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言语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Qien Kuen

让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 - 左岸读书_blog - 0 views

  • 美国老报人斯通说,“也许(自由言论)这个概念是人类在抵制从他们那里夺走言论自由的企图时或在争取恢复言论自由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若真如此,自由言论便确实是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所说的一种“自然正义”。
  • 考虑到他人的“为什么”,人在讲话时连语调也会变得谦和有礼。一个人与他人平等对话,自然不会像作指示、作报告那样居高临下。公民平等的意识改变人 的说话方式,不仅涉及个人的平等权利,而且涉及每个人的人格平等和社会正派。公共言语中的平等和正派是同一回事,都是自由、平等、理性地用自己的嘴巴说 话。当然,必定也都要让别人能这么说话。
number5

犬儒時代的信任 - 0 views

  • 齐泽克对哈维尔这个故事的阐析很精到,他说:「对官方意识型态的那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正是政权真正希望的––––对于该政权来说,其灭顶之灾是它的臣民把它的意识型态太当真了,并且将其付诸实施」。
  • 虽然很多人都过早地衰老,常常世故地劝告那些还会生气还在盼望的人「不要太天真」。可是,我依然以为当一个产品标榜安全,它就应该是安全的;我依然以为当一个自称公仆,我们就要以对待公仆的方式要求他;我依然相信语言与事物的神奇对应,相信承诺必将履行,理念必得实现。这不是幼稚,而是公民存在的基本条件;不只是「我相信」,更是「我要相信」。天然绵已经不是天然的了,甚至连蛋白质也不再是蛋白质。假如连我们自己也不试图活在真实中,任由那种成熟而聪慧的犬儒蔓延;那么迟早有一天,「人」这个字的意义也要沦陷、虚无。
arden dzx

卢周来等谈郭松民与"范跑跑"的争论 - 0 views

  • 《一虎一席谈》从来就是以议题的大胆、尖锐和辩论场面的火爆而著称的。但是,当场引发辩论双方个体之间的仇恨心理,却是这种节目之恶——哪怕在节目后你会让双方握手。因为仇恨之恶已经被释放出来了。这种仇恨已经不再是普遍的道义,而就是个人之间因言语冲突而产生的“嫌恨”。我们想一想,这两个人在节目之前互不相识,只是观点不同、价值观不同而已。但是在节目论争中,却能够恶语相向——我看他们恨不得吃了对方。这样一种情绪,难道不是节目本身造成的吗?郭松民的情绪失控,是他的性格弱点。他作为一个成人,应该自己负责。但是,郭松民并不是第一次上《一虎一席谈》,他会如何表现,一虎应该有所了解。所以,在我看来,郭松民的性格和他的愤怒,是被一虎利用了——用来增加节目的火爆程度。至于郭松民是否得分、是否“获胜“,那就不是节目所考虑的了。
Oliver Ding

程乐华博士:灾后心理重建仪式工作坊-心理学艺术化的仪式疏导模式 | 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志愿者团队 - 0 views

  • 仪式的心理作用: 仪式不仅能满足个人对一个安定、可理解和可强行驾驭世界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而且使人能够在面对自然界的不测时保持安全的心理状态。(马林诺夫斯基) 以毕生之实践钻研仪式的特纳认为,仪式表演是社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人们解决危机的重要方式。 以“仪式”为切入点的意义之所在: (1) 突破语言,特别是方言的限制,更有效地帮助人们重建心理。 (2) 言语的咨询一对一较能保证效果,而仪式则由于操作较简练,有助于提高效率,例如团体实施。 (3) 一般咨询过程中,会有咨询师的参与。而仪式中,能够做到只有主体一人的参与。因此后者可能让人更有隐私,更直接地面对自己,释放自己。 (4) 仪式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斯宾诺莎指出,人的改变,除了理智,情感是必须的。而荣格说,愈接近原型的事物,唤起的情感愈强。原型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象征。仪式也正是如此。因此,仪式有潜力深入影响人,改变人。 (5) 有效的仪式不能脱离与当地文化的联系。这让心理疏导不仅仅是一种外来的援助,更有助于挖掘当地优秀文化传统的治愈力量。即,人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主动地发掘自身潜力、治愈和超越。 (6) 仪式具有文化意义。有效的仪式,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助于未来它们的传承和发展。
  • 由于受灾者个体的差异性(年龄、性别、信仰、职业等),我们相信没有哪一种仪式是完全符合总体的需求的,我们也相信有无数种仪式的可能,每一种仪式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于是,我们不把工作重点放在仪式的设计、举办。而是把重点放在工作思路的传授上,让“用仪式重建心理”的工作思路迅速传播出去,尽早帮助受灾者。
fd cn

