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Group items tagged 评论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cean wu

商品评论的设计 - 0 views

  • 人+互动内容+平台+终端,也就是商品提供者,购买者 [或者非购买者,可能非购买者没有购买这个商品,但他使用过,在使用体验的心得方面,他同样有发言权] 在通过某个购物平台,使用自己的终端设备进行互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然会产生一些交流的信息,可能是对商品本身进行评价的,也可能是商家服务或者物流服 务等等。 商品评论本身不会与商家信用或者信誉等价,但却是产生后者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购买者的商品评论最终会成为量化商家信用指数的数据来源。
  • 评论体系的存在意义 评论体系的存在必然有他的意义,分三个人群来讲,一个是Supplier—商家,或者说商品、服务提供商,一个是Purchaser—购买者,还可能是第三方信用机构。 对于Supplier A.得到用户的反馈,促使产品提供商[ 或者服务提供者 ]对产品[ 或者服务 ]进行update。 B.如果正面的评论不断增加,使得信誉指数攀升,有利于提高其竞争力,能够得到比竞争对手更多的销售机会。当然,也能起到一个淘汰的作用,如果差评多,除非是非法刷信誉或者删差评,否则购买者是很难会去下单的。 对于Purchaser A.购买此类商品[ 或者服务 ]前的参考,对于大部分普通网民来说,是否购买,就是冲商家是不是皇冠,有几颗钻,因为这个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家的整体服务质量,如果你是网购狂人,是 经常泡网的人,你可能知道现在这个不是唯一参考渠道,但,不要忘记还有大部分的初级网购者。 B.开放了一个用户与生产商或者服务提供商进行沟通的渠道。 C.方便上一级部门对商品提供商进行监管,如果你商家服务质量实在太差,购物平台提供者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取证并解决交易纠纷,从一定程度上监督了商家,对购买者是有利的。 对于信用机构 几大网购平台上的无数“摆摊大大”们和网购者在通过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积累的无限量交易记录,以及无数的评论产生的信誉信用数据,对于第三方的信用机构来说,我想绝对是个诱惑。
  • 评论体系都有哪些元素 4.1 Purchaser 购买者 4.2 Supplier 商品或者服务提供商 4.3 Product 商品或服务 4.4.Communication between purchaser & seller 两者间就商品或服务的交流信息 4.5.Market platform 平台 4.6 Terminals of communication 交流终端 后面讨论到的商品评论体系的设计会聚焦在 4.4 和4.5以及4.6上。
ocean wu

中国餐厅指南在中国不通行与《米其林餐厅指南》 - 0 views

  • 中国人从来不相信美食评论家的点评。在中国,美食评论家最多也就是扮演星探的角色,资讯的发达俨然使得喜欢在外就餐的中国人更加相信自己的舌头。看看著名的大众点评网就可以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美食家。特别是那种人均消费在50元左右的餐厅,更是评论文章满天飞。这个最初仿造美国的餐饮评论模式建立的网站,在众多的办公室白领心目中颇受好评,最后大家已经忘记了最初的点评作用,而把它当作了一个类似114查号台一样的角色。去订餐的话,他们则会选择另外一家专门给客人订位的热线
  • 华人圈内最为著名的美食家,应该属于香港的蔡澜先生和唯灵先生。前者数十年如一日不停尝试新的餐厅,好坏都讲,每日吃完之后撰文评论,后来将文章结集成册,自序上面开宗明义:这是我的口味,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我只谈谈我的感受。可见中餐的口味完全是个人观感为主,和诸多评分牵扯不到一起。后者的唯灵先生,是属于撸起袖子做菜,放下饭碗写书的角色,厚积薄发,显然不是大陆蛋汤级的美食评论家可比。
  • 真正被众人意识到《米其林指南》的功效,是源于不久前英国伦敦的一家中餐厅的转卖。一位香港移民丘德威先生所开设的两间米其林一星的中餐厅,获得来自中东的6000万美元资金的收购,作为在伦敦的中餐厅投资,可以获得每间两亿三千万元人民币的收购价格,显然告诉众人中餐厅在全球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据报道,转手的两间中餐厅虽然获得伦敦无数美食杂志的极高评价,但是如果没有获得米其林一星的评价,肯定是不会卖到如此高的价格。
  • ...1 more annotation...
  • 《东京米其林指南》。在东京版出版之前,当地的美食评论家纷纷抵制,认为法国人根本不懂得日本美食的精华之处。最近这家全球知名的轮胎公司为了把中国的业务进一步扩大,终于在中国大陆出版了中文版的《米其林餐厅指南》。对于一直期望把餐厅做大做强的中国餐饮业人士来讲,了解严格的米其林指南的评选方式,不但可以吸引更多高档旅游消费者,也可以作为一种引资的硬性指标加以衡量。省得总是觉得中国国内媒体的餐厅评选不够公正,却又担心自己的谄媚无法被法国人看到。
ocean wu

Intel社会化媒体准则 - WebLeOn's Blog - 0 views

  • ntel社会化媒体准则这是Intel制订的官方社会化媒体准则。
  • 当你参与互动不断出现的在线合作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也提供了和客户、和同事以及和整个世界进行交流的全新方式。这是一种新的互动模式,我们相信社会化计算可以帮助你建立更稳固、更成功的商业关系。同
  • 是否参与社会化媒体,你可以自己选择。如果你参与的话,请遵循这些指导原则: 无论是谈论Intel还是其它事情,都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发表评论要有意义且有礼貌─换句话说,不要发垃圾评论,评论内容不要包含无关内容或具有攻击性。 如果合适的话,快速回复别人对你的评论。 注意内容的所有权和机密性。 在反对别人观点的时候,要保持冷静。 了解并遵循Intel Code of Conduct(Filetype/Size: PDF 596KB)以及Intel Privacy Policy。
  • ...18 more annotations...
  • 明智 在努力做到透明的同时,也不要破坏Intel的隐私、机密以及对外商业演讲的法律条款。
  • 透明 你的诚实─或者不诚实─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中将很快被注意到。
  • 参与互动的规则
  • 你是否提供价值? 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不计其数,为人们提供价值是让你所写的东西能被人阅读最好的办法。
  • 认知等于真实 在线社会化网络中,公开与私密、个人和专业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 确保所有与你有关的内容都和你的工作,和Intel的价值观以及专业标准相一致。
  • 这是一种对话 像你在工作中同真人交谈一样跟你的读者进行交谈。换句话说,避免过多的卖弄学问或者说客套话。不用害怕表现你自己的个性或者说出你心中的想法。考虑开放话题的内容并邀请别人答复。鼓励评论。你也可以通过引用正在谈论相同问题的Blog内容并允许你自己的内容被分享或同步来扩大对话的范围。
  • 写你知道的事情 确保你所写的内容是你擅长的领域,特别是当它和Intel以及我们的技术相关的时候。
  • 它应该发人深省并能建立一种社区感。如果它帮助人们提升知识或技能;建立他们的业务;完成他们的工作;解决他们的问题;或者让他们更好的了解Intel──那就说明它提供了价值。
  • 你的责任: 你所写的内容最终由你负责。
  • 带来一些惊喜。
  • 让我们和世界分享我们正在学习或在作的让人兴奋的事情──同时也敞开向他人学习之门。
  • 领袖气质 善意讨论和煽风点火之间有一条细线
  • 一旦文字发布了,你没有办法真正的收回。一旦激动的争论开始,就很难停止。
  • 如果搞砸了? 如果你犯了错误,承认它。坦率并快速的进行修正。
  • 如果需要暂停就暂停 即使你正要发布的东西让你感到一点点的不适,不要置之不理而点击“发布”。花些时间来看这些准则并试图找出是什么困扰了你,然后修正它。
  • 审核 审核就是在内容被发布到网站上之前对其检视和审查的行为。
  • 好的、坏的,但不是恶劣的。正面的或者是负面的内容,只要和对话相符就会得到我们的允许,无论内容是否有利于Intel。如果内容是恶劣的、有攻击性的、是诋毁的并和上下文完全无关,那它们将会被拒绝。
ocean wu

