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sociallearnlab
10More

Python 史话 - pc01的专栏 - CSDN博客 - 0 views

  • Python /pi:'thon/ 用作者的话说, Python是另一个脚本语言,另一个Perl。 Python的设计崇尚简洁和优雅,它主要吸引那些觉得Perl 丑陋怪异的程序员。Python \Py"thon\, n. Python是卧在特尔斐阿波罗神殿的毒蛇的名字。Python一种大型蟒蛇。
  •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交互式、面向对象的通用编程语言,它的标识是一条可爱的大蟒蛇。我们经常拿它和Tcl、Perl、Scheme、Java 比较:Python有非常清晰的语法,先进的面向对象设计,拥有模块、类、异常处理、动态执行和高级数据类型。强大的标准库涵盖了字串处理(正则表达式)、网络协议(HTTP, FTP, SMTP,XML-RPC, POP, IMAP)、软件工程(敏捷开发,单元测试,logging)、操作系统接口(系统调用,文件系统,数据库)的方方面面。此外它还拥有大量的第三方扩展库和庞大活跃的社群支持,比如图形库PIL,跨平台GUI框架wxPython,应用服务器Zope,网络框twisted,3D支持PyOpenGL。简单,强大,开放和免费,就是使用Python最好的理由。
  • Guido van Rossum 是Python语言的作者。据称Guido 因喜爱英国BBC每周滑稽剧Monty Python'sFlying Circus 而命名Python。象Linux 和Delphi这类单词的发音总是另人迷惑,Python社区称Python为派森[音],称Guido为奎多[音]的占了大多数。
  • ...7 more annotations...
  • Gudio 的主页上面题有:笨拙并以此为荣(Gawkyand proud of it)。他推崇开放和自由,喜欢印有YouNeed Python的文化衫和PYTHON的车牌,主张Computer 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让Python为我们开心地工作。
  • 开发小组成员利用邮件列表python-dev和新闻组comp.lang.python沟通交流,用SourceForge 完成代码管理、版本控制、特性跟踪、Bugs修复、提交补丁。
  • 由Guido本人和Bruce Eckel主持的PyCon2004 是面向Python社区的开发者盛会。PyCon2004议题涉及Web开发、数学和科学计算、Pyrex、Zope、GUI、3D、面向对象、Twisted网络框架、分布式应用。
  • 已经创建了一种叫Pyrex 的语言,它融合了Python 和 C。一旦用 C 编译器进行了编译,就可以将这些Pyrex语言模块导入常规的 Python 应用程序并使用。与直接用C编写扩展相比,Pyrex允许在同一代码中更无缝地混合C级别的变量和Python级别的变量对象。扩展模块Psyco还可以插入Python解释器的内部,让它运行得更快。
  • Python语言非常接近人类的自然语言。Python源程序被称作可执行的伪代码,具有极高的可读性。
  • Python是平台兼容,高度可移植的,可以运行在许多Unix 变体,Mac,MS-DOS,Windows,嵌入式等平台。Python 2.0增加了对Unicode支持。Python社区还为你提供了最佳的工具和商业应用的秘密武器。
  • Python已经集成在大多数Linux发行版中。RedHat使用Python制作安装程序Anaconda(蟒蛇)。Gentoo的emerge 和portage 使用Python构建完整的系统。所有运行Mac OS X的Apple计算机的基本安装都包括Python。HP和Compaq的很多机器使用Python进行服务管Zope应用服务器是Python构建复杂系统的最佳实例。Plone内容管理系统是Zope应用最广泛的产品。Zope和Plone方案成了O'Reilly Open Source Conference2004的明星。BitTorrent使得Python更加出名和流行。BT完美地应用了Python相关的多种解决方案:设计优雅、跨平台的语言和标准网络库的强力支持,wxPython跨平台的GUI,用py2exe绑定虚拟机并编译为可执行程序发布。RealNetworks的开源项目Helix 播放器(RealOne)用Python构建应用系统。
4More

