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ocean wu

内容营销在SEO方面的理论优势与不足 - 点石互动 - 0 views

  • 内容营销在链接方面的优势 与传统的交换链接等方式相比,倚托内容、文章来进行网站链接建设至少在理论上具有如下优势: 通过内容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链接与更权威的链接:许多网站并不接受交换链接的方式,或者对希望交换链接的网站具有诸多的要求,尤其对同领域内的权威网站而言可能更加挑剔,不管承认与否,大多数网站,特别在初建期间,想要得到他们的链接是相当困难的。而原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独特内容则可以让我们简单地实现这一点。 通过内容获得的链接是单向的,价值更高:与交换链接相比,通过内容获得的链接是单向的,这点很容易理解,依照约定俗成的规范,转载网站在使用我们的内容时需注明出处并链接至我们的网站,而我们则没有必要链接至他们,除非其网站上存在我们也感兴趣的内容。而在主流的SEO理论中,单向链接无疑更有价值。——当然,这么做并不是否定通过交换而获得的双向链接的价值,只是其价值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SEO的最终效果存在一定的疑问。 出现在正文中的链接价值更高,同时,用户点击率也更高:大多数网站往往将“友情链接”或“交换链接”置于单独的页面,内含为数众多的链接,一般而言,这样链接的价值在相当程度上被稀释,而网站的访问用户,相对而言,可能根本不会去查看某个网站的“链接”页,点击、访问的机率很小。而在正文中的链接,数量一般不会太多,也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 获得链接的速度更快:一般对交换链接而言,需要网站建设者通过E-mail或其他方式与对方网站联系,往往需要一个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周期,而通过内容、文章,链接可以即时出现在对方网站中。 内容可让网站获得深层页面的链接:交换链接一般只能获得链向网站首页的链接,而通过内容,有可能得到链向内容页面的链接,相对而言,深层页面的链接将更有价值,不仅能够保证页面被搜索引擎的索引、收录,对最终的排名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内容营销”在SEO方面的负面影响 当然,任何策略都有着两面性,当网站的内容被其他网站使用时,即使其提供了注明原始出处的链接,也存在着某些对SEO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方面: 搜索引擎中的重复内容(Duplicate Content):这是无法避免的,同样的内容出现在自己的网站与转载网站上,不仅可能会让搜索引擎无法找到内容真正的原始出处,也会分流访问量、可能获得的链接以及损及高质量内容本应获得的权威度; 链接的Anchor Text不可控:当别的网站转载内容时,其所提供的链接有可能使用网站名称、内容标题、其他任何其能想到的文字甚至url作为Anthor Text,这点内容原创网站往往是无法控制的。这至少在SEO方面存在两个问题,1、当大量的链接使用网站名称作为Anthor Text——这种情况应该极为普遍——至少会在Google中带来相当严重的不利影响:Google对使用同样Anthor Text的大量链接往往会降值处理;2、参差不齐的Anthor Text,往往导致网站无法针对选定的关键词进行最佳的优化。 
ocean wu

