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权力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blt-fqx

铂程斋--我以为在中国读个本科就够了 - 0 views

shared by blt-fqx on 21 Dec 08 - Cached
  • 而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因为权力从未像如今这样值钱过,“权力寻租”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台湾陈水扁因为“洗钱”等罪被抓起来了。中国有没有类似陈水扁的腐败官员?腐败金额有没有超过陈水扁的?他们都被抓起来了吗?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市场上行贿,被美国绳之以法。行贿人受到惩处了,而接受贿赂的有关人员居然稳坐钓鱼台。水波不兴,因为“水深”得很;反腐败“出口转内销”而“内销”不动……因此我认为,在中国做官跟做生意一样,不是看你文凭有多高,党校文凭比北大、清华的文凭还要值钱。这个社会的资源源源不断地向权力集中。权力受不到应有的监督,读再多的书有用吗?
arden dzx

于建嵘:中国的政治现实和我的梦想---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 0 views

  • 我们先看看当时中国政治有些什么特点。概括地说,大约有九个方面:1、一党专政,多党共存;2、党国同构,以党代政;3、权力集中于中央和最高统治者个人;4、领导职务实行终身制;5、权力的转让以领导人指定的方式进行;6、政治权力不受宪法的约束和制衡;7、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是暴力式的革命;8、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控制着社会的所有方面。9、依靠政治动员的方式实现高度的社会参与。我们姑且把这种制度用新的词汇概括出来,我用了“家长式的威权体制”。 ( http://www.tecn.cn )
  • 在讲民主党派时,大家可能还知道另一种情况,就是无党派人士。实际上,中国不但有这几个党派,还有一个不是党派的党派,叫无党派人士。你们在座的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无党派人士。我原来也这么想,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因为无党派人士是有“党性”的,他必须要通过统战部认可。去年我去贝克利做演讲时,开玩笑说自己是“无党派非人士”就是这个意思。 ( http://www.tecn.cn
shi zhao

一直觉,一理性 - 0 views

  • 如果共祖先就要在一个国家的话,日本和韩国是不是也应该回归?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移民国家是不是也应该回归欧洲?人家南北韩分开了半个多世纪也没见 天天打仗。如果说共饮一江水就应该在一个国度,那埃及是不是要收复大半个非洲?加拿大是不是也应该加入美联邦?记得当初俄国人甚至把本属于俄国的阿拉斯加 州七百多万美元卖给了美国,现在是不是可以收回?另外一个疑问,有人会认为某个自治区如果独立了,会给那些军国主义国家带来机会,因为他们会在中国边界上 建立军事基地,中国将受到空前的威胁。其实刚开始说道分裂这也是我的第一反应,也许是国家教育的成功,它告诉我们帝国主义的威胁见缝插针、无处不在。其实 想想,如果一些企图不良的国家仅仅是为了一块军事基地,到不至于这么费尽周折,因为中国周边国家都很便宜,稍微友好一下,就可把它们当东藏用。
  • 他承认欧洲同一文化分裂成不同主权国家的政治多元局面是一个很难解释的谜。但他也作了一次初步的猜想,第一个条件是教会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使得国家权力受到制衡不能无限扩张。第二是地中海和英伦海峡特别的政治地理环境有利独立国家和独立城邦之间经商却不易武力统一 (正像台湾海峡的政治地理特点)。第三个原因是欧洲发达的封建制度,使地方封建主得以制衡政府的权力。
  • 同 一文化下的政治分裂给了地主绅士和新的资产阶级可乘之机,易于利用国与国之间的权力争夺取得独立地位,使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起来。欧洲历史上很多自由城邦都 是利用国王之间争权夺利取得自由城邦地位的。其中以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利用西班牙与普鲁士之间的权力争夺早在十五世纪就取得自由城邦地位为代表。自由城邦不 但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基地,而且是欧洲形成城邦之间长距贸易和统一欧洲市场的基础。而按 North 的看法,这个十五世纪形成的市场是工业革命的基础。中国历来没有自由城邦,城市都是政治中心的附属物。直到近代香港成为自由城市,其自由城市的地位在一九九七年后能够维持,也要靠中英之间的斗争,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竞争及对香港自由城市地位的有力支持。
  • ...2 more annotations...
  • 2年洛杉矶黑人暴动,跟这事儿有啥本质上的区别?当时韩国店铺的店主们惹着那些黑人了?群氓骚动,有什么可支持的?
  • 我希望统一,但如果统一后,让台湾人民也像我现在这样写篇文章或者回个帖子时都要用拼音星号代替某些字,我宁愿不统一……
isaac Mao

