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制度,经济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田奇庄:脚长了,鞋不换行吗? - 中国报道周刊 - 0 views

  • 按照这样的逻辑,人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就非常明确了——那就是脚与鞋的关系——要以脚为本,而不能以鞋为本。应该改革、改造的是社会制度,使之适应和满足公众需要。不能让天下人“穿小鞋”——受困于制度;更不能让天下人“裹小脚”——受罪于制度。
  • 当年毛澤東削足适履,把苏联的鞋硬套到中国的脚上。一曰计划经济,二曰民主集中制。计划经济如今已经被市场经济取代,民主集中制依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
  • 改革开放之初,经改、政改两条腿本应同步前进。另人惋惜的是,经改长足发展,政改却长期滞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每当社会各界提出政改要求,官方便以西方社会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予以驳斥,强调全盘西化会造成社会动乱。他们认为,西方民主制度的“大鞋”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小脚”,照搬照抄殆害无穷。
isaac Mao

[经济脉搏] 巴西:是金子总会发光-华尔街日报 - 0 views

  • 4月30日,巴西在发展之路上再次添砖加瓦,华尔街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s)将巴西的债务上调至“投资级”,巴西也因此成为金砖四国中最后一个获此金字招牌的国家。巴西人欣喜若狂,指出就在巴西23年的民主制度日益巩固之际,该国经济也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革。在金砖四国中,只有印度堪与巴西媲美。
  • 墨西哥亿万富豪理查德•萨里纳斯(Ricardo Salinas)近日闪电造访曾经以贫穷闻名、而今业已经济起飞的巴西东北部,计划面向低收入人群推出连锁银行服务。
  • 美国铝业(Alcoa)的拉美总裁富兰克林•费德(Franklin Feder)说,从投资安全的角度而言,巴西比那种一夜之间就可能天翻地覆的独裁体制要好得多。美国铝业在巴西投资了20亿美元用于开发水电、矿业和冶炼项目,这是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最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费德说,巴西式民主制度下的决策速度每天都令他们倍感沮丧。大量繁文缛节使美国铝业在亚马逊的一个水电合资企业的牌照申请和建设过程已经花了10年时间,预计还要等到2010年至2011年才能投产。
  • ...7 more annotations...
  • 巴西没有中国和印度那样高的存款率和投资率。但巴西所达到的发展阶段比中国和印度更为成熟,人口城市化率更高,人均收入也更高,因此短期内实现大幅跨越的可能性也较小。
  • 巴西的纳税人并没有在教育等领域获得太多的福利。在一份标准化科学考试中,巴西15岁孩子比俄罗斯的同龄人得分约低20%。
  • 菲亚特公司(Fiat S.p.A)驻拉美总裁贝里尼(Cledorvino Belini)说,这些计划促进了从下而上的经济变革的发生;人们买更多的面包,面包房买了电视,而卖电视的人买了皮卡,如此形成一个消费链条。
  • 很多投资者被巴西消费者阶层的提升和多样化所吸引。巴西的高端购物者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一样热衷与整形手术;圣保罗时尚社区Jardins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门店是该公司在全球业绩最好的门店之一。但是与从前真正不同的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中端市场正在出现。智利公司Masisa的巴西业务负责人希尔曼(Jorge Hillman)说,人人都在追逐规模更大的中端市场。Masisa目前正在修建一座造价1.3亿美元的工厂,用来为快速发展的家私市场生产刨花板。
  • 巴西财政部长曼特加(Guido Mantega)还宣布了一项1,250亿美元的产业新计划,通过减税、提供风险投资等激励方式刺激出口,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 然而不知不觉中,巴西经济渐渐开始向人们呈现出新的面貌。除了在农业和自然资源领域已然成为全球重量级国家之外,如今巴西又多了一重优势:坚挺的货币。这反过来又让巴西实现了30年来最快的经济增长,引得大量外国投资者慕名而来,巴西也为萎靡不振的全球经济注入了能量与活力。
  •  
    未来中国的风险系数远远大于那些民主国家
number5

