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模式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Solidot | 观察中国关闭污染的效果 - 0 views

  • 最终了解到污染的传送模式。美国Scripps海洋学研究所的大气学家V. Ramanathan激动的说,“感谢奥运会主办方、北京政府的关心、韩国政府的合作,我们有一个庞大而前所未有的机遇,去观察每天大量减少的污染排放”。为了运动员的健康,中国政府迫使减少了约30%的工业活动,减少了半数汽车的使用。
arden dzx

共同网 -日本的"太子党"还能持续多久? - 0 views

  • 国会议员一般每四年(参议员是六年)选举一次。选举可以说是维持“世袭”的最大考验。但是,按照日本传统的选举模式,大部分“太子党”都靠继承父亲或者爷爷的“地盘”、“招牌”、和“皮包”这三大选举神器,一直成功地得到议员宝座。
ocde yin

中国如何跳出自我击败的治理模式 - 0 views

  •  
    中国改革所产生的困难就在于改革者总是担心社会力量的兴起,不敢真正赋权于社会,包括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力量被排挤在政治过程之外时,众人就仅仅是被政府和企业管治的对象。也就是说,一个把社会力量排挤在政治之外的组织是没有任何向社会负责的内在机制的。即使有也是浮在表面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isaac Mao

薛涌:刘翔退赛刺痛中国体育的软肋 - 中国报道周刊 - 0 views

  •   知名运动员作广告、拿赞助,这已经是商业化体育的惯常运作模式。刘翔已经和可口可乐、联想、耐克等数家巨型跨国公司签约,身价奇高。这次退赛,则一下子突显了在中國体育上投资的高风险,也暴露了中國体育的问题。
  • 最后,大家的眼睛就都集中在刘翔身上,好象十三亿人就靠他了。他奥运会跑一次,拿个金牌,大家就等下一个奥运会。这中间四年,全靠媒体炒作。这也不能怪媒体。不炒他炒谁呢?在这四年间,我们有多少正常的体育生活?
number5

勾结北京工商向网店收费的"名索"公司黑幕重重,大家一起来818! - 0 views

  • 首先,名索网的工商企业信息查询并非真的免费。从目前名索网的有关信息来看,每年收费500元提供的是一种“名索验证”服务,也就是一种电子认证服务,而普通的工商企业信息查询时则免费。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互联网上就有一种名为“企业工商信息查询名索一卡通”(以下简称“名索一卡通”)的卡类商品。按照“名索一卡通”的介绍,“名索网基本收费模式:查询每项3元,打印一次5元。”只有按照名索网固定的网页格式打印出来的格式文本才会得到北京市司法部门的认可。这样一来,免费所得到的信息在各种场合不具有法律效力,要想在司法领域中使用名索网中检索得到的工商企业信息就必须交费,所谓的免费查询工商企业信息是无稽之谈。
  • 企业工商登记查询应属于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一种,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比如在对于合作企业的合法性、法院立案、对方企业的实力的判断上,都需要查询企业的工商登记资料。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曾经表示,“我们就是要利用强大的网络系统打造一面企业虚假信息照妖镜,让那些花样百出、四处行骗的虚假企业无处遁形,为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贡献力量。”的确,将企业工商登记数据库搬到网上,可以让社会公众方便地查询,有效防止各种诈骗行为。但是名索网的做法,完全变了味,是在打着方便公众之名行“收费”之实。与此相类似的,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库、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的商标数据库却都是免费提供给社会公众查询。
  • 在此我奉劝你们一句,乖乖交钱,就让你们继续开店,要是不交,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 ...2 more annotations...
  • 1。工商局提供如果是有偿向名索网提供信息,涉嫌出卖政府信息,因为工商局是纳税人供养的政府机构。    2。工商局提供如果是无偿向名索网提供信息,涉嫌私下勾结,帮助私人公司以政府信息牟利。
  • 名索 = 以工商局之 名索 取民脂民膏
isaac Mao

