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需求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Xinge Yong

换一个角度看通胀和宏观调控政策_财经频道_新华网 - 0 views

  •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有长远的思想准备,国际粮价的上涨恐怕不是短期的过渡性现象,因此也不是我们咬咬牙挺一挺就能够过去的。
  • 中国的需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来自国际市场。
  • 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损害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 ...3 more annotations...
  • 我们抑制需求的结果是主动让出国际市场,给国际竞争对手更大空间
  •  如果以牺牲经济增长、企业竞争力以及老百姓生活质量为代价降低我国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是损害国家利益的。
  • 应对目前通胀的正确政策应该是一方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尽量消化输入性的成本膨胀,在此基础上,实在需要通过产品价格上涨化解成本提高的,产品价格该涨的也得涨;另一方面,要真正关注民生,加大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以及农民工的补贴力度,尽量避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反而下降的现象发生;落实支持三农的政策,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使留在农村的农民也能够分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evawoo

别忘了产能过剩-孙明春-《财经网》 - 0 views

  • 总需求的强劲增长,无疑降低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但值得警惕的是,总需求增长中,相当大一部分是投资的贡献。虽然投资需求的增加在短期内延缓了产能过剩的暴露,但随着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更多的产能将会出现,而这显然会加剧今后的产能过剩问题。
  • 由于产出增长过多依赖出口和投资,一旦全球经济出现明显放缓,外需减弱,不但出口行业的产能过剩会明显暴露,而且与出口相关的投资也会冷却。这会通过第二轮的投资减速来进一步暴露产能过剩的严重性。其实,即便没有国外需求的
  •  
    老问题遇到新情况,不妙。
isaac Mao

哈佛最新营销方案 - 0 views

shared by isaac Mao on 18 Sep 08 - Cached
  • 哈佛导师评论:要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前期必须引导,培养用户需求,因此产生的投入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Oliver Ding

YUPOO官方博客 » YUPOO发布重要更新内容 - 0 views

  • 三、贴片广告试运行。部分高流量的免费外链图片上将不定期增加YUPOO提供的广告内容。
  • 推出VIP服务和贴片广告,不仅说明YUPOO拥有足够的技术实力
  • 三、贴片广告试运行。部分高流量的免费外链图片上将不定期增加YUPOO提供的广告内容。 强烈抗议这项!!!!!!!!!!!!!!!!!1
  • ...11 more annotations...
  • 建议广告条不要压在图片之上,可以在图片之下延伸出贵站的广告条。 广告条做得很打眼,又压在别人的作品上,实在是…… 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尊重。
  • 贴片太过份了,本来就看中yupoo没有边框,链接速度还行才选这个外链到我的bolg,还推荐了别人,结果这样的网站贴片让我上传到bolg上的图片毫无美感!我真的想哭了。。。太过份了!
  • 收费我觉得无可厚非,毕竟你们研发和维护花了不少功夫。但是重点是要把服务和产品质量做好。看过很多免费转收费后,就只顾赚钱结果最后失败的例子。 而且,价钱上面我觉得高了点,毕竟只是个相册,不是虚拟空间。
  • 三、贴片广告试运行。部分高流量的免费外链图片上将不定期增加YUPOO提供的广告内容。 这条是败笔,严重反对
  • 我想很正常嘛,既然上回它能限制外链,它早晚有一天要掉进钱眼里的。 收VIP的钱就收吧,俺们穷淫不鸟你就行了。可它还想往免费用户照片上贴广告!好家伙,从VIP身上赚完了钱,还要从免费用户身上榨取最大剩余利润。我说这收钱不是你的错,可强J俺们照片就是你的不对了。谁想自己完美无暇的照片上贴俩大补丁?或者想把俺们一个个的当广告牌,满大街给你转悠去? 网站的发展需要的是免费用户,网站的运营才需要收费用户呢。收费用户都是免费用户变的,不把俺们免费用户当回事,哪来的收费用户!哪来的发展? 有点发展了就把免费用户扔了,捞钱?什么也捞不到!
  • 希望不要在照片上挂广告,强烈抗议这一项,谢谢! “三、贴片广告试运行。部分高流量的免费外链图片上将不定期增加YUPOO提供的广告内容。 强烈抗议这项” 可以在我们访问的 页面上 随意挂广告,但是请不要 强制在 图片上加广告,谢谢!
  • 顺便希望了解一下,之前透露的设置可以贴自己的照片的“安全网址” 的这个功能 什么时候 能出现? 就是有效 控制自己的 照片被恶意外链的 功能 好像官方说 叫 “信任站点” 什么的 功能。 这个功能 很好啊,怎么没出现
  • 两个专辑? 那原来那么多怎么弄诶? 谁告诉我下吧。。。
  • 三、贴片广告试运行。部分高流量的免费外链图片上将不定期增加YUPOO提供的广告内容。 —————————– 可以取消这条吗?图片上被打了那么大一条水印广告那图片还怎么见人啊!驴友们拍的风景照、游戏爱好者截取的CG、还有PS爱好者自己的制图都没办法贴图分享了! Yupoo可以进一步限制免费用户的上传权限来实现服务器的减负啊!比如把每月61M降低到50M等…… 喵喵一直使用Yupoo外连分享图片的,一定时间内也没有要换相册的打算(真要换起来也非常麻烦)希望Yupoo可以考虑下喵喵的建议!
  • Yupoo 收费事件这几天也算是引起了不小的评论了。确实作为 Flickr 的模仿者它在国内算是相对成功的。但是我认为它的成功主要依靠的是速度相对快点而已,这仅仅是国外成功的模式 Copy 到中国走样后的又一个体现。为什么说是走样?主要原因是 Yupoo 用户而言对相册的需求更多的还是存储的需求。更多的需要的是保存自己的照片,或者将图片外链到论坛或者商城。而 Flickr 上的用户更多的需求则是分享和交流。 对比下这两者上的群组数量和用户评论就可以知道区别了。也正是基于这种根本的认知区别,所以用户上传的质量和内容自然就会有所区别。
  • 貌似,贴片广告并不仅仅是在所谓”高流量“外链上出现吧。
isaac Mao

