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Memedia
isaac Mao

什么是"情报"? - 0 views

  •     这是一条明显悖理的法条,可却堂而皇之地载在我国刑法上。如果严格执行,则中国许多国民将被定罪。而模糊执行,则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进行选择性合法伤害 提供法律依据。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有太多人每天都在和境外交流信息,而信息自由是明载于《联合国人权宣言》里的。这样明显侵犯人权的法条应该 立即从法律中剔除。并且,应该审查过去立法中,有没有其它侵犯人权的类似条款。这对国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没有人权保障的国家里,人人都有可能随时成 为权力的牺牲品。
  • 2001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对"情报"做了司法解释,即"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依照规定不宜公开的事项"(由此亦可知,"情报"不属 国家秘密,否则就无须再对"情报"做解释了)
  •    由是可见,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情报"是一个十足的空白概念,它象一个突然从坟墓里钻出来的阴影,或者象一个猪、牛、狗杂交的怪胎,无人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 ...1 more annotation...
  •    上面牵涉到"情报"的六个问题,事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究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宪法还是仅仅只是某个利益集团的"王法",事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老百 姓究竟是国家的公民还是权力者的臣民,事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究竟是得到国家保护还是不受国家保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认真、负责、及时地予以答复。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继续高高在上,蔑视公民,对公民的合法提问不屑理睬,那么,你们就 是在无声地宣告: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是中国人民的全国人大常委会。
isaac Mao

克拉玛依,那些曾经的笑颜 - 0 views

  •       以上这18张图片是我对原始照片处理之后的效果。从每个死难者的人像清晰程度和信息相对完整度来说,只有最后这幅张艳老师的图片我比较认可,但所有遇难者的出生日期还没有具体到年月日,生前所在班级和岗位尚缺少准确信息。而那几张人物照片不清晰的,是因为照片质量太差,或者像素太低,我感觉还需要新的高质量照片作替换。
isaac Mao

女学生患物理妄想症 称大脑被学校植入芯片 - 0 views

shared by isaac Mao on 06 Jan 09 - Cached
  • 中华心理教育网总裁张纯:这是一种典型的精神分裂早期症状,具体到这两个学生的表现,又叫“ 物理妄想症”.“物理妄想症”现在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使得人们的意识结构发生变革所致,主要表现是患者感觉被人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跟踪、胁迫、谋害等等.我建议他们的家人和老师发现后,应当尽早将他们带到医院治疗.
  • 总有一天这会成为真的 天朝监视我的一举一动
  • 当年看完黑客帝国1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也有类似的想法。现在忙了,就淡忘了。都是太闲的缘故啊
  • ...1 more annotation...
  • 精神疾病早期现象,多么可怕的疾病啊 竟然还有人以此开涮。。。 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
blt-fqx

搞屁: 天庭在镇压完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的总结会 - 0 views

  • 会上,诸路神仙踊跃发言,对此次事件感到痛心疾首。认为以孙悟空为首的破坏分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花果山乃至整个花果山地区的形象。破坏了花果山地区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形势,破坏了全山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纷纷要求严厉打击破坏分子,维护花果山地区的稳定和谐。
arden dzx

白宇极 : 南方报系和中国意识形态冲突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 0 views

  • 综合起来,南方报系在政治文化上的报道至少在两个方面突破了中国新闻报道的限制。一是对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文化的梳理,力求恢复中国历史原貌,并以此祛除被政治宣传所抹杀的事实和真相。这一部分的报道较多的集中在清末宪政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数十年的时间内,由于历史的切近,很多历史事实和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体系都没有被普遍肯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是模糊而有争议的,这就非常容易引起各派的对攻。二是对中国官方和民间两方面改革范围的关注。南方报系是唯一一份全国范围内以对这些进行观察和报道为主要特征的媒体。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所采访的人员身份之复杂关键,所涉及的事件之敏感,都走在中国的政治钢丝之上。现在的中国仍然在改革问题上处于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各方各面的人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见解不尽相同,这样的报道难免让人心生异想,为外人所瞩目。南方报系实际上起到了在政治文化上造火的功能,受政治影响是正常,不受影响反而就奇怪了。
blt-fqx

党校学历没用了 - 0 views

shared by blt-fqx on 03 Jan 09 - Cached
  • 我会提醒老板三个党员一个党支部,公司里要不要存在这样一种不归你控制的组织你自己决定。
arden dzx

