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假图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blt-fqx

傅德志爆出虎照幕后黑手 各地假新闻均源自一人-搜狐新闻 - 0 views

  • “假虎照幕后黑手是全莉”

      时报讯 (记者 薛冰 实习生 林珍 通讯员 方玮 乔利民) 昨日,中科院研究员傅德志在广州多所高校相继作报告揭穿陕西“周老虎”和“全老虎”造假全过程。

    有学生当场提出疑问:如果您讲解得这么有道理,证据这么充分,那为什么不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来处理呢?傅德志称已经在1个月前将报告提交国家有关部门,具体结果要等相关部门作出评定。“毕竟我只是植物学家,不是侦探。”傅德志说。

      华南虎事件

      “全莉一手导演整个事件”

      昨日,中科院研究员傅德志先后到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为师生们作报告,报告中无一例外地揭露“华南虎”骗局事件经过。这个曾经以脑袋担保“周老虎”事件虎照是假的,被称为“打虎派首领”的科学家尖锐地指出:“中国境内相继出现的多个假华南虎事件都是全莉一手导演的!”此语一出,轰动全场。

      在华南农业大学的报告会上,傅德志指出:“陕西的‘周老虎’、湖南的‘吴老虎’、江西的‘陈老虎’以及浙江出现的假老虎事件都与全莉息息相关。”

      “为什么这样说?‘周老虎’事件后,她曾经将整件事情介绍给世界权威杂志发表,这本身就证明了跟此事件有关。”傅德志说。“稍后我从她的博客上找到了一张‘华南虎野生放归图’,这是她启动的一个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规划图,而这张规划图与我勾画的一张‘华南虎事件泛滥图’十分相似,图上标注的地点与全莉的放归图地点基本吻合!”

      当记者质疑“为何说是全莉一手导演该事件?”时,傅德志解释:“因为她启动的这个华南虎野化放归项目,每个地区的预算启动经费就高达3000万。3000万的启动经费是很诱人的,全国各地都在争这个项目,所以出现造假也不奇怪。全莉的导演,最终导致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从利益出发,在权利上予以把控,最终不惜造假,导致假华南虎事件层出不穷。”

      老虎拍摄者

      “应该是保护站站长李坪”

      昨日的报告中, “周老虎”事件始末依然是傅德志披露的重头戏。他层层剖析“周老虎”事件背后的阴谋的历程:“‘周老虎’的拍摄者到底是谁?反正不是周正龙!我认为是陕西镇坪镇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坪拍的!”

      傅德志指出,陕西镇坪最早拍摄“周老虎”照片时,应该是为了还原当地有虎的历史镜头,所以照片应该是镇坪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拍摄的。

      傅德志说,去年10月,有媒体刊登出来一张黑白的还原现场照片,是当时拍摄“周老虎”的场景。照片里的两人是局长覃大鹏和助手李蹇,拍摄者应该是李坪。还原历史的照片被关克看到之后,认为足以以假乱真,就编写了台词,导演出陕西农民发现野生华南虎这出“假戏真做”的闹剧。傅德志还毫不忌讳地将矛头指向政府官员:“周是连照相机都拿反、照片都不会拍的农民,怎么可能拍出质量这么好的照片。”

      说说“虎事”

      “一不小心成了公众人物”

      “如果您讲解得这么有道理,证据这么充分,那为什么不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来处理呢?”面对媒体的采访,傅德志表示:“作为科学家,我只想提出事实,其它的让公众和媒体去评论,我现在只想安心做我的学问!”

