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Math Coffee/ Group items tagged 政治改革

Rss Feed Group items tagged

arithwsun arithwsun

科学网-王永晖的博客-大学建设:去行政化的分水线是什么 - 0 views

  • 大学建设:去行政化的分水线是什么 国内高校开始热议,大学去行政化,如吉林大学打响了第一枪,希望能够做到“行政化”和“学术化”的相对分离。其实,所谓“学术化”这个名词,在吉林大学的改革中,指的是学术委员会的相关制度和权力,其模式最终将会导向建立西方大学那种教授会制度,最终管的不一定仅仅是“学术”。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该行政系统来管,什么样的事情,该教授会或教授理事会(教授中再选出理事)来管呢?看了吉林大学网页上的学术委员会章程,感觉还不得要领,除此以外,其章程也有一些漏洞:1. 强调了学术委员会由教授们选出,但是具体选举方法,却并未言及,实际上选举重要的是方法,没有选举方法的选举,不是真正的民主。如, a) 采取什么样的投票方式,由谁执行; b) 投票前,候选人是否应该做演讲答辩。2. 学术委员会是否具有权力,自行生成一系列的专业委员会,如果不能生成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也将会像人大那样,成为橡皮章型机构。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去行政化(权力分离)的分水线在哪里,吉林大学把它设在,学术委员会领导和行政领导不可兼得上,这起码是一个治标的做法,不过亦有疑点,首先鉴于前面所说1+2,尤其是2--是否有专业委员会的建立方法和权力方法,否则不会有实效,再讲权力分离也没用,实际中只能把事情交给有执行力的行政系统来办。其实,强调“学术委员会领导和行政领导不可兼得”这条本身也跟其选举理念相背离,大家需要的是学术委员会乃至行政领导由选举产生,行政领导在目前态势下无法做到这一点,就让学术委员会先做这种改革可也。不过,若教授们就是喜欢将行政领导同时选做学术委员会主席,尊重选举意念,又有何不可呢?我想,去行政化的“治本”分水线应该在“透明化”的程度上,即,去行政化的本质,应该在于行政系统的完全透明化,而那些不能完全透明的部分(如人才评定,顶级人才工资评定),则剥离到教授会执行。去行政化的大势所趋应该强调的是,行政系统负有执行“透明化”的任务,首先自身执行完全透明化行政操作,同时监督教授会达到协定程度的透明化。透明化,实际上是中国政治改革中最难的一步,所以此文当作奢谈之想。但是反一步来想,若作为象牙塔的大学系统,都不能够如此,整个社会就更不可能通过透明化减少运行成本了。
  •  
    大学建设:去行政化的分水线是什么 国内高校开始热议,大学去行政化,如吉林大学打响了第一枪,希望能够做到"行政化"和"学术化"的相对分离。 其实,所谓"学术化"这个名词,在吉林大学的改革中,指的是学术委员会的相关制度和权力,其模式最终将会导向建立西方大学那种教授会制度,最终管的不一定仅仅是"学术"。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该行政系统来管,什么样的事情,该教授会或教授理事会(教授中再选出理事)来管呢? 看了吉林大学网页上的学术委员会章程,感觉还不得要领,除此以外,其章程也有一些漏洞: 1. 强调了学术委员会由教授们选出,但是具体选举方法,却并未言及,实际上选举重要的是方法,没有选举方法的选举,不是真正的民主。如, a) 采取什么样的投票方式,由谁执行; b) 投票前,候选人是否应该做演讲答辩。 2. 学术委员会是否具有权力,自行生成一系列的专业委员会,如果不能生成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也将会像人大那样,成为橡皮章型机构。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去行政化(权力分离)的分水线在哪里,吉林大学把它设在,学术委员会领导和行政领导不可兼得上,这起码是一个治标的做法,不过亦有疑点,首先鉴于前面所说1+2,尤其是2--是否有专业委员会的建立方法和权力方法,否则不会有实效,再讲权力分离也没用,实际中只能把事情交给有执行力的行政系统来办。 其实,强调"学术委员会领导和行政领导不可兼得"这条本身也跟其选举理念相背离,大家需要的是学术委员会乃至行政领导由选举产生,行政领导在目前态势下无法做到这一点,就让学术委员会先做这种改革可也。不过,若教授们就是喜欢将行政领导同时选做学术委
  •  
    大学建设:去行政化的分水线是什么\n国内高校开始热议,大学去行政化,如吉林大学打响了第一枪,希望能够做到"行政化"和"学术化"的相对分离。\n\n其实,所谓"学术化"这个名词,在吉林大学的改革中,指的是学术委员会的相关制度和权力,其模式最终将会导向建立西方大学那种教授会制度,最终管的不一定仅仅是"学术"。\n\n那么什么样的事情,该行政系统来管,什么样的事情,该教授会或教授理事会(教授中再选出理事)来管呢?\n\n看了吉林大学网页上的学术委员会章程,感觉还不得要领,除此以外,其章程也有一些漏洞:\n\n1. 强调了学术委员会由教授们选出,但是具体选举方法,却并未言及,实际上选举重要的是方法,没有选举方法的选举,不是真正的民主。如,\na) 采取什么样的投票方式,由谁执行;\nb) 投票前,候选人是否应该做演讲答辩。\n\n2. 学术委员会是否具有权力,自行生成一系列的专业委员会,如果不能生成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也将会像人大那样,成为橡皮章型机构。\n\n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去行政化(权力分离)的分水线在哪里,吉林大学把它设在,学术委员会领导和行政领导不可兼得上,这起码是一个治标的做法,不过亦有疑点,首先鉴于前面所说1+2,尤其是2--是否有专业委员会的建立方法和权力方法,否则不会有实效,再讲权力分离也没用,实际中只能把事情交给有执行力的行政系统来办。\n\n其实,强调"学术委员会领导和行政领导不可兼得"这条本身也跟其选举理念相背离,大家需要的是学术委员会乃至行政领导由选举产生,行政领导在目前态势下无法做到这一点,就让学术委员会先做这种改革可也。不过,若教授们就是喜欢将行政领导同时选做学术委员
arithwsun arithwsun