在别处看到的首都警察劝解抗议学生zz - 逸仙时空BBS - 0 views

  • 作为51反ZANGDU北京高校联合群的参与人之一,我和我们的群主等人今天晚上一起去北京联 合大学见一个51活动的北京海淀区的总负责人,商讨一下关于51活动的细节问题…… 到了KFC,我们一共8个人……我们开始很开心地在讨论,总负责人说,还会有人来,一起讨 论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两个约40多岁的男人,我当时心里很佩服负责人,连这样的人都召集到 了,可是,他们走过来,说,我们是北京公安局的,想和你们聊聊…… 当时大家的表情都僵硬了,一时无语。 后来负责人笑着说,我们也想着要去找你们审批呢…… 两个公安叔叔就坐下来了…… 他说,这个,我知道你们打算有一个活动,我就过来和你们交流交流意见。 我们当时还天真地觉得也许我们可以得到官方的支持,于是我们就交流了我们的意见。然后 他们开始说话,我们才明白,我们真的是太天真了。他们举了当年中关村海龙的反对日货活 动,当初他们的目的也特别简单,就是去了,拉个横幅,但是没有想到后来发生了种种事件 ,包括砸店,烧车,导致发起者怎么也控制不了……所以,我们这个活动会带来的后果,我 们无法预料,就算出现了,也无法控制……我们面对面看着,没有说话。 他们接着说,我们有爱国心是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我们不能影响交 通……我们说,那你支持我们的行动,不过是担心我们的活动的后果么? 他笑了笑说,我们不支持你们的活动……我们爱国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为什么非要用这 种方式呢 他们说,这种集会活动会影响到正常的社会治安,我们说,那开奥运会也会影响到正常的社 会治安啊,我们学校里的一条路都已经被横上了,他说,你怎么这么说呢,这个是政府举办 的活动,出了后果,政府会负责,你们这个是个人举办的活动,出了事情,谁负责呢? 我们就问,那正常的集会活动都有什么流程啊,他说,要有预案、有案底、有负责人,一套 一套的流程,你们这个活动都不能和学校举办的活动比。 突然我们群主说,我能看看你们的证件么?对方的一个人笑着从兜里掏了证件出来,是竖着 打开的,墨绿色封皮(颜色可能记不太清了),表面上的字是凹进去的,没有任何颜色,所 以我看不太清楚,里面有照片还有一些其他的字样……我们群主笑着还给了他们。我看了看 群主的表情,应该是真的。 然后我们又谈论起来。反正说来说去,就是不允许我们办这样的活动,我们呢,想斡旋,却 是斡旋不了……我们说,我们一不影响家乐福营业,二不针对家乐福和法国,我们只是针对 一切反对奥运的国家,让我们周围的人知道真相……但是,我们的言语好象没有什么作用。 公安叔叔还说,本来有205个国家要来,我们出现了什么事情,那可以被他们拿来利用,那 就成为他们运动不来参加比赛的借口……我们只希望能好好的举办活动,之前不要出什么事 情…… 说到穿反ZANGDU衣服的问题,他说不能穿,我说,那我就随便平时穿着在学校里溜达都不可 以?他说,那你们学校的老师会找你的……另一个女生说,我们穿什么衣服都要管呀,他说 ,你穿这个衣服没有问题啊,关键是你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啊,你会影响到你周围的人啊,这 个影响你能负责么?我们说,我们穿的衣服上也没有什么啊,就是支持奥运,反对分裂啊, 这个也不可以么?这个有问题么……他们笑了,你们穿这种衣服有目的吧,这个目的就和平 时的穿衣服不一样吧,我们何必那么掩耳盗铃呢……我们都笑了,没有再说…… 我们好奇地说,那你们是怎么找到我们的呀?他们说,网络上有你们的宣传吧……我们说, 那我们聊天的内容你们都能看到?他说,你们聊一些特殊的话题我们要知道呀,不然恐怖分 子怎么抓呀……当然啦,他笑笑说,不侵犯你们的隐私。旁边的我们群的人说,对啊,现在 的网络技术特别发达,做个网络拦截,什么都可以看到……他们笑着,没有说什么。 关于清华原来打算发放衣服的事情,从我们的一些谈话中可以感觉出来,也是他们去平息下 来的。
shi zhao