拯救楼市的"道德正义" - 0 views

  • 而在公共舆论上,似乎是一边倒的嘘声。新浪的调查显示,八成网民反对政府救市。绝大多数的时政评论家也认定“政府被不良地产商绑架”,“救楼市将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
  • 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启动内需的增长点。
  •  
    为什么内需需要启动,人们没有自己的需求吗?一直期盼"好"的人们,不知道任何暂时的"好转"都是对非法性的合法化,这是一个错误的道路
isaac Mao

米价上涨,"稻贼"出动 - 0 views

  • “竟然会有人偷米,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现在却发生了,因为稻米太贵了。等到稻子熟时,我想我也必须到遥远的田里去看着。”68岁的隆·楚普说,他在自己的小农场里种稻子。
  • 去年,需求超过供应将近200万吨,今年的预测短缺则超过300万吨,而总需求量则是4.24亿吨。在整个亚洲,由于人口众多且不断增长,即使有可以用于稻米生产的额外土地,数量也微乎其微,而且要实现“供给反应”也需要好几年。
fd cn

王力雄:解决中国西藏问题的钥匙 - 中国报道周刊 - 0 views

shared by fd cn on 23 Mar 08 - Cached
  •   其实仔细斟酌一下双方提出的根本要求,彼此并不构成矛盾,甚至不处在同一个领域,完全没有发生冲突的必然性。北京要保证的是中国对西藏的主权,按照鄧小平的话说“除了獨立,什么都可以谈”;達賴喇×的要求则是保存西藏宗教和文化。他说:   “我并不需求西藏的獨立。我过去多次提出,我需求的是西藏人民能有机会享有名副其实的自治,以保存自己的文明、独特的文化、宗教、语言、生活方式,并使之发扬光大。我最为关心的是确保西藏人民极其独特的佛教文化遗产。”35   一个要的是主权,一个要的是宗教和文化,这两种要求没有不能互相包容的理由,而且達賴喇×反复申明过不谋求獨立,北京也反复允诺过保护西藏的文化与宗教,但是为什么没有实现包容,反而发展到双方日益对立呢?   问题就在于如何让双方放心。達賴喇×提出的标准是——“中国不用担心西藏獨立,藏人也不用担心西藏的庙宇会消失”,“让中国人放心,让西藏人放心”。 36然而放心不能来自口头,必须有一种可靠的保证。从達賴喇×的角度,真正做到保护西藏宗教与文化,“西藏人民必须掌握西藏的内部事务,自由地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政策”37,具体就是要“在大西藏的范围以民主方式实现高度自治”。不实现这一点,藏人不能放心。   而对北京,把四分之一的国土交给藏人“高度自治”,同样不能使它放心。这除了有專制政权不愿分享权力的一面,也的确存在着任何治国者——不管是專制的还是民主的——都不能不担心的另外一面。在我看来,“大西藏”并不需要真正担心,那只是一个地域:“高度自治”也不需要真正担心,如果不存在獨立的威胁,西藏自己管自己只能减轻中国的负担;值得担心的是“民主”。我这样说,不是出于專制权力反对民主的立场,而是考虑民主对中国的西藏主权可能形成的威胁,那种威胁即使在中国实现民主化后也一样存在。对缺乏民主传统同时又积聚较多怨恨的民族关系,民主非常容易成为爆发民族主义的锅炉。在突然释放的民主环境中,大众、精英和传媒三者互动形成的“广场效应”,几乎一定展开趋于极端的比赛,以极端淘汰理性,以更极端的淘汰极端。那种转轮我们在1989年的天安門广场已经看到。那时西藏所有的民主方式和程序——公决、选举、立法、民意表达和自由言论,都可能在“广场效应”的作用下支持獨立,而若四分之一国土的“大西藏”从此割出中国版图,哪一个治国者能够承受呢?对这个问题,不仅是现在的北京政权要考虑,未来的北京民主政权也不能不考虑,而且应该考虑得更仔细慎重,因为现在的北京还可以采取暴力解决问题,未来的北京却没有可能再去对民主的结果施暴。
  •  
    Save Bookmark
isaac Mao

