本没有。
  • 允许消费者制造自己的品牌,不可避免地会在企业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对于丧失品牌控制权的担忧。关键是要在保留控制权和为消费者创造机会接受你的内容之间实现一种平衡。
  • 一家全球性B2B软件供应商,为其每个地区的每种产品制造越来越多的内容,从广告到拥有成本分析工具、销售支持材料、再到使用手册,所有这些内容都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不同的在线投放位置进行定制。陈旧过时的内容在网络中继续存在。许多有用的内容没有得到合适的标注,或者没有与相关的内容链接,使得消费者难以寻找。比如,该企业自己网站中的产品介绍常常不同于经销商网站中相同产品的介绍。最后,内容创建的预算被分散埋藏在各个业务部门,没人能弄清楚如何才能减少内容的数量,或按照统一的标准创建内容。     这家软件公司的解决之道是,对内容创建采用全面的、基于产品组合的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内容可重复使用,寻找新的途径,以改善所提供内容对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该公司对于整个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计算总的内容发布成本,并了解其多媒体出版形象的传播情况。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对系统进行合理化,实施了新的流程,创建了新的机构对内容进行协调、编辑和管理。他们还制定了绩效衡量指标,对内容推动销售的情况进行追踪。一个中心仓库存储着产品介绍等可重复使用的核心内容物件。销售人员和用户可自动接收到根据其特殊需求定制的产品更新通知。为了更好地在适当的时间向适当的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适当内容,他们还创建了数据库和分析工具,这种对内容进行的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投放,使内容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     像这样转变视野——从传统的广告商转变为有理有节的个性化出版商——帮助该公司将每年的运营成本减少数千万美元。与以往相比,通过提供更加及时、更加个性化和更实用的内容,其网站产生的潜在客户群有了大幅度增加。在指导客户在购买的过程中使用公司网站进行研究和获取支持时,该软件公司的销售人员感觉更加自信了。通过改善客户体验,新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同时还提升了资产和投资的回报率。
  • 积极的数字营销商倾向于将营销预算的30%用于付费媒体,而50%用于创建内容。
  • 从本质上讲,大多数企业现在已经变成出版商,它们在成本和质量方面有着更为复杂的担忧,但其行为却依然像单纯的广告客户
  • 大多数营销商没有能够采用多媒体出版商使用的规则,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进一步的经营中,他们面临着快速攀升的生产成本、不必要的重复、不一致的内容质量,而且与消费者的互动也处于二流水平。
    • ocean wu
       
      案例说明
  • 为消费者决策历程提供支持需要大量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广阔且范围不断增大,远非传统广告那么简单。
  • 运用情报以提高业绩
  • 当潜在的客户积极地评估各种产品选择时,要立即在恰当的位置提供恰当的信息。当网络聊天开始诋毁你的品牌时,你所做的反应多快都不为过。
  • 比如,一家管理着4万多条检索词的电信运营商,开发了数十种算法来发现并接触相关的消费者,该运营商专门设立了一个“作战室”,来发现网络上的抱怨或谣言,并对之做出迅速反应。获得这种机动反应能力需要对数据工具进行明智的投资,需要一组训练有素的分析师和能够做出快速行动的灵活流程。完全不需要召开若干天的会议,然后产生冗长的业绩报告,来最终取代行动。精明能干的数字营销商能够熟练地运用情报收集工具和流程,通过研究搜索结果中的排名或主要零售网站上的报道,分析出客户正在看些什么。这些营销商通过分析客户的在线行为、解读他们所说的话、对在线讨论内容进行数据挖掘、持续诚心征求反馈意见,了解消费者正在做些什么。这样的情报是在数字营销中赢得领先优势的活力源泉,它们将深入的见解在整个企业中广为传播,推动其不断优化,并提升必要的个性化,使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ocean wu

新网络营销效果评估模型 | 天涯海阁 - Web2.0Share - 0 views

  •  
    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营销的优美之处就在于效果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及时和精确。在中国互联网的特定环境里,应该怎样去采集和分析数据,评价一个网络营销Campaign的效果呢?
ocean wu

