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Group items tagged 团队管理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cean wu

用户体验与产品管理 | 黄主任 - 0 views

  •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E)专业人员正逐渐从商业角度对他们的工作感兴趣,在他们的核心观念中,UE的重点是理解用户需求并创建有用和易用的产品来表达这种需求。 UE人员常常在他们的研究、设计和创意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时感到非常失落。差不多每个UE人员都有过与那些尽管缺少交互方面的需求和流程的知识,却根据他们的感觉或毫无道理的看法来驳回一个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设计的领导者打交道的糟糕经历。 很多UE人员逐渐意识到他们有经验和洞察力来运用权威性并在帮助构建的产品中发挥更大影响力,产品管理人员也对这些希望扩大影响以保证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顺利进行的交互设计师、信息架构师和易用性工程师等有了更多的兴趣。 对很多UE实践者而言,成为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PM)是一个合理的转换,因为两者往往需要类似的技能,特点和能力。此外产品管理是很多组织共有的角色,向这样一个已存在的角色过渡是较为容易的,只是信息架构师或交互设计师如果选择用这种直接方式来影响产品的话,他们还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 PM的职责 PM的基本职责是理解市场并推动适应市场的产品开发,由于UE人员往往已经熟悉了设计的用户需求也具备相应市场知识,因此他们具有成为优秀PM的潜质。 PM还有如下一些较高层次的职责: • 建立产品策略,重点是对产品的未来有长远和有说服力的眼光。 • 将策略转化为产品路线,有了清晰的远景和策略后,PM就要与管理层一起确认并执行策略。 • 撰写支持商业策略和市场需要的需求书,确定主要路线,然后细化特定的可执行的需求。 • 确定以合适的顺序,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适的功能特性(features),以客户价值和市场的关联程度来划分这些特性。 • 确定与市场间有适当的沟通渠道,以合适的方式向合适的人发送合适的消息,并确认客户已了解到他们的产品。
  • 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的差异 尽管PM的职责很广也很有战略性,他们还需要负责在战术层面具化他们的战略。在一些细节上,PM可能存在与UE人员重叠的问题。正如Johathan Korman写道: 当我向那些不了解"交互设计"的人们描述我是做什么的时候,首先我说:"我观察用户的需要,确定哪类产品最适合他们,然后制定关于这个产品的行为规范,以此推动开发团队的工作。"人们常常回应说: 在我的组织里,我们称这个为"PM"。 乍一看,用户体验的角色和产品管理惊人的相似。然而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在职责、重点和依赖度上是有区别的。 职责: PM负责整体成功,而用户体验人员是负责界面设计能满足用户需求并易于使用。UE人员也应该像销售、营销、工程人员那样关注整体的成功,尽管并不负责这些方面。 重点: 当UE人员聚焦在界面与产品体验之时,PM会从整体市场反馈、特定市场规划、竞争力、技术、收益与损耗以及可调用的资源等方面来审视这些界面与产品体验。 依赖: 信息架构师(IA)、图形设计师、易用性专员等主要集中在界面上,使得他们依赖自身或处于类似角色的其他人一起来完成工作。PM则坚定地要求他人能执行其产品策略,他们更多地需要融合一些微妙的产品目标、策略、影响力、坚定和公平的决策等因素,这些要求多甚于UE人员。 或许Johathan Korman最好地诠释了PM与其他角色如UE之间的差异: PM负责产品应该做什么(What the product should do),而其他角色负责产品怎么做(How the product does that)。
  • ...7 more annotations...
  • PM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PM就是一个产品的主管,为了方便讨论,我们这里将产品定义为软件、网站、网络应用、局域网或技术产品。 作为一名领导者,PM将对整个产品的成功负责,这其中包括用户体验。对技术产品而言,用户体验是产品成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然还包括其他方面,像产品的销售、技术、法律、商业模式、定位、品牌和营销等。 PM应该扮演一个领导者而非独裁者的形象,才能保证产品的成功,并得到各方的支持。像总统会与负责防务、交通、农业等的官员共事一样,PM团队也包括营销、技术、财务和其他领域的人。与票选民主不同,PM对用户和客户负责,通过收入、利润、用途和其他市场驱动因素来实行决定民主。 产品管理中涉及的各项任务和领域使得PM必须精通业务的方方面面。
  • 产品管理与用户体验的冲突 最常见的UE与PM间的冲突就发生在该产品应该做什么与产品该怎么做的讨论上,双方经常辩论谁应该负责定义产品特性与需求。PM感觉应该由他们负责,因为他们管理产品,但是UE人员感觉应该由他们负责,因为他们花了时间来研究用户需求并直接与客户和用户互动。 最终由于PM对整个产品的成功负责,他们也就成了决定产品做什么的最后仲裁者。好的以市场为重点的PM应能理解市场背景和客户需求,并在第一手经验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合适的产品特性与功能。 然而UE人员常常对此非常光火,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更贴近客户和用户,理应负责产品的需求收集和定义。好的PM应该象UE人员那样贴近自己的用户,否则就会脱离用户,只知道坐在办公室里开大会,让UE人员来做此类研究。 好的PM能深知用户体验这个角色并理解其重要性,重视他们的投入并利用他们的研究和建议来创造优秀的产品。正如总统需要从自己的内阁成员那里获得建议一样,PM也应该利用自己的"内阁成员" — 用户体验、市场营销、技术等 — 去做出决策。 从UE人员向PM角色的转换远不止去操作所有的界面设计, PM一项很重要也很有挑战的任务是负责确定产品的目标与策略,树立内在和外在的产品领导能力,创造商业模式及获得资本,从小事出发又能着眼大局,并协调市场、工程技术、财务、销售当然还有UE一起向成功迈进。 在第二章,我们将向你介绍迈向产品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你在UE岗位上不可以做而在PM角色上需要做的事情、成为PM你必须做哪些准备、UE背景的人成为PM后常有的缺陷等,来帮助你作出这中转变。
  • 平衡各方力量 确保你的产品重点是客户和用户需求非常重要,但是其他方面同样值得关注,包括但不限于: • 销售目标 • 市场/品牌目标 • 技术趋势 • 文档管理 • 预算管理 • 市场趋势 • 竞争力 • 商业模式与回报 (可能的人员浮动、变局影响、价格杠杆等) 做好一款产品需要在商业目标、用户需求和市场效应之间进行一系列权衡,作为PM,你就必须在各方之间努力做好平衡。
  • 推广产品 你必须同时在内部(包括销售、市场、管理层、开发者等)和外部(包括客户、用户、业界分析员和媒体)取得支持。仅仅只是开发出一款好的产品还不够,你还必须让人们知道它,推广它的好处。 向组织中的其他产品提供策略投入 如果你是一间中型或大型公司的PM,你在这个位置上同样需要影响其他产品。你也会同其他公司内的其他PM交流,你需要考虑公司的全部产品线,并将你的产品融合其中。 你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PM这个新角色会让你很有荣誉感和责权感,而且新头衔带给你的影响力可能会胜过其他,但它也是”带刺的玫瑰” — 你同样必须应付挑战和压力。
  • 在前一章中,我们勾勒了PM的职责、PM与UE人员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两种角色之间会产生冲突等。 现在我们来介绍当UE人员成为PM后其思考重点、职责与挑战将会发生哪些改变,离开UE工作岗位后你将有哪些收获与损失以及如何为这种转变做准备等。 在你向PM的角色纵身一跃之时,最好清楚这次跳跃对自身的影响。 作为UE人员不可以做而作为PM必须做的事情 成为PM后,你每天的工作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你必须运用你的全部知识投入到整个产品中。作为UE人员你也许能同样做到这一点,但是限于行政授权你未必需要和公司内的全部决策部门打交道,以下就是你的一些"新职责": 关注产品策略以及客户和终端用户的需求(这也是你做出转换决定的原因) 你必须长期地研究客户和用户,找出用户需求与商业目标的切合点。相应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利用它。 从产品的整体性上协助确定用户的焦点,不只是设计 沟通、政策以及定价都必须整合成为"客户体验"的整体,过去我们常常对这些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成为PM后你就必须对关乎产品体验的方方面面负责了。
  • 学习并准备成为PM 因此,你想成为PM? 不知道从何做起?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 你还应该增加你在产品管理方面的知识,从中找到你为这一角色转变所需要的东西。 想想你迈向UE之路时候所做的事吧: 书、博客、会议、小组讨论、各种组织以及导师等,它们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你想成为PM,这些方式依然有效。 成为PM最好的条件是通过培训和会议。差点忘记提了,我们在IA 2007峰会: 你想成为产品经理 上有一个预备会议,这个半天的训练营上将会集中讨论如何从UE向PM的角色转变,包括如何更好地平衡你现有的技能以及怎样避免潜在的不足等。 还有其他组织提供类似的训练营活动,包括: • 实务营销 • 280小组 • Blackbot • ZigZag营销 • 硅谷产品小组 有大量非常好的Blog在讨论产品管理,你也可以从中选择: • Roger Cauvin的博客 • 实务营销的博客 • SVPG博客 • 产品管理观察 • Tyner Blain • Michael的产品管理与营销 • 如何成为优秀的PM (它的联合作者之一便是 Jeff Lash) 还有很多从UE角度来谈产品管理的书籍,这些都应该作为PM的珍藏: • 赢在新产品: 产品从创意到启动的加速实现, 作者Robert Cooper • 软件产品管理精华, 作者Alissa Dver • 产品经理手册, 作者Linda Gorchels 此外,有志成为PM的人还应该阅读一些综合的管理类图书,包括领导力、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技术、策略学等。 产品管理有两个主流的社团组织: PDMA (产品发展与管理协会)和AIPMM (国际产品营销与产品管理协会)。两者都提供培训、会议、本地讨论小组及其他产品管理资源。 同时,你还可以利用你的一些职业网络,也许能从类似LinkedIn — 帮你寻找能建立联系并回答有关产品管理问题 — 这样的服务中获得帮助。在你的公司里项目管理也能指导你,况且来自其他组织的产品经理也能给予你不同的或许更真诚的帮助。 正因为你学习产品管理并思考如何迈向这一步,可以找你的经理谈谈。优秀的经理会帮助你的职业化成长,即使这也许意味着你将进入公司的其他岗位。
  • 作为PM,你的权力很有限 Guy Kawasaki形容PM是"一个背负全部职责却没有任何权力的人"。大部分为你的产品工作的人会向不同的管理层汇报,很少甚至没有人会直接向你汇报。你必须梳理这些分散的资源,指导他们的工作 — 尽管他们从各自的经理那里获得了不同的工作方向。 你必须做出决定并对此负责,而不仅仅是建议 事实上你必须做出很多的决定并为此负责,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你的这些决定)。当然如果你的工作干的好,你可以向他们证明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明确解释你的原则,其他人也就不会显得焦急或轻视 — 但这并不容易! UE出身的PM会发现所创建的体验也许不是对用户"最好"的体验, 因为还需要考虑其他重要的因素(比如管理层的需求、商业策略、商业模式等),让这些人理解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许有损用户,但最终有益于产品往往需要时间。 你将经常处在利害分歧的中心 销售人员希望有不同的功能、开发人员将你制定的时间表往回推、财务人员需要新的后端功能、商业开发人员希望能为合作伙伴做一些产品调整、设计师希望更改一些功能的实现、用户希望增加一项你的竞争对手推出的新功能、管理层希望你的产品能与公司新产品进行整合… … PM就处在这样不同的竞争中心,在一些公司中这样的处境是很不妙的。你必须调节好这些冲突的想法,制定相互之间的优先级以推动产品策略并保证皆大欢喜(至少不能让某个人动怒)。 成功的PM总是围绕着整体的目标和策略来平衡各方的要求,决定做哪些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持这些目标。PM对目标与策略的理解越深,就越能做出权衡考量。有时候一点小的让步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有时候则需要更好地梳理目标。 管理层需要从你这里得到关于产品的信息 PM不只是产品开发团队的一员,你是整个产品的象征。无论你把事情做好了或搞砸了,也无论你是否真的能驾御局面,你都必须为此负责。 作为UE人员可以做而作为PM不可以做的事情 从UE岗位转换到PM岗位的人会对新职责感到兴奋和有挑战性,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失去一些UE工作的一些方面: PM不必插手过多细节 这是很多之前习惯过问小事的人面临的最艰难的挑战。作为PM很多具体的工作都应该是委派给其他人(来做),一个花费太多时间去处理细节问题的PM注定没有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 PM需要关注的是战略层而不是战术层。 PM并不追求尽善尽美和理论上的完美 有一个针对UE的笑话是UE人员经常回答问题的时候说"这个取决于…"。对PM来说,也许它确实取决于某件事情,但这不是紧要的。这并不是什么理论上应该发生的问题,而是在此情况下我们马上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做的问题。 你必须习惯够用即可的观念,做出在用户看来未必完美但在有限的资源下很受用的决定即可。 PM对产品的核心问题不只是建议 这一点和上面的有点背道而驰,UE实践者们提出建议,而PM需要决定策略、较高层面的用户体验、功能设置、市场规划、定价及其他方面。之所以又提到这一点,是希望促成你进行反省。如果你只是习惯建议或很难做决策,你也许不适合成为PM。 PM不是艺术家或专家型实践者 PM并不专注与产品的某个部分,而是知晓全局。他们有点类似船长或教练去驾御局面。在这个层面上,PM需要保障一起共事的人能将产品目标反映到方方面面,例如营销策略、界面设计、版权书写等。 由于不是专家,在各个方面进行调节是比较困难的,PM就必须在后面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如何领导其他专家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从现在起更好地配合你的PM 如果知道"幕后"产品管理,你可能已经动心了。有一条捷径能帮助你开始: 从现在开始更紧密和有效地配合你的PM! 这个办法即使对那些并没有这方面特质、技能或只是想成为PM的人来说都是值得一试的。作为一名UE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其他角色的同事所面临的责任与挑战可以帮助你调整与他人共事的方式,并且最终使你变得更有价值、更受尊敬、更有影响力。 有UE背景的人在某些领域是能够很好地与PM相处的,有些办法能很好地帮助你探路,而无论你是否迈出了这一步。 领导力 不要只知向PM或其他同事索要具体的研究和设计成果,在很多情况下,其他同事很欢迎你能有主动性和创意,不过同时他们也保留不同的观念,只要把事做起来就能迅速公开和集中地进行具体地讨论,总好过停留在理论和臆测层面。 向PM问清楚他们的产品目标是什么 问清目标非常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PM自己有可能之前没有仔细想过产品目标,你这一问后,有可能让你成为最受信赖的顾问之一并帮助他们建立目标。 第二,如果PM已经有了目标,那么你也就能清晰地建立一系列的目标和预期。如果他们的目标存在问题,你还可进行澄清和确认,并决定怎样让它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帮助PM评估设计的各方面因素 不要只是提出设计方案然后让PM做决定,要让自己准备好参与讨论特定设计选择的影响,向他人展现你的设计背后的原因已经他们在更广范围内与产品远景和目标的联系,聆听PM怎么说并搞清楚他们拒绝或认可的理由。 提出带有远期规划的强烈建议 你所能提供一些证据和经验将支持着你更紧密地成为产品的一份子,而不只是一个辅助的参考者。你也能从纷繁复杂的因素中做出决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如果你立志想做PM的话这些很有帮助。 展现你对工作的远期规划将使你能成为团队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并且能展现你有担负更多职责的潜力 — 不管你现在的角色是什么。 帮助PM走出办公室 PM不应该对客户和用户视而不见,尽管有人是这么干的。你应该通过询问他们最后一次见用户是什么时候来帮助他们,把他们带入到正式或非正式的用户研究中,或者给他们讲在用户访谈中的一些有意义的故事,邀请他们下次同去。如果被拒绝了,下次继续邀请。 如果PM能自愿去拜访用户,让他们带上你。除了了解用户需求之外,这也是一个你有时间向PM求教他们的观点、兴趣与目标的好机会。 如果你真的无法把PM带出办公室,那就把用户们带进来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没有哪个PM(包括其他开发成员)能找借口拒绝和用户沟通。
ocean wu

