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港大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Qien Kuen

港大领先北大清华一个时代_薛涌:反智的书生_新浪博客 - 0 views

  • 最近港大面试,在国内媒体引起轰动,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例,说明香港和内地高等教育的天壤之别。这里有两个看点:第一,面试主要不是一对一,而是六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第二,所讨论的问题,从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如何治理,到油价上涨等等,涉及的是社会普遍面临的挑战,而不是书本上讲的“知识”。
  • 港大的考官强调:面试的问题没有必要正确答案,就看你在讨论时怎么表现了。这和满堂灌的听话式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在讨论班中,抢话题、不给别人留出表现机会的人,以后到了社会能成功吗?港大考官强调团队精神,道理也在这里。
  • ...3 more annotations...
  • 从内容上看,港大的面试题目体现了通才教育的理念。所有的问题都无法限定在某一个或两个学科内,学生必须有综合分析能力。再有,就是强调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一个死读书、只想着自己的前途、没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考生,见了这种考题肯定会晕头转向
  • 只有那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的考生,才能在这种考试中出头。也正是这样的考生,才最容易成为未来公民社会的领袖。
  • 一流大学的实际内涵是什么呢?主要还不就是讨论班、通才教育、社会责任和服务精神这些基本的要素?而在这些方面,内地的大学,包括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大学”,究竟能拿得出什么来?看来,比起香港的大学来,国内即使是最好的大学,怕也是落后了一个时代。
isaac Mao

纵横周刊 : 《诚品好读》的今天,香港文化的明天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 0 views

  • 对于香港文化人来说,这一两个月的香港人文景象尤其有凋敝至零的味道。先是香港具有启蒙象征意义的青文书屋老板罗志华被书砸死的讽刺性身亡,再到曾出版过很多本土作家如倪匡、林燕妮等作品的香港老牌出版社博益的“突发性”结业,随后梁文道又在《明报》提出文化人的“出走论”,引起满城轩然大波。现在,曾让香港人羡慕不已的《诚品好读》,这份被赞誉为台湾人文阅读风向标的杂志在创刊8 年之后突然宣布休刊,再次让许多香港文化人陷入沉思:香港文化的明天,该如何走?
  • 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并不多,至于人文阅读更是比边缘还要边缘的领域。拥有700 万人口的香港,遍布着70 家公共图书馆(尚不包括八大院校的图书馆),即不到10 万香港人就有一家图书馆。即便是远离繁华地区的离岛,人们也都拥有读书、借书的社区图书馆。可是根据香港康乐文化事务署的统计,平均每个香港人每季度借书只有4.7 本,而同期台湾一次“全民阅读活动大调查”则显示,平均每个台湾人每季度看8.4 本书,“读”的数量几乎是香港“借”的数量的一倍,香港全民阅读的匮乏,由此可见一斑。
  • 梁文道曾经这样总结过:“我们这个城市是不看书的,或者看书但不敢承认,又或者在家里偷偷摸摸地读《尤里西斯》然后在地铁里要被迫拿着本《一分钟经理》,以免被人当作怪物般耻笑。”
isaac Mao

立法会主席疑似中共党员风波 / 沈宇哲 - 0 views

  • 昨天在网上流传着一封贺信,内容是——曾钰成同志:热烈祝贺您当选香港特区第三届立法会主席。这是我党在香港战线取得的重大胜利,体现了党要管议会的精神。希望你尽快在立法会成立党组,发挥核心作用,为建设和谐立法会而努力。落款是:中共香港工委。乍看之下或许会很蒙,但仔细咀嚼后,味道就出来了
  • 早前,有媒体得到消息说,社民连“三壮男”将在宣誓时搞出点名堂,特别提点记者,他们会有不同寻常的宣誓方法,比如:本人就任中华人民“共祸国”香港特别“神经区”立法会议员,定当“嗡护”《中华人民“共祸国”香港特别“神经区”“鸡笨法”》,效忠中华人民“共祸国”香港特别“神经区”……
  • ...1 more annotation...
  • 梁文道在今天的香港《明报》有一篇题为《满街孙子,但是找不到阿爷》的专栏文章,写的就是这事。梁文道连续问了N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不只是当今中国的执政党,还是世界第一大政党。堂堂正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为什么搞到要在国土上藏头露脸的地步呢?曾先生这番话几近间接承认了他的党员身分,但他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地告诉大家他的理念、他的信仰。这里不是“白区”,更不再是英国殖民地,为什么共产党还一直处于地下党的状态呢?什么叫做“所谓共产党”?什么叫做“负面看法”?难道党员不应该努力为自己所属的政党正名?为它洗刷大家的误解吗
  •  
    真是笑话,说明这个政党何等阴暗
feng37