用户体验与产品管理(完整版)_深耕·生根 - 0 views

  • 第一章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E)专业人员正逐渐从商业角度对他们的工作感兴趣,在他们的核心观念中,UE的重点是理解用户需求并创建有用和易用的产品来表达这种需求。 UE人员常常在他们的研究、设计和创意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时感到非常失落。差不多每个UE人员都有过与那些尽管缺少交互方面的需求和流程的知识,却根据他们的感觉或毫无道理的看法来驳回一个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设计的领导者打交道的糟糕经历。 很多UE人员逐渐意识到他们有经验和洞察力来运用权威性并在帮助构建的产品中发挥更大影响力,产品管理人员也对这些希望扩大影响以保证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顺利进行的交互设计师、信息架构师和易用性工程师等有了更多的兴趣。 对很多UE实践者而言,成为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 PM)是一个合理的转换,因为两者往往需要类似的技能,特点和能力。此外产品管理是很多组织共有的角色,向这样一个已存在的角色过渡是较为容易的,只是信息架构师或交互设计师如果选择用这种直接方式来影响产品的话,他们还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 PM是什么? 传统意义上PM就是一个产品的主管,为了方便讨论,我们这里将产品定义为软件、网站、网络应用、局域网或技术产品。 作为一名领导者,PM将对整个产品的成功负责,这其中包括用户体验。对技术产品而言,用户体验是产品成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然还包括其他方面,像产品的销售、技术、法律、商业模式、定位、品牌和营销等。 PM应该扮演一个领导者而非独裁者的形象,才能保证产品的成功,并得到各方的支持。像总统会与负责防务、交通、农业等的官员共事一样,PM团队也包括营销、技术、财务和其他领域的人。与票选民主不同,PM对用户和客户负责,通过收入、利润、用途和其他市场驱动因素来实行决定民主。 产品管理中涉及的各项任务和领域使得PM必须精通业务的方方面面。
  • PM的职责 PM的基本职责是理解市场并推动适应市场的产品开发,由于UE人员往往已经熟悉了设计的用户需求也具备相应市场知识,因此他们具有成为优秀PM的潜质。 PM还有如下一些较高层次的职责: • 建立产品策略,重点是对产品的未来有长远和有说服力的眼光。 • 将策略转化为产品路线,有了清晰的远景和策略后,PM就要与管理层一起确认并执行策略。 • 撰写支持商业策略和市场需要的需求书,确定主要路线,然后细化特定的可执行的需求。 • 确定以合适的顺序,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适的功能特性(features),以客户价值和市场的关联程度来划分这些特性。 • 确定与市场间有适当的沟通渠道,以合适的方式向合适的人发送合适的消息,并确认客户已了解到他们的产品。
  • ...8 more annotations...
  • 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的差异 尽管PM的职责很广也很有战略性,他们还需要负责在战术层面具化他们的战略。在一些细节上,PM可能存在与UE人员重叠的问题。正如Johathan Korman写道: 当我向那些不了解"交互设计"的人们描述我是做什么的时候,首先我说:"我观察用户的需要,确定哪类产品最适合他们,然后制定关于这个产品的行为规范,以此推动开发团队的工作。"人们常常回应说: 在我的组织里,我们管这个叫"PM"。 乍一看,用户体验的角色和产品管理惊人的相似。然而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产品管理和用户体验在职责、重点和依赖度上是有区别的。 职责: PM负责整体成功,而UE人员负责界面设计使之满足用户需求并易于使用。UE人员同样应该像销售、营销、工程人员那样关注整体的成功,尽管并不负责这些方面。 重点: 当UE人员聚焦在界面与产品体验之时,PM会从市场整体反馈、特定市场规划、竞争力、技术、收益与损耗以及可调用的资源等方面来审视这些界面与产品体验。 依赖: 信息架构师(IA)、图形设计师、易用性专员等主要精力集中在界面上,他们需要依赖自身或类似角色的其他人一起来完成工作。PM则坚定地要求他人能执行其产品策略,他们更多地需要融合一些微妙的产品目标、策略、影响力、坚定和公平的决策等因素,这些要求多甚于UE人员。 或许Johathan Korman最好地诠释了PM与其他角色如UE之间的差异: PM负责产品应该做什么(What the product should do),而其他角色负责产品怎么做(How the product does that)。
  • 产品管理与用户体验的冲突 最常见的UE与PM间的冲突就发生在该产品应该做什么与产品该怎么做的讨论上,双方常常争论谁应该负责定义产品的特性与需求。PM感觉应该由他们负责,因为他们管理产品,但是UE人员感觉应该由他们负责,因为是他们在花时间直接与客户和用户打交道,研究用户需求。 最终由于PM对整个产品的成功负责,他们也就成了决定产品做什么的最后仲裁者。好的以市场为重点的PM应能理解市场背景和客户需求,并在第一手经验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合适的产品特性与功能。 然而UE人员常常对此非常光火,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更贴近客户和用户,理应负责产品的需求收集和定义。 好的PM应该象UE人员那样贴近自己的用户,否则就会脱离用户,只知道坐在办公室里开大会,让UE人员来做此类研究。 好的PM能深知用户体验这个角色并理解其重要性,重视他们的投入并利用他们的研究和建议来创造优秀的产品。正如总统需要从自己的内阁成员那里获得建议一样,PM也应该利用自己的"内阁成员" --- 用户体验、市场营销、技术等 --- 去做出决策。 从UE人员向PM角色的转换远不止去操作所有的界面设计,PM一项很重要也很有挑战的任务是负责确定产品的目标与策略,树立内在和外在的产品领导能力,创造商业模式及获得资本,从小事出发又能着眼大局,并协调市场、工程技术、财务、销售当然还有UE一起向成功迈进。 在第二章,我们将向你介绍迈向产品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你在UE岗位上不可以做而在PM角色上需要做的事情、成为PM你必须做哪些准备、UE背景的人成为PM后常有的缺陷等,来帮助你作出这种转变。
  • 第二章 在前一章中,我们勾勒了PM的职责、PM与UE人员的差异以及为什么两种角色之间会产生冲突等。 现在我们来介绍当UE人员成为PM后其思考重点、职责与挑战将会发生哪些改变,离开UE工作岗位后你将有哪些收获与损失以及如何为这种转变做准备等。 在你向PM的角色纵身一跃之时,最好清楚这次跳跃对自身的影响。
  • 作为UE人员不可以做而作为PM必须做的事情 成为PM后,你每天的工作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你必须运用你的全部知识投入到整个产品中。作为UE人员你也许能同样做到这一点,只是限于行政授权你未必需要和公司内的全部决策部门打交道,以下就是你的一些"新职责": 关注产品策略以及客户和终端用户的需求(这也是你做出转换决定的原因) 你必须长期地研究客户和用户,找出用户需求与商业目标的切合点,相应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利用它。从产品的整体上确定用户的焦点,不光是设计。 沟通、政策以及定价都必须整合成为"客户体验"的整体,过去我们常常对这些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成为PM后你就必须对关乎产品体验的方方面面负责了。 平衡各方力量 确保你的产品重点是客户和用户需求非常重要,但是其他方面同样值得关注,包括但不限于: • 销售目标 • 市场/品牌目标 • 技术趋势 • 文档管理 • 预算管理 • 市场趋势 • 竞争力 • 商业模式与回报 (可能的人员浮动、变局影响、价格杠杆等) 做好一款产品需要在商业目标、用户需求和市场效应之间进行一系列权衡,作为PM,你就必须在各方之间努力做好平衡。 推广产品 你必须同时在内部(包括销售、市场、管理层、开发者等)和外部(包括客户、用户、业界分析员和媒体)间取得支持。仅仅开发出一款好的产品还不够,你还必须让人们知道它,推广它带来的好处。 向组织中的其他产品提供策略投入 如果你是一间中型或大型公司的PM,在这个位置上你还需要影响其他产品。你也会与其他公司内的其他PM交流,思考公司的全部产品线,并将你的产品融合其中。 你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PM这个新角色会让你很有荣誉感和责权感,而且新头衔带给你的影响力可能会胜过其他,但它也是"带刺的玫瑰" --- 你同样必须应付挑战和压力。 作为PM,你的权力很有限 Guy Kawasaki形容PM是"一个背负全部职责却没有任何权力的人"。大部分为你的产品工作的人会向不同的管理层汇报,很少甚至没有人会直接受命于你。你必须梳理这些分散的资源,指导他们的工作 --- 尽管他们从各自的经理那里获得了不同的工作方向。