      回顾几个月来的“打虎”经历,傅德志称自己是偶然被卷入这场风波的,而不是想借此炒作自己。他认为作为一名植物学家,一名科学家,应该做到有板有眼、有始有终,既然已经站出来指出“周老虎”是假的,那么就要把这场打假战争进行到底。

      在报告中,傅德志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和老师讲解“虎叶”比例失调的问题。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他还特意用以前的老虎照片对照“周老虎”的照片,在真老虎的对照下,“周老虎”的体积显得非常小。最后,傅德志表示自己是一不小心便成了公众人物,不可避免地卷进了事件中。信息时报

shi zhao

Steve Souders:你的网页有多"绿"?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我们假设Wikipedia有1亿页面浏览/天。(我见过超过2亿/天的估算量。) *假定这些页面80%通过可以缓存完成(根据Yahoo的browser cache统计),那么就是8000万页/天。 *假定其中10%或者5%是浏览主页,那么每天就是4000万页,每页包含13个HTTP请求来验证那些图片,一天就是52.0万的图片请求。 *假定一个Web服务器一秒钟能处理100个这样的请求,一天就是860万个请求。那么这些流量就需要6台这样的Web服务器工作一年来处理完成。 *假设一个满载工作的服务器是100瓦,6台服务器一年就是5000千瓦小时的能源以及大约500到1000磅的二氧化碳排放。
isaac Mao

新华社照片PS造假事件(转自好友博客) - 传媒视域 - 0 views

  • 这两家报纸所用的照片版本,究竟是新华社的三改版,还是自我修复版,尚不得而知。这也不是问题的关键了,一张普通的新闻照片,居然三度用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手段进行修改,这才是核心。
  • 新华社在图片库播发了一条撤稿通知(图片ID:99425,图片名称:0510_A29.jpg),这条以图片为主体的撤稿通知的图片说明中写道:今日我部播发的“(时政)胡锦涛同日本天皇明仁话别”一稿(1张)撤销,请勿采用!谨致歉意!
Oliver Ding

新"蜜蜂的寓言" -搜狐财经 - 0 views

  • “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中国商业世界正成为时尚话题。

    正如我们屡屡见到的,一种严肃的话题被通俗化,不是其幸运反而可能是其被庸俗化的开端。无论其本身的内涵如何丰富,一个话题一旦成为人们在不明所以中竞相谈论的话题,或者将与之无关的东西附会其上,那么它不仅不会变成一种普遍的共识,而且可能在被过度谈论中迅速变得空洞无趣,直至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笑柄。

      但真正的危险还不在这里。“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企业有余钱余物时向公众示好买好的捐款捐物,不是以“转移支付”方式巧妙变相的“事件营销”,更不是问心有愧的企业和商人为洗白自己或包装自己而进行的“非常投资”。正如老子所言:“天下皆知善之为善者,斯恶也。”当“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被作为一种善行来提倡时,诸多的恶行或与善恶无关的行为很可能“假汝之名而行”。这就是企业公民面临的真正的危险——成为“伪善”的代名词,最终让人们避而远之。

      作为一种商业伦理,企业公民要想成为商业世界普遍的共识,它一定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来提倡。道德说教只能导致对伪善和对道德的抵触。只有当企业家意识到企业公民行为与企业家自身的需求和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有一种内在的、隐秘的关联时,企业公民才可能成为企业家们内在的共识。