港府预算细到座椅,广州呢 - 0 views

  • 据报道,“政府是大管家,要替纳税人管好钱。”前天在广州两会的分组审议预算报告时,不少代表对一些大额支出未曾提交人大会议审议提出疑问。有代表质疑,500亿治水为何不提交人大审议?也有代表抱怨“政府不能高兴提交什么项目就提交什么项目”。 有另外一则新闻,让人很是感慨:2月2 5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宣读新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算案文本非常详细,总共七大本大16开黄色封面的“大书”。最薄一本是《政府财政预算案拨款条例草案言辞》共42页。而分量最足的三本预算账本达1150多页,记者粗略估算,七本预算案总量加起来近20斤,开支甚至详细到座椅。为让市民能充分了解财政预算案,香港政府出尽各种招数:派传单、建网站,上电视、接热线,全方位披露财政预算案内容。 这一幕让在当地采访的内地记者也让我们慨叹不已———相比香港的财政预算,国内的报告显得如此单薄,聊聊数页,不但记者读不懂,市民更是无从查看。一边是一个省就被审计出乱花钱数百亿,一边是人大代表面对粗糙的财政预算看不懂,财政预算审查变得程序性而非实质性,这已经成为当下人大监督最尴尬的事情。
  • 应该承认,建立一套健全的预算监督体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从粗化的亿万元不知道怎么花的,到细化的座椅资金从哪里来,这中间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以美国为例,美国花了数十年时间,才建立起公共财政制度和对预算的监督。细化到座椅的预算监督表面看耗时耗力,但刚性的“高压线”一旦建立起来,其节省的资金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shi zhao

香港移民的爱国热情比大陆人少吗? - 无忧资讯 - 加国无忧 - 0 views

shared by shi zhao on 25 Apr 08 - Cached
  • 香港移民之所以较少参加今次3.29及4.13集会,主要原因是因为香港移民多数来加拿大时间较长,遇到事情会用加拿大的视野和角度看问题,比较加拿大化,无论是国际事务,还是加拿大新闻或者中港台问题,他们一般会站在加拿大人的立场看问题。 西藏问题非常复杂,并不能简单的用国家主权来概括。西藏有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在人权和高度自治的角度,现在的中央政府的西藏政策有没有失误呢?
  • 看到电视上访问集会发言人夏河,他竟然说因为买不到加拿大国旗,所以才出现很多中国国旗,这不是很滑稽吗?在加拿大买不到加拿大国旗,买中国国旗却很容易。我们看到国会山庄或登打士广场上五星红旗到处飘扬,爱国情绪高涨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会令其它族裔的加拿大人反感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isaac Mao

舒非:奥运圣火的闹剧 - 0 views

  • 遇上别人提到西藏提到人權,就说奥运不应与政治挂钩,但这趟火炬来到香港,一看那份在火炬到达前一天才公布的火炬手名单,一百二十人之中,运动员占不及三分之一,一大半的人不是富商巨贾,便是政治圈里的“自己人”,都跟体育八辈子拉不上一点关系,把火炬手的位子分给他们,完全只是政治酬庸,活生生地显示了什么奥运不应牵涉政治,完全是自打嘴巴。   香港火炬手的一百二十人名单,其实早在公布前已传得沸沸扬扬,人们都估计得八九不离十。这张要由中國奥委会批准的名单(可说是国家机密)内容外泄,明显是有人放风,结果舆情大哗,嘲骂之声四起,指责香港政府和香港奥委会把火炬手位子用来作政治交易,特别是“疑似特首候选人”梁振英和连路也走不动的过气人大曾宪梓高调抢位,有人干脆就说是“圣火之耻”。
  • 本来也就一个“奥林匹克火焰”(Olympic Flame)而已,中國人硬是要把它封神封圣,好了,加上一个“圣”字,就变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象征”,挨不得碰不得更骂不得熄不得抢更不得,把好端端的火炬世界巡游变成了一场抢夺圣火与誓死捍卫圣火的闹剧。
  • 其实就是有人闹事,把火炬抢了灭了,又有啥大不了?要是中國人一笑置之,将抢火炬者当小丑,你灭了我就再点,你抢了吗,我干脆点上一支新的,那支就送给你也可以?风度泱泱,更显得搞事者的无理取闹如几只苍蝇。但如今头筋暴涨,咬牙切齿,把这点小事说成是国际反华大阴谋,大有火在人在火灭人亡之慨,或声色俱厉或偷偷摸摸,反教天下人笑掉大牙。
isaac Mao

