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刀客杨佳斩首于沪 - 2 views
11月26日 刀客杨佳斩首于沪 今日,手执利刃斩杀六警察的刀客杨佳在上海被执行死刑。他该死,但绝不是这样死。如果在美国,如果有值得信赖的律师,有透明公开的社会监督,也许他不会死的这么容易,至少不会死得这么快。 真相不能公开,就永远没有公平公正。以下引用律师给高法针对杨佳案死刑符合的法律意见书部分内容,看看该案有多少疑点,如果司法健全,执法公正,仅凭这些疑点,杨佳就不用死。 一、本案事实...
有的真相会被埋葬,但真理永远在那里。
11月26日 刀客杨佳斩首于沪 今日,手执利刃斩杀六警察的刀客杨佳在上海被执行死刑。他该死,但绝不是这样死。如果在美国,如果有值得信赖的律师,有透明公开的社会监督,也许他不会死的这么容易,至少不会死得这么快。 真相不能公开,就永远没有公平公正。以下引用律师给高法针对杨佳案死刑符合的法律意见书部分内容,看看该案有多少疑点,如果司法健全,执法公正,仅凭这些疑点,杨佳就不用死。 一、本案事实...
近日读上海律师李天天关于杨佳辩护律师谢有明的有关评论,就专业角度而言,可谓精当。 但是,谢的身份及其反常的言行,若单纯从专业角度看,实在令人费解。故只能做些猜想,纯属心中犯疑,未及报请有关部门批准,说出来不知是否违法,与谣言有无二致? 其一: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律师制度下,律师必须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公诉人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保证从重、从快打击犯罪分子,以平民愤,确保社会稳定。所以他的...
杨佳不伟大,但绝不渺小。 因为千千万万活的不如杨佳的人,未必敢拼死一击。 象狗一样死去的人象狗一样死去了,身上都带着渺小的烙印,而这个伸向杨佳的烙印,却被他一刀断然斩落。 "警察"这个符号,堕落到可以使袭警者变得高大凸显,是这个社会的不幸,杨佳 李珂 方福新 张建平 倪景荣 张义阶 徐维亚都是它的牺牲品。 杨佳精神上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杨佳"太多了,追...
"荆轲的大无畏精神激励了一大批的后来者,荆轲舍身抗暴之壮举给予反秦勇士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是无法计量的,暴秦虽未因一刺而亡,亦未能残喘太久,暴秦虽使荆轲惨败,亦毫不能掩盖荆轲在煌煌史册中的光耀,因为,在暴政凶狂虐民的悲惨时期,只有荆轲挺身而出,向暴政的心窝刺出了第一刀。" 杨佳袭警案9月1日作出一审判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杨佳死刑。 此结果本在预料之中,但也出乎国民期...
2008-07-19 11:49:25 司马南对《南方周末》对杨佳案的报道的解读,已经不是简单用两个字"偏见"可以解释的。司马南在目前的系列针对《南方周末》的评论中我以为没有偏见,因为以他的知识与行文的理性水平,我们不可能认为这是一个能够做到彻底偏见的人。只能说司马南为人相当冷静,非常有"经济人"的理性头脑,他在选择靶子试图为自己炒作获利;本来这是一个慢慢要在公众视野中逐步消失的人物,因为...
杨佳是什么人: 1、他是一个正常人。他在法庭上说记不清7.1当天的事,并非他不正常,或想推卸责任,而是一个黑色幽默--既然警察可以忘记打过他,他也可以忘记杀过警察。 2、他是一个视人的尊严高于生命的人。他要求警方的经济赔偿并不多,要的主要是警方的说法,甚至当警方出到1500元,远远高于他要的200元手机费,他还是拒绝了。没有说法,他不愿意苟活,正如他说的"如果有些委屈要一辈子背在身上,我...
这几天,法律博客上有关"杨佳案"的讨论可是热闹。在讨论的同时,我们可以思考,杨案到底有那些是法律问题,哪些值得讨论?在看了博友们的文章后,发现杨案中有几个问题可以讨论:1警察职权行使的正当性;2杨案的量刑;3杨佳的律师是否称职;4侦查的集体回避;以及其他相关法律问题。 至于杨案的发生原因,这类事实问题,即使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周永坤教授的几篇博文,主要讨论第一、二类问题,...
"杨佳做了什么?" 这样提出问题,如果不被认为愚蠢至极的话,至少也会被认为完全是废话,因为问题明摆着,杨佳是凶手,杀了6个人。但是切慢,这是发案,也就是说,是结果,是就案件本身来说的,如果我们向前追究一下,即看看杨桂在发案前的所作所为,就会发现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看了第32期《南方周末》。 这期报纸在一版头条以《杀人者杨佳青春档案》为题刊登了记者的报道。报道称,杨佳...
杨佳案 中国的公民们理当有所期待--整个司法体制为上海闸北个别违法警察背书,值吗? 杨佳案在中国几乎妇孺皆知。关心此案的人应在四万万人以上,这些人都是中国的中坚人士,是任何当政者都不能匆视的民意源泉,四万万双眼睛在盯着杨佳案!当然,全世界关心中国的华人,关心中国前途的友好人士,以及那些希望中国好,或者希望中国坏的人都在关注着杨佳案,杨佳案成为一个载入史册的公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杨...
内容提示:在一度拒绝配合警方做口供之后,杨佳首度解释犯案动机的第一句话赫然是: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辈子背在身上,那我宁愿犯法。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上海袭警案的主角杨佳,退掉了他在招待所的房子,拿一把刀走进上海闸北公安分局。临行前他对招待所老板说:"明天不用住了。" 一个前程尽毁的青年,六个瞬间破碎的家庭,一场两败俱伤的悲剧,以及无尽的伤...
(2008-12-07 00:59:18) 杨佳被处死,至今已十天了,有关这件事的热论,也迅速降温,速度超过寒流来袭,差不多已结冰了,没人再提起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歌声之中,我要再论杨佳之死。 《纽约时报》11月27日,作者DAVIDBARBOZA:中国人的警察杀手、英雄被处决(节译) 对于很多中国人,杨佳成为小人物反抗警察骚扰和政府不公的代表。两次审判,支持者成群地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