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Groups
/
ChildTeach group
ChildTeach group
Child Teach
Join this group
Sort By:
Most Recent
|
Popular
Filter:
All
|
Bookmarks
|
Topics
Simple
Middle
New item has been created. View it
here
1
More
为什么宝宝不爱吃饭?_神圣午睡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550e087a0100cuzp.html
例子
不爱吃饭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5 Mar 09
-
Cached
跟以前做法的区别是,以前到了9点就喂。现在是到了9点开始问她:要不要吃饭?妈妈去抱你吃饭好不好?如果她饿了,就会很高兴的伸出小手,并激动地蹬着小腿坐到餐椅上。如果她不饿,就会继续玩儿,或者干脆就说:“不!”。有意思的是,小宝经常5分钟之前还坚决不要吃饭,5分钟之后就大叫:妈妈!!!拿!!!
...
Cancel
...
Cancel
5
More
教育者必须重生_孙瑞雪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4cc2b9830100d7oj.html
孙瑞雪
访谈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5 Mar 09
-
Cached
孙瑞雪:太奇怪了。我们不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这么闹,这么胡作非为。他们为什么会这么野蛮。我就是好奇,人怎么会这样。
...
Cancel
啥念头也没有,就是要爱孩子,给孩子自由。我们对所有发生的现象都感到好奇,正是这种好奇使得我们对办园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的感受没有被扩大。
...
Cancel
孙瑞雪:3个月后,我们发现孩子变了。最开始是突然变得娇气了。过去是到处乱跑,撞到了也跟没撞着一样,你想跟他说点什么,根本不可能停下来。现在是碰到一点就委屈得不得了,跑过来,让你抱,告诉你谁谁谁撞他了。 星期日:为什么会这样? 孙瑞雪:他们回归了。孩子们开始变得细腻了,他们身体的机制开始启动,使他们敏感、脆弱而柔软了。他们开始跟老师亲近了,会让老师抱,你把他们抱起来,他们就会把头歪在你怀里,退化到婴儿的状态。
...
Cancel
...2 more annotations...
孙瑞雪:3个月的时候,我们已经有十几个孩子了。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学校安静下来了。之前孩子们都喜欢扎堆,一个人奔跑,其他人也跟着跑。三个月后他们开始疏离,最多是二、三个孩子在一起,大多是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 星期日:这说明什么? 孙瑞雪:儿童自我创造的里程开始了。
...
Cancel
儿童完成自我创造后,在他18岁的时候,他就会有非常清楚的愿望和渴望做事情,就会想创造现实社会,这个被我们称为“理想”。所以,自我创造得好的年轻人就会特别关心社会,关心身边的事情。等到40岁的时候,关心社会实现自我的里程结束了,这个人完成了作为地球人的所有工作,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于是他/她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向世界,转向人类的共同问题,他/她开始关注公益。一个新的生命从40岁开始了。
...
Cancel
...
Cancel
1
More
幼儿园生活--一跃回到解放前_大李八哥的博客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教育秘诀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Mar 09
-
Cached
不过,在他情绪这么激动的时候,搬出规则,可不是好主意。 听着他的哭声,我居然没乱阵脚(这放在以前可不敢想象哦),也没跟着晴转阴。虽然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最好,立刻想到了重复孩子的感受是最好的缓冲剂(共情): “嗯,不想去幼儿园,最好能上奶奶家——” “我想上奶奶家,呜呜呜” “现在上奶奶家,我会迟到了哦,不遵守上班的时间,我会不会不受欢迎了…….”我自言自语地把思考过程说出来: “也没提前通知奶奶,不知奶奶有没有什么别的安排……”还是自言自语。 宝宝止住了了哭声,被我认真思前想后的样子吸引住了,也有点替我愁起来。 “对了,宝宝,你今天不想去幼儿园,想去奶奶家,昨晚有没有打电话告诉奶奶?”
...
Cancel
...
Cancel
5
More
幼儿园的烦恼--反省不当教育方式_大李八哥的博客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5d441fb70100c885.html
教育方法
教育秘诀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Mar 09
-
Cached
赞扬使孩子感受自己的价值依赖外在评价系统;鼓励则依赖内在评价系统。
...
