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sociallearnlab/ Group items tagged 网络社区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小石 -

桑新民: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 - 开源教育与教育技术 - 0 views

  •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大学最激烈的竞争和最稀缺的资源将是由优秀教授组成的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教学团队,其成果和工作将以专业网站的形式向全世界同行展示、共享,并由此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跨时空参与和加盟!这必将成为大学在数字化生存新环境中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一项新的综合实力评价指标);同时势必导致高校课程-教学的数字化改造、一体化开发、网络化服务新体制、新机制的创生! 数字化的立体课程学习资源出版业将成为传统教材出版发行业与 IT产业共同抢占-最终与高校课程开发团队联手耕耘的广阔新天地!
  • 结合这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应该是高校网络课程教学新模式的主要特色;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是新模式的主要优势;个性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则是新模式探索中的难点;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理解和适应网络文化,并能参与网络文化创造的优秀师生队伍,则是高校网络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成败的关键。
  • 近五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归纳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① 各级教育决策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② 硬件、软件、资源建设超常规发展; ③ 新型学习与教学模式的探索如雨后春笋; ④ 新一代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迅速成长。
  • ...11 more annotations...
  • 如何使高校教师更快地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
  • 我们深感到,当前不仅迫切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更新广大师生的学习观念与教学模式,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高效学习和教学设计、管理、评价、服务的能力与方法,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改革发展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建设!这显然需要才信息时代的要求出发,研究高校教师素养的结构,并据此设计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 我们认为,能够较好胜任 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新一代大学教师 必须有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这三大基础支撑,而将这三大基础整合起来的,则是 网络课程 教学设计、开发、评价、管理的能力。
  • 我们可以用两个层次的结构图来展现。 图1 新一代大学教师素养第一层次 结构示意图 ?? ??接着我们再分别深入到其三大基础之中,进一步分析 新一代大学教师素养 第二层次的结构。 图2-1: 新一代大学教师的教育 基础理论 图2-2: 新一代大学教师的技术基础图2-3: 新一代大学教师的艺术基础图2:新一代大学教师素养 第二层次 结构示意图   新一代大学教师 的教育基础理论主要包括: 网络 学习理论、 网络 课程与教学理论、 网络 教育传播理论,这三大理论都面临深刻的历史变革(如教育传播理论正在从电视时代的单向传播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交互式传播新模式),将这三大理论整合起来的是 系统理论与方法论,尤其是当代迅速发展的非线性科学 (分形、混沌、超循环理论等) 及其方法论 ;   新一代大学教师的技术基础包括: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其中不仅包括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技术,还包括图书情报信息专业的数据管理和检索技术,而且必须从教育资源建设的角度将这两方面整合起来)、通讯技术(包括天网、地网和人机通讯技术),将这三大技术基础整合起来的是 教育人工智能技术 (各种复杂技术要想在教育中广泛采用,必须人性化、“傻瓜化”,也就是智能化。因此,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成为广泛吸收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的重大前沿课题);    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 口才与文才是传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艺术基础 ,信息时代 大学教师 的艺术基础 则需要从原来的 语言文字艺术 扩展为 数字视觉艺术、数字听觉艺术,这是多媒体在教学和社会中广泛采用后,对教师的新要求,将这三大艺术基础整合起来,尚未引起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足够重视,而且缺乏一个相应的概念,我在三年前提出一个新概念:数字文化艺术,数字文化艺术应该成为 新一代教师 所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以上这些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内在结构,成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新一代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网络课程建设的水平,提高我国高校在21世纪世界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
    • 小石 -
       
