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靠搜尋引擎廣告賺進大把鈔票,挾2450億美元雄厚資金,從去年以來大肆採購,先後併購了網路照片編輯業者Picnik、協同作業應用程式業者DocVerse和AppJet、社群搜尋引擎Aardvar、電郵服務公司ReMail、廣告新創公司Teracent等。
Google再併購Episodic 今年第5家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 0 views
-
-
但Google愈來愈樹大招風,去年11月宣布以7.5億美元收購行動廣告公司AdMob,準備繼網路廣告之後,搶食行動廣告大餅。這項收購行動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的反托辣斯調查,交易進度受到延遲。
-
Google不但必須重新思考行動廣告策略,也必須對大型併購交易更加謹慎,以免被罩上反托辣斯法的緊箍咒。
- ...1 more annotation...
Google孕育矽谷創投天使|國際經濟|財經|中時理財 - 0 views
-
彭博商業周刊引述研究機構YouNoodle資料顯示,超過40位Google前任員工自2005年以來已投資約200家新創公司。現任Google高層中,包括執行長施密特、兩位創辦人佩吉和布林,至少有6人亦投入「Google天使」的行列。
-
Google天使的投資成果亦不同凡響,獲得Google人投資的知名新創公司包括Twitter、Tesla Motors、及遊戲開發商Tapulous等。
-
Google天使的成功之道在於他們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而已,像是遊戲公司Tapulous創辦人迪克雷(Bart Decrem)在草創時還不確定其Tap Tap Revenge遊戲能否成功,但預料透過iPhone應大有可為,遂向森庫特吉爾等十幾位Google天使募資了50萬美元,天使們並且提出建言,協助迪克雷與亞洲夥伴接洽,將遊戲擴展至Google Android平台。如今,Tap Tap遊戲下載次數已突破2,500萬次,Tapulous亦荷包滿滿,每月營收即達100萬美元
- ...3 more annotations...
首次公開上市(IPO)入門-歷史版本列表-阿里巴巴生意經 - 0 views
-
首次公開上市(IPO)入門 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牛市(bullmarket)上,首次公開上市(initialpublicoffering,IPO)一詞成為網絡(dotcom)人士的口頭禪。 在這之前,每天你都有可能聽到又有一班矽谷(SiliconValley)的網絡精英憑著首次公開募股便成為百萬富翁,當中最為人熟悉的便是Google及Amazon。 事實上,這種募股熱潮並非矽谷所獨有,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四大國有銀行,包括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及招商銀行亦引起一陣又一陣的公開募股熱潮。 那麼什麼是首次公開上市(IPO)? 這些人如何會一夜暴富的? 更重要的是,是不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可以參與到首次公開募股中? 什麼是首次公開上市(IPO) 賣出股票 IPO是一家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出售公司的股票。 一家公司可以通過發行債券(debt)或發行股本(equity)的方式籌集資本(Capital)。 如果公司以前從未發行過股票,那麼第一次公開售股就叫做IPO。 公司主要分為:私人公司(private)、上市公司(public)及國有機構 私人公司的股東(shareholders)很少,他們也不願意對外披露過多關於公司的消息。 任何人都可以組建一家公司,主要投入一部分資金,規範相互間的法律權力和義務。 許多小的企業都是私人所有的。 但是大公司也可以私有化。 你知道嗎? IKEA(宜家家私),Domino'sPizza和HallmarkCards這些著名的大公司也都是私有公司。 通常想買到私人公司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因為投資的事宜而接觸這些所有者,但是他們沒有義務賣股份給你。 上市公司至少要出售他們自己一部分的股份然後在證券交易所(stockexchange)交易。 所以首次公開募股也叫做公開招股。 上市公司有成千上萬的股東,並收到嚴格的規章約
收購Vendio 阿里巴巴進軍美國-Yahoo!奇摩新聞 - 0 views
傳王雪紅收購TVB股權 震驚港台-Yahoo!奇摩新聞 - 0 views
1 - 7 of 7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