什么是"情报"? - 0 views

  •     这是一条明显悖理的法条,可却堂而皇之地载在我国刑法上。如果严格执行,则中国许多国民将被定罪。而模糊执行,则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选择性合法伤害 提供法律依据。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有太多人每天都在和境外交流信息,而信息自由是明载于《联合国人权宣言》里的。这样明显侵犯人权的法条应该 立即从法律中剔除。并且,应该审查过去立法中,有没有其它侵犯人权的类似条款。这对国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没有人权保障的国家里,人人都有可能随时成 为权力的牺牲品。
  • 2001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对"情报"做了司法解释,即"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依照规定不宜公开的事项"(由此亦可知,"情报"不属 国家秘密,否则就无须再对"情报"做解释了)
  •    由是可见,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情报"是一个十足的空白概念,它象一个突然从坟墓里钻出来的阴影,或者象一个猪、牛、狗杂交的怪胎,无人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 ...1 more annotation...
  •    上面牵涉到"情报"的六个问题,事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究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宪法还是仅仅只是某个利益集团的"王法",事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老百 姓究竟是国家的公民还是权力者的臣民,事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究竟是得到国家保护还是不受国家保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认真、负责、及时地予以答复。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高高在上,蔑视公民,对公民的合法提问不屑理睬,那么,你们就 是在无声地宣告: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是中国人民的全国人大常委会。
number5

为杨佳说几句 - 0 views

  • 以专政为手段的全能体制,离不开高压和恐怖为手段,并缺乏外部制衡,在运行中很容易制造仇恨,让人恨上这个体制。 同时,为了维持这样的全能体制,一般都会通过教育和宣传的垄断,传播一种非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一种针对特定群体仇恨的斗争哲学, 无论这个特定群体是犹太人、剥削阶级还是其他什么。
  • 因此,我不赞成杨佳的作为,毕竟,体制和体制中的个体还是不同的。但是,我不认为他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而把他看作是这个体制权力运行的牺牲品。就好比被蒙上了眼睛的人, 突然遭遇到了横逆的时候,看不清楚,只能没有凭借地无助彷徨。杨佳就是这样的人当中的一个,只不过,他在无地彷徨之后,选择了挥刀杀向黑暗,一路砍去的同时,伤害了那些本不应该死去的警察。
  • 这种依旧残留的无约束专政权力,一旦遇上拥有更多自我意识的现代人,是很难不擦枪走火的。
shi zhao