      我们可以说新一代大学教师需要有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可以这样来"认识问题"。但我们不能说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所有大学教师都来上这三门课。 结合"教育大发现"社区的一些实践和思考,我觉得从操作上,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从比较网络学习中读、写、算等基本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入手,挖掘并赋予这种变化对个人学习和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并进一步倡导这种学习方式。(建立理解) 其次,在倡导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可以从和大家一快来体验、实践这些web2.0与社会会学习技术入手;并和专业学习与学科发展内在要求的自生长学习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起来推进。(实践上的切入) 最终,各种学科学习社区与社会各种行业学习社区将为整个社会的学习提供基础性的支撑,进一步推动网络学习的国际化、一体化,而企业、个人以及各种学习团体也将在新的知识海洋中更自由地遨游。(对实践的展望)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和师生从一块来分享、体验信息时代新的学习现象入手,分析这些现象中的合理性诉求或者说教育价值,并进一步把这些变化上升到学习方式的变革上来,以便于形成广泛的共鸣和行动。 而实践的切入点尽可能直接地从已经逐渐为大家熟知的Web2.0技术和应用入手,并加上适当的引导,比如强调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的建设等,使实践既"随时随地化",又尽可能朝更有利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方向发展。 强调学科自生长学习社区建设还有个好处,因为学科学习或者专业学习内在的就是跨校的,或者说在任何学校制度中它都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成分,是对现有学校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衡量的一个基本尺度
  • 优秀的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养?我在十五年前做过一个调查,研究了名牌大学优秀的学生的共同特点,并进一步调查,用人单位希望录用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后我概括了五条:   第一、自学能力强,特别是创造学习能力强。我认为这是优秀大学生的首要标准;   第二、知识面广,兴趣广泛又能专注某个领域;   第三、表达与交往能力强(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和外语、艺术表现力);   第四、应变能力和承受能力强(能够承受成就与挫折双重考验)。   第五、对自己要有正确的估价,并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人。
  • 但是毕竟时代在发展,这十几年是急剧变化的年代,对优秀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是信息素养。近6年来,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我从三个层次,五个方面归纳的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 第一层次:驾驭信息的能力   ① 高效获取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   ② 有序化地归纳、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③ 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这也就是新的写作能力 ; 第二层次   ④ 将以上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包括跨时空,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能力 ; 第三层次   ⑤ 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这点最重要也最困难。我们在创建一个新时空,它完全不同于我们原来时空的规律。我们怎样使这样的一个时空变的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文化的魅力和活力,这个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总之新一代大学生必须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 自1998年开始,我们在华南师大开设了《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后来又推广到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并将课程名称改为《学习科学与技术》[3]。我们努力使这门课程成为推动信息时代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舞台和实验研究基地,成为让高校师生了解和体验信息文化环境下新型学习模式的窗口。
  • 开始我们主要讲授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理论与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觉得学习理论过于抽象,学习方法又过于琐碎,二者都不容易掌握。经长期实践探索,我们逐渐认识到,这里的问题恰恰在于缺乏学习理论与方法之间的中间环节——学习技术。
  • 通过借鉴当代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所创立的学习型组织的5项修炼技术,并经过在大学生课堂中多年的反复实践探索,我们逐步总结出适合我国当代大学生运用的五大学习技术。具体包括“学习目标导向技术”、“自主学习技术”、“团队学习技术”、“激发与强化学习动力技术”、“学习评价与反馈调节技术”,而统领并贯穿在这五项学习技术中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论则是“系统思考”。
  •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入探究学习科学与技术,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仅是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探索(至少需要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三者内在融为一体),而且面临当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尤其要冲破现行教育观念和体制等重重障碍,其中的艰难和酸甜苦辣,没有真正置身其中,恐怕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 。经过6年的实践探索,本课程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第网络课程的评审、验收,并被评为我国高校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 最后,我想概括我的教育理念,向同行和各位教师请教。我高中毕业后在艰苦的环境里劳动了 9年,28岁才有机会读大学本科,32岁毕业后在大学教了23年书,先后教过哲学专业、教育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和教育理论研究中,逐步形成了我自己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我的教育价值观。教师都追求最好的教学,那什么是最好的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教学?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用三句话来表达:   最好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   最好的教学是对话式的教学,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们都倡导对话式的教学,这不仅可以“因材施教”,而且可以“因势利导”;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这学习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小石 -

孙彤宇复出投资教育软件 "三个父亲"淘宝儿童世界 - 0 views

  • “这是一个陪孩子玩出来的创意。”伴随着孙彤宇的创业理想,首先落地的是一个叫做盒子世界的儿童虚拟社区。
  • 登陆盒子世界,会看到这样的描述:“人生就像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盒子”,在针对6-14岁孩子的“盒子世界”里——每个孩子都化身为一只蹦蹦跳跳的小盒子。每个盒子都代表着一个孩子的成长、智慧和收获。在这里,小盒子们需要完成小任务、做趣味测试,还可以去“梦乡”造梦……当然这个网络社区在晚上12点后是关闭的,直到清晨6点才会开启。
  • “你说你是做游戏的,父母就紧张了;你说你是做教育的,孩子就紧张了。”孙彤宇知道,所谓的“儿童网络虚拟社区”其实是游走在游戏和教育之中,所以他并不愿把“盒子世界”简单称为“网络游戏”。
  • ...9 more annotations...
  • 孙彤宇设计的“盒子模式”中:在线网络社区仅仅是个互动平台,他面向的是近4000万互联网儿童,更会借助动漫电影来面向3亿儿童及家庭,建立一个现代的儿童品牌,并通过品牌管理的方式实现商业收益。即不管是盒子动漫还是盒子社区,最终成就的将是盒子“卜卡”这个儿童品牌。
  • “某种意义上,盒子的梦想是想打造一个中国版的迪士尼。”孙彤宇称。
  • 实际上,同样做着“盒子梦”的不只是孙彤宇,盒子“卜卡”品牌的生父有三位。另两位是博采广告创意总监李炼和前农夫山泉广告总监邹咏凯。这三人同时也是各自行业经验丰富的品牌管理专家。
  • 对于坚持做儿童社区的想法,李炼的说法是:一个儿童品牌影响至少两代人,而且中国没有自己的现代儿童品牌。我们想培养一批未来的消费者——儿童。
  • 李炼有个女儿,每当他看到女儿在互联网上游玩的时候,总是很担心网络的无边界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坏影响。他想能否有一个类似于腾讯QQ的儿童版呢?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看过迪士尼的企鹅俱乐部后,李炼一下豁然开朗。“社区”就是一个可以实现角色带入的领域,虚拟社区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最佳场所。
  • 2007年8月迪士尼宣布以3.5亿美元现金,买下在孩子中人气极高的社区网站“企鹅俱乐部”。
  • “现实世界中,要孩子做完1000道算术题是痛苦的事情。但是在‘盒子世界’的游戏中,当‘风沙怪’降临的时候,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快速组成团队,分工做完1000道题。这时孩子们会很震撼,我们竟然打了风沙怪1000下,人多力量大。”孙彤宇说。
  • 孙彤宇用“风沙怪”来描述了他的“盒子”理念:人们多会高估困难或者低估自己乃至自己所在的群体。我们希望通过游戏,来让孩子们体验胜利是“出人意料的快”。比如当参与打“风沙怪”的人多到70多人的时候,孩子们往往没做到多少题目,这时就会有很多孩子做题做到“不过瘾”。
  • 李炼认为,社区和广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广告投放出去以后大家的反应是很间接的,回馈信息也是缓慢的,一个广告到底哪一个细节感动了别人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而现在我们做这个社区,做的东西小孩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立即就有反应。
  •  
    1、"互联网能为孩子们做什么?"6月8日,已经一年多没有公开亮相的前淘宝总裁孙彤宇,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仍旧离不开孩子,"没办法啊,做父亲现在是我的主业。" 2、李炼有个女儿,每当他看到女儿在互联网上游玩的时候,总是很担心网络的无边界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坏影响。他想能否有一个类似于腾讯QQ的儿童版呢?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看过迪士尼的企鹅俱乐部后,李炼一下豁然开朗。"社区 "就是一个可以实现角色带入的领域,虚拟社区是提供这种服务的最佳场所。 3、"现实世界中,要孩子做完1000道算术题是痛苦的事情。但是在'盒子世界'的游戏中,当'风沙怪'降临的时候,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快速组成团队,分工做完1000道题。这时孩子们会很震撼,我们竟然打了风沙怪1000下,人多力量大。"孙彤宇说。
小石 -