从北京奥运会照顾老外的情况看,其实史玉柱很安全 - 0 views

  • 史玉柱的『征途』模式更加坑人,甚至人为的降低价格或者降低物品稀有程度,游戏玩家作为消费者的利益完全没保障。迅速的掠夺游戏玩家的金钱,也导 致『征途』这款游戏更迅速的被看衰。2000年以来,有多家游戏商大量发行虚拟物品和虚拟货币后或捐款逃走,或破产,结束游戏,导致玩家损失严重,他们很 少受到制裁,这也是史玉柱的良好法律参照物。
  • 北京奥运会会因为老外要来了,关停河北污染严重的工厂,老外走了,北京居民还会享受重开的工厂的污染。。。。对于消费者的坑骗,史玉柱的游戏永远不会有分 众无线制造这么多负面舆论,不会有这么多消费者诉诸保护,马上要出台的《反垄断法》,一定是先作用在分众这样的不听招呼的企业身上,这个道理被史玉柱早已 经读懂了,所以他非常安全。不出预料,史玉柱很快就可以在团中央谋一个职位,和陈天桥的政治位置接近,有助于进一步的帮助中国青少年 “反沉迷”。
number5

他们缺乏现实感(by 黄一琨) - 思维的乐趣BLOG - 0 views

  • 道德谴责是不够的,要有理性的分析,才能知道我们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在于我们的文化根基中缺乏自由、人权。中国文化处于阵痛中。今日中国需要造就一种独立的精神,独立的人格。这些东西不是来自知识分子的脑子,而是来自我们时代的现实需要。中国社会已经发出了这种呼吁,如果知识分子不去响应,就是辜负历史的责任。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取决于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思想者能否顺应历史潮流,造成一种全国上下的思潮,一种改变我们民族的惯性的思维模式。
arden dzx

同一世界,同一梦想--处于新主体危机的中国 - 0 views

  • 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经验证实了两样东西。首先,英美的科技和组织器具的延伸已催生了一个世界文明,Félix Guattari称之为"一体化的世界资本主义"。其次,整个世界文明的模式只能在一个区域或大陆的规模内以文化和政治资源来管制和规范。而洲际规模,不论是如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或者区域群如俄罗斯或欧盟,今天在世界范畴里已成为主导,因为只有如此规模才能完全内化,同时又能抵制全球化势力。我们面前是有趣的现实:例如"有中国特色的跨国资本主义"。整个政治经济便生存在这些相交点的张力之中。而有待回答的问题是:这些张力怎样被个体表达及阐述--一个世界性社会的出现,怎样和新主体的生产勾连。
isaac Mao

Jean's Blog » Blog Archive » 李连杰真不错 - 0 views

  • 1,影星只是李连杰的一面,绝非全部,他现在做事的思路、境界超出了影星,甚至超出了一般做企业的人; 2,从武术冠军到国际影星,从影星到慈善家(姑且称之),是李连杰不断挑战证明自己的过程,他不承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为某项事业奋斗终生; 3,壹基金不是一个传统的名人做善事基金会,而是摸索尝试、希望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李连杰是用相当现代和企业的做法在做壹基金; 4,名利权情,几乎地球上所有人所追求的东西,绝大多数人要么没追求到,要么追求到手后深深陷入,难以放弃。也有人声称淡泊名利,不过要放弃,必先获得,由色入空,而非由空入空。
leo bnu

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看看范跑跑三年前在想啥说啥 - 非常观点 Le droit de savoir - 战斗在法国-华人娱乐互动门户 - 法国 留学 欧洲 ... - 0 views