汶川大地震 - Wikipedia - 0 views

  • 中华人民共和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福建四個省无震感报告外,全国其余省份均有震感。[21] 香港:地震後三分鐘後感到震動並持續了約半分鐘,据称是有紀錄以來感受到震源最遠的地震[22](不过,1920年发生于宁夏海原的海原大地震亦有波及香港[13]);馬鞍山、深水埗、九龍塘、元朗為主要震感地區。[23][24]  澳門:地震後三分鐘後感到震動並持續約兩分鐘,高士德與氹仔高層住戶。[25] 越南河內:地震後五分鐘後感到震動。[26][27] 泰國曼谷:地震後六分鐘後感到震動,持續了七八分鐘。[12] 台灣 :地震後八分鐘後感到震動,持續了一至兩分鐘。[12]
Andre Li Pan

大米价格首次升至每吨1000美元 - 0 views

  • 大米价格昨日首次触及每吨1000美元的价位,原因是恐慌的进口商争相获取供应,加剧了本已由越南、印度、埃及、中国和柬埔寨出口限制所引发的供应紧张局面。
  • 交易员和分析师警告称,尽管由于各国试图累积库存,大米价格涨至上年水平的3倍,但大米需求仍在不断升温。
  • 大米价格不断上涨,已引发海地、孟加拉和科特迪瓦等国上月爆发骚乱。由于大米是亚洲和非洲贫困国家约30亿人口的主要粮食,因此被视为政治意义最强的大宗农产品。
  • ...3 more annotations...
  • 斯里兰卡央行行长阿吉特•尼瓦尔•卡布拉尔(Ajith Nivard Cabraal)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对亚洲而言,食品价格上涨“无疑”是比当前信贷危机更严重的问题。
  • 交易员表示,这推高了全球基准的泰国中质大米的指示性报价,达到每吨950美元至1000美元区间。
  • 但最大的大米批发商Golden Resources驻香港的Anthony Lam表示,价格即将见顶。“目前没有重大自然灾难进一步推高价格。”
shi zhao

走路筆記: PGSA--港大之耻! - 0 views

  • 1.支持中国举办奥运,更加融入国际社会,有助其实现普世价值。2.希望内地同胞理性表达爱国情绪,反对一切暴力行为。3.要求西方媒体立即停止发表与事实不符的辱华言论。4.要求中国政府立即释放所有无辜的异见维权人士。
  • 这股腐臭,在PGSA还只隐约可闻,而在香港大学中国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 at HKU)里,可就是乌烟瘴气中人欲呕了.我刚到港大时,还偶尔瞅瞅CSSA的网络论坛,但很快被腐臭逼退.今天刚一登录便见一条系统留言:「你的帖子『明晚八点有人去维园吗』已被管理员cssa删除.2007/08/07 11:53pm」那是我在今年6月3日发表的.公告栏里有一条《重要通知:香港大学内地学生学者论坛管理制度》 ,8月7日11:49pm发布.根据新版规第二条──严禁危害国家安全、国家政权、国家统一的言论──我两月前发的文章在版规公布五分钟内即遭删除,此等高效率,与PGSA的不作为简直天壤之别!
Andre Li Pan

马英九胜选是两岸关系的机遇 - 0 views

  • 指望新一届台湾政府独力重修与北京的关系是不现实的。在前一段时间,民进党的一些政治伎俩,例如举行具有象征意义的入联公投(表决是否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使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如今,只有中国大陆做出必要的让步,才能重启两岸政治对话,并维持台海稳定。
  • 对于胡锦涛及中国大陆而言,收获将是巨大的,甚至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在中期,两岸可能迎来长达8年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期。这段时期建立的善意及互相的经济依赖,应该会加大台湾问题获得最终解决的可能性。简而言之,马英九的胜利,是中国不容错过的一个机遇。
  • 首先,可以开通直接航班,并允许大批大陆观光客组团赴台。
    • Andre Li Pan
       
