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关于特别赦免杨佳先生的公民建议书 - 7 views
今年7月发生的杨佳先生击杀上海警察案令人震惊,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和持续的关注。我们对在中国发生这样的事件感到非常难过。我们向遇难的六名警员表示哀悼!向遇难及受伤警员的亲属表示慰问!同时,鉴于对中国法治和文明进步的关注,我们对杨佳先生案发后至今受到的极不公正的司法待遇也深切关注。 1. 鉴于联合国60年来多次通过宣言、决议要求废除死刑,或对罪犯实行特别赦免,鉴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予以...
今年7月发生的杨佳先生击杀上海警察案令人震惊,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和持续的关注。我们对在中国发生这样的事件感到非常难过。我们向遇难的六名警员表示哀悼!向遇难及受伤警员的亲属表示慰问!同时,鉴于对中国法治和文明进步的关注,我们对杨佳先生案发后至今受到的极不公正的司法待遇也深切关注。 1. 鉴于联合国60年来多次通过宣言、决议要求废除死刑,或对罪犯实行特别赦免,鉴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予以...
杨佳故意杀人案 死刑复核阶段法律意见书 最高人民法院: 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接受杨佳父亲杨福生的委托,指派本人与李劲松律师担任杨佳故意杀人案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人。 接受委托前,本辩护人一直在关注这起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并旁听了本案二审庭审和宣判。 接受委托后,向上海市看守所递交了委托手续,并依《律师法...
倍受瞩目的杨佳袭警一案,日前通过官媒得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已经于2008年9月12日立案受理了杨佳的上诉。该案将开始二审程序。 作为一个法律执业者,本人一直在关注杨佳袭警一案。本人认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法犯法,公然违反公开审判的宪法原则,在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中搞 "秘密审判",开创了我国1980年《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刑事审判领域一个最恶劣的先例。作为严重违反公开审判法定程序...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10月23日的报道《审判实体公正、程序合法--刑事法学界权威专家谈杨佳案审判》是一篇明显违反新闻专业规范的电讯。记者声称三位刑事法学界权威专家日前对杨佳袭警杀人案的审理谈了自己的看法,然而,专家谈的地点阙如,时间含糊,对象不明。为什么说不出这三位专家是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对谁谈杨佳案的呢?如果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的,为什么违背常理,竟然不敢写明是记者采访的呢?为什么这三位专家不...
据新华网上海报道,9月1日上午上海二中院对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的"杨佳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杨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死刑的结果并没有出乎意料。 在杨佳案中,北京律师把矛头对准了上海律师。据称有十六名律师联名并控告上海律师几宗罪,如涉嫌控制杨佳的母亲、发表不适当言论、身份冲突需要回避等。同时,舆论又指责上海法院的审理不允许媒体旁听,违反公...
2008年11月10日,自杨佳案发后一直失踪的杨佳母亲终于有了下落,也证实关注杨佳案的公共舆论的猜测:杨母王静梅女士被上海公安系统强行送到隶属于北京公安局的安康医院,接受精神病治疗。据刘晓原律师披露,王静梅对其妹妹王静荣说:在杨佳案发后的第二天2008年7月2日,她就被警察带到安康医院治疗,谢有明律师曾到过医院找她签订代理杨佳案的委托书。 此前,杨佳案发当日的2008年7月1日,杨母王静梅...
7月7日下午,广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恶性袭警案犯罪嫌疑人杨佳的代理律师谢有明。记者:如果杨佳确实被警方打伤下体,法院在量刑上会不会有所考虑?谢有明:现在谈量刑尚为时过早。在其他案件中,如果有这种因果关系的话,情节轻的,法院量刑上会有所考虑。不过,像杨佳犯罪情节这么严重的,一般来说,在量刑上几乎没什么疑问,不出意外的话,估计是死刑。(7月8日广州日报) 杨佳的代理律师对记者所说的上述言论,笔...
