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职业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普通人,也要去掉伪神圣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 0 views

  • 我是最反感这种煽情话语了。什么叫职业操守?我一向认为,拿了工资的人,千万别向别人展示你的辛劳。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嫌累,你老人家另谋高就哇!
  • 每次选区人大代表,我都不投票,我都不认识他们,我投什么?可总有街道的人往家里打电话,说:“你不投票我工作就完不成。”都是邻居,又变成个人问题了。
shi zhao

[西藏事件]一个在外媒工作的中国人的感受(推荐) - 传媒视域 - 0 views

  • cnn在美国的影响力很小
  • cnn在美国的起步时间很晚,随后又被创始者卖给了以经营娱乐为主的时代华纳,因此,cnn只是美国中一些需要全天24小时了解新闻的人(当然有政要)了解新闻的一个平台,迎合大多数订户的需要是cnn的一贯手段。显然他在欧美的订户要远多于中国。
  • 美国最有影响的媒体是纽约时报,它的观点可以说影响着全美国媒体的观点。我们的老大曾经用这样一个场面来形容纽约时报在美国地位:美国总统候选人正在纽约辩论,现场坐着几个记者,纽约时报的apple坐在前排,他的左边坐着美联社的记者,右边坐着合众社的记者,而它的后面,nbc的记者靠着左肩看他在写什么,cbs的记者靠着他的右肩看他在写什么,而abc的记者则在他的背后仰着脖子看他在写什么。而其他大大小小的报纸和电视的记者们在周围围成一圈,希望知道他在写什么。那些挤不进去的则坐在华盛顿邮报记者旁边,看他在写什么。
  • ...8 more annotations...
  • 大多数美国记者,特别是刚来中国的美国记者,的确有比我以及我大多数国内同样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他们的确能写,而且很敬业,但是却非常理想化。当他们把在美国的一套作风搬到中国来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到这样的一点:中国人在自己五千年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我们喜欢喜庆、喜欢吉利,说话讲求讨彩,哪怕反话也要正说。
  • 其实外媒大多不是想象中真正处心积虑要抹黑中国,大多数记者还是很有良知和职业操守的
  • 炒作最厉害、报道最负面的,往往不是极有影响的媒体或者覆盖面极大的媒体,相反大多是一些受众指向非常明确的媒体。比如cnn
  • 需要每天24小时关注新闻的美国人是什么人,背景和倾向是非常明确的,恐怕里面的确就有不少出于取悦选民、获取捐款的政治人物,所以cnn如此矛头鲜明,立场如此坚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 可是现在很大的问题就在于,由于事发当时这些主流媒体没有一家在现场,所以现在他们处于最基本的素养,都必须给达赖提供一个发言的机会。
  • 我不在那里。我没看到事件,我必须给所有当事人说话的机会
  • 从实际报道来看,至少时报、邮报和我所在三大电视网的报道,都大量援引了外交部的发布会,同时当然也援引了达赖的辩解。
  • 我想,如果当时能让记者在场看见,效果会好很多。他们大多数不相信事后采访,尤其不相信事后有组织的采访。
shi zhao

看西藏问题媒体战:中国政治改革何不从媒体开始 | 中国 | Deutsche Welle | 2008.03.24 - 0 views

  • 中国50年代初占领西藏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对此提出过质疑。这一点恐怕也没有几个德国人相信。为什么世界各国当时和后来没有承认西藏独立呢?国际社会没有质疑一说是真实的可信的吗?笔者认为,这恐怕要“归功”于蒋介石了。因为,蒋介石的中华民国是西方认可的,并且当时在联合国占有"常委"席位,而蒋介石是不会承认西藏独立的。但是,在西方民众心目中,尤其在中国50年代末"平乱"后,中国"非法"占领西藏的印象却是深刻的。从这点出发,在中国政府和西藏人之间发生什么,人们自然而然会相信西藏人说的。
  • 第四,有一种世界普遍的观念,叫"同情弱者"。中国在西藏问题上永远以"强者"的姿态出现,西方人自然而然就觉得应该站在西藏,站在达赖喇嘛一边。
  • 西方记者固然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也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 ...3 more annotations...
  • 这个职业道德要求的就是实事求是
  • 希望中国能认真考虑一下,对互联网如此严格的控制是否真有好处。是好处大于坏处还是反之。至少,给世界的印象是坏的,也不利于取信于人。
  • 西方媒体的襟怀坦荡也是值得学习的。法新社为艾滋村事情道歉,中国立即大报特报。现在,新华社也超高速地报导了德国电视台网站道歉的事。但是,中国媒体政策的制订者们和媒体的同仁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是否也可以从西方媒体的襟怀坦荡,有错就承认中学点什么呢?真能学一点,也有助于自己媒体的可信度。
isaac Mao

