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回报率(ROI)分析五步走 - 0 views
-
如果你打算投资某个项目或采购某种设备,在做决定之前,好好地做一下ROI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如何使用这个工具,或者是到哪儿去找“正确”的数据。ROI分析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可惜其中有不少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而且,要达到公司定下的回报率通常很难。
- ...44 more annotations...
-
如果这个分析是其他公司拿出来的,人们总会觉得他们肯定在其中做了手脚,把数据调得让人满意,这样才好卖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而如果这个分析是公司内部做的,那它也只不过是用来证明分析者事先已经得出的结论而已。每个人都有一套方法来保证自己不喜欢的项目通不过回报测试,而他们喜欢的项目似乎都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回报。
-
举例来说,假设某家企业有10名销售代表,平均每人的薪水、佣金和费用是每年10万美元,那么总共每年在这些人身上就需要花去100万美元。每位销售代表都能带来10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那么年总收入就是1,000万美元(企业总收益)。或者说,减去付给销售人员的费用之后,企业的经营收入有900万美元(净利润)。如果我们需要一种“神奇的”销售工具来帮助提高10%的收益,有两条路可以选:通过改进来降低成本(少投入多收益)或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销售能力来增加销售收入。如果我们把销售代表减少到9个人,那就能每年节省10万美元,而销售收入保持1,000万美元不变,这样,净利润就增加到910万美元。 相反,我们也可以仍旧保留10名销售代表,运用增加的销售能力来有效地创造出一个新的“虚拟的”销售代表。如果选择这种做法,薪水支出保持100万美元不变,但是我们能够把销售收入提升到每年1,100万美元,这样我们企业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000万美元。很明显,对企业来说,第二种做法要比第一种更好。
-
有六大领域可供企业从中找出可量化的收益,它们是:增加销售额(增加收入)、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降低运营成本(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收入,有可能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增加收入)。
-
·实质:这种收益是不是有形的,能否量化?例如,收入增加10%就是一种有形的收益。相反,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虽然可能从长期来讲对企业有利,但它是无形的,因为它难以衡量,更难以和金钱挂钩。 ·潜力:如果能够完全实现这一收益,它能有多大呢?在前面的例子当中,企业有可能节省下来的成本是10万美元,而有可能增加的收入则是100万美元。 ·确定性:企业得到这一收益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如果原有的电话服务的成本是每年20万美元,而另一种同样的服务不但成本只是前者的一半,还保证极有可能赚到10万美元的收入,那当然是选择后者取代前者。通过提高10%的销售能力,应该能使总收入增加10%,但是这个结果是没有任何保障的,因此这类收益的确定性也就被降低了。 ·受益人:谁真正受惠于这些收益?是项目的发起人?还是公司的顾客?不同的受益人对于收益的看法都非常不一样。
-
·损益表:在该表中,收益代表财务收入,成本代表费用,最后得出盈利或亏损的额度。资本支出都是要进行折旧的。 ·现金流量表:格式与利润表相似,在该表中,现金流出(不包括折旧费用)代表费用,以此来说明投资项目对企业现金状况的影响。它还是后面三种计算的基础。 ·投资回收期:计算在收回初始投资之前总共所需要的时间。许多公司都会给投资项目设定初始投资回收的最长期限,并把它当作一个因素来考虑。 ·净现值:用贴现率计算的投资价值。它假定今天的1美元的价值比明天的1美元的价值更高。净现值常用来比较投资的长期影响。 ·ROI:计算投资的回报率。常用来比较某个被提议的项目或购买方案和其他投资选择的优劣。
-
可以考虑把现金流工作表作为展示项目财务内容的第一份电子表格。现金流工作表的长处在于,它能比照预期的收益,反映出真实的现金影响(真正的投资金额)。让听众在看到成本的同时也看到巨大的收益,和单纯地给他们讲成本相比,项目遭到反对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
通常,反对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数据的可信度(“培训成本的数据是谁给你的?”)、对收益的怀疑(“你是怎么算出生产力能提高10%的?”)和对分析的全面性的质疑(“你有没有考虑过把销售人员送去培训,会给销售能力造成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