国航、东航巨亏 航空业遭遇寒流 - 0 views

  • 航空业祸不单行!10月28日晚,国航和东航同时发布三季报,均显巨亏。当季,东航净亏损23.3亿元,国航则净亏损19.4亿元,而上年同期国航一度盈利21.87亿元。
  • 在全球航空市场需求萎靡的行情下,中国航空公司今年还遭遇了汶川地震和奥运期间航空管制的冲击。
isaac Mao

一周之内 废品价格持续暴跌 - 0 views

  •     记者问废品价格为什么降得如此厉害,这个收购站的负责人只知道闹经济危机,其他的也都说不清楚,但他们都表示,在这次废品行业的“金融动荡”中,损失最惨的是他们这些中小废品收购站。“如果价格变动,大回收公司会很快得到消息,从而及时调整收购价,但我们因为囤积的废品太多,只能赔本出手。”王先生说。“废品价格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北京皇城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大公司纷纷裁员,很多人都开始压缩开支,非必需品如报纸等不再好卖,所以废品价格开始暴跌。再加上新建房开工数量减少,楼市低迷,对铝等建材的需求也在减少,废铁和废铝价格都开始暴跌。 文/刘旭
isaac Mao

自由之互联网 (上篇)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作家斯科特·谢恩(Scott Shane)同意这样的观点,他写道,“蘇維埃幻觉的破灭…并不是用坦克或是炮弹达成的,而是用事实以及舆论来促成的,它是被压制了数十年的信息释放所戳破。“ [16] 信息的洪流导致蘇維埃公民对他们的政权发出质疑之声,而我们可以看到,最初的促进因素就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1985年开始实施的开放政策。该政策在上 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放松了对于信息和出行的限制。然而,开放并不仅仅只是源自戈尔巴乔夫自己个人的良好意愿——而是他意识了技术发展的需求。用1988 年戈尔巴乔夫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国际通信跟以前相比要比便捷上许多。事实是,如今任何社会都不可能‘闭起关,锁起国来’。[18]“
  • 克莱·舍基(Clay Shirky)写道,互联网是基于端对端的原理:“因为互联网的收发者在编撰新信息之前无需寻求帮助或是许可,这使得即便有其他的电视广播网络技术可供选择情况下,互联网技术也值得采用。” 即使在开放政策实施之时,蘇維埃政府也对于印刷媒体,电台,电话和电视实施某些监督和审查——但是由于互联网的特有设计所致,这样的控制却不可能应用到互联网之上。政府所能做的最多也只是过滤主流搜索引擎——但是雅虎,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在1989年的时候都还不存在。成千上万的蘇維埃公民仍然通过 列尔科姆网了解了情况的,在科德兹看来,列尔科姆网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抵御集权势力的强力的社会公器。”
  • Paypal这类的服务业也可以增加那些通胀肆虐国家中居民的财务安全。通过拥有一个美元计价(dollar-denominated )的账户,而不是以本地货币计价的账户,个人就可将他们每年遭受的通胀比率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数字。使用诸如电子黄金(e-gold )以及以货物计价(commodity-denominated)的账户,个人完全就不会再次遭受通胀盘剥。此外,他们可以将它们的钱财跨境转移,而无需 面对来自政府方面的限制。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工作以及兑换货币——这可以绕过这个世界上一些最为严苛政府的 管制和控制。
shi zhao