民主是个老乌龟 - 0 views

  • 我看到很多人写自己和西方同事争辩,“让XX哑口无言”,自己完胜。不是这样的,你居高临下的先做结论再教育人家,没有人能够和你说话。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别人的前提,而一味坚持自己的结论,那完全没有可能沟通 。 Without the definition of truth, evil is seductive. 我希望身在西方的大家,多和西方人沟通,多倾听,少愤怒。不然,认为我们“被恶魔控制了”的西方,和相信“敌人亡我之心不死”的我们,真的只能到战场上去了解西方了。
  • 民主不相信圣人,哪怕尧舜都可能腐败,所以权力要制衡。
  • 这场大游行中,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义愤和信仰呐喊。但我看到,双方,谁也没有说服对方。所谓哪一方“取得了伟大胜利”,那是让人伤感的自欺欺人。
  • ...14 more annotations...
  • 我们中国人,有千年的皇权社会的熏陶,又成长在无神论的独裁专政中,我们表现出来的人性,和他们表现出来的人性,在日常生活中都很类似,然而到了信仰和政治的时候,交叉点就很少了。这个时候,我们照平常的思路,和我们固有的信息,得出他们“看不起我们”,“没安好心”的结论,也是相当正常的。
  • 所以那么穷的藏人,为什么要独立;我们给了那么多钱的藏人,为什么要独立;我们给了大订单的法国,为什么要闹腾-- 这些都是让中国人很困惑的
  • 绝大多数西方人会觉得人权与自由是个non-negotiable,因为“天赋人权”,不是我该不该有,而是你决不可夺的问题。
  • 人权也不是吃饭权,所以那些“中国不合适民主自由因为很多人刚能吃饭”的论点,在很多西方人的眼里也就匪夷所思。
  • 权力的最高段,不是要拳打脚踢让你服从,而是你自觉自愿地服从了,你还帮那个权力去制服不服从的。Self- censorship,是集权下的人民最悲哀的体会。“不能说,这不要说了吧”,这样的话,我们从小到大,听过多少?而没有什么可信的,什么都要重新去验证,这样的社会成本,是无形而巨大的。全民撒谎的代价,我们终有一天要付出。
  • 民主,就是不要高效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让独裁发生。因为高效率了,我们就容易更相信一个比大家更聪明的决策人,久而久之,决策就都高效率地由他做了。因为高效率了,我们就容易忽视弱小的声音,就容易发生多数人的暴政。
  • 鸟巢巨蛋大裤衩,工程做的大又快,这不能就证明独裁是好的。世界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建筑,都是独裁者留下来的。因为只有独裁者可以倾一国之力,想干啥就干啥。
  • 一个国富民穷的国家,不能算一个强国,更不能证明自己的制度是好的。
  • 也只有在民主国家,大家才可以昨天同意今天抗议,不断地修改自己的错误。这一次的拥中游行也证明了,只有一个民主国家才允许你支持一个独裁政府。反过来,你试试?
  • 对内,它教会了人民撒谎。因为没有什么长久的东西让我们相信,那么只要撒谎不被抓到就可以了
  • 有一个支持藏人的队伍走过,路边举五星红旗的喊“你们懂什么西藏?!”队伍里的一个人就回答“今天你不为藏人说话,明天就没有人为你说话!”
  • 独裁的可怕,在于对外,他有可能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而发动战争。现代历史上,民主国家之间从未彼此宣战。而一个强大的独裁国家,如果它赢得了战争,那么所有的民主国家又要回到独裁,所有重新来过。这是很可怕的。所以,西方民主国家对独裁的天然憎恨和恐惧,也是为什么他们天天指责我们要我们变化的原因。明白了这一点,很多对抗就可以解释了。
  • 这个世界没有人希望中国乱,大家都希望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美间的关系,好比连体的两座townhouse,合用一个墙壁—你如果打孩子打老婆,人家就会管。但人家管你打孩子打老婆,不是因为他想烧掉你的房子,烧掉自己的墙壁。
  • 在目前的政治压迫下,谁都没有人权,要喊也得先是free china,您再free 西藏。
  •  
    很中肯,整篇都是!
shi zhao