喜欢上网会使人变坏吗-文化发展论坛 - 0 views

  •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在自己的博客里,也在和学生们探讨“怎样看待网络对文化的影响”。有个署名Q的学生说,网上的内容很肤浅而且似是而非兼偏激、短视……网上阅读真是浪费生命,不如去图书馆;但他承认:网络给他最大的好处一是搜索,二是社区互动,三是进入了开复网这个非常有理想的团队。李开复的回答挺有意思,他说:网络既不是文化的升华也不是文化的毁灭,网络是一面镜子。你在网络里面看到的就是今天的中国,今天的社会。
  • “怎样看待网络对文化的影响”
  • 如果你不把走入社会看成入“虎口”,那千万也别把上网看成入“虎口”。
  •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在自己的博客里,也在和学生们探讨"怎样看待网络对文化的影响"。有个署名Q的学生说,网上的内容很肤浅而且似是而非兼偏激、短视……网上阅读真是浪费生命,不如去图书馆;但他承认:网络给他最大的好处一是搜索,二是社区互动,三是进入了开复网这个非常有理想的团队。李开复的回答挺有意思,他说:网络既不是文化的升华也不是文化的毁灭,网络是一面镜子。你在网络里面看到的就是今天的中国,今天的社会。
李 明山

SLL社区活动:连接你我的网络书签(connect SocialBookmark) - 0 views

  •  
    SLL社区活动:连接你我的网络书签(connect SocialBookmark) 这个活动,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在应用网络书签这个层面,有更多相互发现和建立连接的可能。 (This activity aims to offer us more opportunities to discover and connect each other in using socialbookmarks.) 大家提交结果在这里(The result of submission): http://tinyurl.com/bbflfp 相关参考信息: 教育大发现社区(SLL)邮件列表(Mailinglist of SocialLearn Lab):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ociallearnlab?hl=zh-CN 更多网络书签资料(more resources about socialbookmark): 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Chapter_Social_Bookmark [提示 Note]: 多个帐号可以分别提交(You can submit separately if you have more than one account in several website.)
小石 -

