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互联网之'我的阅读'/ Contents contributed and discussions participated by ocean wu

Contents contributed and discussions participated by ocean wu

ocean wu

界面设计测试规范_Yum.cn Design Studio - 0 views

  • 设计合理的界面能给用户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和成功的感觉,相反由于界面设计的失败,让用户有挫败感,再实用强大的 功能都可能在用户的畏惧与放弃中付诸东流。
  • 1.易用性: 按钮名称应该易懂,用词准确,屏弃没楞两可的字眼,要与同一界面上的其他按钮易于区分,能望文知意最好。理想的情况是用户不用查阅帮助就能知道该界面的功能并进行相关的正确操作。
  • 2.规范性: 通常界面设计都按Windows界面的规范来设计,即包含"菜单条、工具栏、工具厢、状态栏、滚动条、右键快捷菜单"的标准格式,可以说:界面遵循规范化的程度越高,则易用性相应的就越好。小型软件一般不提供工具厢。
  • ...8 more annotations...
  • 3.帮助设施: 系统应该提供详尽而可靠的帮助文档,在用户使用产生迷惑时可以自己寻求解决方法。
  • 4.合理性: 屏幕对角线相交的位置是用户直视的地方,正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易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位置,在放置窗体时要注意利用这两个位置。
  • 9.安全性考虑: 在 界面上通过下列方式来控制出错几率,会大大减少系统因用户人为的错误引起的破坏。开发者应当尽量周全地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出错的可能降至最小。 如应用出现保护性错误而退出系统,这种错误最容易使用户对软件失去信心。因为这意味着用户要中断思路,并费时费力地重新登录,而且已进行的操作也会因没有 存盘而全部丢失。
  • 6.菜单位置: 菜单是界面上最重要的元素,菜单位置按照按功能来组织。
  • 7.独特性: 如果一味的遵循业界的界面标准,则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在框架符合以上规范的情况下,设计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界面尤为重要。尤其在商业软件流通中有着很好的迁移默化的广告效用。
  • 8.快捷方式的组合 在菜单及按钮中使用快捷键可以让喜欢使用键盘的用户操作得更快一些 在西文Windows及其应用软件中快捷键的使用大多是一致的。
  • 5.美观与协调性: 界面应该大小适合美学观点,感觉协调舒适,能在有效的范围内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 10.多窗口的应用与系统资源: 设计良好的软件不仅要有完备的功能,而且要尽可能的占用最底限度的资源。
ocean wu

从Java到Ruby--我的最近一次技术转型 - 李锟 - CSDNBlog - 0 views

  • 一年多以前我对Java还抱有一些幻想,认为Java社区如果有更好的框架,开发效率一定会追上Rails。今年5月我读了 Bruce A. Tate的《超越Java》这本书,希望从专家那里了解一下Java语言和Java社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本书打消了我的幻想,让我理解了Java最大的问题在于静态类型对开发效率造成的严重影响。联想到我去年下半年做的那个广告发布平台,我对此深有感触。我当时所采用的框架是Spring MVC+Spring IoC+Hibernate+FreeMarker+SiteMesh,按理说在Java开发领域,这套组合的开发效率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了。然而实际的开发进度远远低于我的预期,我作出第一个版本的时间差不多是预计时间的两倍。当然因为资金的缺乏,大部分时间都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开发,什么都要亲自动手,困难确实很多。不过我认为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Java语言做Web开发的笨拙。
ocean wu

UED_百度百科 - 0 views

shared by ocean wu on 01 Aug 07 - Cached
  • UED是进行产品策划的主力之一,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设计能力拿出设计方案。ED不只是互联网专家,还是行业专家。能够用自己的互联网知识来设计出行业专家想实现的操作,而付诸以商业营销。
ocean wu

白鸦 » 答复: UE是怎样的一个部门,描述你心中的UE? - 0 views

shared by ocean wu on 01 Aug 07 - Cached
  • 用户体验可以:1、提高用户的回访率(用户黏度);2、增强品牌气质的影响力和用户的荣誉感;3、提高产品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我喜欢说:不是不能加广告,是看如何更有技巧的加广告);4、提高产品的用户满意度、为品牌带来不可估价的口碑;5、增强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和信任度;6、合理而高效的促进用户消费欲望,(也是长远的利润获取保障)7、是超越竞争对手最有深远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ocean wu