在举世瞩目、盛况空前的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后,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杨佳袭警案"再度成为热点。早在奥运会开幕前,媒体就传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于7月29日开审杨佳案的消息,可不知为什么法院却迟迟未予开庭。8月26日,就在奥运会闭幕后的第二天,上海第二中级人民对杨佳袭警案进行了审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庭审第二天。 至此,坊间对上海司法机关公正审判杨佳案件...
二审下了,因为精神病鉴定申请的否决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所以这也是相当没有悬念的一则消息.杨佳在经历过那一段风里来雨里去久经沉浮之后,终于可以安安定定走上断头台,也别动什么歪脑筋了.剧烈地折腾过最后一阵,这个曾经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人物早已淡出了视线的焦点,除了引起几声似乎多余的叹息和几篇没话找话式的文章,他的人生总算可以迎来一个平静的落幕了. 杨佳案本身并没有太新鲜的内容可以谈,一审引...
请求履行监督职责依法及时立案查处并尽快纠正制止 "上海市看守所一公然宣称自已不懂法律的警察(其警号为005564)等相关责任人因接到一假冒高院刑庭法官骗子的电话通知而非法代表上海市看守所决定不让李劲松律师和程海律师会见杨佳"这一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为之 《律师紧急请求暨投诉检举专函》 上海市公安局、张学兵局长: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劲松律师。 我的身份证...
7月1日北京青年杨佳在上海袭警之后,官方与民间对此事件的评价呈现为极端对立的两极。官方称之为"毫无人性的暴徒";而网民的称谓则从"英雄",直至"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杨大侠",杀警行为被讴歌成"为民除害","是一个人针对国家暴政的抗暴战争"。声援更是多种多样,有发起联署签名呼吁对杨佳实行特赦的,还有号召为杨佳捐款的。2002年曾因反贪饱受迫害最后被迫走上杀人道路的"人民英雄胡文海"的故事,又被...
杨佳已经死了。但是围绕他的争论还在继续。有很多人相信杨佳杀了人,其中有些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些人则否,后一种人中包括吴法天、梁剑斌、法助红颜等。按照现行法律,杀人偿命,所以,他们认为杨佳之死在实体上是正义的。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杨佳没有杀人,他是被栽赃陷害的,程序问题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实体问题上,比如从容。吴法天们和从容其实有共同之处,尽管他们有"法律人"的标签(以后我将用带引号的"法律...
黄永森 倘若依然按照传统中国的政治与法治思维来看待/对待"杨佳案",似乎对待这样一位"按律当崭"者,就不必太过于追问司法过程与细节了,这可能就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心态与当代中国司法陋识习惯所在。似乎杨佳袭警案中六名无辜致死者和其他致伤者的血就能说明一切:血债血偿,自古天经地义!"杨佳死有余辜",其他似乎就不重要了。这就是"杨佳案"快审快断后,目前呈现的状态的一种社会潜意识根源。似乎人们对...
法学专家周永坤对上海袭警案的看法 杨佳事件具有相当的符号意义,估计杨将不久于人世(我本人认为他不当判死刑,因为警方过错在先)。杨佳事件无论对于他本人、他的母亲、也无论对于无故牺牲的警察与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悲剧,一个制度性的悲剧。杨佳事件使我想起了一件开头与杨佳事件极其相似、但最终却以喜剧落幕的故事--威尔柯克诉莫克尔案。从两件事的对比中,我们应当汲取点什么以为法治国家建设所用? 19...
奥运过后,上海袭警凶手杨佳终上了审判庭。作为本案的主角杨佳袭警手法残忍,造成人员伤亡之多,确实令人震惊。依据我国刑法凶手难逃死刑。但是,此案早些时候,北京的熊烈锁律师曾受杨佳父亲所托赴上海要求会见杨佳遭到检方拒绝。此番8月26日上海法院又未能公开审理此案。不能不说明上海仍然缺乏法治自信。 上海司法机关面对一个公然挑战的袭警凶手,能否坚守司法公正和独立?我们无法否定大家的存疑。毕竟司法公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