项目经理、系统架构师经常使用的软件大全-我的知识库 - 0 views

  •   项目管理工具很多公司都在使用,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工具?假如没有使用这些工具,而是使用Excel或Word进行记录,那当需求变更?需求实现情况的跟 踪?软件是否能按时交付?将是一件非常烦锁且容易出错的事情。一个软件项目、开发团队能否获得成功,管理非常关键。比较有名的商业化工具 有:MicroSoft Project Server及Project 2003、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JIRA、PowerDesinger。比较有名的开源需求管理工具包括:OSRMT(Open Source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Tools)、Xplanner、Openworkbench等等。
  • 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http://www.ibm.com ) 可以算是最骨灰级的一个软件了,假如你公司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管理都是采用IBM的解决方案,那使用RequisitePro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需要 这些软件可以到IBM官方网站上去下载一个最新版本,或者在电驴上面下载一些“特别”版本。设计工具、管理工具的完美结合,这个正是IBM Rational RequisitePro的强项。RequisitePro跟Offce结合得也是非常完美。
  • JIRA(http://www.atlassian.com ) 原来只是一个缺陷跟踪系统,你可以在JIRA上面创建新的ISSUE,当ISSUE分配给某个程序员时,系统会自动发送一封邮件给该程序员,提示有新的 BUG。JIRA也有提供一个Eclipse插件,你可以在Eclipse上面,查到属于自己的ISSUE,并快速解决。现在JIRA也可以用来做项目管 理,在操作方面非常人性化,个人一直非常喜欢使用JIRA来进行项目管理、缺陷管理,再结合Eclipse,简直就是完美!但作为商业的软件,价格也非常 贵,互联网上也有很多Crack,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搜一下。
  • ...10 more annotations...
  • Openworkbench(http://www.openworkbench.org )也是一个开源的项目管理软件,其功能跟Project 2003相似,是一个值得大家去使用的一个工具,但对于中国很多软件公司,都是使用特别版的Project 2003。假如你很尊重版权,又不想使用Project 2003,那Openworkbench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 第二、需求分析工具     需求分析工具用得比较多可能就是Rational Rose、MicroSoft Visio或MindManager,一般我们使用Rational Rose来进行用例分析,画用例图,画状态图;使用MicroSoft Visio来画出应用系统的结构图、流程图等。当然,对于MicroSoft Visio能画出来的东西,其实Rose也一样可以实现,只是,大家都是这么干,我们也没有必要专门去做一些特例的东西,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公司及行业。
  • 二、系统设计阶段: 第一、系统设计工具     主流的系统设计工具有大家非常熟悉的Rose2003,不过,现在已经不叫Rose了,现在IBM最新的设计工具是RSA(Ration Software Architect),Borland Together,SyBase PowerDesinger,MicroSoft Visio,对于开源的系统设计工具也有很多,比如ArgoUML、DBDesigner等等。
  • 对于一个开发团队有超过5个人,那此如选择CVS或SVN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并且,假如你的团队是分散的,可能不在一间办公室或者根本不在同一个城市,那使用CVS或SVN是一个非常更想的选择。CVS的服务器一般是使用CVSNT或CVSServer。
  • 第三、开发规范的定制     文件命名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编码规范、团队协作规定等等一些规范性的东西,需要在系统开发前就规定好,并且做相应的培训。QA也要做好监督的作用,定期做评审工作,对已发生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 第四、开发工具的选择     团队一定要选择同样的开发工具,开发工具相同,软件版本相同。为什么要这样子做,其实假如你作为一个Team Leader,你会在管理你的团队的时候发现很多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那在项目编码前,就把什么东西都规定好,以免其中发生问题,影响整个团队的开发速 度。开发工具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企业用得比较多的开发工具有:Eclipse、Jbuilder、NetBeans、IDEA。
  • 三、开发阶段 第一、配置管理工具 代码管理工具有很多,现在公司用得比较多的代码管理工具有CVS、VSS、SVN。 对于一个开发团队只有2-5个人,并且这两三个人是同一间办公室里,那使用VSS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个人觉得他小团队的管理方面非常好用。个人觉得 VSS唯一的缺点就是一个文件当被一个人锁定,那其他人就没有办法进行修改了,当一个文件为多个人所共用且开发团队人数较多时,这种问题将会显示非常严 重。VSS客户端跟服务器你都可以从Visio Studio里面找到。
  • 第二、开发的技术框架     技术框架的选择是非常关键,一个好的技术框架,可以让我们的开发更加快速、团队的分工更加合理、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数据库平台、我们的维护更加方便。     Web前端MVC框架是Struts 2。Struts 2可以说是Struts穿上了WebWork的外衣,其内核大部分都是采用了WebWork的技术,并且基于AOP的设计思想,让我们在软件设计上的能够更加多地体现“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
  • 四、软件测试阶段  第一、缺陷管理工具     软件你不能保证它永远不会错,只是,有些错误你暂时还没有发现而已;有些错误需要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它才会发生。就像Windows,时不时会有一些系统 更新文件要求更新。可能这些更新不是错误,只是一些系统安全方面的隐患。这些都可以算是软件系统的缺陷。那这些缺陷我们应该怎么进行管理?怎么进行跟踪 呢?现在缺陷管理用得比较多的有两个:第一个是开源的bugzilla,另一个是商业的JIRA。
  • 六、软件维护阶段 第一、客户CASE跟踪管理工具     客户CASE跟踪系统相信很多做CISCO公司金牌代理的人都会用过。我们必须在公司内部建立相应的CASE跟踪制度。当用户使用系统的时候,发现一些问 题,那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录入并进行跟踪。像客户呼叫服务系统等等一些商业化的软件外面还是很多的,这些系统其实公司自己开发一个也是很快的。但必须 要有。这个也是提高整个公司整体服务形象的一种态度。
ocean wu

在线项目管理系统列表 - 0 views

  • 1.5APower : 在线项目管理平台,界面风格类似Google,操作方式类似Email。简单、实用,整合了记事本、任务、项目三个重要的功能,融合了GTD(getting things done)的思想。一个不错的在线项目管理系统。 2.Remember the Milk : 是一个提供在线个人任务管理服务的网站。网站名字的含义是:“管理您任务的最佳方式,再也忘不了牛奶(或其他事情)了”。定位您的任务;简单快捷地管理日常任务;分配您的时间;按您的方式管理信息;无论何时何地添加任务;随时随地访问你的待办事务;智能搜索等等。 3.43 Things : 是提供一个分享你想做的事,并且你可以在这相互激励,你也可以在这里展示你想做的事情的进展情况的平台。你可以管理自己想做事情列表。 4.SproutLiner : 操作简单的一个在线个人任务管理网站,你甚至无需注册,并且该站提供源代码。 5. Backpack : 将Email,to do list,日程安排,项目管理,Blog以及Wiki等服务整合到一起的多功能的在线个人任务管理服务网站。 6.GooToDo : 个人在线任务管理,属于收费服务,3$/月,有30天的免费试用期。 7.HipCal : 提供在线备忘录,地址簿,在线提醒功能和日历服务。 8.Wridea:一个免费提供让你搜集和管理各种想法服务的网站,应该也可以属于在线个人任务管理网站。 9.My Tickler File : 在线个人任务管理,可以通过email提醒,可以设置事件提醒或者重复提醒等功能。 10.AirSet :提供日历、通讯录、Todo-Lists、Blog以及链接收藏等功能。并且可以建立你自己的组群,此外还支持资料的Rss输出和Email提醒服务。 11.Ta-da Lists : 可以很方便的管理和跟踪自己的各种任务或者事件的完成情况。可以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任务列表,可以通过RSS订阅跟踪任务完成情况。12.ThingsBreakDown : 注册之后会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二级域名,你可以建立自己的事件,加入地点,邀请好友分享等功能。 13.TracksLife : 在线个人任务管理,并且提供强大的跟踪服务,并且你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提醒自己的计划,并且具有很好的分享功能,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分享你自己的计划或安排。 14.voo2do : 在线个人任务管理,你可以组织计划任务,跟踪时间提醒,通过email添加任务 , 发布任务等等。 15.iOutliner : 在线任务,创意,项目管理平台。   16.Toodledo:在线个人任务管理,功能强大,可以有效的管理和组织个人事务。     17.1stManager.com是一个完全没有风险、没有成本、无需安装的针对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在线解决方案。利用1stManager.com,您将可以提高本组织的效率。无论您的团队成员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利用我们的在线解决方案,每个人都能随时保持联系,并获得最新信息。我们为您提供了简单而高效的工具来规划和监控您的项目。本站点可用于:规划 和 管理 多个项目。创建 任务列表。定义 项目团队 并分配 用户角色。跟踪正在进行的项目中的缺陷和问题。监控项目进度 并评估任务执行情况。生成报告和 甘特图 。   18.国内的忙吧 
ocean wu