我对儿子讲西藏 - 杨恒均的博客 - 杨恒均 - 和讯博客 - 0 views

  • 作为一名住在西方的中国人,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中国人”(华人华侨)都会说,那就是自由和平等,你可以保持自己的传统,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没有一个人,更没有一个强大的自以为优越的民族(如白人)和政府居高临下地告诉你,你应该怎样生活,你不应该吃油腻的中餐,你不能供奉中国的鬼神,你应该信仰上帝——
  • 好在一个用选票选举国家领导人的国家如澳洲,过去的历史也许不都是由人民创造的,但所有的历史则绝对是由人民来书写的——用手中的选票来书写。——这是读中学的儿子铁蛋最近学到的最深刻的一课。
  • ——对不起,所有非正常死亡的中国同胞!   ——对不起,所有在这个强权下受到过迫害的中国同胞,包括那些痛失家园、妻离子散,以及心灵受到巨大创伤的中国人!   ——对不起,这个被人民供养的政府,本应该照顾到千千万万个弱势民众,可现在却让他们无依无靠,看不到前途,在无助中静静地消失和死亡!   ——对不起,让你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居住却需要办理“暂居证”的农民兄弟!对不起,这个政权培养了这么大一批贪污腐败分子!   ——对不起,在荒唐的岁月里,这个政权却以国家的名义,肆意践踏了你们的宗教信仰,摧毁了你们的生活方式,把你们变成自己土地上的二等公民……   ——对不起……   当然最后,我还得对你说一声“对不起”,让你一路看下来,却始终没有看到我谈西藏问题。
  • ...5 more annotations...
  • 前不久加拿大政府也向半个世纪前遭遇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华人劳工道了歉,说了“对不起”三个字。其实,随着自由、民主、平等和人权这些普世价值观念的继续推广和深入,我们将会听到越来越多的“对不起”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口中说出来。对于一个权力来自于人民手中选票的政权来说,权力的傲慢已经被谦卑的权力所取代。作为一名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来说,伴随每一声“对不起”的是华人地位的提高和人权更加有保障,社会更加和谐。
  • 有一天他回到家,说起中国,满脸不屑,甚至使用很重的“恶毒攻击”的语言。我大吃一惊,他说的不是中国的某项落后或者不好,而是表现出对整个中国和中国人的鄙视和愤怒。
  • 孩子们都是“色盲”。我发现在美国和澳洲的小学里,孩子们根本没有注意到对方的肤色。我多次问儿子,你的某某同学是哪里来的?他听不懂。我再问他那个同学的皮肤是什么颜色,他竟然要想一会才能想起来。要知道他们都是每天在一起玩耍的。   我想,这也许就是族群和谐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住在海外的华人最想看到的和谐社会。毕竟,离开中国,我们这些“中国人”就是少数民族!
  • 所谓民族分裂的问题,归根结底,也是和人权、宗教自由、人人平等以及民主这些普世价值密切相联的。
  • 以前华人在西方国家受到歧视和排挤,不是因为我们国家弱,也不是因为华人天生没有尊严和不重视人权,而是因为这些国家包括西方强国在内尚未有完全拥抱自由、平等和人权这些普世价值。当一个社会真正接受了人人生而平等,享受信仰、言论、结社和游行等自由的时候,皮肤的颜色不是问题,宗教信仰不是问题,生活习惯不是问题——   这个时候,就是和谐社会了。也就是说,中国要想最终实现和谐社会这个理想,一定是在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权等基础上的。
blt-fqx

周口店人:为什么他们从支持北京奥运到抵制北京奥运? - 中国报道周刊 - 0 views

  • 当时申办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刘淇在向国际奥委会作陈述报告时这样说,”举办2008年奥运会能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也能进一步促进我国人權事业的发展。”   当时我们提出申办奥运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具体内容包括,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和系统的保障制度;大规模多方位地推进环境治理、城乡绿化美化和环保产业发展;提高北京科技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友谊;突出”以人为本”. 在政府工作中,坚持开放、公正、高效、廉洁,增强务实精神,”把举办奥运会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向全国和全世界敞开胸怀,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   然而,7年过去了,我们当时信誓旦旦承诺的所有一切都兑现了吗?我们绿色奥运了吗?更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正在蔓延,以致某些地区的饮用水质量都成了问题。北京的沙尘暴依旧肆虐;我们科技奥运了吗?我们不仅没有显著的进步,相反科技界的腐败造假已经严重到让国际科技界吃惊的地步,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中國的科技人员用打磨的芯片冒充自己设计的芯片,中國科技界的颜面丢尽!而这种严重造假的行为并未得到公正的处罚,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陕西造假高手周老虎至今没有得到权力部门的澄清,相反,着力于打假的民间力量却屡受权力部门的打压;更为严重的是我们人文奥运了吗?这第三条承诺,不仅没有兑现,而且还在倒退,我们的某些权力部门不仅没有以人为本,而且还在肆意侵犯民众的基本权利,官商勾结下的山西黑砖窑,黑煤窑令多少被蒙骗拐卖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深陷无底黑暗的深渊。多少”城管”人员还在继续为非作歹侵害百姓。互联网控制有增无减,我跟学术界朋友正常的学术交流都受到了干扰和控制,要想在互联网上查阅一些学术资料都常常无法正常实现。现在连百姓自己安装的卫星节目接收装置都要强行拆除了。这就是我们的人文奥运精神吗?
isaac Mao

