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作为容器,也作为人们之间交换知识的全球平台,它无情地成了知识sweeney(?)的主要基础设置,大学终于失去了其对高等学习的垄断。
一个人的困境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一起长大_新浪博客 - 0 views
益学会 (edu2do.com) - 翻译 » 大学即将灭亡 - 0 views
-
-
教授站在讲台上,面前是一大群学生,这种老师讲座,仍是很多大学生活中固定的一幕。这种模型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均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孤立。成长于互动的数字世界的学生,却以不同方式学习。受教于Google和维基百科,他们想提问,而不是依靠教授寻求详细的路标。他们想要生动的对话,不是讲座。他们想要互动教育,而不是只适合产业革命时代甚至婴儿热时代的广播教育。这些学生对大学提出了新要求,如果大学试图忽略他们,那么无异于自掘坟墓。
-
大型高校的大多数资源都指向研究,而非学习。基本上,大学不是高等学习机构,而是科学研究机构。在迈克尔·吉布森的《重新思考科学》一书中,他对大学里当前的模型科学进行了严厉批判。
- ...15 more annotations...
TED在中国,如何进课堂? - 0 views
-
很感激黎加厚博士对“TED中国粉丝团”网站的推荐,实际上他更多的是在推荐TED本身。就像OPLC说自己不是笔记本电脑项目,而是教育项目一样。当“TED中国粉丝团”这个网站起步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说:“TEDtoChina.com不是一个翻译项目,本质上它是一个教育项目。”
-
大凡有机会来到 TED 大会现场的演讲者均有非同寻常的经历,他们要么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要么是某一新兴领域的开创人,要么是做出了某些足以给社会带来改观的创举。由于演讲者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深深的热爱,他们的演讲也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并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进一步的思索。
-
从不同领域的专家的演讲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洞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领悟到有关创造力的一些奥秘:好奇心,跨越边界,毅力。对万物充满好奇心,善于从其他领域获得灵感和启迪,是高创造力人士的共同特征之一。跨越边界不仅可以带来触类盘通的灵感,也可以带来领人惊叹的艺术效果,还可以引导出多面向的自我,丰富我们的个人人生。
- ...4 more annotations...
Jarrod Lamshed:备受鼓舞 | 益学会 - 翻译 - 0 views
-
全球学习社区
-
今年在我们学校,我们都有一位 “反思伙伴”, 每周我们和这位伙伴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堂学习进行批判性谈话。在这些对话中,我不断想到学生们如何鼓励我。学生们可以做很多让人惊奇的事情。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帮助他们找到让他们茁壮成长的东西——他们热衷的东西。
-
在过去几年里,这一直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班全是男生。我们花很多时间维持很铁的“团队”关系,还对男生和男人的意义也进行了具体探讨。我们探讨了当男孩不意味着“愣头青”(至少不是所有时间),探讨了不断挑战自己、不断上进,跳出自己的舒适地带等需求。这正是我想示范的东西,在此方面学生们做得越来越好。接受这些挑战产生了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而且也使孩子们做出了鼓舞人心的努力。我愿意借此机会与你们分享。
- ...3 more annotations...
ZhangyuanyuanSLL2009S - SocialLearn - 0 views
-
神奇而强大的网络世界至此才真正向我打开了大门
-
web2.0课程的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和这样一群朋友在一起,总能让我感觉到一种新奇的氛围,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更多的是同专业的同学,大家上的课,看的书很相似,研究的领域也极其相近,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的眼界被不由自主的封闭起来。web2.0则将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业,甚至不同国籍的朋友们联系起来,组成了一个可爱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眼界奇广,范围奇大,大家共同探讨,协作完成项目,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寻常的收获。 再讲一点哈,班里很多教育学院的同学,还有很多老师,我们学院参加这个课程的同学中还有学课程和教学论的,自己对于教育很感兴趣,将来说不定也会从事教师的工作,所以在这个班级的学习让我更多的接触到了很多教育学的思想和理念,使我受益匪浅,这也可以算一个额外的收获吧
-
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有效率,更有激情!这些网站我现在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发掘阶段,今后也会不断地发现和使用新的资源,新的工具,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 ...2 more annotations...