Python 史话 - pc01的专栏 - CSDN博客 - 0 views

  • Python /pi:'thon/ 用作者的话说, Python是另一个脚本语言,另一个Perl。 Python的设计崇尚简洁和优雅,它主要吸引那些觉得Perl 丑陋怪异的程序员。Python \Py"thon\, n. Python是卧在特尔斐阿波罗神殿的毒蛇的名字。Python一种大型蟒蛇。
  •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交互式、面向对象的通用编程语言,它的标识是一条可爱的大蟒蛇。我们经常拿它和Tcl、Perl、Scheme、Java 比较:Python有非常清晰的语法,先进的面向对象设计,拥有模块、类、异常处理、动态执行和高级数据类型。强大的标准库涵盖了字串处理(正则表达式)、网络协议(HTTP, FTP, SMTP,XML-RPC, POP, IMAP)、软件工程(敏捷开发,单元测试,logging)、操作系统接口(系统调用,文件系统,数据库)的方方面面。此外它还拥有大量的第三方扩展库和庞大活跃的社群支持,比如图形库PIL,跨平台GUI框架wxPython,应用服务器Zope,网络框twisted,3D支持PyOpenGL。简单,强大,开放和免费,就是使用Python最好的理由。
  • Guido van Rossum 是Python语言的作者。据称Guido 因喜爱英国BBC每周滑稽剧Monty Python'sFlying Circus 而命名Python。象Linux 和Delphi这类单词的发音总是另人迷惑,Python社区称Python为派森[音],称Guido为奎多[音]的占了大多数。
  • ...7 more annotations...
  • Gudio 的主页上面题有:笨拙并以此为荣(Gawkyand proud of it)。他推崇开放和自由,喜欢印有YouNeed Python的文化衫和PYTHON的车牌,主张Computer 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让Python为我们开心地工作。
  • 开发小组成员利用邮件列表python-dev和新闻组comp.lang.python沟通交流,用SourceForge 完成代码管理、版本控制、特性跟踪、Bugs修复、提交补丁。
  • 由Guido本人和Bruce Eckel主持的PyCon2004 是面向Python社区的开发者盛会。PyCon2004议题涉及Web开发、数学和科学计算、Pyrex、Zope、GUI、3D、面向对象、Twisted网络框架、分布式应用。
  • 已经创建了一种叫Pyrex 的语言,它融合了Python 和 C。一旦用 C 编译器进行了编译,就可以将这些Pyrex语言模块导入常规的 Python 应用程序并使用。与直接用C编写扩展相比,Pyrex允许在同一代码中更无缝地混合C级别的变量和Python级别的变量对象。扩展模块Psyco还可以插入Python解释器的内部,让它运行得更快。
  • Python语言非常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Python源程序被称作可执行的伪代码,具有极高的可读性。
  • Python是平台兼容,高度可移植的,可以运行在许多Unix 变体,Mac,MS-DOS,Windows,嵌入式等平台。Python 2.0增加了对Unicode支持。Python社区还为你提供了最佳的工具和商业应用的秘密武器。
  • Python已经集成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RedHat使用Python制作安装程序Anaconda(蟒蛇)。Gentoo的emerge 和portage 使用Python构建完整的系统。所有运行Mac OS X的Apple计算机的基本安装都包括Python。HP和Compaq的很多机器使用Python进行服务管Zope应用服务器是Python构建复杂系统的最佳实例。Plone内容管理系统是Zope应用最广泛的产品。Zope和Plone方案成了O'Reilly Open Source Conference2004的明星。BitTorrent使得Python更加出名和流行。BT完美地应用了Python相关的多种解决方案:设计优雅、跨平台的语言和标准网络库的强力支持,wxPython跨平台的GUI,用py2exe绑定虚拟机并编译为可执行程序发布。RealNetworks的开源项目Helix 播放器(RealOne)用Python构建应用系统。
小石 -

走向教育技术"云"服务 ‎(东行记文选)‎ - 0 views

  • 虽然“云计算”带来的历史巨变还处于早期,但世界上的IT巨头Google、 IBM、亚马逊、微软、雅虎等已展开激烈竞争。Google推出了“Google Apps”网络办公套件,包括Gmail、IM软件、日历、文字处理、PPT演示、电子表格等一系列工具,相当于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的网络版,免费供用户使用。人们还看到,亚马逊的“弹性计算机云”服务,新兴的Facebook社区,IBM在上海的“蓝云(Blue Cloud)” 计划等,有可能“云计算”的发展会比人们预想的日程表更快。
  • 一切皆服务(everything as a service)、事事可在线(everything online)、更快更方便(everything easy and quick)、更加个性化(everything personal)。
  •  
    我还依稀记得童年时代家乡小城里的发电机,那时,用户要想用电,必须自己购置电池或者发电机作为电源。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国家电网逐步成为社会的基础产业,所有的发电厂向国家电网供电,所有的用户向国家供电局购买电力--你不清楚也不必知道你使用的电力来自那一家发电厂,发电站也不用关心自己的发电供给那一家用户。电力生产与消费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电力的供产销效率。 无独有偶,今天,人们不断增长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需求与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机构,正在经历"电力服务"发展的类似过程。
小石 -

User Name Check - 0 views

  •  
    一个可以检测您的用户名在比较流行的社交网络社区以及Web2.0服务中是否已经被注册的好工具。
xiuli zhuang

社会化学习实践行动倡议书(20090905GT) | SLL sociallearnlab 教育大发现 SGLCZB SGLC 自生长学习社区 教师 教育... - 0 views

  • 用行动,编织生命的网络,不要旁观,用行动,创造生命的网络,不要等待,用行动,互联生命的网络,不要孤单。每日肯定一次自己,我很棒!每日赞扬一次他人,你很棒!温柔的力量,向外散发流淌。
小石 -