教育绝境 - FT中文网 - 0 views

  • 中国丧失了自己的孩子。
  •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从未完整地发育过,获得教育的滋养。无暇顾及自己身心的成长,鲜有时间培育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从而确立安身立命的价值观。目标在前,没有当下。教育把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割裂开,把他们与生活和广大的世界隔离开,他们在死寂的环境里“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一个美国中学生的话)。
  • 他们不会犹疑、徘徊,父母包办设计好了他们可怜而伟大的一生。目标坚定——不是自己认可的;全心全意——不需要操别的心,父母已经包办了他们的一切生活及生存杂事;唯我独尊——他们是家庭的核心,一颦一笑决定着家庭的气氛;冷漠世故,他们把一切都看穿了,故此不再有发自内心的热情,世界与自己无关。他们是一座座孤岛,长夜难明。
  • ...1 more annotation...
  • 作为起点的大学,成了终点。放松,放纵,他们要把十多年压抑的力比多发泄出来,要补偿自己。性与就业,主宰了校园生活,对真理和智慧的探究,在功利性的目标前,变得如此卑微。可悲的或许是,很多人从来就没有过求知的冲动,因为他们早就没有了那种本能。
1More

FriendFoo - 0 views

  •  
    不跳墙访问friendfeed
5More

胡泳:《未来是湿的》译者序(一)-胡泳的BLOG-搜狐博客 - 0 views

  • 舍基的意思也并不是说,等级组织完全成为明日黄花了,而是说,如果以前我们习惯于把群体行动先验性地看成有人组织方能行动,现在,我们需要开始熟悉围绕话题和内容而产生的有机组织。舍基的这本书始终围绕着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哪些改变而落墨,这种改变穿越了地理的和文化的鸿沟。
  • 因此,我起初把这本书译成《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但就在这时我遇到了老朋友姜奇平,他很早就欣赏舍基的思想,尤其是这句话:“我们在历史上高估了计算机联网的价值,而低估了社会联网的价值,所以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用在解决技术问题上,而不是用在解决使用软件的人群的社会问题上。”他得知我正在翻译舍基的书,便说,何不把“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与“湿件”(wetware)串起来,因为它们有些重要的共同点:第一,它们的存在方式,都是“湿”的。意思是只能存在于“活”着的人之间,存在于人的“活”性之中。第二,它们很接近于哲学上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后现代性的核心;而社会性软件和湿件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种现实的表现形式。
  • 平心而论,“未来是湿的”这个概念其实跟舍基没有什么关系。我本来有点犹豫,觉得是不是太自由心证了,但当我听到奇平说了这样一番话,便立即下了决心:   前苏联故事片《办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对白,比较接近本意:女上司严厉地质问男主角:“你说我干巴巴的?”男主角吓得摇手说:“不,正相反,你湿乎乎的。” 这个社会,如何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湿乎乎的?意思是社会如何成为更人性的,更有人情味的?互联网的终极意义,社会性软件的终极意义,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发明互联网,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技术化,更干巴巴。其实正好相反,籍由社会性软件,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人文含义,就是让世界变得湿乎乎的,或很俗地说,让世界充满爱。
  • ...2 more annotations...
  • 不错,我们需要从“未来是湿的”角度理解作者所讲的社会性软件和社会性网络。这是我们的诠释,我们的概念,我们要借他人之酒浇我们心中之块垒。原因无他,中国社会太干巴巴的了,需要加湿。
  • 互联网,就是中国的加湿器,未来的加湿器。
6More

胡泳:《未来是湿的》译者序(二)--互联网是爱的大本营 -胡泳的BLOG-搜狐博客 - 0 views

  • 当SARS在2003年爆发的时候,哈佛大学一位生物工程专家创办了两个邮件列表。其中之一叫做SARS Science,专门收录有关这一传染病的医学和科研信息。成员包括世界各地的分子生物学家和其他研究病毒的科学家,而很多报道SARS新闻的记者都是列表的订户。另一个列表用于发送疫情报道。
  • 在“9·11”之后,一位中东史教授开设博客,成为报道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记者的必去之处。
  • Meetup.com通过登记人们的兴趣和住地,确定潜在的群体并帮助他们聚到一起。
  • ...3 more annotations...
  • 社会性工具正在把爱与关心变成可更新的建筑材料。
  • 一个警告是:当我们说互联网是爱的大本营,不等于说互联网上没有丑恶的集体行动。任何时候当你提高一个群体的内部沟通能力,这个群体能够做的事情也因之改变,至于他们会用那种能力做什么,则是另外的问题。例如,《未来的战争》一书作者约翰·罗布(John Robb)将现在这一代恐怖主义分子称为“开源游击队”(Open Source Guerrillas),并指出了他们采用社会性工具来协调行动的各种方式。
  • 舍基说:“我一直希望更多的人能懂得:现在群体可以为自己创造价值。20世纪最伟大的对话是‘要进行大规模的活动,那种体制最好?是在市场里运行的商业,还是政府?’极端自由主义者的回答始终是商业,极端共产主义者的回答始终是政府,大部分人的回答则是某种中间路线。整个这场极端间的对话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其原因很明显,人们无法集合到一起为自身创造价值。但像由协作完成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一样的模型,像Linux操作系统一样的开源软件,不断地让我们意识到一个群体可以在不追求金钱、不在制度框架内运行的情况下创造巨大的价值。这就是我认为正在到来的情形。”
7More

