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Oliver Ding's Scrapbook
Oliver Ding

seeisee - CIC: 解读网络口碑,探讨网络文化 - 0 views

  • 网络口碑研究和咨询服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兴行业。比较著名的公司有美国的Buzzmetrics,Cymfony,MotiveQuest,值得一提的是,Buzzmetrics在2006年初和另外一家同业公司Intelliseek合并,最终更名为Nielsen Buzzmetrics,成为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森的兄弟单位,共同隶属于VNU集团。在美国之外,有加拿大的Nstein,英国的Onalytica等。当然,还有中国的CIC。 和国外同行相比,CIC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一个很显而易见的方面就是,我们是面向中文网络环境,处理中文内容。基于网络的文本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自然语言处理,而汉语和西方语系从字符级别到语法级别,都有很大的差异。譬如,我们的字与字之间是没有空格的,那么,“可乐”,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我可乐坏了”的一部分,就需要有专门的算法来识别,不像英语里只要查找“Coke”那么简单。此外,中国网民在发表评论时,还会给产品起富有感情色彩的别名,因此要从别名里推断出其指带的实际对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家的小黑”是说一条小狗,还是某款笔记本电脑呢?
Oliver Ding

大学小容>善用网络,助益成长! » Blog Archive » 《经济学家》杂志文章Everywhere and nowhere(社交网络的商业模式和它... - 0 views

  • 我们可以按照《经济学家》的逻辑继续预测,在未来,或许有一家提供SNS的公司成功地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后,这间SNS公司被另外一家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收购。与此同时,SNS成为标准的基础应用,许多互联网公司都提供SNS服务。不同公司的SNS服务可以互相兼容,整个世界的SNS网络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这就是Web-mail的产业历程,把这段文字的sns改成web-mail也适用。。。)
  •  
    谁将会是sns时代的hotmail呢?谁将会是sns时代的Gmail呢?谁将会是那些现在我们记不住名字的其他web-mail服务商呢?
Oliver Ding

WebLeOn's Blog: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希望和问题 - 0 views

  • 总的来说,对社会化媒体中参与个体的重要性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整体的权重分配及汇总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而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效果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中可以使用的指标也十分的缺乏。
Oliver Ding

Buzz Lab 巴茲拉伯 : Blog Archive : Blog真正的口碑行銷魅力(下) - 0 views

  • 除了學校,再也沒有作文老師幫我們批改文章,所以我們自己可能也難以知道「質」的標準到底在哪,而實際上,社會大眾對一個好的部落格評估標準也不是在文筆的好壞(語文相關專業主題者除外),而是內容的充實度、實用度。我的建議是把「以自己最擅長的寫法寫自己最有興趣的題目」當成是一個原則來遵守,這是唯一我們可以確定質的做法。
  • 首先,我們要先確立我們能夠更新的內容有哪幾「類」。在成立部落格之前,很少有部落客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可以寫哪些文章題目,並且明確的將這些題目分配到時程表上執行,就算有,那也會有用盡的一天,而部落格口碑行銷並不是一個短期結束的概念,如果成效卓越的話,您可能要有寫一輩子的打算。
    • Oliver Ding
       
      绘制个人信息/知识地图,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哪些是关注的,哪些是需要深究的,哪些是顶层的,哪些是底层的。。。。如此磨刀不会误砍材功,也才能把blog变成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
  • 千萬不要以「我的讀者的閱讀頻率」來看自己應該的更新頻率,這是一個迷思,您的讀者會隨著您的更新狀況而「拉長」他們的閱讀頻率,因為讀者大多不會縮短;而隨著不斷的拉長更新頻率,您的部落格影響力也會隨之下降。
    • Oliver Ding
       