Jarrod Lamshed:备受鼓舞 | 益学会 - 翻译 - 0 views

  • 全球学习社区
  • 今年在我们学校,我们都有一位 “反思伙伴”, 每周我们和这位伙伴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堂学习进行批判性谈话。在这些对话中,我不断想到学生们如何鼓励我。学生们可以做很多让人惊奇的事情。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帮助他们找到让他们茁壮成长的东西——他们热衷的东西。
  • 在过去几年里,这一直是我教学的重点。我们班全是男生。我们花很多时间维持很铁的“团队”关系,还对男生和男人的意义也进行了具体探讨。我们探讨了当男孩不意味着“愣头青”(至少不是所有时间),探讨了不断挑战自己、不断上进,跳出自己的舒适地带等需求。这正是我想示范的东西,在此方面学生们做得越来越好。接受这些挑战产生了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而且也使孩子们做出了鼓舞人心的努力。我愿意借此机会与你们分享。
  • ...3 more annotations...
  • 我班上有位从新西兰来的小伙子。他属于“沉默型”学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与澳洲完全不同。他很腼腆,刚来时几乎一言不发,但他接受了“挑战”,并将自己的音乐热情公布于众。这对他是个恐怖的经历,但他终于战胜了自己,成为大家注目的中心,让我们班和博客读者来回应。我不知道我能不能那么勇敢地做同样的事情,但我确实知道他鼓励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更多冒险,让我更经常“出位”。点击播放键来欣赏他的杰作。(请前往原文试听)
  • 他们给我们学校贴上“差校”的标签,我想或许有几分道理。在我们班上,我们力图将这个标签放在一旁,看看我们可以为社会和社区如何做贡献。今年,我决定我们要支持使他人生活得更好的事业。
  • 在鼓励并且继续鼓励我成为更称职的老师的经历中,这些不过是个中片段。过去从不在学校露面的学生,现在来了,这使我备受激励。过去内向孤僻的孩子,现在站出来成了伙伴中的带头人,我备受鼓舞。当学生力争上游,踏出自己的舒适区时所取得成绩让我激动不已。作为老师,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为学生起到学习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我逐渐意识到,通常是学生为我们做榜样。
zoomquiet

淄博方案20090709-2 - 0 views

shared by zoomquiet on 10 Jul 09 - No Cached
  •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
    • zoomquiet
       
      具体有多少人? 这关系到单位资金可以投射到的人数...
  • 主动积极施加影响的学校社会化学习社区构建
    • zoomquiet
       
      这句话怎么读都不通,是否用两个短句? 主动参与校内的社会化学习社区创建,从而又对学校产生积极影响...
  • 不断更新的个人社会化学习网络(PSLN)
    • zoomquiet
       
      这种社会化个人资源的变化,如何评定,量化? 感觉整个项目,都是行动式的计划,只约定了作什么, 没有靠谱的指标来证明,作到了什么程度,得到了什么本质的改变...
  • ...5 more annotations...
  •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维基(WIKI)内容
    • zoomquiet
       
      这是个可以量化的切入点, 就维基文章的增长速度, 查阅次数增长的趋势; 被媒体引用梁,等等方面, 可以从側面表达出领域知识积累和流通的能力
  • 最终核心的问题和落脚点,都应该是教师当前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
    • zoomquiet
       
      立意明确, 但是这有个隐藏的假设~当前信息技术相关课目的内容是靠谱的; 俺建议,从这个方案中,也应该通过实践,总结出当前信息技术学课教育的内容改良方向...
  • 教学过程改进
    • zoomquiet
       
      提出这一方面的研究非常有现实意义, 建议参考医药领域的作法: 建立对比样本组, 在同级学校间确立对比关系,进行同样方式和频率的回访或是测量, 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改进的幅度;-)
  • 高效能工作习惯
    • zoomquiet
       
      依然有个评测方式的问题, 是否是高效工作习惯, 总应该落实到某种单位时间产值/产量/产能的数值上来,,,否则,只是东施效娉..
  • 总合:3.9万元
    • zoomquiet
       