Cancel
1、我常对儿子说:“你真棒!”——这是典型的赞扬,所说的话指向了做事的人。对人进行评价,而不是行为。 应该说:“干得好!”,具体描述好在哪里——这是鼓励,指向行为本身
...
Cancel
2、我常说:“我为你骄傲!”——赞扬,很空洞,强调我的感觉。 应该说:“看得出为这个结果(是具体情况而定)你付出了不少努力”——鼓励,焦点放在他具体的成就和努力过程中的责任感。
...
Cancel
...2 more annotations...
不过,我在日常中歪打正着做对了一点是经常对儿子的积极行为表示感谢:“谢谢你的合作!”“谢谢你帮了我”——这可是典型的鼓励哦!
...
Cancel
宝宝关于幼儿园的烦恼,除了外在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家里长期对孩子使用的这些不当评价方式导致孩子很在意外在的评价(老师),看来,从根本上调整我们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才能从根源上帮助孩子早日走出烦恼。
...
Cancel
...
Cancel
1
More
用古典音乐帮助孩子入睡_薛涌:反智的书生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45f00ef40100cxeb.html
Music
婴儿
催眠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6 Mar 09
-
Cached
《神圣之夜》(O Holy Night)
...
Cancel
...
Cancel
1
More
温暖,力量与自由-人智学医生的健康建议(转载)_花儿朵朵幼儿家园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5e34c54d0100cmp9.html
婴儿
睡眠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8 Mar 09
-
Cached
午夜之前的睡眠时间最能恢复体力。对成年人来说,晚上9点以前睡8小时的效果远远超过从午夜开始睡8小时。
...
Cancel
...
Cancel
1
More
这一周的事情·碎碎谈(3月2日-3月6日)_花儿朵朵幼儿家园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5e34c54d0100cog7.html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9 Mar 09
-
Cached
但是那几个孩子仿佛不受这个时空的约束,有一种巨大的、未被命名的安宁与祥和笼罩着他们——是他们不小心闯入的。
...
Cancel
...
Cancel
1
More
瑞典研究发现吃鱼能够明显提高男孩智商_新闻中心_新浪网
- 0 views
news.sina.com.cn/...083317383245.shtml
智商
鱼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1 Mar 09
-
Cached
该研究在2000年考察了3972名当时年龄15岁的瑞典男孩的智商、语言能力、空间感,当这些男孩2003年参军后,再次对他们的这些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在15岁时平均每周吃一次鱼的男孩在3年后的IQ测试中成绩高了七个百分点,而那些每周吃鱼多余一次的孩子则高出12%。
...
Cancel
...
Cancel
2
More
常青藤式的幼儿园――兼论孩子不必早读书_薛涌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45f00ef40100d0ry.html
幼教
阅读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4 Mar 09
-
Cached
,这个幼儿园执行了非常严格的规矩:坚决不教孩子语文算术。我们开始时还就此提出异议,院长则特地解释了他们的教育哲学:在学前阶段,孩子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是发展感情和社会技能,即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在陌生人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的稳定,而非读写算术的能力。当一、两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到了幼儿园时,这个孩子就等于走向了社会。从大人的眼光看,她不过是要对付另外五个小朋友、两个老师。但对一个幼小的孩子而言,这几个人构成了一个“大世界”;要理解和适应这个“大世界”,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而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生活经验不需要读写、算术等技能。从理论化的语言来表述,读算这种学术性技能是理解超出我们的直接经验范围的世界的工具。在孩子连身边的世界还不能充分理解时,当然不需要这种技能,大人也不应该把孩子不需要的技能强制塞到她手里。当感情和社会技能还发展不充分、不稳定时,让孩子学读写算数,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挫折感。在挫折感中学习明明和自己生活不相关的东西,自然导致了厌倦。最后,孩子不仅读写算术没学多少,感情和社会能力也发育不成熟。感情上不稳定,社会技巧的缺乏,则使孩子对付不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在上学后成为影响其学业的最大因素。我在后面讨论早期教育和智商问题时将进一步指出,现代一系列新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在五岁以前开始阅读的孩子,日后的阅读发展反而比较慢。
...