用户体验与产品管理(完整版)_深耕·生根 - 0 views

  • 第一章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E)专业人员正逐渐从商业角度对他们的工作感兴趣,在他们的核心观念中,UE的重点是理解用户需求并创建有用和易用的产品来表达这种需求。 UE人员常常在他们的研究、设计和创意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时感到非常失落。差不多每个UE人员都有过与那些尽管缺少交互方面的需求和流程的知识,却根据他们的感觉或毫无道理的看法来驳回一个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设计的领导者打交道的糟糕经历。 很多UE人员逐渐意识到他们有经验和洞察力来运用权威性并在帮助构建的产品中发挥更大影响力,产品管理人员也对这些希望扩大影响以保证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顺利进行的交互设计师、信息架构师和易用性工程师等有了更多的兴趣。 对很多UE实践者而言,成为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PM)是一个合理的转换,因为两者往往需要类似的技能,特点和能力。此外产品管理是很多组织共有的角色,向这样一个已存在的角色过渡是较为容易的,只是信息架构师或交互设计师如果选择用这种直接方式来影响产品的话,他们还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 PM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PM就是一个产品的主管,为了方便讨论,我们这里将产品定义为软件、网站、网络应用、局域网或技术产品。 作为一名领导者,PM将对整个产品的成功负责,这其中包括用户体验。对技术产品而言,用户体验是产品成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然还包括其他方面,像产品的销售、技术、法律、商业模式、定位、品牌和营销等。 PM应该扮演一个领导者而非独裁者的形象,才能保证产品的成功,并得到各方的支持。像总统会与负责防务、交通、农业等的官员共事一样,PM团队也包括营销、技术、财务和其他领域的人。与票选民主不同,PM对用户和客户负责,通过收入、利润、用途和其他市场驱动因素来实行决定民主。 产品管理中涉及的各项任务和领域使得PM必须精通业务的方方面面。
  • PM的职责 PM的基本职责是理解市场并推动适应市场的产品开发,由于UE人员往往已经熟悉了设计的用户需求也具备相应市场知识,因此他们具有成为优秀PM的潜质。 PM还有如下一些较高层次的职责: • 建立产品策略,重点是对产品的未来有长远和有说服力的眼光。 • 将策略转化为产品路线,有了清晰的远景和策略后,PM就要与管理层一起确认并执行策略。 • 撰写支持商业策略和市场需要的需求书,确定主要路线,然后细化特定的可执行的需求。 • 确定以合适的顺序,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适的功能特性(features),以客户价值和市场的关联程度来划分这些特性。 • 确定与市场间有适当的沟通渠道,以合适的方式向合适的人发送合适的消息,并确认客户已了解到他们的产品。
  • ...8 more annotations...
  • 产品管理与用户体验的冲突 最常见的UE与PM间的冲突就发生在该产品应该做什么与产品该怎么做的讨论上,双方常常争论谁应该负责定义产品的特性与需求。PM感觉应该由他们负责,因为他们管理产品,但是UE人员感觉应该由他们负责,因为是他们在花时间直接与客户和用户打交道,研究用户需求。 最终由于PM对整个产品的成功负责,他们也就成了决定产品做什么的最后仲裁者。好的以市场为重点的PM应能理解市场背景和客户需求,并在第一手经验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合适的产品特性与功能。 然而UE人员常常对此非常光火,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更贴近客户和用户,理应负责产品的需求收集和定义。 好的PM应该象UE人员那样贴近自己的用户,否则就会脱离用户,只知道坐在办公室里开大会,让UE人员来做此类研究。 好的PM能深知用户体验这个角色并理解其重要性,重视他们的投入并利用他们的研究和建议来创造优秀的产品。正如总统需要从自己的内阁成员那里获得建议一样,PM也应该利用自己的"内阁成员" --- 用户体验、市场营销、技术等 --- 去做出决策。 从UE人员向PM角色的转换远不止去操作所有的界面设计,PM一项很重要也很有挑战的任务是负责确定产品的目标与策略,树立内在和外在的产品领导能力,创造商业模式及获得资本,从小事出发又能着眼大局,并协调市场、工程技术、财务、销售当然还有UE一起向成功迈进。 在第二章,我们将向你介绍迈向产品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你在UE岗位上不可以做而在PM角色上需要做的事情、成为PM你必须做哪些准备、UE背景的人成为PM后常有的缺陷等,来帮助你作出这种转变。
  • 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的差异 尽管PM的职责很广也很有战略性,他们还需要负责在战术层面具化他们的战略。在一些细节上,PM可能存在与UE人员重叠的问题。正如Johathan Korman写道: 当我向那些不了解"交互设计"的人们描述我是做什么的时候,首先我说:"我观察用户的需要,确定哪类产品最适合他们,然后制定关于这个产品的行为规范,以此推动开发团队的工作。"人们常常回应说: 在我的组织里,我们管这个叫"PM"。 乍一看,用户体验的角色和产品管理惊人的相似。然而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在职责、重点和依赖度上是有区别的。 职责: PM负责整体成功,而UE人员负责界面设计使之满足用户需求并易于使用。UE人员同样应该像销售、营销、工程人员那样关注整体的成功,尽管并不负责这些方面。 重点: 当UE人员聚焦在界面与产品体验之时,PM会从市场整体反馈、特定市场规划、竞争力、技术、收益与损耗以及可调用的资源等方面来审视这些界面与产品体验。 依赖: 信息架构师(IA)、图形设计师、易用性专员等主要精力集中在界面上,他们需要依赖自身或类似角色的其他人一起来完成工作。PM则坚定地要求他人能执行其产品策略,他们更多地需要融合一些微妙的产品目标、策略、影响力、坚定和公平的决策等因素,这些要求多甚于UE人员。 或许Johathan Korman最好地诠释了PM与其他角色如UE之间的差异: PM负责产品应该做什么(What the product should do),而其他角色负责产品怎么做(How the product does that)。
  • PM对产品的核心问题不只是建议 这一点和上面的有点背道而驰,UE实践者们提出建议,而PM需要制定策略、较高层面的用户体验、功能设置、市场规划、定价及其他方面。之所以又提到这一点,是希望促成你进行反省。如果你只是习惯建议或很难做决策,你也许不适合成为PM。 PM不是艺术家或专家型实践者 PM并不专注与产品的某个部分,而是知晓全局。他们有点类似船长或教练去驾御局面。在这个层面上,PM需要保障一起共事的人能将产品目标反映到方方面面,例如营销策略、界面设计、版权书写等。 由于不是专家,在各个方面进行调节是比较困难的,PM就必须在后面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如何领导其他专家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 作为UE人员不可以做而作为PM必须做的事情 成为PM后,你每天的工作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你必须运用你的全部知识投入到整个产品中。作为UE人员你也许能同样做到这一点,只是限于行政授权你未必需要和公司内的全部决策部门打交道,以下就是你的一些"新职责": 关注产品策略以及客户和终端用户的需求(这也是你做出转换决定的原因) 你必须长期地研究客户和用户,找出用户需求与商业目标的切合点,相应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利用它。从产品的整体上确定用户的焦点,不光是设计。 沟通、政策以及定价都必须整合成为"客户体验"的整体,过去我们常常对这些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成为PM后你就必须对关乎产品体验的方方面面负责了。 平衡各方力量 确保你的产品重点是客户和用户需求非常重要,但是其他方面同样值得关注,包括但不限于: • 销售目标 • 市场/品牌目标 • 技术趋势 • 文档管理 • 预算管理 • 市场趋势 • 竞争力 • 商业模式与回报 (可能的人员浮动、变局影响、价格杠杆等) 做好一款产品需要在商业目标、用户需求和市场效应之间进行一系列权衡,作为PM,你就必须在各方之间努力做好平衡。 推广产品 你必须同时在内部(包括销售、市场、管理层、开发者等)和外部(包括客户、用户、业界分析员和媒体)间取得支持。仅仅开发出一款好的产品还不够,你还必须让人们知道它,推广它带来的好处。 向组织中的其他产品提供策略投入 如果你是一间中型或大型公司的PM,在这个位置上你还需要影响其他产品。你也会与其他公司内的其他PM交流,思考公司的全部产品线,并将你的产品融合其中。 你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PM这个新角色会让你很有荣誉感和责权感,而且新头衔带给你的影响力可能会胜过其他,但它也是"带刺的玫瑰" --- 你同样必须应付挑战和压力。 作为PM,你的权力很有限 Guy Kawasaki形容PM是"一个背负全部职责却没有任何权力的人"。大部分为你的产品工作的人会向不同的管理层汇报,很少甚至没有人会直接受命于你。你必须梳理这些分散的资源,指导他们的工作 --- 尽管他们从各自的经理那里获得了不同的工作方向。
  • 你必须做出决定并对此负责,而不仅仅是建议 事实上你必须做出很多的决定并为此负责,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你的这些决定)。当然如果你的工作干的好,你可以向他们证明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明确解释你的原则,其他人也就不会显得焦急或轻视 --- 但这并不容易! UE出身的PM会发现所创建的体验也许不是对用户"最好"的体验,因为还需要考虑其他重要的因素(如管理层的需求、商业策略、商业模式等),让这些人理解作出这种或许有损用户,但最终有益于产品的决定往往需要时间。 你将经常处在利害分歧的中心 销售人员希望有不同的功能、开发人员将你制定的时间表往后推、财务人员需要新的后端功能、商业开发人员希望能为合作伙伴做一些产品调整、设计师希望更改一些功能的实现、用户希望增加一项你的竞争对手推出的新功能、管理层希望你的产品能与公司新产品进行整合... ... PM就处在这样不同的竞争中心,在一些公司中这样的处境是很不妙的。你必须调节好这些冲突的想法,制定相互之间的优先级以推动产品策略并保证皆大欢喜(至少不能让某个人动怒)。 成功的PM总是围绕着整体的目标和策略来平衡各方的要求,决定做哪些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持这些目标。PM对目标与策略的理解越深,就越能做出权衡考量。有时候一点小的让步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有时候则需要更好地梳理目标。 管理层需要从你这里得到关于产品的信息 PM不只是产品开发团队的一员,你是整个产品的象征。无论你把事情做好了或搞砸了,也无论你是否真的能驾御局面,你都必须为此负责。 作为UE人员可以做而作为PM不可以做的事情 从UE岗位转换到PM岗位的人会对新职责感到兴奋和有挑战性,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失去一些UE工作的一些方面: PM不必插手过多细节 这是很多之前习惯过问小事的人面临的最艰难的挑战。作为PM很多具体的工作都可以委派给其他人来做,一个花费太多时间去处理细节问题的PM注定没有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 PM需要关注的是战略层而不是战术层。 PM并不追求尽善尽美和理论上的完美 有一个针对UE的笑话是UE人员经常回答问题的时候说"这个取决于…"。对PM来说,也许它确实取决于某件事情,但这并不要紧的。这并不是什么理论上应该发生的问题,而是在此情况下我们马上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做的问题。 你必须习惯够用即可的观念,作出在用户看来未必完美但在有限的资源下很受用的决定。
  • 第二章 在前一章中,我们勾勒了PM的职责、PM与UE人员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两种角色之间会产生冲突等。 现在我们来介绍当UE人员成为PM后其思考重点、职责与挑战将会发生哪些改变,离开UE工作岗位后你将有哪些收获与损失以及如何为这种转变做准备等。 在你向PM的角色纵身一跃之时,最好清楚这次跳跃对自身的影响。
  • 从现在起更好地配合你的PM 如果知道"幕后"产品管理,你可能已经动心了。有一条捷径能帮助你开始: 从现在开始更紧密和有效地配合你的PM! 这个办法即使对那些并没有这方面特质、技能或只是想成为PM的人来说都是值得一试的。作为一名UE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其他角色的同事所面临的责任与挑战可以帮助你调整与他人共事的方式,并且最终使你变得更有价值、更受尊敬、更有影响力。 有UE背景的人在某些领域是能够很好地与PM相处的,有些办法能很好地帮助你探路,而无论你是否迈出了这一步。 领导力 不要只知向PM或其他同事索要具体的研究和设计成果,在很多情况下,其他同事很欢迎你能有主动性和创意,不过同时他们也保留不同的观念,只要把事做起来就能迅速公开和集中地进行具体地讨论,总好过停留在理论和臆测层面。 向PM问清楚他们的产品目标是什么 问清目标非常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PM自己有可能之前没有仔细想过产品目标,你这一问后,有可能让你成为最受信赖的顾问之一并帮助他们建立目标。 第二,如果PM已经有了目标,那么你也就能清晰地建立一系列的目标和预期。如果他们的目标存在问题,你还可进行澄清和确认,并决定怎样让它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帮助PM评估设计的各方面因素 不要只是提出设计方案然后让PM做决定,要让自己准备好参与讨论特定设计选择的影响,向他人展现你的设计背后的原因已经他们在更广范围内与产品远景和目标的联系,聆听PM怎么说并搞清楚他们拒绝或认可的理由。 提出带有远期规划的强烈建议 你所能提供的一些证据和经验将支持着你更紧密地成为产品的一份子,而不只是一个辅助的参考者。你也能从纷繁复杂的因素中做出决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如果你立志想做PM的话这些很有帮助。 展现你对工作的远期规划将使你能成为团队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并且能展现你有担负更多职责的潜力 --- 不管你现在的角色是什么。 帮助PM走出办公室 PM不应该对客户和用户视而不见,尽管有人是这么干的。你应该通过询问他们最后一次见用户是什么时候来帮助他们,把他们带入到正式或非正式的用户研究中,或者给他们讲在用户访谈中的一些有意义的故事,邀请他们下次同去。如果被拒绝了,下次继续邀请。 如果PM能自愿去拜访用户,让他们带上你。除了了解用户需求之外,这也是一个你有时间向PM求教他们的观点、兴趣与目标的好机会。 如果你真的无法把PM带出办公室,那就把用户们带进来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没有哪个PM(包括其他开发成员)能找借口拒绝和用户沟通。
  • 学习并准备成为PM 因此,你想成为PM? 不知道从何做起?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 你还应该增加你在产品管理方面的知识,从中找到你为这一角色转变所需要的东西。 想想你迈向UE之路时候所做的事吧: 书、博客、会议、小组讨论、各种组织以及导师等,它们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你想成为PM,这些方式依然有效。 成为PM最好的条件是通过培训和会议。差点忘记提了,我们在IA 2007峰会: 你想成为产品经理 上有一个预备会议,这个半天的训练营上将会集中讨论如何从UE向PM的角色转变,包括如何更好地平衡你现有的技能以及怎样避免潜在的不足等。
ocean wu

