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也:没有做杨佳,是因为比他能忍 - 7 views
我之所以没有做杨佳,是因为我比他能忍 说到杨佳,人们总会众说纷纭,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于杨佳,我能说什么呢?我不想对其做任何评价,只觉得他其实挺可怜的。 按照宿命论的说法,我觉得他走上杀人的可悲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命运的使然。不是吗?如果杨佳从小就生活在蜜罐中,有着健全健康的家庭环境,有着顺畅、快乐、幸福而又阳光的人生,如果他有一份好职业,他会走上杀人的道路吗?一个生活...
我之所以没有做杨佳,是因为我比他能忍 说到杨佳,人们总会众说纷纭,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于杨佳,我能说什么呢?我不想对其做任何评价,只觉得他其实挺可怜的。 按照宿命论的说法,我觉得他走上杀人的可悲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命运的使然。不是吗?如果杨佳从小就生活在蜜罐中,有着健全健康的家庭环境,有着顺畅、快乐、幸福而又阳光的人生,如果他有一份好职业,他会走上杀人的道路吗?一个生活...
仅仅在中国新华社报道"上海袭警案"元凶杨佳在上海被处决的数个小时之内,海外主流媒体路透社、BBC、法新社等国际著名媒体,也都第一时间转发了中国这个普通刑事案件主角的死亡消息。除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革命领袖的去世,似乎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唯一的一个普通民众之死,所受到的最广泛的关注。 杨佳死了,那个在2008年7月1日,孤身闯入上海公安闸北分局,单刀挑死6位、挑伤4位警察的...
你携燃烧瓶、匕首,走上一条不归路。六条人命亡于你手。 有人以你为英雄,有人以你为疯狂暴徒。 然而,世人皆知,你绝对是先不要自己的命了,然后才要了别人的命。 有人说你,竟然承受不了这么一点点小小的委屈,竟然要剥夺无辜者的生命,对你惊为异类。 人跟人的底线的确不同,司马迁可以承受腐刑,韩信可以钻他人的胯下,勾践可以去品尝夫差的臭屎……这些人以能忍世人之所不能忍...
看了杨佳的博客以及他的生平介绍。以及他能连杀六名警官。杨佳以他的体魄和力量,他完全可以加入黑*社会。但杨佳没有骚扰老百姓,因为他是一个上车让位,是一个不穿红灯走人行斑马线的人……他是一个对事认真的人。然而就是这种钉是钉铆是铆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剧。 杨佳没有明白,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不能过于较真的。杨佳在心理上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看不惯那些不遵守行为规则的人。也许他能容忍一个...
如果让百姓自己评08年最感动中国的人物,我是非选杨佳不可的,他的一句"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恐怕是当今中国最得人心、最荡气回肠、气冲云霄的一句话,因为官家历来想给百姓一个什么样的说法都是由他们随心所欲,而无权无力的杨佳用最无奈的壮举实践了自己的理念。他用他的一刀向官员们宣战,用官员们最畏惧的方式告诉了他们,百姓如果以命相搏是同样可以给个让他们害怕得发...
我终于看到了,在记者和民众要进入法庭旁听时,他们果然是拒发"旁听证",且在上海市二中院门口配备20多名便衣,和我事先想象的没有二致,毫无奇景。若分析其实质,无非又归结到几点,即,又是口称"公审"而实为"私审"的谎言穿帮,又是绝对权力亵渎法律尊严的一个佳例,又是将人民大众视作寇仇的专制心态的体现。不过,这些并无多少创意的悖理逆法的丑态劣行已然不能激发我对剖析以上几点内容的写作激情,在对手足负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心不可侮! 扬佳事件很多人仍然不愿意面对真相、面对真正的背景。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青春年少的小伙子?更何况还有一位单亲母亲?杀气腾腾下对女民警刀下留人,看出他又何尝没有柔情? 在他仇恨的种子里有多少是日积月累?母亲的屈辱、孤儿寡母的无助、生活的困窘,我们的社会、我们许多美轮美奂的政府窗口给予了多少关注?到了六条人命血案,才引起了大家的胃口,全国...
题记:杨佳不是杀死了警察,是社会制度先杀了杨佳,然后杨佳的灵魂杀死了警察。 杨佳屠警事件发生后,网络评论竟然一边倒的倾向于杨佳,种种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和胡文海案发生后情况雷同,鲜有抨击暴力与血腥屠杀的人。 用暴力结束他人的生命,并且以屠杀这种残忍的方式,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无疑都应该是被唾弃的。除去腰斩、凌迟等古代酷刑,没有比这更加血腥和残酷的了。死者溘然长逝...
最近一直在关注着发生在上海的"7.1袭警特大刑事案件",袭警嫌犯杨佳已经被检察机关批捕,本人已经与律师见面交谈,警方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嫌犯袭警的作案动机,公安机关还侦破抓获了造谣的肖某。这起恶性的袭警刑事案件,导致6死4伤,比较罕见,令人发指,令人惊讶。 据媒体报道,嫌犯杨佳系北京无业居民,28岁,单亲家庭,其母子在京居住时就与邻里关系紧张,经常与人争吵耍横。后来杨佳"南漂"...
