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k the Skillet: Tour Dates - 0 views
TweetDeck - 0 views
KM Asia 2009 - 0 views
SocialLearnLab - 0 views
SocialLearnLab小组 - 译言 - 0 views
Google Apps - 0 views
欧美教育技术一瞥 - 0 views
转载国外教育技术杂志 - 小小蚊子的教育技术博客 - 博客大巴 - 0 views
» 和王俊煜谈 blog 的写作和订阅 | 4G spaces - 0 views
国际学校对孩子好吗?(2) - FT中文网 - 0 views
-
对于国际学士学位能给学生在本国或海外大学制度中带来任何特别竞争优势的想法,一些专家表示怀疑。国际名校指南(Good Schools Guide Internationa)的女士普莱勒(Plyler)称,美国和英国的大学——众多希望到海外大学深造的学生最终目的地——清楚地了解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在内的一大批国家的教育制度,并会挑选在各自体系内表现优秀的学生。
-
专家们还指出,在一些教育不特别受推崇的国家,即使对于当地孩子来说,国际学校也是首都城市中最好的学校。然而,独立专家建议说,国际学校未来的父母应努力营造学校操场上的语言环境。如果孩子主要是讲当地语言,而不是学校的官方语言,他们怎么能很好地适应呢?
-
也许,相比打造国际理念的学生的雄心,进入国际学校的最大的好处要平凡的多。 “国际名校指南”的普莱勒女士称,运作良好的国际学校“对于帮助来来去去的学生非常在行。” 据专家估计,学生平均在他们那里只待3年——尽管有时事实证明,对所有在外国城市中的外籍家庭的父母而言,好的国际学校有相当的吸引力,因此父母会继续选择国际学校。 普莱勒女士补充说: “平时,教师、管理人员,甚至是餐厅的工作人员,都会照看新来的和仍不合群的孩子。”这可能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国际学校对孩子好吗? - FT中文网 - 0 views
-
这些孩子往往出自在不同国家不断迁徙的家庭,有时会在多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校接受教育,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绰号,被称为“第三文化孩子”(TCK)。
-
“他们非常了解国际事务,当他们回到祖国,他们会碰到一点问题(许多人会这样),那是因为他们的想法要更多些,”普莱勒说。相比之下,没有同样经历的儿童可能会看起来很“土”。
-
安德鲁·菲茨莫里斯(Andrew Fitzmaurice)是教育集团Nord Anglia的首席执行官,他以一种可以理解的急切姿态强调接受国际教育的好处。“你给自己投资了一个社交和商业网络,”他说。“由于你上了国际学校,你就和50个不同国家的人交了朋友。”Nord Anglia在世界各地开办了9家“英国国际”学校。
- ...2 more annotations...
转型中的中国高校科研(2) - FT中文网 - 0 views
-
AFrank Zheng曾就职于阿尔卡特,目 前在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教授移动通 讯课程。他表示,拥有行业经验的教授仍然很 少见。(中国)大学的教育质量已经“明显”改 善, “但仍有不足”。
-
也许最令人不满 的,是中国教育体制仍然在强调机械学习和死 记硬背,不鼓励学生提问题。英特尔 的刘钦华先生称,美国毕业生所接受的是一种 更为开放式的研究方式,他们“能够以更快的 速度创造出更富创新性的成果”。 惠普公司的刘伟称:“(中国)教育体 系培养出的人通常擅长解决封闭式问题。如果 你交给他们一个明确的项目,他们会非常出色 地完成。但如果你给他们一个开放式问题,他 们有时会感到困惑。”
-
一些跨国公司 的在华研发实验室曾尝试鼓励员工就研究的目 的与方法提问,以激发更多创造性思维。例 如,英特尔要求其中国区员工批判性地讨论 一些科学论文,并就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展开 集体讨论。
- ...1 more annotation...
人们需要文字游戏 - FT中文网 - 0 views
-
要评价一个说法有没有意义,恐怕还要从作者希望它起什么作用说起。
-
作为新兴市场的公民,我就要承认,这比“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好听多了,确实是“正面的、能够振奋人心的”。
-
不错,我们大概也可以说这几个人其实什么也没做,只不过想出了一个新名词。但是,自从有了这个名词,如同他们希望那样,国际资本开始流向这些国家,1987年超过3000亿美元,十年后,1996年,突破两万亿美元,世界经济格局从此呈现新的面貌。
我为何拒绝推荐同门师妹? - FT中文网 - 0 views
-
两个人都跟我非常有关系,而且牵涉的关系比较铁,也是我想帮的人。我为什么拒绝?其实不是因为太忙,也不是因为太懒,而是为了不帮倒忙。我自己刚刚参加系里的研究生招生,也读了很多推荐信。十分明白从招生的角度推荐信能发挥的作用。推荐信这个东西其实是美国信用制度一个非常具体而微的体现。选谁推荐自己,推荐自己的哪个方面,都要从理解“信用”二字入手。
« First
‹ Previous
521 - 540 of 1690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