艾未未到底要反对什么?他反对的到底是什么?_理论车间 - 0 views

  • 这个共产党如果你还将它当共产党看,以为只要反对它的那种表里不一的意识形态,就算反对过了,你就大错特错了。它在当前实际上已成为被各种利益集团或贪腐集团租借的外衣,你已无法将它当真,完全要看它被披在哪个人身上了。它的专制是某种黑厚的利益集团的专制,比如杭州飚车案里,那个杭州市委宣传部长的一手遮盖整个杭州新闻界,并不是党的意识形态或权力装置的规定,而是他的权力出租出手时的险恶与无情,才那么激怒我们。我们只能生气中共杭州市委的不去追究这个宣传部长,但我们怎么可以要求这样一个黑厚的利益集团来主动处理其利益关联者呢?他们同是这个权力粪坑里的蛆,享受得正酣呢。只有清洗他们,通过透明的媒体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报道,通过议会式辩论与决断,来处理他们,虽然这都还不是解放政治,但也因此该先做起来。
  • 艾未未好象也没有看到:并不存在政治的人道主义田园曲;任何政治讨论都是各方从自己利益出发,从他们所处的情形允许他们指望的那种客观性,去获得最大份额。而这常常不是在人民之间分份额,而是通过那个舆论政权,由言论导向来斩获,是硬出手,来搞定。在这样做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并不占有特权,他们通常很难说清自己的利益纠葛。艺术家在哪一方面是强的呢,是特别对社会政治有贡献的呢?
Clement Chen

20100417诽谤与诬陷罪名真义何在?_杂志频道_财新网 - 1 views

  • 诬告陷害罪可能是中国的特产,在其他国家法律中少见。美国法律中的诬告陷害(malicious prosecution)的概念,主要存在于侵权法中,且适用条件严格不涉及刑罚。   至于诽谤罪,虽然大多数国家有之,但已日渐没落。诽谤罪在历史上的起源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故事。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打击政治异议者而设立诽谤罪。时过五个世纪,2010年1月,英国终于废止了诽谤罪。在美国,虽然1962年《标准刑法典》保留了诽谤罪,但是,适用极少。目前,多数州已经废除了诽谤罪。
  • 参照法治成熟国家的经验,对这两类案件的裁决应当严格遵循实际恶意(actual malice)规则和相当因由(Probable Cause)规则,以保障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   在美国,为防止政府官员滥用诽谤罪名,继The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民事判例后,最高法院在1964年Garrison v. Lousiana刑事判例中,确立了实际恶意规则,即:在诽谤官员的案件中,除非可以证明诽谤人具有实际恶意,否则诽谤罪不成立
  • 中国《刑法》第243条关于诬告陷害罪的规定中,也鲜明地存在着“实际恶意原则”。第3款但书曰:“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不适用前两款规定。”在福建网友案中,判断范燕琼、游精佑、吴华英是否犯诬告陷害罪时,三人行为是否“有意”或“故意”是定性的关键
  • ...5 more annotations...
  • 公诉人认为,“三人代写帖子和制作视频,有主观故意,使聂某等受到刑事处罚”。但需注意的是,此“故意”非彼“故意”,仅证明“故意控告”远远不够,必须证明是“故意诬告”。   公诉人认为:三人在警方发布真相说明后,仍在网上传布不实信控告,可证明三人“明知控告的事实虚假,仍然有意诬陷”。这种推理非常粗陋
  • 参照美国侵权法上“诬告陷害”行为的构成要件理论,即要证明举报人有诬陷恶意,需经过相当因由规则的检测:即使举报不真实,但如果存在相当的原由与事实,使得举报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可以合理地相信被举报人存在犯罪嫌疑,诬告陷害则不构成
  • 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政府的调查结论造假现象频出,培育了民众对政府调查报告的普遍不信任心理。游精佑等人对政府的调查结论质疑并反驳,既是法律权利,也是常人的反应。   再者,范燕琼、游精佑、吴华英的行为仅是转述、整理和制作视频,而非捏造事实,所以,不应获罪
  • 随着民众权利意识日盛,在维稳的借口下, NGO不断被打压,律师介入敏感案件也被严控,制度化的法律援助供应因此减少。由此,中国社会出现一批职业或半职业的“维权个体户”,他们利用“一呼百应”的网络环境,以维护公民权利为事业,虽然时有极端言行,但在道义和人格上令人尊重。范燕琼、游精佑、吴华英等人即属此列
  • 政府和官员将诬告陷害和诽谤罪名据为私器,滥用权力,打击报复,将构成对公民言论自由和民间维权行动的“核威慑”。若任由这种威慑泛滥,在宪政意义上的权力制衡结构在中国尚未建立之时,初现端倪的公民言论和网络舆论对政府和官员公权力的微弱制衡也将毁于一旦
isaac Mao