      :) 这是令人感动的细节观察。
  •  
    保持热情,适度挑战。
Oliver Ding

Buzz Lab 巴茲拉伯 : Blog Archive : Blog真正的口碑行銷魅力(中) - 0 views

  • 這個「生活觀式的行銷態度」其實並不難培養,我見過最厲害的是連生產清潔劑的廠商都可以利用分享料理製作來達到營造此行銷態度的目的。而需要先準備的材料約是60%的熱情、20%的創意、20%文字親和力。
  • 最後的「專業點」通常都是行銷人發現了一些容易被遺忘的細節,並將之發表出來,而成為可以證明自己專業的特點。這些細節要多細?細到當人家紛紛討論iphone時,您已經可以發表iphone中某個晶片設計的瑕疵,細到能夠讓人崇拜的程度。
  •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比强加信息给消费者更重要。。。而在资讯泛滥的年代,揭示意义比告知效用更有价值。60%的热情就是让我们将意义注入期间,而20%的创意和20%的文字亲和力都是奇技淫巧。
Oliver Ding

» MMDays - REX - [客座] S.U.C.C.E.S運用在口碑行銷上的聯想 - 0 views

  • 所有的消費者只想著一件事:你到底要賣給我什麼樣的好處?所以,不要在把眼光放在我們手中要推出的商品上,以消費者的角度,用一句話來表達商品所代表的意義,那才可能是一個容易被傳遞的好口碑。
  • 在平凡無奇的事物中創造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觀點或是新特色,如此才算是可期待的「意外」。這樣的意外在口碑行銷的領域中,我們通常會把它歸類為「議題性」來解釋,在口碑傳遞的過程當中,「議題性」是相當重要的推進動力之一,它讓人們因為好奇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個深刻的印象確保他們會一直傳遞下去。
  • 運用的數字以及專有名詞、企業名稱讓整個產品形象鮮明了許多(當然,這些數據跟名詞要是真的才有用),這就是具體所帶來的力量。此外,不僅僅是文案,就算是廣告、圖像也必須在具體的原則下擬定,這關乎消費者是否能夠為我們傳遞口碑的關鍵。
  • ...4 more annotations...
  • 一般來說具有「狹域同質性」的人們會容易緊密的聚集在一起,並且會在短時間內產生極大的信任感,而所謂「狹域同質性」通常發生在一個不常見的困擾、少數人的特殊需求、個人特質化的分群社群中,例如一群剛生小孩的媽媽社群,很容易就在彼此接觸頻繁的資訊交流中,對彼此的購物決策有同化的效果。值得深加討論的是,當這個社群日益成長,便很容易由這個社群發展出獨特的流行商品,就算這個流行商品從來就沒有廣告過,購入的消費者也會由鄰近社群的口碑得到極大的信任感,這便是口碑行銷的應用方向。
  • 大多數人認知的口碑都是由口而生,但是這樣的口碑我只把它定義為狹義的口碑,另外一種由眾人情緒所產生的購物行為本身,我將之定義為廣義的口碑,而廣義的口碑通常是包含狹義的口碑的。在口碑行銷方面,能夠引起情緒遠比引起討論重要的多,畢儘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無意義的討論。
  • 並非要強調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所帶來的影響力,而是一個「如故事般的邏輯」會比較容易讓人放在心上。
  • 講故事並不一定就是置入性行銷,而我們不能一股腦的將我們要行銷的商品硬湊成一段故事然後再硬塞給消費者,這通常會有反效果。不論是Heath兄弟所提的故事概念,或是口碑行銷也常利用的故事傳播,重點都在於「如故事般的邏輯」,而不在於故事的型式。
  •  
    信息越简洁,越容易传播。
Oliver Ding

YouTube - BerkmanCenter's Channel - 0 views

  • The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s Official channel on YouTube. You'll find a collection of some of our best work produced over ten years of cyber research. Name: Berkman The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 at Harvard Law School Hometown: Cambridge, MA Country: United States Website: http://cyber.law.harvard.edu
  •  
    The 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 Offical on Youtube.
Oliver Ding