  • 我的教育理念和想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量给学生介绍真正有价值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好书,介绍各种文学艺术流派和各种哲学思想,让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就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知识;第二,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和思想的启蒙;第三,高度重视艺术和体育教育。 w
  • 原来作为老师,他们已经如此不习惯讨论问题。
  • 同时具备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电脑的操作能力、对新闻的敏感和策划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创造能力、基于具体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还有就是不断学习的能力和迎接挑战的精神。
  • ...7 more annotations...
  • 我们不仅要培养一个好人,而且要培养一个有用的好人,或者说培养一个有用的公民。
  • 国家的考试评价体系,教材的设置体系,教师的课堂教育,学生的学习模式等等,改革必须是各方面配套进行的,绝对不是靠一个老师或几个老师的几堂素质课就可以解决的,试问抛开教材,单纯讲学生认可的内容……结果会是什么?如果最后不能上大学,家长又有几个说无所谓的?
  • 将宏观的教育理念和微观的现实操作结合在一起的完整的教育视角。
  • 学校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封闭性
  • 学会学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是《学会生存》一书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其核心是学会生存。而学会做事这一点,就已经是基于社会对个人素质实际要求的考量。
  •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所追求的东西他们大部分都做到了。比如对文学艺术的重视、对生命的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等等。
  • 作为一个教师,我以为,持续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arden dzx

专家: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 - 0 views

  • 中国网民第一次确认自己这个群体中不乏“重量级”人物,是在2003年。   当时SARS肆虐,很多人记住了两句话:一是胡锦涛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二是温家宝在北大宿舍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
Oliver Ding

新"蜜蜂的寓言" -搜狐财经 - 0 views

  • “企业公民”(Corporate Citizenship)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中国商业世界正成为时尚话题。

    正如我们屡屡见到的,一种严肃的话题被通俗化,不是其幸运反而可能是其被庸俗化的开端。无论其本身的内涵如何丰富,一个话题一旦成为人们在不明所以中竞相谈论的话题,或者将与之无关的东西附会其上,那么它不仅不会变成一种普遍的共识,而且可能在被过度谈论中迅速变得空洞无趣,直至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笑柄。

      但真正的危险还不在这里。“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企业有余钱余物时向公众示好买好的捐款捐物,不是以“转移支付”方式巧妙变相的“事件营销”,更不是问心有愧的企业和商人为洗白自己或包装自己而进行的“非常投资”。正如老子所言:“天下皆知善之为善者,斯恶也。”当“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被作为一种善行来提倡时,诸多的恶行或与善恶无关的行为很可能“假汝之名而行”。这就是企业公民面临的真正的危险——成为“伪善”的代名词,最终让人们避而远之。

      作为一种商业伦理,企业公民要想成为商业世界普遍的共识,它一定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来提倡。道德说教只能导致对伪善和对道德的抵触。只有当企业家意识到企业公民行为与企业家自身的需求和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有一种内在的、隐秘的关联时,企业公民才可能成为企业家们内在的共识。