【8090在职场】技术型营销人必知的8个领域!你的知识足够吗? | SocialBeta(解读社会化商业的价值) - 0 views

  • “技术型营销人”有时会被泛泛地解释为“在营销领域使用各种科技的人”。然而,在这个时代,所有营销人员都要或多或少的在营销活动中使用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如何区分技术型营销人就变得很重要了——他们在技术领域到底走得比普通的营销人远多少呢?
  • 邮件自动化&营销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客户培养基”平台的配置及操控,请见Email Insider,MarketingAutomationSoftware.com,Propelling Brands以及Eloqua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如Salesforce,以及现代化营销的中流砥柱——全新的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方法,详见CustomerThink以及Destination CRM 内容管理系统&数字资产管理——(网络)内容管理系统和数字资产管理,组织元数据,请看CMS Wire, 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Drupal以及Nimble report 付费点击广告管理&竞价管理——针对谷歌,必应和Facebook的点击付费广告管理策略及工具,请看PPC Hero,Clix Marketing,WordStream, Click Equations 以及 this post 行为定向——受众定位/市场细分以及广告网络内部的数据交换,再营销或者兴趣导向广告,请看Behavioral Insider,BlueKai及Quantcast
  • 他们应当了解这八个领域中的专业化知识,并且精通其中至少两或三个领域。 数据收集与分析——数字化营销驱动力的管理、测量和处理 营销应用——营销软件的配置、操作和整合 广告网络——整个数字化广告系统的管理和优化 社交&移动平台——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等等,以及这些网站使用的工具和应用程序界面 内容营销——管理内容营销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尤其是搜索引擎优化方面。 网络机制——对于网络和浏览器平台的完整详尽而又清晰的理解 软件设计——如何陈述、阅读、编写技术领域的通用语言 IT运营——利用云计算和IT强大的联络关系网
  • ...6 more annotations...
  • 数据挖掘与解析——数据专家是那些“能够捕获、过滤、探索数据并进行建模、总结说明等工作的人,他们是骇客,统计学家和机器学习专家的融合体”,详见“数据科学韦恩图”  网络&社会化媒体解析——对于工具——从Google Analytics(网站)到Radian6(社交媒体)——技术性和解释性的理解、掌握,详见Avinash Kaushik和Web Analytics Association A/B测试&多元化测试——数据分析和内容营销(最重要的是包含测试导向型营销)的混合体,详见Conversion Science,Which Test Won?以及ion’s post-click marketing blog
  • 据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普通的营销人和技术型营销人:
  • 移动&社交应用程序界面——超越那些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使用同一UI的山寨应用,直接开发平台提要,实现功能和设计上的融合,请看Facebook APIs,Twitter APIs,Google APIs,Mashery还有Programmable Web 社会化媒体优化——社会化媒体优化是为了最大化内容分享数和影响力,加强分享键、徽章标志和工具条的作用,详见Open Graph protocol,OAuth,Rohit’s 16 SMO rules以及5 new rules 视频网络&传输网络——视频制作、格式转换、编码和传播的过程,内容传播网络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详见Akamai,CloudFront,Ooyala和Brightcove
  • 搜索引擎优化——搜索引擎优化的目的是使公司在谷歌/必应上的排名不断上升并尽可能排到高位,请看SEOmoz,100% Organic,Google Rich Snippets,GinzaMetrics还有Conductor HTML, XML & CSS——提高对于网络标记,浏览器功能和全新的HTML5的功能的熟悉程度,请看QuirksMode,CSS Zen Garden,XML.com和Visibone’s HTML cheatsheet HTTP, REST & Cookies——网络协议,IP和DNS,URLs和可以使用表属性状态转移(REST)的接口,SSL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高速缓存,cookies以及第三方cookie约束,请看Fielding/Taylor paper Javascript——网络应用程序的客户端语言,Web 2.0时代的行为,Ajax,参见jQuery,Mozilla Developer Network,Visibone’s Javascript card以及regular expression cheatsheet 应用程序框架——服务器端网络软件的开发,iPhone和Android的APP,你自己的实用程序和自定义设置,参见PHP,Rails,Django,Stripes和ASP.NET MVC 敏捷开发过程——对于进行软件的敏捷开发的经验(比如Scrum的开发经验),改编后应用至敏捷营销之中。详情参见Agile Manifesto和Agile Marketing blog “云”计算——评估,安装,操纵和监控基于“云”技术的设施、平台和应用,松散耦合结构的集成,参见Amazon Web Services,Heroku和Azure
  • 隐私与安全——如何强化隐私策略,网络与云端的安全问题,请看Google Privacy Principles,Network Security Blog以及CERT 数据库与大数据——相关数据库以及SQL,NoSQL数据存储站点,第三方数据设置,大规模数据处理Factual,InfoChimps,Hadoop以及Google’s MapReduce paper
  • 你或许需要平衡技术深度和电子商务平台,事务处理,行业技术标准,产品技术整合(比如射频识别等等)之间的关系。
ocean wu

汽车服务门店管理系统"知店SCRM",与车商通并行发力车前车后SaaS系统建设 - 0 views

  • 的SCRM(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商“车商通”母公司驱动新媒体近期推出了一款汽车服务门店的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知店SCRM
  • 目前车商通共有4S店用户6000余家,覆盖241个汽车品牌、325个城市。车商通SCRM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从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客户服务和会员管理的客户周期管理闭环,帮助10万4S店从业者,服务1000万用户。
  • 驱动新媒体推出的知店SCRM,希望帮助注重管理、愿意使用新管理工具的门店提升盈利能力,建立互联网化用户服务体系,进而掌控C端消费者。
  • ...5 more annotations...
  • 知店SCRM提供的是一整套门店互联网化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连接门店和客户。
  • 通过知店SCRM,门店可以开展营销拉新和促活活动,此外知店SCRM系统还帮助门店打通了线上营销服务和线下服务管理场景。
  • 知店一共有六个功能模块,包括改进车主保养提醒方式(微信无人工自动提醒)、车主手机微信端预约、直接支付养修套餐,以及到店享受服务流程等。
  • 知店SCRM将“专注2B、永不2C”
  • 李明友之前曾创办了车主之家,是4S汽车销售管理出身,车商通的核心团队还包括原上海通用雪佛兰华东区副总经理季林林,有18年4S店从业经验的费航,以及其他车主之家的原班核心团队成员。
ocean wu