      长达两年的改进计划,只有不到4万的资金,的确不多, 就看最后的社会效应了,,
小石 -

绿色经济三十年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其另一个选择,就是Lovins称为的“温和路线”。它更加青睐像风能和太阳能这样的“良性”可再生能源,同时再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来满足能源需求。Lovins说这样的清洁能源的混合将会带来一系列有益的效果:更加健康的环境,对中东石油依赖的终止,能源战争的可能性降低以及充满活力的新经济的基础。
  • 但自从1977年之后,世界走的基本上都是强硬路线,Lovins所警告的那些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也出现了。全球变暖的重要指示——大气的碳浓度——已经从工业社会前的280ppm(parts per million)激增到386 ppm,而且这一速度似乎还在增加。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在过了某一个临界值之后气候变化将会是无法逆转并且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但是没有人清楚那个临界值是什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把450 ppm作为临界值,这一水平我们大约会在本世纪中期达到,但是预后要比这一水平的预后差得多。因为大气碳含量增加表现在气候变化上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把它限制在450 ppm的水平上需要我们现在就终止排放。这一突然的要求再加上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政府大规模干预,把国家的能源政策推向了风口浪尖。这还是Lovins成名之后的第一次。
  • 和从前一样,一位新的民主党总统又在赞誉新能源——不仅仅是作为通向未来的路,还把它作为经济恢复的关键。“为了要真正转型我们的经济,保护我们的安全以及保护我们的地球不遭受气候变化的毁坏,”奥巴马总统在2月份告诉国会,“我们必须把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变成可以盈利的能源。”他也像卡特那样把联邦政府的资金投入新能源之中,但是规模比前者大了几个数量级。仅经济刺激方案一项就给能源部167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和其它工程的拨款和贷款担保。这让此类的每年270亿美元的财政预算相形见绌,以至于其监察长疯狂的警告这个部门可能会在压力之下弯曲的。甚至还有传闻要给白宫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从各方面来看,这又变得像1977年了。
  • ...33 more annotations...
  • 在奥巴马任职之后不久,一位应聘新政府里面数个新职务的朋友承认,他渴望去能源部。“它就像是60年代的NASA,”他告诉我。“那些最优秀、最聪明的人都想去那里。”奥巴马选择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住朱棣文做能源部长更加增加了其诱惑力。在奥巴马时代早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一页的美好梦想往往都是用避免全球性灾难的方式来重塑美国经济——并且外延至世界经济。
  • 放远一点看,太阳能发电技术、硅晶片技术、薄膜技术都在追逐那个具有1万亿美元市场价值的太阳能市场。进行商用规划设计在这里就具有很大的风险。但是更远一点看,我们依然有地热、生物燃料等可以选择,它们有朝一日可能会取代石油。Solazyme是一家旧金山南部的公司,他们那里的工程师就利用海藻产生生物燃料。他们向我展示了一桶55加仑的由海藻产生的燃料,然后邀请我取一管海藻,它在那之前已经被用来生产过美味的食用油了。
  • 美国消耗的稍稍超过一半的能源被用在建筑物上面了:12%用于建造,而39%用于制热、制冷以及照明了。“降低能源需求最容易、最迅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建筑物为目标,”Marc Porat告诉我。他是位于建筑环境部门的串行企业家。Porat的Serious Materials可以用来制作高效率的窗户以及低能量需求的干板墙;宽宝水泥用粉煤灰来制作低碳含量的砖和水泥;Zeta社区建造的房屋碳质残留物是最低的。
  • 它们看起来可能平淡无奇,但是商业照明的改进,可编程的恒温器、电视以及冰箱的应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碳排放以及花费。汽车燃油效率适度的改进节省的原油多达我们一年从波斯湾进口的总量。
  • 总有一天这些技术会汇合在一起的。Buck Rogers给我们描绘了这么一种电力生态系统的未来:它建立在一个聪明的电网基础之上,家庭电力在时髦的电力传输装置以及节能型建筑中缓缓流动,这些建筑都配备了智能型的家用电器,他们会在一天里面电价最便宜的时候来清洗盘子或者是甩干衣服(在未来,电价会上下浮动来反映供求),因此来进一步降低你那本来已经很低的、清洁的能源账单。停电以及价格高峰,就像是Dick Cheney和Enron都将成为遥远的历史,而吉米·卡特将会被称为超过他的时代的人。
  • 硅谷那无边无际的乐观主义不禁让人们想起因特网刚刚起步的早期。“想一下你认识的最聪明的人,然后想象一下,5万或者更多那样子的人一起工作努力创新,”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 法律公司的合作者、清洁技术专家Mike Danaher告诉我说。“就像他们在90年代攻坚电信技术一样,他们在尝试着清洁能源的方方面面,努力去改变它。”
  • 对清洁能源的热潮横扫整个硅谷,它已经改变了当地的风俗。铺张浪费已经被刻意节约所取代。身份的象征已经不是巨大的游艇以及那大而不规则的建筑物,而是那些设计的追求节约能源到底的家居设计。它不仅仅可以产生满足自己应用的电力,还可以无偿提供给电网一部分来使用。一位顶级风险资本家向我展示了他在Portola Valley的家,他就开始了这么一项工程。在选择回收的石料以及堆粪厕所之后,他彻底地向环境主意热潮屈服并且在这条路上一路前行。它和当地一家苗圃合作来种植“原生态嬉戏草坪”所需的植物群,并且带来一批野生生物学家。他们配备了运动敏感性的夜视摄像机,用于诱使那些难以捕捉的沿河乌龟以及暗足林鼠(dusky-footed wood rat)原本在此回到其自然栖息地。他们还在制作一部关于这个的纪录片。
  • 这种兴奋之情延伸到奥巴马总统早些时候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强调。它让硅谷的领导力量们认识到,这位总统是了解情况的。“加州是新的德州,”Danaher狂喜地说道。“在白宫终于有一种认识倾向了:技术革新以及企业家精神可以改变事情。”
