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sociallearnlab
xiuli zhuang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 Independent Review of the Primary Curri... - 0 views

  •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primary curriculum put forward by this Review are: Recognising the continuing importance of subjects and the essential knowledge, skills and understanding they represent. Providing a stronger focus on curriculum progression. Strengthening the focus on ensuring, that by the age of seven, children have a secure grasp of the literacy and numeracy skills they need to make good progress thereafter.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ICT to enable them to be independent and confident users of technology by the end of primary education. Providing a greater emphasis on pers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a more integrated and simpler framework for schools.  Building stronger links between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and Key Stage 1, and between Key Stage 2 and Key Stage 3. in offering exciting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languages for 7-11 year olds.
xiuli zhuang

Be yourself : ) - 0 views

alex yu

分享、讨论有关Gmail和GoogleGroup的使用 - "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 | Google Groups - 0 views

  •  
    教育大发现社区中关于gmail,googlegroup使用方法和技巧的一个主题讨论帖
xiuli zhuang

Infinite Thinking Machine - 0 views

  • Friday Five - Tools for Teachers
  •  
    Friday Five - Tools for Teachers
小石 -

徐贲:有所不为的美国教育部_时政·社会_评论频道_腾讯网 - 0 views

  •  
    一直到今天,美国教育部不管考试,不管升学,不管评估,不管具体教学,不管政治思想。它自述的功能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设立与教育有关的联邦资助项目、执行与私人和公民权利有关的联邦法规。"这两项工作都是服务性的,关系到教育的两个关键条件:钱和法规,尤其是与公民权利有关的法规。例如,大学前(K-12)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不能因为贫富、城乡的差别有任何损害,入学机会应当公平,不允许入学分数线特别优待某地方的考生,学费资助标准应当公平,保障家长为子女选择不同学校的权利(如K-12教育有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家庭学校、私助公立(charter)学校,等等),维护教育中立,不能在学校进行宗教、政党宣传,等等。
小石 -

一个人的困境 - FT中文网 - FTChinese.com - 0 views

  •  
    人生需要抉择,站在命运的路口,你只有一个人,李峰也一样。生死成败之间,他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得失,目标只有一个--摆脱困境。无论是出于飞行员对战机本能的热爱,还是出于保护地面人群安全的考虑,抑或对自身技术和控制能力的自信,他选择这样做了,别人无法左右结果,只有他可以。
小石 -

高中生:被简化的鲁迅,被简化的教育_评论_评论频道_腾讯网 - 0 views

  •  
    鲁迅被简化成了战斗符号。而教育体制中又有多少东西被简化了啊!物理化学没有贯彻于生活,反被简化成了一道道繁杂的题目;历史没有被分析被镜鉴,反被简化成无尽的背诵;兴趣没有被赋予自由发展的空间,反被简化成证书与奖状;素质没有在"素质教育"中得到真正重视,反简化成了一条条的量化标准 (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素质"被划成三六九等,是什么滋味!);升学没有多方面的考核观察,反简化成了一次考试定终身……
小石 -

杨东平:中国的教育改革被延误的太久了_人物_评论频道_腾讯网 - 0 views

  • 杨东平:现在回顾1980年代的教育改革,至少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就是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同步推进。这与当时关于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启蒙直接相关,《第三次浪潮》成为朝野共读的改革教科书。也正是在那时,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1984年和1985年,中共中央连续颁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了1986年以后,还加了一个政治体制改革,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经、科、政、教同步推进,并驾齐驱。
  • 这是教育现代化的纲领,但是究竟怎么做,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方案。关于《决定》出台的过程,去年胡启立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记述了起草过程。80年代末,中央开始制订第二个教育改革方案。1989年4月初,胡耀邦最后一次参加政治局会议,突发疾病,就是讨论这个文件。可惜的是,后来因为形势巨变,第二个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搁浅。
  • 杨东平: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正确的,相当一部分内容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完成,也有一些当时实现了,后来又往后退了。有几个比较大的事:第一,确定了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制度。第二,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由各个地方政府管理。简政放权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后来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层层下放,逐渐变成以乡镇为主的管理制度,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第三,教育部的职能转换,将教育部改为具有更强综合统筹功能的 “国家教育委员会”。当时已经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的事情,需要包括人事部、劳动部、科技部等各个部门共同努力,要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综合统筹的能力。
  • ...1 more annotation...
  • 杨东平:但是到1998年的时候,又重新恢复了教育部,没有任何解释。从教育管理角度讲是一个倒退,丧失了曾经有过的功能。今天这一轮教育改革,教育行政部门综合统筹职能还要扩大,还应该搞“大教育部”。
  •  
    杨东平:70年代末那场拨乱反正,在教育领域却是半途而废,或者说只完成了一半。完成了哪一半呢?恢复了一个常识,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教育。这是必须的;但是,如何发展教育?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澎湃的背景下,怎么来构建新的教育体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产生新思维,而是采取了简单的回到50年代的办法。
xiuli zhuang

Twitpic / xiuli - 0 views

shared by xiuli zhuang on 07 Apr 09 - Cached
xiuli zhuang

2020 Forecast: Creating the Future of Learning - 0 views

  •  
    Tony Yet:该网站是由KnowledgeWorks Foundation建立的,旨在为人们描绘出那些对于未来十年教育之图景产生影响的因素,它不是要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更多的是充当一个引路者的角色,把你带向未知的未来。同时它也把发生在不同领域的技术革新串在一起,帮助你看到这些革新对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
« First ‹ Previous 441 - 460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