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sociallearnlab/ Group items tagged 外部性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小石 -

市场从不失灵 : 薛兆丰 新制度主义时代 - 0 views

  • “不完全竞争”的谬误
  • “外部性”谬误
  • “价格刚性”谬误
  • ...3 more annotations...
  • 一旦这些资源——公海、道路、景观——有了明确的物主,一旦有办法降低“界定产权”和“买卖产权”的成本,那么所谓的“外部性”就会立即消失。“外部性”恰恰不是因为市场失灵,而是因为缺乏市场。不是产权失灵,而是产权缺席。
  • 翻开萨缪尔森的《经济学》(Economics),里面说市场是会“失灵”的。所谓“失灵”,是指经济学者无法用供求原理来解释的现象。为了挽救供求原理,经济学者就敷衍说市场“失灵”了。
  • 听听经济学者在报章杂志上的评论,或翻开经济学教科书,随处都见得到“市场失灵论”的踪影。但是,那并不是“市场失灵”,而是“解释失灵”。解释者尚未深入了解事情的原委,忽略了某些重要的约束条件,才会觉得现象与经济理论之间出现了冲突。只要解释者对真实世界进行调查,只要他们找到了在起作用的约束条件,那么现实与理论的矛盾就会化解,所谓的“失灵”就会立即消失。
  •  
    认为"市场失灵"的人错了。他们之所以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们缺乏实际的调查,未能查清暗含的约束条件,所以无法解释貌似"无效"的现象为什么是"有效"的。而他们之所以会犯调查不周的错误,有时候是因为他们懒惰,有时候是因为他们活在梦境之中,忘记了真实世界从来都不是"心想事成"的。
小石 -

中国教改缺乏方向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经济体制改革不妨概括为“一个目标,三个层面”。其目标清晰,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即是人们常说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而三个层面则是通过调放结合的价格改革,形成市场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通过政府机构设置调整、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规则形成;通过发展民营企业,改造国有企业,引进外资企业形成市场的微观主体。
  • 没有目标,就会迷失教改的方向,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改革战略和策略。我曾经提出过,相对现在行政垄断的教育制度而言,建立自由教育制度应当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我这里说的自由教育制度是指约束或规范出资人自由办学、教师自由授课、学生自由择校、择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 然而,教育又是一种外部性很强的产品,是缩小人与人的能力差异和收入差距的“公平”的源泉。教育历来被社会和政府所重视,甚至被当作公共品来生产。因此,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办教育就应运而生。
  • ...1 more annotation...
  • 概括地说,美国等西方国家教育体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益性的半市场机制,即非营利性的自由办学机制,人、财、物投入按市场价格计成本,产出则不完全按市场计价,这类约占学校90%;另一类是不论投入和产出都按市场计价的营利性学校的办学机制,约占10%。
1 - 2 of 2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