  • 蒙古草原上无数的敖包是如何建起来的呢?我们容易以为是某个权势巨大的统治者下令建起来的。在如此地广人稀的土地上,把一个个行踪不定的游牧部落组织起来进行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所有的敖包都是千百年来,人们自发建成的。在蒙古民族中有一种民间信仰:如果你看到了石头(在草原上石头是很稀少的),就是看到了你的“福气”,如果你拿着石头绕着别的石头走一圈,然后把它与别的石头放在一起,你就是在为自己增添福气。人人都愿意自己的福气尽可能地多,所以当一个人看到一块石头时就会捡起来,等看到别的石头时就把它放在那儿。这种信仰代代相传,草原上的石头堆(即敖包)就越来越多,每个敖包也越垒越高。就在一代又一代人为各自“谋福利”的过程中,一个服务于所有人(包括后代子孙)的导航系统就在广亵的蒙古草原上建成了。
  • 在《国富论》中他这样写道:“每个个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 ...9 more annotations...
  • 亚当·斯密认为是后者。人类在道德问题上的传统焦虑被宣布为庸人自扰,人尽可以放心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用担心“自利”会有损公共利益,相反,只有当个体专注于自己的利益的追求,在追求自利上精益求精(即“分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一只看不见的手就会神奇地将个人的追求转化为社会的利益。“总体收益的结果,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
  • 1720年,曼德维尔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神实现了誓言……”接着,在整个蜜蜂的王国中,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   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因为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能源,离开了这个能源,公共利益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益心和道德感这样的善之花,都将结出贫困和伪善的恶之果。   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和经济伦理的基本隐喻。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 简言之,“公民”是一个既独立又不独立的概念,指的是一个有所属的个体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体。所谓“企业公民”,就是自觉地把自己归属于社区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人类共同体的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将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考虑在内,在计算收益时将企业收益、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同时计算在内,在做投资决策时将市场、社会和环境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在内。拥有“企业公民”身份和资格的企业,就是在“公地”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守望、养护“公地”,力图避免“公地的悲剧”发生的企业。   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把这种企业描述为同时追求“三重盈余”——经济盈余、社会盈余和环境盈余的企业。企业公民意识的有无,首先表现在对企业的所有权的认知。没有企业公民意识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仅是为企业提供资金者,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为股东的投资带来回报并且使回报最大化。但追求三重盈余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股东至少有三个:自然环境、社会和投资人。企业经营者的真实身份是受托于这三个股东的“公民CEO”,他的经营行为是确保三个“出资人”同时受益,而不是为了一个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其他两个股东的利益。
  • “公地的悲剧”包含的真实问题是:个体如何在利用产权不可能明晰的资源时避免资源的衰竭,从而导致公共利益的丧失?在人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资源,而且是对人的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道德氛围、文化资源)往往是难以确定产权的。在利用这些看似免费的资源时,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 公共利益的总量并非私人在交易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总和。我们得到的许许多多“好处”(比如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都不是从交易活动中来的,个体拥有产权的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往往超出(有时是大大超出)我们从交易活动中得到的个人收益。
  • 林地不仅生产木材,它从事的“生产”包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清新的空气、保持水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当你因为木材价格暴涨而把整个林地砍伐尽净,获得了巨量的个人财富时,公共利益却受到损害。你不能说你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促进了公共利益。
  • 一、人们在寻求自己私欲的时候,既有可能是个体间的相互利用、交易、竞争甚至相互欺诈、掠夺,也有可能是没有节制地利用无人所有的资源,人们出于私利为他人生产时,既包含自己承担的成本,也包含看似免费的社会成本。
  • 一、蜜蜂型企业:影响力高且对环境的回报率高。蜜蜂为了酿蜜,就必须从各种植物中采集花蜜——这可以看作是对环境资源的索取。而它在采蜜的同时,它翅膀上粘附的花粉就会给花授粉。如果没有蜜蜂来采蜜,花也就成了不结果实之花。(经济学家张五常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篇著名的经济学论文《蜜蜂的寓言》,涉及到了到底是果农该付给养蜂人钱还是该向养蜂人收钱的问题。)曼德维尔只注意到蜜蜂间的生存竞争,没有看到蜜蜂与环境之间的这种索取回报的关系——在从环境中索取资源的同时回报环境,使自己的“盈利”空间获得了可持续性和成长性。蜜蜂的这种获利模式是一种远比曼德维尔的寓言深刻的隐喻。   二、蝴蝶型企业:对环境有回报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三、毛毛虫企业:对环境有损害但自身的成长性和影响力小的企业;   四、蝗虫型企业:破坏环境且由于其成长性和影响力大而对社会和环境有巨大破坏性的企业。(见图一:企业的四种类型)
  • 企业的利益相关方,除了三重盈余对应的三个“股东”外,还有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包括供应商)。它寻求所有这六个利益相关方(“持股人”)的平衡。企业是股东的,也是员工的,是社会的也是自然环境的……公民行为体现为六个“善待”:一、善待股东;二、善待员工;三、善待客户;四、善待环境和资源;五、善待合作伙伴(供应商);六、善待整个社会。企业公民行为就呈现为一个六边形,这正好是一个蜂巢的形状。(见图二:企业公民行为的六个利益相关方)
isaac Mao

王建硕: 民主的实践从小区开始 - 0 views

  • 后注:不过经过很多思考,越发认为美国的模式,中国可以借鉴,如果照搬一定会乱。美国有自己的历史,有来自欧洲的文化传统,有两百年的无数次轰动全国的高等法院判决推动复杂的进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沿革更加复杂,更漫长,我们的任何思考变革,一定要顺着这个地方的一条主线前行;两条线,只能相互借鉴,却不可照搬。
arden dzx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 - 0 views