Towers in the Park by Mass Studies Studio » Yanko Design - 0 views

  • Seoul Commune 2026 investigates the viability of an alternative and sustainable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overpopulated metropolises of the near future. The imagined community is integrated within the ever-accelerating developments of the digital environment and ongoing rapid social change. Seoul Commune 2026 presents a concrete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proposal that entirely reconfigures, and consequently develops the existing towers in the park form. Seoul Commune 2026 unites towers and the park in a balanced way. It forms a complex network of private, semi-public, and public spaces.
Oliver Ding

Seoul 2026 - 0 views

  • Gourd Bottle Tower matrix + Honeycomb Matrix
Oliver Ding

Googleholic for April 1, 2008 - Download Squad - 0 views

  • Google loves April 1, otherwise known as April Fool's Day, so we're dedicating this entire edition of Googleholic to Google news/hoaxes/jokes centered around April 1. This edition covers: Google's April 1, 2008 pranks Google pranks go International GMail turns 4 -- AKA, the hoax that wasn't A look back at some of our favorite "April 1 Google hoaxes"
Oliver Ding

USATODAY.com - Google: 'Gmail' no joke, but lunar jobs are - 0 views

  • Google's free e-mail service, Gmail , which will offer significantly more storage than Yahoo or MSN, "is not a hoax," said Jonathan Rosenberg, Google's vice president of products
Oliver Ding

Flickr: The Help Forum: [Official Topic] Find Your Friends! - 0 views

  • I didn't find any of my friends using this, but I did find an old account of my own that I had completely forgotten about. For a split second I was like, "how did this person find all those photos of me???" Lol.
  • Any thoughts on the privacy issue I raised above? Revealing information about users shouldn't be something a user has to opt out of.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may not want their co-workers or potential employers to know that they have a flickr account. They should have to opt in instead of opt out. I think this could get ugly for some people who don't want to be found. Also the setting for opting out should be changed. I may want to be found by my flickr buddy name, but just not by the new email address way. There should be a way to leave things the same way they were before. Now I can only opt out of everything or opt in for everything.
  • Proggie: Privacy is something we take very seriously at Flickr. People have actually always been searchable by email address on Flickr (via "People Search"), and we chose to respect our member's existing people search preference settings (as well as make that preference page easier to find). On the opt-out versus opt-in issue, this is something where we carefully weighed the options, and chose the default option based on what we feel would have the greatest benefit for the majority of our members. Just as we chose to make "public" the default for uploaded photos, we chose to preserve opt-out as the default for people search on Flickr.
  •  
    This is case of you are one of your friends on web :)
Oliver Ding

Find Your Friends « Flickr Blog - 0 views

  • Flickr is more fun with friends, but it is a big busy place, and sometimes it can be hard to find the people you know. The new Find Your Friends feature can help with that. If you have a Yahoo! Mail, Gmail, or Microsoft Live Hotmail account we can look for people in your address book who are already using Flickr. Then you can add them as a Flickr contact. How neat is that?
Oliver Ding

王建硕 - 0 views

shared by Oliver Ding on 01 Apr 08 - Cached
  • 当你觉得你想做什么的时候,有任何人组织你吗?当你觉得没有任何一个社团适合你的时候,有人告诉你说不可以自己开创一个社团吗?等等,你和未来没有隔什么东西,唯一隔的就是你自己对自己设的限。
    • Oliver Ding
       