日记 [2009年01月14日]_张鸣的BLOG_新浪博客 - 0 views

  • 人们都知道,自改革以来,由于上层有意搁置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得权力运作的合法性,完全依赖经济的高速发展,此番经济危机,有很大的可能,会使中国的经济战车驶入慢车道,这样的话,原先积累的所有问题,都会爆发出来,原来的官员共同体,会出现裂痕,原来奉行犬儒主义的知识界,也会出现反弹,而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工商业者,在进一步发展遇到制度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且当局总是试图将他们作为民众不满替罪羊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制度变革的欲望,同时,为了解决接班问题,中共党内会尝试设计新的机制,所以,政治体制改革很可能出现新的动力和契机。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民众,或者说在经济危机下更有被剥夺感的民众,在草根精英的带领下,是否能给这个国家以机会?如果当局见机早,动手早,也许还可以,但如果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再想亡羊补牢,可能就晚了。
  •   清末的新政不过是百日维新的重新启动。百日维新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改革 触及到八旗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失问题。 戊戍变法不过是光绪+康梁等激进汉官的作为,因为这股力量不足于对抗变法中利益将受损的满洲八旗利益集团,所以它的失败是必然的。后来之所以会实施比戊戍变法走得更远的新政,是因为原来扼杀变法的满洲保守势力试图利用义和团和列强斗法,被八国联军在庚子拳乱后秋后算账而元气大伤,这样改革的障碍才借列强之手而得以扫除掉。
  • 当今中国是,中央政府要求大贪官反贪,大贪官监督小贪官廉杰,小贪官猛抓领导班子联政建设,领导班子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老百姓想贪贪不着,叹道:太科学了!
arithwsun arithwsun

国庆60周年前夕一位老同志的谈话:执政党要建立基本的政治伦理 - 0 views

  •   建国六十年了,应该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去。这个国家国民的意愿到底是什 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表达真正的民意?这个问题,苏联没有搞明白,六十九 年就亡国亡党了,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凭我几十年的政治阅历,我敢说, 表达民意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设施”,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文明程度的 主要标准。
  • 我们党把国家的治乱要系于一身,过去那么多年的折腾,没有不起因于我们党自身 的折腾的。
  • 为了新中国,死了数千万人,这是基本事实。 还有一个事实是,他们是为什么牺牲的?他们前仆后继,为的是当时我们中国共产党 设立的目标和理想,现在,有多少老百姓知道那时共产党设立了什么具体目标?我知 道,90年时,出过一本书,书名叫《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很快被查 封了。我让秘书找了一本我看看,用了一个周末的两天,我全部看完了,我还找了一 些专门研究那段历史的专家来问了情况,他们告诉我,这本书里收集的,全部是我们 党在三四十年代公开发表的社论、评论、声明,没有一份是伪造的。当时,我们党向 全中国人民做了承诺,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那时,国民党不搞民主 ,不给自由,也没有能力让国家真正独立,才有共产党肩负那些承诺来取而代之。这 些承诺的确吸引了无数志士仁人。那些牺牲的人就属于这部分人。
  • ...3 more annotations...
  • 其实,那些承诺在毛主席三四十年代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可是,到了五六十年代都被 那个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修改掉了。
  • 现在,我能公开说出二十多年前我脑袋里就产生的疑问, 这么个修改法,那几千万人不是白白牺牲了吗?那是白纸黑字,确实推翻了当年我们 党的承诺。说轻了,这是不尊重历史,本质上,这就是违反政治伦理,这就等于是把 我们党执政掌权的基础建在沙滩上,这能牢固吗?
  • 周总理在建国之初就告诫过李克农同志,情报机 关不要卷入党内斗争,他的告诫防止了我们党内的那些不规范行为了吗?六十年了, 执政党即使不方便向老百姓说清楚,至少也应该先向几千万党内同志讲清楚,在赞扬 那些为国家进入新局面作出了特殊贡献的人的同时,也应该明确地否定他们所使用的 手段,这才符合基本的政治伦理
1 - 4 of 4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