Taobao.com UED Team » Blog Archive » 心流与情感设计(上) - 0 views

  • 我们使用网站,这一切的活动事实上都是在围绕着一个东西:信息。扩展开来,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围绕着信息做交互。
  • 心理学家齐客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将这种关注的注意力称为“精神能量 psychic energy”。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能量一样,没有能量就没法工作,每次工作就会消耗能量。我们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段时间,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 某种事情中,将我们的集中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件事情上,所谓的废寝忘食。齐客森米哈里把这个状态称为“心流 flow”。心流是:忘我、忘记时间、忘记其他所有不相关的东西,完全沉静在某项事物或情境中。
  • 我们并不需要去学习专门的课程或者使用新的软件来为心流而设计。事实上你也许已经踏上了为心流而设计的道路。开始心流设计之路,就是去考虑每一步交互之后应该出现的结果,然后,去掉那些影响用户达到这个预期结果的所有阻碍。
  • ...6 more annotations...
  • 为所有用户行为提供即时反馈能够减少用户的焦虑感。有效地使用布局、信息设计、排版、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可以平衡挑战感和用户的技能等级。
  • 心流:当用户在完成交互行为时需要高技能水平,并且通知感知到高挑战,且两者达到某种平衡时就会有心流的体验产生。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玩游戏。任何游戏一定会提供一定的难度给玩家,并常常伴有过关打boss等设计来让玩家感知挑战。 控制:在驾车的时候,是需要高的技能——驾驶的,但是挑战感并不强,这时,能够感觉的就是控制感。当然,提高挑战感,例如赛车,能让某些人着迷,从图上可以看出原因,因为他们进入了心流状态。 放松:放松性的阅读和品美食就属于高技能和低挑战。 无聊:做家务,需要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但是却不能让人感觉到挑战,所以做家务事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冷漠:当交互行为的技巧低而面对的挑战也低的时候,但是这样就无法产生持续上升的心流,也会出现心流体验。这种情况下是一种冷漠。例如看电视,我们沉浸于其中,但事实上整个身体、心理并没有很激动地参与,而表现出了冷漠、无感情。 忧虑:在不参加太多逻辑的争论的过程中(当然不是参加辩论赛),有一定的挑战却没有要求很高的技能。表现出的就是忧虑的情感。 焦虑:在做一些例如重复性的工作,死记硬背文章的时候,由于技能水平低却完成高挑战的任务,就会出现焦虑。 激励:当工作技能提升或者学习水平提高等,有一定的驾轻就熟之感,这时,工作和学习就有一种激励的感觉。
  • 心流通道的概念。
  • 将心流理论应用到我们的实践中去,我在这里根据心流产生的原因来一一阐述。 清晰的目标 首先,我们要理清我们设计的流程,将我们的逻辑信息构架、导航、搜索路径尽可能清晰地展示给用户。尽量的让每一个页面只完成一个目标,且清晰。减少选择,让用户能够很快地做决策。强大的网站应该是像在一个高档的餐厅,客户用餐,除了体验到美食,也同时体验到了优质的服务。可惜,现在的大多数网站都像是在做自助餐,在你面前摆上无数种选择,认为这是在尊重用户意愿。就像自助餐一年难得吃几次一样(大部分人认为自助餐是性价比高,在利益的驱动下去吃。),这样的自助餐模式网站开始看起来不错,但他们忽略了用户总是懒惰的这个事实,用户总是期望有人一步步告诉他该做些什么,于是慢慢地用户就会失去兴趣——因为他们总是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提供及时的反馈 Donald博士在《设计心理学》这本书中 在说明执行/评估周期(Excution/Evaluation Action Cycle)时,有对反馈做比较深入的阐述。在这个周期的评估阶段,用户会去比较现实发生的和他们预期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差别。及时的反馈有助于用户评估之 前所作的操作是否有助于更进一步地接近目标,以便用户重新调整操作或者进入下一个操作步骤。所以在页面上我们会关注页面加载速度,加快反馈时间。另外,我们应当尽量及时且清晰地让用户了解计算当前在做些什么,用户刚才的操作有哪些影响。例如在进行某些操作的时候,用户总能获得刚才的操作成功与否的反馈。 尽量设计相应的挑战以迎合用户的操作技能 在上述关于心流通道的概念中,我们已经解释了在一定的挑战感结合一定的用户的操作技能下,用户才能进入“心流”状态。在《软件观念革命》中 所述的针对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用户设计的观点与这点其实是类似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个流程、每个页面设计之初要理解该页面为谁设计,以便来制定界面的复 杂程度。对新手访问的页面,设计简单、清晰的结构,以便他们迅速学会界面。对于专家用户,除了增加页面的复杂度,同时可以加入页面定制的功能。在白鸦的只把20%拿出来中,白鸦说:“不要试图一下子把什么都抛给用户,他们根本接受不了。需要用你20%的对用户最有吸引力的东西在0.3秒内搞定她的神经,然后勾引她自己去发现另外的80%”。这也是在平衡挑战感和用户操作技能。广泛地,《和谐界面》提出的“5W+H启发式(5W+H heuristic)”中的“谁/为什么(Who/Why)”也如出一辙。
ocean wu