Cancel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智力开发型的幼儿园常常是最有害的。许多家长温文尔雅,家教很好,但孩子在集体中则脾气暴戾反叛,很难管教。这里的一大原因,就是孩子太小,语言也有限,有了挫折感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就用行动来表达。幼儿园如果不照顾孩子这种感情发育的特殊需要,一味强调智力开发,孩子的挫折感就可能更强,乃至上了学后感情不稳定,不知道如何和别人合作,最后触犯许多同伴,陷于孤立,性格变得更加焦躁。
...
Cancel
...
Cancel
15
More
这一周的事情·碎碎谈(3月9日--3月13日)_快乐园丁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5e34c54d0100cqhb.html
花儿朵朵
可可丁
规则和平等
批评
featured
comments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4 Mar 09
-
Cached
“周四玩沙的时候,他很认真的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们不第一次就坐在那里好吗,第五次第六次再坐好吗?我的心跟着软了一下,差点答应他。”呵呵,这是可可丁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最近,她妈妈跟讲,现在他喜欢尝试跟大人们“讨价还价”。根据传统的方法,一般大人应该坚守住自己的规则,不允许孩子们“讨价还价”。不过我跟可可丁妈妈讲,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的权利,因为这是他发展自己头脑思维的一个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打断了,虽然最终他也会去遵守大人的规则了,但是却会丧失自己的创造性动力。所以,大多数“规则”上的“讨价还价”,我还是让可可丁妈妈容许可可丁的创造发挥、互相讨论的。不过还好,妈妈讲,可可丁只要经过讨论,规则最终确定下来后,就确实能够去遵守。在薛涌的博客上,正在连播他的著作“一岁就上常青藤”。摘抄几段,我觉得好的,当然是针对我们这种类似想法的,即不仅允许孩子们在规则下自由的玩闹--爱与自由,也应该允许孩子们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和讨论之中--规则和平等。(呵呵,偷了孙瑞雪的词)。下面引号是摘自薛涌文章,我表示赞同的:“劳动阶层的家教偏向于权威式的、更多地使用体罚和命令,中产阶层的家教则更接近我所谓的“常青藤原则”:讲究说理、在具体环境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原则来指导具体的行为。”“劳动阶层更注重孩子态度上的恭敬,中产阶层则注意培养孩子内化的行为准则。”“这种平等的关系,使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讨论的习惯,培养了他们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抽象原则、或者将抽象原则运用于具体事务的能力,构成了常青藤教育的基础。”
...
Cancel
“讨论的习惯” “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抽象原则、或者将抽象原则运用于具体事务的能力”,这句话说的有点深,其实很简单,就是=制定规则和应用规则因为我是学数学的,所以知道这种习惯和这种能力对现代科研人员的重要性。
...
Cancel
另外,我一直对国外幼儿园这种批评小孩的手段“Time out”,即离群,在某个地方坐一下。心里有个嘀咕,觉得其实更残忍(如果我是一个小孩的话)。但是,这种做法,起码比打、骂好吧,对吧。而且,对于幼儿园这种群体活动来说,难道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批评手段吗。在家里,后来我们发展了一套适合家庭的批评方式,不采用国外的那种“Time out 坐板凳”方式。可惜这个方式好像只适合在家里使用。不过,还是把链接放过来,让老师和家长们指教:明确的规则 合适的惩罚--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e27f1b01000bdf.html大致意思是,建立了一套分级批评制度,最轻的批评就是“扣鼻子”,再严重就是“挠痒痒”,因为使用这两个,感觉问题也解决了,小孩子也不会留下伤害自尊心的后遗症。其实,批评的目的,不过是让小孩子知道这样做不对,让他服软。既然他承认错了,愿意接受“扣鼻子”、“挠痒痒”的惩罚了,就是服软了。目的已经到达,同时又不让他伤害到自尊。所以,想出这个办法后,发现效果非常好。不过,这个办法好像只适合在家里用,幼儿园人太多了,可能不太适合用上。不过我还是觉得“Time out”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一种很严重的惩罚,最好放在批评分级制度的最后几级,作为最严重的惩罚手段。在其之前,应该有几种明晰的、较轻的批评手段。不知道,这方面幼儿教育专家们有没有探索出比较成功的方案。老师们和家长们如有知道,请给出参考。另外,说一句,这个花儿朵朵的每周碎碎谈真是好啊,形式好,文笔好,北京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花这些钱,上这样的幼儿园,值。
...
Cancel
...12 more annotations...