追问王亭亭事件真相之四:真相与立场 - 0 views

  • 8.      国人通常喜欢质疑个人行为的动机,常喜欢做诛心之论,这是公共议论中最愚蠢的做法,它将导致公共议论的不可能。诛心之论只有在对掌握公权力者作出时才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所掌握的公权力意味着社会有权利以任何和平的方式质疑。
  • 14.    只要没有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在真相无法了解的情况下,鸡蛋和石头的较量中,应该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
  •  
    此论适合于杨佳
arden dzx

于建嵘:改革与法治及解释权---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 0 views

  •  可见,要解决目前“改革与法治”等问题,关键还是要解决“改革”和“合法”的解释权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主导司法的国家里,没有政治的解决方案,司法的自我效正和修恢功能是十分有限的。当然,这个政治解决的方案起码具有两个方向性的选择。其一,就是进一步把解释权向执政者集中,寄希望于象邓小平一样的开明而有权威的政治家,敢于冲突一切阻力,用类似“黑猫和白猫”这样简单的规则来领导当下的中国“杀出一条血路”;其二,则是实现解释权的转移,让民众“对什么是改革“拥有解释权。这就要求按民主和宪政的框架来约束权力,让民众有权力和能力参与社会发展,并最终决定社会制度改变的方向和路径。简单来说,要使中国社会的改革事业进一步推进,在政治上就有“新威权主义”和“民主宪政”两个方向性的选择。
number5

都是骗银地: 不应叫停"食品免检",而应叫停质检局 - 0 views

  • 以色列的经济学家鲁宾斯坦最近有一篇论文的名字叫“丛林均衡”,在这个世界里,交易并不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只要权力大的那方想交易,交易便会发生。
  • 丛林第一基本定理:这均衡是有效率的。(公平不公平,好不好,不知道,但有效率)
  • 丛林第二基本定理:每一个丛林竞争均衡的背后都有相似的价格分配机制 -- 有权力的同样也有钱。
isaac Mao

危机四伏的2008 - 0 views

  • 任何掌握权力的国家、政治、政府、政客、官员都是靠不住的,都需要质疑他们所做的一切,因为在不受制约的权力面前,所有的人都会做出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的事情。
  • 地震事先预警的话,死亡人数应在2000-4000人,可是这次地震有超过80000(爱国)公民死去, 大头奶粉和三聚氰胺奶粉的事情不可能是今天被曝光才发生的,一直都在进行着, 拿着准字号生产批号的假药劣药的横行无阻不是我对政府有信心就可以避免的, 被关在家里,被软禁监控的爱国人士也不是“爱国”就可以免于被限制自由的灾祸的, 还有那些被埋在煤矿底下的死去的(爱国)矿工, 被大火烧死也要让领导先走的孩子们(少先队员们), 被埋在豆腐渣学校下冤死的孩子们(少先队员们), 吃毒奶粉导致病残和死亡的中国婴孩...
Qien Kuen