Google 黑板报 -- Google 中国的博客网志: Marissa 谈未来搜索的六个发展方向 - 0 views

  • 1)突破语言障碍 — Marissa 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网络多语言互译,在这方面,谷歌在自己大量全球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正在研发一个更加准确、先进的机器学习及统计程序来优化谷歌的翻译系统,希望能为实现真正“平坦”的世界而努力。2)图书搜索 — 图书搜索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在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的资料信息的一个通道,广义上来说,开发图书搜索是为了整合人类文明精华,为探求知识开辟捷径。谷歌会与更多的图书馆合作伙伴和出版社合作,为提高图书搜索的质量而努力。我们最近推出的 Google Metadata 就是希望通过这个产品,在图书的全文内容没有被收入谷歌的图书搜索结果的时候,能够为大家提供目录和摘要以供参考。3)多媒体搜索 —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对多媒体搜索的需要日益增强。我们近期在美国推出了一项服务就是对多媒体搜索这个领域做了小小的探索。这项服务的名字叫 Google Voice Local Search (谷歌语音本地搜索)。用电话拔打 1-800-GOOG-411(在美国 411 相当于中国的 114 查号台),告诉我们你的问题,谷歌会把搜索结果以短信的形式发给你,或者为你联通查询地的电话。Marissa 讲到,这个探索的另一个意义就是通过这个搜索,我们每天可以搜集到不同的语音语料,这样为未来真正实现语音的搜索提供研究的数据准备。4)整合搜索(Universal Search) — 谷歌希望能通过谷歌的努力打破了传统的搜索引擎模式的概念,通用搜索利用智能分析和导航系统,把不同的搜索领域的结果有机整合在一个网页内,“整合”是谷歌未来搜索发展的大方向。这样可以帮助用户一个搜索框方便的导航,同时也可以帮助众多垂直类门户真正挖掘他们的潜力,让那些不知道他们的用户快速的找到他们。5)地图及本地/生活搜索 — 谈到地图时,Marissa 特别提出地图对北京的用户很有帮助,因为在它上面,大家可以查到当时的交通状况。她还说有很多客户误解了 Google Maps 的 street view 的功能。其实 street view 是为了帮助大家查看搜索地的街道实景地图。如果你要去王府井书店,可以先在 Google Maps上找到王府井书店的实景,以防迷路。6)Gadgets — Marissa 个人很喜欢谷歌的这个小功能,她说没什么比把个人的智慧分享给大家更有意义的了。
ocean wu

信息架构的减法 - 0 views

  • 信息架构和任务分解结合起来做。
  • 从人物角色开始。 你的主要角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搜索一套适合她的房子”?“浏览最新上市的汽车信息”?接着,她的次要任务是什么?“查看好友的更新”?然后,你的次要角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留意感兴趣的汽车促销信息”?……此时的任务分解不需要做得太细,只要做到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接下来,把每一个任务点扩展成一个页面,想想用户在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最需要看到、用到的是什么信息。比如,在搜索房屋的时候,主要角色最关心哪些属性?是房屋面积?位置?均价?装修?还是别的? 然后,再以这几个最关键的页面为出发点,把主要角色的次要任务叠加上去,然后是次要角色的主要任务(有点拗口),一个页面的信息架构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但是,这个过程会遗漏信息架构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导航。根据Jesse James Garrett在《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一书中的定义,导航应该完成三个任务: 导航必须提供有意义的跳转链接; 导航必须要传达出各链接之间的重要级别和相互联系; 导航必须要传达出与用户当前所浏览页面的关系。
  •  
    页面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个页面是为了完成用户在某个"任务流"的某个"任务点"而存在的. 我们在之前讨论了如何做用户研究,接着又谈到在用户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典型用户--人物角色,最后我说:"角色只是一切设计的基础。"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用"人物角色"来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人物角色在这里,就担当了一种用来排除干扰的工具。 信息架构设计?在我看来,就是提供给用户在这个"任务点"时所必需的信息,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正是信息架构和任务分解不能分开做的原因。
ocean wu

《数位之墙》Web 2.0 再思考(五)挖掘「人」的价值 - 0 views

  • 你在网络上收藏的书签,你对自己写的Blog所下的标签,其实都不是在描述「事情」,而是在描述你自己。
  • 你在一个Web 2.0 网站上的活动,可能也展现出你的活跃程度以及其他心理素质。 这可能包含了你每个月拜访的Blog数量,在别人Blog上留言的次数,所下标签的种类等。因此Web 2.0 网站经营者可以在你的头上贴一个标签:「外向指数: 8」。 同样的,还可以再粘贴例如:「积极指数: 6」「忧虑指数: 3」「压力指数:10」。笔者必须指出,在强调以社会学为基础科学所发展出来的Web 2.0 领域,这类心理素质指数将会是重要的下一波!
  • 研究这种东西有什么用途?一个是更好的经营Web 2.0 所形成的社区,以这些指数为依据做更好的互动引导。一个是更为精准广告投放。例如:试著投放「减压饮料」的广告给压力指数很大的用户?
ocean wu

《数位之墙》Web 2.0 再思考(四)「私人财产」与「阶级不平等」 - 0 views

  • Web 2.0 网站都是以形成社区为基础,而社区其实就是小型社会。想要社会得以发展,经营者必须注意人际互动方式的促进及规范。最终目标则是建立用户间的「关系链」,否则用户注定待不久。
  • 这正是Web 2.0 与 1.0之间的重大差异,然而却很少被提及。 1.0试图满足的是人类的「工具性需求」,而Web 2.0 试图满足的却是「心理性需求」,
    • ocean wu
       