  • 你必须做出决定并对此负责,而不仅仅是建议 事实上你必须做出很多的决定并为此负责,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你的这些决定)。当然如果你的工作干的好,你可以向他们证明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明确解释你的原则,其他人也就不会显得焦急或轻视 --- 但这并不容易! UE出身的PM会发现所创建的体验也许不是对用户"最好"的体验,因为还需要考虑其他重要的因素(如管理层的需求、商业策略、商业模式等),让这些人理解作出这种或许有损用户,但最终有益于产品的决定往往需要时间。 你将经常处在利害分歧的中心 销售人员希望有不同的功能、开发人员将你制定的时间表往后推、财务人员需要新的后端功能、商业开发人员希望能为合作伙伴做一些产品调整、设计师希望更改一些功能的实现、用户希望增加一项你的竞争对手推出的新功能、管理层希望你的产品能与公司新产品进行整合... ... PM就处在这样不同的竞争中心,在一些公司中这样的处境是很不妙的。你必须调节好这些冲突的想法,制定相互之间的优先级以推动产品策略并保证皆大欢喜(至少不能让某个人动怒)。 成功的PM总是围绕着整体的目标和策略来平衡各方的要求,决定做哪些可以最大限度地支持这些目标。PM对目标与策略的理解越深,就越能做出权衡考量。有时候一点小的让步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有时候则需要更好地梳理目标。 管理层需要从你这里得到关于产品的信息 PM不只是产品开发团队的一员,你是整个产品的象征。无论你把事情做好了或搞砸了,也无论你是否真的能驾御局面,你都必须为此负责。 作为UE人员可以做而作为PM不可以做的事情 从UE岗位转换到PM岗位的人会对新职责感到兴奋和有挑战性,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失去一些UE工作的一些方面: PM不必插手过多细节 这是很多之前习惯过问小事的人面临的最艰难的挑战。作为PM很多具体的工作都可以委派给其他人来做,一个花费太多时间去处理细节问题的PM注定没有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 PM需要关注的是战略层而不是战术层。 PM并不追求尽善尽美和理论上的完美 有一个针对UE的笑话是UE人员经常回答问题的时候说"这个取决于…"。对PM来说,也许它确实取决于某件事情,但这并不要紧的。这并不是什么理论上应该发生的问题,而是在此情况下我们马上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做的问题。 你必须习惯够用即可的观念,作出在用户看来未必完美但在有限的资源下很受用的决定。
  • PM对产品的核心问题不只是建议 这一点和上面的有点背道而驰,UE实践者们提出建议,而PM需要制定策略、较高层面的用户体验、功能设置、市场规划、定价及其他方面。之所以又提到这一点,是希望促成你进行反省。如果你只是习惯建议或很难做决策,你也许不适合成为PM。 PM不是艺术家或专家型实践者 PM并不专注与产品的某个部分,而是知晓全局。他们有点类似船长或教练去驾御局面。在这个层面上,PM需要保障一起共事的人能将产品目标反映到方方面面,例如营销策略、界面设计、版权书写等。 由于不是专家,在各个方面进行调节是比较困难的,PM就必须在后面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如何领导其他专家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 从现在起更好地配合你的PM 如果知道"幕后"产品管理,你可能已经动心了。有一条捷径能帮助你开始: 从现在开始更紧密和有效地配合你的PM! 这个办法即使对那些并没有这方面特质、技能或只是想成为PM的人来说都是值得一试的。作为一名UE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其他角色的同事所面临的责任与挑战可以帮助你调整与他人共事的方式,并且最终使你变得更有价值、更受尊敬、更有影响力。 有UE背景的人在某些领域是能够很好地与PM相处的,有些办法能很好地帮助你探路,而无论你是否迈出了这一步。 领导力 不要只知向PM或其他同事索要具体的研究和设计成果,在很多情况下,其他同事很欢迎你能有主动性和创意,不过同时他们也保留不同的观念,只要把事做起来就能迅速公开和集中地进行具体地讨论,总好过停留在理论和臆测层面。 向PM问清楚他们的产品目标是什么 问清目标非常重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PM自己有可能之前没有仔细想过产品目标,你这一问后,有可能让你成为最受信赖的顾问之一并帮助他们建立目标。 第二,如果PM已经有了目标,那么你也就能清晰地建立一系列的目标和预期。如果他们的目标存在问题,你还可进行澄清和确认,并决定怎样让它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帮助PM评估设计的各方面因素 不要只是提出设计方案然后让PM做决定,要让自己准备好参与讨论特定设计选择的影响,向他人展现你的设计背后的原因已经他们在更广范围内与产品远景和目标的联系,聆听PM怎么说并搞清楚他们拒绝或认可的理由。 提出带有远期规划的强烈建议 你所能提供的一些证据和经验将支持着你更紧密地成为产品的一份子,而不只是一个辅助的参考者。你也能从纷繁复杂的因素中做出决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如果你立志想做PM的话这些很有帮助。 展现你对工作的远期规划将使你能成为团队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并且能展现你有担负更多职责的潜力 --- 不管你现在的角色是什么。 帮助PM走出办公室 PM不应该对客户和用户视而不见,尽管有人是这么干的。你应该通过询问他们最后一次见用户是什么时候来帮助他们,把他们带入到正式或非正式的用户研究中,或者给他们讲在用户访谈中的一些有意义的故事,邀请他们下次同去。如果被拒绝了,下次继续邀请。 如果PM能自愿去拜访用户,让他们带上你。除了了解用户需求之外,这也是一个你有时间向PM求教他们的观点、兴趣与目标的好机会。 如果你真的无法把PM带出办公室,那就把用户们带进来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没有哪个PM(包括其他开发成员)能找借口拒绝和用户沟通。
  • 学习并准备成为PM 因此,你想成为PM? 不知道从何做起?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 你还应该增加你在产品管理方面的知识,从中找到你为这一角色转变所需要的东西。 想想你迈向UE之路时候所做的事吧: 书、博客、会议、小组讨论、各种组织以及导师等,它们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你想成为PM,这些方式依然有效。 成为PM最好的条件是通过培训和会议。差点忘记提了,我们在IA 2007峰会: 你想成为产品经理 上有一个预备会议,这个半天的训练营上将会集中讨论如何从UE向PM的角色转变,包括如何更好地平衡你现有的技能以及怎样避免潜在的不足等。
ocean wu