“讨论的习惯” “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抽象原则、或者将抽象原则运用于具体事务的能力”,这句话说的有点深,其实很简单,就是=制定规则和应用规则因为我是学数学的,所以知道这种习惯和这种能力对现代科研人员的重要性。
...
Cancel
“周四玩沙的时候,他很认真的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们不第一次就坐在那里好吗,第五次第六次再坐好吗?我的心跟着软了一下,差点答应他。”呵呵,这是可可丁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最近,她妈妈跟讲,现在他喜欢尝试跟大人们“讨价还价”。根据传统的方法,一般大人应该坚守住自己的规则,不允许孩子们“讨价还价”。不过我跟可可丁妈妈讲,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的权利,因为这是他发展自己头脑思维的一个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打断了,虽然最终他也会去遵守大人的规则了,但是却会丧失自己的创造性动力。所以,大多数“规则”上的“讨价还价”,我还是让可可丁妈妈容许可可丁的创造发挥、互相讨论的。不过还好,妈妈讲,可可丁只要经过讨论,规则最终确定下来后,就确实能够去遵守。在薛涌的博客上,正在连播他的著作“一岁就上常青藤”。摘抄几段,我觉得好的,当然是针对我们这种类似想法的,即不仅允许孩子们在规则下自由的玩闹--爱与自由,也应该允许孩子们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和讨论之中--规则和平等。(呵呵,偷了孙瑞雪的词)。下面引号是摘自薛涌文章,我表示赞同的:“劳动阶层的家教偏向于权威式的、更多地使用体罚和命令,中产阶层的家教则更接近我所谓的“常青藤原则”:讲究说理、在具体环境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原则来指导具体的行为。”“劳动阶层更注重孩子态度上的恭敬,中产阶层则注意培养孩子内化的行为准则。”“这种平等的关系,使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讨论的习惯,培养了他们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抽象原则、或者将抽象原则运用于具体事务的能力,构成了常青藤教育的基础。”
...
Cancel
“讨论的习惯” “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抽象原则、或者将抽象原则运用于具体事务的能力”,这句话说的有点深,其实很简单,就是=制定规则和应用规则因为我是学数学的,所以知道这种习惯和这种能力对现代科研人员的重要性。
...
Cancel
“讨论的习惯” “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抽象原则、或者将抽象原则运用于具体事务的能力”,这句话说的有点深,其实很简单,就是=制定规则和应用规则因为我是学数学的,所以知道这种习惯和这种能力对现代科研人员的重要性。
...
Cancel
非常欣赏李野老师的感悟和文笔
...
Cancel
秋香老师说,0—7岁的孩子具有了物质的身体,但是他们的精神灵心还处在飞翔的状态,那些现实具体的要求得等到这些飞翔的天使们降落到坚实的大地上才有可能。到那时侯,他们的画中,云在天上飘,河在地上流,万物清明,各就其位
...
Cancel
开园快一个月了。这些孩子、这些老师和这些的房子、玩具、食物一起都有了交流和联系。一些新的关系在慢慢的生长,开始象蛛网一样纤细,最终会如绳索一样坚实。
...
Cancel
可可丁的眼睛里有了新的内容,因为和人在一起就要有摩擦。他已经不象路路那样懵懂,他开始在慢慢的清醒过来,知道有的时候小朋友并不是那么友好,知道自己拿到的饼就要吃完,也知道了自己搭好了舞台可能一个人都不来看。
...
Cancel
萌萌每天早晨六点十分准时醒来,开始准备和妈妈上班,孩子的意志力可以这样强,让我们大人很多的游移和彷徨统统都可以抛开。
...
Cancel
院子里沙坑旁有一个小木桩,我们会请扬沙的孩子到那里坐一会。可可丁不幸成为第一个。他接下来两天都有点不那么开心,周四玩沙的时候,他很认真的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们不第一次就坐在那里好吗,第五次第六次再坐好吗?我的心跟着软了一下,差点答应他。
...
