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非禪.商業/ Group items tagged 社群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VERY LIHI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 - 監看顧客負評 英企業被控「間諜」 - 0 views

  • 英國媒體報導指出,英國電訊公司以及多家銀行,使用一種名叫「Debatescape」的軟體,可以自動搜尋所有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群網站上的相關負評,只要看到負評,公司就會派人打電話去了解,原本是想要改善企業形象的措施,卻引起顧客不滿,認為自己被騷擾、監視。
VERY LIHI

LinkedIn | Relationships Matter - 0 views

VERY LIHI

Apple控告HTC的真正目的 - 通訊報導 - 通訊世界 - udn數位資訊 - 0 views

  • 究竟是眼睜睜的看著競爭對手竊走我們的專利發明,還是採取行動作出反擊?
  • 對 Google 公開宣戰、但表面上卻沒有正面交鋒
  • 基於 3 月 17 日 NASDAQ 收盤價,Microsoft(微軟)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市值高達 2,599 億美元。而 Apple(市值 2,032 億美元)與 Google(市值 1,798 億美元)緊追在後,領先之後的網通大廠 Cisco(市值 1,504 億美元)、商用軟體巨人 Oracle(市值 1,276 億美元)、電腦晶片龍頭 Intel(市值 1,228 億美元)、全球第二大電信業者 Vodafone(市值 1,198 億美元)、手機晶片大廠 Qualcomm(市值 654 億美元)及電子書與雲端服務大廠 Amazon(市值 562 億美元)。
  • ...11 more annotations...
  • Apple 投入大量資源打造一款獨具一格、與眾不同的智慧型手機,該公司採取任何可能的措施來保護 iPhone 獨有的特性也能讓人理解
  • 長久以來 Google 的商業模式一直有別於其他競爭對手。Google 提供的服務多為免費,主要包括了三大類別:搜索(Search)、瀏覽(Explore)與通信(Communication)功能
  • 最為人所熟知的當為搜索功能。 Google 從獨霸搜尋引擎開始,每筆搜尋結果的數據也都會回傳給 Google 的資料中心,這使得該公司掌握了關鍵核心價值
  • :消費者偏好(Preference)
  • 過去數年 Google 不惜成本大幅延攬 IT 電腦科技產業的菁英目的就是搶先一步洞悉全球網際網路的使用者的最新趨勢動向。Google 始終認為隨著網路的興起,瀏覽器未來勢必會取代作業系統的角色,但為了達到這個理想境界、必須先行跟隨市場脈動爭取到最有利的戰略位置。Android OS 系統、Chrome 瀏覽器以及目前 Google 正在完善的 Chrome OS 系統都是如此概念下的產物,最終目的是實現「瀏覽器即是作業系統」的理想。
  • 相較於全球 PC 市場 9 億的使用者,2008 年全球手機用戶約 40 億,著眼於全球手機市場的用戶更多,Google 判斷這是延伸過去成功經驗的機會,Android 系統因此誕生。Google 對於 Android 系統的推廣策略擷取了 Apple 與微軟的成功經驗。不但仿效 Apple 在智慧型手機產業所需的三大核心:硬體、軟體與服務,也參考了微軟當初搶佔 PC 市場的勝利方程式:將其軟體開放給許多終端硬體廠商以達到「機海戰術」的目的。
  • 在以 HTC 為首的手機廠商大力支持下,Android 系統市佔率在過去 12 個月快速上升,許多業者紛紛展示以 Android 系統為核心的其他產品:除了智慧型手機之外還包含 Smartbook、Tablet Computer 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Set-top box 電視機上盒甚至網路電視等。這種 Android 裝置「遍地開花」的情況已象徵嵌入式系統已不再拘泥手持裝置,未來將積極往消費性電子市場滲透的趨勢。從剛剛結束的 2010 年 CES 展會中,我們不難看出 Android 作業系統的光明未來。隨著現有應用和正在發展的應用獲得倍數效果之下,將 Android 導入至數位家庭相關應用將是大勢所趨。所涵蓋的範圍擴及網路數位電視、數位相框、Set-top Box、Blu-ray Player 藍光播放器甚至汽車電子、家庭自動化都可能成為 Android 系統跨入的領域。這不但掠奪了 Apple iPhone 的市場、甚至威脅到 iPad 與 Apple TV 的潛在客戶群。也難怪 Steve Jobs 終於忍無可忍、決定對 Google 開戰。
  • Microsoft,Google 與 Apple 一度曾是親密的盟友。Google 創始人 Sergey Brin 與 Larry Page 也一直將 Jobs 是為事業上的導師,並經常性的拜訪 Apple 的加州 Cupertino 總部。現任 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與 Steve Jobs 過去相處也非常融洽,這點可從三年前 Apple 在 Mac World 2007 大會發表革命性產品 Apple iPhone 時,Google 執行長 Eric Schmidt 也一起現身接受訪問得到證實,至今 Google 仍是 Apple iPhone 網路搜索和地圖服務的供應商。當時 Eric Schmidt 甚至開玩笑說雙方合作是如此親密無間,兩家公司甚至可以考慮合併並改名為「AppleGoo」。
  • 外界認為 Apple 與 HTC 的官司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其原因部分歸結於 Apple 為 iPhone 設置了一條難以逾越的「專利保護壁壘」 (摘自美國專利局)。
  • 此宗專利權官司立案之後,許多科技界人士也將焦點轉移到當今的專利權生態,以及許多跨國企業將專利權作為阻止競爭對手進入的保護壁壘、或是專利戰爭中的交換籌碼是否合適的議題上?
  • 專利保護發明者的智慧財產權,但若專利牽扯到整個社會的利益、而嚴苛的專利壁壘又造成幾乎壟斷的地位時,是否保證專利擁有者的權益就成為很微妙的話題,最有代表性的個案就是 CDMA 通信技術的專利霸主高通(Qualcomm),從技術上來看,CDMA 的確較 GSM 技術優秀:CDMA 是一種平滑演進,無論是系統還是終端都具有非常良好的向下兼容特性。但早在 CDMA 發展之初,Qualcomm 就開始從產業鏈抽血、向各個參與者收取高額專利費同時建立嚴格的專利壁壘,這嚴重阻礙了產業鏈應用技術的發展,最終整個通信產業選擇放棄 CDMA 與 Qualcomm 並另起爐灶,可說該公司替自己掘了墳墓。
VERY LIHI

