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emedia/ Group items tagged 自由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isaac Mao

今天晚上的中國人權紀錄片 - 0 views

  • 我總是很不好意思打廣告(所以我的網站也都沒有廣告,常常都是落落長的說話 :P)引述 Emily 寄來的說明資料,底下是今天晚上的新聞稿:〈獨立影展放映中國人權紀錄片系列〉。 城市遊牧影展(Urban Nomad Film Fest)的「中國人權紀錄片」系列將於 4/28(週一)晚上在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市北平東路7號)播映《自由城的囚徒》與《我雖死去》。影片結束之後,將由王興中(台灣圖博之友會)和李士傑(群智基金會)一起與觀眾分享觀影心得。
shi zhao

壹报 › 我们在救胡佳 胡佳也在救我们  谈和解之美 - 0 views

shared by shi zhao on 14 Mar 08 - Cached
  • 我一直困惑,那些痛打胡佳,陈光诚,郑恩宠的人和这些维权者并不相识,无缘无故,为何这般痛恨,直到我看了戴维麦尔斯所著《社会心理学》才明白,这是良知的另一种表现。人有肯定自己的行动的倾向,而行动也会改变人的心理,当政府雇来的打手受令打维权者,他必须在心里丑化,妖魔化对方,才能让自己在心理上承受自己的暴行,这是良知的另一种变态。而通过暴打,他潜意志中更加妖魔化对方,获得平衡,久之仇恨就形成了。
  • 专制者往往用逼你沉默来让你参与他的思想中,因为沉默本身就会改变你的心理,会让你找到借口,变得更麻木。首先用恐惧与收买让你加入他的行动,而让你的心态与之趋同,深得心理学妙法。
  • 胡佳不属于朋友,而是公众之友
  • ...1 more annotation...
  • 党内的民主元老杜光老先生最近发表的文章《关于促进社会全面和解的建议》,呼吁和解。他写道:“解除对某些公民的监视,盯梢,跟踪,如维权律师,上访代表,天安门母亲,家庭教会人士,持不同政见者。撤销对他们自由权利的剥夺,把警力,财力用到真正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的事件上。应当肯定,这些人都是守法公民,有的是真正的爱国者,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有些人仅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权利,要求讨回公道,而公安部门却总是把他们看成威胁国家安全的危险分子。是非黑白,如此颠倒。既破坏了社会和谐,也进一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应当从根本上扭转指导思想上以友为敌的错误观念以理解代替敌视,以宽容和解取代暴力镇压,……对造成不良影响的某些官吏进行适当的合理处置,以息民怨,以平民愤。”
fd cn

李金华:孤独的监督者退了 - 0 views

  • “即使所有改革都不做,把预算向社会公开就是最伟大的进步。”这可能让中国激进的自由主义者们觉得蔡很没有志向,因为他们希望中国能一步跨入民主国家行列,但蔡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供职几十年,深知水深水浅。
  • 代表们即使支持这些天真的学者也没用,“两会”十几天会期,真正讨论预算的只有半天时间,在几个小时里,几万亿的预算就稀里糊涂地通过了。
isaac Mao

网上自由表达日,你参加吗?起码听说过吧 - 0 views

  • ‘很明显,中国政府把这些NGO当成反华组织,而不断用‘谁反对中国政府就是汉奸’的思想来‘喂’我们。这对RSF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避免不了的事情,让我想问:a) RSF不做,谁会去做? 和  b) RSF在宣传上会考虑到普通中国网民的角度到什么程度?
  • 上周收到此通告,没多想,更没去开Tor上她们的网站看看这次活动是什么样子。RSF这几年每一段时间照常会搞类似一个活动。我当然支持,大多时候也会按指示在当时自己的博客上放链接和尽量参加,但我一直对参加这些东西有两个问题:a) 他们的网站很难上,按我的理解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想办法让更多的(中国)人得知为什么会做这种行动的原因和相关背景。b) 放了链接又怎么样,很少有人看我的博客。就算很多人看,由于a提出的问题和别的原因,境内没什么机会让大家进一步讨论有关的问题。这不完全管他们什么事,我已经决定了要参加,个人有兴趣推广他们的活动,就尽量推广吧。还好这里牛博网待遇不错,不怎么怕敏感字多文章给咔嚓了。
isaac Mao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一份提案和博客的思考 - 0 views

  • 毛新宇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将毛泽东思想运用到经济、教育和工业布局改革等各领域。想来这份提案是凝聚了其广泛收集民意和苦心研究的“心血之作”了,也必将使我们的生活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种种的迹象表明其俨然是“主席附体”的“太子转世”,要以“我将再起”的雄心来领导我们再次“重温旧梦”了。
  • 毛新宇的教育背景有着异常浓厚的党化教育色彩,从历史系到中央党校及至军事科学院;而蒋友柏的教育背景(资讯管理/财经/设计)则更显现现代自由人性的光辉。
  • 就现代政治而言,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吗?更遑论用来解决后工业化时代的信息社会所遇到的问题。也许毛新宇真的又发现了其爷爷理论新的“微言大义”了,否则就真是“白瞎了这个博士”了!
isaac Mao