情书 » 新自由主义的两种命运 - 0 views

  • 新自由主义只是经济政策,而政策不能代替制度。经济政策就像一条鱼,能不能养好,除了取决于鱼本身的生命力,还要取决于鱼塘里的水质,而影响这个水质的因素,包括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人口构成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当一个国家引进自由经济制度的时候,还需要在政治法律福利方面做配套改革,否则再好的“鱼”也可能被养死。
  • 但如果因为一个药方没能包治百病,就把它说得一文不值,就不知道是开药的幼稚,还是吃药的幼稚了.
number5

怀念那个无政府主义者 - 0 views

  • 按照官方说法,毛的“五七指示”描述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消灭工农、城乡、脑力和体力三大差别的社会,本质上说,毛希望建立一个消灭了人类社会分工的社会。不过,社会不断分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和表现。因此,毛的同情者和怀念者哪怕可以找一万条理由为毛辩护,哪怕都是事实,有毛本人的世界观是反人类文明这一条,否定毛就完全足够了。
  • 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最高的记录,是英明伟大的斯大林同志创造的,它高到完全是不可能被打破的,当然,如果今天的中国采取更进一步的有力措施,譬如,只给工人发放刚好不至于饿死的黑面包,同时又可以动用KGB,把迟到的、偷东西的、早退的、散布不满消息的工人流放或者干脆枪毙。相信中国也可以创造斯大林时代的经济奇迹。若只为追求GDP,其实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最优越的制度显然是奴隶制或“古拉格”制度。如果斯大林时代也有今天一样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相信苏联古拉格血汗工厂可以更早地在低端产品市场上横扫世界。如果今天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罪恶可以原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原谅斯大林时代的罪恶?如果今天中国经济奇迹可以持续,斯大林体制的奇迹为什么不可持续?
  • 尤其吊诡的是,毛关于民主,有一大堆非常美妙的口号,它们还正好符合今天老百姓的渴盼。是的,在今天CCTV们的努力下,西方民主自由这个抽象的词汇,在许多老百姓眼中,成了一种贬义和值得警惕的东西,看到民主这个词,他们会产生台湾的议会里打架斗殴以及苏东的国家分裂战火熊熊的视觉联想,自由这个词容易产生吸毒性乱和社会无序的视觉联想。尽管如此,今天的老百姓在涉及自身十公里之内的公共事务,判断是非的价值观其实是朴素的民主观念,而个人生活方式,判断是非的价值观,其实是朴素的个人自由。关于“普世价值”之争,讨伐“普世价值”说的司马南,最后将军的那篇文章说得最有道理:胡温嘴巴也说过肯定“普世价值”内容的话,但他们心里并不承认。与那些称胡温也肯定普世价值而拉着虎皮做大旗的人相比,司马南才是那个说出皇帝其实什么也没穿的孩子,而司马南的真话也说明,“普世价值”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胡温都不敢口头否定。
isaac Mao

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 | 里奥 * 霍恩 - 中外对话 - 0 views

  • 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国的成就,其过去三十年的经济表现在可比的增长阶段实际上还不如其东亚近邻(日本和韩国)。鉴于初始条件和政策的相似性,这并 不奇怪(例如:教育起点高、土地改革、以出口为导向、国家选择性扶持关键的工业领域、高储蓄、训练有素并且充足的劳动力等等)。
  • 中国的经验有多少可以或者应该输出值得怀疑。“经济自由加政治镇压”是对“中国模式”十分普遍的概述。认为这会为威权政体制定蓝图的建议是具有误导 性的,也是危险的。相对的文化趋同,将长治久安和维持社会和谐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价值体系,为经济自由优先于政治自由的社会契约提供了支撑。
  • 同样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人人都感到吃惊,包括邓小平(他本人承认)。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提供就业(1993年占所有农村就业的58%),为本地公共产品筹措资金,同时还刺激了农村信用制度的发展。
isaac Mao