      海峡两岸的 blogosphere 终于有更多直面交流的机会!
  • ...1 more annotation...
  •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可以放弃反对台湾以观察员名义加入世界卫生大会(WHA),以此向马英九政府表达善意及灵活性——这将给予台湾宝贵的国际空间,而又不在根本上危及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权主张。(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现为WHA的正式成员。)
isaac Mao

污染严重,中国近海生态接近崩溃(第一部分) - 0 views

  • 中国的海洋正在死去。海岸线变成一个巨大的排污场。鱼儿越来越少,海水日渐浑浊,空气难以忍受,曾经富裕、热闹的海边成为不宜居住之地,逃离海岸线的故事正在苏北至山东的若干个海边小镇上演。污水汇流入海后, 通过沿海盐场晒制的海盐,有毒物又回到餐桌上。大海,正在变成危险的地方。
  • 这种悲凉的逃离情绪同样弥漫在几百公里以南的江苏燕尾港。2007年7月14日,燕尾港居民王文斌开车路过燕尾港中学,往大门里探了下头。他的儿子在这所学校读书。“下学期在这里读不成了。”他说。他看到教学楼已拆去,校园变成了一座废墟,。出学校大门不远,就是时而巨浪翻天时而平静如镜的黄海,海的腥味穿过了高高的芦苇荡,几只海鸟哑着嗓子,在废墟上扑棱着翅膀。 2007年以来,有学生上课时头晕,很多孩子住进医院,包括王文斌的孩子。医生检查后认为吸入了过多有毒气体。
isaac Mao

歷史現實:中共中國七次杯葛奧運 - 0 views

  • 1954 年中共中國默認「雙重會藉」的問題,與民國政府同時各自以「中國」名義,連續四年一起成為國際奧委會成員;到了 1956 墨爾本奧運會,由於准許民國以 Formosa 名義出賽;然而中共中國卻為了政治理由,宣佈杯葛奧運會,甚至於 1958 年,退出國際奧委會!政治和體育不是應該分開的嗎?如果不滿意「兩個會藉」,那麼之前中共中國加入來做甚麼?由一開始就是「兩個中國會藉」,那麼中共中國加入那一刻,豈不是認同了「兩個中國」嗎?同樣在 1956 年,分裂的德國人,卻組織了「東西德聯隊」,一起參加奧運會;別提到最近的南北韓,亦經常同樣聯合組隊參賽了;先有「兩個德國」,可是德國統一了;再有「兩個韓國」,兩個韓國也常談到將來的統一;偏偏就是不准有「兩個中國」,彷彿似是洪水猛獸,結果不但奧運沒有聯合隊,兩岸的關係卻更疏離;統一不但遙遙無期,敵對的形勢卻有增無減!你說「政治和體育」應該分開嗎?那為何默認「兩個中國」會藉的中共中國,卻要杯葛 1956 年的奧運會?中共中國杯葛奧運的歷史甚為嚇人;由 1956 年起,連續為政治理由杯葛了奧運會七次;最後一次亦是最不能原諒的一次,就是 1980 年共產老大哥的莫斯科奧運會;1980 年中共中國不但得到了聯合國的中國議席,也成功和美國建交(同時令民國和美國斷交),在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賽的情況之下,中共居然勾結美國勢力,杯葛共產老大哥主辦的莫斯科奧運會。最詭異的一點,就是英國人沒有杯葛莫斯科奧運會;英國人「最政治」的行為,只不過改以「奧運旗」而不是國旗參賽而已;因此作為殖民地的香港,原本亦打算「政治與體育」分開參加,可是當年的「親中派」,卻指「體育就是政治」,因此香港的中國人,不應該參加奧運會。因此,我們促請外交部立即向七屆被杯葛的奧運主辦城市,立即道歉;亦向當年因而無緣參加奧運會的香港運動員,立即道歉;而香港的聖火傳送,作為多年親中的梁振英這個「政治人物」,是絕對無理由,無權利參加的--否則,中共中國特區政府豈不是默認了「體育就是政治」的硬道理?
t-salon