如何用正确的方法管理高效率的开发团队 - 0 views

  • 1. 你们的项目组使用源代码管理工具了么?MVM:应该用。VSS、CVS、PVCS、ClearCase、CCC/Harvest、FireFly都可以。我的选择是VSS。 2. 你们的项目组使用缺陷管理系统了么?MVM:应该用。ClearQuest太复杂,我的推荐是BugZilla。 3. 你们的测试组还在用Word写测试用例么?MVM:不要用Word写测试用例(Test Case)。应该用一个专门的系统,可以是Test Manager,也可以是自己开发一个ASP.NET的小网站。主要目的是Track和Browse。 4. 你们的项目组有没有建立一个门户网站?MVM:要有一个门户网站,用来放Contact Info、Baselined Schedule、News等等。推荐Sharepoint Portal Server 2003来实现,15分钟就搞定。买不起SPS 2003可以用WSS (Windows Sharepoint Service)。 5. 你们的项目组用了你能买到最好的工具么?MVM:应该用尽量好的工具来工作。比如,应该用VS.NET而不是Notepad来写C#。用Notepad写程序多半只是一种炫耀。但也要考虑到经费,所以说是“你能买到最好的”。 6. 你们的程序员工作在安静的环境里么?MVM:需要安静环境。这点极端重要,而且要保证每个人的空间大于一定面积。 7. 你们的员工每个人都有一部电话么?MVM:需要每人一部电话。而且电话最好是带留言功能的。当然,上这么一套带留言电话系统开销不小。不过至少每人一部电话要有,千万别搞得经常有人站起来喊:“某某某电话”。《人件》里面就强烈谴责这种做法。 8. 你们每个人都知道出了问题应该找谁么?MVM:应该知道。任何一个Feature至少都应该有一个Owner,当然,Owner可以继续Dispatch给其他人。 9. 你遇到过有人说“我以为…”么?MVM:要消灭“我以为”。Never assume anything。 10. 你们的项目组中所有的人都坐在一起么?MVM:需要。我反对Virtual Team,也反对Dev在美国、Test在中国这种开发方式。能坐在一起就最好坐在一起,好处多得不得了。 11. 你们的进度表是否反映最新开发进展情况? MVM:应该反映。但是,应该用Baseline的方法来管理进度表:维护一份稳定的Schedule,再维护一份最新更改。Baseline的方法也应该用于其它的Spec。Baseline是变更管理里面的一个重要手段。 12. 你们的工作量是先由每个人自己估算的么?MVM:应该让每个人自己估算。要从下而上估算工作量,而不是从上往下分派。除非有其他原因,比如政治任务工期固定等。 13. 你们的开发人员从项目一开始就加班么?MVM:不要这样。不要一开始就搞疲劳战。从项目一开始就加班,只能说明项目进度不合理。当然,一些对日软件外包必须天天加班,那属于剥削的范畴。 14. 你们的项目计划中Buffer Time是加在每个小任务后面的么?MVM:不要。Buffer Time加在每个小任务后面,很容易轻易的就被消耗掉。Buffer Time要整段的加在一个Milestone或者checkpoint前面。 15. 值得再多花一些时间,从95%做到100%好MVM:值得,非常值得。尤其当项目后期人困马乏的时候,要坚持。这会给产品带来质的区别。 16. 登记新缺陷时,是否写清了重现步骤?MVM:要。这属于Dev和Test之间的沟通手段。面对面沟通需要,详细填写Repro Steps也需要。 17. 写新代码前会把已知缺陷解决么?MVM:要。每个人的缺陷不能超过10个或15个,否则必须先解决老的bug才能继续写新代码。 18. 你们对缺陷的轻重缓急有事先的约定么?MVM:必须有定义。Severity要分1、2、3,约定好:蓝屏和Data Lost算Sev 1,Function Error算Sev 2,界面上的算Sev 3。但这种约定可以根据产品质量现状适当进行调整。 19. 你们对意见不一的缺陷有三国会议么?MVM:必须要有。要有一个明确的决策过程。这类似于CCB (Change Control Board)的概念。
  • 20. 所有的缺陷都是由登记的人最后关闭的么?MVM:Bug应该由Opener关闭。Dev不能私自关闭Bug。 21. 你们的程序员厌恶修改老的代码么?MVM:厌恶是正常的。解决方法是组织Code Review,单独留出时间来。XP也是一个方法。 22. 你们项目组有Team Morale Activity么?MVM:每个月都要搞一次,吃饭、唱歌、Outing、打球、开卡丁车等等,一定要有。不要剩这些钱。 23. 你们项目组有自己的Logo么?MVM:要有自己的Logo。至少应该有自己的Codename。 24. 你们的员工有印有公司Logo的T-Shirt么?MVM:要有。能增强归属感。当然,T-Shirt要做的好看一些,最好用80支的棉来做。别没穿几次就破破烂烂的。 25. 总经理至少每月参加次项目组会议MVM:要的。要让team member觉得高层关注这个项目。 26. 你们是给每个Dev开一个分支么?MVM:反对。Branch的管理以及Merge的工作量太大,而且容易出错。 27. 有人长期不Check-In代码么?MVM:不可以。对大部分项目来说,最多两三天就应该Check-In。 28. 在Check-In代码时都填写注释了么?MVM:要写的,至少一两句话,比如“解决了Bug No.225”。如果往高处拔,这也算做“配置审计”的一部分。 29. 有没有设定每天Check-In的最后期限?MVM:要的,要明确Check-In Deadline。否则会Build Break。 30. 你们能把所有源码一下子编译成安装文件吗? MVM:要的。这是每日编译(Daily Build)的基础。而且必须要能够做成自动的。 31. 你们的项目组做每日编译么?MVM:当然要做。有三样东西是软件项目/产品开发必备的:1. bug management; 2. source control; 3. daily build。 32. 你们公司有没有积累一个项目风险列表?MVM:要。Risk Inventory。否则,下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又只能拍脑袋分析Risk了。 33. 设计越简单越好MVM:越简单越好。设计时候多一句话,将来可能就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应该从一开始就勇敢的砍。这叫scope management。 34. 尽量利用现有的产品、技术、代码MVM: 千万别什么东西都自己Coding。BizTalk和Sharepoint 就是最好的例子,有这两个作为基础,可以把起点提高很多。或者可以尽量多用现成的Control之类的。或者尽量用XML,而不是自己去Parse一个文 本文件;尽量用RegExp,而不是自己从头操作字符串,等等等等。这就是“软件复用”的体现。 35. 你们会隔一段时间就停下来夯实代码么?MVM:要。最好一个月左右一次。传言去年年初Windows 组在Stevb的命令下停过一个月增强安全。Btw,“夯”这个字念“hang”,第一声。 36. 你们的项目组每个人都写Daily Report么?MVM:要写。五分钟就够了,写10句话左右,告诉自己小组的人今天我干了什么。一则为了沟通,二则鞭策自己(要是游手好闲一天,自己都会不好意思写的)。 37. 你们的项目经理会发出Weekly Report么?MVM:要。也是为了沟通。内容包括目前进度,可能的风险,质量状况,各种工作的进展等。 38. 你们项目组是否至少每周全体开会一次?MVM:要。一定要开会。程序员讨厌开会,但每个礼拜开会时间加起来至少应该有4小时。包括team meeting, spec review meeting, bug triage meeting。千万别大家闷头写code。 39. 你们项目组的会议、讨论都有记录么?MVM:会前发meeting request和agenda,会中有人负责主持和记录,会后有人负责发meeting minutes,这都是effective meeting的要点。而且,每个会议都要形成agreements和action items。
  • 40. 其他部门知道你们项目组在干什么么?MVM:要发一些Newsflash给整个大组织。Show your team’s value。否则,当你坐在电梯里面,其他部门的人问:“你们在干嘛”,你回答“ABC项目”的时候,别人全然不知,那种感觉不太好。 41. 通过Email进行所有正式沟通MVM:Email的好处是免得抵赖。但也要避免矫枉过正,最好的方法是先用电话和当面说,然后Email来确认。 42. 为项目组建立多个Mailing GroupMVM: 如果在AD+Exchange里面,就建 Distribution List。比如,我会建ABC Project Core Team,ABC Project Dev Team,ABC Project All Testers,ABC Project Extended Team等等。这样发起Email来方便,而且能让该收到email的人都收到、不该收到不被骚扰。 43. 每个人都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全部的文档么?MVM:应该每个人都知道。这叫做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最方便的就是把文档放在一个集中的File Share,更好的方法是用Sharepoint。 44. 你做决定、做变化时,告诉大家原因了么?MVM: 要告诉大家原因。Empower team member的手段之一是提供足够的information,这是MSF一开篇的几个原则之一。的确如此,tell me why是人之常情,tell me why了才能有understanding。中国人做事喜欢搞限制,限制信息,似乎能够看到某一份文件的人就是有身份的人。大错特错。权威、权力,不在于 是不是能access information/data,而在于是不是掌握资源。 45. Stay agile and expect changeMVM:要这样。需求一定会变的,已经写好的代码一定会被要求修改的。做好心理准备,对change不要抗拒,而是expect change。 46. 你们有没有专职的软件测试人员?MVM:要有专职测试。如果人手不够,可以peer test,交换了测试。千万别自己测试自己的。 47. 你们的测试有一份总的计划来规定做什么和怎么做么?MVM:这就是Test Plan。要不要做性能测试?要不要做Usability测试?什么时候开始测试性能?测试通过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手段,自动的还是手动的?这些问题需要用Test Plan来回答。 48. 你是先写Test Case然后再测试的么?MVM:应该如此。应该先设计再编程、先test case再测试。当然,事情是灵活的。我有时候在做第一遍测试的同时补上test case。至于先test case再开发,我不喜欢,因为不习惯,太麻烦,至于别人推荐,那试试看也无妨。 49. 你是否会为各种输入组合创建测试用例?MVM:不要,不要搞边界条件组合。当心组合爆炸。有很多test case工具能够自动生成各种边界条件的组合——但要想清楚,你是否有时间去运行那么多test case。
  • ...3 more annotations...
  • 50. 你们的程序员能看到测试用例么?MVM:要。让Dev看到Test Case吧。我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一起来的:提高质量。 51. 你们是否随便抓一些人来做易用性测试?MVM:要这么做。自己看自己写的程序界面,怎么看都是顺眼的。这叫做审美疲劳——臭的看久了也就不臭了,不方便的永久了也就习惯了。 52. 你对自动测试的期望正确么?MVM:别期望太高。依我看,除了性能测试以外,还是暂时先忘掉“自动测试”吧,忘掉WinRunner和LoadRunner吧。对于国内的软件测试的现状来说,只能“矫枉必须过正”了。 53. 你们的性能测试是等所有功能都开发完才做的么?MVM:不能这样。性能测试不能被归到所谓的“系统测试”阶段。早测早改正,早死早升天。 54. 你注意到测试中的杀虫剂效应了么?MVM:虫子有抗药性,Bug也有。发现的新Bug越来越少是正常的。这时候,最好大家交换一下测试的area,或者用用看其他工具和手法,就又会发现一些新bug了。 55. 你们项目组中有人能说出产品的当前整体质量情况么?MVM:要有。当老板问起这个产品目前质量如何,Test Lead/Manager应该负责回答。 56. 你们有单元测试么?MVM:单元测试要有的。不过没有单元测试也不是不可以,我做过没有单元测试的项目,也做成功了——可能是侥幸,可能是大家都是熟手的关系。还是那句话,软件工程是非常实践、非常工程、非常灵活的一套方法,某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会比另一些方法好,反之亦然。 57. 你们的程序员是写完代码就扔过墙的么 ?MVM:大忌。写好一块程序以后,即便不做单元测试,也应该自己先跑一跑。虽然有了专门的测试人员,做开发的人也不可以一点测试都不做。微软还有Test Release Document的说法,程序太烂的话,测试有权踢回去。 58. 你们的程序中所有的函数都有输入检查么?MVM:不要。虽然说做输入检查是write secure code的要点,但不要做太多的输入检查,有些内部函数之间的参数传递就不必检查输入了,省点功夫。同样的道理,未必要给所有的函数都写注释。写一部分主要的就够了。 59. 产品有统一的错误处理机制和报错界面么?MVM: 要有。最好能有统一的error message,然后每个error message都带一个error number。这样,用户可以自己根据error number到user manual里面去看看错误的具体描述和可能原因,就像SQL Server的错误那样。同样,ASP.NET也要有统一的Exception处理。可以参考有关的Application Block。 60. 你们有统一的代码书写规范么?MVM:要有。Code Convention很多,搞一份来发给大家就可以了。当然,要是有FxCop这种工具来检查代码就更好了。 61. 你们的每个人都了解项目的商业意义么?MVM: 要。这是Vision的意思。别把项目只当成工作。有时候要想着自己是在为中国某某行业的信息化作先驱者,或者时不时的告诉team member,这个项目能够为某某某国家部门每年节省多少多少百万的纳税人的钱,这样就有动力了。平凡的事情也是可以有个崇高的目标的。 62. 产品各部分的界面和操作习惯一致么?MVM:要这样。要让用户觉得整个程序好像是一个人写出来的那样。 63. 有可以作为宣传亮点的Cool Feature么?MVM:要。这是增强团队凝聚力、信心的。而且,“一俊遮百丑”,有亮点就可以掩盖一些问题。这样,对于客户来说,会感觉产品从质量角度来说还是acceptable的。或者说,cool feature或者说亮点可以作为质量问题的一个事后弥补措施。 64. 尽可能缩短产品的启动时间MVM:要这样。软件启动时间(Start-Up time)是客户对性能好坏的第一印象。
  • 65. 不要过于注重内在品质而忽视了第一眼的外在印象MVM:程序员容易犯这个错误:太看重性能、稳定性、存储效率,但忽视了外在感受。而高层经理、客户正相反。这两方面要兼顾,协调这些是PM的工作。 66. 你们根据详细产品功能说明书做开发么?MVM:要这样。要有设计才能开发,这是必须的。设计文档,应该说清楚这个产品会怎么运行,应该采取一些讲故事的方法。设计的时候千万别钻细节,别钻到数据库、代码等具体实现里面去,那些是后面的事情,一步步来不能着急。 67. 开始开发和测试之前每个人都仔细审阅功能设计么?MVM:要做。Function Spec review是用来统一思想的。而且,review过以后形成了一致意见,将来再也没有人可以说“你看,当初我就是反对这么设计的,现在吃苦头了吧” 68. 所有人都始终想着The Whole Image么?MVM:要这样。项目里面每个人虽然都只是在制造一片叶子,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在制造的那片叶子所在的树是怎么样子的。我反对软件蓝领,反对过分的把软件制造看成流水线、车间。参见第61条。 69. Dev工作的划分是单纯纵向或横向的么?MVM:不能单纯的根据功能模块分,或者单纯根据表现层、中间层、数据库层分。我推荐这么做:首先根据功能模块分,然后每个“层”都有一个Owner来Review所有人的设计和代码,保证consistency。 70. 你们的程序员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么?MVM:要。不过我听说微软的程序员1999年以前也不写。所以说,写不写也不是绝对的,偷懒有时候也是可以的。参见第56条。 71. 你在招人面试时让他写一段程序么?MVM:要的。我最喜欢让人做字符串和链表一类的题目。这种题目有很多循环、判断、指针、递归等,既不偏向过于考算法,也不偏向过于考特定的API。 72. 你们有没有技术交流讲座?MVM:要的。每一两个礼拜搞一次内部的Tech Talk或者Chalk Talk吧。让组员之间分享技术心得,这笔花钱送到外面去培训划算。 73. 你们的程序员都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么?MVM: 要让程序员专注一件事。例如说,一个部门有两个项目和10个人,一种方法是让10个人同时参加两个项目,每个项目上每个人都花50%时间;另一种方法是5 个人去项目A,5个人去项目B,每个人都100%在某一个项目上。我一定选后面一种。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很多领导实践起来就把属下当成可以任意拆分的 资源了。
  • 74. 你们的程序员会夸大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么?MVM:会的,这是常见的,尤其会在项目后期夸大做某个change所需要的时间,以次来抵制change。解决的方法是坐下来慢慢磨,磨掉程序员的逆反心理,一起分析,并把估算时间的颗粒度变小。 75. 尽量不要用Virtual HeadsMVM: 最好不要用Virtual Heads。Virtual heads意味着resource is not secure,shared resource会降低resource的工作效率,容易增加出错的机会,会让一心二用的人没有太多时间去review spec、review design。一个dedicated的人,要强过两个只能投入50%时间和精力的人。我是吃过亏的:7个part time的tester,发现的Bug和干的活,加起来还不如两个full-time的。参见第73条。73条是针对程序员的,75条是针对 Resource Manager的。
ocean wu

公关与传播的演变--赢媒体管理 - 0 views

  • 通过调研消费者情绪来了解消费者对该企业的认知,并利用相关数据点和研究,最终将AT&T重新定位成一家公共事业型企业。Arthur Page这一利用数据,成功驱动品牌营销的创举,更是开启了公关业的黄金时代,同时也将传播专业人士的职业定位提升至企业战略领导层的高度。
  • 但时值今日,支持决策制定的那些重要传播数据反而缺失严重。
  • 曾深受尊重的公关专业人士,为何现今却被董事会和高管会议拒之门外?传播专家的预算又为何会被付费媒体、自有媒体夺走?
  • ...16 more annotations...
  • 付费和自有媒体渠道的运营者们借着数字化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崛起,来充分彰显他们的传播工作对企业业务目标的积极影响。
  • 但在传播领域,同样的技术变革还未出现。由于缺乏可衡量、能解读的数据以及相关处理技术,公关专业人士只能专注于成本付出较大的内容创制。
  • 传播专业人无力获悉他们的工作对业务层面的精准影响力,只能倚赖于赢媒体(Earned Media)数据和社交媒体分享、点赞数与粉丝数等常规的数据指标。这些维度看似抓人眼球,但深究其中,有多少能够与经营业绩有明确的关联呢?这也是没有人再向公关人咨询重要商业决策的原因之一。
  • 公关人士无法数据量明其工作价值,所以他们的预算被重新分配给付费和赢媒体。
  • 如若想重拾昔日的预算和决策权,公关人专业人士需采取系统化的方式来证明自身对业务层面的价值。
  • 智能化互动是一种内容与互动信息有效分发的方法,可评估每个受众个体,有机组合评估结果与内容互动相关性。智能化互动意味着传播人员需在以往常规的新闻稿发布战略上,更进一步采用可持续、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实现一对一传播。 智能化互动还意味着品牌所传递的信息需更专注于用户的沉浸感和娱乐体验。公关人士必须根据目标记者和影响者的具体情况,在媒体接洽或新闻稿发布过程中,综合考虑以何种方式植入图片、播客、互动和视频内容可取的最好的效果。
  • 若一个行业不能证明其价值,那么它最终将沦为不具备真正商业影响力的边缘性行业。
  • 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即系统化地、利用数据来驱动传播工作,成为一名现代传播人。
  • 定义:赢媒体管理 1、履行公关与传播工作职能的一种全新的系统性方法 例如:现代公关传播人员使用赢媒体管理来证明其公关计划的价值。 2、技术、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战略性组合,旨在使传播职能实现从支出部门到业务驱动者的转变。 3、证明传播与公关人的工作在业务层面的影响力
  • 赢媒体管理(Earned Media Management)的优势恰在于,他们不仅不排斥“讲故事”,还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公关人士越了解影响力人群及其触达的目标受众,就越可能创作出更富吸引力的故事。
  • 赢媒体管理可将碎片化、难以衡量的公关传播过程系统化、组织化。赢媒体管理涵盖四大宗旨:影响者全图谱(Influencer Graph)、智能化互动(Smart Engagement)、精准化监测衡量(True Measurement)以及变革性传播转型(Comms Transformation)。
  • 现代公关人必须先分析目标受众的喜好,再定位重要影响者及其创作的内容,从而了解和分析二者的异同。 通过将关注重点聚焦于目标受众喜好的识别,而非影响者和记者,这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沟通和接洽的模式。
  • 正如付费媒体和自有媒体渠道近年来的经历,技术破局正逢其时。
  • 最重要的——赢媒体(Earned Media)带来的具体业务成果,帮助品牌真正实现传播绩效的有效衡量。 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基于内容质量,衡量内容如何带来具体业务成果。并且,这些成果需能归因于某些营销活动,归因分析使公关传播团队能够充分展示其营销活动的效果。
  • 同一支传播团队,在同一套工作流程下,使用同一个工作平台进行统一的媒体管理,包括将赢媒体与付费和自有媒体等更广泛的媒体渠道进行整合。
  • 帮助公关专业人士有效结合精准受众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传播职能的革命性转型,即不再闭门造车,而是使赢媒体与付费媒体和自有媒体渠道互为补充,和谐共处。
ocean wu