  • 其次,不能把西方的价值观等同于普世价值,不能把普世价值标签化。  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世界上众多文化资源当中的一种。西方文化对普世性文化的贡献只是构成普世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替代普世性文化的全部。某些西方学者坚持“西方中心论”,把西方文明完全等同于普世价值,把非西方文明看作是特殊价值,如亨廷顿所说的“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正在创造一个普世文明”。这就过分夸大了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把其中的特殊价值也普世化了。在现实中的突出表现就是,一些国家自认为是人权、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的发明者、垄断者和输出者。他们成了普世价值的惟一认定者。这种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价值绝对普世化的理论,一方面把非西方的各种文明和各种价值当作其对立面,一方面用经济制裁、外交封锁、政治颠覆、武力打击等手段来推进他们自认为是普世价值的东西。假如这种缺少对话的文化相对主义大行其道,必然导致极端民族主义的猖獗,这是对人类尊严、人类文明的严重亵渎。
  •  
    惟有CCP才心怀不轨,含混其词,除了将"阶级斗争"的概念导入,把普世价值弄成浆糊之外,也没有交代清楚:究竟何谓普世价值?在我看来,这种意识形态的争论,只是在全球化背景下,CCP面临国际竞争与国内民主挑战双重压力之下,神经错乱打出的一张牌。公共知识分子需要检讨的是,我们对于全球化的研究实在太浮浅了。
arden dzx

亞洲週刊 學界「西藏八策」淺析 .沈旭暉 - 0 views

  • 一、在宗教層面而言,藏方(與西方)期望達賴的宗教權力多少可得到保障,北京則對雙重效忠十分敏感。而目前提出按政治、宗教分別處理問題的具體方案,選擇還相當有限。即使是上述學者,也都是從政治、政制談判的框架出發,但這可以是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二、在主權層面而言,藏方(與西方)即使認可中國的主權,也希望出現或確立某種全球化時代的「次主權」(Sub-sovereignty),來維繫西藏的獨特地位。但北京對香港模式應用在西藏亦有所保留,主要是擔心引起境內其他少數民族的骨牌效應,不希望「一國兩制」模型被捲入民族爭議。三、對「大藏區」的問題,事實上,藏方流亡政府和中方政治機關都不可能對現有行政區劃作出任何變更。但如何在文化方式維繫「大藏區」以外將之「半建制化」,除了Sautman等人,提出的很少。四、無論西藏的自治程度去到哪裏,都會涉及漢人,讓北京擔心引入特洛伊木馬,就像擔心香港普選會選出反對派、讓北京陷入兩難一樣。但民主與西藏問題,卻早被西方學界全面掛鹇。
isaac Mao

读《谎言帝国》 - 0 views

  • 因为我之于印度,仅是 个过客,往好的看可以学习,而与中国无关的弊病,我无暇多谈。如果印度是我的祖国,我必将花费心血批评其不利于民生的种种,以求祖国的更快进步。倘若用这 个尺度来评价索尔孟先生,那他无疑是把中国当成祖国来爱的外国人。
  • 遍及中国经济各 个领域,指出中国经济模式的长期隐性及其危险性,进一步揭穿"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幻影。
  • "谎言帝国"里众所周知的秘密是执政党没有合法性。一个非法的利益集团,以自诩执政党的面目,用各种手段, 控制着泱泱大国的国民,攫取巨额利益,打击一切异己,确保自己的非法统治。没有人不知道这就是独裁,然而,是谁在说:"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又是谁 的谎言:"这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人民从来没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中国人民的政治文化生活是被强加的。如果有一个选择的 机会,我们会选更好的。
  • ...2 more annotations...
  • 中国的农村凋敝了,8亿多的农民在苦苦挣扎。和"旧社会"不同,以前有执政党 所称呼的"三座大山"压迫,现在中国农村的凋敝和农民们的贫困,来自中国制度及其官员们的全方位榨取,以至于,农民们连自己的敌人是谁都很迷惘:是贪官污 吏用苛捐杂税掠夺了他们的收入?是"暴富者"掠夺了他们的土地、健康和青春劳力?是黑心工厂污染了他们美丽的家园?是黑社会村霸抢走了他们的财富?贪官污 吏、暴富者、黑心工厂、黑社会又是谁?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找回公正并弥补损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访请愿,结果却事与愿违,公道越追越远,经历了满怀希 望、屡屡失望、最终绝望的三部曲。
  • 我想起"民间防艾第一人"80岁的老人高耀洁医生,她一有机会便对大学生说:将来你们,一不要说假话,二不要办假事,三不要造假货。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做到这三点,我们自己便能打破帝国的谎言幻境,恢复正常中国的生活。
Oliver Ding