马英九: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腐化 欢迎批评_星岛环球网 - 0 views

  • 台湾的马英九总统14日出席新书《我们的希望地图》发表会表示,公共政策决策依据是民意和知识,如何调和成政策,是政府要做的事情,也希望大家提意见;而“绝对的权力一定绝对的腐化”,欢迎大家监督,“不要因为你投票给我,就不敢骂我”
  • 他也表示,唐山大地震时,大陆拒绝外界援助,这次四川地震,大陆愿意接受外界援助,心态已完全不一样,大陆民众并自动发起募捐,这是公民社会的征兆,而大陆一些团体也对灾区进行相关设计规划,这是迈向民主社会的前奏,路途虽然十分遥远,但已有起步
number5

大牛无形 » Blog Archive » 如果美国警察动了我的阳具(转自杨恒均) - 0 views

  • 如果没有公开的媒体,自由的舆论和独立的司法,那么我能够在美国获得什么?那个在纽约被打的中国女人能够得到多少赔偿?我很怀疑,毕竟几千万美金不是一个小数子。
  • 我的阳具被美国警察弄坏了,我无法伸张,没有报纸报道我的故事,因为报纸和警察都被同一个人管着,公权力沆瀣一气对付普通小民,我能怎么样?我告诉你,没有了阳具,我什么都他妈的干得出来,我一定要用自己所学的中国功夫,把那个弄了我阳具的警察阉割掉,而且还——
  • 我太冲动了!我那上海的杨姓兄弟,你怎么和我的性子一样,那么冲动?你如果在我身边,如果在美国或者澳洲就好了,我绝对不会让你受委屈,我们一定好好计划一下,请一位律师,把他们告到法庭上,然后发一笔财。鉴于你的阳具受损了,你拿大头,我只要一个零头就够了。再说,我的目的又不是钱?我主要是想借机侮辱一下西方人的人权纪录和价值观,让我们中国同胞扬眉吐气和坚挺那么一次……
Roger Chen

"非典型性"典型中国事件 | 中国 | Deutsche Welle | 2008.07.02 - 0 views

  • 这两起孤立事件折射出的是中国社会积怨酝酿的可怕危机潜能,反映出现行制度化解与处理社会危机能力的薄弱
  • 在个人权利意识日益觉醒的社会急剧转型中的中国,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空间意外地被时势造成英雄,承担起主持正义的社会公器,承担起它本来所不能承受的重量
  • 这更见证了中共地方官员在社会危机管理上的不合格,失去了起码的现实感。可以预见,只要地方官员还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应对社会冲突,中国式墨菲定律(能有变糟的可能就一定要变糟)就会一直演绎下去,而瓮安事件只不过是这一普遍逻辑下的一个特殊变异结果
  • ...2 more annotations...
  • 题的关键并不是匿名不匿名,而是法难责众,责众必然丧失法律的合法性。中国当政者必须认识到,他们必须要与互联网共存亡,这就是命
  • 中国众多的恶性报复社会事件背后往往都有这样的普遍逻辑:个人尊严在权力面前的尊严扫地导致心理扭曲和对权力的仇恨,在压抑与扭曲达到了变态的临界点后以变态和疯狂的方式把破坏的能量释放给社会。
shi zhao

