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地震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壹报 › 壹报独家授权发布:大地震无法预测吗?--汶川大追问之一 - 0 views

shared by isaac Mao on 01 Sep 08 - Cached
  • 这里发表的将是壹报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章。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官方媒体与公开的媒体上开始了一股热腾腾的大合唱:地震不可预测。腾讯等网站还开设“脸厚可以预测地震”等专辑。各级官员与专家纷纷出来声称地震不可预测也没有预测。中宣部则规定了校舍建筑质量与地震预报是两大禁区。壹报主人认为这两大禁令是对民族生机的扼杀也是对民族智商的蔑视。
  •  
    这里发表的将是壹报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章。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官方媒体与公开的媒体上开始了一股热腾腾的大合唱:地震不可预测。腾讯等网站还开设"脸厚可以预测地震"等专辑。各级官员与专家纷纷出来声称地震不可预测也没有预测。中宣部则规定了校舍建筑质量与地震预报是两大禁区。壹报主人认为这两大禁令是对民族生机的扼杀也是对民族智商的蔑视。
isaac Mao

日本7级地震 预报系统立功 - 0 views

  •  地震来临时,日本去年10月推出的地震预报系统发挥了作用,向市民发出预警,在地震将至前给予他们几秒宝贵时间做防范。
  • 地震导致山泥倾泻、道路塌陷、桥梁坍塌和民房倒塌,岩手县一辆巴士堕坡,车内17人全部获救。   地震发生后,日本国铁JR东北新干线和仙台地铁全面停驶,约2000名乘客被困3架子弹火车内,须自行步出疏散。东北电力指,约3万人断电,电话系统瘫痪,市民要以手机短讯慰问亲友。东北电力和东京电力指出,女川和福岛10个核电厂运作正常。
  • 日本气象厅表示,首个预报在探测到地震4秒后发出。   距震央500公里的东京,居民感到地震前一刻,预报已经在电视画面上出现。地震预报系统的作用是预早通知核电厂和铁路等基建,让它们自动关闭。   在地震发生时,一架子弹火车自动停止前一分钟发出广播,呼吁乘客捉紧扶手。   全球首个紧急地震速报系统 日本科学家去年10月推出全球首个“紧急地震速报”系统,探测到地震迹象后立即通知居民和各大机构,让居民掌握“黄金分秒”逃生时间,减低人命伤亡。
  • ...1 more annotation...
  • 日本拥有庞大地震感应器网络,沿岸地底安装了1000个感应器,地震发生时会释放两种震波,P波破坏力较S波弱,但是速度较快,秒速7公里,破坏强大的S波秒速为4公里。
arden dzx

中国地震灾害预测与预报新闻发布会 _网上直播_中国网 - 0 views

  • 央视网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媒体上有一些报道,民间在地震发生之前有一些反常的现象,比如说有些地方因为溪水和河水变浑浊没有水喝,还有蟾蜍集体过街的现象。请问在地震发生之前,我们的相关部门有没有接到这样的消息,是怎么样反应的?如果没有的话,今后我们在信息渠道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第二,汶川地震发生之后,网上盛传中国有非主流的专家用传统思维,已经发展出了超越西方的一种地震预报方法,并且在地震之前做出过预报,请问两位对此做何评论?与西方相比我国的地震预报有什么特色?
  • 第二,我想说明,因为地震预测意见有一个管理,需要填地震预测意见卡片,预测地震震级范围、时间范围、空间范围,有一个严格的规定,研究的结果有了之后,就填一个预报的卡片。这个预报卡片由专人管理,并且这个意见在我们会商会上,都要通报给从事整个地震会商的科研人员进行参考,这套程序是很完备的。如果你做出了预报以后,最后中国地震局还有一定的奖励。但是在汶川地震之前,我们没有得到准确的预测意见。因此,我还是希望大家继续探索地震预报,提出预测意见。
shi zhao

汶川大地震中的应急地震学 - 0 views

  • 该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后10秒内即可对地震的震中位置进行初步确定,其精度随地震台分布的稀疏而定;同时地震的发震时刻也能得到确定。对汶川地震而言,这种定位能在地震发生后约8秒获得,其误差小于10公里。地震的震级则能通过分析离震中最近地震台的前4秒波形得出;对汶川地震来说,确定震级的时间为震后8~9秒,误差为1级。随着地震被更多的台站探测到,地震的参数可以更新为更精确的数值。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在汶川附近地震台站较为稀疏的条件下。在拥有密集地震台网的首都圈等区域,确定这些参数的时间还能进一步的缩短。
shi zhao