成都公交车案,无耻嫁祸老人 - 0 views

  •      我很纳闷,之前有报道说记者采访其苏州的家属,说法是张在成都一起做生意的朋友通知他们张可能出事的,还是通过两地派出所联系通过DNA才确认死了的,如果收到遗书为什么还等到别人通知才知道?
  •      请问成都警方,62岁的老人什么职业才是正当职业?
  • 又是死人干的
  • ...3 more annotations...
  • 宁要千古谜案   不要千古冤案
  • 宁要千古谜案   不要千古冤案
  •    空难发生112条生命瞬间消失,如果确系人为纵火所致,此人可谓罪大恶极,人神共愤。但是对犯罪分子的愤怒,对实体正义的伸张,绝不能建立在对程序正义践踏的基础上。最理想的境界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被绳之以法,所有的正义都得到伸张。可是限于技侦水平的低下和证据的不足,从无罪推定原则出发,我们宁可漏网三千,也绝不能冤枉一个。正如相对这次认定张丕林为纵火犯的空难调查报告,我们宁可接受一个没有结果的调查报告。我们宁要千古谜案,不要千古冤案!  
Clement Chen

20100417诽谤与诬陷罪名真义何在?_杂志频道_财新网 - 1 views

  • 诬告陷害罪可能是中国的特产,在其他国家法律中少见。美国法律中的诬告陷害(malicious prosecution)的概念,主要存在于侵权法中,且适用条件严格不涉及刑罚。   至于诽谤罪,虽然大多数国家有之,但已日渐没落。诽谤罪在历史上的起源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故事。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打击政治异议者而设立诽谤罪。时过五个世纪,2010年1月,英国终于废止了诽谤罪。在美国,虽然1962年《标准刑法典》保留了诽谤罪,但是,适用极少。目前,多数州已经废除了诽谤罪。
  • 参照法治成熟国家的经验,对这两类案件的裁决应当严格遵循实际恶意(actual malice)规则和相当因由(Probable Cause)规则,以保障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   在美国,为防止政府官员滥用诽谤罪名,继The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民事判例后,最高法院在1964年Garrison v. Lousiana刑事判例中,确立了实际恶意规则,即:在诽谤官员的案件中,除非可以证明诽谤人具有实际恶意,否则诽谤罪不成立
  • 中国《刑法》第243条关于诬告陷害罪的规定中,也鲜明地存在着“实际恶意原则”。第3款但书曰:“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不适用前两款规定。”在福建网友案中,判断范燕琼、游精佑、吴华英是否犯诬告陷害罪时,三人行为是否“有意”或“故意”是定性的关键
  • ...5 more annotations...
  • 公诉人认为,“三人代写帖子和制作视频,有主观故意,使聂某等受到刑事处罚”。但需注意的是,此“故意”非彼“故意”,仅证明“故意控告”远远不够,必须证明是“故意诬告”。   公诉人认为:三人在警方发布真相说明后,仍在网上传布不实信控告,可证明三人“明知控告的事实虚假,仍然有意诬陷”。这种推理非常粗陋
  • 参照美国侵权法上“诬告陷害”行为的构成要件理论,即要证明举报人有诬陷恶意,需经过相当因由规则的检测:即使举报不真实,但如果存在相当的原由与事实,使得举报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合理地相信被举报人存在犯罪嫌疑,诬告陷害则不构成
  • 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政府的调查结论造假现象频出,培育了民众对政府调查报告的普遍不信任心理。游精佑等人对政府的调查结论质疑并反驳,既是法律权利,也是常人的反应。   再者,范燕琼、游精佑、吴华英的行为仅是转述、整理和制作视频,而非捏造事实,所以,不应获罪
  • 随着民众权利意识日盛,在维稳的借口下, NGO不断被打压,律师介入敏感案件也被严控,制度化的法律援助供应因此减少。由此,中国社会出现一批职业或半职业的“维权个体户”,他们利用“一呼百应”的网络环境,以维护公民权利为事业,虽然时有极端言行,但在道义和人格上令人尊重。范燕琼、游精佑、吴华英等人即属此列
  • 政府和官员将诬告陷害和诽谤罪名据为私器,滥用权力,打击报复,将构成对公民言论自由和民间维权行动的“核威慑”。若任由这种威慑泛滥,在宪政意义上的权力制衡结构在中国尚未建立之时,初现端倪的公民言论和网络舆论对政府和官员公权力的微弱制衡也将毁于一旦
isaac Mao