【观点】网络社区用户成长的5个思考模式 - 0 views

  • 一个典型的社群成员成长轨迹是:发现注册成为一个网络社群成员,潜水一段时间学习;学会社群江湖的风格,习惯开始积极参与社群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参与和奉献,网络社群生活变成常态化;如果极度专注,有可能成为网络社群的领导,获得网络上的地位;时间、兴趣或其他原因逐渐远离某个社群,“迁徙”到其他社群部落。
  • 依据网络社群中居民的参与度及变化,将社群分为以下5种人: 外围的(潜水的)( Lurker) – 外围的,松散的参与; 入门(新手)(Novice) – 应邀新来的用户,向着积极参与分享努力; 熟悉内情的(常客)(Regular) – 非常坚定的社群从业者; 成长(领导) (Leader) – 领导,支撑用户参与,互动管理; 出走(资格老人)Outbound (Elder) – 因为新的关系、定位或其他原因而逐步离开网络社群;
  • 网络社群行为下手来分类,将社群分为:创造者,评论者,收集者,参与者,观看者,不活跃分子。
  • ...4 more annotations...
  • 创造者:指的是经常写微博,博客,上传视频等网民。在美国创造者人数占所有网民的18%,韩国比例最高达38%。 评论者:指的是在网络上对其他内容做出回应的人,如博客或论坛留言,或发表评论;编辑百度百科,回复微博的。 收集者:指的是使用RSS,社会化书签等工具来收集信息,他们负责收集整理相关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编辑。 参与者:那些参与社会化媒体维护个人主页,维护个人信息更新的。 观看者:指的是信息的消费人,他们一般观看博客文章,在线视频,论坛,论坛的留言回复。做个观看者门槛很低,不像创造者或者评论者那样要奉献许多内容,所以这个队伍更庞大。 不活跃分子:指那些参与度特别低的。
  • 另外一个角度来拆解网络社群中不同类型的用户,其分为以下7种类型:
  • 社区建构师—– 为网络社群设置目标,他们规划网络社群的未来和影响力方向。 社群管理者—– 他们监督管理整个部落,和商店的总经理有点像。 付费用户—– 为社群提供资金的贡献,他们会为社群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样也是社区建设的晴雨表。 核心参与者—–他们经常访问社群,参与社区活动,他们代表了大多数为社群奉献的网民。他们是网络社群最重要的人群之一。 潜水者—–这个群体是比较安静,并不积极将他们的观点分享出来,只看不评论,不表态的。其实他们被激活也是近在咫尺。 统治者—–也被我们经常称着超级用户的,他们在社群中很有影响力,社区议事中拥有大的话语权和追随者。 联结者—–他们会跨界参与多个群组的讨论,积极沟通。他们是社群的链接中心,将不同的群组串联在一起。
  • 结合传统社会学上的社群分类梳理如下: 1. 地理位置上的群体(Geographic communities):从本地的近邻、郊区、村庄、城镇、城市到区域、国家 2. 文化上的社群(Communities of culture):从本地的圈子、派系、亚文化、人种、宗教、跨文化、甚至全球社群。他们含有社群的需要和标识。例如伊斯兰教的标志。 3. 社群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s):从常见的家庭、亲属关系、公司组织、政治团体、职业机构或者全球的团体。
ocean wu

卖东西,利用名人; 销售经验,用顾客评论[研究] - 0 views

  • 内容销售,但哪种类型的在线内容销售最好的 - 名人的内容 - 比如明星代言,或客户的消费,如顾客评论? 这两种类型的内容,对刺激销售良好纪录;  明星代言撞了销售平均约4% ,而客户评论可以  撞了销售额的10% )。但一项新的研究计算机与人类行为表明,它取决于产品你卖的类型。 对于卖'东西' - 鞋样,研究发现,明星代言是通过AISAS(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模式的在线消费行为更有效 对于“体验”的产品 - 如化妆品(爽肤水),你需要使用,以评估其质量,研究发现,顾客的评论更有效 所以,  名人为导向的内容营销可能只是门票的销售,可以在外观和规格进行评估的实物产品,但是当 体验的产品和服务,客户的评论都位居前列。
ocean wu

当B2C插上SNS的翅膀--艾瑞网专家飞扬新锐的博客专栏 - 艾瑞网 - 0 views

  • B2C评论引用SNS产品点评:唯伊网的化妆品库覆盖了市面主流的化妆品品牌与产品,目前有近10万的评论数据,热门产品有成百上千条高质量的点评,一般产品也有数十条评论,用户对产品的口碑成为引导潜在购物者决策的依据。 体验营销转化产品销售:唯伊网从前深度合作的口碑客户,如:相宜本草,在社区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在推出该品牌产品销售后,受到很多用户的欢迎,该品牌的销售额也是逐步升高,在新近的推广中,更是可以直接转化为销量。 社区精准匹配商品的引导:用户在社区看兰蔻的一篇帖子,右边就会推荐兰蔻相应的产品,用户在产品库看其他网友的评论,就会有在商城购买的链接。 SNS互动引导B2C:社区最大的价值在于互动,同样也可以将互动效果引导至B2C转化为销售,策划最适合B2C的社区营销,将更多流量转化至B2C。 SNS做B2C的口碑:我们建立了一套机制,用户购物后引导她们去社区晒单,反馈她们购物体验,这些口碑将引起更多潜在购买者的关注,在社区来维护B2C的口碑。
  • 同样我们也在逐步以B2C的角度来挖掘SNS的价值,我觉得我们才刚刚开始,除了我说到以上的结合外,其实最本质的还是你的定位,你的B2C模式,你的B2C形象,整合供应链关系,库存仓储,客户服务,这些都是基础,之后才是挖掘SNS的价值。
ocean wu

影响消费者选择入住酒店的三大因素:价格、地理位置和评论 | 旅游信息化从业者职场笔记Beta - 0 views

    • ocean wu
       
      品牌在可以获取海量信息的用户面前,只要市场性的交流具有相关性,并且以消费者希望的形式传递给他们,他们就愿意参与进来。
  • 一项规模更大、涉及1,500名美国消费者的调研的一部分,是消费者诉求综合聆听实践的一部分,目的是分析客户体验营销(Customer Experience Marketing)的现状。客户体验营销是传递相关互动活动的一种途径,可以对如今的消费者希望参与、挑选和购买的多种渠道进行预测和回应。
  • Epsilon酒店调研的主要发现:   ?只有33%的受访消费者明确知道他们将选择什么酒店,剩下三分之二的消费者对自己的决定“比较确定”或者不确定;   ?价格因素成为影响所有受访消费者做决定的首要因素。酒店位置是否方便成为第二受欢迎因素;   ?在不确定选择什么酒店的消费者中,正面的酒店评论是一个重要决策因素。除了产品和品牌评论网站以外,亲友的意见也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消费者偏向使用电子邮件与酒店品牌沟通;   ?品牌网站、搜索引擎和旅游相关网站是最受欢迎的信息搜集来源;   ?在电子邮件和网站上,消费者对产品信息、折扣优惠、以及酒店便利设施最感兴趣,与消费者兴趣相匹配的信息也备受欢迎;   ?每10位酒店忠诚度计划成员中,有8位以上同意这些项目可让他们更愿意在所属俱乐部的酒店入住。
  • ...1 more annotation...
  • “面对忠诚度计划如此成熟的行业,以及可以获取海量信息的旅行者,市场业者们需要不遗余力地投其所好,”Epsilon策略和分析咨询集团(Epsilon Strategic & Analytic Consulting Group)执行副总裁Michael Penney表示。“基本原理并没有太多改变。只要这些市场性的交流具有相关性,并且以消费者希望的形式传递给他们,他们就愿意参与进来。”
ocean wu