袁伟时:批判普世价值是没文化的表现 - 0 views

  • 有些人肆意批判普世价值;那是愚蠢,是知识不足的愚蠢!刚才说的体现普世价值的联合国三个人权文件,中国政府是签了字的。如果官员发表批判普世价值的言论,对中国形象的伤害太大了。
  •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怎样适应这个世界潮流,为中国人谋取最大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谋取最大利益,不是说耀武扬威高喊什么爱国主义,不是靠人多势众,而是看你愿不愿不断改革落后的制度,你能不能促进生产力最好发展,你能不能令公民的权利得到最好保障。
  • ...3 more annotations...
  • 20世纪中国,比较成熟的知识分子群体是胡适及其追随者。要是说老一辈的思想家因脱离中国专制文化的母体未久而有种种缺陷,理应获得人们的同情和惋惜的话,时下反自由主义的那帮人,则实在不敢恭维。广东人称西学、中学两头都不通的人为“竹篂(竹筒)仔”,准确生动刻画了此辈的形象。
  • 知识阶层中仍然有一些人尚未懂得,西方非主流文化中的极端思潮在其诞生地有挑剔、净化主流文化之功,传入东方蜕变为主流,会引发巨大祸害。任何国家要摆脱不发达状态,提高人民福祉,必须融入世界一体化的洪流。有些吃过几天洋面包的学人没有受到足够的通识教育,应该补习世界和中国近代史。
  • 为什么我总是那么乐观?我深信人性;或者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独立宣言》说的“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 不可转让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其实都是人性。自由、平等带来快乐;没有人生来就爱当奴隶,当奴才。三纲和计划经济制度培育出奴性,靠的是在暴力支撑下的闭关锁国。一旦接触外部世界,享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某些自由,生命的威胁减少,生活开始改善,人性的复苏便势不可挡。一股巨大的要求自由和幸福的潜流已在中国形成,它会在各个领域逐步冲决一切网罗。为此必须逐步建立保障公民自由权和其他公民权利的制度——法治、民主、宪政,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过程是长期和曲折的,但要回到官长控制一切的时代肯定不可能了。
arden dzx

中国外交的思考与前瞻 - 0 views

  • 根本上讲,判定对美政策,主要困难不是功能性的、操作部门的或谈判层面的,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美国国内以三权分立为代表的政治体制的优劣长短,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美国新自由主义制度霸权(经常被经济学家说成是“华盛顿共识”的东西,其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的影响大小,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美元和美国经济的盛衰周期,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美国行政当局、国会等看上去最关键的决策机构与美国矛盾而多元的社会政治体系之间的复杂联系等等更深层次、更不好定义的东西。诸如此类的难题,表面上看是对超级大国美国的不同侧面的分析研究,实质上是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综合探索,是对当今世界所处时代之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另类表述或概括。这中间,尽管有强烈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经贸和安全利益的要求,我们的研究者可能包含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但研究工作本身容不得感情用事、偏离理性和客观事实。
number5

BBC 中文网 | 时事专题 | Pundit Commentary | 在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背后 - 0 views

  • 一是以民族主义为新的意识形态纽带,把大国外交和大国崛起的官方口号与反美反日反台独捆绑在一起。与此同时,引导整个社会向皇权时代回归,伟大的帝王与伟大的盛世变成大众文化的主旋律。
  • 二是向"一切向钱看"的原始资本主义的突进,中共鼓励发财致富,整体性政党之利益分化为派别利益,整体性国家利益分化为特权集团利益,集团利益又最终量化为权贵家族及个人德利益。
  • 三是放纵物质上的奢侈消费和文化上的轻浮调笑。
  • ...3 more annotations...
  • 四是在政治上严禁一切政治异见,特别是对有组织的民间挑战更为严厉。
  • 五是对知识精英进行利益赎买。六四后,中共对在八九运动起到巨大作用的知识精英,先以血腥镇压恐吓之,继而以利益诱惑之,很快就将知识界变成了屁股决定脑袋的犬儒。
  • 在这样的"经济奇迹"背后,是制度腐败的奇迹、社会不公的奇迹、道德沦丧的奇迹、挥霍未来的奇迹,不仅是经济成本和人权成本极为高昂的奇迹,更是社会综合成本难以估量的奇迹。
isaac Mao