地震预报专家欲哭无泪-李世辉 - 新浪BLOG - 0 views

  • 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的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是不可能的。这是国内外地震界主流的共识。
  • 耿庆国根据历代(包括1956-1970年)大旱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区。旱区越大,干旱时间越长,相应的震级越高”的统计规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国大旱后2-3.5年,发生了7次7.5-8级大地震)。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根据这一规律,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这些成果触犯了地震界当权者的利益,耿庆国被调出预报队伍,去了地震报社。
  • 2008年4月26日和27日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经集体讨论,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报(文字报告已报中国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发出),而且,耿庆国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震级、地点、时间均已明确)。
  •  
    天地生人会议.....我对其科学性表示怀疑了
ooof ooof

问罪地震局:张衡,您老赶紧回来吧!--DoNews.com--IT社区&写作平台i - 0 views

  • 难道地震无法预测吗?想来真为张衡而悲哀,1800年前其给中国以至世界发明了地震仪,难道现代人还没学会使用?国家地震局的同志你们都在做什么?地震仪有那么难学吗?
  • “1975年2月4日晚7点36分6秒,海城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由于辽宁省地震局在震前作出了预报,拯救了十万人的生命,避免四十亿元的经济损失。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大地震进行了准确预报。”
  • 这说明什么,说明30年前就可以准确预测到,而张衡老先生1800年前就已经在给地震局的同志们做好地震预测的铺垫了,而国家地震局难道现在还没学会张衡发明的地震仪的使用方法?     可怕!可怕!     张衡,您老赶紧回来吧!
isaac Mao

紫坪铺大坝:震后疑云未散 | 李晓明 - 中外对话 - 0 views

  • 张博庭表示,目前在强地震带上建水库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水库诱发地震还有利于降低地震的烈度。建在地震带上的水库就像一床铺在地上的棉被,能使原本就要发生的大地震变成频繁而震级小的多次地震,从而降低地震的烈度。
  • 汶川地震之后,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紫坪铺水坝经受住了10级地震烈度的考验,表现令人惊叹;一种则认为,这是自然对人类无节制活动的警示,紫坪铺水库可能是汶川地震的诱因。争论焦点集中在了“水库诱发地震”上。
isaac Mao

央视自扇耳光!讽高人预测日本地震----本溪39中教师预测出本次日本地震? 深度娱乐论坛 深度娱乐论坛 - 深度,值得深入! - 0 views

shared by isaac Mao on 17 Jun 08 - Cached
  • 前地震局领导2008年6月8日在CCTV-2的对话节目上,为了说明地震是无法预测的,现场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本溪一中学教师预测最近日本或中国东部还要发生7级以上地震!该官员生动地用归谬法驳斥了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荒谬言论!还广大地震局的老爷们以清白!全国人民都觉得本溪的中学教师是脑残!惟恐天下不乱,为了抽地震局的脸不惜赌咒发誓说以后还要地震,结果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地被公仆拿到CCTV-2做全民公示!真是活该!!!!     公元2008年6月14日上午8时43分(北京时间7时43分)左右,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
  •  
    http://fun.deepin.org/read.php?tid=224216 这个地址,在注册后显示:"帖子ID非法"
shi zhao

中国地震台预报员孙士鋐:汶川地震来得很突然_网易新闻中心 - 0 views

  • 以往大地震前的前震观测,我们建了很多台站,观测地球物理变化、地球化学变化还有地形变化,这些台站从不间断地记录数据,这次我们观测到了一些信息量,但这些信息量没有以往大地震前那么丰富,现在表现出来的前兆异常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地震表现出来的不一样,不丰富,包括背景也是一样,大震发生前有一些背景,背景表现也不一样。
  • 正如这次地震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平静。
  • 像1976年松潘地震前,宏观异常是非常丰富的,几起几落,而且范围都很大,很惊人,这次基本上没有。另外也不像1975年的海城地震,海城地震前一天小震活动很丰富,这一次没有。7.8级地震前没有记录到小震活动,这些都使我们没有办法决策,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所以没有办法决策。我们是在背景上感觉到形势很严峻,但在哪个时间会发生,发生在哪个地点,由于地震前信息量很少,所以不好作出判断。
isaac Mao