初步了解信息架构_Yum.cn Design Studio - 0 views

  • 信息架构设计的思考方式1. 自上而下,在定义网站的整体结构前,先广泛了解商业意图和用户需求,最后来才考虑具体内容之间的关联。2. 自下而上,先理解内容的联系,通过遍历,剧情设计等手段,让该系统能够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然后才考虑更高层次的结构需要支持这些需求。
  • 分阶段的方式建立有效的信息架构1. 理解客户需求,背景和用户需求,阅读所有的现有文件,与利益群体作沟通,并且做出内容清单。 2. 引导测试用户参与卡片分类活动。 3. 通过卡型分类活动评估之前设计的分类,从中寻找分类的趋势。     合理划分类别的重点和相关的次序,通过分析找到工作流程的梳理过程。4. 做一个信息架构的草案出来。 5. 使用卡片评估的方式来测试设计出来的架构。     我们的卡片是每个流程的重点,信息架构草图是流程的框架,两者结合验证工作的重点是否有偏离;有计划还可以请相关人员进行可用性测试,对用户角色调研起到很重要的补充;6. 不要对第一次设计就成功带有过多的期望,寻找合适的措辞和分级可能会需要好几次重复的设计与评估。     可以分三次考虑,首先,初稿,了解信息架构的粗框架,类似与uml图示; 再次,从下到上的梳理用户的需求和流程的衔接;最后,从上到下,整理导航和系统使用框架,确定信息架构; 7. 把信息架构记录成网站的地图,当然这不是最终的网站地图,只有页面设计都完成以后,网站地图才会定稿。8. 使用剧情设计测试你的网站设计。(情景模拟)9. 让开发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参与剧情设计和遍历,并且与他们分享测试的结果。10. 如果有可以,在进行正式开发之前,多做一些纸面原形或者低拟真原形的测试。.       通过visio制作demo 11. 建立一些文档,把关键的用户操作点都标注起来,这样可以给视觉设计和程序开发人员一些提示,保持开发能够充分利用前期设计的结果。
  • 设计过程中的产品有很多方法来记录信息架构设计的结果和收获,这里有几种常用的:1. 网站地图,它可以很好的表述一个网站的组织结构,但不一定要反映导航的结构。2. 带有注释的页面设计,页面设计决定了页面上的导航,内容,功能等元素,视觉设计和程序开发者可以根据这些注释更好的理解设计意图建立整个站点。3. 内容矩阵,站点所有的页面都放在一个内容矩阵里,并且为每一个页面都定义了应该显示的内容。4. 页面模板,页面模板在设计大型的站点或者企业内部站点的时候才会需要,它定义了某一类页面的内容的类型,全局的导航,栏目内的导航灯等。这个东西使用最多的就是CMS,内容管理系统。
  • ...1 more annotation...
  • 设计过程中的副产品1. 角色,角色设计为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典型的用户目标,它能够把用户研究的开销缩减的最小。2. 原形,这是最终作品的模型,原形可以很简单,简单到用几张图片来表示未来复杂的网站(低拟真度原形),也可以比较复杂,拥有最终产品的一样的交互能力(高 拟真度原型),纸面原形的测试效果其实已经很不错了。通常原型设计会让整个信息架构活起来,所以,请尽量在设计定稿前多做原型的测试!3. 剧情,剧情设计时另一种可以让信息架构设计活起来的技术,它模拟了一个用户执行具体任务时如何体验整个信息架构的过程,也能够让团队的其他成员很好理解设计的意图。
  •  
    一、概念
        web上面很多,广而告知的有几个:
            A、信息架构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名词]
             什么是「信息」?
            信息,数据与知识。
            数据是事实和数据......知识世人脑中的东西......信息正好处在数据和知识之间的混乱地带。
    因此,信息架构的工作在本质上就是将一些数据转化为让人看了或是接触了就可以转化为知识的东西,或者是将某种知识化为数据,让知识可以传递,再利用,或是两者都兼具的设计过程。
    而架构呢?简单的说,它包含三件工作:

    1.    架构设计 (Structruing) --首先他必须决定网站中信息的单元 (atom) 的大小 (或是称为粗细程度, granularity),并决定这些单元之间的关系。
    2.    决定组织方式 (Organization) -- 将这些组件组合成有意义的,具有特色的类别。有时又称为逻辑分类。
    3.    归类(Labeling) -- 给这些你所产生出来的每一个类别一个合适的名称。 
             B、信息架构,即信息组织的方式结构,在网站里,信息架构是一个站点对内容进行分类,并且建立交互来导航这些内容的设计。
ocean wu