中国新内阁名单引发外界评论 | 自曲新闻 - 0 views

  • 这次中国两会的召开看起来又是繁花似锦,但实际上仍和往年一样,是败絮其中: “就跟温家宝答记者会一样,说了很多表决心的话语,漂亮话语说了一大堆。但是,凡是涉及到记者提的这些敏感话题的时候,包括西藏事件、胡佳案、新闻自由方面,他的回答仍然是没有任何新意,完全是官样文章。”
arden dzx

听司机谈"自治" - 食万粒豆 High & Low - risina - 和讯博客 - 0 views

  • “独立”,我们这里是一个不能讨论的题目。不光是说不能跟政府讨论,跟多数的民众也不能讨论。中国有几个话题“地雷”,这就是一个。民主了估计还是一样。还比如前阵遇到一个一般青年心目中的反叛文化英雄,听他大批了一通《色戒》,他完全受不了,比广电总急真诚多了地受不了。这也是个地雷。 我只是认为,任何事情都必须广泛地讨论,没有自由的思考,惯性的结论,是最可悲的。这里一点都没有在表示我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只是,我们理性地讨论过吗?
isaac Mao

[数字生活] Kidzui:儿童自由徜徉互联网世界的金钥匙-华尔街日报 - 0 views

  • 由圣迭戈同名公司KidZui提供的这项服务声称它能向儿童们提供50万条与无害网站、图片和视频的链接,被链接的内容涵盖了从流行文化到科学、从搞笑作品和游戏到历史的诸多领域。儿童们通过这项服务可观看《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的最新竞逐,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探索历史或访问网娃(Webkinz)和企鹅俱乐部(Club Penguin)等知名儿童网站。
  • 这项服务可以对儿童用以上网的电脑进行有选择的设置,以确保儿童不能脱离KidZui通过电脑的标准浏览器上网。父母可以将KidZui设置为电脑启动后自动以全屏模式出现在屏幕上。在这种模式下,KidZui能让那些可使用户转向或启动其他程序的按键、图标、指令和手法自动失效,或将其隐藏。
  • 在这一系统内我可以登录《华尔街日报》的网站,并在站内搜索Spitzer(斯皮策)这个词,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则关于这位纽约州前州长性丑闻的报导。
isaac Mao

Global Voices 全球之声 » 埃及:地铁客咒骂穆巴拉克 - 0 views

  • 不一会儿,其她妇女们加入诅咒行列,让整个地铁车厢成了一个反对总统及其家人、密友的抗议集会,不满这些人任由穷病杀害埃及民众-不论老少。
  •  
    健康是促使人们自由思考的诱因,还是可能让人更加颓废?
arden dzx

傳媒話語的奧秘與解析 - 0 views

  • 在中國大陸,有六個詞是「政治體制改革」重要的相關詞。其中「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和「黨內民主」屬官方話語,見諸于領導人講話、黨的檔、黨的媒體。而「憲政」、「公民權利」、「公民社會」則是民間話語,知識份子和追求自由的報紙用得較多。無疑,後者顯示的政改訴求更加切中要害。
shi zhao

秦晖:"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_网易新闻中心 - 0 views

  • 国际上转轨经济学界对所谓的“中国之谜”,即所谓的“中国奇迹”与“东欧困境”的解释,已成为最大的论题之一,而且各方似乎已经形成了“渐进-激进”的讨论模式。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往往认为东欧的“激进转轨”虽然付出很大代价,但一举解决了实质性问题,将来会显示出大效果;而中国的“渐进转轨”虽然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但实质性问题绕不过去,将来会遇到大困难。相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认为东欧转轨恰恰陷入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激进”误区,而中国的渐进转轨似乎具有更多的凯恩斯式或福利国家式的政府干预成分,因而取得成功理所当然,将来双方的对比也不会逆转。
  • 改革前20余年间不断的“反对修正主义”,与其说是以计划经济反对市场经济,毋宁说是以胡闹的命令经济来反对理性的计划经济倾向。
shi zhao

myymi胡思乱赏 :: idea,design,creative products,earlyadopter :: 所有中文博客都在说谎 - 0 views

shared by shi zhao on 26 Feb 08 - Cached
  • 既然是观点既然是声音,理应受到尊重,但我们往往只尊重自己的立场,却无视与我们相左的任何意见、观点和声音。我发现博客圈中人是相对自由也比较敏感的一个群体,一两句不合就开始打口水战,从零星作战慢慢演变成一场集团正规战,这根我们老家几个地痞赖子从单挑到群殴儿有什么区别,太不和谐了。
  • 博客生态圈(blogosphere)不是独门独派,她也不是华山论剑气宗剑宗,每天都有各种领域的博客站在各自的角度用各己的理解发表个人的观点。博客观点不存在统一口径,每个博客的观点都是非常新鲜充满个性,这既是我们喜欢博客的原因,也是博客与传统媒体不一样的地方。传统媒体拥有自己的渠道和资源,加上站的高度不同,所以往往一个鼻孔出气;博客是两个鼻孔...不,七窍出气,就算嘴里冒口气、下面排臭气那也是观点,那也是声音。
arden dzx