汶川大地震 - Wikipedia - 0 views

  • 中华人民共和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福建四個省无震感报告外,全国其余省份均有震感。[21] 香港:地震後三分鐘後感到震動並持續了約半分鐘,据称是有紀錄以來感受到震源最遠的地震[22](不过,1920年发生于宁夏海原的海原大地震亦有波及香港[13]);馬鞍山、深水埗、九龍塘、元朗為主要震感地區。[23][24]  澳門:地震後三分鐘後感到震動並持續約兩分鐘,高士德與氹仔高層住戶。[25] 越南河內:地震後五分鐘後感到震動。[26][27] 泰國曼谷:地震後六分鐘後感到震動,持續了七八分鐘。[12] 台灣 :地震後八分鐘後感到震動,持續了一至兩分鐘。[12]
shi zhao

汶川大地震,为何没有预测到?_刘晓原的BLOG_新浪博客 - 0 views

  •    我在5月13日的中国新闻网上,看到了《因地震而哭泣,而愤怒!》一文。文章中提到:“在此次地震(指汶川县)发生前,当地民众就发现了种种异常现象,他们根据常识怀疑可能将发生地震,便向当地政府汇报,但当地政府官员却说这是谣言,并公开发表“澄清”,“澄清”的相关内容,直到地震发生后,才从当地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撤掉。”    四川汶川县的地震,我们的地震机构没有预测到,百姓虽然预测到了,却被当地政府官员认为是“谣言”。如今“谣言”成为了事实,使上万人丧失了生命,这完全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吗?
  • 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发布权在政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有关地震预报的消息。
isaac Mao

iColumn爱专栏 » Blog Archive » 地震预测的民间力量 - 0 views

  • 我还查到了当今用地震云预测地震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研究者是旅美中国研究者寿仲浩。他从1995年开始运动自创理论加之观察卫星云图来预测地震。准确率奇高。 早年他预测了唐山大地震,近期又接连几次很准的预测了伊朗、新疆、巴基斯坦的几次大地震。 他的网站是 http://quake.exit.com,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保存下来的资料和图片都很具有说服力和学术讨论性。
  • 民间活跃着大量这样的业余地震观测者,而他们却无法和专业地震观测机构形成有效合作,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arden dzx

诗歌,或悲痛的余烬 · 大家 · 2008-06-18 - 0 views

  • “地震时代”的写作?  有人说的不错:现时代的文化肖像是一位流泪的诗人。然而,仅仅流泪还不够,而且泪水也有可能淹没诗歌。  仅仅是痛苦也还不够。还要去问,究竟是什么在我们身上痛苦?  真正有意义的写作,就是这样一种追问和发掘。  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地震时代”(王晓渔语)里写作。  的确,什么都被震出来了。那么,面对这场灾难,尤其是面对媒体上和我们身边响起的一片嘈杂声、咒骂声、抵制声、加油声、请命声、哀哭声、逼捐声、奉劝声,写作不是确定“立场”又是什么?哪怕我们是在找一种个人的语言,也是在确定。  “山崩地裂之后/‘人民’就不再是抽象的了”,因而我也知道了自己的立场何在。少唱那些高调吧。诗人,在这个时候只能靠他的泪水引路。一个中国诗人,也只能靠屈原、杜甫这样的亡灵为他们引路。  但是,问题还不仅如此。因为写诗不是表态。在哀悼日,一个诗人应该和他的血肉同胞站在一起,但当他写诗时,他就必须发出属于他个人的声音。四川诗人杨黎《地震》一诗的最后一句是:“在众志成城的好时代,我有点孤独”。是的,孤独,坚忍不拔的孤独,这就是诗的内核。  因此,一个诗人在这个时候写诗,并不意味着像有人讥讽的那样加入了什么“集体抒情”,或放弃了他的“个人写作”。相反,在一个集体悲情淹没一切的时期,在一个以各类“正确”来替代甚或压制反思的时期,一个有良知的诗人和知识分子还要坚持发出个人的声音。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中就曾引用过西蒙娜·薇依的这样一句话“遵守引力的力量,这是最大的罪”。  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的写作是否就达到了一种“绝对的诚实”呢?不一定。因为我们太容易被自己所欺骗,也太容易被自己所感动。  这真是一场考验,似乎你写下的每个字,都在经受着无情的检验。从真实到矫情,从独立到流俗,从准确到空洞,似乎也只有半步之隔。大地震后我在报上读到的第一首诗是:《我的心和千百万旗帜一起飘向汶川》,我一读便在心里想“完了”,而这个人曾是我的朋友,也曾写过一些不错的诗。  那么,是什么在这个时候检验我们?———是那巨大的灾难,是血写的一切;是那无数个痛苦的生灵凝视我们的目光。  看来,“地震时代”的“抒情”并非那么容易。在这个时候写作,其实比平常时期要更有难度。这是一种面对死亡的写作,也是一种被众神目睹的写作。那撰刻诗句的刻刀,必须真正触及到坚硬的大理石。  这也使我意识到,“地震时代”的写作,其实无一例外都是一种“道德写作”。那么,什么才是一个诗人最大的道德呢?那就是对语言的珍惜。他对语言的关注和珍惜,就是他对生命的关注和珍惜。  正是这最后的一点,将一个真正的诗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isaac Mao