使用现有的B2B营销预算,以增加参与您的在线信息及双« BrainRider连接+转换 - B2B营销工具,内容和程序 - 0 views

  • 产生更多合格的线索,提高他们的参与,而且越来越多的客户并不总是需要一个更大的B2B营销预算。 相反,你应该看看如何优化您的预算开支。 下面是一个客户端项目交付不增加他们的预算增加一倍导致为例。
  • 解决方案:实现一个内容,方案的最佳实践体系和工具 第1步:重新利用现有的内容更找到,相关性和价值 每个公司都有其存在的内容尚未开发的价值。 新的内容,而不是与发展开始,你可以得到更快更好的结果,并与现有的库存开始学习。 以下是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 开发了一个 内容框架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 目的:更好的B2B导致的结果从AdWords代 尽管AdWords可以有效地将流量往往是一个非常直率的需求生成工具。 AdWords的性能通常衡量每次点击费用,但对于大多数B2B营销更高的流量很少量转化为更好地带领一代。 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优化你的营销的所有,包括您的AdWords费用,捕捉和转换更多合格的销售线索。 在这种情况下: 在线销售线索确定了作为高品质的铅的来源 AdWords支出的需求是一代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合格的线上带领,以满足销售需求 正在使用性能测量每次点击费用(CPC)的成本,而不是每线(CPL)的</u
  • ...2 more annotations...
  • 第3步:测试包括LinkedIn,Twitter和SlideShare额外战术 付费媒体是唯一。战术方案之一,你应该考虑带领一代 &nbsp;优化您的网站 ,使用许可营销,挖掘网络,通过你的 社交媒体 工具的前景,也应考虑,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更多合格的业务。 通常45%以上的转换会导致你会在通过进货渠道!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
  • 结果:大幅降低成本,每次点击费用(CPC)和双引线 提供潜在客户和客户访问了什么你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知道更高效,更有效的B2B营销效果。 但是否会真正得到你更多的线索? 这里是发生了什么事: 旅客参与(较高的网页/造访,在网站停留时间增加,降低跳出率)显着偏高 AdWords质量得分较高的成本较低的每次点击产生更好的广告排名 双数相同的营销支出为线索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
ocean wu

四个阶段分析微商城活动运营规划 - 0 views

  • 【活动前】 &nbsp; &nbsp; &nbsp; a) 供应链的准备:工厂对接方面,需要考虑工厂仓库容量,是否容得下活动期间需要的产品库存,以及产品储存的周期。 &nbsp; &nbsp; &nbsp; b) 产品物料的准备:产品包装材料,如外包装、赠品、售后卡等,需要提前准备,以及工厂的打包准备,如打包人员安排、打包工具(胶带、打包器等)等。另外就是产品生产周期,活动前3-7天是否能备好产品。当然,这具体准备时长得看是什么产品。 &nbsp; &nbsp; &nbsp; c) 电商团队的准备:微信商城如果是运营和店长一体的,那么电商职位就要有运营、推广、美工和客服。下面来说各职位的准备工作。 &nbsp; &nbsp; &nbsp; 运营 &nbsp; &nbsp; &nbsp; 对供应链要有把控力。活动前,要预估活动的销量以及跟工厂对接,控制活动期间的库存;活动方案的准备:活动预热前要准备好活动策划方案,确定主题、分工等;活动款项的准备:根据方案中需要的款项提前申请,活动预热前1-3个工作日到位。 &nbsp; &nbsp; &nbsp; 推广 &nbsp; &nbsp; &nbsp; 关于推广,运营出方案后,微信商城推广也要紧接着出活动推广方案、具体的推广手段以及落地策略等,对于流量要有把控和调整能力。在推广方面,微信商城分拥功能将成为强力推广助力。 &nbsp; &nbsp; &nbsp; 美工 &nbsp; &nbsp; &nbsp; 活动前需要根据运营的策划方案,在活动预热期间确立店铺整体风格,并在预热前完成预热海报及更换。活动期间的海报以及推广图,在活动开始前提交到推广及运营那边审核,并检查微信商城装修情况,查漏补缺。 &nbsp; &nbsp; &nbsp; 客服 &nbsp; &nbsp; &nbsp; 售前提前设置快捷短语及自动回复,包括活动折扣、活动产品信息、快递时效、发票问题等。根据活动方案需要,及时推送促销信息、短信)。
  • 【活动中】 &nbsp; &nbsp; &nbsp; 活动中主要是电商团队的执行力及配合调整。运营在活动中,需要确保执行力到位,根据团队反馈的问题实时调整,推广和美工需要记录各自的推广数据以及美工反馈表。客服主要是售中问题的记录和对商品库存的监控。
  • 【应急方案】 &nbsp; &nbsp; &nbsp; 应急方案需要涉及物料、产品售后、快递、人员调整问题,在活动前需要考虑各种紧急情况,并初定应对手段。
  • ...3 more annotations...
  • &nbsp; &nbsp; 【活动后】 &nbsp; &nbsp; &nbsp; 电商团队需要抓住活动的预热,看情况是否需要做返场活动。
  • &nbsp; 四、活动数据分析与总结 &nbsp; &nbsp; &nbsp; 大数据时代为活动效果评估提供了最准确的定量支持,只要通过CRM等客户管理系统提取数据,全面的数据分析可以针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直接、高效的评估与优化方案。预设合适的KPI、根据数据分析适时调整运营方案、活动结束后立即总结对比营销效果
  • 成功策划微信商城活动,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配合的,只有彼此间协同,整个活动才算完美。每个部门涉及的活动部分不同,承担的责任和职责也不尽相同。而且,一般活动都会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每个阶段的重点各有侧重,商家在做活动前需要把控好。
  •  
    一般活动都会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每个阶段的重点各有侧重
ocean wu

