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Home/ Groups/ 周五论坛
Qien Kuen

Solidot | 开源和利他行为 - 0 views

  • 作者认为,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分享源代码是一种利他行为。而利他是出于交互利他的期待。我们不顾自身利益去帮助别人,心中期待的是别人(未必是我们直接帮助的人)以后也会对我们作出利他行为。换句话说,长远来看,利他行为其实是一件利己的事。“自由软件”是带着某种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的运动。作者认为“利他”应该是自发的,不应该被任何运动规范。
Qien Kuen

党报批评"公共知识分子"概念_百灵宽带 - 0 views

  •  中共党报严厉批评“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指这个概念的实质是“离间知识分子与党的关系、和人民大众的关系”。这篇先在11月15日发表在上海《解放日报》的文章题为〈透过表象看实质--析“公共知识分子”论〉。《人民日报》在十天后转载了这篇“吉方平”发表的文章。   “吉方平”应是取“解放日报评论”的谐音,其实是代表官方宣传部门的立场。   广东的《南方人物周刊》在今年9月初以〈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为专题,介绍了50个人物,其中包括最近被封杀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者茅于轼、曾经写信公开批评中共青年团领导的《中国青年报》新闻中心副主任卢跃刚、上海大学历史教授朱学勤等知名人士。   编者在前言中解释推出这个专题的原因时说:“此刻,正是中国前所未有的转型期面临着最多问题,最需要公共知识分子在场和发出声音的时期。我们推出这样一个专题,意在向广大的知识分子呼吁:你们是知识分子,你们也是最普通的公民,你们对国家的兴衰,对社会制度的弊端或完善,对国民的幸福或疾苦,都有一份不容推卸的责任。”   但“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遭到宣传部门的痛批。吉方平的文章指“公共知识分子概念的舶来者和抛出者,主张公共知识分子就应该是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不属于任何集团和阶级的飘浮群体,是‘独立’的意见领袖”。然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人民大众的一分子,是党领导下的一个群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知识分子的‘意见’从来是由他们的经济社会利益决定的;知识分子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主义、为人民大众服务”。   对于“公共知识分子”被批判,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社会上频频发生民众闹事的“群体事件”有关。当局担心“公共知识分子”将来可能参与那些自发的“群体事件”,因此需要制造舆论,强调知识分子只能是属于“党领导下的一个群体”。   官方最近在处理闹事群众的方法上已经有明显的改进,民政部门现在更多地采用疏导而不是镇压的方式来解决民众与官方的纠纷。   但要扼杀“公共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的概念,则需要由宣传部门来操作。但宣传部门依然采用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陈旧说教来批判“公共知识分子”这类新潮的名词。   政治分析人士将这篇文章和最近一系列出现在党报党刊批判西方思想理论的文章联系在一起,指出最近中国国内正收紧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而据了解,宣传部门确实已经下达文件,发出有关信息。   上周,《人民日报》也刊登了一篇题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的文章,阐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是“完成党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的根本需要”。   文章在主管宣传的政治局常委李长春8月份纪念邓小平100岁诞辰时提到“坚决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的基础上指出:“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不会减弱,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侵蚀不会止息。历史经验证明,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入手。”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何梓华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文中也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作为主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是多元的。”   一名不愿署名的学者认为,最近这一系列的文章虽然“来头很猛,但到社会很可能会是‘软着陆’”,因为市场经济已经推行了20多年,社会已经进步,它所影响的可能就是思想界、理论界,社会其他部门不受影响。从空间上来说,这样的方式,效应会层层递减。从时间上来说,效应也会往后递减。   他认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上有没有倒退才更值得留意”。
  •  
    全文摘录过来
Qien Kuen

六种毁掉头脑风暴的原因 - 褪墨 - 0 views

  •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激发群体创造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快速、简单而且有效。然而,许多组织却在头脑风暴法上屡屡受挫,以至于最后放弃使用它。于是他们说,头脑风暴法已经过时了,而且不再有效。但事实上人们受挫的真正原因乃是,他们没有适当的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一次奏效的头脑风暴是有趣而充满活力的。它能够产生许多好的主意。但较差的头脑风暴却令人受挫,消磨动力。
  • 没有清晰的目标
  • 参与者的背景太过相近
  • ...4 more annotations...
  • 使老板成为讨论的推动者
  • 允许过早的评判
  • 满足于为数不多的想法
  • 没有收场或后续执行
Qien Kuen

YouTube - ignousoss's Channel - 0 views

shared by Qien Kuen on 08 Dec 08 - Cached
  •  
    印度甘地大学社会科学类视频
  •  
    印度甘地大学社会科学类视频
Qien Kuen

Random Stuff that Matters » Blog Archive » World's largest university opens a... - 0 views

