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立宪百年,《世界人权宣言》公布60周年,“民主墙”诞生30周年,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0周年。在经历了长期的人权灾难和艰难曲折的抗争历程之后,觉醒的中国公民日渐清楚地认识到,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民主、共和、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抽离了这些普世价值和基本政制架构的“现代化”,是剥夺人的权利、腐蚀人性、摧毁人的尊严的灾难过程。21世纪的中国将走向何方,是继续这种威权统治下的“现代化”,还是认同普世价值、融入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体?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抉择。
网友不满删帖暴打论坛版主:我让你删帖(图)_网易新闻中心 - 0 views
你是上访者,还是精神病?-赵牧博客-搜狐博客 - 0 views
中国《零八宪章》 - 0 views
我是信访干部的老婆…… - 0 views
于建嵘:中国的政治现实和我的梦想---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 0 views
-
我们先看看当时中国政治有些什么特点。概括地说,大约有九个方面:1、一党专政,多党共存;2、党国同构,以党代政;3、权力集中于中央和最高统治者个人;4、领导职务实行终身制;5、权力的转让以领导人指定的方式进行;6、政治权力不受宪法的约束和制衡;7、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是暴力式的革命;8、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控制着社会的所有方面。9、依靠政治动员的方式实现高度的社会参与。我们姑且把这种制度用新的词汇概括出来,我用了“家长式的威权体制”。 ( http://www.tecn.cn )
-
在讲民主党派时,大家可能还知道另一种情况,就是无党派人士。实际上,中国不但有这几个党派,还有一个不是党派的党派,叫无党派人士。你们在座的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无党派人士。我原来也这么想,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因为无党派人士是有“党性”的,他必须要通过统战部认可。去年我去贝克利做演讲时,开玩笑说自己是“无党派非人士”就是这个意思。 ( http://www.tecn.cn
对真理部说几句心里话 - 0 views
图:惊现GFW官方证书-平阳绿家园论坛-焦点上海房地产网 - 0 views
TuGus - 途加观点 - 少年弱智则国弱智 - 0 views
三个手机翻墙工具 | Freesisx - 0 views
南方报业网-南都周刊-[网络知道分子] 罗永浩:我最被高估的是勇气 - 0 views
杨师群教授的"反革命"风波_钱烈宪要发言_凤凰博报 - 0 views
怎么才能让RSS平民化 | 左铅右椠-上善若水 - 0 views
科学家必须帮助实现人权 - 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 - 0 views
-
科学技能对于维护人权必不可少。例如,对大规模坟墓的法医学发掘可以揭示反人类罪的证据,卫星成像技术可以显示在边远地区的社区破坏,DNA证据可以帮助那些被错误定罪的犯人。
-
科学家们必须认识到人权不是含糊不清的渴望,而是具体的政府的义务。他们必须利用其作为受尊重的社会成员的影响力来确保政府坚持人权。 作者们说,许多科学家相信参与人权太“政治化”了。但是他们也指出,公正、严格的分析以及同行评议这些科学传统都与人权兼容。
黄亭子 - 0 views
假如返乡农民工起义 - 0 views
-
没有中国奇迹,华丽下面全是疮痍。
-
罗炼采取的反抗方式是消极的,他选择了出走(甚至可能是自杀),但其余的青年农民工,则可能选择更激烈的反抗方式。
奥运百日后中国改变了什么? - 0 views
-
北京奥运会闭幕已经过去了一百天,在这一百天内,中国发生了不少重大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的曝光,给奥运留下的激情破了一盆冷水;之后世界范围内爆发金融危机,又给中国的经济奇迹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各地社会不稳定因素开始凸现,出租车司机罢工、失业工人抗议事件接连发生。奥运会究竟给中国带来了多少变化?
美国《时代》杂志中文版(博主翻译) - 0 views
-
如果等到2009年各种事件爆发时再去威胁、打压媒体,可能就晚了。
-
据北京中宣部姓陈的处长介绍,这一次不但是杀鸡儆猴,而是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他们在2009年还敢不敢放肆。他说,这次除了新浪网之外,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将有栏目和编辑被整顿,倒不是他们怎么样,而是就是要给点颜色他们看看。他补充说,你要知道,这是在中国,互联网是有国界的,不是你胡作非为的地方,互联网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互联网也是党的网,是党的喉舌。
Luis Villa's Blog / what the Berkman Center got right - 0 views
-
Contrary to Harvard’s reputation that the only smart people on earth live in 02138, Berkman deeply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lots of smart people out there that aren’t at Berkman, and the instinctive response is to invite them to swing by. Hence Dave’s lunch summary.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interesting, on a weekly basis, being invited to join the discussion. (And they are discussions, not lectures, as you can see from the extensive Q&A that accompanies every lunch transcript.) And the discussions are open to everyone- you can literally walk in off the street if you want;
« First
‹ Previous
741 - 760 of 4272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