"科学权"值得给予更多支持 - 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 - 0 views

  • 塞在《世界人权宣言》(于60年前的12月签署)文本最底下的是一个少有人知道的条款,它宣称“人人有权自由……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
  • 维护人们分享现代科学利益的权利可以强化让政府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环境的要求。这些需求包括改善各国的基本能力,生产科学,解释其潜在利益,并用一种容易获取的方式加以传播。 与国际对酷刑的谴责不会让酷刑消失一样,要求各国政府实践它们的契约义务并不会自动地保证人们获得“科学权”。
isaac Mao

【金融】平安投资富通浮亏157亿元 - 0 views

  •   盛瑞生同时强调表示,公司从去年11月至今对富通集团股票的总投资成本为人民币238.74亿元,此次计提减值准备后,公司资本金保持充足,财务基础稳固,偿付能力仍将保持在30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各业务单位的发展需求。目前公司主营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稳健发展,客户权益会得到充分保障。此次会计处理将只对公司今年的利润产生影响,公司预计会在明年恢复到正常的盈利水平。
Andre Li Pan

人民币:为何不升反降? - 0 views

  • 等到下月奥运会闭幕式上最后的焰火熄灭时,中国政府将可以更好地评估全球需求。 那时,也许宣布结束的不仅是北京奥运,还有人民币为期三年的升势。
Andre Li Pan

中国宏观政策转向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昨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同比涨幅5.3%,为18个月以来最低值。国内房地产市场拐点出现,个别城市甚至出现退房风波,住房开发贷款和抵押贷款可能成为银行新的不良资产来源。随着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下降,钢铁、水泥、建筑等行业在成本上升的基础上,面临着需求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Oliver Ding

新"蜜蜂的寓言" -搜狐财经 - 0 views

  • “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中国商业世界正成为时尚话题。

    正如我们屡屡见到的,一种严肃的话题被通俗化,不是其幸运反而可能是其被庸俗化的开端。无论其本身的内涵如何丰富,一个话题一旦成为人们在不明所以中竞相谈论的话题,或者将与之无关的东西附会其上,那么它不仅不会变成一种普遍的共识,而且可能在被过度谈论中迅速变得空洞无趣,直至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笑柄。

      但真正的危险还不在这里。“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企业有余钱余物时向公众示好买好的捐款捐物,不是以“转移支付”方式巧妙变相的“事件营销”,更不是问心有愧的企业和商人为洗白自己或包装自己而进行的“非常投资”。正如老子所言:“天下皆知善之为善者,斯恶也。”当“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被作为一种善行来提倡时,诸多的恶行或与善恶无关的行为很可能“假汝之名而行”。这就是企业公民面临的真正的危险——成为“伪善”的代名词,最终让人们避而远之。

      作为一种商业伦理,企业公民要想成为商业世界普遍的共识,它一定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来提倡。道德说教只能导致对伪善和对道德的抵触。只有当企业家意识到企业公民行为与企业家自身的需求和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有一种内在的、隐秘的关联时,企业公民才可能成为企业家们内在的共识。