  • 蒙古草原上无数的敖包是如何建起来的呢?我们容易以为是某个权势巨大的统治者下令建起来的。在如此地广人稀的土地上,把一个个行踪不定的游牧部落组织起来进行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所有的敖包都是千百年来,人们自发建成的。在蒙古民族中有一种民间信仰:如果你看到了石头(在草原上石头是很稀少的),就是看到了你的“福气”,如果你拿着石头绕着别的石头走一圈,然后把它与别的石头放在一起,你就是在为自己增添福气。人人都愿意自己的福气尽可能地多,所以当一个人看到一块石头时就会捡起来,等看到别的石头时就把它放在那儿。这种信仰代代相传,草原上的石头堆(即敖包)就越来越多,每个敖包也越垒越高。就在一代又一代人为各自“谋福利”的过程中,一个服务于所有人(包括后代子孙)的导航系统就在广亵的蒙古草原上建成了。
  • 在《国富论》中他这样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 ...9 more annotations...
  • 亚当·斯密认为是后者。人类在道德问题上的传统焦虑被宣布为庸人自扰,人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用担心“自利”会有损公共利益,相反,只有当个体专注于自己的利益的追求,在追求自利上精益求精(即“分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一只看不见的手就会神奇地将个人的追求转化为社会的利益。“总体收益的结果,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
  • 1720年,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因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能源,离开了这个能源,公共利益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这样的善之花,都将结出贫困和伪善的恶之果。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隐喻。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 简言之,“公民”是一个既独立又不独立的概念,指的是一个有所属的个体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体。所谓“企业公民”,就是自觉地把自己归属于社区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的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将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考虑在内,在计算收益时将企业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同时计算在内,在做投资决策时将市场、社会和环境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在内。拥有“企业公民”身份和资格的企业,就是在“公地”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守望、养护“公地”,力图避免“公地的悲剧”发生的企业。   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把这种企业描述为同时追求“三重盈余”——经济盈余、社会盈余和环境盈余的企业。企业公民意识的有无,首先表现在对企业的所有权的认知。没有企业公民意识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仅是为企业提供资金者,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股东的投资带来回报并且使回报最大化。但追求三重盈余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至少有三个:自然环境、社会和投资人。企业经营者的真实身份是受托于这三个股东的“公民CEO”,他的经营行为是确保三个“出资人”同时受益,而不是为了一个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其他两个股东的利益。
  • “公地的悲剧”包含的真实问题是:个体如何在利用产权不可能明晰的资源时避免资源的衰竭,从而导致公共利益的丧失?在人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资源,而且是对人的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道德氛围、文化资源)往往是难以确定产权的。在利用这些看似免费的资源时,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 公共利益的总量并非私人在交易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总和。我们得到的许许多多“好处”(比如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都不是从交易活动中来的,个体拥有产权的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往往超出(有时是大大超出)我们从交易活动中得到的个人收益。
  • 林地不仅生产木材,它从事的“生产”包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清新的空气、保持水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当你因为木材价格暴涨而把整个林地砍伐尽净,获得了巨量的个人财富时,公共利益却受到损害。你不能说你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促进了公共利益。
  • 一、人们在寻求自己私欲的时候,既有可能是个体间的相互利用、交易、竞争甚至相互欺诈、掠夺,也有可能是没有节制地利用无人所有的资源,人们出于私利为他人生产时,既包含自己承担的成本,也包含看似免费的社会成本。
  • 一、蜜蜂型企业:影响力高且对环境的回报率高。蜜蜂为了酿蜜,就必须从各种植物中采集花蜜——这可以看作是对环境资源的索取。而它在采蜜的同时,它翅膀上粘附的花粉就会给花授粉。如果没有蜜蜂来采蜜,花也就成了不结果实之花。(经济学家张五常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经济学论文《蜜蜂的寓言》,涉及到了到底是果农该付给养蜂人钱还是该向养蜂人收钱的问题。)曼德维尔只注意到蜜蜂间的生存竞争,没有看到蜜蜂与环境之间的这种索取回报的关系——在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同时回报环境,使自己的“盈利”空间获得了可持续性和成长性。蜜蜂的这种获利模式是一种远比曼德维尔的寓言深刻的隐喻。   二、蝴蝶型企业:对环境有回报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三、毛毛虫企业:对环境有损害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四、蝗虫型企业:破坏环境且由于其成长性和影响力大而对社会和环境有巨大破坏性的企业。(见图一:企业的四种类型)
  • 企业的利益相关方,除了三重盈余对应的三个“股东”外,还有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它寻求所有这六个利益相关方(“持股人”)的平衡。企业是股东的,也是员工的,是社会的也是自然环境的……公民行为体现为六个“善待”:一、善待股东;二、善待员工;三、善待客户;四、善待环境和资源;五、善待合作伙伴(供应商);六、善待整个社会。企业公民行为就呈现为一个六边形,这正好是一个蜂巢的形状。(见图二:企业公民行为的六个利益相关方)
isaac Mao