"微信指数"横空出世,对公关有啥价值?|界面新闻*JMedia - 0 views

  • 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兴起,百度指数已经不再是公关传播好与坏的重要标准,它已经越来越难评估一个事件,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所以,百度通过取消新闻源在求变,想让用户和品牌重拾对自己的重视。
  • 任何公关传播,现在最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就是对社交媒体的影响,换而言之,不仅仅是媒体怎么报道这个公关事件,而是公众是怎么看待这个事。
  • 微信指数并不只针对某个自媒体,而是拓展到一个关键词。 这个关键词可以是某个微信订阅号的名字,也可以是一个热点词汇
  • ...6 more annotations...
  • 看到更多的是这个自媒体的影响力
  • 单纯地通过阅读量和点赞数评估一个自媒体的影响力的时代,即将远去。这对一些第三方数据平台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 微信指数可以提供社会舆情的监测,能实时了解互联网用户当前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热点事件、舆论焦点等等,方便政府、企业对舆情进行研究,从而形成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案。 比如一些公众事件,或企业危机,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发酵后,相关关键词的数据的上涨与否,实际上直接关系着应对策略。这就像一篇企业的负面新闻,被2家网站转载(100个人讨论)还是200家网站转载(10万人讨论),这对企业进行危机处理的决策是不同的,微信指数会帮助企业了解自己品牌涉及的相关问题被大家讨论的广度,以天为单位的更新频率,是可以起到一般预警的效果。但重大负面,还是应该以新闻报道为监测核心对象。
  • 微信指数提供的关键词的热度变化,可以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点及变化情况,比如日常消费、娱乐、出行等,从而对品牌企业的精准营销和投放形成决策依据,也能对品牌投放效果形成有效监测、跟踪和反馈。
  • 如果我是品牌,我在投放朋友圈广告的时候就主动贴上这个话题,甚至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某个区域,这样效果更佳,等于品牌在投放广告之前就已经基本知道消费者心理到底想要啥或者关注什么。 此外,一轮朋友圈广告投放之后,微信用户对你的讨论是否有增加,你希望制造的话题到底有没有实现讨论,实际上都可以从微信指数的变化上获取。
  • 对社交媒体,新的公关评价体系,说来就来了!
ocean wu

「微信指数」价值及三方数据的意义 - 0 views

  • 对于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对于品牌、市场、公关人员,这是个以后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
  • 就目前的公开的信息来看,微信指数主要反映的是某个关键词在微信环境中的声量,可能是综合了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和朋友圈等一些系列用户数据得到的。   也就是说,它的实际意义在于得知某个关键词在当下微信生态中的真实热度。这就延伸出两个作用:   1、广告主可以更好地监测投放后的效果;   2、自媒体可以评估某个热点到底在微信里火不火。   先说效果监测。徐达内认为,微信指数在监测效果方面一定很有用。
  • 判断热点。 同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运营小编想知道今天到底该追咪蒙,还是iPhone7中国红的热点。以前他只能依靠职业敏感性来判断,但今后他可以用微信指数来搜索一下。
  • ...8 more annotations...
  • 微信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信息和内容的流向变化。
  • 掌握更多用户行为数据的微信指数则会取代前者成为最具公信力的趋势指标。   前两天,关于百度取消新闻源数据库的新闻已经体现出了百度的焦虑。 在PC时代,百度几乎是垄断性的流量入口,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移动端资讯渠道的崛起,倒逼百度不断改进内容分发机制。对于移动新闻资讯产品而言,百度新闻在即时性信息的传递上弱于微博,在深度内容和用户时间的占据上弱于微信,在个性化算法内容的推荐上又弱于今日头条等。
    • ocean wu
       