网站优化规范16条细则要求 - 0 views

  • (1)网站栏目结构合理,栏目设置不要过于复杂;(2)网站导航清晰且全站统一,通过任何一个网页可以逐级返回上一级栏目直到首页;(3)网页布局设计合理,网站设计符合用户浏览习惯;(4)重要文字信息尽可能出现在网页靠前位置;(5)字体清晰,CSS风格协调一致;(6)最多3次点击可到达产品详细内容页面;(7)通过网站任何一个网页不超过3次点击可达到站内其他任何一个网页;(8)遵照搜索引擎为管理员提供的网站优化指南,通过网站结构和内容等基本要素的优化为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提供方便,不采用任何被搜索引擎视为垃圾信息的方法和欺骗搜索引擎的方式;(9)网站首页、栏目首页及产品内容页面均有一定的文字信息量;(10)每个网页有独立的、可概括说明该网页核心内容的网页标题;(11)每个网页有独立的、与该网页内容相关的META标签设计;(12)每个网页有独立的URL;(13)产品内容页面URL尽可能简短且体现出产品属性;(14)产品/企业新闻详细内容页面是独立网页不是弹出窗口;(15)对于产品品种多的企业网站,要有合理的产品分页方式;(16)网站内容保持适当的更新周期。
ocean wu