央视相关部门回应"藏羚羊"获奖照片造假事件 - 0 views

  • 针对这张《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图片之所以能够入选的原因,这位负责人表示,其一是因为该新闻图片在参赛前已经“经过新华社等媒体公开发表”。其二,则是因为“作者本人认为该图片为原创,均符合评选细则规定。”记者分析,这位负责人所提出的“细则”应为此次活动的评选征集细则。在当初公布的细则中,第一条即是要求“参评作品必须符合摄影大赛公认的真实性原则”,并“不得改动原始图象”。针对专业组人士所报送的作品(注:刘为强所参加的为专业组评选),评选细则还规定称,“参选作品必须是拍摄于2006年1月1日之后的原创作品,且在国内合法媒体上公开发表过。
  •  
    央视又在推卸责任
blt-fqx

床笫余闲: 羞于提五四 - 0 views

  •     今天是五四节,不到28的都放假了,鄙人亦在休假之列。偷得浮生半日闲,看看报纸。《新京报》今日做了北大110周年的专题,仍然是以人为主的专访模式,看点不多,但别出心裁之处在于,把蔡孑民、胡适之、傅孟真等先生的言论辑录为“历史的先声”。今昔之言论在同一版面内对比,令人慨叹不已。大师之论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然听进去的人,几乎没有。    五四那一年,青年们追求的东西,所谓德先生赛先生,所谓民治政府,是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值得一问。四年前的一个饭局上,卢波问我,如果历史可以重来,你愿意把时间之针拨回到哪一个点。我毫不犹豫的说,1915年。倘若不是袁氏称帝,共和体制值得一试。但中国的历史往往会选择效果最差的那一种。这百年来,物质生活可谓日新月异,但在政治进步上,却是乏善可陈。如果把1905年和2005年中国报纸上关于思想与体制的言论略作对比,恐怕相去不远。曰民主,曰自由、曰集权、曰人权,种种主义,不一而足。    本朝定鼎之后,天下归一,论主义则马列恩斯,论思想则太祖毛氏,论理论则南巡邓氏。或曰百花齐放,但放了就死,又曰百家争鸣,实则一家独镇。虽称解放思想,实则奉命表态。而青年们真正效仿五四倾巢出动的唯一一次,却铩羽而归,从此告别崇高,不问政治。建政之后,五四虽被列为法定假日,年年纪念,但翻检历年官方新闻稿,除了时间不同,内容大体相类。青年云者,离五四精神越来越远。    1999年反美游行,俺忝列其中,额头扎白布巾一条,别人写的是反对北约强权云云,我写的是民主科学。被同侪怒斥之,侬想干啥,这是中国!大意就是,国情在那儿摆着呢,您这不是跟组织过不去么。俺悻悻扯下,归队。后来明白其实俺们都被忽悠了。爱国有自发与奉命两种,哥们儿那几年玩的都是后一种。当然现在更为严重些。    大街上,人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头,块儿不重,不超过5公斤,但是这里头装着什么玩意儿,无人能知。G-party怕的就是这个,总是试图去知道去控制大脑里的东西。我们现在知道,这手法很是成功,要不然天朝不会就这么经济崛起了。现在来谈五四,我不晓得还能谈出来什么东西。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但是从大清洗、反右、文革中走过来的中国人,似乎并没明白历史经验对于这个民族的重要性。我们还在原地打转,用诺薇老师的话说,就是动不动还朝自己脚背打一枪。当所有的精神资源都被用同一种解释所垄断的时候,五四的精神资源已经无法为当下的中国青年所汲取。    喊出“严谨求实”的北大,其实是“严禁求实”。平原先生许多年前在《读书》杂志上有篇文章,专讲北大的校庆日期。平原先生考证的日期是12月30日,但1951年之前,这个日子都是12月17日,这是京师大学堂1902年复校的日期,这也是适之先生的生日。1954年就改为5月4日。这个日子就是新北大和老北大截然划清界限的日子。多年之后,再上溯这种传统,已是缘木求鱼。这也才有了陈翰笙先生“我希望北大办得跟老北大一样好”的愿望。    这个情况不止北大有,南京大学的校庆日也有攀比之举,选择了5月20日。那是四反游行的日子,当然也是G-party早年搞的运动之一。当一个大学都不敢公然承认自己的实际校庆日时,这个大学早就死了。再来不厌其烦的引用孑民先生说的兼容并包,简直有些可笑。   
number5