社区化工具到工具化社区:豆瓣的乾坤大挪移 - 自投罗网|鲁公子的IT咖啡馆 - DonewsBlog - 0 views

  • 建站初期,无疑这样的互动只有评论一种而已。评论也成为了信息交互的唯一平台。此时的豆瓣处于信息中心化的阶段,所有的信息活动完全仰仗于items的建立和评价,人们间不存在所谓的社交活动。我猜,豆瓣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成为电子商务的媒介,成为用户和B2C的交互平台,而非社区。因此豆瓣在最初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按照人们的选择相关度产生起推荐项目。无论是推荐还是评论,甚至包括评分,都是豆瓣赋予给用户权力或者帮助用户围绕信息产生活动的方式。
  • 这首先是一个信息的重构过程。但是很快,重构的不只是信息,“人”这一坐标也由此产生集聚效应。这个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在某一方面的属性类似甚至相同。豆瓣成功地利用其独特的个性和定位激励用户产生小组并为其添加内容增加收藏。一个社区化的良性循化就这样构成了。个人的社群性和信息的重构在这个循环中彼此加强。此后,九点、“去过哪”这些产品都是作为个人社群化和信息重构的标志。此时的豆瓣处于信息和人两种因素的中间地带。
  • 豆瓣正式从社区化工具转向了工具化社区。之后,广播的引入再次证实了社区化的判断。虽然广播仍然整合了用户与item之间的信息,比如“蟾宫读过《昌耀诗集》”等等;但是这一应用的产生的确促使社群化的瞬间加剧,同时也保证了item并不会被边缘化。相反,item的存在反而成为了人际间的加固栓,利用item定义的相似identity,将本应很松散的人群集合成为黏性极高的社群,并且长期相互加强。
  • ...9 more annotations...
  • 整个过程,信息流动并未因这些举措和功能的推出而阻断,反而很成功地和用户互动起来。豆瓣完成了从工具到社区的转化,同时能够保证其平滑程度,和人与信息之间的协调性,这才是其最出色的地方。 
  • 豆瓣的群组上线,意味着社群化的正式展开。当然,群组的存在也并非由于其具有足够的人际liability,群组的基础也无非是一个组名。群组只是一个在item间信息整合的方式,我们可以随便从一个小组收藏的item中看到这个方式的效果。
  • 再后来,豆瓣终于迈出了很关键的一步:人本的偏移。两个人间有哪些共同爱好,这个很小的应用似乎和以上的应用没有太大差别。真的这样么?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这一个功能会放在我浏览他人profile时的最顶端?答案只有一个:豆瓣终于从信息中心转移到了人本中心。
  • 社区的存在前提是信息的有效性和内涵价值,即一种综合意义上的liability。如果平台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者平台能够激励其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liability才会产生。社区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liability。我们能够将社区的交际进行下去,是因为我们将信息的liability置换为其提供者的liability。只有这样,社区的诚信机制才有可能建立起来,人们间的关系才不会仍然松散。信息的价值成为社群性的粘合剂。
  • 很严格的规范来完成,少任何一个element都无法建立起item的profile。同时为了提高其信息的liability,豆瓣也引进了wiki的思想:通过对item的信息投票来规约信息的准确性。又一个UGC的应用。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个投票和更改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信息在人们间流动的开始了。
  • 观察豆瓣的举措。豆瓣的架构是一个矩阵。他们将高度结构化的items——书目、电影、音乐专辑等等——作为一个坐标,同时将完全去结构化的用户作为另一个坐标。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两种规范方式,一种是信息至上主义,一种是人本主义。信息的管理需要高度的标准规范,而对用户的管理却必须更加敏捷。豆瓣在这一问题上处理得相当得当。
  • 流动并未因这些举措和功能的推出而阻断,反而很成功地和用户互动起来。豆瓣完成了从工具到社区的转化,同时能够保证其平滑程度,和人与信息之间的协调性,这才是其最出色的地方。
  • :人本的偏移。两个人间有哪些共同爱好,这个很小的应用似乎和以上的应用没有太大差别。真的这样么?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这一个功能会放在我浏览他人profile时的最顶端?答案只有一个:豆瓣终于从信息中心转移到了人本中心。为什么这么说?在这个应用中,item终于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工具,并且这个应用产生了一种精确的人际关系的定义。群组的确如此,但是我是否会和群组中的人们有相似的爱好,或者有相似的认知程度,这个无从判断。而共同爱好这一功能可以将这一问题完全解决。这是社群的基础,即信息的liability彻底转化为人际的liability的实际应用。从这一步开始,豆瓣正式从社区化工具转向了工具化社区。之后,广播的引入再次证实了社区化的判断。虽然广播仍然整合了用户与item之间的信息,比如“蟾宫读过《昌耀诗集》”等等;但是这一应用的产生的确促使社群化的瞬间加剧,同时也保证了item并不会被边缘化。相反,item的存在反而成为了人际间的加固栓,利用item定义的相似identity,将本应很松散的人群集合成为黏性极高的社群,并且长期相互加强。 
  • 豆瓣的群组上线,意味着社群化的正式展开。当然,群组的存在也并非由于其具有足够的人际liability,群组的基础也无非是一个组名。群组只是一个在item间信息整合的方式,我们可以随便从一个小组收藏的item中看到这个方式的效果。比如拉康的小组中有很多拉康和关于拉康的著作,这首先是一个信息的重构过程。但是很快,重构的不只是信息,“人”这一坐标也由此产生集聚效应。这个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在某一方面的属性类似甚至相同。豆瓣成功地利用其独特的个性和定位激励用户产生小组并为其添加内容增加收藏。一个社区化的良性循化就这样构成了。个人的社群性和信息的重构在这个循环中彼此加强。此后,九点、“去过哪”这些产品都是作为个人社群化和信息重构的标志。此时的豆瓣处于信息和人两种因素的中间地带。
  •  
    社区化工具到工具化社区
ocean wu

Same一个另类的社区 App 发展样本 - 0 views

  • 豆瓣未及转身的背后,留下一批文艺青年、90 后待圈养。
  • 今豆瓣俨然已有了大叔级别的感觉,在移动端的缓慢挪动,让众多中小型开发团队以兴趣为主打方向的社区或者社交 App 有了发展的空间和可能。
  • 信息结构、关系链以及互动性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是怎样的?陌生人的社交中,起点都是从孤独感来解决的,因此有了陌陌求勾(yue)搭(pao)的需求,当然还有 Same 中的自言自语、无聊耍废的自 High 需求。两种不同的应用,殊途同归。但显然,前者会来得更加直接快速,后者更加婉约慢热。
  • ...7 more annotations...
  • 评论和私信界限的模糊,是否是社交产品和社群产品之间的桥梁?这一问题的关键其实取决于这种需求究竟是一种创新还是伪需求?
  • 信息从获取、组织、消费都面临着重构。例如,载体从文字变为了图片,输入方式从键盘变为了相机,使用场景从固定地点任意时间,变成了任意地点任意时间,以及内容的推荐机制,机器该如何判断哪些只有只言片语的连文章都称不上的内容会是你喜欢感兴趣的东西呢?
  • 长文高质的内容已死,能引起互动的碎碎念和图片才是王道。
  • 评论即私信,因为你很难界定他到底是社交类(偏向陌陌)还是社区类(偏向豆瓣)产品。
  • 个人体验来看,评论即私信在初期由于好奇心驱动,会使用的较频繁,但是时间一长也就回复了潜水的状态。
  • “我很喜欢球鞋,但我的微信好友里面可能懂鞋的都不到十分之一,发出来的东西得不到互动。” 同样的一张美食照片,老大不小的人在朋友圈晒就是装逼和卖萌,但是在兴趣小组中,就变成了分享和交流。内容本身并没有变,但是看的人不一样了。
  • 深度了解用户的心里的,用户要的是分享,而且是无负担的分享,还必须是无负担有互动的分享。
  •  
    "同样的一张美食照片,在朋友圈晒就是装逼和卖萌,但是在兴趣小组中,就变成了分享和交流。内容本身并没有变,但是看的人不一样了。用户要的是分享,而且是无负担的分享,还必须是无负担有互动的分享。"
ocean wu