开心网 - 0 views

  •  
    一个好玩的网站,叫开心网,现在正在进行内测。我的几个好友已经在上面注册了。如果你在开心网成为我的好友,你可以查看我的最新照片、日记、了解我的最新动态...   这个网站还可以在线听歌或点歌给好友、提供1G 空间的网络硬盘;可以拥抱一下好友、向好友抛个媚眼、送礼物给好友;可以测测你跟朋友的姓名缘分...有很多好玩的功能。
  •  
    邀请好友是现今web2.0网站必备的利器之一, 开心网除了支持导入QQ、MSN的的好友名单外,还支持gmail、163在内的10类邮箱,Foxmail、Outlook等使用率最高的邮箱软件也未放过。当然比较人性化的是第一步将提醒你哪些联系人已经加入到开心网,然后下一步再选择其他人邀请其加入。 开心网的"音乐"可以上传音乐、建立专辑、点播歌曲,更加实用和互动,而一起和cityin只是做点评,海内只有一个固定的电台节目。 开心网提供1G的"网盘"令我很惊异,这项服务从未在其他SNS中出现过,但却非常的实用,要是以后能根据积分、等级什么的来升级网盘容量就更完美了。 "收藏"是一个完整的网摘分享服务,而且加入了隐私控制,比起常见SNS的"分享"要强了许多。 "礼物"引入了虚拟物品的赠送,而且你还可以悄悄的送,匿名的送,很是贴心。 "日志"是再普通不过的功能了,不过常见SNS的日志功能和界面都非常的简单,有些甚至只支持文本发布,而开心网除了支持个性网址外,还支持十多种模板,和完全自定义的界面,也许许多专业BSP都还做不到这些。 开心网默认菜单只开放了几个功能模块,更多的功能需要通过添加组件来实现,这和facebook的app有些相似,而其他国内SNS还停留在基础的模仿阶段,并没有其他的扩展模块供选择。 姓名缘分、婚外情、朋友比较这几个组件都是和交友相关的组件,比较八卦,我想这部分很能吸引女生的关注。 "投票"的整合也是开心网独有的特色之一,完全由用户发起,参与感很强。 "动他一下"是加强版的打招呼,十多种动作更能准确的表达发送人的心态和增强接收人的感受。 "黑灯瞎火"是一个可由用户创建的网页聊天室,不过也别具特色,由于
Vincent Tsao

弄他!弄他! - 有意思吧 - 0 views

shared by Vincent Tsao on 24 May 08 - Cached
  •  
    A funny flash game, enjoy it in your spare time
Vincent Tsao

马赛克拼图:微观细节构成的宏观世界 - 有意思吧 - 0 views

ocean wu

Basic Steps:融资基本步骤 - 0 views

  • 融资的一些技巧(怎么样的公司很够拿到VC的投资(I)、VC是群居动物、BASICS: dilution 稀释、BASICS: valuation 公司估价、该找VC拿多少钱?、Term Sheet: Drag Along Right),
ocean wu

一起 - 0 views

shared by ocean wu on 13 May 08 - Cached
  • 这里有家庭、客厅、酒吧... 能交友、逛街、购物...... 现实生活的每一步都能在这里自如开展。 它善解人意,你将不再面对茫茫人海却知音难觅; 它诚恳真实,这里全部实名交流,有高手现身马上过招; 它开放包容,不必奔走,就能与第三方网站提供的服务时刻连通! 让你在互联网上第一次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ocean wu

SEO是网站的哲学 - 0 views

  • 我们对构成网站的元素一一进行分析,谈谈SEO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程序优化,Web2.0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使用W3C网页设计国际标准,使用W3C标准的目的,就是简化以前那些冗繁的网页代码,给网页体积减肥,给网页下载加速,同时搜索引擎也对此类页面有好感,可有效改善用户体验。        服务器中的SEO,不用说了,服务器针对网站的一些配置都属于SEO的范畴,为了生成静态我们有时需要开启FSO,为了伪静态我们使用的Rewrite,为了换域名做跳转,而不想损失PR等,我们做了301重定向。        域名选择中的SEO知识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国际域名来说,域名中包含关键字,是SEO关键字布设的重要策略之一,同时自从中文域名推出之后,很多具有中文域名的网站也很重视中文域名中的关键字布设,因为域名中的关键字会被赋予很高的权重,直接反映该站点所属的行业,所要展示给用户哪类信息。        网页中的SEO技巧那就更多了,图片的SEO,页面关键字中的SEO,栏目和内容布局中的SEO,当然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改善用户体验,提高搜索引擎友好度的。
  • 垃圾链接,群发,链接工厂,这没有什么好说的,热门关键字要短期内获取最好的排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是这样以后客户往往很乐意掏Money,因为他们很快就能看到效果,当然这个关键字也许在短期内能带来一些流量吧,但是网站始终是病态的站点,始终存在安全隐患
ocean wu