男子称从ATM机取出48张同号百元假钞(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 0 views

  • 银行工作人员马先生说,从自动取款机上取到现金后,最好将现金正反两面都放在取款机上的摄像头上,让其“扫描一遍”,让摄像头留下你取到现金的编号,“就算你真的在取款机上取到了假币,只要有这些录像,自然就可以说清楚了。”
  •  
    有病啊,取5000不是要扫描50次,中国特色之一: 发假钞的银行
isaac Mao

新的国家认同及其未来 - 0 views

  • 大凡集权程度比较高的政府,一遇到紧急情况,都会本能地加强控制,最好把什么都捏在手里。但这一次,中央政府明显克制了这种本能:允许大批志愿者进入灾区,允许若干境外的救援队参与搜救,还允许“牛博网”这样的非官方募捐渠道继续运行…… 这更是1949年以来没有见过的。
  • 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它这一次如何管制舆论。地震一来,宣传部门习惯性地收紧缰绳,电话指令一个接一个往下发。但是,大批记者蜂拥入川,其中许多人是自发前往,惨烈的灾情通过他们发回的图像和文字,迅猛震撼了各类媒体的编辑和播放室,由此激发的报道冲动,显然不是那些电话能够完全约束的。时值奥运会前夕,境外记者早已云集国内;互联网时代了,灾区内外的热心网民,谁都能够用手机和电脑上传真真假假的见闻:在这情形之下,也不会有谁还想全面封锁信息,自陷被动吧?“收”“放”结合,“放”中求“收”,差不多成了唯一的可行之策。
  • 无论是一个冷酷的、差不多完全被逐利逻辑支配的政府,还是一个短视的、缺乏政治头脑的资产阶级,它们都会竭力缩小“国家”和国家认同的涵义,抹杀人民公共认同的需要。知识分子要做的正是相反。在某种意义上,只有当“国家”成为一种包含了多样侧面的指向未来的价值目标,能将我们的视线引入远远比“国家”广阔得多的世界,我们对它的热爱才能经得起打击,我们也才不至于动不动就跌回冷漠和空虚。  
arden dzx

豆瓣小风波里的个人纪事(三)_Escapist Asylum_ - 0 views

  • 西藏问题和家乐福事件,出现大量马甲,种种有意无意的煽动、谣言、误导、假消息四起,这些马甲抱有目的加入小组,当然不会尊重遵守小组组规。更有甚者,有些人不忿于被删被封禁,抱着玉石俱焚心理,四出投诉告密以报复,这势头的确有危害豆瓣安全的可能。
  • 我选择了请辞,想表达一种无力感,无意透过这行动来争取甚么,因为这事情也非豆瓣所愿,但仍然要表达一下,因为我需要对这个小组负责。 企业面对政治风险,不应一层压一层,把压力转嫁下层,说一句,「对不起,我也没办法,请理解。」就图轻松脱身。应该尝试和客户分担,多作沟通,或是给预警,替客户争取一些时间。例如不应该简单注销户口ID,它还有责任替内容提供者备份资料。应该采取正面鼓励(positive reinforcement)来吸引大家自行管理,而非站在上层位置指责用户犯禁,这会做成分化,用户不想吃死猫,就会反戈相向。 政治风险在中国就像天灾,难以预计,无从抗拒,大家都理解;但是企业若图把损失转嫁用户,则应好好沟通。失了生意,可以赚回;失了人心,则是永久。
isaac Mao