2019路透新闻报告:付费订阅该往哪走? - 0 views

  • 虽然年轻人已经开始愿意为在线服务付费了,但这当中并不包括新闻,他们认为没有太大价值。
  • 捆绑销售、与聚合应用合作或许会成为付费模式的新方向。
  • 一个有潜力的模式,是与Apple News和谷歌新闻这样的平台聚合应用合作。这些应用的价格往往更为低廉,却可以让消费者同时获得多个媒体的的订阅。
  • ...7 more annotations...
  • 预计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将成为用户在Facebook上进行互动的主要方式。这意味着未来评论分享将不那么开放,也不那么透明。
  • 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选择相信“更有信誉”的新闻来源
  • 播客已存在多年,但由于内容更好、分发更容易,这些数字音频拥有了一大批粉丝。
  • 新闻过载可能是用户拒绝阅读的另一个原因。28%的人认为现在有太多新闻报道了,比如一个事件会不断地更新,然后各方发布不同的观点,导致最后人们很难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 以寻求解决方案为初衷的新闻,如HuffPost、BBC World Hacks出现了。创始人想寻求一种更有意义且更包容的报道,规避不必要的负面消息,并与读者紧密沟通交流。
  • 消极感与新闻过载,公众抗拒阅读新闻
  • 然而,使用智能音箱听新闻的比例正在下降。在美国和英国,每周通过智能音箱收听新闻的人不到五分之二,在德国和韩国也只有约四分之一。
  •  
    虽然年轻人已经开始愿意为在线服务付费了,但这当中并不包括新闻,信息过载与虚假信息使得他们认为没有太大价值。口碑与评论将变的越来越具有价值。
ocean wu

做电商不为销量,无印良品三招还原最真实的O2O - 0 views

  • 无印良品定义网络店铺的作用有三个:最重要的是向实体店铺引流,让消费者到实体店铺消费;第二位是和顾客进行交流;最后才是网络店铺的销量。
  • 虽然目前无印良品网络店铺注册会员超过430万人,但其中约有6成的网络店铺注册用户并不在线上交易。
  • 为了能将线上店铺的流量导向实体店铺,无印良品将线上线下充分融合。
  • ...14 more annotations...
  • 首先,在无印良品的网络店铺查看商品时,可以在相对显著的位置看到查看该商品在库情况的链接,点开后可以看见各个街道的实体店铺一览表,以及虽然赢商网不是实时但是相对准确的库存情况(每隔一小时进行数据更新),点击店铺链接可以进一步看见该线下店铺的位置、营业时间、电话等信息,想获得商品实时在库情况,可与该店铺直接电话联系,为消费者去线下店铺购买提供方便。
  • 增加了优惠券使用率的同时为线下店铺导入更多流量。
  • 网络店铺发放的优惠券可以在线下店铺使用。
  • 同时如果线上成交的顾客不想把商品寄到自己的地址,也可以到线下实体店铺取货,并且到店自取的方式可以免付运费。
  • 开发向线下实体店铺引流导购的手机APP。
  • “MUJI passport”整合了来自网络店铺、线下实体店铺等销售渠道积分,赢商网同时提供到店签到积分、商品评论积分、附近店铺查询、店铺库存检索等功能,而且,可以和facebook、Twitter的ID连通,减少了会员注册的麻烦。
  • 可以很直观的通过地图看到附近的店铺里面是否有库存。   这是“MUJI passport”APP上最有特色的功能,从线上到线下导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打通线上和线上重要桥梁。
  • “MUJI passport”提供了商品导购的功能,不仅可以看到无印良品精选推送的商品,同时消费者也可以根据商品名称和商品编码进行搜索
  • 当消费者来到线下实体店铺消费时,在收银处扫描APP上的条形码可以获得到店签到积分和相应的消费奖励积分
  • 相通的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路径。
  • 在网络店铺发表一个商品评论可以获得10个,会员生日当月购物可以获得双倍的“MUJI mairu”,这种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获得相应等级和可以在无印良品直接抵现购物的“MUJI购物积分”奖励。
  • 在线下实体店和网上店铺购物消费1日元可以获得1个,在线下店铺签到1次可以获得10个
  • 在网络店铺发放的优惠券可以在线下店铺使用,且因为每个ID获得的优惠券上的条形码都是独一无二。   所以,通过数据可以知道,有多少人多少次到哪赢商网个店铺使用了消费券,哪个人喜欢到哪个店铺消费,哪个顾客在什么时候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 把和每个顾客建立良好关系作为O2O的核心。
  •  
    相通的奖励制度、优惠凭证、数据挖掘分析,还有线下承接完善的服务,以及贯通的社交公关完善消费者售前和售后的需求,从而建立友好的关系,这些将线上线下充分融合打造O2O真实环境
ocean wu

马家辉:《盗梦空间》你进入我的梦,我进入你的梦,跟我们玩FaceBook一样 - 0 views

  • 马家辉:女孩子看得懂,女生可能看电影,做什么事情比较专著,这个电影其实没有太难懂,问题是要你很专著的看,你特别在前面那半个钟头,假如你稍微分神。可能男生和女朋友看电影,当然难免分神,非常忙碌,如果前面半个钟头少2分钟、3分钟,我们是过来人,每看到,没集中精神,那就跟不上,出来以后还傻瓜问女朋友你不懂,你也装懂那就算了,还问女朋友到底讲什么。他被那个女朋友嫌弃,我碰到很多这种情况。所以另外也有人讨论这个电影很好玩。做梦,你进入我的梦,我进入你的梦,这种情况其实跟什么一样,跟我们玩FaceBook一样的,跟上网一样的,跟上网是一样的,甚至是玩微博,玩那些是一样的,你一个人玩不好玩的。 你假如为什么FaceBook微博比以前的博客那些,把博客那些超过了压下来了,为什么?因为博客变成你个人的独白,可是FaceBook完全的变成说好像一个梦,自己做了一个梦,邀请你加入我的梦,你可以来我的FaceBook留言,还跟我互动等等,来评论,我也可以进入你的FaceBook里面来评论等等,其实整个本质上面就是我来做一个梦邀请你进来,你做一个梦邀请我进来。
    • ocean wu
       
      新浪微博中意识流般的微内容容易迷失自我理性定位。而人人网的开放API 人人连接(Renren Connect){身份认证(Identity Service)、社交关系(Social Graph)和内容分发(Content Distribution)}亦容易扩展这种身份迷失。我感觉这种迷失为中国用户所特有,因为他们更大的虚拟与真实的跨度。在中国社交类网站更要求真实身份监管,而其他网站则弱很多。
ocean wu