(转)韩寒已经很客气了 - 0 views

shared by shi zhao on 26 Jun 08 - Cached
  • 在八十年代成名的文学研究者和作家之中,能够说巴、茅、冰“文笔优秀”的人,恐怕不多。专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的学者,更不可能把三位称为“巨匠”。比如,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认为:“巴金的文体不算精美圆熟,也许还不属于那种可供反复推敲咀嚼的创作。”专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李辉先生说:“巴金的好处在于他的激情,然而,这也正是他的大缺点,他的激情是一种缺乏节制的激情,这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大作家,也造成了他的作品思想深度的缺位。”九十年代成名的作家和批评家,我也没见过谁给予这三位以很高的审美评价。比如,文化批评家张闳先生和文学评论家葛红兵先生,也认为这三位徒有“文学大师”之名,作家朱文的评价更低:“巴金一钱不值。”比韩寒还韩寒!
  • 后毛时代成名的中国作家在谈及自己的文学传承时,更多提到是西方现代作家的影响。至于中国现代作家,经常被提起的是鲁迅、老舍、沈从文,却很少有人提到巴、茅、冰的影响。但在权力至高无上和政治需要优先的当代中国,作家的成就和名声由权杖来钦定,只要党国需要,平庸的作家就会变成文学巨匠。当权力造就“名家”变成国人的习惯性思维之后,价值畸形和审美混乱也就成为必然,致使国人对精神产品的低下识别力延续至今。
  • 六位中最幸运的,倒是死的最早(1936年)的鲁迅,他过早的肉体终结成全了其精神长驻。他幸运地没有赶上“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不必在强制性的思想改造中挣扎,也不必没完没了地写自我羞辱的检查,更不可能遭遇文革式的羞辱。尽管,鲁迅被毛皇帝钦定了“骨头最硬”之旗手,变成残酷斗争中的打人棍子,但鲁迅的亡灵不该为毛泽东的罪恶负责。
ocde yin

错乱的激情 - 0 views

  •  
    这套宣传体制可以上溯到1942年的延安,并在1949年后的中国社会不断演练,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巅峰。当这种宣传以信息封闭为基础时,它的能量是惊人的,它闭塞人们的头脑,腐蚀人们的内心,摧毁道德原则,并赋予人们一种"self-righteous"的意识。所以,在文化革命中武斗的双方,都宣称自己信仰毛泽东思想,而对方是"保皇派",有理由以各种残暴的方式对待…… 但当信息逐渐开放,人们发现自己曾经确信的东西不过是一种欺骗时,一种玩世不恭、嘲讽的态度开始在社会中弥漫。此刻,宣传机构和公众之间开始了一场游戏。前者在惯性的轨道上继续滑行,而后者从翘翘板的盲目相信的一端,滑向了什么也不相信的另一端。 但对极权体制犹在的恐惧,使游戏继续运转。人们习惯了在公然的谎言中生存,并熟练的、习惯性的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一切官方的宣扬。但表面上相安无事的相处,却通向了危险之路--政治与社会肌体被严重的腐蚀。政府在宣传所带来的幻像中,丧失了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宣传的畅通无阻的效果,继续麻痹着权力本身,它的反应越来越迟缓,越来越依赖惯性而非智力判断、信念原则生存。公众也同样变得越来越怀疑和怯弱,他们或许知道该反对什么,却不知道该建设什么,他们也逐渐失去了直接说出反对的道德勇气,长期生活在谎言与怀疑中,也使人们缺乏力量与信心与建构起社会网络和社会机构。
shi zhao

爱国与卖国 - 一路远行 - 博客大巴 - 0 views

  • 最有可能卖国的就是政府中的官员,他们有利用价值,他们有卖国的资本。想一想,敌人最想贿赂最想策反的不会是清洁工人和建筑工人,而是身居高位的掌权者。爱国不是爱政府,恰恰相反,爱国是要爱国民,是要提防政府。美利坚民族的启蒙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民众从来不是洪水猛兽,掌权的政府才有可能胡作非为。特别是在政府的权力缺乏制衡,一家独大的时候,就会为了政府的权力而限制民众的权利,为了政府的私利限制民众的公利,为了政府的权威限制民众的言论,为了政府的统治限制民众的自由……而政府倡导的爱国,常常不过是“爱政府”的暗喻罢了。不过,可笑的是,有的府把“爱国等于爱政府”的暗喻变成了赤裸裸的明喻,而其他的政府则走得更远,他们把“爱政府”放在“爱国家”前面,公然地宣称政府即是国家,国家即是政府。
  • 国家永远是国家,而政府却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民众有爱国家的权利,但并没有爱政府的义务。
  • 爱国,就要敢于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无论这种权利被自己的政府侵害了,还是被别国的政府侵害了。
1 - 20 of 95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