客户世界-客户接触与互动的市场趋势和行业变革 - 0 views

  • 传统上,客户接触中心很少意识到扩展自己工作范围的可能性,这往往意味着技术只局限于处理基本的呼入和呼出服务,而非重要的战略工具。为了将客户接触中心的角色转变成战略事业部,主管需要考虑改变接触中心团队的作用,从事务性的本质转变为顾问和合作伙伴,实现创收及维持客户忠诚度。
  • 有一个引擎处理大部分的客户服务交易,有一个客户体验专家小组协助直线管理者提供诸如客户声音分析、营销计划、销售转化率和忠诚度计划等支持。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及软件,客户中心主管可以了解生产力和客户预期需求之间的缺口,同类最佳接触中心技术应该支持业务创造价值,实现卓越的团队工作和成果。
  • “自助服务”也会变得日益普遍,以至于这个概念将会消失,因为所有的普通客户服务交易都将通过客户中心来完成。技术供应商正在创造智能技术让自助服务变得更加简单。这将为客户中心专业人员节约相当大一部分时间,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帮助他们的客户购买。
  • ...10 more annotations...
  • 微信的出现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这种最类人化的交互工具催生了以微信为核心的新的多媒体服务体系,同时组织架构也必然随之调整,语音业务正逐步成为呼叫中心的传统业务
  •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销售和服务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不清,服务中,销售和服务水乳交融。呼叫中心在整个销售和服务链条中和客户距离最近,也最能把握客户的需求,因此传统的服务由中后台逐步走到前台,并开始扮演和销售同样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变化。
  • 在客户群逐步适应移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企业呼叫中心还需要围绕三个原则来改善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第一是提高效率,大量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带来呼叫中心人力的减少,甚至传统语音业务也可能面临萎缩,同时对呼叫中心的服务能力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呼叫中心在新的形势下转型、调整、减人就会逐步变成必然。第二是降低成本,大量服务开始以手机为核心进行流程设计,人们的观念也逐步改变,对纸质凭证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小,未来也许企业会为客户建立一个保管箱,客户可以在指定的网络地址查询自己所有的凭证甚至是合同;第三是控制风险,传统的业务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流程来实现,今天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服务或者交易使流程变得至简,这样客户体验才会达到极致,那么流程的风险控制作用就会被降低。
  • Sentiment Metrics 提出了 “社会客户服务十步法”路线 ,帮助企业发展社会客户服务和建立社会接触中心。这十步可简要叙述为:
  • 客户中心实时把握好每一个客户接触的机会,同时要进行多渠道平台的共享和连接。
  • 客服中心新的服务渠道(微博、微信、即时通讯工具等)的服务指标如何设定和衡量,单次接触处理时长、客户满意度等标准如何设定,这些与以往衡量标准相比有所变化的,才是呼叫中心行业标准重新考量和研究的范畴。
  • 大多数呼叫中心的挑战是,能否跟上这一社会化革命的步伐,以及演化他们的组织和技术架构去适应新的变化。
  • 如何来控制风险呢?答案就是:客户行为大数据分析。我们必须通过客户的行为来判断或推断客户的风险等级,因此非结构化数据的作用变得极其重要,其本质就是对客户行为的综合分析和挖掘,和结构化的数据相互佐证,对风险起到预警、控制的作用。
  • 1. 选择通道行动前先摸清客户在谈论些什么?主要在哪些通道上?您是否有处理这些的能力和资源?确保有的放矢;2. 选择合适工具选择合适工具,帮助建立社会媒体的监控和倾听程序,推动客户参与和实施社会客户关系管理;3. 建立倾听程序仔细考虑和规划应倾听哪方面与您品牌或产品有关的话语或键词,包括想挖掘的可能问题;4. 授权和强化您的服务人员应放手让社会客户服务团队能迅速作出自己决策和响应,让他们感觉得到支持;5. 连结多通道应能灵活运行不同通道,虽然社会客户服务起始于公众场合,但问题解决可不必如此,常可离线解决,尤其是对一些严重或敏感的问题;6. 优先级确定对发现的问题重要性和影响排出优先级,考虑是否应马上响应;7. 自动化能自动和智能地将问题处理直接指向相关团队成员,一些重要问题能直接送到高层;8. 满足客户预期建立有效的倾听程序,让客户的需求能得到实时的响应和解决;9. 礼仪考虑听到问题,先不急于马上与客户在社会媒体上对话,要在确定客户需要帮助时再进入;10. 获取客户见解通过社会媒体收集客户信息是非常有用的,并将它们归类和筛选,有许多信息常常在日常对话中难以得到,对商务有很大参考价值。
  • 今天的客户服务和关系管理必须考虑新的通道,关注社会媒体的价值。对社会客户服务,我们也需要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引进新的相关的KPI指标
ocean wu

左驭研究 :国内亲子游发展全解析 - 0 views

  • 85%的家长主要通过网络查询获得亲子游产品信息,并会通过旅游网站预订机票、酒店、门票等旅游产品,仅有10%的家长依然通过旅行社报名参加跟团游,此外,仅有5%的用户自行前往酒店、景点进行实时购买。
  • 6-12岁的孩子成为亲子游的主角,占比接近60%。
  • 60%的用户选择周边亲子游,出行时间多以双休日和小长假为主。
  • ...20 more annotations...
  • 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了自驾亲子游。
  • 高铁出游的亲子游用户增长迅速。
  • 海岛和“休闲”标签的邮轮产品日渐成为亲子游市场的黑马。
  • 游客没有长途跋涉的辛苦,同时孩子们可以在海岛或邮轮上尽情玩耍,还可以在邮轮上找到很多玩伴,家长也相对比较省心。
  • 旅游消费的决策以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
  • 孩子的年龄、性别、喜好、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等都是父母在进行消费决策前重点考虑的因素。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阅历的积累,孩子们也会主动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父母往往比较乐于接受或鼓励孩子的决策行为。从2013年开始亲子类电视节目的涌现和热推,也让用户在选择亲子游目的地及产品时受到影响。
  • 母出行前通常会对此次行程的安全因素进行全方面考虑,特别是在交通工具的选择、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旅游活动项目的安排及线路的设计等方面
  • 结构简单的核心家庭渐成主流
  • 核心家庭尤其重视旅游对孩子的教育价值。
  • 目前推出亲子游产品的传统旅行社并不多,亲子游产品可选择数量很少
  • 近几年还诞生了一批以亲子游为主营业务的垂直亲子游网站,如童游网、偶们亲子游、麦淘亲子游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 (1)B端管理和服务平台模式:以技术和工具从B端切入,搭建基于微信应用的“童游达人”平台,专为旅游达人提供亲子活动在线运营工具,包括产品发布、客户管理、订单管理、渠道管理、数据统计推送等功能。 (2)C2B反向定制模式:通过亲子游产品网上导流和销售平台,促进流水业务量的提升,同时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度挖掘,实现对C端用户需求痛点全方位的掌握,并进而通过独特产品设计,来实现B端服务提供者产品的改进以及服务的优化,推出各种满足特定细分人群的特色线路和个性化的定制产品,诸如校友团、企业团等。 (3)B2C聚合平台模式:该类模式聚合了游学、冬夏令营、国内外亲子游、周边亲子游、精品亲子活动、亲子场所、演出展览等亲子出行内容。 (4)P2P平台模式:该类平台具有突出的P2P轻社交、去中心化特色,在平台上,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发布的求约消息,点击报名或评论都可以参与到对方的亲子活动中去。用户也可以发布亲子活动信息,吸引其他用户参加,典型代表如亲子约。
  • 各种基于本地社交活动的移动APP应用不断涌现,家长或者一些亲子达人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发布亲子活动信息,自发组织亲子活动,此类平台的代表是周末去哪儿、周末去哪玩、一块去旅行、荡客等各种移动应用。
  • 部分儿童用品生产制造企业结合企业经营项目开展了和其企业产品相关的亲子游活动,此种形式的亲子游活动多和体验或宣传该类企业产品有关,参加者也多为该类企业的会员。
  • 一些早教中心也会组织花样繁多的亲子活动、家庭派对。
  • 亲子旅游产品缺乏鲜明的特色,无法真正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目前,不少所谓亲子旅游产品是将原有的传统观光线路稍加改动甚至照搬照抄过来。由于大众化的观光产品是为普通成年游客设计的,因此行程安排大多比较紧凑,违背了孩子的作息规律,体验较差。
  • 韩国爱宝乐园亲子游等,国内亲子游专项产品开发明显不足,境外亲子旅游价格较高、出游时间长、办理手续复杂且家长对其安全性的顾虑等等都成为了消费者进行旅游决策时最为担忧的问题,因此市场推广难度较大。
  • 我国现有的亲子旅游产品,从旅游线路规划到活动项目开发几乎全部围绕着孩子的游乐需要,忽略了家长的旅游需求,缺乏针对家长的旅游活动,家长在亲子游活动中大多起到的只是陪同看护作用,这种情况导致部分父母参与亲子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亲子旅游并没有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目的。
  • 旅游配套设施相对滞后
  • 在住宿安排方面,接待传统旅游团队的标准间大床间往往很难满足亲子旅游者的住宿需要;就餐时,团队用餐的餐厅里儿童餐椅数量较少,不提供专用的儿童餐具,菜肴口味不符合孩子用餐习惯等。此外,旅游车上缺乏基本的母婴设施,不配备车上卫生间等情况,也为亲子游客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不便。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  
    一、亲子游市场需求、消费特点及决策特点分析 1、亲子游市场需求特点分析 (1)主题功能丰富 (2)需求多元化,价格非第一要素 (3)跟团游更受欢迎 (4)在线获取信息、预定产品成为主要途径 (5)6-12岁孩子是亲子游主角 2、亲子游消费特点分析 (1)国内游周边产品更受青睐 (2)自驾及高铁亲子游渐渐流行 (3)出境游青睐海岛游、邮轮产品 3、亲子游决策特点分析 (1)父母决策,以孩子为中心 (2)安全性要求高 (3)出游时间受假期限制大 二、我国亲子游发展的市场背景分析 1、相关政策出台改革现有休假制度 2、结构简单的核心家庭渐成主流 3、经济条件的改善为亲子游的发展提供有利基础 4、亲子游的寓教于游价值显现 三、亲子游市场主要参与者分析 1、传统旅行社 2、OTA/第三方平台 3、新型O2O模式垂直亲子游模式 (1)B端管理和服务平台模式 (2)C2B反向定制模式 (3)B2C聚合平台模式 (4)P2P平台模式 4、旅游目的地主导 5、利用移动社交媒体网络和本地活动平台自发组织 6、非旅游企业组织机构(儿童用品生产制造商及早教中心) 四、国内亲子游市场目前面临的挑战 1、亲子游产品缺乏鲜明特色,同质化严重 2、产品层次结构划分不合理 3、产品时间分配不合理 4、产品内容设计不平衡 5、旅游配套设施相对滞后 五、国内亲子游市场趋势判断 1、亲子游庞大的旅游消费阶层逐渐形成 2、用户需求多元发展,市场细分程度加深 3、运营模式多样呈现,线上倒逼产业链升级 4、市场向产品两端发力,呈现两极多样化发展趋势 5、O2O多维互动模式将成为未来在线亲子游发展趋势 6、异业融合,亲子消费生态圈渐成
ocean wu