xiuli'blog » Blog Archive » 都都版《变形金刚》 - 0 views
-
小石 Says: June 7th, 2009 at 12:54 am 都都,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在写故事的时候,要虚拟一方是坏人,一方是好人,然后让双方相互斗争?有斗争好象才有故事。但这样的话,冲突或矛盾好像被简化了,同时会不会也被扭曲了?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谁是坏人、谁是我们的敌人,我就不知道。我们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好人,都是潜在的朋友,但我们好像不能随便说谁是坏人、谁是敌人。你想想你能说清楚你的敌人是谁吗?谁应该被打倒吗?:) 可能我们总是比较喜欢一些简单的对抗游戏,所以我们不能在社会上简单地区分好人坏人,但却可以合理地假想了一些“对手”,比如同场的考生、企业的竞争对手、体育比赛中的对手等等,使我们的对抗游戏可以继续玩下去。 但你发现了没有?这些“对抗游戏”已经和之前“好人坏人的相互屠杀”已经大为不同,坏人是要被消灭的任务,但通常的考生、企业的经济对手、体育比赛中的对手却是我们相互学习和尊重的对象。竞争可能是为了发现更有社会价值的学习方法、产品或服务,以及使双方都尽可能表现出最佳的竞技状态,共同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在这些“对抗游戏”中,竞争中似乎更体现出了一种伟大的合作精神。 所以我在想,你看的《变形金刚》的故事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在你写的“都都版的《变形金刚》”的故事中,怎么减少“好人坏人的暴力屠杀”,创造更有趣的角色和任务呢? 说几个给我比较喜欢的片子:《唐老鸭和米老鼠》、《猫和老鼠》,卓别林的电影,还有意大利的那个电影《美丽人生》,不知道你看过哪个?
Bud:为什么我们当前的教育体制分崩离析 | A Happy Boy - Lizunlong - 0 views
-
幸运的是,过去几年,我有幸浸淫于各种强有力的观点中,从而理解到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生活100%负责。
-
我自己,还有数百万同学,没能大展身手,并非因为我们不够聪明,不是我们不关心自己的前程,而是因为我们厌倦了让一系列字母来主宰我们。
-
我现在的很多同学,每个都可以改变世界,却为恐惧所麻痹,从而选择了稳妥之路:即争取好成绩,找份工作,变得幸福。不幸的是,实际情况很少如此。
- ...14 more annotations...
铂程斋--企业家的德鲁克阅读 - 0 views
-
1950年,德鲁克随父亲阿道夫拜访熊彼特时,熊彼特回答阿道夫的一个问题道:“你知道吗,阿道夫,在我现在这个年龄来看,人们若只晓得我写了几部著作及发明了一些理论,我认为是不够的。如果没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你就不能说你已改变了世界。”德鲁克说他“从未忘记过那段对话”,而且这句话成为衡量他一生成就的指标。
-
2002年德鲁克在接受《Business 2.0》的采访时,当被问到“你希望将来被后人记起的是什么”时,德鲁克答道:“那就是我曾经帮助过一些人实现了他们的目标。”
-
罗素说过:一个幸福的人生是由爱所唤起,并由知识所引导的。德鲁克深深地探讨管理、经济、政治等多领域的知识,是因为他怀抱着对周围人群、社区和世界的爱和关怀——他要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他要寻求这些知识以深刻地理解世界和诊断世界的毛病。
- ...4 more annotations...
孙彤宇复出投资教育软件 "三个父亲"淘宝儿童世界 - 0 views
-
“这是一个陪孩子玩出来的创意。”伴随着孙彤宇的创业理想,首先落地的是一个叫做盒子世界的儿童虚拟社区。
-
登陆盒子世界,会看到这样的描述:“人生就像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盒子”,在针对6-14岁孩子的“盒子世界”里——每个孩子都化身为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盒子。每个盒子都代表着一个孩子的成长、智慧和收获。在这里,小盒子们需要完成小任务、做趣味测试,还可以去“梦乡”造梦……当然这个网络社区在晚上12点后是关闭的,直到清晨6点才会开启。
-
“你说你是做游戏的,父母就紧张了;你说你是做教育的,孩子就紧张了。”孙彤宇知道,所谓的“儿童网络虚拟社区”其实是游走在游戏和教育之中,所以他并不愿把“盒子世界”简单称为“网络游戏”。
- ...9 more annotations...