      很多时候没有人阻止你,阻止你的是你自己。
Oliver Ding

» MMDays - mmdays - 關於我們 - 0 views

  • 我們,是一群大學時代同窗的好友,在我們的時代,部落格只是一個尚未流行的概念。畢業數年後,我們也各自踏上了截然不同的旅程,在網路走入了Web 2.0的同時,有的人深入了資訊界,有的人到了矽谷,有的人到了紐約,也有的人在世界各地不斷奔走,我們的腳步,踏遍了半個地球。今天,透過網路和部落格,我們再度相聚,在廣大的網路世界,開闢這樣一個小小的天地,以Mr./Ms. Days為名,希望每天都能夠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所見所聞。 謝謝您的造訪,希望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更期待能夠看到您對於文章的迴響與指教。 Mr. Monday 主要文章內容 : 生活勵志, 網路科技新奇事物 Mr. Tuesday 主要文章內容 : 電影評析 Mr. Wednesday 主要文章內容 : 網路搜尋引擎, 社交網路 Mr. Thursday 主要文章內容 : 生物資訊科技, 機器學習 Mr. Friday 主要文章內容 : 網路生活, P2P技術相關 Mr. Saturday 主要文章內容 : 網路企業, 人工智慧相關 Mr. Sunday 主要文章內容 : 資訊新知分析
  •  
    刚才搜寻一些关于Crowdsourcing的资料,发现你们在Wordpress.com的blog,接着又转台来到这里。看到你们大学同学写blog的代号,按星期来命名,很是有趣。想出这样主意的人必定是一群有趣的人,而这里的文字,委实也非常有趣有见地。
Oliver Ding

Skype和SAS的正确读音 | 奇想录 - 0 views

  • Skype這個字後半的讀音與Type一樣,用KK音標表示的話就是[skaip],由讀音直翻則為”屎蓋埔”,屎這個字的雅稱是黃金,而埔就是土地的意思,所以”屎蓋埔”代表Skype造成“遍地有黃金”的效應,以往一字千金的長途電話費現在變成完全免費。Skype還真的是造福萬千對遠距戀愛的情侶,在商場上也是幫公司行號省下大把銀子,所以為了感激Skype的貢獻,麻煩大家以後發音務求正確,讓我們一起宣傳”屎蓋埔“的發音而讓遍地灑滿黃金吧!
Oliver Ding

新华网-新华访谈-Douban: Web上的文化之旅 - 0 views

  • [杨勃]另外,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崇尚多样化,我们的网站要围绕个人为他们提供服务。有很多东西能够从个体中提炼出来,反过来对所有用户有用。比如豆瓣网的推荐,我们用所有人喜欢的东西收集成数据,向每个用户推荐。我们没有自己的编辑,我们通过很多算法把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从用户中获取,再返到用户中,使用户觉得对他们是最有用的东西,是所谓的大众的智慧,我们觉得非常有价值。 [ 2006-11-07 10:32:00 ]
  • [主持人]有网友问:还记得第一个用户浏览豆瓣网的情形吗? [ 2006-11-07 10:37:35 ] [杨勃]其实第一个用户来了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 2006-11-07 10:38:16 ] [主持人]属于误打误撞进来的? [ 2006-11-07 10:38:33 ] [杨勃]最初我们没有宣传,最出的用户是我的一些朋友、同事,我请他们过来试试这个网站,同时也通过试用调试一些问题。当时有一个我完全不认识的人进来注册,进来看看就走了,我很开心,因为这是我真正的用户,但可惜他后来没有再来。 [ 2006-11-07 10:38:53 ] [杨勃]我最早在一个技术论坛告诉大家有一个豆瓣网,请大家来看看,第一批用户接连就过来,因为感觉豆瓣网技术上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二天就有用户进来并且反映用的很好,并且开始写评论,你写一篇,我写一篇,并且开始留言,网站就开始用起来了。我坐在那里一直看有没有新的评论,很兴奋一直看到天亮。有五个月的时间,只有几个人看这个网站,但突然就成型了,大家开始用起来,这是令我非常兴奋的一件事情。 [ 2006-11-07 10:39:23 ]
  • 关键是豆瓣网网站是否在贡献价值,从我们来说,很多用户上豆瓣网之前说我有两三年时间只是零星买书,自从上豆瓣网,我半年时间就花了两、三千买书,发现了很多好书。这不管对用户还是卖方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 ...1 more annotation...
  • [杨勃]做豆瓣网是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行业,可以做一辈子的行业。眼前做的事情是不是在泡沫中这不重要,因为一个行业总会有起伏。做豆瓣网大家觉得很顺利,其实并不是这样。在豆瓣网上线一个月时,用户还不到一千个。虽然自己很开心,但回过头看,这并不是爆炸式的发展,经过了好几个月的成长速度。可能大家觉得在星巴克写程序很潇洒,但如果一个人做,没有其他同事,没有工作,也会有问题。为什么去星巴克?因为在家写程序我觉得很孤立,星巴克至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所有创业者都需要去准备这个过程,别人看到的可能是更多光亮的一面,但很多并不是这样,关键是自己喜欢。 [ 2006-11-07 11:20:26 ]
Oliver Ding

