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sociallearnlab/ Group items tagged FTChinese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小石 -

转型中的中国高校科研(2) - FT中文网 - 0 views

  • AFrank Zheng曾就职于阿尔卡特,目 前在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教授移动通 讯课程。他表示,拥有行业经验的教授仍然很 少见。(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已经“明显”改 善, “但仍有不足”。
  • 也许最令人不满 的,是中国教育体制仍然在强调机械学习和死 记硬背,不鼓励学生提问题。英特尔 的刘钦华先生称,美国毕业生所接受的是一种 更为开放式的研究方式,他们“能够以更快的 速度创造出更富创新性的成果”。 惠普公司的刘伟称:“(中国)教育体 系培养出的人通常擅长解决封闭式问题。如果 你交给他们一个明确的项目,他们会非常出色 地完成。但如果你给他们一个开放式问题,他 们有时会感到困惑。”
  • 一些跨国公司 的在华研发实验室曾尝试鼓励员工就研究的目 的与方法提问,以激发更多创造性思维。例 如,英特尔要求其中国区员工批判性地讨论 一些科学论文,并就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展开 集体讨论。
  • ...1 more annotation...
  • 变化似乎来自于底层,因 为更多拥有私营企业工作经验的科学家和工程 师重返母校。“显然,在博士和博士 后人群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行业经验。 最终他们中的一些人将在大学任教。”刘伟 称。
小石 -

模糊的五四神话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吴虞是谁?那位曾被喻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如今沉睡在历史的烟尘里,他的故居被改装成了麻将馆。蔡元培是谁?人们似乎只记得他再造了北大,但至于怎么再造的,却是一团模糊,只记得了“兼容并包”这句口号。胡适又是谁?记得15年前读高中时,我以博学多闻在班里著称,一次逛书店时,同桌的女生指着一本书上面问我“胡适是谁”,“著名的反动文人”,我想也没想的说,在一本充满阶级斗争思想的文学史里,我读到过他的简介。而大名鼎鼎的陈独秀,我压根就没有读过他的任何东西,他的知识分子色彩总是让位于他的政治角色——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但很可惜,他似乎是脱离了党,变成了巨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吞噬他的一切。至于最著名的鲁迅,他肯定早就把我们的胃口倒坏了,课本里选了太多他的课文,他的头衔又太多太伟大,“话说三遍如烂草”,再没有比不断重复强调他的重要性,更容易摧毁一个作家的了。
小石 -

中国教改缺乏方向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经济体制改革不妨概括为“一个目标,三个层面”。其目标清晰,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即是人们常说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而三个层面则是通过调放结合的价格改革,形成市场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通过政府机构设置调整、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规则形成;通过发展民营企业,改造国有企业,引进外资企业形成市场的微观主体。
  • 没有目标,就会迷失教改的方向,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改革战略和策略。我曾经提出过,相对现在行政垄断的教育制度而言,建立自由教育制度应当是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我这里说的自由教育制度是指约束或规范出资人自由办学、教师自由授课、学生自由择校、择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 然而,教育又是一种外部性很强的产品,是缩小人与人的能力差异和收入差距的“公平”的源泉。教育历来被社会和政府所重视,甚至被当作公共品来生产。因此,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办教育就应运而生。
  • ...1 more annotation...
  • 概括地说,美国等西方国家教育体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益性的半市场机制,即非营利性的自由办学机制,人、财、物投入按市场价格计成本,产出则不完全按市场计价,这类约占学校90%;另一类是不论投入和产出都按市场计价的营利性学校的办学机制,约占10%。
小石 -

上年纪没什么了不起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有趣的文章
  •  
    有趣的文章,
小石 -

"碰壁"之后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伍迪·艾伦(Woody Allen,电影导演):“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挫折,这表明你做的事情没有很大的创新性。”
  • 如果你想体验这个世界的复杂与多样性,一定要出来工作,并且最好受点挫折。不是为了多一个机会唏嘘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是挫折有助于你更全面地了解你的环境和你身边的人。世态不是因为你败落了才炎凉的,而是在你顺利的时候,对世态的认识不够全面。
  • 现在我每遇到一些社会名流,就不禁暗自忖夺,他们到底曾经遭遇过怎样的低谷,又是怎么挺过来的?有一位女企业家透露过,最惨的一次莫过于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被人追债的时候。最后是她跳上了桌子,扯着嗓门撒起了泼,来人以为她精神开始有问题,才骂骂咧咧离开的。虽然现在堪称知性优雅的她补充道: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嗓门,而且能做出这样的事。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如果处在这种局面,会否有跳上桌子骂娘的行动力。我觉得我没有。但这样的想象可以让你对她如今拥有的巨额财富不再嫉妒,至少不再那么嫉妒。
小石 -