手机上网:酣畅冲浪不是梦 - 0 views

  • 无线运营商在推动手机浏览网页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从基础语音业务上获得的收入不断下降,他们更加依赖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服务来推动公司的发展。T-Mobile USA的首席技术长科勒•布罗德曼(Cole Brodman)说,无线通信行业销售手机广告和数字内容的计划取决于能否让更多的用户使用手机浏览网页。
  • 随着从基础语音业务上获得的收入不断下降,他们更加依赖先进的网络和多媒体服务来推动公司的发展。T-Mobile USA的首席技术长科勒•布罗德曼(Cole Brodman)说,无线通信行业销售手机广告和数字内容的计划取决于能否让更多的用户使用手机浏览网页。
  • 令网页上的视频能够在手机上播放被普遍视作眼下从电脑上网到手机上网这一新转变的关键组成部分。奥多比在更大的范围内分销Flash是一个重要举措。作为周四交易的一部分,奥多比放弃了传统的授权费用,并对它的技术进行调整,以简化这项技术被集成到手机上的过程。
  • ...4 more annotations...
  • 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新创企业Vantrix提供一种技术,运营商在自己的网络上接入这种技术后,一些流行的网络视频格式就可以在手机上显示
  • 硅谷新创企业Skyfire Labs Inc.正推出一种浏览器,它的功能和Vantrix差不多,能够使ESPN.com和其他网站上的视频在手机上观看,并且可以使网页的浏览效果最大程度接近电脑版本。
  • 不过,这些新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基本款手机根本没有足够的内存或者处理能力来支持它们。而且,当一个网站有专门的手机版本时,这些浏览器或技术中的一些工具仍然会不小心下载电脑版本的页面。
  • 一些业界人士认为,不管浏览器和其他技术能够变得多么先进复杂,手机永远都不能真正赶上电脑浏览网页的效果。T-Mobile的布罗德曼说,MySpace和Facebook等一些拥有大量内容和功能的网站在消费者能够下载的专门应用软件上运行效果最好。这两个社交网站都提供手机软件,不过仅在一些特定手机上才可以使用。
ocean wu

相关度计算与信噪比 - 0 views

  • 基于这样一个矩阵,我们就能够将一个词扩展成为一组词汇,因而也同时可以将文章所对应的向量扩展成一个更多词汇的集合。 这里的计算需要一个完整的相关度矩阵:M M(i,j) = {关键词i,j的相关度} 而两篇文章的相关度的计算,也由简单的 R= Sigma Vi*Vi 变为 R= Sigma Vi*M(i,j)*Vj 查询关键词和文章的相关度也由简单的 R(i)=TF(i)*IDF(i) 变为 R(i)=Sigma TF(j)*IDF(j)*M(i,j)
  • 假设一个文章集合 {C},总文章数目为N,其中含有单词A的文章总数为Na,含有单词B的文章总数是Nb,含有{A+B}的文章总数是 Nab,那么相关性这么计算 CorrAB= Nab/(Na+Nb-Nab)-(Na*Nb)/(N*N) 本计算中可能会得到负相关,如果考虑到Na,Nb都是小量,可以忽略,那么 CorrAB= Nab/(Na+Nb-Nab) 至此,要计算相关度之间的全部要素都获得了。 思考,那么到底 学校 和学生 之间的相关度是多少呢? 我们利用google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约有91,700,000项符合学校的查询结果 约有88,200,000项符合学生的查询结果 约有48,900,000项符合学生 学校的查询结果 Corr{学校,学生}=48,900,000/(91,700,000+88,200,000-48,900,000)=0.37 这个原理我以前应用在了计算【网页信噪比】上,和网页信噪比一起成为衡量一个网页的关键词的核心算法。 这也就是为什么6e的网页信噪比能够不依靠网页上现有的关键词而准确的判断网页的分类和相关度,是因为除了TF和IDF之外,我们能够从已有的文本集合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  
    。这里介绍的做法是采用关键词相关性扩展的做法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相关度计算。
ocean wu

性能扩展问题要趁早 - DBA notes - 0 views

  • 错误的设置 数据库服务器的参数配置问题:导致 MySQL 消耗了大量资源。Apache Keepalive 的设置为不合理,修改为 off。我想这个前提应该还是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技术路线。如果错误的选择另一条不熟悉的技术路线,那么遇到技术时解决问题的速度怕是更让用户恼火。对于 Apache 还应该知道 Httpd.Worker 比 Prefork 消耗更多内存 (httperf 来进行 Benchmark) ,内存也是蛮贵的。
  • 尽可能的缓存动态内容 尽可能的利用数据库的 Cache,利用其他 Cache 工具,如 MemCacheD,来减轻对磁盘的 IO 压力。为了节省成本,很多站点都是用的低速大容量的磁盘,所以,充分利用 Cache 是一个网站成功的必然条件。这样的软件BerkeleyDB 的最高事务处理记录是 90000 事务/秒。
  • 剥离图片与CSS 到单独的服务器 说白了,也是为了减轻磁盘的压力。现在很多 Web 2.0 站点都把图片放到 Amazon S3 上,省心了不少。当然,国内还没这样的服务。
  • ...1 more annotation...
  • 阻止内容引用"窃贼" 现在连那些大站点都在阻止图片被第三方引用,小站点更要提防被大站引用,很容易耗光网站的容量。另外一个要注意的是网络爬虫的频率。
ocean wu