谁更有生命力:微博,还是微群? - 1 views

  • 群组细分,是支持引入微群的一大理由,甚至是微博发展前景受到挑战的“魔咒”。这一“魔咒”缘自人们对顿巴数(Dunbar's Number)的理解。   顿巴数,是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罗宾•顿巴(Robin Dunbar)1992年的一项研究成果。按照顿巴数,一个社会群组合适的规模大致是150。也就是说,有效地记忆、管理、组织的群体幅度,应在这个数字左右。超过这个数字,一个群组就无法有效地沟通或者协作。
  • 很多“微博控”拥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同时也拥有动辄数百、乃至上千的“好友”。对他们而言,打理成百上千的“好友”依然是很麻烦的事情。这甚至让一些人感到困惑和纠结:他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生怕错过那些好玩的、重要的消息;他们频繁刷屏,期待新的粉丝,查看“回复”和“评论”——这些“快乐中夹杂焦虑的折磨”就好像手机上经常出现的“未接来电”、“未看短信”、“未读邮件”一样。   他们的时间因此被切割成碎片,生活变得貌似杂乱无章,毫无头绪。他们渴望有某种“条理性的工具”,让他们能在掌控第一时间的资讯、享受“好友”的问候和关切、 消费大量趣图笑话的同时,保持对自己生活节奏的掌控力和日常工作的计划性。   他们需要某种工具,协助他们与上瘾的微博“保持一定距离”。   顿巴数,似乎在暗示他们,应该给自己的好友“划分群组”了,应该把不同志趣、不同风格、不同亲密程度的“好友”划分成若干圈子,必要的时候为这些缩小了的“微群”定时打理,或者排列出这些微群的轻重缓急。
  • 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社群。微群的反对派认为,恰恰是“陌生人的偶遇”和“意外感”,让微博魅力十足。当人们试图把微博里的好友和粉丝,按照不同的标签分门别类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情况下“分类无法进行”。   给一群人贴上“画家”、“新媒体”、“科幻大片”之类的标签,相当于用僵化、静态的眼光看待这些活生生的“人”。虽然表面上看,这样可能让那些在微博上不时跳出的“信息”多少显得有一些共同之处,但这种人为的分割,其实大大降低了不同群组之间信息交叉的可能。   4年前,Facebook正是为了突破那种循规蹈矩的会话方式,把每个注册用户“状态的变更”,直接“广播”到了整个社群,让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别人的变化。这种“推一把用户”的做法,在触犯众怒几个星期后,转而成为大家喜爱有加的创新之举。   这种被社会学家称作“环境知觉”(ambient awareness)的新型认知模式,让处于社交网络中的“人”,迅速扩大了他的交往范围,并且“互为景观”,以至于“日常交往”的常态,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串行模式”,即“交往”必须与生活和工作交替进行;而是变更为“并行模式”,“可以用眼角余光观察他的种种小动作,比如肢体语言、叹气、无意中的嘀咕等等,并借此了解这个人的情绪。”
  • ...2 more annotations...
  • 不是分组,而是“涌现”   把微博切分成微群,表面上看是为“微博控”们提供了貌似易用的、更加可操控的、有秩序的社群管理上的方便;但是,所谓“秩序”,在社交网络里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种人为的“好友”切分,是否真的会导向“秩序”?这恐怕有很大的疑问。   首先,这种设置微群的主导思想,出发点似乎是“确定的”、“明晰的”主题,更加有利于交流。但是,微博上每一条信息,其本身恐怕都显得微不足道,十分平庸。单纯从一条甚至数百条微博中,可能看不出任何“名堂”,甚至也并不能“揭示”发出微博者的“立场”、“情感”、“观点”等等。   微博的价值在于大量转发、评论、回复中,各种信息穿插、编制而成的一幅日渐清晰的“画卷”。这幅画卷不能简单归之于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更无法归之于“属于某个微群中”的人。   这种看似无序的“涌现”,让所有关注这幅画卷的人,深深地“卷入”其中,扮演着万条经纬上的小小节点、万里波涛中的小小浪花的角色。
  • 微群,或许是某种便利的工具,但对于微博而言,它既不是“战略级的工具”,也不是颠覆性的创新。分组,或许能让庞大的微博社群看上去“井井有条”,但这也只是一时的方便而已。   值得警惕的,倒是在“分组”背后潜藏的、无法遏制的“整肃”冲动,还有千百年来对“可操控世界图景”的迷恋,以及对看上去杂乱无章、但却不知道会“捅”出什么玩意儿的微博的莫名恐惧。
ocean wu

联通"沃联系"业务是一个基于真实关系的免费"短"消息传输平台。 - 1 views

  • 中国联通已经开始新业务的测试工作,并命名为“沃联系”。中国联通方面称“沃联系”业务是一个基于真实关系的免费“短”消息传输平台。目前来看,这一业务有三大亮点: 这首先是一个个人信息管理中心,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WEB/WAP端、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接入,随时随地分享信息,免费沟通。还可将手机、Outlook、Foxmail通讯录一键备份到服务器端,对之进行“增、删、改、查、分组、导入、导出”等一系列管理操作,从此不用再为更换手机、误删手机联系人而烦恼。 其次,该业务实际已具备微博的功能。用户在主界面进行的“我说”消息发布采用微博的一般形式,即发布内容字数最多为140字,支持JPG、GIF、PNG格式图片的上传,文件大小限制为2M。系统则会把用户发布的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告知好友圈子,同时用户可以及时查看其他好友动态,相互转发、评论好友信息,从而形成用户自身关系圈子的维系和基于真实关系的好友互动。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它并非一种局限于网内的业务,其采用面向全网的开放式设计,支持跨运营商服务,以扩大覆盖用户群体,吸引用户登陆和持续性使用。如果好友双方共同安装了“沃联系”的客户端,即可以实现免费跨网短消息。
  • 中国联通已经开始新业务的测试工作,并命名为“沃联系”。中国联通方面称“沃联系”业务是一个基于真实关系的免费“短”消息传输平台。目前来看,这一业务有三大亮点: 这首先是一个个人信息管理中心,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WEB/WAP端、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接入,随时随地分享信息,免费沟通。还可将手机、Outlook、Foxmail通讯录一键备份到服务器端,对之进行“增、删、改、查、分组、导入、导出”等一系列管理操作,从此不用再为更换手机、误删手机联系人而烦恼。 其次,该业务实际已具备微博的功能。用户在主界面进行的“我说”消息发布采用微博的一般形式,即发布内容字数最多为140字,支持JPG、GIF、PNG格式图片的上传,文件大小限制为2M。系统则会把用户发布的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告知好友圈子,同时用户可以及时查看其他好友动态,相互转发、评论好友信息,从而形成用户自身关系圈子的维系和基于真实关系的好友互动。
  • 它并非一种局限于网内的业务,其采用面向全网的开放式设计,支持跨运营商服务,以扩大覆盖用户群体,吸引用户登陆和持续性使用。如果好友双方共同安装了“沃联系”的客户端,即可以实现免费跨网短消息。
  • ...1 more annotation...
  • “沃联系”结合了飞信和微博的功能,打造出联通版微博,它的开创性在于一是利用手机和微博这些具备社交性质的载体,将真实人际关系盘活
ocean wu