  •  
    印度国立甘地大学的开放学习资源
Qien Kuen

xiuli'blog » Blog Archive » 厦门大学讲座信息 - 0 views

  •  
    庄老师的这个评论很好!
  •  
    这个评价很恰当!
Qien Kuen

厦门大学讲座信息 » 招贤纳才 - 0 views

  • 一、内容编辑:审核、发布讲座信息
  • 二、平面美工:海报、传单设计
  • 三、网络美工:网站美化
  • ...2 more annotations...
  • 四、技术人员:网站维护和技术开发
  • 五、志愿者:信息提交
Qien Kuen

讲座信息 - 0 views

  •  
    关注讲座信息
Qien Kuen

周五论坛问答一则 - 南方有嘉木 - 0 views

  • 周五论坛可能由于泛而不能带给大家内容的深度,但是能给大家心中植入那种理念。 靠着那理念的指引,他们会去做更多的事,以使更多的人受惠。
Qien Kuen

周五论坛曾经的地盘(一) - 南方有嘉木 - 0 views

  • 发起人程波说:本协会之宗旨在于就政哲史教等社科问题展开讨论,以交流思想,研究学术,砥砺品行。这个宗旨的要求非常高,因为他们的发起人文化修养都很好。但是当他们走了的时候,有着这样高标准的论坛就难以为继了。
  • 我们又通过互联网进行了很多的讨论。那是讨论都是车库讨论的继续。Qienkuen的出现,使得我有了重新发起周五论坛的想法。于是,我们开始规划新周五论坛的蓝图。
Qien Kuen

Pontydysgu - Bridge to Learning » Blog Archive » We have the ideas and the te... - 0 views

  • I argued that our present systems are unable to keep up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ety and of industry for learning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 One of the barriers to such self driven and social learning has been centrally controlled and regulated curricula
  • ...6 more annotations...
  • Put all the parts together and we have a new model, a model which can extend learning to all those who want it and support lifelong learning. A model which is affordable and scalable. But of course it requires imagination and change to implement such a model.
  • The first is in the role of teachers
  • The second is assessment
  • The third is the role of schools and the design of learning environments.
  • The final change is in accreditation
  • he main point of this post was to say that we have the ideas and the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an alternative to the present education systems, systems which are failing so many indiviidals and failing society as a whole.
  •  
    很浅显的一篇关于个人学习环境的文章
Qien Kuen

Can I just get your attention… « e-Learning Stuff - 0 views

  • Yes there are bound to be students out there that only have ten minute attention spans, however the problem that the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university lecture can only hold the attention span of students for just ten minutes. The problem with this research and the “findings” is that rather than face the actual problem of boring or unengaging lectures, we try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nattentive students or just start doing ten minute lectures and complain about “dumbing down”.
  •  
    集中注意力10分钟,就看是做什么事了吧……
Qien Kuen

Can Technology Improve Your Memory? - 0 views

  • While technology saves us the burden of remembering endless details, it also adds to our memory problems
  • Memory works best when it interconnects. We create neural pathways in our brains as we connect a new piece of information with sensory details, recollections and knowledge -- forming a meaningful memory that we can easily retrieve.
  • Another problem with technology is the obvious way that it interrupts us. Details are locked into our memories when we pay careful attention to them. That makes them more easily retrieved as well.
  • ...3 more annotations...
  • We also have to admit that technology removes some of the mental discipline that every generation before us had to practice. We may be weakening ourselves over time because we don't have to do the work of memorizing information, navigating roads or keeping track of upcoming events now that digital devices handle those tasks for us
  • Be sensitive to when you function best, and perform more challenging mental tasks during that time. You shortchange your abilities if you overload yourself with studies, work or competing obligations exactly at the time of day when you are at the lowest ebb.
  • Writing supports memory. Yes, writing things down provides a helpful reminder. But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hat the effort involved helps us organize our thoughts. Taking notes, making a list, drawing up an agenda, penning a letter, or keeping a diary stimulates the sort of thinking that is good for memory.
  •  
    技术化的东西可能正在让我们的记忆力减退,试着重新锻炼你的大脑吧。
Qien Kuen