Best Practices for Speeding Up Your Web Site 优化 14 条规则 - 0 views

  • Make Fewer HTTP RequestsUse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Add an Expires or a Cache-Control HeaderGzip ComponentsPut Stylesheets at the TopPut Scripts at the BottomAvoid CSS ExpressionsMake JavaScript and CSS ExternalReduce DNS LookupsMinify JavaScript and CSSAvoid RedirectsRemove Duplicate ScriptsConfigure ETagsMake Ajax CacheableFlush the Buffer EarlyUse GET for AJAX RequestsPost-load ComponentsPreload ComponentsReduce the Number of DOM ElementsSplit Components Across DomainsMinimize the Number of iframesNo 404sReduce Cookie SizeUse Cookie-free Domains for ComponentsMinimize DOM AccessDevelop Smart Event HandlersChoose <link> over @importAvoid FiltersOptimize ImagesOptimize CSS SpritesDon't Scale Images in HTMLMake favicon.ico Small and CacheableKeep Components under 25KPack Components into a Multipart Document
  •  
    The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team has identified a number of best practices for making web pages fast. The list includes 34 best practices divided into 7 categories. Filter rules by category: * content * server * cookie * css * javascript * images * mobile
ocean wu

怎样设计web"帮助"更有效? - 0 views

  • 1. “帮助页面“只是狭义的”帮助“,广义的“帮助”应该无处不在,它协助用户了解和使用网站
  • 2 用户更喜欢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通过“帮助页面”
  • 3. “帮助”的设计应该从整个信息架构建设开始
  • ...6 more annotations...
  • 4. “帮助页面”的设计目的是让用户尽快离开这个页面
  • 7.“帮助”的维护和创建同样重要
  • 6.“帮助”的结构应该是清晰、内容应该简洁,尽量避免用户在使用“帮助”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疑惑
  • 5. 根据你的用户和你的系统来选择你采用“帮助”的方式
  • 常见的一些帮助形式 1. 帮助目录(按照一定方式将帮助分类) 2. 常见问题(也可以说成“热点问题”) 3. 论坛支持 4. 搜索(通过输入关键字来查找所需的帮助信息) 5. 客户互助(类似百度知道) 6. 名词解释、定义(对专业术语的诠释) 7. 提供下载线下帮助 8. 即时在线客服(通过IM或者基于web的IM的帮助,提供帮助的可以是专门的客服人员或者是机器人) 9. 客服电话 10. 邮件帮助 11. 博客支持 12. 视频演示 13. 交互式的帮助 14. 交互过程中的帮助(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 (ps:后文有这些帮助形式在主流网站的实例)
  • 帮助的分类 按照得到帮助的速度来分 1. 即时性帮助 这类帮助在用户遇到问题时,可以很快的给出帮助的反馈(并不考虑这个帮助是否真的被解决)。如,用户遇到问题后,进入帮助页面,在FAQ中寻求解决办法;直接拨打24小时客服电话,用IM向在线客服寻求帮助。当用户的帮助需求很紧急时,即时帮助就显得很重要了。 2. 非即时性帮助 这类帮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帮助的内容。如通过发邮件,提交表单提出帮助诉求。这类帮助往往作为“主要帮助”的补充:当用户在系统提供的帮助中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帮助。适合高级用户提出复杂的帮助需求,不适合帮助需求很紧急的用户。 按照提供帮助的位置来分 1. 进入系统的帮助页面寻求帮助 用户需要通过进入帮助页面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来主动获取帮助。目前主流的帮助都是建立专门的帮助页面。这样的帮助存在一个问题,当用户在人机交互过程中遇到挫折,便放弃交互时,再好的帮助页面也失去价值。 2. 在交互过程给出相关的帮助 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系统会提供显性得或者隐性的(如,通过鼠标触发)提示,说明或者进行自我解释来帮助用户完成操作。设计这类帮助的终极目标是让用户忘记所谓的帮助页面,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对帮助用户学习和纠正用户错误。设计这类帮助的往往是从整个网站的信息构架开始的。这类帮助的设计需要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这也是体现出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的重要性。 按照提供帮助的对象来分 1. 提供帮助的是机器 如传统的帮助页面,视频演示。这类帮助具有局限性,它只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就无能为力了。 2. 提供帮助的是专业的客服人员 如客服电话、论坛、借助即时通讯软件的帮助。比起机器提供的帮助,这类帮助更加灵活,基本上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除此之外,像客服电话这样的传统服务方式,更适合不熟悉与机器打交道的人使用。 3 提供帮助的是用户本身 如淘宝互助这样的平台就是通过用户本身的沟通来取得帮助。这类帮助更加开放,更容易了解客户真正想知道的,更有利于建立帮助知识库。 按帮助所采用的形式来分 1. 文字说明 最普通的帮助形式。文字帮助往往是单独,枯燥的。用户往往无法完整阅读大篇幅的文字说明。但如果需要解释专业术语或者名词时,文字形式的帮助无可替代。 2. 图文说明 主流的帮助形式,提供比文本说明更加直观和清晰的帮助形式。可以解决大部分用户的帮助需求,但遇到比较复杂和繁琐的交互过程时,图文帮助并不是最有效的。 3. 视频演示 通过演示人员完整的人机交互演示,让用户更直观的学习整个交互过程。这种帮助形式适合较复杂和繁琐的交互过程。当然这类形式的帮助会对网络带宽有一些要求,所以最好能提供用户在线观看和下载两种选择。除此之外视频演示还有结构不清晰,很难快速定位整个交互过程的其中一个过程。 4. 互动式帮助 通过模拟真实的交互环境,提供引导和说明帮助用户完成整个交互过程。对于较复杂的交互过程,互动式的帮助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它贴合用户更愿意在“实践”(虽然是模拟的,但基本重现实际交互环境)中学习的意愿。它也能解决视频演示中结构不清晰,难以定位整个过程中的其中一环节的问题。 5. 搜索 通过输入关键字查找帮助的内容。这类帮助形式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帮助用户找到他们需要的内容。但它对用户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用户能够找到概括他们遇到问题的关键字。所以建立搜索帮助最关键的问题是建立的“帮助知识库”能够涵盖大部分用户所需帮助的关键字。
ocean wu