从"发帖"和"回帖"谈社区的改进 - 0 views

  • 1.有默认的话题标签。比如一个社区版面,就可以设置“本地快讯” “跳蚤市场” “房屋租售” “便民服务” “业主之家”等话题标签,这里做的好处就是能对用户的主帖进行一个很好的归类,方便挖掘新的信息,也方便其他用户查询。 2.书写正文时,有自动保存功能。想必很多使用过bbs的用户都遇到过,好不容易写了一篇长贴,结果由于网络不稳定,提交失败,然后还不能后退恢复。这岂不是很郁闷?所以说如果发帖时,能借鉴Gmail的自动保存功能,将用户的文章保存在“个人文集”里,那么用户体验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3.话题模板,很明显,凭空创造内容比编辑相关内容困难得多,并且实际上社区内一个版面上,很多话题都是非常相似的,如果能提供一些典型话题的模板,让用户编辑已有的模板来发表话题,用户会更轻松。大多数用户都有一种“惰性”,宁愿将原有模板内容具体化而不愿亲自去创造。 4.用户发表主题后能自动产生更多相关主题。最好的效果就是让用户发帖后,不需再作出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更多与其发表文章相关的帖子。比如说用户发表了“一个求购二手电脑的主题”,那么与“二手电脑”相关的主题就会列出来,毋庸置疑,这些内容对用户非常有用。如果社区可以使用户发表每个主题后,都自动产生出可相关的内容,将会产生更多潜在的价值。 5.给予发贴者的奖励。其实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社区都有具体的执行办法。但在这里我把它提出来的原因,是想强调在奖励的时候,应该给“懒惰”用户更多的奖励,也就是说相比那“1%”的活跃分子,对9%甚至90%的用户的贡献应该更大方一些。同要等级的奖励,对不活跃用户的鼓励将比活跃用户大得多。
  • 我们先从社区的“发帖”这个环节开始谈,想必我们大家都在bbs上发过帖,那么从目前的发帖功能看,有那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呢?
  • 其次我们来讲讲回帖,其实回帖更有值得讨论的地方
  • ...1 more annotation...
  • 1. 把“强制回帖”的功能延后,用户点击进入帖子后,然后离开主题的时候,然后“强制”让用户评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让用户的回复在了解主题内容的基础上,评论将更真实,降低敷衍的“态度”。另外,也避免了某些用户把毫无价值的内容设为主题隐藏,影响正常的用户交流。 2.让回贴变为“评价”和“文字回复”两部分,对于那90%的用户,尽管把回复变为看贴后回复,但是为了满足他们的“惰性”,就要想办法让回帖变得容易,让更多的人能乐于完成这个环节,比如通过让用户点击星星的数量来为主贴评级,这比让用户打字更加便捷。而对于愿意提出自己观点的用户,同样可以通过文字发表。 3.对回复者的奖励措施。对于有价值的回复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一个价值的回帖很多时候比发一个主帖更有价值,并且能让讨论和互动更加深入下去,给予回帖用户适当的奖励可以刺激更多属于90%的用户能参与进来,其实这也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百度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既然以facebook为代表SNS模式在中国短时间见不到成效,那能不能把我们“擅长”的社区做得更有价值一点呢,最起码让它不是目前虚假的繁荣。这或许是接下来可以好好思考的问题。
ocean wu

农村电子商务-阿里商业评论 - 0 views

  •  
    小县域 大影响一个是撬动中国经济的...越来越多的县市党政领导关注县域电子商 务,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信息化、电子...
ocean wu

高效益数字营销的四种方法 - 数字营销 市场部网 - 0 views

  • 从网站、博客、论坛到微博,大多数企业在尝试脑子里冒出来的各种营销想法,因为它们不能确定哪种方法会奏效。
  • “尽管推出这些新举措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实施下来却并不合乎情理:它们只是被添加到其他的业务活动中,结果让我们在资金和运营方面战线越拉越长。”企业必须在战略、组织和运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深层次转型,成为高效益的数字营销者,这样才能变得更加灵敏、更具效率,进而加速收入增长。
  • 消费者采用他们认为适合自己的数字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自己做出购买决定的方式。
  • ...17 more annotations...
  • 企业在通过对端对端的体验进行密切协调来促进收入的增长。这些增长代表着以下4个因素的累积性影响,一是获得更多的在线访问流量,二是让消费者更为有效地参与,三是提升销售转化率,四在售后加深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
  •  无论是接收营销电子邮件、搜索在线产品,还是使用移动设备寻找零售优惠券,今天的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品牌进行互动。但是,这种与品牌之间的互动却往往由企业中完全不同的部门管理。数字渠道可以使消费者的体验统一协调起来,避免错失良机。
  • 首先,它们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协调,使消费者全程参与日益流行的数字化购买之旅。   第二,它们利用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兴趣,在各种媒体上发布有助于消费者树立自己个人营销身份形象的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品牌大使。   第三,它们认识到,在管理为产品、细分市场、渠道和促销活动所创作的数量惊人的内容时,需要像大规模的多媒体出版商一样去思考。   最后,这些营销商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如何收集和利用如今已经多到泛滥程度的数字数据。以前习惯于从家人或朋友处了解产品口碑并获得建议的消费者,现在开始阅读在线评论,在网站上对产品特性和价格进行比较,并通过社交网站对各种选择进行讨论。这种信息流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能力,而且还使营销部门在消费者积极地了解产品种类并对选择进行评估时,能够参与与消费者的对话。
  • 我们来看一家全球性消费品企业,该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传统上通常依靠大规模的媒体宣传活动。但是,由于该企业的品牌已经广为人知,因此,这样的活动无法提高实际销售额:该企业在基本上被消费者忽视了的广告营销预算上的花费高得不成比例。该企业认识到需要做出很大的转变——做出有可能波及其预算流程、组织结构和代理商阵容的转变。它将营销支出转向到消费者实际评估产品的阶段,以图在这个环节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它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其产品在商店和互联网上的展示、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为零售商网站开发内容、在博客写手等在网络中有重要影响的人士中培养口碑,培育来自他们的推荐。该公司花费在传统媒体中的支出下降了,广告代理预算转向在线内容开发。这样做的结果是:顾客考虑该公司前三大顶尖品牌之一的比例翻了一倍,商店内销售人员对其产品的推荐率增长了两倍,从而显著提高了其市场份额。
  • 从产品介绍类的静态内容、到游戏、再到其他多媒体内容。营销商正在其他组织和人员的各种网站与移动平台上同时发布大量内容和应用
  • 传统的营销者将60%的预算花费在“工作媒体”(或付费媒体)上,20%花在内容创建上,其余的花费在员工和代理机构上。数字渠道有着自身的社会属性,颠覆了传统营销者的经济规则,它主要关注参与人群中数量较少的一个核心层,他们能够向广泛的受众散布正面的印象或分享信息。
  • 积极的数字营销商倾向于将营销预算的30%用于付费媒体,而50%用于创建内容。
  • 允许消费者制造自己的品牌,不可避免地会在企业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对于丧失品牌控制权的担忧。关键是要在保留控制权和为消费者创造机会接受你的内容之间实现一种平衡。
  • 消费者可通过一个中心网站来参与活动,该网站提供创建介绍事业的博客工具以及进行分发的Widget工具,从而让更广泛的群体能够展示他们之间的联系,还有一个中心系统让会员能够对各项事业进行评分。
  • 为消费者决策历程提供支持需要大量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广阔且范围不断增大,远非传统广告那么简单。
  • 在消费者体验的整个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协调并非易事,但如果不能成功地进行这种协调,所产生的后果则更加难以应对。
  • 多数企业现在已经变成出版商,它们在成本和质量方面有着更为复杂的担忧,但其行为却依然像单纯的广告客户
  • 大多数营销商没有能够采用多媒体出版商使用的规则,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进一步的经营中,他们面临着快速攀升的生产成本、不必要的重复、不一致的内容质量,而且与消费者的互动也处于二流水平。
  • 一家全球性B2B软件供应商,为其每个地区的每种产品制造越来越多的内容,从广告到拥有成本分析工具、销售支持材料、再到使用手册,所有这些内容都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不同的在线投放位置进行定制。陈旧过时的内容在网络中继续存在。许多有用的内容没有得到合适的标注,或者没有与相关的内容链接,使得消费者难以寻找。比如,该企业自己网站中的产品介绍常常不同于经销商网站中相同产品的介绍。最后,内容创建的预算被分散埋藏在各个业务部门,没人能弄清楚如何才能减少内容的数量,或按照统一的标准创建内容。   这家软件公司的解决之道是,对内容创建采用全面的、基于产品组合的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内容可重复使用,寻找新的途径,以改善所提供内容对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该公司对于整个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计算总的内容发布成本,并了解其多媒体出版形象的传播情况。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对系统进行合理化,实施了新的流程,创建了新的机构对内容进行协调、编辑和管理。他们还制定了绩效衡量指标,对内容推动销售的情况进行追踪。一个中心仓库存储着产品介绍等可重复使用的核心内容物件。销售人员和用户可自动接收到根据其特殊需求定制的产品更新通知。为了更好地在适当的时间向适当的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适当内容,他们还创建了数据库和分析工具,这种对内容进行的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投放,使内容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   像这样转变视野——从传统的广告商转变为有理有节的个性化出版商——帮助该公司将每年的运营成本减少数千万美元。与以往相比,通过提供更加及时、更加个性化和更实用的内容,其网站产生的潜在客户群有了大幅度增加。在指导客户在购买的过程中使用公司网站进行研究和获取支持时,该软件公司的销售人员感觉更加自信了。通过改善客户体验,新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同时还提升了资产和投资的回报率。
  • 当潜在的客户积极地评估各种产品选择时,要立即在恰当的位置提供恰当的信息。当网络聊天开始诋毁你的品牌时,你所做的反应多快都不为过。当你需要针对比以往变化更快的周期(最终变为以日计算)优化搜索和其他媒体支出时,你没有任何时间可以浪费。
  • ,一家管理着4万多条检索词的电信运营商,开发了数十种算法来发现并接触相关的消费者,该运营商专门设立了一个“作战室”,来发现网络上的抱怨或谣言,并对之做出迅速反应。获得这种机动反应能力需要对数据工具进行明智的投资,需要一组训练有素的分析师和能够做出快速行动的灵活流程。完全不需要召开若干天的会议,然后产生冗长的业绩报告,来最终取代行动。精明能干的数字营销商能够熟练地运用情报收集工具和流程,通过研究搜索结果中的排名或主要零售网站上的报道,分析出客户正在看些什么。这些营销商通过分析客户的在线行为、解读他们所说的话、对在线讨论内容进行数据挖掘、持续诚心征求反馈意见,了解消费者正在做些什么。这样的情报是在数字营销中赢得领先优势的活力源泉,它们将深入的见解在整个企业中广为传播,推动其不断优化,并提升必要的个性化,使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图表2)。
  • 企业常常会发现,它们需要提升自己的技术基础架构、扩展分析技能、打破业务部门的界线,调整组织结构,并为实施新的经营规则构建流程。企业需要做出艰难的决策,比如由谁来领导制定新的产品推出计划;如何重新调整全球、地区和本地部门中内容创建的预算;如何重新平衡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作用等。技术和营销职能部门需要密切合作,与IT部门达成明确的服务水平协议,为信息密集程度极高的数字营销活动提供足够的支持。重塑营销职能始于接受一个新的观点:即营销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营销新视野要求负责营销的高管更上一层楼,成为责任更为广泛的、能够跨职能协调的一个角色,对消费者正在经历的决策历程要有真知灼见,并擅长使用所需工具,指导消费者完成这一历程。
ocean wu