51.com流氓更懂细节和用户 - 0 views

  • 列举几个突出的设计: 一. 系统推荐新人一栏很有特色,男的登录,系统推荐一般显示三女一男,女的登录则显示三男一女,每刷新一次进行变换,对用户的心理把握很到位。 二. 用户注册完成的提示信息里加入了提示用户把户名和密码写在本上或记在手机里,实际而且人性化。虽说这个工作谁都能做,但没几个网站会认真的这么做。 三. 为了突出个人空间和个人主页(猜测),以求做到切入点专一明确。51将“乱弹一下”和“群组”两个功能放到公告一栏的下面。 四. 51多数网站都使用的如音乐、相册、记事本、通讯录等功能进行深度优化,使其易用性强、实用性更强,很好地迎合了会员的需要。 五. 个人用户管理中心最下两栏提供了常用网址和软件的下载以及链接,并能支持用户添加更多自己喜欢的链接,虽然每个网站都可以提供类似服务,51做得更细致。 六. 提供了详细的找朋友搜索功能,可以按照年龄、性别、有无恋爱史、地区、交友目的进行搜索。 七.51的激励机制非常具有蛊惑性,通过各种极具竞争性、引导性、奖励性、甚至是忽悠的机制设计,很好地让俊男美女们在网站里尽情地 PK.
  • 51的细节细在那???   51赚钱因为网站做得好,网站做的好又与其细节处理有很大关系,51之细,细在方方面面,以下列举几点: 1. 团队 要把事情做好,首先的有个好的团队,51就有一个非常好的“草根”策划团队,其总策划据说是个曾经摆过地摊的“网外人士”,但恰恰是这样的人,才深深的懂得每一类人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其团队既深悟互联网又洞悉用户心理。把现有的功能进行优化创新,使产品和应用更符合用户的胃口,这就是该团队的强项。(如:视频认证、大广播、新人推荐、礼物买卖、甚至通讯录) 2.定位 51的定位十分精确,其所有的服务都面向中低端人群,而整个中低端人群的需求——最直接的说法就是:泡与被泡!而且该人群极容易被忽悠,赚钱虽然不多但掏钱绝对慷慨。51的所有产品设定,都围绕一个主题,甚至在专业人士看来,其网站都显得很庸俗,为高品味人群所不齿,但恰恰就是这么做才能迎合中低端用户的需求。最后不要忘了中国的互联网人群还是中低端为主。 3. 产品 有几个突出点: 一、域名简单好记,易于传播;中低端人群对51的记忆绝对比对sina的记忆要好得多,名声再好对该人群来说也只是“浪得虚名”。 二、有视频认证,提升粘性和网站真实性,确保俊男美女能够在51里出人头地,让他们尽情享受泡和被泡的感觉。 三、俊男美女大量集中推荐在你的首页和网站的首页,其千娇百媚和玉树临风总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去点击,但是当你点到你最想泡的哪一位时,很可能会弹出这样的提示:您需要升级为VIP才能和他/她聊天或看到他的信息。最后就是乖乖交钱。 四、网站新人推荐、脚印、留言、回复等沟通功能优化得很好,交流十分方便;“泡”的速度无形中被加快了。 五、整个网站简单易用、用户易于理解,别看网站美工做得十分一般,但有许多都是故意而为之,非常符合中低端用户的需要,还有51的注册流程设计十分优秀。 六、网站的文化层次定位较好;符合不喜欢qq那么花,又不喜欢sina那么严肃的用户的需求,而这部分用户非常多; 七、51的群组非常红火,分类往往经过深思熟虑,页面简单方便十分利于沟通。 八、51首页的“大广播”。为什么要弄大广播?因为有很多人要充分表现自己才能以赢取芳心,如同交友杂志里页面底下的交友感言一样,用户可以发一段纯文本的文字,有机会在首页以走马灯方式显示。不过用户必须以手机方式确认,且每条信息支付2元钱。 九、51首页的“新人推荐”,占据了首页关键的位置,首页没有许多其他网站都有的好几屏内容——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最重要的“新人推荐”部分,让所有的帅哥美女很快被鲜花拥戴,而不是孤独寂寞。
ocean wu

四个阶段分析微商城活动运营规划 - 0 views

  • 【活动前】       a) 供应链的准备:工厂对接方面,需要考虑工厂仓库容量,是否容得下活动期间需要的产品库存,以及产品储存的周期。       b) 产品物料的准备:产品包装材料,如外包装、赠品、售后卡等,需要提前准备,以及工厂的打包准备,如打包人员安排、打包工具(胶带、打包器等)等。另外就是产品生产周期,活动前3-7天是否能备好产品。当然,这具体准备时长得看是什么产品。       c) 电商团队的准备:微信商城如果是运营和店长一体的,那么电商职位就要有运营、推广、美工和客服。下面来说各职位的准备工作。       运营       对供应链要有把控力。活动前,要预估活动的销量以及跟工厂对接,控制活动期间的库存;活动方案的准备:活动预热前要准备好活动策划方案,确定主题、分工等;活动款项的准备:根据方案中需要的款项提前申请,活动预热前1-3个工作日到位。       推广       关于推广,运营出方案后,微信商城推广也要紧接着出活动推广方案、具体的推广手段以及落地策略等,对于流量要有把控和调整能力。在推广方面,微信商城分拥功能将成为强力推广助力。       美工       活动前需要根据运营的策划方案,在活动预热期间确立店铺整体风格,并在预热前完成预热海报及更换。活动期间的海报以及推广图,在活动开始前提交到推广及运营那边审核,并检查微信商城装修情况,查漏补缺。       客服       售前提前设置快捷短语及自动回复,包括活动折扣、活动产品信息、快递时效、发票问题等。根据活动方案需要,及时推送促销信息、短信)。
  • 【活动中】       活动中主要是电商团队的执行力及配合调整。运营在活动中,需要确保执行力到位,根据团队反馈的问题实时调整,推广和美工需要记录各自的推广数据以及美工反馈表。客服主要是售中问题的记录和对商品库存的监控。
  • 【应急方案】       应急方案需要涉及物料、产品售后、快递、人员调整问题,在活动前需要考虑各种紧急情况,并初定应对手段。
  • ...3 more annotations...
  •     【活动后】       电商团队需要抓住活动的预热,看情况是否需要做返场活动。
  •   四、活动数据分析与总结       大数据时代为活动效果评估提供了最准确的定量支持,只要通过CRM等客户管理系统提取数据,全面的数据分析可以针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直接、高效的评估与优化方案。预设合适的KPI、根据数据分析适时调整运营方案、活动结束后立即总结对比营销效果
  • 成功策划微信商城活动,是需要企业各个部门配合的,只有彼此间协同,整个活动才算完美。每个部门涉及的活动部分不同,承担的责任和职责也不尽相同。而且,一般活动都会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每个阶段的重点各有侧重,商家在做活动前需要把控好。
  •  
    一般活动都会分为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每个阶段的重点各有侧重
ocean wu

迭代的设计 - 0 views

  • 产品团队发起项目,做前期的整体调研和评估,确定产品的定位、方向,以及大的产品概念设计。 在这个基础上将所面向的用户群进行大致划分,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行概要分析和总结。 最后产出:产品的整体框架,重要需求点的业务逻辑。
  • 产品架构就是他的底层数据结构,业务逻辑就是他的数据逻辑。
  • ...3 more annotations...
  • 你应该计划好你的项目,让任何一个层面中的工作都不能在其下层面的工作完成之前结束。… 在我们知道基本形状之前,不能为房屋加上屋顶。… 要求每个层面的工作在下一个层面可以开始之前完成,会导致你和你的用户都不满意的结果。… 一个更好的方法是让每一个层面的工作在下一个层面可以结束之前完成”。 拿到这里会有一点小变动,应该这么说:不能完整结束了这个阶段的工作,才开始下个阶段;在下个阶段该结束的时候,完成这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
  • 不要把需求整理的非常详细以后再去内容设计,只要在内容设计该结束的时候完成需求整理;不要在开始信息架构设计的时候完全确定内容设计,只要在信息架构该确定的时候完成内容设计。也就是说“需求整理在信息架构开始的时候完成即可”。
  • 用户调研应该贯穿于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起到“引导”的作用,又起到“校验”的功效。加入了对用户的研究以后,整个“迭代的设计过程”才会变得完整和丰满。
  •  
    我们针对"产品更新快"、"迭代频繁"、"多团队协作",等特性需求而改进的一些产品设计流程。这样的流程从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要点:按阶段发展相互依赖 + 表现层和底层相对分离 + 循环渐进反复迭代。
ocean wu

什么样的产品人才是人才_wkcow - 0 views

  •   1.策划型产品人才最好懂得画图,少玩文字游戏,产品是啥样,画出来,就算不逼真,那么也不大会失真到认不出样子吧。用手绘,用其他产品的截图,不管怎么样,图形比文字的优势一定要体现出来;     2.策划型产品人才最好懂的技术实现的难度,少玩复杂的事情和复杂的算法,做产品要策划出“性价比” 合适的功能来,这样就很好界定开发人员的工作以及运营之后的效果;否则开发不出来,或者运营达不到效果的可能性是很大;     3.开发型产品人才最好懂得产品规划,这样就能够分阶段的实现产品策划人员的意图,兴许策划不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案或者图形,那么开发型产品人才就要有效的消化那些搞起来头疼的要命的文字;策划不会分阶段,但产品开发受限于人力,物力,分阶段是难免的;不要要求团队突然来几十位工程师,也不要指望自己的产品很快就能实现出来。挖的深一点,有好处;     4.开发型产品人才最好懂得产品架构,这样就能够知道每一种策划的改动,需要付出的代价;或者至少知道不要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到最后整个产品被不同的策划骚扰过后,产品已经不成样子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产品的裂痕,试问如果是产品的初始阶段,裂痕的存在是因为架构的问题,后面补丁不断出现,不断的贴呀贴得,最后想重构都不太可能了,产品就这样死了。     5.运营型产品人才最好懂得借势与造势,借势是知道自己的产品的优缺点,比如某款产品没有什么其他特点,就是简单和快速,而有些时候简单和快速已经被运营人员忽略了,非的要炫的效果,影响力大的活动;造势是营造一种气氛,这里拿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某款游戏某个时期的充款冠军”就是一种气氛,“某个网站每天注册多少用户”也是一种气氛,制造一种竞争,制造物以稀为贵,制造出不来你就落伍的感觉。         6.任何产品人才都一定要尊重团队,将执行做到位。这不是一个空话,而是当你拥有了上面那些人才之后,仍旧做不出一个优秀的产品的真实原因。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人破坏了团队;有些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就少做了那么一点,就那么一点就让我们的产品从差不多变成了“差很多”。
  •     策划型的人才必须阅历丰富,实战经验充足,也许他们不知道什么最好,但至少知道什么不好;     开发型的人才最好体力充沛,技术能力不俗,也许他们不知道什么最强,但至少知道勤能补拙;     运营型的人才则看产品的定位了,卖给什么人什么产品,那么最好雇佣什么样的销售人才;
  •  
    策划型的人才必须阅历丰富,实战经验充足,也许他们不知道什么最好,但至少知道什么不好; 开发型的人才最好体力充沛,技术能力不俗,也许他们不知道什么最强,但至少知道勤能补拙; 运营型的人才则看产品的定位了,卖给什么人什么产品,那么最好雇佣什么样的销售人才;
ocean wu

借助众包和P2P的方式,婚礼策划工具"Lady Marry"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帮你完成一场DIY婚礼 - 0 views

shared by ocean wu on 12 Oct 14 - No Cached
  • DIY婚礼有三个重大难题:首先,毫无经验的新人对于一场婚礼不知该从何下手;其次,婚礼成本对于很多年轻的新人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再次,他们需要在每一个环节分别挑选合适的商家,并与这些商家保持几个月的沟通,这无疑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
  • 兼顾“DIY”和“省钱、方便、简洁”这些令人愉悦的体验?Lady Marry的思路是从两个方面来提供服务:第一,为新人们提供一个智能的婚礼策划管理工具,让婚礼策划变得更方便、高效;第二,为商家和新人提供信息撮合服务,让新人以更低的成本(时间和金钱)找到各个环节的商家。
  • 希望借助众包式内容分享、结构化数据处理和搭建买卖双方信息撮合平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 ...8 more annotations...
  • 首先,Lady Marry面向所有用户搭建了一个众包的内容分享平台,所有结过婚的人们都可以上传自己的经验心得,包括婚礼策划是怎样的、自己的to-do-list是怎样的、哪些商家比较好等信息。
  • 其次,这些数据会在Lady Marry上逐步丰富并沉淀,而他们也将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化处理,搭建一个婚礼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包含多个典型的策划方案、代表性商家、推荐的to-do-list等数据模块,可以推荐给拥有不同特点和需求的新人。与聚喜猫的“让所有环节标准化、结构化”的思路不同,Lady Marry在做这些“模板”的时候更多的让商家保留了自己的个性化服务。不过未来可能会更加趋向于重新设计标准化的服务和定价模型。
  • 首先Lady Marry团队会以一定的标准对所有申请合作的商家进行筛选(团队成员都有着丰富的婚礼策划经验);其次,用户在婚礼结束后需对每一家服务提供商给出反馈或评分,这也将直接影响合作商家在Lady Marry上的推荐指数。不过,Lady Marry只扮演信息撮合和担保人的角色,商家与新人之间的后续沟通和交易将在线下完成,但最终交易成功的商家需付给Lady Marry 10%左右的服务费
  • 对婚礼这个“大项目”的管理是基于to-do-list展开的。
  • 首先,Lady Marry会将用户的需求、特点和自己婚礼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匹配,给出用户一个推荐的to-do-list。在这个list的基础上,包括用户和各家参与到这个婚礼中来的商家们都将获得权限,以对这个婚礼计划随时进行修改和增补,也就是依靠大家的力量逐步逼近那个理想的策划方案。
  • 会按照to-do-list向用户发送推送通知(目前app还未全面上线,暂时采用的是邮件的方式),并且会给出一些相应的推荐和建议,帮助用户按照进度逐步完善方案。比如,在提醒用户定婚礼场地的时候,LM会给出一些推荐的场地,并告诉用户下一步就该在一个月内找好摄影师了,并告诉用户大概的成本、给出几个推荐的摄影师。这些推荐的权重由三方面的数据来决定:与婚礼有关的指标,如筹备时间、风格等;用户的消费习惯;商家的质量评级。
  • 未来它将进一步贯彻众包的思想,接入大量兼职策划师、摄影师、化妆师,或仅仅是个爱好者也行
  • 这些兼职“造梦师”们会作为助手的角色参与,Lady Marry也会引入一定的培养机制。但未来,这些强大的众包力量将成为平台中的主力
ocean wu

