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起初把这本书译成《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但就在这时我遇到了老朋友姜奇平,他很早就欣赏舍基的思想,尤其是这句话:“我们在历史上高估了计算机联网的价值,而低估了社会联网的价值,所以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用在解决技术问题上,而不是用在解决使用软件的人群的社会问题上。”他得知我正在翻译舍基的书,便说,何不把“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与“湿件”(wetware)串起来,因为它们有些重要的共同点:第一,它们的存在方式,都是“湿”的。意思是只能存在于“活”着的人之间,存在于人的“活”性之中。第二,它们很接近于哲学上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后现代性的核心;而社会性软件和湿件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种现实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