  • 90年代以及2000年后的因特网和社交网络蓬勃发展是独立发展的而清洁技术则牵涉到了能源政策。这就意味着,华盛顿对事态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发言能力。
  • 当阿拉伯石油禁运引起人们对能源安全的关注之后,两个主要的障碍阻碍了国内清洁能源工业的发展。第一个就是电力公司控制了输电线而且不希望产生竞争。第二个就是发展和应用新技术的令人咂舌的开支。卡特总统在1978年用一项他称作是“道义战争”的计划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他迫使公用事业公司接受来自像风能或者太阳能公司的电力;而且他第一次使可再生能源补贴以投资税收抵免的方式成为可能。两年后,国会在第二次石油危机后提高了补贴额度。
  • 在整个加州,风能都变成了流行的避税措施。
  • 太阳能也从这一优惠政策获益。从1980年开始,它还获得了加州的物业税豁免,用以支付数英亩的太阳能镜子的花费。受到这些激励方案以及涌现出的“石油峰值”理论的刺激,像壳牌、埃克森石油公司以及阿莫科公司成为在太阳能技术上最大的投资者。
  • 这些在1985年戛然而止。罗纳尔多·里根——当时已经在大张旗鼓地削减其前任对清洁能源的补贴——把投资税务抵免取消掉了。很明显,里根看不起风能。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指示国税局取消这项优惠了。当他在1986年把《税收改革法案》发送给国会的时候,他把加州的风能发电机单独列出来作为需要改革的证据。此时石油价格滑落,这个行业很快就崩溃了。
  • 到1991年,Luz旗下已经有了九个发电厂,而且已经开始了组建第十个。而此时加州的物业税豁免到了重新续订的时候了。这一补贴是这个公司无法离开的。当时,Luz的354兆瓦声场能力占了全世界太阳能90%。他基本上就是无与匹敌的。但是从政治的观点看来,这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一太阳能物业税豁免似乎就只对一家公司有利的。“这绝对是疯了,”Goldman说。当共和党州长否决了继续实行这一豁免时,这家公司破产了。它的九家发电厂依然在运转,现在属于Florida Power & Light。Goldman现在是BrightSource的一名主管。
  • 对于那些越来越小却依然奋战的公司来说,困境并没有减轻——不仅有来自右派的,还有来自左派的。比如,Kenetech Windpower就一直和被行业内称作“鸟类杀手”的名字纠缠不清。
  • 对那些同情风力发电厂的人来说,这一项目的可行性是被关注的焦点:残害金鹰违反了美国《候鸟协定法案》。Kenetech最初和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协商,希望得到“杀戮限额”,后来实行了更为永久的解决方法:破产。
  • 当税务减免消失的时候,风能和太阳能没有消失。他们走向了海外。丹麦(给他们)提供了强大的政府支持,并且在风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以及西班牙的成功是通过要求电力公司付给那些向电网输送电力的人以高于市场税率的“输入关税”来实现的。日本同样也建立了活力四射的太阳能市场。
  • 尽管美国的生产基地被破坏了,美国依然是世界上风能最大的市场。1992年,国会开始重建这一产业——这次是以生产能力而不是投资来支付税收抵免的。这一市场又兴起了,当税务抵免过期的时候,它再一次崩溃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面,这一兴起-衰落的循环还重复了三次,而且非常接近第四次了。上个秋天里面,在经历了18次要延长生产税收抵免的努力之后,国会在其休会之前的一件最终法案文件中允许了一年的延期。
  • 从图上看,美国清洁能源的生产的历史就像是锯齿,随着补贴的来去而起落。日本、德国、西班牙以及丹麦则呈现平滑的上升曲线,这也是政府政策一致性的反应。
  • 尽管有这些问题,新的技术依旧不断涌现,而且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他们的耐心要比国会那多变的注意力大的多。因特网繁荣带来的兴奋、能源价格高涨带来的机遇使得风险资本家把赌注押在了清洁能源上面。越来越多的州开始要求电力的一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就代表了一个日渐增大的市场。虽然这件事在老布什的功绩里面微不足道,但他在担任德州州长时被该州商人们所鼓舞,于1999年签署了被奉为典型的可再生能源标准。德克萨斯轻易地成功了,现在他们生产的风能比丹麦还要多。 风险投资的本质就是多点下注,希望能有几个可以成功。它创造了今日的清洁能源。但是风险资本家却没有办法复制因特网的巨额增长,他们还不足以与价值5万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市场竞争。Google只需要2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就做到了今天的地位。而一个大型的风能或者太阳能设施可能需要5亿美元来开始。“当你谈到能源基础设施的时候,你谈论的是数千吨的钢铁、玻璃以及巨大的涡轮机,”Ausra的建立者之一Peter Le Lièvre说。“硅谷的所有投资者加在一起也没办法给一个项目投资5亿美元。”
  • 税务抵免的问题在于,你要利用这一政策就必须欠税。而大多数刚刚起步、还在为了盈利而奋斗的公司则没有这么个优势。所以当一个公司想要建造一个风能或者太阳能发电设施时,它所能够带来的好处是合格的,却怎么也无法实现这一“税务平等”。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就是,和那些这么做到的人合作,和那些可以支付5亿美元的投资的人合作,并且产生的利润足以带来一个丰厚的税务单。在见证了20年的破产衰亡史之后,传统的美国银行压根就没有这个兴趣。欧洲的银行态度积极,投资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不满足美国的税务抵免条件。刚愎自用的政府刺激方案要求有一个大的资产负债表,巨额利润以及没有风险。去华尔街吧。
  • 投资银行以及对冲基金填补了这一空白。他们杜撰了“成员倒装结构”、“倒转过关契约”这么复杂的名字,用以作为税务平等媒介来利用税务优惠。这些交易即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协议,它们用以换取往往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税收抵免。这些交易可以适用于主要是其他投资所得的利润(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对可再生能源公司来说,税务平等是生死攸关的:各类信贷结合起来可以抵消一个工程三分之二的资本花费。像雷曼兄弟、Wachovia以及美国国际这样的公司成为了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甚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投资的应用级工程生产了美国大多数的清洁能源。