08宪章三点观察 - Windows Live - 0 views

  • 旧文提及77宪章三点,到目前为止,对08宪章做三点观察:1,晓波的文本太陈旧,有一些策略性失误:1)未能结合时局强调民众所苦,然后作发挥,那样动员效果会更好;2)未能在联合国人权宣言之国际法上深入,如果只在这一点上深入,也会避免授人以柄。从这一策略问题上看,晓波的话语资源与20年前比,未掌握更多,很遗憾。当然,讲权利已经比单纯讲民主进步很多。2,晓波被捕凸显当局威权态势膨胀,不容任何直接挑战者,整个威权体制在加强,这是未来社运应该加强研究的方面。不能有任何天真幻想,以为民主会从威权体制内部生发。王小波所描绘的2010黑铁时代并不遥远。3,从后续声援签名来看,一个并不成熟的抗争能否转为一次 宪章运动,关键仍在于后来者如何重新解释文本,赋予其新含义,以一个新知识分子/运动群体的面目出现在世界面前,才有巩固过去10年维权斗争、推动未来抗争政治的意义。换句话说,晓波进去了,看你们的了。
isaac Mao

[分享]BBS和论坛不可避免会消亡 - 0 views

  • (RS)--我在会场和很多人进行了交谈。去中国的目的是见一见中国的博客作者,了解一下他们的世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亲身体会一下在金盾工程阻拦下,看不到很多来自西方信息的生活是怎样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中国之行很有趣。
isaac Mao

《2018中国教育广州宣言》会议版1.0发布版(EduAnn2018v1)正式发布 - 0 views

  • 2008中文网志年会(简称CBC2008)的教育专场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关心教育的人士40多人,以圆桌会议方式,集思广益提出了11条旨在改良中国教育的条目。教育大发现社区(SLL)担任了此次宣言制定的组织整理工作。教育大发现社区成立了EduAnn2018委员会,采用每周例会的方式,来推进EduAnn2018宣言的整理与发布工作。本文是以CBC2008圆桌会议表决结果为主,整理形成的EduAnn2018会议1.0发布版本。
  •  
    2008中文网志年会(简称CBC2008)的教育专场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关心教育的人士40多人,以圆桌会议方式,集思广益提出了11条旨在改良中国教育的条目。教育大发现社区(SLL)担任了此次宣言制定的组织整理工作。教育大发现社区成立了EduAnn2018委员会,采用每周例会的方式,来推进EduAnn2018宣言的整理与发布工作。本文是以CBC2008圆桌会议表决结果为主,整理形成的EduAnn2018会议1.0发布版本。
arden dzx

开始歌唱 - 撒韬 - 博客大巴 - 0 views

  • 一些朋友签名了一个宪章,个人认为宏大正确无比的命题造成的仍然是分裂和对抗,这艘巨轮的航向那些所谓的船长现在也已经无法把握,动力的耗竭中断更不是谁上台下台就能立竿见影,在这里争夺舵轮毫无意义。我钦佩他们的良知和勇气,但我仍然认为,当务之急和更加伟大的使命在于鼓舞而非单纯的批判,一如不能像无耻的政客用外忧来掩盖内患一样,我们不能只用攻击毫无公信和廉耻的政党来拯救这艘航船,新口号VS旧口号,如果脱离普通人,对没有道德的人的攻击并不能增进自己的道德,也不能起到任何真正的帮助。
Clement Chen

20081125政府信息公开受阻"第33条"-民主与法制日报 - 0 views

  • 《条例》出台前,也曾有法官问周汉华,能不能将“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错开时间搞,“实际上他们也是想先搞‘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往后拖拖,这样可以多一些准备时间。”周汉华说。
    • Clement Chen
       
      法官立场
  • 许志永认为,一种理解方式是:“政府不公开信息,或者你去申请信息公开,政府不搭理你,你可以投诉,不能起诉;不过,一旦政府选择信息公开,而这些公开的信息又侵犯到相对方的合法权益,才可起诉。” “按照这种理解,最匪夷所思的地方还在于,在政府决定信息公开的情况下,申请者不能去起诉,只有相对方,那个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信息公开’遭受到侵犯的人,才可以去起诉。”许志永说。 “这种理解,包括现实生活中按照这种理解的实践,将绝大部分‘信息公开’案挡在了法院大门之外。”一位不愿具名的法官告诉记者。 “这样下去,几乎所有申请‘信息公开’的行为,都不可诉。”许志永告诉记者,之前的大部分法院,对于“信息公开”案不予以立案,几乎都是援引该款,并且以上述理解为由,告知申请人,“只能投诉,不能起诉”。
    • Clement Chen
       
      法律解释上的分歧--保守解释
  • 早在2007年5月20日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培训会上,时任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就有提及:“ 在信息公开的救济上,通常是先行政救济……并力求把冲突和矛盾化解在行政系统内部,尽量避免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簿公堂,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法院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政府的形象。”
    • Clement Chen
       