在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旁听杨佳上诉案 - 0 views

  • 到了九时,前来旁听的媒体记者和市民估计达一二百人。申请旁听的市民,以中老年人为主。有些市民情绪激动,甚至有人还拉起了横幅,称杨佳是“大侠”和“英雄”。警民发生了冲突,有市民被警察架到法院西门对面一个胡同里,后来被几辆警车运走。很多媒体记者在场,拍摄了冲突现场,外媒记者看后直摇头。
  • 杨佳称,鉴定人员问了两个小时的问题。鉴定专家也承认,没有给杨佳做医学检查,如脑电图、CT。不知杨佳曾在山西太原遭过警察殴打致脑振荡情况。
  • 杨佳如果没有遭到暴力,没何不愿离开派出所,最后在母亲电话劝导下才离开?为何纠缠长达九个多月,为此警方两次派人到北京做解释,同意报销杨佳长途电话费三百元?假使杨佳没有遭暴力,他如此报复警方,除非是有了精神病。
  • ...1 more annotation...
  • 通过庭审,警察是否殴打过杨佳一事,相信旁听人员看得清楚。
arden dzx

[转帖] Paulson 成功绑架中国后,正在谋图绑架全世界! - 0 views

  • 可有意思的是,9月22日, 中新社发了一条十分简短的消息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二十二日上午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及美国经济金融形势等问题 交换了意见。” 几乎也就是在前后不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学也在国内三鹿风 暴席卷神州的时候, 坐着专机到了美国, 住在了New York。 名义上说是来参加那个 半死不活的什么联合国大会,要来发个言,但十几分钟的讲话结束后, 平时日理万机 的总理却没有马上回国, 而是在Wall Street 的老家 New York, 一波一波的摆明着 会见美国商业领袖和经济专家。 和他们交流着解决华尔街危机的奇方妙策和中国在这一 危机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这一呆, 也就是一个多星期。
  •  
    真假虚实与否,姑且抛开一边,这可真是精彩的好莱坞大片的剧本。
number5

犬儒時代的信任 - 0 views

  • 齐泽克对哈维尔这个故事的阐析很精到,他说:「对官方意识型态的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正是政权真正希望的––––对于该政权来说,其灭顶之灾是它的臣民把它的意识型态太当真了,并且将其付诸实施」。
  • 虽然很多人都过早地衰老,常常世故地劝告那些还会生气还在盼望的人「不要太天真」。可是,我依然以为当一个产品标榜安全,它就应该是安全的;我依然以为当一个自称公仆,我们就要以对待公仆的方式要求他;我依然相信语言与事物的神奇对应,相信承诺必将履行,理念必得实现。这不是幼稚,而是公民存在的基本条件;不只是「我相信」,更是「我要相信」。天然绵已经不是天然的了,甚至连蛋白质也不再是蛋白质。假如连我们自己也不试图活在真实中,任由那种成熟而聪慧的犬儒蔓延;那么迟早有一天,「人」这个字的意义也要沦陷、虚无。
isaac Mao

如果你回复每一封垃圾邮件,会发生什么 - 0 views

  • 在30天时间内,志愿者将记录垃圾邮件数量和自己的经历。 其中一位志愿者、家庭主妇Tracy Mooney说,“都是欺骗人的,当点击电子邮件后你会看到最肮脏的东西。”Mooney介绍了接收到的Spam,一封邮件告诉她收到7500美元信用 卡,她点击了许多虚假的钓鱼银行网站,尼日利亚政府还送给她一份遗产,一些邮件试图想获取她的PayPal帐号。试验后,McAfee提供的电脑都变得迟 钝了,里面有很多间谍程序。
number5