      微信向用户搜索在引导,百度向社交、自媒体倾斜,大家都在布局用户行为数据。
  • 李彦宏在年初所说的,「让百度重回内容分发,让更多的内容主动找到人,把『大量被独立 App(微博、微信、知乎、头条等)封装化的内容』抢走的用户重新抢回来」
  • 微信生态中除了内容数据,还有用户行为数据。
  • 微信指数则证明了微信不仅能够掌控各类用户数据,并且叠加起来预测热点和趋势,未来能更精准地指导个性化推荐。
  • 基于当前微信公众号体系的内容分发能力,再加上微信指数体现出的用户行为分析能力,可以推测微信将在未来衍生出趋势预测、个性化推荐和营销服务等业务,这些足以让百度和今日头条不寒而栗。
  • 新榜指数主要反映的是某个微信公众号,或者某篇内容的传播能力。同时,新榜构建的是移动端全平台的内容价值评估标准,包括了微博、今日头条等多平台数据。   以目前占据新榜营收最大头的营销服务为例,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显然可以为广告主提供更好的投前服务。
  • 在投放前,广告主需要更多地去了解一个公众号的传播能力和用户画像,从而作为决策参考。
ocean wu

企业如何利用内容营销使品牌脱颖而出_新营销_艾瑞网 - 0 views

  •   内容营销日渐成为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内容营销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譬如,内容营销侧重用文字或图片去感染受众,是一个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的功能强大的工具。品牌联播认为要做好内容营销除了编辑方式和内容是需要首先考虑的,确定这些营销内容投放在哪个渠道,以便内容被读者看到及分享也是非常关键的。  企业品牌如何配合营销战略,选择内容营销具体操作模式及投放渠道,以提供最佳曝光度,使品牌脱颖而出呢?品牌联播营销专家提供了关于这个话题的有效策略:  1.&nbsp;确定鲜明的品牌特性  内容营销主要是使用文本以及非字元素,如音频、视频、图像等在目标受众的心目中创造多层次感官的品牌印象的一种营销手段。内容营销开始之前,营销人员必须开发的是自己独特类型的品牌资产,明确了解自身品牌特性。  2.&nbsp;把品牌与公益信息关联  品牌联播认为,企业品牌可以考虑创建与自己的品牌价值关联,关于绿色消费、污染和废物管理等话题的专有教育内容。然后,把自己的品牌置于一个能够与公益、教育、环境等话题相关的独特氛围中。当消费者被这种营销背后的品牌文化所吸引的时候,他们将成为大使,并动员他们的伙伴和家人采取消费行动。  3.&nbsp;利用现代化渠道传播品牌内容  通过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平板电脑或基于Web的APP传播品牌的内容,传达产品品牌的信息内容。创建的品牌的数字形式的营销内容可以发布到一个网站,同时,链接回社交平台,包括微博页面、博客、微信,以及邮件营销等渠道。  4.&nbsp;顾评估品牌的目标和目的  品牌内容营销通过评估品牌目标和目的,以确定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和分析方法。具体如何操作呢,如果驱动转化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通过有效手段推动目标受众的页面浏览量、意识或行为转变呢?品牌联播建议品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返券活动,激励目标受众去完成这些转化目标,与此同时,在目标受众心目中植入品牌产品的价值,增强核心品牌信息。  要使内容营销作用于品牌营销战略,必须不断提升内容推广战略。企业需要仔细考虑品牌推广哪些内容,如何推广才能使目标受众很容易地发现这些内容。品牌联播专家认为找到品牌核心目标受众所处的数字生态系统和聚焦的媒体平台,可以最佳地服务于品牌战略,提高投资回报率。
    • ocean wu
       
