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開上市(IPO)入門-歷史版本列表-阿里巴巴生意經 - 0 views
-
首次公開上市(IPO)入門 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牛市(bullmarket)上,首次公開上市(initialpublicoffering,IPO)一詞成為網絡(dotcom)人士的口頭禪。 在這之前,每天你都有可能聽到又有一班矽谷(SiliconValley)的網絡精英憑著首次公開募股便成為百萬富翁,當中最為人熟悉的便是Google及Amazon。 事實上,這種募股熱潮並非矽谷所獨有,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四大國有銀行,包括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及招商銀行亦引起一陣又一陣的公開募股熱潮。 那麼什麼是首次公開上市(IPO)? 這些人如何會一夜暴富的? 更重要的是,是不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可以參與到首次公開募股中? 什麼是首次公開上市(IPO) 賣出股票 IPO是一家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出售公司的股票。 一家公司可以通過發行債券(debt)或發行股本(equity)的方式籌集資本(Capital)。 如果公司以前從未發行過股票,那麼第一次公開售股就叫做IPO。 公司主要分為:私人公司(private)、上市公司(public)及國有機構 私人公司的股東(shareholders)很少,他們也不願意對外披露過多關於公司的消息。 任何人都可以組建一家公司,主要投入一部分資金,規範相互間的法律權力和義務。 許多小的企業都是私人所有的。 但是大公司也可以私有化。 你知道嗎? IKEA(宜家家私),Domino'sPizza和HallmarkCards這些著名的大公司也都是私有公司。 通常想買到私人公司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因為投資的事宜而接觸這些所有者,但是他們沒有義務賣股份給你。 上市公司至少要出售他們自己一部分的股份然後在證券交易所(stockexchange)交易。 所以首次公開募股也叫做公開招股。 上市公司有成千上萬的股東,並收到嚴格的規章約
小摺未上市 組裝廠5折偷賣|焦點新聞|中時電子報 - 0 views
產假期間女工自願上班 廠長觸法-Yahoo!奇摩新聞 - 0 views
申請專利案 原相告贏智慧局|科技新聞|中時電子報 - 0 views
消費者:讓企業不敢造次|科技新聞|中時電子報 - 0 views
微軟共同創辦人 告遍矽谷 - 科技與法律 - 資訊社會 - udn數位資訊 - 0 views
Apple控告HTC的真正目的 - 通訊報導 - 通訊世界 - udn數位資訊 - 0 views
-
究竟是眼睜睜的看著競爭對手竊走我們的專利發明,還是採取行動作出反擊?
-
對 Google 公開宣戰、但表面上卻沒有正面交鋒
-
基於 3 月 17 日 NASDAQ 收盤價,Microsoft(微軟)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市值高達 2,599 億美元。而 Apple(市值 2,032 億美元)與 Google(市值 1,798 億美元)緊追在後,領先之後的網通大廠 Cisco(市值 1,504 億美元)、商用軟體巨人 Oracle(市值 1,276 億美元)、電腦晶片龍頭 Intel(市值 1,228 億美元)、全球第二大電信業者 Vodafone(市值 1,198 億美元)、手機晶片大廠 Qualcomm(市值 654 億美元)及電子書與雲端服務大廠 Amazon(市值 562 億美元)。
- ...11 more annotations...
告橙果/養一年金魚 陳玥呈創作「出目金」 | 法律前線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 0 views
-
檢察官蕭斌志認為陳玥呈畢業作品有創作概念,且確實未發現和陳玥呈類似創作的出目金作品,認定違反著作權法。
-
蘇尹曼受雇橙果公司負責平面設計,明知金魚圖案是他人的美術著作,卻擅自重製後提供給丹比,由丹比在「設計師系」喜餅「琉金一捻紅」外盒、紙袋及宣傳手冊上使用。
-
但檢察官要她找一張最像她創作的「琉金」(另種金魚名稱),她無法提出;陳玥呈則出示創作總序資料、校內會審流程資料、校內外展覽資料證實創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