1 、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对于事物的反应都不是技艺性的,而是出自道义和良心,超越种族、地域乃至于阶层限制,为某种义理而不顾生死,呼叫,呐喊,抗争,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直到正义像上帝一样充满尊敬地对人说:"你们做了应当做的,你们每一个人都将被呵护。" 即使在一个昏暗世界,人也能够发现美好,认为人生值得留恋,原因何在?就在于周围人在日常事物中总是能够...
杨佳袭警案以及一些警民冲突事件,本文在这里概括称之为"杨佳符号"。笔者以为,杨佳袭警案必将成为一个与警民冲突始终相关的历史符号(或曰"标本")--正如"马加爵"也已成为与教育、大学生心理教育、大学思想教育相关的一个符号一样。 那么,笔者是从什么层面上把文题中的三个事件联想起来的呢?--那就是民心、民意所向。 一、百姓心中公正、正义之秤是永恒存在的 曾几何时...
十八世纪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就在其《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实现的这个目的刑罚应当而且必须公开、公正,"为了使惩罚不致于成为某一个人或许多人对社会某个别成员使用暴力的行为,它必须是公开的、直接的和必要的,在处理案件中依法量刑时,应采取最轻的一种刑罚。" 而处在二十一世纪的引起全国甚至世界各国媒体、律师和法律界人士关注的上海闸北区刺警...
你我只有一步之遥 - 我为什么支持杨佳 via WilliamLong's shared items in Google Reader by Robert on 7/18/08 "你以为我卑微,不美,我就没有了感情了吗? 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像我们都是赤裸着来到这个世界一样。" -- 《简.爱》 我得说我并没有真正看懂《简.爱》, 至今。 大学的时候看电影,看书,看英文版,更多是为了附...
原题:杨佳悲剧大家评 博题注: 杨佳事件不是一起寻常意义上的刑事案件,而政治当局与司法当局的所作所为,却使得这个案件及其审理过程变得更加复杂难看。民间一直呼吁杨佳案能够在阳光下得到审理,但是民间这种呼吁看来是基本无效的。它实质上是一起政治案件。在公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遭遇国家机器可能的殴打、凌辱和不公对待之后,杨佳悲剧发生了。"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会给你一个说法,"这是杨佳在案...
鉴于此建议书非常理性,本人特郑重地签名。 本人真切地期望能推动社会进步,消解社会不良情绪,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关于特别赦免杨佳先生的公民建议书 今年7月发生的杨佳先生击杀上海警察案,令人震惊,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和持续的关注。我们对在中国发生这样的事件,感到非常难过。我们向遇难的六名警员表示哀悼!向遇难及受伤警员的亲属表示慰问! 同时,鉴于对中国法治和文明进步的关注,我们对杨佳先生案发后...
2008年7月1日发生于上海的杨佳暴力袭警一案导致6民警牺牲 3民警1保安受伤。这一令人震惊的恶性案件发生以来,不仅其案件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而且由此案件所引发的一些话题也广受网民关切,人们议论纷纷,一些媒体也就此案提出诸多质疑,甚至连官方媒体《中国青年报》也参与期间。许多网民都特别注意到了此案疑犯杨佳在案发后自我陈言中的一句话:"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辈子背在身上,那我宁愿犯法。"其作案前杨佳到底...
杨佳袭警已是天下昭然的事,正如赵牧兄所说"其结果可料,实际进展不知"。什么是结果可料?就是在目下死刑尚未废除的情形下,他连杀六警,伤及多人,这样的 一个基本事实,就可以使他领得死刑。但死也要死得有尊严,死得明白,死得一切尊重法律,无论从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都经得起考验。否则,用冤枉一个杀人 犯的代价,来糟塌法律,实不明智。有人说,一个杀人犯我们要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这当然是说起来很痛快的事...
到5日止,造成6名民警牺牲的上海--7月1日袭警案,受伤民警升至5人。目前,上海市公安局已就此案报请市人民检察院批捕涉嫌故意杀人罪的杨佳。(7月7日《楚天都市报》) 持刀行凶,连杀数人的暴行,必须要得到法律的严惩和舆论的强烈谴责。面对这样一起影响恶劣的特大袭警案,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深 反思和警惕--当前公安机关和警察在进行执法管理时,如果工作能到位一些、方式方法能更细节性和...
今年7月1日,北京青年杨佳因不满上海闸北公安分局对其骑一辆无牌无证自行车的盘查及投诉的处理结果,携带尖刀等作案工具闯入闸北公安分局机关大楼,对数名公安部民警和保安人员连续捅刺,造成六名民警死亡、两名民警轻伤、一名民警和一名保安轻微伤。9月1日,上海第二中级法院对"杨佳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杨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正如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孙万怀所言:"杨佳故意杀人一案,无论从其客观行...
杨佳案发生之后,上海媒体齐声声讨,称杨脾气如何如何之坏,手段如何如何残忍,好像即使上海警察没有冤枉杨佳、没有殴打杨佳、没有对杨佳的申诉置之不理,杨佳也是社会危险分子,幸亏上海警察神勇非常,目光如炬,把这个"准杀人犯"从茫茫人海中揪出,为建设和谐社会除去一大隐患。 上海媒体如此异口同声,可以告慰他们老乡,那六名"勇士"加"烈士"了。但上海以外的媒体,阿拉就管不到了。在阿拉够不到的地方,同情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