Margaret Ng - 法政隨筆 - 胡佳入罪港人寒心 - - 0 views

  •  
    胡佳入罪的信息足以令香港人心寒,因為這證明了中共中央政府對言論自由的態度並沒有變得更開放,反而是倨傲地封閉。不但擱下來的23 條立法可以伺機捲土重來,而且法治和人權能否得到保障,關鍵永遠在於我們能享有的政治制度、社會價值和廣大人民的決心。目前,我對三者都無法感到樂觀。
shi zhao

科学网-《百家讲坛》现象批判:吊诡的大变脸 - 0 views

  • 在无新史料新书证新方法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新的突破。类似的猜谜与心得,在民间红学爱好者的习作中连篇累牍,大量充斥。节目中的演讲,不是在彰显学术、探究真理,而是在逞口舌,显辩才,只会在红学史上堆砌更多的垃圾。假如不幸后代学者仅凭看《百家讲坛》来评判本时期的学风,他们的断语肯定是:明代无学,21世纪初无学。
  • 该栏目本来是推销大众文化及文学古籍,却又不忘以“百家”、“专家”、“教授”、“学术”、“大学讲坛”等作招牌,来包装节目,来忽悠大众,来做新闻卖点。
  • 第一步是去政治化。CCTV不仅是一个收视率极高的全国性媒体,而且是意识形态性、政治性、新闻党性、宣传纪律性要求最严的一个媒体,收视率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个比收视率更重要的,就是政治的正确性。
  • ...3 more annotations...
  • 选择专门科技为讲题一般听众无基础,干脆听不懂;人文社科的一些内容如讲授太呆板,味同嚼蜡,如讲授过于活泛,联系实际,又会触犯新闻戒律。故逃到古代,找到一个思想的避风港,选择一些在政治上有百分之百保险系数的话题进行戏说趣说闲说,并不在乎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只求娱乐性、趣味性,只问收视率和销售率。
  • 第二步是去专门化。变脸以后的节目几乎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打着专家专业的幌子,来反专业反专门,策划者把所有的概念范畴原理砍掉,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把专业问题通俗化,把神圣的命题世俗化,直接给受众一些简单通俗似是而非的结论。这种急功近利的传播技巧,适合于政治宣传,适合于宗教传教,适合于商业推销,但唯独不适合于普及科学与学术。
  • 因为你CCTV不是商业电视,不是地方电视,不是私人企业公司,你是政府的机构,你是以纳税人的钱上交后的财政拨款作基本支撑来运转的。你的所谓的收视率是相对的,你不能为提高收视去搞裸体新闻主播,你也不能为提高收视去播A片,你也不能去宣扬宗教迷信。既如此,变脸以前传播科学、艺术、人文新知的内容,虽然收视率少些,又何罪之有?
  •  
    《百家讲坛》现象批判:吊诡的大变脸
arden dzx

传言网易要离粤 朱小丹急呼要改革 · 城事 · 2008-03-11 - 0 views

  •  “要解放思想!要改革!”  朱小丹在昨天的讲话中,特别详细解读如何突破结构性矛盾\确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调整主攻方向。“广东为什么走在前面,因为我们看得早、想得早、干得早、开放得早。但你不创造条件,不优化环境,别人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把总部经济都挖走了。”朱小丹此时说到了“网易将离开广东”的传言。他接着严肃地指出,“现在我们集聚高层次人才都没以前好了。创业者要考虑他在这能不能大展身手,能不能实现抱负,能不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网易如果真的离开了广东,我相信会产生一种联动反应。所以要解放思想!要改革!”
    • arden dzx
       
      傍大款,这是官员的做派。上海未能留住阿里巴巴,成了上海以及广东一把手关注的议题,于是相关的网易也沾光了,享受了重点"关照"的待遇。 很想问问朱官员,如果政府依然以GDP为导向,把焦点放在南沙大石化这样的大项目,在核心地带上马污染性的化工项目,不惜冒犯珠江三角洲的广大民众切身利益,谁会相信你们的"解放思想"? 香港已经因为区域的环境污染而导致高层次人才流失,如果朱官员真的有心上进,先抬眼看看紧邻香港的忧虑何如?
Qien Kuen

