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实体公正、程序合法--刑事法学界权威专家谈杨佳案审判 - 12 views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 杨佳袭警杀人案发生后,引起包括法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0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二审裁定,驳回杨佳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日前,在我国刑事法学界享有较高声誉的3位专家--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北京大学教授储槐植,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 杨佳袭警杀人案发生后,引起包括法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0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二审裁定,驳回杨佳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日前,在我国刑事法学界享有较高声誉的3位专家--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北京大学教授储槐植,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
这是一起令人既感震惊又感困惑的事件。2008年7月1日上午9时许,28岁的北京籍男子杨佳持刀闯入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致6名民警死亡,3名民警和1名保安受伤,案件卷宗已移交上海市检察院。在力量极不对等的情况下,一名孤身歹徒竟致多名民警伤亡,严重的暴力袭警事件发生在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的中国十大治安良好城市之一的上海。 在风险社会的现实生存条件下,"潜危险"常与民警相伴,暴力袭警事件时有...
2008年10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二审裁定,驳回杨佳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尽管最高审判机关对该案的核准情况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凭一个从事近二十年刑事审判的法官的直觉,笔者认为应该没有悬念。因为,一个歹徒冲进国家司法机关,持刀捅倒10人,致6名无辜警察丧生,对如此令人发指的暴行,最高审判机关总应考虑案件的危害与社会的影响,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掂量民愤的因...
7月1日,发生在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的恶性袭警事件,目前已致6名公安民警牺牲。自事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的网友自发地悼念牺牲的民警,更有网友赞誉"上海警察是中国一流的警察"。然而,部分网友提出的"一个普通百姓也能以一敌十?中国警察的素质未免太低了"的质疑,也被网友们批评这是网络暴力。 警方态度不好惹祸? 7月1日上午9时40分许,一名北京来沪的无业人员突然持刀闯入上海市闸北...
来源:警察网 入夏以来,沪上发生了一起建国以来为所未闻的暴力袭警事件。扼腕叹息之余,笔者以一个法科学习者的眼光回顾思忖这起必将引以为教训的事件。 从媒体报道得知,犯罪嫌疑人杨佳系因不满于上海警方对自己所涉的一桩行政案件的处理,从而心怀怨愤,产生犯罪动机,继而视整个公安机关为犯罪对象欲实施报复行动泄愤,最后不分青红皂白,在并非自身案件处理地的闸北分局,对无辜的众民警保安当...
关于近日发生在上海闸北的杨佳袭警案,虽然从发生到结束,仅仅数分钟,却丧生5人,致伤6人。其所引起的关注,不仅在网下,也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 很多人对杨佳袭警,不仅不觉得这是件坏事、错事,甚至拍手叫好。这让人甚觉杨佳大有当年马加爵之风采了。如果说当年马加爵是因为自身性格内向,再加上不能与同学很好相处,导致其过激杀人,从而让很多价值观尚不成型的学生对其崇拜有加,那么今天杨佳的行为,为什...
杨佳被判死刑,未出所料,他罪有应得。但杨佳是如何成为杨佳的?我们不得不逼视这个问题。 报载,"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长春三名干警指使四名在押人员向市民张庆嘴中灌盐,并实施殴打、掐睾丸等虐待行为,致其死亡。今年8月18日,涉案7人已被长春市双阳区检察院诉至法院。"看到这条消息,除了愤怒吃惊,更感到可怕。设若张某未死而残,其性格又如果偏执内向,他是否会走上后来杨佳的道路?一个人的...
上海袭警案的舆论情况大致是:实名言论一边倒谴责杨佳的残暴,个别有心挺杨的也不过是视杀人者的恶性犯罪行为于不顾,专注于强调社会的"逼迫",但还有绝不会赞美杨佳犯罪行为的底线;一个人长期光顾的论坛可以看作是半实名场合,名字虽不是真的,但待的时间长了,从事职业、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等等,同论坛网友已经知道个大概,在这里,主流是对杨佳犯罪行为的否定,称呼杨佳为"英雄"、"义士"的较少--个别"极右"论...
--2008年7月17日《南方周末》长篇通讯读后 【提 要】《南方周末》如此旗帜鲜明地同情和歌颂杀人犯,有选择地、牵强地、依据自己报纸的需要重新结构故事,将一个意外事件的背景罗织得无比详密,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社会。这样以主题先行之,有悖客观性、真实性基本新闻理念的反体制行为,虽然受到来自读者的批评,但是由于信息平台的严重不对等...
毛主席当年号召评《水浒》的时候,我还小,连"水浒"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更别说评论了, 但现在对于我,却有一点需要了,因为我要利用"水浒"搞一点影射,不是别人,正是当前被某些人热捧的所谓"梁山好汉"杨佳。 有一点是我对《水浒》这部书最为感兴趣的地方,这当然不是伟大领袖和民族脊梁所评述过的所谓"好就好在投降",而是我发现:林冲怎么能和李逵坐在一起喝酒了呢? 有人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吗? 当然...
一男子杨佳7月1日闯进上海闸北公安分局办公场所,用利刃袭警造成6死4伤的惨案。嫌犯的身份已经查明,乃皇城根长大的北京人,少年时父母离异,和母亲相依为命,其住处离即将举行大典的鸟巢不过数百米。 北京人千里迢迢赶赴上海袭警,这个情节有相当的戏剧性,难免让人联想翩翩。中国最繁华执法也相对文明的两大都市,其市民享有了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一些特权,哪怕是下岗职工,他们得到政府的关照也比别处下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