      你可以在自己电脑上写日记,但你选择在网络上写;你可以在自己浏览器理收录书签(Bookmark),但你选择在网络上收集。承认吧,你其实想要被人发现。
  • 在一个社会中,人人都有向上攀爬的欲望。亦即马斯洛需求五层级中的最高层级,自我实现的需求。尽管成功者仅占5%,然而人人心中都渴望成功。 你如何获知自己成功?这是Web 2.0 的另外一个重点:迈向成功的过程必须要有累积,这个累积必须要量化而且要被展示出来让人知道:这就是「私有财产」的观念。其中,还可分为有形财产与无形财产。
  • ...3 more annotations...
  • Avatar服务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展示机会要多。用户花钱买头像,就是为了展示自己。如果曝光度不足,购买的意愿就会降低。这就是「有钱,要让大家知道」的心理,经营者首先必须制造曝光机会。
  • 你写的Blog与上传的相片都是有形财产,无形财产则可带入「信用」的概念,亦即在一个社会中被认可的程度。例如,社区网站实行多年的积分及等级制度,就是一种被社区成员公认的个人信用。 一个用户在Web 2.0 网站中的活动必须要累积成财产,最后,除了在此地形成的关系链以外,用户还会因为这些虚拟财产的累积而再也无法离开。简单来说,「搬家」变得困难。 然而,这些制度大部分没有被好好运用,积分与等级仅是无关重要的数字罢了。经营者其实没有注意到,适当制造「穷人」以及「阶级不平等」才是一个社区网站进步的关键;而实体社会其实也是如此。
  • 而经营者该做的事情是,定义出你的社区中,哪些是用户的虚拟财产,包含了有形与无形的。是所谓的活跃程度?关系链的多寡?还是被其他人推荐的次数?积分如何累积,如何变成等级? 其次,等级与积分该如何被展示,被消耗,以创造真正的被拥有的价值,让用户自然的感觉阶级不平等的存在,适当的呈现这种不平等以促进整个社会(社区)向上的动力,进入正面循环?
ocean wu

《数位之墙》Web 2.0 再思考(三)「搭讪」是需要理由的 - 0 views

  • 社交网络服务可以约略分为几种,除了前面提到的商务交友,还有传统交友,休闲交友以及婚恋交友等几种。其中,传统交友网站想必你并不陌生,此类网站从 1.0时期就已经存在。
  • 典型的用户行为,是在注册完用户名,并填入一堆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甚至收入等资料后,搜索「在该网站上已经有上传照片」的异性,凭著对照片的感觉开始向对方打招呼。这种搭讪方式成功机率有多少?
  • 「共鸣」,是让用户建立关系的第一步,也是长久维持关系的方法
  • ...2 more annotations...
  • 「关系」!B2C 购物网站的购物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有必要建立关系吗?会因为什么而开始第一次搭讪?建立起来的是甚么关系?能够长久维持吗? 「关系」,是Web 2.0 唯一需要思考的关键
  • 并不是所有的Web 2.0 服务都会走向交友服务。但是关系的建立与维持却是Web 2.0 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其实,多想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背后的人性心理是甚么,是很有帮助的。
ocean wu

《数位之墙》Web 2.0 再思考(二)「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 - 0 views

  • 社会阶层直接决定了你交友的范围,有没有共通的话题成为关键因素,而话题又直接来自你日常所过的生活。这些习性成为摆脱不掉的标签,直接影响到你会在Web 2.0 网站上与哪些阶层的人激荡起共鸣。 简单的问:有没有任何类似MySpace 的社交网站,是聚集社会上每个阶层的人?进一步问:既然Web 2.0 最终极的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虚拟世界是否可能打破这种壁垒,建立起交流的可能?
  • 不同阶层的网民社会特性说明于下图:
  • 社区,是一群性质相同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取暖。 「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尽管不相互交流,但依然共存于同一个社会。对Web 2.0 网站经营者的挑战,就是如何聚集不同阶层的人,之后准确的导引将他们分开,形成各自的圈子,找到各自的归属。
    • ocean wu
       
      聚集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将他们分开,形成各自的圈子,找到各自的归属.(就象垂直搜索-聚合--分类)
  • ...2 more annotations...
  • 在娱乐资源匮乏的二线城市,这是他们唯一消费得起的文化娱乐活动。任何Web 2.0 网站只要占住这个广大的下层社会就发了。尽管工资水平不高,这些人对网络服务的付费冲动以及付钱的速度奇快无比。
  • RSS ,Tag ,Trackback ,Wiki,Widget,这些上层社会中的菁英阶级创造出来的玩意,真是他妈的见鬼了。笔者四年前接触Web 2.0 技术文件,就觉得这些东西应该送进坟墓里去,一般人实在太难理解了。
« First ‹ Previous 861 - 867 of 867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