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往者祭,为来者鉴--"杨佳案":对中国司法文明与法治中国的思考 - 6 views
黄永森 倘若依然按照传统中国的政治与法治思维来看待/对待"杨佳案",似乎对待这样一位"按律当崭"者,就不必太过于追问司法过程与细节了,这可能就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心态与当代中国司法陋识习惯所在。似乎杨佳袭警案中六名无辜致死者和其他致伤者的血就能说明一切:血债血偿,自古天经地义!"杨佳死有余辜",其他似乎就不重要了。这就是"杨佳案"快审快断后,目前呈现的状态的一种社会潜意识根源。似乎人们对...
黄永森 倘若依然按照传统中国的政治与法治思维来看待/对待"杨佳案",似乎对待这样一位"按律当崭"者,就不必太过于追问司法过程与细节了,这可能就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心态与当代中国司法陋识习惯所在。似乎杨佳袭警案中六名无辜致死者和其他致伤者的血就能说明一切:血债血偿,自古天经地义!"杨佳死有余辜",其他似乎就不重要了。这就是"杨佳案"快审快断后,目前呈现的状态的一种社会潜意识根源。似乎人们对...
倍受瞩目的杨佳袭警一案,日前通过官媒得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已经于2008年9月12日立案受理了杨佳的上诉。该案将开始二审程序。 作为一个法律执业者,本人一直在关注杨佳袭警一案。本人认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法犯法,公然违反公开审判的宪法原则,在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中搞 "秘密审判",开创了我国1980年《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刑事审判领域一个最恶劣的先例。作为严重违反公开审判法定程序...
今年7月发生的杨佳先生击杀上海警察案令人震惊,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和持续的关注。我们对在中国发生这样的事件感到非常难过。我们向遇难的六名警员表示哀悼!向遇难及受伤警员的亲属表示慰问!同时,鉴于对中国法治和文明进步的关注,我们对杨佳先生案发后至今受到的极不公正的司法待遇也深切关注。 1. 鉴于联合国60年来多次通过宣言、决议要求废除死刑,或对罪犯实行特别赦免,鉴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予以...
在举世瞩目、盛况空前的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后,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杨佳袭警案"再度成为热点。早在奥运会开幕前,媒体就传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于7月29日开审杨佳案的消息,可不知为什么法院却迟迟未予开庭。8月26日,就在奥运会闭幕后的第二天,上海第二中级人民对杨佳袭警案进行了审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庭审第二天。 至此,坊间对上海司法机关公正审判杨佳案件...
二审下了,因为精神病鉴定申请的否决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所以这也是相当没有悬念的一则消息.杨佳在经历过那一段风里来雨里去久经沉浮之后,终于可以安安定定走上断头台,也别动什么歪脑筋了.剧烈地折腾过最后一阵,这个曾经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人物早已淡出了视线的焦点,除了引起几声似乎多余的叹息和几篇没话找话式的文章,他的人生总算可以迎来一个平静的落幕了. 杨佳案本身并没有太新鲜的内容可以谈,一审引...
据新华网上海报道,9月1日上午上海二中院对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的"杨佳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杨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死刑的结果并没有出乎意料。 在杨佳案中,北京律师把矛头对准了上海律师。据称有十六名律师联名并控告上海律师几宗罪,如涉嫌控制杨佳的母亲、发表不适当言论、身份冲突需要回避等。同时,舆论又指责上海法院的审理不允许媒体旁听,违反公...
2008年7月1日,北京的杨佳在上海制造了惊天大案。与其他刑事案件不同的是,该案被害人系闸北分局的多名警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当地公检法的协同努力下,案件必将以最快的速度审结,杨佳似乎也难逃一死。 光天化日之下将多名警察杀死,无论如何都是骇人听闻的。作为普通人和旁观者,我们真的无法理解杀人者究竟缘何采取如此激烈的报复行为。真相,也许只有到最后才能水落石出。但是,在案件发生以后...
7月7日下午,广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恶性袭警案犯罪嫌疑人杨佳的代理律师谢有明。记者:如果杨佳确实被警方打伤下体,法院在量刑上会不会有所考虑?谢有明:现在谈量刑尚为时过早。在其他案件中,如果有这种因果关系的话,情节轻的,法院量刑上会有所考虑。不过,像杨佳犯罪情节这么严重的,一般来说,在量刑上几乎没什么疑问,不出意外的话,估计是死刑。(7月8日广州日报) 杨佳的代理律师对记者所说的上述言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