马侃绯闻登不登?《纽约时报》内部角力_星岛环球网 - 0 views

  • 国《纽约时报》20日晚对美国政坛投下一枚震撼弹,于该报网站刊出一篇调查报导,指称共和党准总统候选人马侃,在1990年代末期与一名女说客薇琪.伊斯曼发生婚外情,而且以私害公,运用自己参议院的职权,协助伊斯曼的客户取得不当商业利益。   马侃阵营否认报导   据《中国时报》报道,此文一出,马侃阵营当然极力否认,痛斥《纽约时报》污蔑抹黑,而且反过来“揭发”《纽约时报》高层原本认为这篇报导问题重重,只能束之高阁,后来得知自由派杂志《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即将刊出专文详述这篇报导胎死腹中的过程,于是决定铤而走险,硬将报导推上火线,宁可牺牲新闻伦理与专业原则,也不愿自家的心血变成同业的独家。   《纽约时报》对这番指诘全盘否认,《新共和》也认为应无此事。事态发展至今,《纽约时报》本身反而成为争议焦点。
fd cn

中文独立媒体「文摘」: 张博树:推进新闻制度改革,落实中国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 中国宪政改革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报告1) - 0 views

  • 中国共产党秉承马列学说,视媒体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从根子上就不认可新闻独立的价值。抗战期间《新华日报》和《解放日报》对民主和言论自由的呼唤,乃 是为了批评蒋介石国民党,并不意味着共产党真的要实行这套主张。在毛泽东眼里,报纸只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手段,因此媒体必须牢牢掌控在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事实上,早在延安时代,中共已经摸索出一套党管新闻的办法和控制系统。1949年建政后,借鉴苏联经验,这个系统被进一步扩充、完善,成为“新中国”新闻制度的基础和运行框架。
isaac Mao

党校报告为中国政改"攻坚"? - 0 views

  • 这份报告称,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不应是带有新闻自由的“西方模式的普选制或多党制”。
  • 报告中还有一些更为激进的建议,其中一条呼吁让全国人大成为更具代表性的机构,逐步减少其中的政府官员人数,并取而代之以地方社区中选出的人员。全国人大还应该直接参与拟定财政预算,其会期也应该与财政年度同步,同时还应允许竞选。
  • 近年来,在中央党校和党的有关机构所完成的其他报告中,也都指出了系统性的治理问题,以及草根阶层对于腐败的愤怒。
Xinge Yong

可以自己弄,不能别人搞 - 0 views

  • 批评个人是要掌握一个尺度的,而批评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机构不需要什么尺度,尽情在语言上撒欢儿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是现代言论自由的意义。而有些人始终不理解这点,总是把关系颠倒过来,批评个人总是撒欢儿的狂欢,批评某地或者某些机构倒是温良恭顺。这种意识的结果,就是听见批评自己的家乡怒不可遏,即使自己家乡的门户网站上那些图文并茂的东西实在不能给他们这些义愤填膺的姿态增光也在所不惜,或者干脆选择性失明,而对其他受到伤害的个人——比如艳照门事件的当事人——倒是倾洒自己的道德感义愤。
  • 弄他!弄他!
  • 重庆城市生活第一网
    • Xinge Yong
  • ...4 more annotations...
  • “求精中学”的要求道歉的声明
  • 要张晓舟道歉
  • “华龙网”(主流媒体,重庆门户)
    • Xinge Yong
  • 关于这个事件的专题
shi zhao

展出的是裸体 开放的是思想_星岛环球网 - 0 views

  •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赤裸身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 对裸体艺术的限制,本质上是对思想自由的限制。未来还会有赤裸身体艺术和赤裸身体事件发生,希望在思想解放喊了三十年的今天,裸体艺术不会再陷入低层次的争端中。
arden dzx

响应汪洋号召,我先解放自己的思想 - 杨恒均的博客 - 0 views

  • 作为一位普通的广东居民——一个网民,一名公民,我怎么响应汪洋的号召呢?我就从自己做起,率先解放我自己的思想吧。一直以来,一些思想不解放的官员让我们认为,公民没有自由表达的权力,更没有参政的途径,独立思考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甚至在互联网上的言论也经常被无理地删除……要知道,如果不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关心社会,先天下之忧而忧,谁会有时间无聊地到互联网上去议论国事,讨论思想解放呢?   不如,就让我们先从互联网开始解放我们的思想,请不要删除我们讨论思想解放的帖子吧!
« First ‹ Previous 301 - 320 of 332 Nex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