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sociallearnlab/ Group items tagged AboutBlog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小石 -

TOPKU TOP CUE: Blog延伸社会网络:出击求职 (November 27, 2003) - 0 views

  •  
    以前就想过Blog在求职方面的应用,在投递的简历上加入自己的Blog地址,但想到现在的HR的思维古板观念落后,所以也没多深想.这次在Hilton那两次看到一个人用自己的Blog向其公司推销自己,以前的想法再次突现出来,于是有了跟Isaac的简短对话,略为整理如下:
小石 -

Our Dear Amy | OurDearAmy@爱从未远离 - 0 views

  • 放心,那个地址不能注册的,因为amyhuang61的昵称是OurDearAmy,google已经识别了,不能用OurDearAmy注册哈,我尝试过滴
  • 为什么叫OurDearAmy? 我叫amy,源自拉丁文, 意思是被深爱的. 在网上也叫amy, 因为,因为习惯了,很亲切,从小学,初中就这样了,会想起自己的好朋友,所以,我喜欢大家叫我amy。我是你们亲爱的amy,所以,OurDearAmy :)
  •  
    Amy的blog"关于"页,介绍了"为什么叫OurDearAmy"、"关于OurDearAmy这个博客"、"OurDearAmy是……"以及"发现自我的历程"和"OurDearAmy博文精选"的连接等。
小石 -

【招聘】冠军急盼IT人才加盟 | OurDearAmy@爱从未远离 - 0 views

  • 推荐网站 教育大发现
  • OurDearAmy@爱从未远离 to live,to love,to learn,to leave a legacy. Pls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at amyhuang61@gmail.com
小石 -

博客与李克东难题 - 焦建利:我的教育技术学自留地 - 博客大巴 - 0 views

  • “李克东难题”这个说法,最早是四月中旬在杭州举行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上,黎加厚教授亲口告诉我的。前几天,在中山大学王竹立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了对这个故事的较详细地解释:               “李克东教授在2008年12月20日举行的广西南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上曾经提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有着丰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二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发表了近万篇博文,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将李克东教授的问题称为当前中国教师博客发展的‘李克东难题’”。
  • 对于教师博客为什么缺乏深度互动和思想碰撞这个问题,中山大学的王竹立老师认为,这“可能与博客的性质和功能的局限有关,博客本来就是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后面的留言与回复只是附加的功能,对字数和格式等有诸多限制,不利于深度的交流与讨论” 。我认同王老师的这个说法,但是又产生新的疑惑:BBS想必比博客更擅长于互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BBS,人们之间的深度互动和思想碰撞就会必然地发生。可见,技术的成效归根结底在于人。
  • 对这些教师的调查发现,一线教师之所以不写博客,主要理由包括:               没时间;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缺乏睡眠,没有时间去写;博客的内容对自己作用不大;不想在网上公开自己的想法,习惯纸质版日记,没有习惯和毅力坚持;真实的东西难以表达;教育问题的敏感性;教师群体是比较封闭的群体,不愿外露;有点懒;缺乏必要的思考,缺少话题;没有新意,没有新鲜的事情可写;没有感受到博客的好处等等。
  • ...1 more annotation...
  • 焦老师这个问题很有趣,我试着来回答这里面的基本问题: 1、首先“教师博客”这种说法应该扔到一边。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是才是教师。首先是一个blogger,然后才有edublogger。——“教师博客”的背后是一种“工具论”思想在左右,在具体指导和操作上,又通过“区域博客”把本来有可能与世界直接互联的老师,圈回了学校和所谓的区域教研、学科教研等这种小圈子里。深度的互动和自由的呼吸、开拓的视野等密切相关的。所以,请先正确理解什么是blogger,以及所谓的海盐教师博客等“区域博客”给教师发展和个人发展所造成的伤害。 在有可能做一个自由的blogger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尝试和老师一块体验和挖掘以blog为基本元素的Web2.0技术及社会思潮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个可能性,并鼓励老师先跳出学校、跳出区域教研等,去做一个自由的blogger,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如果在他们自由思考的过程中,反过来想对他们从事的工作做些探讨,我们鼓励他们可以借助blog记录和交流,并和他们探讨blog对个人学习、积累、交流、展示等等的价值。 2、有以上的基础,可以进一步讨论,blog及Web2.0技术与社会思潮给自下而上的教育和社会变革带来的可能性,以及有可能如何参与到这种变革中。这样的话,也才有真正的讨论空间。否则,我们要像哄孩子一样哄老师吗,哄着老师和我们一块写博客,讨论教育吗? 小“关中客”—— 小石, co-founder of Sociallearnlab.org, xiansf # gmail.com
  •  
    "李克东教授在2008年12月20日举行的广西南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上曾经提到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有着丰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二是为什么海盐教师博客发表了近万篇博文,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将李克东教授的问题称为当前中国教师博客发展的'李克东难题'"
小石 -

游山打猎 » Blog Archive » Hello,World!Hello,小强! - 0 views

  • 我已经变成了小强,面对多次周折,即便是zhanbin.net,blogging还是得继续——对我而言,blogging是我面对内心,面对社会的最佳方法。
  • “每天教会一个人穿墙”
  • 还有更多人的域名和网站“hello world”是因为要面对备案,停掉域名解析,关掉网站等多种问题,比如牛博网。但是,我们可怜的地方在于,有时候你一旦“hello world”了,就没法“hello China”了——GFW屏蔽了我们更多人“hello world”的通路。
  • ...2 more annotations...
  • “域名和空间都要放在国外”
  • “行动改变生存”
小石 -

访谈:Seth Godin | A Happy Boy - Lizunlong - 0 views

  • SG: 衡量博客的最佳方法不是有多少人看,而是它如何改变你的做事方法。改变你的心境、写作、透明度,甚至你的谦卑程度。写博客使我思考。比如,我需要考虑外界将如何理解我尝试要做的事情。
  • 当然这意味着在有大量读者之前,你已经具备了写博客需要的种种美德。
  • JS: 您出了本新书,在iTunes上销售的有声读物售价仅为95美分。现在没有什么95美分的东西了……而为什么您的书却是呢? SG: 那些书要卖20美元是因为你要砍树,印在纸上,运到书店,占库存,然后发给消费者,再收回卖剩的书。电子书和有声读物全无这些成本,半点也没有。所以为什么要收20美元呢?我不负责给自己的书定价,不过我要为Audible(在线销售有声读物的网站)鼓掌,让人们没有理由不去听听好东西。
  • ...1 more annotation...
  • 真正的机会是拥有一个部落,一群跟随者,彼此相互连接着并投入到活动中的忠诚跟随者。
1 - 18 of 18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