  • 蒙古草原上无数的敖包是如何建起来的呢?我们容易以为是某个权势巨大的统治者下令建起来的。在如此地广人稀的土地上,把一个个行踪不定的游牧部落组织起来进行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所有的敖包都是千百年来,人们自发建成的。在蒙古民族中有一种民间信仰:如果你看到了石头(在草原上石头是很稀少的),就是看到了你的“福气”,如果你拿着石头绕着别的石头走一圈,然后把它与别的石头放在一起,你就是在为自己增添福气。人人都愿意自己的福气尽可能地多,所以当一个人看到一块石头时就会捡起来,等看到别的石头时就把它放在那儿。这种信仰代代相传,草原上的石头堆(即敖包)就越来越多,每个敖包也越垒越高。就在一代又一代人为各自“谋福利”的过程中,一个服务于所有人(包括后代子孙)的导航系统就在广亵的蒙古草原上建成了。
  • 在《国富论》中他这样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 ...9 more annotations...
  • 亚当·斯密认为是后者。人类在道德问题上的传统焦虑被宣布为庸人自扰,人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用担心“自利”会有损公共利益,相反,只有当个体专注于自己的利益的追求,在追求自利上精益求精(即“分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一只看不见的手就会神奇地将个人的追求转化为社会的利益。“总体收益的结果,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
  • 1720年,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因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能源,离开了这个能源,公共利益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这样的善之花,都将结出贫困和伪善的恶之果。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隐喻。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 简言之,“公民”是一个既独立又不独立的概念,指的是一个有所属的个体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体。所谓“企业公民”,就是自觉地把自己归属于社区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的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将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考虑在内,在计算收益时将企业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同时计算在内,在做投资决策时将市场、社会和环境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在内。拥有“企业公民”身份和资格的企业,就是在“公地”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守望、养护“公地”,力图避免“公地的悲剧”发生的企业。   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把这种企业描述为同时追求“三重盈余”——经济盈余、社会盈余和环境盈余的企业。企业公民意识的有无,首先表现在对企业的所有权的认知。没有企业公民意识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仅是为企业提供资金者,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股东的投资带来回报并且使回报最大化。但追求三重盈余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至少有三个:自然环境、社会和投资人。企业经营者的真实身份是受托于这三个股东的“公民CEO”,他的经营行为是确保三个“出资人”同时受益,而不是为了一个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其他两个股东的利益。
  • “公地的悲剧”包含的真实问题是:个体如何在利用产权不可能明晰的资源时避免资源的衰竭,从而导致公共利益的丧失?在人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资源,而且是对人的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道德氛围、文化资源)往往是难以确定产权的。在利用这些看似免费的资源时,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 公共利益的总量并非私人在交易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总和。我们得到的许许多多“好处”(比如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都不是从交易活动中来的,个体拥有产权的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往往超出(有时是大大超出)我们从交易活动中得到的个人收益。
  • 林地不仅生产木材,它从事的“生产”包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清新的空气、保持水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当你因为木材价格暴涨而把整个林地砍伐尽净,获得了巨量的个人财富时,公共利益却受到损害。你不能说你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促进了公共利益。
  • 一、人们在寻求自己私欲的时候,既有可能是个体间的相互利用、交易、竞争甚至相互欺诈、掠夺,也有可能是没有节制地利用无人所有的资源,人们出于私利为他人生产时,既包含自己承担的成本,也包含看似免费的社会成本。
  • 一、蜜蜂型企业:影响力高且对环境的回报率高。蜜蜂为了酿蜜,就必须从各种植物中采集花蜜——这可以看作是对环境资源的索取。而它在采蜜的同时,它翅膀上粘附的花粉就会给花授粉。如果没有蜜蜂来采蜜,花也就成了不结果实之花。(经济学家张五常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经济学论文《蜜蜂的寓言》,涉及到了到底是果农该付给养蜂人钱还是该向养蜂人收钱的问题。)曼德维尔只注意到蜜蜂间的生存竞争,没有看到蜜蜂与环境之间的这种索取回报的关系——在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同时回报环境,使自己的“盈利”空间获得了可持续性和成长性。蜜蜂的这种获利模式是一种远比曼德维尔的寓言深刻的隐喻。   二、蝴蝶型企业:对环境有回报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三、毛毛虫企业:对环境有损害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四、蝗虫型企业:破坏环境且由于其成长性和影响力大而对社会和环境有巨大破坏性的企业。(见图一:企业的四种类型)
  • 企业的利益相关方,除了三重盈余对应的三个“股东”外,还有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它寻求所有这六个利益相关方(“持股人”)的平衡。企业是股东的,也是员工的,是社会的也是自然环境的……公民行为体现为六个“善待”:一、善待股东;二、善待员工;三、善待客户;四、善待环境和资源;五、善待合作伙伴(供应商);六、善待整个社会。企业公民行为就呈现为一个六边形,这正好是一个蜂巢的形状。(见图二:企业公民行为的六个利益相关方)
isaac Mao

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希望背后的教训 - 0 views

  • 某些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称这个项目反映了一种过度的美国心态。这些国家提到了清洁用水和学校等其它紧要的东西,认为与更多需要花钱的迫在眉睫的需求相比,这一大笔效果无法证实的冒险花费很难让人认同。
  • Grameen 银行的创立者、诺贝尔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认为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购买价格低廉的电脑。“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开创出一个全新的局面,因此,全世界都应该感谢他。”尤努斯评论道。
  •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仍然坚持说,OLPC与英特尔的关系有一点像世界粮食计划署和麦当劳。这两个组织建立的目的全然不同,也没必要发生直接冲突。
Oliver Ding

程乐华博士:灾后心理重建仪式工作坊-心理学艺术化的仪式疏导模式 | 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志愿者团队 - 0 views