Google再併購Episodic 今年第5家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 0 views

  • Google靠搜尋引擎廣告賺進大把鈔票,挾2450億美元雄厚資金,從去年以來大肆採購,先後併購了網路照片編輯業者Picnik、協同作業應用程式業者DocVerse和AppJet、社群搜尋引擎Aardvar、電郵服務公司ReMail、廣告新創公司Teracent等。
  • 但Google愈來愈樹大招風,去年11月宣布以7.5億美元收購行動廣告公司AdMob,準備繼網路廣告之後,搶食行動廣告大餅。這項收購行動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的反托辣斯調查,交易進度受到延遲。
  • Google不但必須重新思考行動廣告策略,也必須對大型併購交易更加謹慎,以免被罩上反托辣斯法的緊箍咒。
  • ...1 more annotation...
  • Google在行動、影音和播放廣告方面的發展不及搜索成功,有關單位擔心,Google可能已開始仿效微軟,把旗艦業務賺得的鉅額現金,投入占領新市場,準備以反托辣斯法阻止Google透過併購急速擴張。
  •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的反托辣斯調查
VERY LIHI

NOWnews【重點新聞】數位時代/善用數位化環境 一人.com時代來臨! - 0 views

  • 將這種新的創業選擇稱之為「一人.com」
  • 最後變成不是別人的需求你來接,而是你會創造別人的需求,」
1 - 14 of 14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