"资深"的困境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在一个电影节发布会上,当瑞士导演简短叙述了新片的情节后,一位跑电影行业十多年的文艺记者低声对我说:“我真的没什么要问的。因为不管问什么,我都猜得到他会怎么回答。”
  • 这种因经验丰富而导致的“无语”境地让我想起老夫老妻相处的情境,两个人各做各的事,你不说话,我也不说话,但我们都知道彼此心里在想什么。说得好听点,这是时间带来的默契,说得不好听,则是麻木、想当然、迟钝、毫无想象力、死气沉沉。任何人在这种状态中都很难做出有新意和突破性的举动,尤其是创意行业的人。
  • 多和新员工沟通也有助于捕捉新鲜感和危机感。新员工往往有着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冲动,在他们还没有被公司文化驯服前,常常能带来全新的灵感。
小石 -

社交网站改变阅读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就在一年前,米勒每天的生活还是从登陆雅虎(Yahoo)网站首页、点击网站编辑挑选的主要新闻报道的相关链接开始。而如今,米勒一天的生活从主要的社交网站Twitter和Facebook开始——他在上面浏览朋友和熟人推荐的文章和视频。
  • 米勒表示:“你认识的人,会选择你更感兴趣的东西。”
  • 由于网址链接在多个平台上共享,所以难以精确统计出通过社交网站共享信息的上升数量。同时,网址缩写等新型服务,使得网络流量监控变得更为复苏。网址缩写服务将通常的URL(即网址)链接——可能多至数百个字符——截短,从而降低了复制或粘贴的难度。
  • ...3 more annotations...
  •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社交媒体编辑珍妮弗•普雷斯顿 (Jennifer Preston)表示:“我们需要出现在人们谈论和使用我们的内容的地方。那种认为读者会在你的网站上阅读所有内容,并且只能来你这里的想法已相当过时。”
  • 对于一直在寻求扩大其受众范围的媒体公司而言,这是一项潜在的益处。大多数主要内容网站的在线读者数量都在上升。Harper's杂志编辑比尔•瓦希克(Bill Wasik)表示:“媒体机构迅速回应,以适应共享信息的人们的需求。大型机构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瓦希克著有《病毒文化中的生与死》(And Then There's This: How Stories Live and Die in Viral Culture)一书。
  • “推荐引擎”
小石 -

"太阳经济"愿景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2009年5月,《第一届中日太阳经济研讨会》,由日本一般法人“太阳经济会”与“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共同主办。两个半小时的会议,有两个主题发言:“太阳经济模式”:张重庆(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法人代表,执行副会长);“让太阳经济来主导”:山崎养世(太阳经济会代表理事)。
  • “太阳经济(Sun-Based Economy)”是山崎养世(Yasuyo Yamazaki)首次提出来的概念。山崎出生于1958年,东京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赴美,取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MBA。经日本大和证券,加入美国高盛投资信托公司,并任高盛投资信托公司日本分公司总裁,将高盛日本培养成日本外资系列中最高水准的投资信托公司,后成为高盛总部的投资合伙人。其间还担任Pimco、Hartford life、Actha等大型国际企业进入日本的顾问,成功地将多家企业介绍到日本市场。之后成立智囊山崎养世事务所,主要从事金融、财政国际经济问题等的调查、研究和政策提案。他同时也是著名经济学家、政治评论家、投资家以及作家
  • 2003年,在日本众议院总选举时,山崎提出“高速公路的免费利用”及“将邮政资金活用到中小企业中”政策,被民主党采用,并被指名为民主党执政时的国土交通大臣。
  • ...4 more annotations...
  • 山崎一直以来重视中国这个国家、人才、市场、资源、问题以及未来,并与各界人士有着长期、密切的来往,曾也出版过《对中美经济同盟无知的日本人》(日本德间书店2007.2)一书。在他看来,中国的崛起、未来与他所提倡并积极推进的“太阳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 “在21世纪,资源再生・自然能源利用型的太阳经济将取代资源・能源浪费型的石油经济,新的产业革命即将开始。所谓太阳经济,就是利用技术和知识,使人类可以在太阳的恩惠下生活。通过利用太阳能,节约资源,确保水和食物等资源,实现人类自救,维护人性的经济。”
  • 山崎在世界陷入经济・金融危机形势下出版的著作《日本“复活”的最终处方》(日本朝日新闻出版社.2009.2)中提出了一种思路:现在全球经济已走到了十字路口,缺少令人信服的增长点,特别是以欧美为中心建立起的、过于自信的金融市场崩溃,除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妨碍世界经济更好的投资意向外,特别是以原先石油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本身,已出现了滥用资源、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从而使已困难的全球经济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重新整理思路,寻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平衡点。
  • 纵观世界经济史,19世纪是由大英帝国主导的“煤炭经济”,主要用的是蒸汽机、纺织机、焦炭炼铁;20世纪是由美利坚合众国主导的“石油经济”,主要用的是发动机、火力发电、汽车、飞机、石油化学。而山崎发明的“太阳经济”不同于以上两种经济,是追求最大限度利用风力、太阳光等太阳家族中最原始的资源。
小石 -

一个人的困境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人生需要抉择,站在命运的路口,你只有一个人,李峰也一样。生死成败之间,他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得失,目标只有一个--摆脱困境。无论是出于飞行员对战机本能的热爱,还是出于保护地面人群安全的考虑,抑或对自身技术和控制能力的自信,他选择这样做了,别人无法左右结果,只有他可以。
小石 -