博闻网 什么是地震预警系统? - 0 views

  •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地震预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
leo bnu

cnBeta.COM_警告!_ 插播:四川发生7.8级以上地震[更新视频] - 0 views

shared by leo bnu on 12 May 08 - Cached
  • 地震时的10条注意事项1.保护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地震时的剧烈摇动约1分钟左右。请躲在结实的桌、台等下面藏身,保护头部。2.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关闭火源!如果起火应马上灭火!关闭火源能防止灾害扩大。应养成习惯,即使是小地震也要立刻关闭火源。3.不要慌乱地跑到室外!胡乱地跑到室外非常危险。请认真确认周围情况以后,再从容行动。4.打开门以确保出口!混凝土建的公寓等,有时会因为地震的摇动而使房门歪斜而打不开。请打开门以确保出口。5.在室外时应保护头部,躲开危险的物体!在室外遇到地震时,应注意围墙倒塌,窗户玻璃或招牌等落下。应到安全的建筑物中或附近较大的场所避难。6.在百货店、剧场等地应按照工作人员指示采取冷静行动!7.汽车靠左停车,在管制区域内禁止行车!请根据汽车收音机的信息行动。8.注意山崩、崖塌、海啸!处在山崩、崖塌、海啸等危险区域时,应立即避难。9.请徒步避难,携带品控制在最小程度!使用汽车会引起堵塞,妨碍灭火、救援、救护活动。10.不要相信流言,请按正确信息采取行动!
isaac Mao

农村改革的真假问题 - 0 views

  •   社会科学是复杂的学科,虽然冠之以“科学”,但预测仍不是这个领域的任务。有学者预测土地私有不会出现所谓解放前的情况,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报以怀疑,如果精密仪器都测算不出大地震,你靠什么能算出来有没有“人震”?
  • 社会科学是复杂的学科,虽然冠之以“科学”,但预测仍不是这个领域的任务。有学者预测土地私有不会出现所谓解放前的情况,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报以怀疑,如果精密仪器都测算不出大地震,你靠什么能算出来有没有“人震”?
  • 社会科学是复杂的学科,虽然冠之以“科学”,但预测仍不是这个领域的任务。有学者预测土地私有不会出现所谓解放前的情况,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报以怀疑,如果精密仪器都测算不出大地震,你靠什么能算出来有没有“人震”?
  • ...3 more annotations...
  • 社会科学是复杂的学科,虽然冠之以“科学”,但预测仍不是这个领域的任务。有学者预测土地私有不会出现所谓解放前的情况,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报以怀疑,如果精密仪器都测算不出大地震,你靠什么能算出来有没有“人震”?
  • 社会科学是复杂的学科,虽然冠之以“科学”,但预测仍不是这个领域的任务。有学者预测土地私有不会出现所谓解放前的情况,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报以怀疑,如果精密仪器都测算不出大地震,你靠什么能算出来有没有“人震”?
  • 社会科学是复杂的学科,虽然冠之以“科学”,但预测仍不是这个领域的任务。有学者预测土地私有不会出现所谓解放前的情况,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报以怀疑,如果精密仪器都测算不出大地震,你靠什么能算出来有没有“人震”?  农民的土地问题,理应分成5%的城郊边缘区和95%的农业区,以解决5%的失地农民面临的补偿问题,拿全国土地制度开刀,首先有着逻辑的问题。同时,最终谁是受益者,能否提高整体效率,我也不敢预测,但可以高度怀疑农民难以真正获得恩惠。全国土地的自由流转,其风险与收益是不成正比的。
  •  
    这可真是虚晃一枪的障眼法和转移矛盾法
arden dzx