-
1、"互联网能为孩子们做什么?"6月8日,已经一年多没有公开亮相的前淘宝总裁孙彤宇,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仍旧离不开孩子,"没办法啊,做父亲现在是我的主业。" 2、李炼有个女儿,每当他看到女儿在互联网上游玩的时候,总是很担心网络的无边界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坏影响。他想能否有一个类似于腾讯QQ的儿童版呢?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看过迪士尼的企鹅俱乐部后,李炼一下豁然开朗。"社区 "就是一个可以实现角色带入的领域,虚拟社区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最佳场所。 3、"现实世界中,要孩子做完1000道算术题是痛苦的事情。但是在'盒子世界'的游戏中,当'风沙怪'降临的时候,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快速组成团队,分工做完1000道题。这时孩子们会很震撼,我们竟然打了风沙怪1000下,人多力量大。"孙彤宇说。
xiuli'blog » 小学语文学习--一位家长的视角 - 0 views
-
唐晓勇 Says: June 9th, 2009 at 3:15 pm 呵呵,很好的方法呀!! 低年级儿童的习作主要是让孩子自由表达! 低年级是儿童写作的起步阶段,我们主要采取开放的写作策略,让儿童自由倾诉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激发儿童潜在的言语能力和表达兴趣,让“写”逐步成为儿童的一种习惯。 孩子们在习作中表述着自己的心理体验:“写作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这种高雅的倾诉方式,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我的心声,原来还可以这样倾诉。……小时候对于新奇事物的幻想,我总觉得音像里有个小精灵在说话,人体内有无数个小人在工作,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又比如镜子的后面有一个很神通广大的人,他可以模仿所有的人的模样。如果我不把他们写下来,也许永远不知道,小时候我的这些幻想是独一无二的。” 遵循儿童年龄特点,让低年级儿童自由倾诉,在自由写作中激活儿童的言语潜能,让儿童“爱上写作”。
-
唐晓勇 Says: June 9th, 2009 at 3:18 pm 呵呵,在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可以关注读写互动的方法~~~,经过我们的实践孩子们的习作水平越来越好!! 读写互动—用多种写作方法提升儿童写作能力 ①利用篇章、单元阅读或专题阅读中引出的话题进行写作,如篇章阅读后的半命题作文《我想……》《假如我是……》等。 ②引导学生对文章从不同角度理解、思考,在充分辩说后,用书面语言写具体、写生动、写出不同的视角。如学习《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一文后,三年级学生叶博安在网络平台的帖子中这样写道:“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只小船,那么批评和鼓励就成了两股反方向的风,一直冲击着小船,但小船由母爱和父爱组成的桨支撑着、划着。” ③让儿童浸润在与课文语境特别相似的氛围中随堂练笔,即读写结合的仿写。如二年级学习了《泉水丁冬》一课后,仿照“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儿童随堂写下生动活泼的语句:“你看,你看!泉水用关爱来对待每一个人。”“滴嗒!滴嗒!雨从天而降,来到了这美丽明亮的世界。” ④挖掘教材内在因素,找准写作点,让学生实时写作。如让学生进行“课文补白,想象写作”、“基于问题,探究写作”、“课文续写”等 ⑤例文改写。即把诗歌改编为故事,把故事改编成话剧或独幕剧本等,在写的过程中训练形象思维能力。这种写作方式深为孩子们喜爱,二年级的童话剧改写中,有个孩子一连10多天,几乎每天都兴致勃勃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剧作。 ⑥让儿童浸润在儿童文学名著的语境和风格中写作。如,阅读《秘密花园》、《青鸟》等儿童文学名著后,让学生从作品推荐、人物解读、精彩片段等不同角度写读后感。 当然还有很多种读写互动的习作方法,让阅读与写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青少年的科学发展--青少年工作室 - 0 views
-
为“青少年的科学发展”提供一流服务 青少年工作室 青少年的科学发展 目前社会普遍关注青少年素质差问题,广泛开展素质教育。而素质差往往是内在问题的外在表现,许多人没有弄清问题根源在哪儿,就照猫画虎,使当前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青少年发展中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可以这么看,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会很自然地和社会发生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这些疑问和困惑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就像孩子们说的,当疑问和困惑积攒多了,他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青少年也想做个明白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在了解今天社会的真实面貌,或者说现代化进程的概况中,确立他们生活的基调;在认识现代社会的主要格局和发展趋势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深入探索某些领域具体的事业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位置。 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家长教育,等等,都要为此提供各种服务,传递时代的脉搏、时代需要的各方面知识和经验,培养各种必备的意识和能力。而青少年将承前继后,代表未来! 我们“青少年工作室”,是在具备了成人职业咨询、大学生人生咨询、青少年发展咨询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之后,顺应时代召唤,以为“青少年的科学发展”提供一流服务为宗旨,而成立的青少年发展前沿机构。 目前,我们在各城区图书馆、文化宫做巡回公益咨询。 欢迎您来电来函。 青少年工作室 通讯地址: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38号乙304 邮编: 100088 预约电话: 010—8125 0945 13120397808 邮箱: xiansf@vip.163.com