Cancel
arithwsun: 2009-03-15 05:53:23 “周四玩沙的时候,他很认真的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们不第一次就坐在那里好吗,第五次第六次再坐好吗?我的心跟着软了一下,差点答应他。”呵呵,这是可可丁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最近,她妈妈跟讲,现在他喜欢尝试跟大人们“讨价还价”。根据传统的方法,一般大人应该坚守住自己的规则,不允许孩子们“讨价还价”。不过我跟可可丁妈妈讲,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的权利,因为这是他发展自己头脑思维的一个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打断了,虽然最终他也会去遵守大人的规则了,但是却会丧失自己的创造性动力。所以,大多数“规则”上的“讨价还价”,我还是让可可丁妈妈容许可可丁的创造发挥、互相讨论的。不过还好,妈妈讲,可可丁只要经过讨论,规则最终确定下来后,就确实能够去遵守。在薛涌的博客上,正在连播他的著作“一岁就上常青藤”。摘抄几段,我觉得好的,当然是针对我们这种类似想法的,即不仅允许孩子们在规则下自由的玩闹--爱与自由,也应该允许孩子们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和讨论之中--规则和平等。(呵呵,偷了孙瑞雪的词)。下面引号是摘自薛涌文章,我表示赞同的:“劳动阶层的家教偏向于权威式的、更多地使用体罚和命令,中产阶层的家教则更接近我所谓的“常青藤原则”:讲究说理、在具体环境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原则来指导具体的行为。”“劳动阶层更注重孩子态度上的恭敬,中产阶层则注意培养孩子内化的行为准则。”“这种平等的关系,使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讨论的习惯,培养了他们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抽象原则、或者将抽象原则运用于具体事务的能力,构成了常青藤教育的基础。”
...
Cancel
“讨论的习惯” “把具体的事务归纳成抽象原则、或者将抽象原则运用于具体事务的能力”,这句话说的有点深,其实很简单,就是=制定规则和应用规则因为我是学数学的,所以知道这种习惯和这种能力对现代科研人员的重要性。
...
Cancel
...
Cancel
1
More
明确的规则 合适的惩罚_娃娃妈妈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53e27f1b01000bdf.html
规则和平等
mine
featured
批评
可可丁
良性批评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4 Mar 09
-
Cached
这种语言上的确认,其实对这么大的小孩是很管用的。只要他语言上确认了对和错,以后的行为上,他也不会出离多少。即使出离了,那时候大人处理起来也非常容易,不会导致大哭大闹。
...
Cancel
...
Cancel
2
More
母女之间的一次"悄悄话"_懒妈友童_新浪博客
- 0 views
blog.sina.com.cn/...blog_4be6ed190100cfds.html
featured
懒妈友童
结婚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4 Mar 09
-
Cached
今天胡萍老师在儿童性教育讲座中,专门讲到了孩子的“婚姻敏感期”,还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有个小女孩和小男孩“结婚”后,小男孩和别的女孩讲话,这个女孩就吃醋了,等等。胡老师说,孩子在婚姻敏感期的经历,就是在为今后长大成人后的情感和婚姻经历积累经验的。有的妈妈觉得孩子谈“结婚”就是早恋,怕孩子变坏,其实儿童期的孩子,尚不具备性能力,这个时候是不会出问题的,而且,在儿童时期积累的经验,能够让孩子在今后真正的情感和婚姻生活中受益。如果幼儿园阶段束缚了孩子的自由交往,或者整天只让孩子面对书本学习,会造成孩子在交往方面的经验很匮乏,成人后在社交和婚姻中都很可能出问题。
...
Cancel
而是帮助好好认识到她的错误行为的后果、以及表达心情的正确做法——用语言沟通。
...
Cancel
...
Cancel
4
More
读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捕捉儿童的敏感期》--时光倒流三十年
- 0 views
yunsnow.bokee.com/2755387.html
孙瑞雪
例子
规则和平等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14 Mar 09
-
Cached
孙瑞雪:有一个宝宝,四岁多来我们学校,半年内什么都不干。大部分时间都坐在院子里观察。因为他有侵犯他人的行为,孩子们自发地不和他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想了一个办法,只结交新入院的孩子,显然他想隐瞒历史,但是他搂人的动作很用力,总让那个孩子的头部紧靠着他的身体,特别难受。 我们为这个孩子专门开了一个会,让所有的老师看到宝宝搂人的时候都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这个教育好就好在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宝宝自己想办法,自己寻找策略。他只是需要教师在后面稍微推他一把,这个问题解决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长达四五个月他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干。 他妈妈到学校里来找校长,在办公室里焦虑地吵了起来。宝宝跳着捂他妈妈的嘴,不想让妈妈说,几次努力失败后就离开了。第二天一大早,他走进校长办公室里问,王老师,我妈妈昨天都跟你说什么了?王老师想了一会儿说:宝宝,如果你一部分时间到教室去工作(操作教具),一部分时间满足自己在外面玩,这样就解决了你和你妈妈共同的问题。宝宝贴着王老师的耳朵说:你知道我妈妈为啥变成了那样?是我外婆把她搞的。 我妈妈现在又想把我变成她那样,但是她做不到了。这个孩子用了5个月的时间观察人,他发现世界变了,他在考虑问题,寻找答案。现在,他已经趋于正常。
...