盗版岂能有理 : 薛兆丰 - 0 views

  • 这个理由站不住脚。街上的奔驰轿车,其发动机原理是共享的,但谁也不能就此要求共享别人的轿车。当然,你利用人类共享的知识,自行制造一款汽车,就另当别论。书店里卖的书,是由汉字、阿拉伯数字和西文字母组成的,我们不能说语言文字是共享的,所以书店里的书就应该拿来共享。
    • isaac Mao
       
      拿不完备的版权法律来解释不完备的侵权行为,这可不是什么有见地
  •  
    这种制度并非合理的Pattern
arden dzx

《江泽民传》作者再出新书 习近平等120余高官接受采访 - 0 views

  •   “中国‘宗教’这个词的本义和西方不同。”叶小文解释说,“西方叫‘religion’,确实有信仰和精神的意思。而中国的‘宗教’里,‘宗’是祖宗的宗,‘教’是教化的教,合起来就是以传统的好的东西来教化。”
  • 《望东方周刊》:对于中国的政治,你在书中肯定地指出,“现在以及不远的将来,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仍是最佳的选择。不切实际的民主制,会将资源转变为政治上的无休止的争论,从而牺牲中长期的经济与社会收益”。那么,面对社会结构的日益多元和复杂化,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要维持一党执政的局面,最需要破解的挑战是什么?对于中国政治的下一步改革,你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   库恩:有三个目标需要同时达到:在困难的国际环境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中国各区域和各领域内重新平衡经济利益(如城乡之间,内陆和沿海地区之间);以及维持政治改革的发展,以使人民感觉获得更多权利。   对我而言,在政治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透明度”。我赞赏胡锦涛主席承认透明度的重要性和提高透明度的巨大政治勇气。确实,正如李源潮部长在与我的对话中所阐述的那样,“透明”可能是政治改革中最为重要的驱动力。中国各级政府都应该提高透明度。我认为,从真正民主的构成要素来说,透明度远比多党制重要。对于西方来说,这种话可能会被看作是“异端学说”。但是,相比一个没有透明度的多党制,一个拥有很高透明度的单一政党制度更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透明度能真正造福于人民。
isaac Mao

读《谎言帝国》 - 0 views

  • 因为我之于印度,仅是 个过客,往好的看可以学习,而与中国无关的弊病,我无暇多谈。如果印度是我的祖国,我必将花费心血批评其不利于民生的种种,以求祖国的更快进步。倘若用这 个尺度来评价索尔孟先生,那他无疑是把中国当成祖国来爱的外国人。
  • 遍及中国经济各 个领域,指出中国经济模式的长期隐性及其危险性,进一步揭穿"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幻影。
  • "谎言帝国"里众所周知的秘密是执政党没有合法性。一个非法的利益集团,以自诩执政党的面目,用各种手段, 控制着泱泱大国的国民,攫取巨额利益,打击一切异己,确保自己的非法统治。没有人不知道这就是独裁,然而,是谁在说:"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又是谁 的谎言:"这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人民从来没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国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是被强加的。如果有一个选择的 机会,我们会选更好的。
  • ...2 more annotations...
  • 中国的农村凋敝了,8亿多的农民在苦苦挣扎。和"旧社会"不同,以前有执政党 所称呼的"三座大山"压迫,现在中国农村的凋敝和农民们的贫困,来自中国制度及其官员们的全方位榨取,以至于,农民们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很迷惘:是贪官污 吏用苛捐杂税掠夺了他们的收入?是"暴富者"掠夺了他们的土地、健康和青春劳力?是黑心工厂污染了他们美丽的家园?是黑社会村霸抢走了他们的财富?贪官污 吏、暴富者、黑心工厂、黑社会又是谁?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找回公正并弥补损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访请愿,结果却事与愿违,公道越追越远,经历了满怀希 望、屡屡失望、最终绝望的三部曲。
  • 我想起"民间防艾第一人"80岁的老人高耀洁医生,她一有机会便对大学生说:将来你们,一不要说假话,二不要办假事,三不要造假货。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做到这三点,我们自己便能打破帝国的谎言幻境,恢复正常中国的生活。
shi zhao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等问题答记者问 - 0 views