萨哈洛夫奖致谢辞 - 0 views

  • 我认为,这个奖项是颁发给中国所有的维权者以及他们遭受磨难的家人的。不管政治环境多么恶劣,在中国,始终有一批良心之士,孜孜不倦地追求司法公正、社会正义。在漫长和艰难的维权道路上,这些维权者和他们的家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被压制、被孤立、被解雇、子女被迫失学或失业,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被殴打、被构陷入狱、甚至被驱逐出境……他们当中,有记者、有作家、有律师、有自由职业者、有教师、有普通企业职工、有许许多多的农民和小商贩。中国庞大的上访者群体,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为此,我遵从胡佳以前对我表述的意愿,他曾经多次希望成立维权者家属支持网络,在目前无法做更多工作的情况下,我决定将胡佳的5万欧元奖金捐出作为启动资金,成立支持维权者家属的基金会,致力于缓解维权者家属们所承受的苦难。相互支持,共度难关。
isaac Mao

告密摧毁道德 - 0 views

  • 山东某高等院校不知是否由此得到灵感,公开在自己的官方网页招募「小天使」,邀请一些学生埋伏在同学之间,监督他们的言行,看他们学习用不用功,操守纯不纯正。如果出了纰漏,就向校方通报(莫非学校以为自己是全能的上帝?),好及时帮助同学改邪归正。「小天使」是个很有创意的名字,但它的实质却很古老。这种学生,过去叫做「信息员」,在台湾则称为「职业学生」。一般而言,大家对这类同学的印象多半不大好,因为他们就像特务一样,隐没身份,随时盯着我们,随时发掘各种各样的「政治错误」。因此就算你只是私下批评政府几句,也可能会惹来种种不测。换句话说,「信息员」不只是校方的工具,还是国家伸延到每一位同学身旁的灵敏触角。
  • 一般的小学老师最怕孩子互相告状,那种全班举手打报告,下课之后还死缠着你不放的场面,真是想起来都烦。当老师教训过学生不要老告状之后,孩子们会渐渐摸出一套互动的规则,甚至意外地养成内在的价值观。假如学校不只不压抑小孩喜欢告状的本能,反而鼓励他们用更聪明更隐匿的方法一路告状告到大学去,我们的下一代会变成甚么人呢?
  •  
    当然是那些怂恿的大人的罪恶
isaac Mao

梁丁:"杨佳案"的赢家是谁? - 0 views

  •   上海袭警案,演化到今时今日,公众看到的是一个多输的结局。
  •   辩护大律师,无论是谢有明还是翟建,两人在全国民众面前信誉扫地,丧失职业精神,沦为大多数民众眼里的无耻无良的“律师典范”。
  •   说到这里,自然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公众看到的是,大家都输了,那究竟是谁在其中“盈利”了呢?所谓真相的价值,正在于此,倘若真相一样如同迷雾般遮掩,我们就只看到,这块土地竟然能够炮制如此奇案,一个“所有人”都输了,没有“赢家”的大事件!因为我们看不到究竟谁是“赢家”。
  • ...1 more annotation...
  •   杨佳案有“赢家”嘛?若真相一日不完整浮出水面,这还只能是一个“天问”!
  •  
    又有谁去考虑双赢呢?
isaac Mao

大家一起來 - 0 views

  • 平等:每一个个体的人,不论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经济状况、种族、肤色、宗教或政治信仰,其人格、尊严、自由都是平等的。必须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落实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权利平等的原则。
isaac Mao

我早说过我这人没涵养 - 0 views

  • 3. 我不是职业评论家,从来没资格、也无意代表国中民意、世道良心、业界标准,更没在任何场合做过这样的宣示或表态,所以,没人有权利要求我必须随时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来解读一切事情。我关于奥运会开幕式的那几句评论,没有涉及任何政治文化角度上的解读。有那么多人去做这样的解读,不缺我一个,我说我自己的感受,不去做那样的解读,也不欠谁的。如果有谁因此而深表失望,痛心疾首——活该。死去。
isaac Mao

艾未未炮轰奥运开幕式,称张艺谋完全没有灵魂 - 0 views

  • 中央电视台作为实况转播台与奥运艺术策划小组共同做假,欺骗世界,欺骗所有的观众。我觉得,这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通常说,在中国没有一次事件是偶然事件。它反映了政府一贯的策略和政治方式,那就是:能够掩盖的掩盖,能够遮挡的遮挡,来获得最愚蠢的效果
  • 我觉得,他既不是媚俗,也不是媚权,他就是一个投机者,一个完全没有灵魂的人。完全不懂得什么叫是非,什么叫最基本的艺术职业工作者对艺术的尊重,和对人的基本品质、伦理道德的尊重。他崇尚权力,做着一些令人作呕的事情。
isaac Mao

《新闻周刊》独家专访温家宝:"我们应携手合作"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中国现在有超过2亿的互联网用户,中国的网络自由得到了很多人、甚至西方人的承认。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采取了一些适当的限制措施。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你能浏览到许多批评政府的帖子。正是通过阅读这些网上的批评意见,我们努力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我认为,一个体制或一个政府不应该害怕批评的意见或观点。
  • 确实,我多次读过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我被他的文字深深地打动了。我十分珍视道德,我认为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应该重视道德和伦理。在我心目中,衡量伦理和道德的最高标准是公正。当我们思考经济问题时,我们更多地想到公司、资本、市场、技术等等。我们也许忘记了某些方面,比如信仰和道德。只有当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全面破解经济的本源。确实,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公司以道德为代价追求利益。我们将永远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仅靠这种手段是不能长久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
  •  
    用自己的道德说辞来支撑一个腐烂的体系
arden dzx