财富是什么? - 0 views

  •  
    否则,一场自然灾害后,人民才发现,除了赤手空拳的军队,人民面对灾害时仍然那么稚童,社会医疗和专业救援组织仍然那么稀罕,连专业救援的消防队都看不见,官办红十字会也沦落为收集救灾品而不是组织会员医生前往救助,中小学教室仍然那么危险,社会气氛仍然那么容易恐慌,那么,这样一个社会与1976年唐山地震后相比有什么进步?与地震数年后仍未恢复的伊朗北部山区、与震后寒冬的巴基斯坦山区、与风灾之后一无所有惶恐的缅甸人民有什么区别? 只能说,社会被淘空,人民太脆弱,财富太泡沫。从雪灾到火车相撞到地震,这个国家的淘空式压榨自然压制人力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极限。 目前形势最奇怪的是,一方面专业救援搜索队伍极缺(军队也不是专业人员),另方面,最新的消息说,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婉拒了台湾的由消防队组成的救援队;而且,全国那么多煤矿的救生队却未见被紧急组织动员起来前往灾区,哪怕在外围等待;军队虽已动员,却未见展开野战医院;全国各地的人民除了捐血捐钱,无所作为。
shi zhao

科学网-关于地震预报条例的探讨 - 0 views

  •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实际上并未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过地震预报。新闻媒体也无权事先刊登有关地震预报的消息。中期预报即每年度会商会的预报意见只是以国务院“秘密”级文件的形式下发到省级政府,省政府再向下级政府的文件转发,是一种行政通报。当然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的发布最多也就是如此而已。
  • 地震对社会影响这么大,政府又从来不敢发布(10年以后可能依然如此)。如果也不准非政府主体(个人、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发布对此的任何看法。结果是中国人关于地震预报的一切智慧、手脚就被捆死了。古云吃一堑长一智,在一次次的地震灾难之后,我们难道要吃一堑短一智,再短一志?
isaac Mao

美宇航局:将能预测大地震 - 0 views

  • 研究人员表示,在大规模地震前夕,大气层的电离层会出现反常。 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前,科学家曾经在上空的电离层探测到"强烈"信号。 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认为,当地底的岩石块要裂开前,地表会充满电子。
  • 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太空及遥测中心检视了台湾过去几十年间发生的5级以上的地震。 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发生在地表35公里深以内的地震,其上空的电离层都出现不稳定情况。
number5

白板报 » ZT 一个土木工程师的四川地震灾后思考 - 0 views

  • 所以,如此重大的伤亡,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不足,施工质量不好等因素是主要因素,急于用震级过高来辩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地震正常,高烈度地区的建筑物发生大面积倒塌也正常,但是如此动辄在地震来临瞬间就彻底崩溃,把数百上千人活埋,真个建筑变成活地狱式的倒塌,是无论如何辩解,也是洗刷不了清白的。
  • 假设甲、乙两地的地质状况、地震加速度谱等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姑且做这个思想试验)。同时两地又采用同一套图纸建造了一批房子,但是甲地的房子没偷工减料,建造质量很好,乙地偷工减料很严重,房屋质量比较差。自然地震过后,甲地的房子受损少,乙地房子受损严重。于是灾后调查的时候,专家根据烈度的描述性指标,就会说“甲地房屋的损毁比较比较小,烈度较小仅有6 -7度,乙地经过抗震设计的房子多数倒塌,烈度达到9-10度”然后,乙地房屋的建筑商就会以乙地烈度比甲地高为依据,来为他们的房子损毁严重辩解:“我们这里的烈度达到9-10度,而我们的设防仅仅是7度,所以大部分房子损坏了!房子倒塌并非因为我们质量问题,而是由于烈度超过我们的设防烈度”!而为什么乙地烈度会比甲地高,专家学者们又会找出一大堆专业的理由,普通百姓自然是不懂!
  • 所以,从这个例子上可以看出,烈度这个描述指标,是不适宜作为地区抗震规划时作为设防的指标量的!而仅仅适合用来作为灾后损失估计的量(不管你房子的设防是什么样的,根据房屋受损比例和严重状况,加上地区的人口密度等参数,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灾害损失)。我多次跟相关研究人员辩论,希望改变这一现状,免得烈度这个描述性指标成为不法建筑商的庇护伞!
1 - 20 of 312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