一国两版-贺卫方的BLOG-搜狐博客 - 0 views

  • 旅美历史学家徐中约先生的经典著作《中国近代史》终于被翻译成中文,并且在香港和大陆分别出版繁体字版和简体字版(计秋枫、朱庆葆译,茅家琦、钱乘旦校,徐中约审订。繁体版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我在多年前搜集林则徐翻译国际法相关资料时,曾拜读过徐先生关于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大作,看到《中国近代史》出版,译校者足够专业,而且又是作者亲自审订,就毫不犹豫地掏出六十余元买了一本。   回来后翻阅,看到书前有出版者署名的一篇“出版前言”,其中说“作者浸淫西方学术多年,其理论立场、观点、思想倾向及批评标准与我们不仅相同。经版权所有者授权,我们对本书的一些内容进行了适当而审慎的编辑处理,其不妥之处还请读者见谅。”于是就对比了一下不同版本。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本来的四十二章,居然遭到大砍大杀,只剩下二十九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之后,就直接进入到“中国重入国际社会”,中间近三十年的历史完全删除殆尽!   整章连片地砍杀之外,还有不间断的字句删改。下面是作者全书最后一节“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的一部分,我用红色字标出删改的部分,可以看出这种所谓“适当而审慎的编辑处理”到了这怎样令人震惊的程度。
shi zhao

一直觉,一理性 - 0 views

  • 如果共祖先就要在一个国家的话,日本和韩国是不是也应该回归?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移民国家是不是也应该回归欧洲?人家南北韩分开了半个多世纪也没见 天天打仗。如果说共饮一江水就应该在一个国度,那埃及是不是要收复大半个非洲?加拿大是不是也应该加入美联邦?记得当初俄国人甚至把本属于俄国的阿拉斯加 州七百多万美元卖给了美国,现在是不是可以收回?另外一个疑问,有人会认为某个自治区如果独立了,会给那些军国主义国家带来机会,因为他们会在中国边界上 建立军事基地,中国将受到空前的威胁。其实刚开始说道分裂这也是我的第一反应,也许是国家教育的成功,它告诉我们帝国主义的威胁见缝插针、无处不在。其实 想想,如果一些企图不良的国家仅仅是为了一块军事基地,到不至于这么费尽周折,因为中国周边国家都很便宜,稍微友好一下,就可把它们当东藏用。
  • 他承认欧洲同一文化分裂成不同主权国家的政治多元局面是一个很难解释的谜。但他也作了一次初步的猜想,第一个条件是教会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使得国家权力受到制衡不能无限扩张。第二是地中海和英伦海峡特别的政治地理环境有利独立国家和独立城邦之间经商却不易武力统一 (正像台湾海峡的政治地理特点)。第三个原因是欧洲发达的封建制度,使地方封建主得以制衡政府的权力。
  • 同 一文化下的政治分裂给了地主绅士和新的资产阶级可乘之机,易于利用国与国之间的权力争夺取得独立地位,使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起来。欧洲历史上很多自由城邦都 是利用国王之间争权夺利取得自由城邦地位的。其中以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利用西班牙与普鲁士之间的权力争夺早在十五世纪就取得自由城邦地位为代表。自由城邦不 但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基地,而且是欧洲形成城邦之间长距贸易和统一欧洲市场的基础。而按 North 的看法,这个十五世纪形成的市场是工业革命的基础。中国历来没有自由城邦,城市都是政治中心的附属物。直到近代香港成为自由城市,其自由城市的地位在一九九七年后能够维持,也要靠中英之间的斗争,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竞争及对香港自由城市地位的有力支持。
  • ...2 more annotations...
  • 2年洛杉矶黑人暴动,跟这事儿有啥本质上的区别?当时韩国店铺的店主们惹着那些黑人了?群氓骚动,有什么可支持的?
  • 我希望统一,但如果统一后,让台湾人民也像我现在这样写篇文章或者回个帖子时都要用拼音星号代替某些字,我宁愿不统一……
Qien Kuen