      监督者立场
  • ...19 more annotations...
  • “我们自己就能有感受,比方说,你电脑用了三五年,我问你,你电脑里都存了什么东西,你可能自己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你从网上下载东西,下载一遍,下载两遍,下载三遍,你存的过程中就可能不知道存哪儿去了?”周汉华认为,有的时候,政府可能真的不知道信息“应该到哪儿去找”,当然也不想信息“不存在”的事情闹到法院。 “当然,有些情况下,也不排除政府就是为了掩盖,为了拖延,故意不给你。”周汉华说。
    • Clement Chen
       
      起草者立场
  • “从广义上解释,33条第一款并没有说不能起诉,第二款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自然也可以起诉。”许志永说。
    • Clement Chen
       
      解释上的分歧--立法者原意解释
  • 8月25日,公盟致信最高人民法院,建议对《条例》第33条作出司法解释。
    • Clement Chen
       
      ngo推动
  • “据我所知,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拟定司法解释。”许志永告诉记者。而另据媒体报道,《条例》施行两个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过一次研讨会。该会上,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李广宇透露:“最高法院已经委托上海高院在作调研,《条例》司法解释第一稿已经出炉。”
    • Clement Chen
       
      最高院立场
  • 《条例》实施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湖南省汝城县5位市民,向县政府申请公开“原县自来水公司改制情况的调查报告 ”的信息,遭当场拒绝,理由是:“政府调查报告不属信息公开的范围。”
  • 几个月前,四季青镇居民朱福祥也曾就拆迁之事申请过信息公开,未果。之后,朱满怀信心地向海淀法院起诉,得到的结果却是“不予受理”。
  • “为什么不受理?”朱福祥一脸疑惑,他找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其中第33条第二款写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发生这种结果,是因为在理解上存在偏差。许多法院对第33条的理解,还局限在字面上。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产生歧义。”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公盟研究员许志永告诉记者。
  • 区别只在于,数个月后,类似的诉讼,海淀法院已经开始受理。 “该案是一个极好的开端。”许志永表示,过去海淀法院驳回过多起类似案件,在他所在的研究机构公盟,记录在案的就有好几起,都是“不予受理”。“不过现在开始受理了”,尽管诉讼结果还得等待,“这已经是一个进步”。
  • 民权团体公盟认为《条例》第33条存在“非常关键的歧义”,理解上的偏差将绝大部分政府信息公开案挡在了法院大门之外。
  •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的调查,截至8月底,某直辖市两级政府收到的申请信息公开的数量为1080 条,其中,得到满意答复的占到50.8%;有17%的申请被告知信息不存在;21.3%的申请被告知为“非本行政机关掌握的信息”;另外5.7%的申请被要求“补正手续”;明确告知申请人信息不予公开的占到4.5%。
    • Clement Chen
       
      统计数据
  • 根据马怀德提供的数据,自《条例》施行后5个月内,该市因申请政府信息引发的复议案件只有7起,而因为对复议不服,或者直接对政府的处理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只有3起。
    • Clement Chen
       
      统计数据
  • 崔凤燕足够幸运,该案一经提交,法院即予以受理。
  • 兰靖远、朱福祥、崔凤燕等人已经能将这部只有38条的《条例》许多条款倒背如流。在7月份由公盟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许志永介绍朱福祥时,称他“自学法律成才”。
  • 兴奋地发现,《条例》出台后,似乎为征地、拆迁纠纷找到了一个进入法院解决的突破口。按照相关规定,之前这两种纠纷只能在政府解决,法院一律不管,“现在依据《条例》,也能进法院了”。
  • 社科院研究员周汉华认为遇到这样的境况“并不奇怪”。在7月份那次研讨会上,周汉华将美国与英国的信息自由法拿来与中国作对比,“美国1966年就制定了信息自由法,但是,直到1974年,这个法基本上没多大用处,带来的冲击太大,官员观念、制度的准备跟不上。而英国2000年信息自由法刚通过时,也暂时只局限在‘主动公开’这一块,‘依申请公开’是在5年之后才实施,他们觉得,一开始就搞依申请公开,困难太大。”
    • Clement Chen
       
      起草者立场
  • 四季青镇政府给他的不公开信息理由,“涉及第三方利益”,一度令兰靖远哭笑不得:“我的土地,怎么就牵涉到了第三方利益?”
  • 原本绝大部分应当受理的“信息公开”案,实践中情形却是多数“诉讼不立案”。这些,在许志永看来,是因为有《条例》第33条的存在,才使得是否受理变得模糊不清。
  • 其实,暂不论该种理解正确与否,仅是存在的现状,就从侧面反应出“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对“信息公开”诉诸法院的审慎态度。
    • Clement Chen
       