ilyagram » Blog Archive » 對話:一種創傷(演化)的科技形式 - 0 views

  • 紀錄片教堂的文化批判很刺耳,評論者期待用尖刺戮穿「感動論述」的表皮,觸及 921 歷史的瘀血。正如《生命》不是一部與我們生命無關的紀實電影,批判也不僅僅是一種刻板印象。正因為有網路,我們得以如此迅速地互相援引、相濡以沫,我們也因為這些批判而得以凝視我們自身,延伸在感動論述之外的行動。否則今日的紀錄片熱潮不就是重演昔日的救援災難?善意與關注接續不絕、絡繹於塗,堆積在殘骸之上宛如鮮美的綠草果醬,塗抹九份二山封存了內部真相的現身契機。
  • 在苦勞網的建檔評論裡面,在網路評論者的 blog 與回應中,這些對話讓我們有機會能夠回到那集體的創傷體驗之中,再一次的反思與面對自己。正如同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提到,應該要有一種讓《生命》的影像能夠成為世界公民的公共財的授權形式,讓集體的生命體驗回到眾人自身。檔案共享不應該只是拿來傳遞消費取向的文化商品,也應該讓對生命的凝視、深刻的批判有機會可以讓更多人傳遞,就如同這篇文章所選擇的 creative commons(創意共用公共財)授權模式一樣:創傷作為一種文件,應該要能夠被今日的技術環境與網路環境如實地保存下來,能夠讓人們以各種可能去尋找那點亮現在潛能的片刻。
Oliver Ding

程乐华博士:灾后心理重建仪式工作坊-心理学艺术化的仪式疏导模式 | 华老师灾后心理支持志愿者团队 - 0 views

  • 仪式的心理作用: 仪式不仅能满足个人对一个安定、可理解和可强行驾驭世界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而且使人能够在面对自然界的不测时保持安全的心理状态。(马林诺夫斯基) 以毕生之实践钻研仪式的特纳认为,仪式表演是社会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人们解决危机的重要方式。 以“仪式”为切入点的意义之所在: (1) 突破语言,特别是方言的限制,更有效地帮助人们重建心理。 (2) 言语的咨询一对一较能保证效果,而仪式则由于操作较简练,有助于提高效率,例如团体实施。 (3) 一般咨询过程中,会有咨询师的参与。而仪式中,能够做到只有主体一人的参与。因此后者可能让人更有隐私,更直接地面对自己,释放自己。 (4) 仪式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斯宾诺莎指出,人的改变,除了理智,情感是必须的。而荣格说,愈接近原型的事物,唤起的情感愈强。原型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象征。仪式也正是如此。因此,仪式有潜力深入影响人,改变人。 (5) 有效的仪式不能脱离与当地文化的联系。这让心理疏导不仅仅是一种外来的援助,更有助于挖掘当地优秀文化传统的治愈力量。即,人们不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是在主动地发掘自身潜力、治愈和超越。 (6) 仪式具有文化意义。有效的仪式,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助于未来它们的传承和发展。
  • 由于受灾者个体的差异性(年龄、性别、信仰、职业等),我们相信没有哪一种仪式是完全符合总体的需求的,我们也相信有无数种仪式的可能,每一种仪式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于是,我们不把工作重点放在仪式的设计、举办。而是把重点放在工作思路的传授上,让“用仪式重建心理”的工作思路迅速传播出去,尽早帮助受灾者。
arden dzx