宝洁品牌数字化模型:catch-connect-close-continue - 网络营销 - 市场营销智库--中国营销业界最具资讯价值门户网站 - 0 views

  • 1990年,美国营销大师罗伯特·劳特朋就提出了传统的4C理论,分别指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ustomer"s need);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成本(cost)去定价;本着方便购买(convenience)的原则进行渠道规划;变单向促销为双向沟通(communication),他认为在营销时需持有的理念应是“请注意消费者”而不是传统的“消费者请注意”。
  • 宝洁的新“4C”理论,依然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是更加注重对网络渠道的重视,更全面地拥抱消费者。
  • “4C”构建品牌数字化模型   这个数字化了的营销组合,被施文圣的“4C”理论构建到宝洁的品牌数字化模型里。4C分别是捕捉(catch)、连接(connect)、接近(close)、持续(continue)。
  • ...8 more annotations...
  • 第一步的“捕捉”,也就是如何找到并获得企业的目标客户或消费者。
  • 在抓住和吸引吉列旗下锋隐品牌的受众时,宝洁发现女性会非常耐心在网上搜索,男性不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但可能会受到非常酷的名人的影响,于是宝洁就在网上利用名人试用效应,把男士对湿式剃须刀传统误解扭转过来。   此外宝洁还发现80%的年轻男士与媒体接触都是在互联网,于是宝洁研究了搜索引擎当中的“湿式剃须”的关键词,发现有几千万条结果展示给年轻男士,宝洁把他们的搜索与吉列锋隐网站进行对连,结果发现确实有很大的流量被导入到其中。
  • 第二步,是连接。通过一些数字化的工具,让客户参与到企业的活动当中去,把产品和消费者联结在一起。
  • 吉列锋隐品牌在中国推广前,宝洁找到不同行业有影响力的150名男性试用,包括公司的CEO、娱乐明星、设计师、主编、体育运动的评论人士等,体验以后请他们通过微博、博客、视频网站等网络数字的平台广泛进行分享,使得该产品在推上市场前就已经有1000万次出现展示的机会,产品推向市场以后,这些名人被邀请作为舆论的引导者在网上进行体验的分享,结果得到了3500万条网友的进一步反馈。   另一个例子是,赞助了“中国达人秀”的海飞丝,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数字化的品牌,所有的消费者可以把他们的才能通过“海飞丝实力擂台”的线上方式来进行展示,同时访问者可以对线上他们最喜欢的技能进行投票,进一步拓展了品牌和客户之间的联结。
  • 第三是接近。消费者购买宝洁的产品,会把网上的产品和达人秀联系在一起,宝洁在实体店也可以告诉消费者宝洁有网上品牌。
  • 在网上,宝洁和顶级的电子商域进行合作,包括淘宝商城,为客户设立一些量身定做的计划,这样网上的商品购物平台和零售店相互促进,不但网上销售上涨了8倍,实体店的销售也提高了15倍。
  • 最后是“持续”。企业在销售了产品以后,怎么样进一步保持培育和客户的关系,与客户形成一种相互的虚拟良好的互动。
  • 海飞丝的例子是,在于“中国达人秀”一起合作时,微博上不仅有《中国达人秀》的账户,也有海飞丝的账户,现在相关粉丝的数量要比通常平均数多了三倍,效果是在海飞丝基础本来非常雄厚的前提下,业务量上涨了40%。
ocean wu