停云 : 美国人民"反法"记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 0 views

shared by shi zhao on 24 Apr 08 - Cached
  • 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在美国2003年的反法运动中,没有出现合肥家乐福(据说出现打砸抢)和株洲家乐福(追打一个美国人)那样的激进暴力事件。言语威胁是有的,拉斯维加斯法国餐馆的美国老板就收到了,但没有演变成肢体冲突,这是民主政体教育下的好处。
  • 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只是最不坏的制度。它本身很难挡住民族情绪的泛滥,但它有较强的纠错机制
  • 最重要的一点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确实需要民主自由制度的制衡。但是,如果你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认为民主自由制度下不会产生非理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或者民主制度的政府不会煽动利用民族主义情绪,那可能也就太理想主义了。正如我此前所说的,在这次美国人的反法运动中,美国政府和媒体同样煽动了――如果我们用同一个煽动标准来衡量的话。
  • ...1 more annotation...
  • 在国家民族消亡之前,民族情绪是避免不了的现实问题。别说中国,民主自由制度较为健全的西方国家同样会有民族情绪。合理一点看,任何政府都会利用民情来转移矛盾,甚至是操作民情转移矛盾。那撒切尔夫人当年内部问题焦头烂额之际,不也发动了马岛战争?你能说那不是利用民族情绪?美国911后发动对阿富汗和对伊拉克的战争,并在国内通过压制民主自由的反恐法,难道没有利用民族和爱国情绪?是的,别人做错的,我们不一定也要做错。但如果在其他国家都有民族情绪的情况下,甚至是爱国教育的情况下,要求中国单单没有民族情绪,是不是也太理想化了点?
isaac Mao

自由不自由-我也谈西藏和台湾 | 单干 - 0 views

shared by isaac Mao on 25 Mar 08 - Cached
  • 写给所有人对中国的西藏问题指手画脚的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嘲笑自己的国家和政府在中国已经蔚然成风,谁的手段和言语更加泼辣、离谱、光怪陆离、天马行空,谁就会博得神一样的崇拜,似乎这个所谓持不同政见者就会立马成为陈冠希和啊交,受到N多人的鲜花和口水。
  •  
    介于民族主义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观点,也会慢慢转变
isaac Mao

民主在委员对委员的公开叫板中渐进_资讯_凤凰网 - 0 views

  • 那个敢于同张委员“叫板”的教育界委员———依早报评论员所见,虽说言语难免带点情绪,甚至拿政协委员“应该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境界”来强化其质疑的正当性,但其敢于“叫板”的勇气,同样值得充分肯定。别的不论,敢于“叫板”的政协委员在眼下仍属“稀缺资源”。
1 - 8 of 8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