  • 仪式的心理作用: 仪式不仅能满足个人对一个安定、可理解和可强行驾驭世界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而且使人能够在面对自然界的不测时保持安全的心理状态。(马林诺夫斯基) 以毕生之实践钻研仪式的特纳认为,仪式表演是社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人们解决危机的重要方式。 以“仪式”为切入点的意义之所在: (1) 突破语言,特别是方言的限制,更有效地帮助人们重建心理。 (2) 言语的咨询一对一较能保证效果,而仪式则由于操作较简练,有助于提高效率,例如团体实施。 (3) 一般咨询过程中,会有咨询师的参与。而仪式中,能够做到只有主体一人的参与。因此后者可能让人更有隐私,更直接地面对自己,释放自己。 (4) 仪式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斯宾诺莎指出,人的改变,除了理智,情感是必须的。而荣格说,愈接近原型的事物,唤起的情感愈强。原型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象征。仪式也正是如此。因此,仪式有潜力深入影响人,改变人。 (5) 有效的仪式不能脱离与当地文化的联系。这让心理疏导不仅仅是一种外来的援助,更有助于挖掘当地优秀文化传统的治愈力量。即,人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主动地发掘自身潜力、治愈和超越。 (6) 仪式具有文化意义。有效的仪式,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助于未来它们的传承和发展。
  • 由于受灾者个体的差异性(年龄、性别、信仰、职业等),我们相信没有哪一种仪式是完全符合总体的需求的,我们也相信有无数种仪式的可能,每一种仪式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于是,我们不把工作重点放在仪式的设计、举办。而是把重点放在工作思路的传授上,让“用仪式重建心理”的工作思路迅速传播出去,尽早帮助受灾者。
isaac Mao

助理国务卿克雷默在北京外交学院发表人权讲话 - 0 views

  • 谢谢你们的掌声──甚至在我开口讲话之前就鼓掌,对此我非常感激。
  • 请允许我代表美国代表团、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向在座各位和全体中国人民就四川遭受严重地震灾害表达我们的诚挚慰唁。我们对极其惨重的伤亡损失深感悲痛,但也为参加救援和救灾行动的所有人员所表现出的巨大关爱和勇气而深深感动。
  • 民主是最能长期满足公民日常需求的政府形式
  • ...4 more annotations...
  • 然而,我们谋求促进的人权和民主原则并非仅属于美国的价值观,甚至不仅属于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它们是包含在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中的深刻的人类价值观,而中国在谈判起草该文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普世价值观得到不同国家和文化、不同背景和信仰的人的认同。
  • 为实现让我国所有人享有自由与正义的道路是漫长的、艰巨的,而且远未终止。然而,我们的三权分立,我们的新闻自由,我们对世界的开放,最重要的是,热切的美国爱国人士的公民勇气──例如马丁·路德 ·金(Martin Luther King)和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等,他们勇于在他们认为必要的时刻站出来捍卫自己的信念,批评我们的政府,即美国政府──这一切促使我们始终保持我们的建国理想以及我们的国际人权义务。
  • 再次感谢你们今天上午来这里听我讲话,谢谢你们的盛情接待,谢谢你们愿意听取我的观点。我们开始对话吧。
  • 我们知道,贵国政府提出了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是,政府要努力听取和回应公民的关注,例如对腐败的关注,与此同时,政府在努力把中国的新财富进一步扩大到农村地区。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中国公民在行使国际公认的言论、宗教和集会自由的基本权利方面仍然面临限制。即使是在政策事务上,允许不同观点及其自由表达其实是形成最佳政策的一个途径;让公民抒发不同观点、甚至反对意见,能够使公民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感到他们与国家的前途利益相关。
evawoo

多难兴邦与制度建设-财经观察-《财经网》 - 0 views

  • 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如今的汶川大地震,都显示出既有机制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面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现行高度军事化的救灾模式之有效性值得肯定,但也必须看到其中的不足。同样值得警惕的是,无论如何,不应将强有力的政府简化为“大政府”,甚至因此缅怀命令经济的“优越性”。
  • 答案越来越清晰:中国需要一个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权力与责任明晰的、落实到专门机构、中央与地方分工明确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
  • 这一体系当能对巨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需要统一管理,需要科学对待,需要成本投入,尤其需要法治意义上的公开透明。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范畴远比“预报”或预测广泛,其核心内涵是风险识别和信息共享。
1 - 20 of 26 Nex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