走路筆記: 观火但不隔岸--从奥运火炬传递看香港社会 - 0 views

  • 港台的市民早已习惯了不同于己的声音在大街上示威,也加习惯了政治性的游行,而且警方更是经验丰富,知道怎样使用非暴力的方式隔离针锋相对的民众,避免发生肢体冲突。
  • 这已经是十分可贵的现象了,因为警方明确自己的职权,能够熟练地保护双方民众(而不是殴打驱散!);示威者想必是早就预料到将会遭遇这样的场景,因此保持最大的克制,用微笑来应对谩骂;而即使是群情激昂的红衫民众,也都能听从警方劝谕,不会激烈到冲进游行队伍挥拳踢腿——若不是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焉能有如此共识?
  • 因为五星红旗是法定的“国旗”,所以,在这个时候它代表的其实是一种“身份/国族/文化认同”,而并非政治认同
  • ...2 more annotations...
  • 而奥运火炬传递,却是一个很好的“符号”,代表了他们所认同的这个“中国”正在崛起的荣光。因此他们上街欢呼,是为了他们所认同的中国,而不是真的为了支持那个把奥运会整个儿塞到政治里,还贼喊捉贼地说“奥运非政治化”的北京政府。
  • 民族文化、国家政府和政党,这三者本是不同的概念,但当我们有着千年的中央集权政治传统,同时又没有政党轮替的时候,很容易就被符号化的一支火把给“代表”了
isaac Mao

營救民運人士內幕曝光 - Yahoo! 新聞 - 0 views

  • 除了水路,還有一條陸路,Tiger講解當時的做法﹕先將民運人士送到深圳,然後買一張假身分證,當時大約100元,再參加當地旅遊社「中英街一日遊」。到了沙頭角中英街,大家便裝模作樣過界買化妝品、金飾等東西,總之好像遊客般,然後向領隊說人有三急,再離隊找洗手間,乘機走到港界。只要去了港界,這時候,即使有香港警察前來阻攔,但他們不會將你「推回深圳」,因為你已屬「非法入境」,所以會予以拘捕,這樣民運人士便可要求「政治庇護」,等候當局甄別。Tiger坦言,這條「路線」成本最低,但也有風險,因為要經過沙頭角邊防。
  • 不過,人也有冒失的時候,好像拯救前北京四通公司董事長萬潤南的太太。當日萬潤南先走,曾向太太留下暗號﹕「何先生叫你請食全聚德烤鴨。」但隔了幾個月,當有人趕赴北京想救萬太,說了這句暗號時,萬太竟一時想不起這事,還以為有人真的叫她請客。
Clement Chen

20081214年终特稿:2008信息公开促建"透明政府"_新华网 - 0 views

  • 突如其来的灾难堪称对条例实施的第一场“大考”。令人欣慰的是,救灾工作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2008年中国努力建设“透明政府”的一个缩影。
  • 2008年,从大地震到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从瓮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许多正反事例都证明: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政府妥善处置各类事件的“不二法宝”,更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推进器”
  • 财政预算决算、行政收费、政府采购、行政许可,无不涉及政府权力运作的“核心区域”
  • ...9 more annotations...
  •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以及征地拆迁、补助发放,无不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无不关系群众的生死安危
  •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发生当天,北京、上海、重庆、贵州、河南等地的政府部门,针对当地群众的疑虑和恐惧,及时发布信息稳人心、辟谣言。
  • 事实上,直到最近的11月21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等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灾后重建的各项数据,包括住房重建、救灾资金到位的情况,特别是过冬棉被的缺口仍有33万床。
  • 11月3日,重庆市主城区发生了大规模出租车停运事件。11月6日上午10时,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四楼会议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就主城区出租车运营事宜与出租车驾驶员和市民代表进行座谈。
  • 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襄汾溃坝事件、瓮安事件和四川广元“蛆柑”事件中,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或者故意隐瞒真实信息,或者听任谣言散布,终于尝到了忽视群众知情权的恶果。
  • 典型事例:律师郝劲松要求公布“华南虎照”的相关信息,广东深圳公民吴君亮要求市政府公开财政支出信息,辽宁沈阳律师温洪祥、安徽合肥章先生要求相关部门公开招待费信息……
  • 正是这些“好事者”点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把火”,触动了那些对信息公开神经麻木的人。为什么会有“好事者”,就是因为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公民申请信息公开屡碰“玻璃门”,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公开信息不积极,走到了被公民“倒逼”的地步。而不积极的态度背后是什么?是“不宜”公开的既得利益:公车购置费、公款招待费、征地拆迁费……
  • 他(她)在上海地铁上捡到的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浙江温州、江西新余官员出国考察的路线图,更有江苏张家港一个“领导太太考察团”的相关信息。
1 - 20 of 59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