  • 问:国际奥委会的有关官员说,20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互联网必须全面开放,取消对网络的审查制度。中国在奥运会期间是否会取消对网络的审查制度,全面开放互联网?
  • 在奥运会期间我们会按照我们的申奥承诺,按照奥林匹克的惯例,为各国参加奥运会和采访奥运会的人士提供便利。
  • 问:关于网络问题。网民在中国还不能顺利访问一些外国媒体网站,这些网站奥运期间能否开放?
  • ...3 more annotations...
  • 我们对互联网的政策是清楚的。至于一些网站目前在中国浏览有障碍,主要是因为他们传播了一些中国法律所禁止的内容。这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是正常的事。
  • 问:什么样的信息是不合法被限制的呢?     答:对于哪些网上的行为是受禁止的,中国的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各国的法律对互联网的管理也都有相应规定。中国对互联网所采取的措施与国际通行的做法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 问:关于抵制奥运会开幕式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立场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现在反对以政治理由抵制奥运会,那中国为什么在1980年未参加莫斯科奥运会?     答: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体育盛事,我们反对抵制奥运会。
isaac Mao

丁子霖:继续天安门母亲的抗争 - 0 views

  • 网站刚开通时,中国大陆的网友可以登录,但是没有过几个小时就被当局封锁了。
  • 网站刚开通时,中国大陆的网友可以登录,但是没有过几个小时就被当局封锁了。 丁子霖说,"我们认为这个网站的建立对天安门母亲这个群体的继续抗争以及推动政府与我们对话都是有正面和积极作用的,所以我们不怕中国当局封我们的网站。我们要把我们的经历和诉求留在人间,留给历史,历史是封杀不住的。"
  • "这次汶川的地震即是天灾,也是人祸。经济是发展了,但是制度下的一些人祸不是靠你经济发展的素质,也不是靠从国外得到具有巨大诱惑力的订单所能解决的。"
  • ...1 more annotation...
evawoo

多难兴邦与制度建设-财经观察-《财经网》 - 0 views

  • 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如今的汶川大地震,都显示出既有机制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现行高度军事化的救灾模式之有效性值得肯定,但也必须看到其中的不足。同样值得警惕的是,无论如何,不应将强有力的政府简化为“大政府”,甚至因此缅怀命令经济的“优越性”。
  • 答案越来越清晰:中国需要一个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权力与责任明晰的、落实到专门机构、中央与地方分工明确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 这一体系当能对巨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需要统一管理,需要科学对待,需要成本投入,尤其需要法治意义上的公开透明。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范畴远比“预报”或预测广泛,其核心内涵是风险识别和信息共享。
isaac Mao

[经典重温](1996.08.23)缺粮说-张五常作品-搜狐博客 - 0 views

  • 认为今后(大概是十年之后吧)世界会缺粮——以较正确的经济观点说,粮食与其它物品的相对价格会增加,而这增加相当厉害。世界和平,人口不断上升还在其次。最重要的因素,是近八年来举世的共产制度溃不成军,一窝蜂地走资去也。又因为这发展增加了国际上的生产竞争,迫使好些此前像印度那样管制贪污而弄至民不聊生的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
Clement Chen

20081125政府信息公开受阻"第33条"-民主与法制日报 - 0 views

  • 《条例》出台前,也曾有法官问周汉华,能不能将“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错开时间搞,“实际上他们也是想先搞‘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往后拖拖,这样可以多一些准备时间。”周汉华说。
    • Clement Chen
       
