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翻译的语言文字表达规范 - 0 views
-
一、本地化译文的基本准则凝练平实,言简意赅;信息全面,含义准确;语气流畅,逻辑通顺;使用书面用语,符合汉语语法习惯;杜绝错字、别字、多字、少字、标点符号误用和英文拼写错误;译文的用词及语气须避免有对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宗教信仰、政治信仰、政党、国籍、地域、贫富以及身体机能障碍者的歧视。
-
本地化翻译的一般规则译、校要求翻译或校对时,要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软件功能和操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对于原文中的技术或语言错误,在译文中要更正过来;对于原文中叙述不清的地方,如果不是很复杂,应在译文中加入进一步的解释,以利于用户理解。精确避免含意模棱两可。例如:“一次发送文件给一个人”这句话就可以有“一次只给一个人发送文件”和“将所有文件一次发给某人”两种不同的理解。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有时,英文作者为了使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往往会加入一些比较“花梢”的比喻,有些内容,并不符合我们的习惯,对这些语句,在不影响其他内容的情况下,可改变其中的说法,使之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有时,把英文的示例、文字、地名、人名改成中国的地名、人名,会使用户感到亲切自然。简洁用“可”则尽量不用“可以”。能用“用”则尽量不用“使用”。能用“将”则尽量不用“把”。这一点并不绝对,取舍标准是语句读起来既要通顺,又要凝练。使用书面语避免口语化,以及多余的词(罗嗦)。对应与一致与本产品早期版本、同类产品尽量保持一致。本产品内类似的短语保持一致。灵活用词,避免单调重复段落中的多个句子中,要灵活使用词汇,避免单调重复。语言风格注意语言环境,不同的文章需要不同风格,且不能前后不一致。规范用词规范用词(即使在与界面无关的叙述中,也不要无故自造词汇)。对词意的使用要精确,如果有特指,需要加引号。章、节、项的翻译章、节、项等文档的标题应尽量简洁,少用句子。并且能以标题推测内容。同一级的标题应尽量保持风格一致(比如统一用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等)。但如果难于统一或易于引起意义混淆时,不必强求统一。要求用户进行操作的短句联机帮助(尤其是Quick Help)中,有许多要求用户进行操作的短句,翻译这些句子时,句首要加“请”。
-
本地化翻译的字间距规则在用户界面(UI)的翻译或联机帮助(rtf格式和html格式)的翻译过程中,应按以下规则,手动加入/不加入半角空格:全角符号(中文文字、中文标点)之间不能加空格。中文标点与前后字符(包括全角和半角)之间不能加空格。中文文字与英文、阿拉伯数字及 @ # $ % ^ & *. 等符号之间必须加空格。 半角英文括号与括号外的中文之间应加空格,如:“级联样式表 (css)”。注意:如果括号内有中文,则使用中文括号,如果括号中的内容全部都是英文,则使用半角英文括号。/为半角符号,与前后的中文之间不加空格。图片与前后的文字之间的空格: 如果一行中只有图片和超链接(Icon+Hyperlink),则图片与超链接之间没有空格,且超链接文本的尾端也不应该有空格。其他情况下,图片前后应有空格。手册的本地化翻译字间距规则:文字间的空格不需人工按空格键加入,可留待排版时通过设置样式自动加入;文字或标点符号与图片间的空格需要人工加入;中文文字与半角符号(@ # $ % ^ & *. 等)间的空格也需人工加入。原则是如果Word已经在全、半角字符之间自动留出空间,则不必加空格,反之则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