信任--社会化网络的商业模式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设想一下下面的场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正在查看她的MySpace个人档案。在她的页面上,她注意到一份老海军(Old Navy)的视频广告(译者:OldNavy是美国的中档休闲服装品牌)。但是这份特别的广告很容易引起她的注意,因为她立即发现广告中的主角居然是她的中学同学!她毫不犹豫地点击“播放”按钮,观看她的朋友谈话、跳舞,同时展示老海军的新款Madras系列便装。广告在许多方面感觉好像是用户制作的,但总的来说水准挺专业的。。。这种富有创意的感觉是由老海军广告代理商有意识地注入到广告中的。兴奋之余,她注意到她正在上大学的堂姐也在线,于是她通过即时通讯(IM)向她描述了她刚才看到的情景。她的堂姐给她回复说她以前在她的MySpace页面上也看到过一模一样的老海军广告,只是广告中的女孩是她在大学中认识的人。现在,让我们回味一下刚才发生的事。广义上说,这种广告推广方式与广告商们签约超级明星(如凯瑟琳•泽塔-琼斯与T-Mobile)或超级体育明星(如大卫•贝克汉姆与摩托罗拉)作为广告活动或产品推广的代言人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同。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时,需要大名气,因为只有在观众已经知道这个名人是谁时,这些广告才有效。但是在社会化网络中,在他们的小型社区中出名的“小名人”能证明同样有效,甚至可能更有效,特别是这些活动能产生共鸣、兴奋和“酷”的感觉。
  • MySpace从而可以扮演猎头的角色,不同类别的广告商提供最适合出演某类广告的用户名单。实际上,这种“可能被星探发现”的激励很可能会让许多用户考虑良好地表达自己,以便于被选中。
  • 社会化网络不像传统媒体,它是一种用于自我展示的新媒体,内容由观众自己制作和拥有。这是一种需要新规则的新模式…对广告来说,最重要的规则是开展使用户和广告商结合的计划,而不是隔离他们。通过使他们的兴趣一致,就会创造出信任,社会化网络将能给广告商和用户带来这种新媒体独一无二的价值。
  •  
    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时,需要大名气,因为只有在观众已经知道这个名人是谁时,这些广告才有效。但是在社会化网络中,在他们的小型社区中出名的"小名人"能证明同样有效,甚至可能更有效,特别是这些活动能产生共鸣、兴奋和"酷"的感觉。
ocean wu

社会性软件的构成要素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的元素清单,它包括七个元素。这七个组成部分——身份,状态,关系,交流,小组,名誉,分享
  •   *身份(Identity) - 如何在系统里唯一识别一个人   *状态(Presence) - 知道某人在线,可用,以及其他的状态信息的方式   *关系(Relationships) - 描述两个用户在系统里面建立和发生关系的方式(在flickr里面,大家可以互相链接,成为一个大家庭里面的兄弟)   *交流(Conversations) - 通过系统与其他人交流的方式   *小组(Groups) - 在网络上形成团体的方式   *名誉(Reputation) - 知道别人在系统中的地位的方式(谁是好公民,谁值得信任)   *分享(Sharing) - 分享对于参与者来说有意义的东西(例如照片或者视频)
  • 去研究 Digg, Flickr, Slideshare 和 Twitter的时候 ,你会发现他们在每一个元素的具体实现上面都是不同的。而且不止是不同,一些细微的差别会对系统整体的体验起到决定性作用。举个例子,如果你去观察Digg自己的用户在群游现象(swarming)中的那种交互作用是如何的轻松
  • ...1 more annotation...
  • 事情是这样一个事实: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的社会性需要,都会屈服于“工具”。
  •  
    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的元素清单,它包括七个元素。这七个组成部分--身份,状态,关系,交流,小组,名誉,分享-去研究 Digg, Flickr, Slideshare 和 Twitter的时候 ,你会发现他们在每一个元素的具体实现上面都是不同的。而且不止是不同,一些细微的差别会对系统整体的体验起到决定性作用。举个例子,如果你去观察Digg自己的用户在群游现象(swarming)中的那种交互作用是如何的轻松
« First ‹ Previous 721 - 740 of 878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