九易汽车如何从联盟到连锁--汽车后市场 - 0 views

  • 张家港优质维修企业联盟成立于2012年6月,有17家创始企业。综合性维修企业联盟的优势在于打破封锁,明确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形资源共享。在形成联盟之后,有资格与配件供应商谈判,能拿到更优质的产品和更优惠的价格。2、本地化救援。据徐向东介绍,在张家港,联盟在每个乡镇建设中心点,保证20分钟达到救援现场。3、设备共享。对于维修企业,设备的成本过高,回收效率低下,同时很难寻求售后服务。在十几家企业整合之后,设备成本和安全问题得以平摊,风险下降。4、人员派遣。中国连锁体系不完善,没有快速进行,到了一定程度就有瓶颈,问题主要出在人员上面。本地化联盟可以有效把原有人员聚集起来,合理分配员工工作时间。
  • 在联盟基础上,九易连锁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半年时间,整合11家张家港维修企业,九易汽车连锁新建一家九易标准形象中心,一家标准快修快保店。其宗旨是,聚集行业精英,做自己专业的事情,其他的交给合作商;整合资源优势,组建供应平台,打造连锁品牌。中心店定位是钣喷中心+品牌车型专修+自动波专修等大型服务;快修快保店定位是标准化流程保养+机油轮胎电瓶易损件+保险业务+洗车美容+专项修理等业务。除此之外,九易汽车连锁还有社区店的设想,考虑到物业管理难、收费难的问题,帮助解决物业一并解决。在人员团队中,九易汽车连锁聚集了当地的精兵良将,在技术这一块分为4个梯队,最高级别的是技术总监,旗下有三个助手,技术总监完全调动下面198个一线员工,甚至可灵活调动不同门店的员工。另外,九易汽车连锁自建信息化、透明化、网络化平台,具备12个管理体系,管理4大中心,实现管理信息化、维修透明化、数据网络一体化。通过视频做成维修记录,车主可直接观看。同时完善结算清单,客户在九易完成的业务,清晰到配件问题和工时问题。
ocean wu

教育部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 0 views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具体的举措有20条,我们简称职教20条。
  • 有效分流高考升学的压力,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
  • 从政府主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
  • ...27 more annotations...
  • 向产教融合、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类型教育方向转变。
  •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等明确的目标是相衔接的
  • 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 激发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
  • 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1+X证书制度试点、研究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探索本科职教试点、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等等。
  •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等文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
  •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等项目,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 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任用管理制度。
  •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境外培训计划,分年度、分批次选派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校长赴德国研修,学习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
  • 建立校企共建的100个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 支持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聘请产业导师到学校任教,遴选、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了“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发展目标。
  •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完善了产教融合推进机制。
  • 支持各地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高校设置工作中更加重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 向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倾斜,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
  • 新增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主要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倾斜。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1+X证书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一种新型证书。
  • 培训评价组织对接职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分别由人社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考核院校外和院校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实行目录管理,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持有证书人员享有同等待遇。
  • 于2019年3月启动,从五个领域的证书开始,年内陆续启动10个左右
  • 进入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将选送他们到德国去研修学习,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
  • 不仅是在国内,还要走向国际,在国际上可以交流。这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
  • 目前已经起草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方案》进行整体部署,还起草了《关于社会培训机构的遴选和管理的办法》等制度性文件
ocean wu

开发新产品所需要的十类文档 - 0 views

  • 《Communicating Design》里面也有10种~ Personas 角色设计文档 Usability Test Plan 可用性测试计划 Usability Reports 可用性报告 Competitive Analysis 竞争分析 Concept Model 概念模型(概念图) Content Inventory 内容清单 Site Maps 站点地图 Flow Charts 流程图(交互流程图) Wireframes 线框图 Screen Designs 视觉设计、原型设计等
  • 5、6、7可以在小型项目中结合,大型的项目中还是要适当分开。 交互原型可以以交互设计说明书的附件形式存在
  • 1、产品概念文档(项目策划书) 主要是对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推导,得出新产品机遇,并对产品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概念性阐述。产品概念文档主要用来对新产品进行宣讲,让项目团队对将要开发的产品有一个概念上的理解,在思想上达成一致。 2、用户调研报告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产品概念形成之初,研究人员进行的需求调研而输出的报告。主要是为产品概念的提出提供科学的依据,为需求的推导寻找佐证。另外一类是项目开发过程中,对设计中不确定以及有分歧的地方进行用户测试,得出结果并输出用户测试报告。 3、产品需求列表 这个列表并不一定是文档,但是他非常重要。它是将新产品拆分成几个大的模块,并将这几个大模块再细拆分成各个功能点后形成的功能列表。它的用途是将整个产品的工作量化,利于设计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评估自己的工作量,利于开发过程中对各个功能点进行跟踪,不遗漏,利于产品测试时对产品进行全面覆盖。 4、产品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是目前很多公司中最常见,他主要包括产品功能的详细描述,产品所需要的开发、运行环境,性能要求等等。准确的讲,这份文档并不应该包含具体的交互内容。这个文档面向的是项目的全体成员。 5、交互设计说明书 交互设计说明书对整个产品的界面结构、交互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它一般包括需求分解、竞争产品分析、流程说明、页面布局说明等内容。交互设计说明书的格式众多,灵活性也相当高,但目的都是将产品的结构和及流程形象化。交互设计说明书主要面向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 很多公司将交互设计说明书和产品说明书结合在一起进行撰写,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十分合理。通常情况下,产品和设计结合的文档结构非常庞大,非常不利于查阅,也不利于撰写,而且这种结合文档的很多内容对特定人员是无用的。 6、交互设计规范 交互设计规范主要是用来规范新产品中常规的功能、操作等内容,比如页面的标题规范、界面快捷键操作的规范、提示反馈信息的规范等等。 7、视觉设计规范 视觉设计规范主要是规范新产品中一些视觉元件的样式、页面边距相对边距、通用界面的页面框架等等,开发人员根据规范就可以自行开发一些通用界面。 8、开发文档 开发文档包括一些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分析、数据库分析、开发日志等等内容。开发文档主要用来作为开发团队的技术沉淀。 9、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指对新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10、产品评估报告 产品开发完成后,应由测试人员撰写一份评估报告,对产品功能的实现情况、性能情况、bug解决率等问题进行综合说明和评估,来确定新产品是否符合发布标准。 上面的这十类文档是非常理想化的项目中才具备的,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项目开发,但是,产品说明书、交互设计说明书、测试用例等几类文档是一个项目中不可能缺少的,他们是一个项目有效运行的核心文档。
ocean wu

创业产品的界面文字优化 - 0 views

  • 第二步,让所有在工作中需要撰写界面文字的同事熟悉该”行文风格”。每一个往界面上写字的人都要很清楚自己写出去的字是否符合这个”风格”。 杜绝这种现象:不同的技术人员各自按照自己的”风格”在界面上写字,今天你写”对不起,你还没有登录。”,明天他写”抱歉,还没有登陆吧?”,后天她又写”哎呀!我们好像还不认识你耶,赶快登录吧…”
  • 以”文字是否容易阅读、是否能准确表达信息、是否能够准确的传达产品气质”为其工作的基本原则,以”让所有在界面上写字的人具备一致的风格和文字表达能力”为其工作目标。
  • 第三步,在执行”行文风格”的初期(一般需要两个星期),每一个确定后的界面都交给”负责人”审核。由其修改并指出问题,同时对一致的问题做出书面总结,慢慢整理成书面的统一”行文指南”。“规范是在工作中慢慢形成的,并不是一开始总结好的“,其实这个审核和总结的过程不用花费太多时间,三个人一个星期完成的界面只需要三个小时应该就能审核完所有界面上出现的文字。这个”指南”一般会比较具体。比如,就算确定了”表达要简洁,语言要直白不用问句,风格不要过于卡通或显’幼稚’”,这时一样有可能出现”对不起,你还没有登录。”、”抱歉,请马上登陆”、”登录后才能进行操作,请赶快登陆吧”等不同语言。那么在这个阶段,文字的负责人就可以给统一的总结成一种了。
  • ...3 more annotations...
  • 第一步,由产品管理者总结产品应该传达给用户的”形象和气质”,作为关于文字工作的基本准则。(比如,Robin提出百度的产品气质是”简单,可依赖”)。“负责人”根据这个准则,再去翻翻书或者看一些关于界面文字表达基础原则的文章,总结出自己产品一些大原则的”行文风格”。(因为是’行文风格’,所以无需太具体,一般在WORD上不超过二页即可,尽量简洁以免耽误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比如:(以下是某项目中的部分段落摘抄,切勿照搬)“说明性和提示性的语言不得超过两行,不超过50字”“界面上不得体现大片的专业术语作为帮助信息”“保持文字的一致性,本产品界面中所有和ID相关的信息都叫’帐户’,..”;“使用通用语言,不搞一些特殊化的文字,让用户一眼就能看懂”“保持语言的简洁,既定事实不做重复。如,’你的好友列表中没有好友,请立即添加’改为’立即添加好友’,….”;“如果系统出错,则明白准确表述错误,同时以积极的语调给出建议。如,’抱歉xxx,您可以xx再试一下’,….”;……..
  • 第四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审核”和”规范总结”基本上产品的文字就可以有完善的统一指南了。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一个月一个创业产品的系统性的文字风格和规范就可以形成了。这之后”文字工作负责人”的工作除了简单过一眼要展示出去的界面,基本山已经不需要做什么类似工作了。这个时候,其实规范不规范已经不是最关键的了,可贵的是”所有在界面上写字的人都有了统一的行文风格和习惯”,我们的界面文字越来越专业友好。。
  • 最后,按照我上面的方法算一下成本:(创业团队里面,很多事情都牵连在一起的,这里未算管理成本)一个文笔好的女孩”负责”:假设她的薪水是4000,这个工作需要占据他20%的工作时间,那么是800;会直接在界面上写字的假设有4个(20人产品团队):假设他们的薪水是5000,这个工作平均需要占据他们5%的工作时间,那么总共是1000。一个月的总共成本:1800。 6、文字是产品情感传达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互联网产品,需要保证用户在不同情景中的角色感,需要迅速高效的转达准确信息。中文的世界上一些糟糕的文字表达屡见不鲜,啰啰嗦嗦的风格尤为突出。
ocean wu

我是如何在3年内从运营专员成长为运营总监的? - 0 views

  • 运营经理跟运营专员的区别是什么的?运营专员,别人告诉你怎么做,你超预期的完成就行。运营经理,运营总监告诉你目标,你超预期的完成就行。
  • 总监跟运营经理最大的区别,不是在目标上,运营经理,总监跟你一个目标; 做总监时,你给公司管理层一个目标;所要求的能力 对行业及产品本身需绝对了解组建并培养出一个强大的团队;依据现状制定整个公司的目标,并依靠强大的逻辑,为产品及市场分解目标,能让整个公司突围活动下去,然后获得融资或者是盈利;
  • 运营专员:才气很重要,各种有重要的创意玩出花来,各种微博上万转发、微信10万+都是这个阶段的HIGH点;运营经理:在任务执行层,责任心,执行力的价值,远大于才气。甚至需要放弃自己的才气,把机会交给众多的兄弟,才能实现任务的完成;运营总监:除上前面的能力,还需要心力,心力是什么?梁宁说,就是无止无尽操心的能力。资源永远有限,战略常常在变,兄弟都是亲的,永远没人满意。让自己为事业拼一把,往上才有更多可能。
1 - 20 of 38 Nex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