牛根生的社会责任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现在,一个集体犯罪的行业,必须应该有领袖者出来承担职业和道德上的责任。这是奶制品领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特别是那些头上带着光环的神话企业家。 我知道他们现在心存着一个必然的侥幸:因为是全行业犯罪,所以,中国的消费者其实根本找不到可以替代的奶粉,价高量小的跨国奶粉公司在近10年内完全没有能力覆盖中国的二、三级市场。只要躲过这场风暴--而且这又是一个以遗忘为特征的“快年代”--他们仍然可以收复所有的市场和尊严。 消费者的拒绝购买是愤怒的宣泄,股价的疯狂下跌是资本的惩罚,李长江和石家庄市委书记的下台是政府的姿态,各国对中国奶粉的下架是全世界对中国制造的一次羞辱。
arden dzx

但愿最后如此辉煌 - 0 views

  • 如果说本届奥运会结束后,我国的体育机制能有办法向欧美靠拢,我想一定很多人都很愿意,虽然这样的结果是让中国军团2012年在伦敦金牌数大幅下降。我宁愿本届奥运会是中国军团最后一次如此辉煌——“此”,就是举国办奥运体育的体制——少拿几块金牌,中国还是中国,不会变成其他什么。就像俄罗斯,虽然迄今为止金牌只有3块,但也没谁敢小觑它。如果有一天,热门体育项目,比如乒乓球(现在的乒超还很不圆满)、田径等,都像中国足球和篮球一样职业化了,各凭本事吃饭,不但不用国家财政支出,还能养活相应的衙门。而冷门体育项目参加奥运会,都从各行各业的爱好者里选拔出来,我相信,起码财政部长会很松一口大气。
isaac Mao

并非所有金牌都值得欢呼 - 0 views

  • 整个中国都在欢庆,因为这个国家第一次登上了金牌榜第一的宝座。对于领导人来说,这也是继雪灾、地震之后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而美国这个体育大国,却只能屈居第二了,至于俄罗斯,则已经被抛在了后面。但是,一些中国人却在质疑这样的成功:为了金牌应该不计成本地投入金钱么?为了夺冠可以断送运动员的职业前程么?
shi zhao

闾丘露薇 : 奥运后,一切不要恢复原状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 0 views

shared by shi zhao on 18 Jul 08 - Cached
  • 安保的原因,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果政府手头有足够的数据和情资显示有这样的必要,当然举手支持,因为谁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社会里面。至于应该让民众知道多少的理由,这也是政府需要思考的地方,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不过我还是有一个担心,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在机场过安检,并不是每个安检人员都能够警惕地看着扫描屏幕。措施再多,还是靠人来实行,太多容易造成执行者的懈怠,特别是如果执行者的职业道德不足的话。
arden dzx

余秋雨答记者问 解释5.12地震后自己发表的言论 - 0 views

  • 中国新闻周刊:你怎么解释5·12大地震之后你发表的那些言论?   余秋雨:5·12大地震展现了中国人在灾难中的大爱互助精神。这种精神没有经过动员、教育、辅导、启蒙,而是霎时涌现于全国各地,可见是一种民族本性的自然流露,属于“集体无意识”,是一个最深刻的文化范畴。我曾经为文化下过一个定义:“文化,是变成了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这个定义中,最关键的词汇是精神价值,因为哪种生活方式能成为习惯,正是精神价值一代代选择的结果。   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长期被掩埋,常常由“术”湮灭了“道”。这次全国救灾、全国悼念,感天动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那就是“止于道善”的天下大道。事实证明,这种大道并不存在于我们熟悉的文化话语中,而是深埋于广大民众的心底。这种深埋,不问年龄,不问籍贯,不问职业。这让世人对中华文化重新认识。
arden dzx

我们为什么要写博客-丧家犬也有乡愁-搜狐博客 - 0 views

  • 从伟大的时代,到卑微的个人,都有许多可以言说或是不能言说的忧患。忧患太多了,不可避免地要绝望。绝望的情绪,首先笼罩着的是新闻从业者,我的博客链接的许多同行朋友,你一路读去,都能读出萧索,破败,和乱世之惶。在北京的酒桌上,程益中说了一个词:末日感。这个词非常精确。我们这个职业,或者说狗仔队,基于对上层空气的嗅觉,对许多被过滤的信息的掌握,比许多人要沮丧得多。
1 - 20 of 45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