豆瓣模式研究 - MangBar - 0 views

  •  
    豆瓣网向我们展示了先进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技术,那就是,豆瓣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成员产生和决定,完全是自动的。比如你给评论一个"有用",它的排位就会自动上升。   豆瓣呈现给每个注册用户的主页也是各不相同的,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时间上豆瓣,也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首页。   豆瓣自己没有分类,而是由每个用户的标签来决定分类,使用频率高的标签分类就排在前面,那么不准确的分类自然会被淘汰(排在后面,基本上就不能被其他人看到了)。再比如评论,也是由"有用"、"没用"来决定排列先后。杨勃笑称,有一次他发现首页首条评论并不是很好,就点了一下"没用",可是由于"有用"点击数太多了,所以他点一次仍不足以控制那个评论的排次下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豆瓣的民主性,代表的不是主编一个人的态度和观点。   这种自动生成主页、首页以及分类的技术,具有高度自组织的特征。这也是web2.0时代知识与信息分类的典型特征。看看百度的帖吧、blog的tag,RSS的聚合,已经处处显示了这种新的分类法。在这里,我忍不住想说一句:传统的中图法已经是多么的老土和不适用。   从豆瓣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社区的革命。Web2.0时代的社区对于传统的BBS、论坛的超越是翻天覆地的。我个人认为,传统的BBS被这种自组织的技术与社区模式革了命,只是个时间问题。   动态、高度灵活、自组织,这就是豆瓣带给用户的web2.0体验。
Oliver Ding

豆瓣的力量 - 麦田的读书生活 - DonewsBlog - 0 views

  • 豆瓣的真正主要决定性力量在于两点,我只说其中一点:介于“硬分类”和纯粹tag之间的逻辑结构――从“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在豆瓣之前,BBS的社区也好,门户也好,都是“硬分类”。比如一个典型的BBS被站方少则分成几十个版块,多则上千个版块,这是一种“刚性”的分类和结构,框架住了网站的发展,使得社区要么做不大,要么水化。或者说,web2.0概念以前,国内以BBS为主的社区只能走媒体化的道路,而如果要纯粹做社区,不是某个网站的能力问题,而是“硬分类”的逻辑架构“框死”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严格说来,在web2.0概念以前,国内没有真正的大型社区。而tag的出现,以及以此为逻辑结构的网站,比如flickr的发展,为国内社区网站带来了曙光--Tag是一个用户自组织的“软分类”概念,它几乎无限延展,使得社区也存在了无限拓展的可能。但是,慢着,tag也有其最致命的问题。比如我现在的logo图片,你可以tag为“优伴猫粮”、“猫”、“加菲猫”或者“休闲”等等,没有统一标准--tag扩展是扩展了,但是又过于去中心化,缺乏了讨论的基础。而豆瓣的力量即在于此。豆瓣没有硬分类的“狭隘的刚性”,也没有tag的“无法讨论的发散”,豆瓣在硬分类和tag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书目数据库。因为一本书你再怎么给它标签,它的书名也是固定的。而围绕着书目数据库而展开讨论,就是豆瓣从另外一个角度组织了信息。
Oliver Ding

mind new media » 社区个案研究:豆瓣的特色和营销价值 - 0 views

  • 有些人在豆瓣所列出的清单未必是完全真实的,有时会有浮夸的成分,但是即使是虚假的清单,把什么样的书、电影或音乐列为自己的兴趣,也往往是出于人们对自我形象塑造的需求。
« First ‹ Previous 161 - 180 of 189 Nex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