[思想]"冲突与和解"主题座谈会纪要 - 0 views

  • 异见群体也好,独立知识分子也好,最忌讳的就是“自恋”,把个人的受难经历放大后来看整个社会。我如果要用我自己的经历放大来看,我这18年就没有好日子过,我凭什么跟共产党那么温柔啊,但是事实上社会的其他各个层次都在变。例如1990年代我在知识界一些特别好的朋友,和我们这样的人一块吃顿饭都要四下张望,根本不敢去我家,他们担心我家肯定有窃听器。现在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有个朋友举行婚礼的时候,盛情邀请我去,并在婚礼上第一个介绍我,而警察就尾随在我的身后。还有一次我去上海,和朋友们见面的时候警察也有车辆尾随,但是那些年轻人一点恐惧也没有,反而觉得很好玩,争相给警察的车拍照。这说明民间的恐惧感正在慢慢消失,恐惧感的消失是很重要的。你看90年代能够从事政治案件辩护的律师只有张思之和莫少平,你看看现在有多少了。尽管整体数量还是小,但是现在不断地有新的维权律师进来。民间在不断地进行突破。
  •  今天中国的维权行动实际上也是一种迈向和解的方式,因为社会上很多的冲突,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很容易走向暴力,而维权实际上是用法律来化解冲突,和解和法律是分不开的,就是要用法律的方式来去看待以前发生的事情,包括正在发生的冲突。另外我特别提醒诸位西藏与新疆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中国目前的公共知识分子对于西藏新疆的问题还缺乏足够的重视,也非常缺乏了解,我跟王力雄谈过几次以后,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大,如果我们这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还对西藏新疆那么不了解的话,那将来民主化的过程,和民主化之后那个灾难恐怕很难避免,所以我希望大家对西藏、新疆的问题在历史、宗教、民族文化等角度多做一些思考,多做一些表达。
  •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重点关注西藏问题。西藏问题在我看来是全局性整体性危机深化的关键标志。西藏问题本身并不会导致很大的变化,但是根据我所了解到的体制内外的各种信息,充分表明了随着整个经济危机的深入,西藏危机是全局的打击控制更加弱化的一个标志,就这点来讲的话西藏问题实际上是影响到中国未来和平转型模式选择的关键性事件。现在国际社会以及国内王力雄、张祖桦、刘晓波老师所表现出来的立场,都是国内外各种合力阻遏在西藏的军事冒险,如果西藏问题得不到遏制的话,胡锦涛的军事冒险再次成功了,那么更大规模的中华民族的流血牺牲就不可避免。未来中国只有两个前途,一个前途是中国共产党尽快开启真正意义的、软着陆的政治变革,可以维持比较长时间的统治,另外的选择就是在一系列事件中失去理性,很悲惨地下台,所以需要围绕西藏问题,形成关于和解与和平转型的高度理性和富有智慧的看法。
  • ...1 more annotation...
  • 再说到台湾的问题,马英九上台了,如果马英九在两岸政策上除了经济上三通之外,走得更远一点,向中共提出新三通,先通媒体,资讯通,胡锦涛的讲话在台湾的中国时报上可以全文发,我马英九的讲话可不可以在你中央电视台播,一两家媒体播也可以,只要是中国言论自由能够有突破,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马英九上台之后如果敢于继续跟大陆打民主牌,提出“民主统一”你中共接不接这个球,反对陈水扁还有民族主义的基础,你反民主你有什么基础?马英九5•20就职之后半个月就是“六四”了,台湾还会搞纪念活动,看马英九去不去,如果马英九作为总统去了,他提出我还要纪念“六四”,胡锦涛怎么回应,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 Previous 21 - 40 of 62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