Cancel
在长达5年的探索中,我们在学校里派生出了5个规则:不可以有粗野的行为;不可以打扰别人;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请归位;请等待。这5个规则保证整个学校处在一片和谐和自由的状态中。而这5个规则也严格制约了老师对儿童的限制和支配权。
...
Cancel
孙瑞雪: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年会很痛苦,孩子会说老师那样做不对,他为什么有权力那样做?通常,他们第一年的成绩会差,学起来慢。原因在于,蒙氏教育是通过孩子自己思考得出结果,而传统教育是整堂灌,要求你学完之后迅速记住。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不适应的,我们的教学是实物教学、概念为本。
...
Cancel
...1 more annotation...
孙瑞雪:爱是让孩子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惟一的理由。他要建立安全感,这个需求只有通过爱来满足。第二,爱能给人成长的能量。第三,如果一个孩子获得的是爱,他决不可能去做不爱的事情,你就为未来社会培养了一个富有建设性的人。没有爱的社会是最可怕的。第四,我们通过阅读、研讨和实践发现,爱是宇宙的法则。当你一旦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和对方一体化了。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发现,所有孩子的转变无一例外地来自于爱,而且老师的转变也是这样。
...
Cancel
...
Cancel
1
More
《卡尔·威特的教育》
- 0 views
www.360doc.com/...7653_175261.shtml
卡尔威特
books
幼教
featured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29 Mar 11
-
No Cached
arithwsun arithwsun
on 29 Mar 11
这是德国19世纪初的教育学著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这是德国19世纪初的教育学著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
Cancel
...
Cancel
...
Cancel
1
More
Row Row Row Your Boat -雷恩英语-河北远程教育网
- 0 views
www.educast.com.cn/...article1.htm
engsong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pr 08
-
Cached
Row Row Row Yo
...
Cancel
...
Cancel
1
More
muffin.swf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对象)
- 0 views
www.yywind.com/...muffin.swf
engsong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pr 08
-
No Cached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pr 08
...
Cancel
...
Cancel
1
More
row row row your boat
- 0 views
www.0to12.com/...0to12-024.swf
engsong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pr 08
-
No Cached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pr 08
...
Cancel
...
Cancel
1
More
YouTube - if your happy and you know it(clap hands) lyrics
- 0 views
tw.youtube.com/watch
engsong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pr 08
-
Cached
if your happy and you know it(clap hands)
...
Cancel
...
Cancel
3
More
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搜狐母婴
- 0 views
baobao.sohu.com/...n255265101.shtml
父子
shared by
jiangwenyan
on 04 Apr 08
-
Cached
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
Cancel
男性的特点往往是坚韧、大胆、果断、自信、豪爽、独立。这些对于女性来说,略显薄弱,这就显示出了男性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
Cancel
jiangwenyan
on 04 Apr 08
父子 之间
父子 之间
...
Cancel
...
Cancel
1
More
london.swf (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对象)
- 0 views
www.gfes.tpc.edu.tw/...london.swf
engsong
shared by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pr 08
-
No Cached
arithwsun arithwsun
on 05 Apr 08
...
Cancel
...
Cancel
« First
‹ Previous
41
-
60
Next ›
Last »
Showing
20
▼
items per page
20
50
100
Join this group
View All
Most Active Members
View All
Top 10 Tags
53
engsong
18
featured
14
规则和平等
13
紫癜
9
幼教
8
english
8
婴儿
8
薛涌
7
books
7
常青藤
7
bus
6
儿童性教育
6
幼教高招
5
阅读
5
child
5
song
5
医院
5
批评
4
华德福
4
良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