白板报 » ZT 一个土木工程师的四川地震灾后思考 - 0 views

  • 所以,如此重大的伤亡,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不足,施工质量不好等因素是主要因素,急于用震级过高来辩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地震正常,高烈度地区的建筑物发生大面积倒塌也正常,但是如此动辄在地震来临瞬间就彻底崩溃,把数百上千人活埋,真个建筑变成活地狱式的倒塌,是无论如何辩解,也是洗刷不了清白的。
  • 假设甲、乙两地的地质状况、地震加速度谱等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差别(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姑且做这个思想试验)。同时两地又采用同一套图纸建造了一批房子,但是甲地的房子没偷工减料,建造质量很好,乙地偷工减料很严重,房屋质量比较差。自然地震过后,甲地的房子受损少,乙地房子受损严重。于是灾后调查的时候,专家根据烈度的描述性指标,就会说“甲地房屋的损毁比较比较小,烈度较小仅有6 -7度,乙地经过抗震设计的房子多数倒塌,烈度达到9-10度”然后,乙地房屋的建筑商就会以乙地烈度比甲地高为依据,来为他们的房子损毁严重辩解:“我们这里的烈度达到9-10度,而我们的设防仅仅是7度,所以大部分房子损坏了!房子倒塌并非因为我们质量问题,而是由于烈度超过我们的设防烈度”!而为什么乙地烈度会比甲地高,专家学者们又会找出一大堆专业的理由,普通百姓自然是不懂!
  • 所以,从这个例子上可以看出,烈度这个描述指标,是不适宜作为地区抗震规划时作为设防的指标量的!而仅仅适合用来作为灾后损失估计的量(不管你房子的设防是什么样的,根据房屋受损比例和严重状况,加上地区的人口密度等参数,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灾害损失)。我多次跟相关研究人员辩论,希望改变这一现状,免得烈度这个描述性指标成为不法建筑商的庇护伞!
number5

闵大洪:中国互联网的假象与真实--传媒--人民网 - 0 views

  • 针对一直是热议话题的GFW(Great Fire Wall,国家防火墙),李永刚从政治学角度分析了现任政府监管网民的行为逻辑。他将中国式监管比喻为“国家水利工程”,中国政府肩负两重角色:一是内容提供商,企图以最低成本垄断水资源供应,靠生产主旋律纯净水,向上索要巨额运行费和人工费;一旦意见市场开放,垄断收益流失,必将面临裁员裁钱,难以忍受;二是固堤工程承包商,查漏防险,避免溃坝。没有险情,就没有维护经费;但险情过猛,则会被严厉问责。中国政府显然正在变得聪明,容忍渗漏和管涌,减轻水坝压力;选择性打压渗漏和管涌,减轻问责压力。
  •  
    这为编辑要下课了
isaac Mao

RFA: 杨春林被判五年 因不承认中国法律不上诉 - 0 views

  • 一年前提出不要奥运要人权并且征集上万名农民签名维权的佳木斯工人杨春林案星期一宣判,佳木斯中级法院在下午三点开庭,杨春林的十几名家人到场旁听,他的外甥女儿当天下午对本台表示,判了五年。
  • 法警用电棍击打杨春林多次,他们家人非常痛心。
  • 他不愿意上诉,谁也不能勉强,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权利,但是,作为律师我们还是希望回访一下,跟他见一面,看看他有什么打算。
  • ...1 more annotation...
  • 他是低层最普通的一个老百姓,他为了别人受了这么大的苦楚,在法庭检控官表示,他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又说他签名都是假的,都是代签,代签都是有代表的,他自己没图一分钱,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他就是做事执着,人很正直,我觉得他没有这么大的罪,为什么判他这么重,家人想上诉,但是他自己不答应。
number5

无忌论坛 - 刘为强电子合成图片汇总 - 0 views

  • 刘羚羊好捉, 周老虎难打, 拍城管是要送命的!
  •  
    PS的技术很好,Photoshop的活广告啊...
1 - 19 of 19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