      法官立场
  • 许志永认为,一种理解方式是:“政府不公开信息,或者你去申请信息公开,政府不搭理你,你可以投诉,不能起诉;不过,一旦政府选择信息公开,而这些公开的信息又侵犯到相对方的合法权益,才可起诉。” “按照这种理解,最匪夷所思的地方还在于,在政府决定信息公开的情况下,申请者不能去起诉,只有相对方,那个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信息公开’遭受到侵犯的人,才可以去起诉。”许志永说。 “这种理解,包括现实生活中按照这种理解的实践,将绝大部分‘信息公开’案挡在了法院大门之外。”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官告诉记者。 “这样下去,几乎所有申请‘信息公开’的行为,都不可诉。”许志永告诉记者,之前的大部分法院,对于“信息公开”案不予以立案,几乎都是援引该款,并且以上述理解为由,告知申请人,“只能投诉,不能起诉”。
    • Clement Chen
       
      法律解释上的分歧--保守解释
  • 早在2007年5月20日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培训会上,时任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就有提及:“ 在信息公开的救济上,通常是先行政救济……并力求把冲突和矛盾化解在行政系统内部,尽量避免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簿公堂,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法院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政府的形象。”
    • Clement Chen
       
      监督者立场
  • ...19 more annotations...
  • “我们自己就能有感受,比方说,你电脑用了三五年,我问你,你电脑里都存了什么东西,你可能自己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你从网上下载东西,下载一遍,下载两遍,下载三遍,你存的过程中就可能不知道存哪儿去了?”周汉华认为,有的时候,政府可能真的不知道信息“应该到哪儿去找”,当然也不想信息“不存在”的事情闹到法院。 “当然,有些情况下,也不排除政府就是为了掩盖,为了拖延,故意不给你。”周汉华说。
    • Clement Chen
       
      起草者立场
  • “从广义上解释,33条第一款并没有说不能起诉,第二款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自然也可以起诉。”许志永说。
    • Clement Chen
       
      解释上的分歧--立法者原意解释
  • 8月25日,公盟致信最高人民法院,建议对《条例》第33条作出司法解释。
    • Clement Chen
       
      ngo推动
  • “据我所知,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拟定司法解释。”许志永告诉记者。而另据媒体报道,《条例》施行两个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过一次研讨会。该会上,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李广宇透露:“最高法院已经委托上海高院在作调研,《条例》司法解释第一稿已经出炉。”
    • Clement Chen
       
      最高院立场
  • 《条例》实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湖南省汝城县5位市民,向县政府申请公开“原县自来水公司改制情况的调查报告 ”的信息,遭当场拒绝,理由是:“政府调查报告不属信息公开的范围。”
  • 几个月前,四季青镇居民朱福祥也曾就拆迁之事申请过信息公开,未果。之后,朱满怀信心地向海淀法院起诉,得到的结果却是“不予受理”。
  • “为什么不受理?”朱福祥一脸疑惑,他找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其中第33条第二款写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发生这种结果,是因为在理解上存在偏差。许多法院对第33条的理解,还局限在字面上。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产生歧义。”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公盟研究员许志永告诉记者。
  • 区别只在于,数个月后,类似的诉讼,海淀法院已经开始受理。 “该案是一个极好的开端。”许志永表示,过去海淀法院驳回过多起类似案件,在他所在的研究机构公盟,记录在案的就有好几起,都是“不予受理”。“不过现在开始受理了”,尽管诉讼结果还得等待,“这已经是一个进步”。
  • 民权团体公盟认为《条例》第33条存在“非常关键的歧义”,理解上的偏差将绝大部分政府信息公开案挡在了法院大门之外。
  •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的调查,截至8月底,某直辖市两级政府收到的申请信息公开的数量为1080 条,其中,得到满意答复的占到50.8%;有17%的申请被告知信息不存在;21.3%的申请被告知为“非本行政机关掌握的信息”;另外5.7%的申请被要求“补正手续”;明确告知申请人信息不予公开的占到4.5%。
    • Clement Chen
       
      统计数据
  • 根据马怀德提供的数据,自《条例》施行后5个月内,该市因申请政府信息引发的复议案件只有7起,而因为对复议不服,或者直接对政府的处理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只有3起。
    • Clement Chen
       
