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hualaoshi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Oliver Ding

程乐华博士:灾后心理重建仪式工作坊-心理学艺术化的仪式疏导模式 | 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志愿者团队 - 0 views

  • 仪式的心理作用: 仪式不仅能满足个人对一个安定、可理解和可强行驾驭世界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而且使人能够在面对自然界的不测时保持安全的心理状态。(马林诺夫斯基) 以毕生之实践钻研仪式的特纳认为,仪式表演是社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人们解决危机的重要方式。 以“仪式”为切入点的意义之所在: (1) 突破语言,特别是方言的限制,更有效地帮助人们重建心理。 (2) 言语的咨询一对一较能保证效果,而仪式则由于操作较简练,有助于提高效率,例如团体实施。 (3) 一般咨询过程中,会有咨询师的参与。而仪式中,能够做到只有主体一人的参与。因此后者可能让人更有隐私,更直接地面对自己,释放自己。 (4) 仪式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斯宾诺莎指出,人的改变,除了理智,情感是必须的。而荣格说,愈接近原型的事物,唤起的情感愈强。原型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象征。仪式也正是如此。因此,仪式有潜力深入影响人,改变人。 (5) 有效的仪式不能脱离与当地文化的联系。这让心理疏导不仅仅是一种外来的援助,更有助于挖掘当地优秀文化传统的治愈力量。即,人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主动地发掘自身潜力、治愈和超越。 (6) 仪式具有文化意义。有效的仪式,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助于未来它们的传承和发展。
  • 由于受灾者个体的差异性(年龄、性别、信仰、职业等),我们相信没有哪一种仪式是完全符合总体的需求的,我们也相信有无数种仪式的可能,每一种仪式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于是,我们不把工作重点放在仪式的设计、举办。而是把重点放在工作思路的传授上,让“用仪式重建心理”的工作思路迅速传播出去,尽早帮助受灾者。
1 - 1 of 1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