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还会有"杨佳"再出现吗 - 3 views
有的真相会被埋葬,但真理永远在那里。
看到论坛上杨佳案闹的沸沸扬扬,我也说几句: 1. 杨佳的做法不提倡,但能理解。 2. 警察的生命我们感到可惜,但只能是和杨佳一样的可惜失去生命。 3. 有谁连自己的命也不要去做一件事情? 4. 引入正题:我也有比他更难受和苦恼的事情----- 我是快40的人了,年轻的时候亲戚介绍结婚生子后,就是我苦恼生活的开始---- 然后吵架、吵架、吵架------ 然后法院诉...
仅仅在中国新华社报道"上海袭警案"元凶杨佳在上海被处决的数个小时之内,海外主流媒体路透社、BBC、法新社等国际著名媒体,也都第一时间转发了中国这个普通刑事案件主角的死亡消息。除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革命领袖的去世,似乎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唯一的一个普通民众之死,所受到的最广泛的关注。 杨佳死了,那个在2008年7月1日,孤身闯入上海公安闸北分局,单刀挑死6位、挑伤4位警察的...
"六"在《易经》八卦中至尊无上,居于六爻之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个吉祥的数字:六六大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近年来,六这个数字却屡屡和血、眼泪和恐惧密切相连:杨佳杀死了六个上海警察,六个哈尔滨警察打死了一个学生,而河北10月3日传出"男子派出所内被打死 6涉事警察遭刑拘"的新闻,河南2007年发生过"6名警察打死无辜者伪造其自杀案"的恶性案件。 眼下,杨佳二审与大学生被警察活活打死成为最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心不可侮! 扬佳事件很多人仍然不愿意面对真相、面对真正的背景。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青春年少的小伙子?更何况还有一位单亲母亲?杀气腾腾下对女民警刀下留人,看出他又何尝没有柔情? 在他仇恨的种子里有多少是日积月累?母亲的屈辱、孤儿寡母的无助、生活的困窘,我们的社会、我们许多美轮美奂的政府窗口给予了多少关注?到了六条人命血案,才引起了大家的胃口,全国...
杨佳袭警已是天下昭然的事,正如赵牧兄所说"其结果可料,实际进展不知"。什么是结果可料?就是在目下死刑尚未废除的情形下,他连杀六警,伤及多人,这样的 一个基本事实,就可以使他领得死刑。但死也要死得有尊严,死得明白,死得一切尊重法律,无论从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都经得起考验。否则,用冤枉一个杀人 犯的代价,来糟塌法律,实不明智。有人说,一个杀人犯我们要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这当然是说起来很痛快的事...
以前看水浒,总止步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听完金氏父女的申诉,鲁达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郑屠来不及分辨半句,红的、黑的、紫的,就已经绽将出来。只觉得往后满卷就尽是无边的暴力,那些滚滚的头颅和心、肝、肠、肺,就都这般无来由的被砍下、剐出、晾晒,似乎谁的拳头最大谁就是正义的一方。这之后再也看不下去。 前人学者志士曾根据西人学说指出过,种种问题的根源,是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大家都去斗地主了就...
1.当初办理杨佳案件的警察,即将他抓进局子让其受到不公正对待的警察以及在杨申诉时冷漠推诿的警察,应该站出来,向被杀死的同事亲属说声对不起,"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2.约束公权力,对公民的自由、人格保持最大限度的尊重,才是避免这类现象发生的必由之路。其它的措施比如从快从重判杨死刑,从根本上都是开错了药方, 3.异地公开审理,包括让杨有最好的律师,不是对凶杀犯罪的支持,而是对法律尊...
我一直在犹豫着要不要说说这个事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还是说说吧!对于这个案件,我相信稍微有点思考能力的人都会多多少少有点疑问和失望。 首先,我并没有为杨佳辩护的意思。也不会去质疑死刑判决是否适当。因为他杀了六个警察,什么理由都不能为其洗脱罪名。 我要说的是:"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实体正义的目的固然是社会的追求,但是程序正义同样不可忽略。这样做的好...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杨佳的死刑,今年7月1日从北京只身前来上海制造杀警案的京城青年杨佳就要上路了。他那短短地走过的28年的人生之旅,对那些想要杨佳抵命的警察家属和执掌上海司法机器的人而言,确实可以开始用小时来计数了。 然而,在许多常人看来,杨佳用他那把杀鸡都嫌短的小刀,却开创了一个必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时代:他仅仅是为了证明一辆自行车的合法性及其依附于这个合法性而派生出...
杨佳杀警察以及他将受到的惩罚,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剧,也是我们作为同类之痛。生命与尊严都值得我们相当之珍视,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个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使人们的心态逐渐对于杀与被杀,都难得有一种理性的态度。警察之坏,其实也是我们这个制度坏的一种反应。我当然不是为警察其中的恶辩护,他们有他们这个职业应该承担的风险。警察这个职业由于制度上的许多问题,以及其中一些个体的无良,致使人们对他们的整体评价...
鉴于此建议书非常理性,本人特郑重地签名。 本人真切地期望能推动社会进步,消解社会不良情绪,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关于特别赦免杨佳先生的公民建议书 今年7月发生的杨佳先生击杀上海警察案,令人震惊,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和持续的关注。我们对在中国发生这样的事件,感到非常难过。我们向遇难的六名警员表示哀悼!向遇难及受伤警员的亲属表示慰问! 同时,鉴于对中国法治和文明进步的关注,我们对杨佳先生案发后...
要杀,只可慎杀,不可滥杀,否则,天理不容。 为了杀人者杨佳与被害人及其亲友们的安宁、也为了我们的党和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安定团结的前途,人民法院应当在既有的公开审判法制建设成果基础上,围绕一审已判定的"泄愤报复"的杀人动机,针对天下人所共知的有关情节,"公开心证"按程序办,以不负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继承发展古今中外法制文明,"摸石头过河"取得的辉煌进步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