      企业的社会化责任!
  • 把品牌与公益信息关联
  •  
    企业的社会化责任!
ocean wu

腾讯评估移动游戏内容提供商的政策 - 0 views

  • 评估这些游戏的关键标准是核心的游戏玩法,技术架构,基本的体验和商业价值。
ocean wu

论现代营销理论4C对传统营销理论4P的导向 - 0 views

  • 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它是由杰罗姆·麦卡锡始创于1960年; 4C:顾客(消费需求)(Consumer's needs)、成本(Cost)、方便(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市场营销学教授罗伯特·劳特朋提出。 4P和4C分别承担各自的职能。4P理论仍然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理论,是进入目标市场,满足目标市场需求的基本手段,不仅不能抛弃,而且应该加强,即用4C理论来加强4P理论,完善4P理论,解决4P的导向问题。
  • 4C对1P(产品)的导向关系:4C对1P(产品)的导向,就是4C贯穿于产品从创意到开发甚至到最后使用的整个过程。&nbsp; 1.1P*1C(顾客与产品)。即企业不是生产销售自己能生产的产品,而是应该从顾客出发,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开发他们真正需要的并能完全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企业的产品概念,不是企业从自身的角度,而是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例如,一套橱柜,消费者不会考虑柜身,门板,台面等的制造过程、管理方法及生产成本等,而只会考虑手表的外形、质量、价格、准确性、是否保修、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等。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把产品创意发展成为产品概念,然后评估成品的成本与生产可行性,再进行修正变成现实中的真正产品。同时,企业还必须通过消费者对某种产品需求的表面现象抓住其实质。 在当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时代,了解其需求,是把握他们"买什么"的关键所在。企业只有弄清了消费者将要"买什么",才能决定自己将干什么,即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什么。&nbsp; 2.1P*2C(成本与产品)。即不是企业考虑生产其产品花费了多少成本,而是应该在产品开发之前了解顾客愿意为其付出的成本,并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将其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公式表示为:(2P- A(Adequacy profits) =2C)愿意支付价格-适当利润=成本。当然有些新品还没在市场上销时,就可以先以同类产品与各级销费者市场的消费水平进行评估。经常有一些企业成功地开发了一些产品,但因没有充分地考虑顾客愿意付出的成本而导致失败。&nbsp; 3.1P*3C(方便与产品)。即企业从产品的研发开始就要考虑如何使顾客方便使用、方便搬运等,降低使用成本,如傻瓜照相机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传统照相机对照相技术要求相当高,否则就很难照出好相来,可是,傻瓜相机就不同了,它不需掌握专门的照相技术,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无论会照相还是不会照相,都可以用傻瓜相机照相,并还能照出较好的相来。这样,即可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也可减少使用成本,从而扩大了照相机市场。&nbsp; 4.1P*4C(沟通与产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一是在产品开发前和开发过程中都必须通过沟通来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欲望,了解他们能够支付的和愿意支付的成本,了解他们所认为的方便等。将购买的东西充分评头论足,不要在产品上市后,才发现自己的孩子找不到娘,忙于挖空心思搞促销。使企业和用户不再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分和对立;将营销做到产品开发之前。二是要使产品本身成为一种沟通的手段,可具体体现在品牌、质量、包装、特色等上面。例如,产品的包装上详细并清楚地标明产品的材料、作用与用途、使用说明、保质期、生产日期等,让顾客对包装物品一目了然。
  • 4C(指:1C、2C、3C、4C)与4P(促销) 成功的广告创作,首先是要对目标顾客的了解和对顾客心理的深刻洞察,从顾客中来,再到顾客中去的完整过程。广告创作前,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切掌握目标顾客的构成,以及他们的文化、社会、收入、心理等状况,并通过调查测试,确认目标顾客所关注的利益点,同时还要企业的投入成本为据,再以创意的方式表现出来,达到与顾客与企业的双向式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广告的效果,使顾客和企业都满意。&nbsp; 1.4P*1C(顾客与促销)。促销的对象必须明确,一定是目标顾客,诉求内容和诉求方法也应以目标顾客为出发点;同时,必须弄清目标顾客最喜欢的促销方式。&nbsp; 2.4P*2C(成本与促销)。目标顾客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功能、质量、使用方法、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3.4P*3C(方便与促销)。既要考虑如何便于目标顾客获得信息、了解信息,又要便于顾客对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尤其是选购品,顾客一般都要货比三家。&nbsp; 4.4P*4C(沟通与促销)。在促销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那种强加于人的促销活动,主张卖方和买方双向沟通。
  • ...2 more annotations...