      法官立场
  • 对此,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郭玉闪则表示不太认可,他认为政府完全具有“信息公开”的能力,不仅有这个能力,“有些政府还有能力将信息卖给商家,我们经常收到的垃圾短信,可能就是相关部门泄露用户资料牟利”。 通过政府卖信息给商家这件事,郭玉闪觉得政府的信息收集工作“并非无章可循”。而在这种思维下,对第33条的理解,则会与之前的理解截然相反。
    • Clement Chen
       
      知识分子立场
number5

怀念那个无政府主义者 - 0 views

  • 按照官方说法,毛的“五七指示”描述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消灭工农、城乡、脑力和体力三大差别的社会,本质上说,毛希望建立一个消灭了人类社会分工的社会。不过,社会不断分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因和表现。因此,毛的同情者和怀念者哪怕可以找一万条理由为毛辩护,哪怕都是事实,有毛本人的世界观是反人类文明这一条,否定毛就完全足够了。
  • 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最高的记录,是英明伟大的斯大林同志创造的,它高到完全是不可能被打破的,当然,如果今天的中国采取更进一步的有力措施,譬如,只给工人发放刚好不至于饿死的黑面包,同时又可以动用KGB,把迟到的、偷东西的、早退的、散布不满消息的工人流放或者干脆枪毙。相信中国也可以创造斯大林时代的经济奇迹。若只为追求GDP,其实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最优越的制度显然是奴隶制或“古拉格”制度。如果斯大林时代也有今天一样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相信苏联古拉格血汗工厂可以更早地在低端产品市场上横扫世界。如果今天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罪恶可以原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原谅斯大林时代的罪恶?如果今天中国经济奇迹可以持续,斯大林体制的奇迹为什么不可持续?
  • 尤其吊诡的是,毛关于民主,有一大堆非常美妙的口号,它们还正好符合今天老百姓的渴盼。是的,在今天CCTV们的努力下,西方民主自由这个抽象的词汇,在许多老百姓眼中,成了一种贬义和值得警惕的东西,看到民主这个词,他们会产生台湾的议会里打架斗殴以及苏东的国家分裂战火熊熊的视觉联想,自由这个词容易产生吸毒性乱和社会无序的视觉联想。尽管如此,今天的老百姓在涉及自身十公里之内的公共事务,判断是非的价值观其实是朴素的民主观念,而个人生活方式,判断是非的价值观,其实是朴素的个人自由。关于“普世价值”之争,讨伐“普世价值”说的司马南,最后将军的那篇文章说得最有道理:胡温嘴巴也说过肯定“普世价值”内容的话,但他们心里并不承认。与那些称胡温也肯定普世价值而拉着虎皮做大旗的人相比,司马南才是那个说出皇帝其实什么也没穿的孩子,而司马南的真话也说明,“普世价值”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胡温都不敢口头否定。
isaac Mao

政治压力使中国银行业大倒退 - 0 views

  • Newscom and AFP与仅仅10年前相比,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当时,银行对当地政府有求必应,随意发放大量贷款,银行被中央决策者视为第二国库。那时候,不良贷款比率预计占到了所有贷款余额的近一半。不过到了2008年1月,中国官方公布的不良贷款比率降到了6%以下。这种转变代价不菲,也不容易。政府拿出数千亿美元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购买了不良贷款,向银行重新注资,还引进了西方“战略伙伴”,带来了最佳业务规范的专业知识。
  • 与此同时,如果明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形势恶化,政府可能会倾向于完全放弃谨慎监管。北京或许会下令中国银监会忽视风险目标或甚至取消银监会。这可能会把中国银行业拉回到过去那个唯一风险就是政治压力的年代。
  • 不管怎样,现在所有人都忙于应付自己的损失,没精力评论中国的政策。但这是个问题,而且并不只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中国银行业正承受着来自中央政府要求向经济注资的强大政治压力,而全球其他地区又无暇顾及,保持沉默,中国银行业过去十年取得的许多成就正在付之东流。
  •  
    这就是根本矛盾,也许别国可以从经济危机中学到什么,这个国家正好相反,只想到了自己的执政地位,也只有去死的更惨
number5

偏激与宽容 - 汪丁丁 - 0 views

  • 生活的“意识形态化”,极大妨碍了我们中国人的民主精神的培养。
  • 只有当民主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常识的时候,民主才是真实的。否则,不论经历多少次革命,民主仍是虚幻的。
  •  
    生活的"意识形态化",极大妨碍了我们中国人的民主精神的培养。
isaac Mao

滚蛋!2008 - 0 views

  • 若搞个比例划分我的2008,好坏大概六/四开(敏感了吧?YY了吧?),不好的占六。不想再将之上升到什么伟大的高度去谈国家谈社会,2008年足够折腾咱天朝子民了,一件接一件无耻的事足以让人身心疲惫,如果没有放火的Billy Joel老师生长在中国,他早晚会放。
« First ‹ Previous 601 - 620 of 4272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