高效益数字营销的四种方法 - 0 views

  • “尽管推出这些新举措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实施下来却并不合乎情理:它们只是被添加到其他的业务活动中,结果让我们在资金和运营方面战线越拉越长。”企业必须在战略、组织和运营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深层次转型,成为高效益的数字营销者,这样才能变得更加灵敏、更具效率,进而加速收入增长。
  • 成功的数字营销商将注意力集中在管理4个核心价值源
  • 首先,它们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协调,使消费者全程参与日益流行的数字化购买之旅。 第二,它们利用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兴趣,在各种媒体上发布有助于消费者树立自己个人营销身份形象的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品牌大使。 第三,它们认识到,在管理为产品、细分市场、渠道和促销活动所创作的数量惊人的内容时,需要像大规模的多媒体出版商一样去思考。 最后,这些营销商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如何收集和利用如今已经多到泛滥程度的数字数据。以前习惯于从家人或朋友处了解产品口碑并获得建议的消费者,现在开始阅读在线评论,在网站上对产品特性和价格进行比较,并通过社交网站对各种选择进行讨论。这种信息流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能力,而且还使营销部门在消费者积极地了解产品种类并对选择进行评估时,能够参与与消费者的对话。
  • ...19 more annotations...
  • 精心策划完整的消费者体验
  • 数字渠道可以使消费者的体验统一协调起来,避免错失良机。
  • 企业在通过对端对端的体验进行密切协调来促进收入的增长。这些增长代表着以下4个因素的累积性影响,一是获得更多的在线访问流量,二是让消费者更为有效地参与,三是提升销售转化率,四在售后加深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
  • 在消费者体验的整个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协调并非易事,但如果不能成功地进行这种协调,所产生的后果则更加难以应对。
  • 为了确保营销投资与对潜在客户的购买决定所产生的影响能够成比例,需要采取类似的严格措施。我们来看一家全球性消费品企业,该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传统上通常依靠大规模的媒体宣传活动。但是,由于该企业的品牌已经广为人知,因此,这样的活动无法提高实际销售额:该企业在基本上被消费者忽视了的广告营销预算上的花费高得不成比例。该企业认识到需要做出很大的转变——做出有可能波及其预算流程、组织结构和代理商阵容的转变。它将营销支出转向到消费者实际评估产品的阶段,以图在这个环节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它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其产品在商店和互联网上的展示、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为零售商网站开发内容、在博客写手等在网络中有重要影响的人士中培养口碑,培育来自他们的推荐。该公司花费在传统媒体中的支出下降了,广告代理预算转向在线内容开发。这样做的结果是:顾客考虑该公司前三大顶尖品牌之一的比例翻了一倍,商店内销售人员对其产品的推荐率增长了两倍,从而显著提高了其市场份额。
  • 如果做得好,电视广告至少应该做到激发消费者进行关键字搜索。出色的搜索排名应该提供易于寻找的网络链接,指向在其他媒体中正在促销的特定产品。链接还应该深入到特定的地方,以帮助消费者了解并购买产品。零售商网站应该以相同的图片和丰富的描述来展示同一种产品,并提供库存信息。而且,所有这些图片和信息都应该保持一致。
  • 鼓励客户帮助你扩大营销预算覆盖面
  • 运用出版商的准则来控制成本
    • ocean wu
       
      案例说明
  • 客户要决定着看些什么、如何使用所看到的内容、并将其转发到与自己相关的在线社区,营销者“棘手的工作”更多地由客户代劳了。
  • 正确的投资,积极的数字营销商花费在营销上的资金占销售额的比例可以大幅度降低,且对业绩的负面影响极小或者根本没有。
  • 允许消费者制造自己的品牌,不可避免地会在企业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对于丧失品牌控制权的担忧。关键是要在保留控制权和为消费者创造机会接受你的内容之间实现一种平衡。
  • 一家全球性B2B软件供应商,为其每个地区的每种产品制造越来越多的内容,从广告到拥有成本分析工具、销售支持材料、再到使用手册,所有这些内容都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不同的在线投放位置进行定制。陈旧过时的内容在网络中继续存在。许多有用的内容没有得到合适的标注,或者没有与相关的内容链接,使得消费者难以寻找。比如,该企业自己网站中的产品介绍常常不同于经销商网站中相同产品的介绍。最后,内容创建的预算被分散埋藏在各个业务部门,没人能弄清楚如何才能减少内容的数量,或按照统一的标准创建内容。     这家软件公司的解决之道是,对内容创建采用全面的、基于产品组合的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内容可重复使用,寻找新的途径,以改善所提供内容对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该公司对于整个企业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计算总的内容发布成本,并了解其多媒体出版形象的传播情况。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对系统进行合理化,实施了新的流程,创建了新的机构对内容进行协调、编辑和管理。他们还制定了绩效衡量指标,对内容推动销售的情况进行追踪。一个中心仓库存储着产品介绍等可重复使用的核心内容物件。销售人员和用户可自动接收到根据其特殊需求定制的产品更新通知。为了更好地在适当的时间向适当的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适当内容,他们还创建了数据库和分析工具,这种对内容进行的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投放,使内容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     像这样转变视野——从传统的广告商转变为有理有节的个性化出版商——帮助该公司将每年的运营成本减少数千万美元。与以往相比,通过提供更加及时、更加个性化和更实用的内容,其网站产生的潜在客户群有了大幅度增加。在指导客户在购买的过程中使用公司网站进行研究和获取支持时,该软件公司的销售人员感觉更加自信了。通过改善客户体验,新的方法提高了效率,同时还提升了资产和投资的回报率。
  • 积极的数字营销商倾向于将营销预算的30%用于付费媒体,而50%用于创建内容。
  • 从本质上讲,大多数企业现在已经变成出版商,它们在成本和质量方面有着更为复杂的担忧,但其行为却依然像单纯的广告客户
  • 大多数营销商没有能够采用多媒体出版商使用的规则,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进一步的经营中,他们面临着快速攀升的生产成本、不必要的重复、不一致的内容质量,而且与消费者的互动也处于二流水平。
    • ocean wu
       
      案例说明
  • 为消费者决策历程提供支持需要大量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广阔且范围不断增大,远非传统广告那么简单。
  • 运用情报以提高业绩
  • 当潜在的客户积极地评估各种产品选择时,要立即在恰当的位置提供恰当的信息。当网络聊天开始诋毁你的品牌时,你所做的反应多快都不为过。
  • 比如,一家管理着4万多条检索词的电信运营商,开发了数十种算法来发现并接触相关的消费者,该运营商专门设立了一个“作战室”,来发现网络上的抱怨或谣言,并对之做出迅速反应。获得这种机动反应能力需要对数据工具进行明智的投资,需要一组训练有素的分析师和能够做出快速行动的灵活流程。完全不需要召开若干天的会议,然后产生冗长的业绩报告,来最终取代行动。精明能干的数字营销商能够熟练地运用情报收集工具和流程,通过研究搜索结果中的排名或主要零售网站上的报道,分析出客户正在看些什么。这些营销商通过分析客户的在线行为、解读他们所说的话、对在线讨论内容进行数据挖掘、持续诚心征求反馈意见,了解消费者正在做些什么。这样的情报是在数字营销中赢得领先优势的活力源泉,它们将深入的见解在整个企业中广为传播,推动其不断优化,并提升必要的个性化,使消费者觉得这个品牌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ocean wu

对电子商务零售商有价值的建议 - 0 views

  • 提供免运费、提供在线帮助、开始每日一团、提供有效的订单跟踪、推荐客户可能喜欢的产品、提供365天保修政策、EMAIL中提供优惠吗、有丰富资源譬如介绍视频、列出最畅销产品、让你的邮件营销广告过目难忘、通过社交媒体提供给客户服务、提供多种物流选择、给新注册用户优惠折扣、当客户分享他们的体验评价的时候提供赠券或折扣代码、提供比较购物、针对重视客户,给重视客户提供交易来增加他们的品牌忠诚度、提供推荐奖金、网站上有社区论坛、跟进第一次购买客户、鼓励用户评论、支持慈善事业、退款保证、低价保证、购买达一定数量免运费、摆脱照本宣科的回应、发送生日赠券、有知识丰富的客户支持、展示节约的成本、陈列你的不同之处、让你网站搜索比竞争对手做的更好。
1 - 20 of 49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