      统计数据
  • 崔凤燕足够幸运,该案一经提交,法院即予以受理。
  • 兰靖远、朱福祥、崔凤燕等人已经能将这部只有38条的《条例》许多条款倒背如流。在7月份由公盟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许志永介绍朱福祥时,称他“自学法律成才”。
  • 兴奋地发现,《条例》出台后,似乎为征地、拆迁纠纷找到了一个进入法院解决的突破口。按照相关规定,之前这两种纠纷只能在政府解决,法院一律不管,“现在依据《条例》,也能进法院了”。
  • 社科院研究员周汉华认为遇到这样的境况“并不奇怪”。在7月份那次研讨会上,周汉华将美国与英国的信息自由法拿来与中国作对比,“美国1966年就制定了信息自由法,但是,直到1974年,这个法基本上没多大用处,带来的冲击太大,官员观念、制度的准备跟不上。而英国2000年信息自由法刚通过时,也暂时只局限在‘主动公开’这一块,‘依申请公开’是在5年之后才实施,他们觉得,一开始就搞依申请公开,困难太大。”
    • Clement Chen
       
      起草者立场
  • 四季青镇政府给他的不公开信息理由,“涉及第三方利益”,一度令兰靖远哭笑不得:“我的土地,怎么就牵涉到了第三方利益?”
  • 原本绝大部分应当受理的“信息公开”案,实践中情形却是多数“诉讼不立案”。这些,在许志永看来,是因为有《条例》第33条的存在,才使得是否受理变得模糊不清。
  • 其实,暂不论该种理解正确与否,仅是存在的现状,就从侧面反应出“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对“信息公开”诉诸法院的审慎态度。
    • Clement Chen
       
      法官立场
  • 对此,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郭玉闪则表示不太认可,他认为政府完全具有“信息公开”的能力,不仅有这个能力,“有些政府还有能力将信息卖给商家,我们经常收到的垃圾短信,可能就是相关部门泄露用户资料牟利”。 通过政府卖信息给商家这件事,郭玉闪觉得政府的信息收集工作“并非无章可循”。而在这种思维下,对第33条的理解,则会与之前的理解截然相反。
    • Clement Chen
       
      知识分子立场
arden dzx

奥运时评之九:触摸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 --奥运--人民网 - 0 views

  • 中国的历史、规模、乃至机遇,都使它看上去如此不同。人口最多的国家,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外汇储备最充裕的国家,第四大经济体,5000年文化传统,与西方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多重身份和特征,让中国显得格外“复杂”。要穿越各种障碍做自己的解读,去看清隐藏在这个城市或者国家表面下的骨骼,确实是一个挑战。    那些在奥运会期间走近中国的人,将用自己的目光找到一些答案。奥运会不仅是一场比赛,它还是一次机会,可以向人们展现好莱坞未能体现的中国的复杂和矛盾性。这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期待。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桑德施耐德说得好:“西方人对华观点和立场的多样性可以借此机会形成一种符合实际的看法。这包括现实地对待中国的发展”
  •  
    作者卢新宁据查乃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
shi zhao

科学网-就北京车辆限行制度与云游僧人探讨 - 0 views

  • 凡是采取经济手段来限制权利的,总是限制穷人的权利。
  • 政府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因此,政府应当首先约束自己,首先限制自己,首先设计不损害纳税人利益的办法,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能不得不采取损害部分纳税人利益的办法。
blt-fqx