胡泳:《未来是湿的》译者序(三)--互联网是一锅石头汤 -胡泳的BLOG-搜狐博客 - 0 views

  • 舍基很会讲故事,他在书中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证明他的看法,阐释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更大的真理。他特别指出,这本书里讲到的每个故事都依赖于一个值得相信的承诺、一个有效的工具和用户可接受的协议的成功熔合。
  • 承诺对于每位要参加一个群体或者为此群体做贡献的人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工具帮助的则是“怎样做”——如何克服协调的困难,或至少把它控制在可控水平。协议则确立了路上的规则:如果你对于这个承诺感兴趣并采用了那些工具,你可以预期得到什么,以及群体将期望你做到哪些。将这三个特征一起考察,将有助于理解依赖各种社会性工具的群体的成功与失败。
  • 以任何机构的方式做都太昂贵
  • ...4 more annotations...
  • “科斯地板”(Coasean floor)
  • 在这样的巨变下,企业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弄清楚,什么事情顾客自己做可能比企业为他们做反而来得更好。
  • 设想一下,如果一家大型书店中的每种书只有一册样书,而当顾客选中某一本的时候,书店可以当场印制出来交到顾客手中,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如果唱片店当场刻制顾客需要的唱片又会如何?在这样的情形下,消费者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而书店或唱片店不再有库存和上下游的浪费。
  • 大规模业余化
2More

谷歌:我们并不强大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在谷歌,我们允许用户们很容易的转而使用与我们竞争的产品。
  • 谷歌和政府出现分歧的时机令一些分析人士感到意外,因为谷歌和他的主管人员一直和奥巴马政府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谷歌首席执政官Eric E. Schmidt之前就是奥巴马竞选团队的一员,曾经为过渡政府出谋划策,现在又出任总统科技委员会顾问。一些谷歌曾经的员工也都在现今政府担当着有影响力的职位。 这些政府关系并没有帮助谷歌取悦立法者,至少影响不大。现在,这些立法者又对谷歌提出了新的担忧,害怕谷歌会在例如在线隐私策略等重要政策领域上增进不正当影响。
4More

中国教改缺乏方向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经济体制改革不妨概括为“一个目标,三个层面”。其目标清晰,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即是人们常说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而三个层面则是通过调放结合的价格改革,形成市场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通过政府机构设置调整、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规则形成;通过发展民营企业,改造国有企业,引进外资企业形成市场的微观主体。
  • 没有目标,就会迷失教改的方向,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改革战略和策略。我曾经提出过,相对现在行政垄断的教育制度而言,建立自由教育制度应当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我这里说的自由教育制度是指约束或规范出资人自由办学、教师自由授课、学生自由择校、择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 然而,教育又是一种外部性很强的产品,是缩小人与人的能力差异和收入差距的“公平”的源泉。教育历来被社会和政府所重视,甚至被当作公共品来生产。因此,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办教育就应运而生。
  • ...1 more annotation...
  • 概括地说,美国等西方国家教育体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益性的半市场机制,即非营利性的自由办学机制,人、财、物投入按市场价格计成本,产出则不完全按市场计价,这类约占学校90%;另一类是不论投入和产出都按市场计价的营利性学校的办学机制,约占10%。
2More

ZqSayCommunityCommunicate - sociallearnlab - SLL.org社区增进 ZoomQuiet版 实践参考 - Go... - 0 views

  • 就俺的体验,一定要将各种渠道合理配合使用: 0. 维基作为唯一的正式决议通告方式,  每个方面的决议使用独立的页面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全球唯一的URL 标识的信息节点;   (以免决议形成不同版本,形成噪音)1. 列表作为有证据记载的讨论中心,大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分别相互理解和发表意见,  最终形成决议,正式发布到维基中2. IRC/MSN/好看/主页/日历,,,,,  各种灵活的信息发布渠道,作为提醒渠道,将决议维基URL 不断的通告给所有人这样,社区事务的正式发布/变更讨论/通告传播 就有机结合起来了,,,
« First ‹ Previous 1201 - 1220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