悲悯情怀: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社团 - 0 views
-
赵玲现任“农民之子”第3届会长,是历史系03级研究生,本科在上海华东师大读的。她说自己也有过郁闷期,上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在城市长大,家里娇生惯养的,很少接触农村和农民。到上海读书后,整天琢磨着怎样才能过上小资生活,可一时半会儿也过不上,郁闷得很,常莫名其妙地空虚。”业余时间,赵玲参加了辩论、英语演讲、旅游、游泳等学生社团,主要为了锻炼技能和娱乐。 大三时,她来北师大交流学习,校图书馆正搞“农民之子”展览,几大板会员下乡的图片,让赵玲发现了另一片天地,觉得特新鲜:原来大学校园,还有这么一群人。“我们班上就有一个‘农民之子’的同学,他提出的问题很有深度,人也显得比我们成熟,有责任感,总之,觉得他很特别。” 接触“农民之子”后,她发现那些人活得很有激情,挺阳光的,积极向上,总在做事情,从没听他们喊“郁闷”。
-
赵玲说很多同学像她一样,上了大学后一直在找,找自己人生的定位、方向,可是找不到。她周围的人要么忙于考研、出国;要么想法子留在上海成为一个白领。大家都沉浸在这样的氛围,跟着潮流走,否则就怕自己落伍了。“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别人想出国读托福,我也赶紧报一个班。总是被动的,不是我真心想要的,很盲目。而且这么做,也给家里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就是真出国了,我也不知道出去干什么。那会儿,真的觉得挺苦闷、挺困惑,不知道毕业后干什么,自己的幸福在哪里?”
杨承路与六西格玛-六西格玛育儿表2:人生中的规矩与方圆 - 0 views
-
做管理咨询的人,依靠的是方法论,也就是结构化思维,而不是经验;
-
辅导企业学员的时候,经常影响年轻人的想法:经验不是不好,只是当你具备经验的时候,人也余生无多... 但是遇到“研发工程师”,往往被挑战:产品研发是创新啊,怎么能够把思维“结构化”,应该“艺术化”才对... 规矩与方圆,在艺术的范围,也有些感触... 每首乐曲都不一样,充满了创意...但是它的底层是五线谱,是规矩!很难想象不学会五线谱,能够在钢琴上有造诣... 中国人讲五音,西方人讲七音,也许是结构的细化程度不同,西方就有了交响乐的产生... 每当这时候,我会说:结构化是艺术化的基础!....结构化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化的水平! 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阐述了两者的关系:无规矩不成方圆... 只不过1000年以来,中国的规矩太深,以至于五四以后的近100年,我们处在一个彻底颠覆规矩的时代!
-
分享一些表格使用的细节: -- 对于目标Y的设定,不是未来的“职业和方向”,而是孩子的“健康、逻辑、修养和品质”,注意观察第二行和第三行.. -- 对于活动X的安排,不是要求孩子去做的事情,而是收集有趣的教育方法,育儿表好比是一个整齐的书柜... -- 每个X都会支撑一些Y,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你会发现有些Y没有安排有趣的活动,你会提醒阿姨,要留意引导...
重庆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 贫困与就业难是主因-搜狐新闻 - 0 views
-
班主任的努力并没有留住余海琼。“就算中学的费用解决了,大学呢?读个大学花掉几万块钱,很多家长觉得无力承担。”余志和说,“家长们也听说上大学可以贷款,但还是觉得学费生活费太贵,怕将来无力偿还。”
-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让更多贫困家庭失去了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念的坚持。
-
一些家长将上大学看做是一个经济行为,讲究投入和产出。如果高投入只能带来低产出,自然会有人放弃。
- ...3 more annotations...
twitter为什么这么火? - robbin的自言自语 - JavaEye技术网站 - 0 views
-
随便举个例子:前两天我在自己的iphone手机上面安装一个twitter客户端应用:tweetie。在路上无聊的时候,就打开tweetie玩了玩,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能:Nearby!他根据手机的GPS定位功能判断用户所在的位置,然后搜索用户附近的twitters都在说些什么,干些什么事情。我一用,果然发现一些很有趣的话和很有趣的人,顺便follow了几个人。 稍微延伸一下想象,出差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拿出iphone,看看你附近有哪些twitters,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干些什么,你就会立刻找到和当地人交流的话题,甚至你可以通过twitter,迅速认识几个当地的朋友;如果你一个人到一个餐厅里面很无聊,发条twitter说谁来和我一起共进晚餐阿,我请客。另外一个twitter通过Nearby功能迅速发现了你,共进晚餐,于是你们就成为了朋友。
1 - 18 of 18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