冉云飞:中国有不纳税的人吗? - 中国报道周刊 - 0 views

  • 一:所有人都是纳税人,任何人都不例外。大家都应该享受作为纳税人的诸种权利,如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二:纳税与光荣无关。纳税是一种公民义务,与光荣与否无关,只与我的利益有关。任何一种用光荣来混淆政府收了纳税人的钱后应负之责,都是一种忽悠。   三:商品应该价税分开,明确标明,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即购物时,应该让消费者知晓商品价格和税价各为几何?总价是多少,以便让民众时常知道自己是纳税人。   四:应该把纳税人權利与义务对等的知识编入中小学课本中,作为公民课本之一,让人们从小都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不是藉此不让他们知道,进而忽悠他们的利益。   五:政府是纳税人养的,所有官员都是纳税人所养,为每个纳税人服好务,是他们应尽的本职工作。我们先且不说“无代表不纳税”的权利,但我们应该知道政府并不高尚,如抗震救灾中尽了点应做的本职工作,就开足马力自我表扬,这是对纳税人權利的糟塌与糊弄。何况他们所做的许多工作连尽本份都没有做到,更不用说做得多么好。   六:没有谁是共產黨和政府养的。有不少人振振有辞,说我们是共產黨养的,你拿共產黨的钱还骂共產黨。这完全是不长脑子混淆视听的愚民说法。公务员不是共產黨和政府所养,更不用说普通民众。公务员包括警察、军人都是纳税人养的。所以军队若不国家化而只是黨派利益的维护者,这就是对纳税人最大的损害。   七:税收征收应该依法行事。最近为了因应经济放缓和CPI冲高,减轻企业的压力,把一些行政规章性收费取消,这是非常应该的。事实上,政府除了依法收税外,不应该在此之外收受任何行业和部门收费。而开征税收,开何种税种,税率多少,范围多宽,这些都应该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解决,不能领导拍板,税收部门暗箱操作。凡是不经广泛讨论和利益博弈,并且不合法的收费包括税收,民众都应该有权拒绝。   八:税收使用应该公开透明。财政预算和税收使用,都应该及时公布,让民众随时都能知晓,并经受各方面的审核。税收使用的不公开导致纳税人權利大规模的受损。这几年疯狂增长的税款,由于监管不力,使用不透明,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败,给民众带来无穷无尽的困苦,也给整个社会带来汹涌澎湃的官民冲突。政府和整个社会的有识之士,应该深以为虑,并切实推进政治制度的改革,让民众真正能享受到自己的权利,否则任何忽悠只会一时得逞,却最终会给整个社会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和动荡。
fd cn

十月革命的历史教训/ 谭天荣 - 五柳村文存 - 歪酷博客 Ycool Blog - 0 views

  • 内容摘要: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到了他们的晚年,特别是恩格斯,转而强调“和平过渡”。不论这种转变从策略的角度来看多么重要,它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一般原理:“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改变的只是这一原理的“实际运用”,而这种实际应用本来就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布朗基主义”的修正。但列宁主义的要害不是片面地坚持“暴力革命”,固执地反对“和平过渡”,而是把《共产党宣言》中的命题“运动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制问题”修改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在1917年的俄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远没有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因此十月革命根本就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的历史教训是:如果在新的生产关系生存的物质条件尚未成熟时,革命领袖和革命政党就已经夺取了政权,那么,不论他们是多么坚定的革命者,一旦执政,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志充当了被他们镇压的反革命的遗嘱执行人。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的实现,而这一革命的结局却是“皇权专制主义”在俄国复辟,这一事实彻底地驳倒了“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的论点。 然而,即使是在“皇权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的俄国,新沙皇斯大林也不可能完全复辟“皇权专制主义”。在这里,一种伴随着皇权却与皇权相对抗的新力量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生成了: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以后,就成了新的贵族,新的“统治阶级”。如果说斯大林力求把国家变成“完全独立的东西”,那么布尔什维克就试图使国家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这就形成了“斯大林时代”的基本矛盾:新沙皇与新贵族的矛盾,或者说,革命领袖与革命政党的矛盾。斯大林的大清洗,就是这种矛盾表现方式。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也是革命领袖与革命政党的矛盾的表现,不过发生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国度,采取了另一种方式。 如果说19世纪的秘密是无产阶级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那么20世纪的秘密就是古老的城乡对立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背景下日益显露出来,最终喧宾夺主,成了一个时代的主旋律。 关键词:谢韬;《共产党宣言》;暴力革命;和平过渡;马克思与恩格斯;十月革命;革命的遗嘱;列宁主义;布朗基主义
  •  
    百无一用的书生争议,但反应了共产主义的动态
1 - 20 of 23 Nex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