透得紧 - 博客大巴 - 0 views

  •  
    可以请来punch party玩
dongchen zheng

第十章 心智模式 - 0 views

  • 反思技巧由辨认“跳跃式的推论”开始。我们心灵活动的速度快如闪电般。不幸的是,这样往往使我们学习的速度慢下来,因为我们很快就‘跳跃”到概括性的结论,以致于我们从来没想过要去检验它们。
  • 我们的理性心智常将具体事项概念化——以简单的概念替代许多细节,然后以这些概念来进行推论。但是如果我们并未觉察自己从具体事项跳跃到概括性的概念,那么以概念来推论的能力反而会限制我们的学习。
  • 跳跃式的推论也是企业常见的问题。例如公司的高阶管理者,往往因顾客不断施压要求更大的折扣,而相信“顾客购买产品时,考虑的是价格,服务品质不是一项重要因素”。当主要的竞争者逐渐进行服务品质的改善而拉走顾客时,也许有新进行销人员提醒上司投资在改善服务上,但他的请求很可能被委婉但坚定地否决了。资深领导者并未检验这位新进人员所提出的想法,因为原来根深蒂固的看法已成为一个“事实”。结果该公司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市场占有率渐渐下滑。
  • ...12 more annotations...
  • 它暴露出我们是如何操纵状况来避免处理真正的想法,因而使状况无从获得改善。
  •  “左手栏”是一项效果强大的技巧,可借以开始“看见”我们的心智模式在某种状况下怎样运作的。
  • 左手栏”是由阿吉瑞斯和他的同僚所发展出来的。开始时,自己选择一个特定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中,自己感觉当时与人交谈的方式好像没有达成什么效果,或是很不满意。以对话的形式写出当时交谈的过程。在一张纸的右侧记录实际的对话;在左侧写出交谈的每一个阶段,心中所想说而未说出的话。
  • 但是两个善于为自己主张辩护的人,即使在一起开放、坦率地交换看法,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学习的效果。
  • 看清我们自己的“左手栏”所得到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我们如何丧失在冲突状况中的学习机会。老张与我并未坦然面对问题,而是绕着主题的边缘说话。我们本应决定接下来该如何解决问题,结果却在没有明确行动方针的情形下结束交谈,甚至不曾认清这是一个属于需要行动的问题。
  •  就像我跟老张的交谈那样,处理棘手的状况,并没有哪种模式一定是对的。但是先看清自己在未来可能使情况恶化的推论与行动,是有很大益处的。这便是“左手栏”的效用。一旦更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假设,以及我是如何被这些假设所障碍,我就可能使交谈进行得更有效益
  • 我都需要随时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面对。重要的是,我应该把情况转变成老张和我都能够从中学习。
  • 这需要我能够清楚诚恳地说明自己的看法,并了解沟通对象的看法,亦即一个阿吉瑞斯称为兼顾探询与辩护的过程。
  • 但是,除非我们开始察觉自己跳跃式的推论,否则我们根本不会发觉有探询的需要。这正是为什么将反思当作一项修炼是非常重要的,从行动科学发展出来的第二项技巧“左手栏”,对于开始和加深这项修炼都非常有用。
  • 他们或许真正开始对对方的看法感兴趣,但是仍抱持全然的辩护心态,
  • 最初每一方都理性而心平气和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但只要辩护较为强烈一点,局面就会变得愈僵。缺乏彼此探询的辩护过程,只会产生更强烈的辩护。有一个对立情势逐渐升高的增强环路(如图10—1所示),可以描写接下来的发展,它跟前面图5—1所提军备竞赛的结构一样。  
  • 学会探询问题可以停止增强辩护的雪球效应。“是什么使你产生这个主张?”或“你可以说明你的观点吗?”(你可以提供一些支持它的原始资料或经验吗?),像这样的简单问题,可以把探询这项要素融入讨论之中。
  •  
    协调员会议后我再一次看了"反思和探寻"这一章 辨认"跳跃式推论" 以及"左手栏"的训练对我很有启发。
Pangoo Zhang

cnBeta.COM_Mozilla FireFox_ [译稿]Mozilla Firefox 3 新功能指南 - 0 views

  • Firefox 3 是目前最快,最轻量的 Firefox 版本。速度测试表明它相对于 Firefox 2 性能提升了 2-4 倍,相对于 IE7 提升了9倍。内存占用测试显示 Firefox 3的效率比 Firefox 2 提升2倍,比 IE7 提升 4.7倍。大家对这一版本的性能十分关注,而我们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做出了上面这些数字。
  •  
    Firefox 3 是目前最快,最轻量的 Firefox 版本。速度测试表明它相对于 Firefox 2 性能提升了 2-4 倍,相对于 IE7 提升了9倍。内存占用测试显示 Firefox 3的效率比 Firefox 2 提升2倍,比 IE7 提升 4.7倍。大家对这一版本的性能十分关注,而我们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做出了上面这些数字。
Qien Kuen

BBC 中文网 | 科技健康 | BBC镜头揭晓大熊猫的"房中秘术" - 0 views

  • BBC自然史专题节目的一个摄制组在秦岭的深山密林中捕捉到了大熊猫“房事”的一系列珍贵镜头。 画面显示了一只雄性大熊猫如何击败情敌挑战最终赢得一只雌性大熊猫芳心的引人入胜的过程。
Qien Kuen

高效搜索维基百科的十种方法 | 奇数博客-网寄生 - 0 views

  •  
    自己想办法登录吧,wikipedia一定要好好用!
Pangoo Zhang

Top 100 Tools for Learning 2008 - 0 views

  •  
    Delicious、Firefox、Diigo、Google Reader、Google Search、Twitter、Wikipedia、Gmail、Google Docs、Youtube、Flickr等都帮上有名
Qien Kuen

Morningness - Eveningness Scale - 0 views

  •  
    关于个人作息时间与生活类型的测试,我测了25哦!
‹ Previous 21 - 40 Next › Last »
Showing 20 items per page