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sociallearnlab
小石 -

回应BEING﹕再谈教学设计是框架设计_云游大侠_新浪博客 - 0 views

  •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小石 -

学习的原理与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 0 views

  • 2.对问题解决与推理过程的分析。对当代学习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专家的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的研究。学习理论现在能够解释学习者是怎样获得搜索问题空间的能力,然后运用这些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新手习得的问题解决策略与对某一学科非常熟悉的专家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有显著差别的。最主要的几点是:(1)专家能够识别更多有意义的模式以及找出新手所没能注意到的特征。(2)专家掌握了大量组织好的知识,他们对信息的组织反映了他们对内容的深刻的理解。专家所拥有的知识不是简单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和堆积,他们的知识是围绕一些核心概念或指导他们思考的“主要观点”组织起来的,有完整的知识体系。(3)专家的知识是与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背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还原为一系列孤立的事实或命题,是“条件化”了的知识。(4)专家不需花费许多注意力就能从他们的知识库中找到重要的东西。专家(在专长领域里)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解决问题的效率高。
  • 4.元认知方法和自我管理能力。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对自己的认识过程的监测和调控。人可以教会怎样管理自己的行为,这种管理活动使人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和控制自己的表现,包括以下这些策略:预测结果、预先计划、分配自己的时间、解释给自己听以促进理解、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激活背景知识。
小石 -

也说"叙事研究" - 惟存教育网志 - 0 views

  • 教育中的叙事研究,研究是基本方法,叙事是基本手段,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些问题现象与解决问题手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果关系……
小石 -

益学会 (edu2do.com) - 翻译 » 大学即将灭亡 - 0 views

  • 随着网络作为容器,也作为人们之间交换知识的全球平台,它无情地成了知识sweeney(?)的主要基础设置,大学终于失去了其对高等学习的垄断。
  • 教授站在讲台上,面前是一大群学生,这种老师讲座,仍是很多大学生活中固定的一幕。这种模型以教师为中心、单向、均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孤立。成长于互动的数字世界的学生,却以不同方式学习。受教于Google和维基百科,他们想提问,而不是依靠教授寻求详细的路标。他们想要生动的对话,不是讲座。他们想要互动教育,而不是只适合产业革命时代甚至婴儿热时代的广播教育。这些学生对大学提出了新要求,如果大学试图忽略他们,那么无异于自掘坟墓。
  • 大型高校的大多数资源都指向研究,而非学习。基本上,大学不是高等学习机构,而是科学研究机构。在迈克尔·吉布森的《重新思考科学》一书中,他对大学里当前的模型科学进行了严厉批判。
  • ...15 more annotations...
  • 我所谓的“广播学习”不再适合于数字时代,不再适合代表未来学习的新一代学生。
  • 在学生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模型中,教师是广播员。根据定义,广播是以单向线性方式从发射者到接受者的信息传播。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是传输者,学生是接受者。公式大概是这样:“我是教授,我拥有知识。你是学生,是个空容器,没有知识。准备好,知识来了。你的目标是将这些数据装进你的短期记忆中,通过练习和重复,建构更深刻的认知结构,这样我给你考试时,你才能给我背出来。”
  • 作为一年要作若干讲座的人,我深谙此观点中的讽刺意味。但是,我理解我的讲座并不是学习的好方法。它们对吸引听众、改变他们的观点,调动他们从事不同事情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不过,我敢说,我讲的90%内容都丢失了。
  • 美国80后是数字化成长第一代。他们生长之际,手机、互联网、短信和Facebook跟冰箱一样正常。在人生定型阶段,这种互动媒体的兴起影响了他们大脑发展及他们思考学习的方式。
  • 大学吸引年轻人的能力显然取决于机构及每位教授。伟大的文理学院都在积极有效地鼓励年轻人,因为有了丰厚的赠与和小班模式,学生有更多量身定做的合作经验。我儿子艾里克斯毕业于安默斯特学院,这是一所规模很小的本科大学,师生比例为1:8。他的老师们包括一位普利策获奖者,诺贝尔获奖者,所有教授都与促使他们学习的学生一起努力。
  • 名为“好问题”的项目
  • 本项目中所用的一条策略称为及时教学,
  • “当学生谈论他们认为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时,他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学习……
  • 回顾当时,在线学习很昂贵,但今天,网络工具使之成为教学的好方法,解放老师来设计学习经验,并与学生单独进行更有意义的交谈。这种方法行之有效。研究证据非常强大有力,可追溯到数年前:“与传统教授课程下的学生相比,使用精心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学生……通常在总结考试上获得更高成绩,在较短时间内学会课程,更喜欢他们的课程,对他们所学的课程培养出更多积极态度,”这是1997年刊登在Educom Review一篇名为《教室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文章观点。“这些观点对更广泛的学生群都适用,从小学到大学,跨越各个学科,从数学到社会科学到人文学科。”
  • 网络新生代浸淫于数字技术中,热衷于尝试新事物,而且速度迅猛。他们希望大学好玩有趣。所以他们应该享受自己发现东西的乐趣。正如就技术如何提供新的学习方法的世界顶级专家赛摩尔·帕波特所说:“教育的丑闻是每次你教授东西时,你就剥夺了孩子发现的乐趣与优势。”
  • 老式学习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假设学生应该自学。在考试厅里分享笔记或就论文或家庭作业进行合作,都被严格禁止。而对于大多数网络新生代,个人学习模式都是陌生领域,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在线合作、分享及共同创造。
  • 演讲厅是大规模教育的主要范例。它和大生产、大营销、大众传媒携手并肩。霍华德·加德纳说,在校教育是大规模生产的想法。
  • 维斯其招募了200名学生和作者来描述他们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的看法。
  • 如果大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全部就是你可以在线免费得到的讲座——从其他教授那里——为什么还要付学费?
  • 他问了一个颇具煽动性的问题:为什么大学生的学习应该被限制在他或她所读大学的教授那里?没错,学生显然可以通过书本或通过互联网从全球各地的知识分子那里学习。可是在数字化世界,为什么学生们不能够从另一所大学的教授那里上课?普罗恩撒认为,大学应该使用互联网创造全球卓越中心。换言之,选择你最优秀的课程,将它们与世界各地的大学相链接,为学生创造毋庸置疑的最佳课程。学生可以学习他们感兴趣领域里最伟大的思想——不论是在实体教室还是在线。全球学院也将在线对任何人开放。这是我在与他人合著的《维基经济学》一书中表述的一个美轮美奂的例子。
小石 -

2009教育改革论坛(邀请函)_茅于轼_新浪博客 - 0 views

  •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从管理模式上说,颠覆了资本主义的科层化管理,建立起以普通员工自觉性为基础的高效率管理体制,管理层科研层操作层打成一片,多向互动。我们抛弃这种管理模式很久以后,才发现毛泽东那深邃的历史眼光,才知道我们今天建立起来的管理体制不仅仅是走向奴隶制的人性倒退,而且在整体效率上也是反现代化的。
rongfei yang

只要看到就可以添加标签:纽约时报以关联数据形式发布新闻目录 - 译言翻译 - 0 views

  •  
小石 -

南国农教授主持的"协同教育" - 课题首页 - 0 views

  •  
    课题背景:"协同教育"是协同学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而形成的新的教育理论。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它专门从系统演化角度来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作用下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和规律。
Betty Wong

IADIS WWW/Internet 2009 - 0 views

  •  
    Rome, Italy 19 - 22 November 2009
« First ‹ Previous 1161 - 1180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