教育绝境 - FT中文网 - 0 views

  • 中国丧失了自己的孩子。
  •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从未完整地发育过,获得教育的滋养。无暇顾及自己身心的成长,鲜有时间培育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从而确立安身立命的价值观。目标在前,没有当下。教育把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割裂开,把他们与生活和广大的世界隔离开,他们在死寂的环境里“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一个美国中学生的话)。
  • 他们不会犹疑、徘徊,父母包办设计好了他们可怜而伟大的一生。目标坚定——不是自己认可的;全心全意——不需要操别的心,父母已经包办了他们的一切生活及生存杂事;唯我独尊——他们是家庭的核心,一颦一笑决定着家庭的气氛;冷漠世故,他们把一切都看穿了,故此不再有发自内心的热情,世界与自己无关。他们是一座座孤岛,长夜难明。
  • ...1 more annotation...
  • 作为起点的大学,成了终点。放松,放纵,他们要把十多年压抑的力比多发泄出来,要补偿自己。性与就业,主宰了校园生活,对真理和智慧的探究,在功利性的目标前,变得如此卑微。可悲的或许是,很多人从来就没有过求知的冲动,因为他们早就没有了那种本能。
小石 -

国际学校对孩子好吗?(2) - FT中文网 - 0 views

  • 对于国际学士学位能给学生在本国或海外大学制度中带来任何特别竞争优势的想法,一些专家表示怀疑。国际名校指南(Good Schools Guide Internationa)的女士普莱勒(Plyler)称,美国和英国的大学——众多希望到海外大学深造的学生最终目的地——清楚地了解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在内的一大批国家的教育制度,并会挑选在各自体系内表现优秀的学生。
  • 专家们还指出,在一些教育不特别受推崇的国家,即使对于当地孩子来说,国际学校也是首都城市中最好的学校。然而,独立专家建议说,国际学校未来的父母应努力营造学校操场上的语言环境。如果孩子主要是讲当地语言,而不是学校的官方语言,他们怎么能很好地适应呢?
  • 也许,相比打造国际理念的学生的雄心,进入国际学校的最大的好处要平凡的多。 “国际名校指南”的普莱勒女士称,运作良好的国际学校“对于帮助来来去去的学生非常在行。” 据专家估计,学生平均在他们那里只待3年——尽管有时事实证明,对所有在外国城市中的外籍家庭的父母而言,好的国际学校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父母会继续选择国际学校。 普莱勒女士补充说: “平时,教师、管理人员,甚至是餐厅的工作人员,都会照看新来的和仍不合群的孩子。”这可能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小石 -

国际学校对孩子好吗? - FT中文网 - 0 views

  • 这些孩子往往出自在不同国家不断迁徙的家庭,有时会在多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校接受教育,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绰号,被称为“第三文化孩子”(TCK)。
  • “他们非常了解国际事务,当他们回到祖国,他们会碰到一点问题(许多人会这样),那是因为他们的想法要更多些,”普莱勒说。相比之下,没有同样经历的儿童可能会看起来很“土”。
  • 安德鲁·菲茨莫里斯(Andrew Fitzmaurice)是教育集团Nord Anglia的首席执行官,他以一种可以理解的急切姿态强调接受国际教育的好处。“你给自己投资了一个社交和商业网络,”他说。“由于你上了国际学校,你就和50个不同国家的人交了朋友。”Nord Anglia在世界各地开办了9家“英国国际”学校。
  • ...2 more annotations...
  • 但是,如果国际学校依靠国际学士学位或国际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的声誉作为它们的竞争优势,他们将面临严酷的竞争。 伦敦和英国东南部地区是外国人最常见的目的地,在这里的英国《金融时报》(FT) 国际学士学位学校排行榜上,表现出色的都是传统的英语学校。位居榜首的女子学校是北伦敦教会学校(North London Collegiate),而温布尔登国王学院中学(King's College School)则是男子学校中的翘楚。按照界定,这些学校比国际学校提供对当地文化更深地融入,因为它们主要为当地青少年所青睐。
  • 上海德威英国国际学校(Dulwich College Shanghai)
小石 -

我为何拒绝推荐同门师妹? - FT中文网 - 0 views

  • 两个人都跟我非常有关系,而且牵涉的关系比较铁,也是我想帮的人。我为什么拒绝?其实不是因为太忙,也不是因为太懒,而是为了不帮倒忙。我自己刚刚参加系里的研究生招生,也读了很多推荐信。十分明白从招生的角度推荐信能发挥的作用。推荐信这个东西其实是美国信用制度一个非常具体而微的体现。选谁推荐自己,推荐自己的哪个方面,都要从理解“信用”二字入手。
  •  
    两个人都跟我非常有关系,而且牵涉的关系比较铁,也是我想帮的人。我为什么拒绝?其实不是因为太忙,也不是因为太懒,而是为了不帮倒忙。我自己刚刚参加系里的研究生招生,也读了很多推荐信。十分明白从招生的角度推荐信能发挥的作用。推荐信这个东西其实是美国信用制度一个非常具体而微的体现。选谁推荐自己,推荐自己的哪个方面,都要从理解"信用"二字入手。
1 - 20 of 28 Nex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