  • 强迫可再生能源公司通过华尔街来得到政府的支持——并因此牺牲一部分支持——是没有必要且效率低下的。但它同样把这个行业的命运和金融世界里面最有进取心的玩家联系在了一起。
  • 去年年初,这一数百亿美元的税收平等有18个提供者。在九月份破纪录的大屠杀之后,这一数字降低到了4家。信贷冻结,大多数项目也陷于僵局。突然之间,不仅仅是那些刚刚起步的公司,似乎整个可再生能源工业都陷入了死亡谷。
  • 奥巴马就职以后,气候变化问题有长、短两个部分组成。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把可再生能源业从华尔街危机里面解救出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解决萧条的手段。还因为,要达到碳排放降低的足以限制气候变化这个更大目标,把清洁技术快速上规模很有可能是唯一途径。另一波对这个行业的冲击很有可能使其成为不可逾越的困难。 为把经济转向类似于Amory Lovins所说的温和路线做出了三个努力,其中经济辞镜方案是第一个。为弥补税务平等的缺口,这一刺激方案提供了327亿美元的直接财政拨款。并且为了吸引新的投资者投入更大的工程,还提供了134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为了增加政策稳定性,它把各类税务优惠延长到了3至8年不等。最让人震惊的是,它指示能源部直接投资给那些有希望的清洁技术公司(尽管其收益是就业岗位以及环境利益,而不是平等)。大笔一挥,奥巴马总统就把一个联邦政府机构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风险资本家。三月份,当负责此项目的官员出现在圣巴巴拉的能源会议上时就被热切的CEO们围住了。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好。“这一刺激方案基本上拯救了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业,”风险资本公司Draper Fisher Jurvetson的执行主管Raj Atluru说。
  • 奥巴马计划的第二部分——国会将在今年夏天考虑把它们作为能源法的一部分——就是把像在德州、加州以及其它的州存在的可再生能源标准制定为国家标准。这会给努力增进可再生能源技术提供法律保障,并且消除另一个里根式的政策大逆转。最后并且最显眼的组成——它也是能源法的一部分——就是给碳排放定价:这可能是通过建立一个奥巴马预算中的那种限额交易系统的方式来实现。
  • 例如,加州理工学院的能源化学家Nathan Lewis预测,要把大气碳含量限制在450ppm,我们要生产13000千兆瓦的清洁能源才可以。(现在的全球太阳能生产能力是10千兆瓦。)它们的成本必须低到足以让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污染者来接受。朱棣文认为这要求我们有诺贝尔式的科学突破才能做到这一点。
  • 无论是在思想还是经济上讲,美国在那之后都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因为对气候威胁的认识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像布什对《京都议定书》这样子协定温室气体排放的粗暴否决也导致了我们的蔑视。当170个国家的代表在哥本哈根于12月份商讨下一阶段气候条约时,即便是奥巴马总统这样急剧改变做法最多也就是给我们赢得人们对挥霍无度的孩子小心谨慎的接待。同时,80年代涌现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都被我们推给别人了。“我们把风能和太阳能送给欧洲三十年了,”Raj Atluru说。“因此,他们有消费可再生能源巨大的市场,也有出口这一技术最大的公司。”
  • 但是欧洲在领衔这一领域的几十年里面却没有创造可再生能源的巨大突破。缺乏创业文化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它也是为什么尽管欧洲取得了可圈可点的进步,却无法指望他们成为拯救者。斯堪的纳维亚实用主义自己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作为哪里有可能出现解决方案的标志,美国去年在清洁技术上面的投资已经达到了58亿美元——整个欧洲和以色列加起来才18亿美元。这还是在奥巴马下注之前的数额。
  • 美国资本主义即使在运转良好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局限性的,其中之一就是,如果前景良好的创业计划的盈利潜力在风险资本家10年投资预期之外,它们是很难得到投资的。能源部的研究经费自从被里根削减之后再也没有提升过来。而看起来在开发、控制清洁能源技术进步——即电力设施——上面举足轻重的私有经济领域也没有认真进行过技术开发,因为政府一个世纪以来的政策都使得走强硬路线那么的容易。清洁技术圈内人士通常指出,电力企业在研发上面的支出只有其收益的极小一部分,可能只比宠物食品公司多一点。
  •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是因特网以及GPS这类事物的先驱。
  • 技术、政策以及金融永远都是相互作用来决定清洁技术发展的步伐的。自从卡特总统以后,现在它们终于第一次实现了结盟——而且更加的强大,因为环境因素和全球关注比1977年要大的多。
  • 清洁能源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两个通常相反的力量,避免它们相互削弱对方:硅谷的自由市场式的创新文化以及华盛顿制定每个人必须遵守的条款的能力。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建立欧洲式那么稳固的稳定性,却不会把我们拘束到欧洲那不足的创新水平。如果事实证明真的要一个诺贝尔式的突破才能够拯救我们的地球,那么20世纪80年代那个清洁能源自由的起起落落可能会更加的被看好一点。真的,还有谁能够创造这么迅速的改变?这么想可能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是阻止气候变化最后、最好的希望很有可能是曾经在这一行做的那么拙劣的国家。
1 - 13 of 13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