  • 4C(指:1C、2C、3C、4C)与3P(渠道),渠道决策必须以4C为基础。&nbsp; 1.3P*1C(顾客与渠道)。企业在选择或决定渠道策略时,首先需要考虑什么渠道最能接近目标市场,如:上海的家具市场,据业内人仕统计近百个商城提供了上万个展位,家具品牌大多选择在吉盛伟邦,世贸家具,月星家具等家具商城或家具卖场较集中的一二级商业街道(如徐家汇一带)和浦东;其次要考虑目标顾客最愿意且经常消费的渠道。&nbsp; 2.3P*2C(成本与渠道)。通常情况下,目标顾客较易选择成本最低的渠道,它包括目标顾客为购买产品,接近其渠道所花费的金钱成本、精力成本、时间成本和体力成本。&nbsp; 3.3P*3C(方便与渠道)。目标顾客最容易接近和最方便购买的渠道,它包括交通便利,停车方便,购物环境好,看、选、购都方便。具体地说,一、是要尽量增加销售网点,使顾客在需要购买时就能就近购买。二、是要改善购物环境,其一是齐全的商品,便于顾客购买各类商品,从而实现一站购物;其二是舒适的环境,使之成为顾客可以休闲的场所。三是销售网点要营造一种使顾客容易进入、便于购买的氛围。在这点上一些大型超市就广泛受到顾客的欢迎,那是因为超市的空间较大,顾客自己可以任意选购商品,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要看营业员的脸色,可以随便挑选,想买什么就拿什么。&nbsp; 4.3P*4C(沟通与渠道)。渠道是相互沟通和情感交流以及获取相关信息和新知识场所。通过渠道与顾客的沟通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包括未表明的需求,令人愉悦的需求;秘密的需求,顾客想要找到一个以价值导向的理解顾客心思的朋友。
  • 4C(指:1C、2C、3C、4C)与2P(价格) 企业在决定价格时,必须考虑目标顾客对价格的反应。价格的数字表示非常明了,然而,顾客对其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另外,顾客对价格的反应也会因产品的种类而异。例如,对很难看到品质差别的汽油,消费者的价格反应较敏感,相反,消费者对于品质和款式差异较大的服装,首先重视的是其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价格。即使同样种类的产品,其评价往往也会因品牌而异,常用一流产品和三流产品,知名品牌和非知名品牌等来加以评价。评价的差异会表现为价格的差异。市场营销管理者有必要在制定价格时充分了解和掌握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所知觉的价格和能接受的价格。&nbsp; 1.2P*1C(顾客与价格)。即价格的决定不是以企业为中心,而是应该以顾客为中心。研究顾客心理及其对产品价格的反应或他们理解的产品的价值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格。传统的以产品为基础的定价程序是:产品→成本→价格→价值→顾客,而现代的以顾客为基础的定价程序是:顾客→价值→价格→成本→产品。后者强调以顾客为导向,在顾客的价值判断基础上决定其价格。企业决定价格时应重点考虑后者。因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总会在同类产品之间进行比较,选购那些既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又符合其支付标准的产品。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格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消费者宁愿付出货款而不愿失去这次购买机会的价格。如果价格刚好定在这一限度内,消费者就会顺利购买。&nbsp; 2.2P*2C(成本与价格)。不是指生产成本,而是指顾客为购买其产品能支付的成本和愿意支付的成本。 3.2P*3C(方便与价格)。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便于顾客对产品的价值和价格的判断和理解;二、是便于顾客对同类产品,尤其是对竞争者产品进行价格比较;例如,丹麦的北欧风情品牌所推出卧房5件套售价在8万元以上,虽然竞争者的国产同类产品售价只有5万元,但丹麦的北欧风情品牌却比竞争者销得更好,销量更大。为什么顾客愿意多付3万元来购买该公司的产品呢?因为顾客对其产品价值的理解不同,他们认为该品牌的价值远远高于竞争者的同类产品,其理解价值为:(1)与竞争产品质量相同所值金额:50000元;(2)更长的使用寿命所值金额:20000元;(3)更佳的可靠性所值金额:10000元;(4)提供更优良的服务所值金额:5000元;(5)更长的零件保用期所值金额:10000元。该品牌所产橱柜的总价值顾客理解价值为:9.5万元。因此,该品牌所产橱柜售价8万元对顾客来说不是比竞争产品高3万元,而是比应有价值便宜1.5万元。这就是销量反而增大的原因;三、是便于顾客了解产品的价格,如明码标价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四、是便于顾客付款,尽量为顾客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付款方式。&nbsp; 4.2P*4C(沟通与价格)。有时在价格上存在较大障碍,其实都是因没有沟通或沟通不够所致,所以有必要在售前、售中甚至售后加强与顾客的沟通,让顾客充分了解产品及其价值和价格,使其感到物有所值。
ocean wu

品牌的价值评估 - 0 views

  • 清晰度净度: 承诺度Commitment:品牌要成为驱动业务的力量,必先获得企业高层的认同与投入的决心才能成事。 反应度Responsiveness:企业承诺的品牌价值必须要能反映时代与快速市场的变化,才不会被市场淘汰,被顾客置于脑后。 保护度Protection:优秀的品牌除了有周延的法律保护外,更要积极投入企业公民事业,为社区谋福,为自身创造好的商誉,也是企业在应对危机时的重要资产。 真实度 差异化Differentiation:品牌承诺的价值必须与众不同。人云亦云的品牌承诺,在消费者眼中即无新意,也无价值。 相关性相关性:品牌承诺的价值要与顾客相关,不是企业一厢情愿自吹自擂。 一致性 存在度 理解度Understanding:优秀的品牌必定被顾客充分理解,让顾客成为品牌的“粉丝”,成为我们的品牌大使。 品牌价值评估的目的原本就不是为了数字本身,而是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测量,帮助品牌主或企业经理人理解并厘清管理品牌建设的工作思路。通过每年品牌价值的变化,回顾并分析过去一年品牌建设投入的成效,进而形成下一年的行动方案,进而启动品牌驱动企业业务的力量。
1 - 20 of 54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